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CPE(氯化聚乙烯)

CPE(氯化聚乙烯)

CPE(氯化聚乙烯材料)编辑氯化聚乙烯(CPE)是聚乙烯分子链上的部分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产物。

氯的质量百分比一般为25%~45%,氯化聚乙烯,为饱和高分子材料,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具有优良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

韧性良好(在-30℃仍有柔韧性),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分解温度较高。

中文名氯化聚乙烯外文名Chlorinated Polyethylene目录1. 1简介2. 2CPE防水卷材简介编辑英文名:Chlorinated Polyethylene结构式:[ CH2-CHCl-CH2-CH2 ]n英文简称:CPE 或CM氯化聚乙烯(CPE)为饱和高分子材料,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具有优良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

氯化聚乙烯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取代反应制得的高分子材料。

根据结构和用途不同,氯化聚乙烯可分为树脂型氯化聚乙烯(CPE)和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CM)两大类。

树脂型CPE在产品中又称为A型料,弹性体橡胶型CPE又成为B型料!应用: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对高性能阻燃橡胶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电线电缆行业、汽车配件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对橡胶型CPE的消费需求。

橡胶型CPE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耐热氧臭氧老化、阻燃性佳的特种合成橡胶。

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煤矿用电缆、UL及VDE等标准中规定的电线),液压胶管,车用胶管,胶带,胶板,PVC型材管材改性,磁性材料,ABS改性等等。

CPE防水卷材编辑以氯化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多种化学助剂,经混炼、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工序加工则制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按有无复合层分类,无复合层的为N类、用纤维单面复合的为L类、织物内增强的为W类。

在高速铁路等工程项目中有广泛应用。

立高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建设项目外连网Construction Project Extranet 建设项目外连网。

提高水相法氯化聚乙烯(CPE)热稳定性的实验

提高水相法氯化聚乙烯(CPE)热稳定性的实验

热 稳 定 性 较 差 、热 分 解 温 度 偏 低 的 内在 原 因 .通 过 技 术 改 造 ,CPE 产 品 的 热 分 解 温 度 稳 定在 l7O℃ 以上 。
关 键 词 :氯 化 聚 乙 烯 (CPE);热 分 解 温 度 ;水 相 法
中 图分 类 号 :TQ325.1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根据 不 同产 品用 途 采 用不 同的 脱酸 工 艺 。 1.2.1 中和后 再 水 洗 脱酸
在配 方 中 已给 定 最 大 的 烧 碱 用 量 ,并 进 行 pH 值 控 制 ,经 人 工 确认 或 由程 序 装 置 确 认 浆 料 为 中性 时 结 束 。 当一批 料 经 烧 碱 中和 后 ,为 了除 去 过 剩 的 NaOH 或 减 少 产 品 中 的 氯 根 ,以 达 到 产 品 规 定 的 性 能 指 标 ,再 用 冷水循 环洗 涤 。 1.2.2 水 洗 脱 酸
使用 大 量 的工 艺 热 水 洗 涤 CPE浆 料 ,并 经 脱 水 , 循环 洗 涤 ,直 到 人工 或 自动 确认 料 浆 为 中性 时结 束 。 1.3 热 分解 温 度 的测 定 方 法
将 CPE树 脂 装 入 25 ml带 刻度 线 的 平底 试管 中 , 树脂 上方 约 20 mm 处 固定 着 刚果 红试 纸 ,油浴 缓 慢 升 温 (油浴 带搅 拌 装 置 ),树 脂 分解 放 出 HCI气 体 ,使 刚
表 l
经 不 同方 式 洗 涤 后 的热 分 解 温 度/℃
.…


洗 涤方 式
加烧 碱 洗 涤
9O℃热 蒸 馏 水


微 酸性 I)H= 6.0 微 碱 性 pH:8.0 反 复 洗 涤 pH 7.0

cpe氯化聚乙烯

cpe氯化聚乙烯

cpe氯化聚乙烯CPE氯化聚乙烯1. 引言CPE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是一种重要的氯化聚乙烯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CPE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以及市场前景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2. CPE的性质和特点CPE是一种由聚乙烯经过氯化反应而得到的共聚物材料。

与传统的聚乙烯相比,CPE具有以下特点:- 良好的耐化学性:CPE具有较高的耐酸性、耐碱性和耐溶剂性,能够在复杂的化学环境中保持稳定。

- 优异的机械性能:CPE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耐磨性,可用于制作耐久性要求较高的产品。

- 良好的耐候性:CPE能够在宽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不会因为气候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形或老化。

- 良好的电绝缘性:CPE对电流的导电性非常低,可用于电气绝缘材料的制造。

3. CPE的制备方法CPE的制备方法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聚乙烯与氯化剂(如氯气、硫酰氯等)在适当条件下反应而得到。

制备过程中的温度、氯化剂用量等因素会对产物的性能产生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高温法、熔融法、射线辐射法等制备CPE材料。

4. CPE的应用领域CPE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橡胶制品:CPE可以作为橡胶填充剂,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

例如,CPE可以用于制造轮胎、橡胶密封件等。

- 塑料制品:CPE可与其他塑料共混,提高材料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

因此,CPE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如管道、板材、家具等。

- 电线电缆:由于CPE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可用作电线电缆的绝缘和护套材料,保护电线电缆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 石油化工:CPE可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抗腐蚀材料,用于制造管道、储罐等设备。

5. CPE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CPE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市场需求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CPE的环保性能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因此,未来CPE的发展趋势包括:- 绿色化发展:CPE制备过程中,减少或替代有害物质的使用,提高材料的环保性能。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氯化聚乙烯(CPE)的检验标准。

可能你会问,氯化聚乙烯是啥呀?其实呀,它就像一个小小的神奇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呢。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一些塑料管道,可能就用到了氯化聚乙烯。

那怎么知道这个氯化聚乙烯好不好呢?这就需要检验标准啦。

就像我们检查自己的小玩具有没有坏掉一样,氯化聚乙烯也有它要检查的地方。

它的外观是很重要的一点哦。

好的氯化聚乙烯看起来应该是比较均匀的。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有一次我看到一种塑料产品,它表面坑坑洼洼的,后来才知道是氯化聚乙烯的质量不太好,没有达到外观均匀的标准。

就像我们画画,如果颜料涂得一块一块的,不均匀,那这幅画就不好看啦。

还有它的颜色。

正常的氯化聚乙烯颜色应该是比较稳定的。

如果颜色一会儿变深,一会儿变浅,那可就有问题了。

这就好比我们穿的衣服,如果颜色老是变来变去,那肯定不是好衣服。

我有个小伙伴,他有个小文具,刚开始是蓝色的,过了几天就变得有点发绿了,这就很奇怪。

后来才知道是里面的材料像氯化聚乙烯这种没有达到颜色稳定的标准呢。

再说说它的性能方面的检验。

它的韧性很关键。

想象一下,一个用氯化聚乙烯做的小袋子,如果轻轻一扯就破了,那这个氯化聚乙烯肯定不行。

就像我们的小橡皮筋,如果没有弹性,一拉就断,那就不好玩了。

有一次我在超市看到一个装小零食的袋子,特别薄,我不小心轻轻一拽,袋子就破了,里面的零食都掉出来了。

这就说明这个袋子的材料,可能氯化聚乙烯在韧性这个检验标准上没有过关。

另外呢,它的耐热性也很重要。

如果氯化聚乙烯做的东西,一遇到稍微热一点的东西就变形了,那肯定是不合格的。

比如说,我们用氯化聚乙烯做的小杯子,如果倒进去一点温水就变得歪歪扭扭的,那这个杯子还怎么用呀?氯化聚乙烯的检验标准就像是一个严格的老师,只有达到这些标准的氯化聚乙烯,才能在我们的生活里好好地发挥作用,让我们用到质量好的塑料产品呢。

现在是不是对氯化聚乙烯的检验标准有一点了解啦?。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编号:QN/ZCJT-01-004-0801 1 范围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氯化聚乙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反应后,制得的氯化聚乙烯。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528-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3402.1-2005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GB/T 7139-2002塑料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氯含量的测定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3 技术要求3.1 外观:白色粉末。

3.2 技术指标表1 氯化聚乙烯的技术指标4 试验方法4.1 挥发物含量: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5.4执行。

4.2 筛余物4.2.1 检验仪器孔径为0.9mm的标准筛;托盘天平,感量为0.2g;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4.2.2 实验步骤4.2.2.1 称取50g样品(精确至0.1g)置于40目筛内,用手工振动过筛,过筛至CPE不再通过筛孔为止,称量筛余物(精确至0.01g)。

4.2.2.2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测定。

4.2.3结果表示筛余物(%)=m/m0×100%式中:m——留在筛上试样,gm0——称取总试样,g以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精确到小数一位。

4.3 Ca2+离子含量的测定4.3.1 仪器三角烧瓶:250ml;分析天平:测量范围0~200g、分辨率0.1mg、准确度等级3级;其他常规实验室器具;4.3.2 试剂4.3.2.1 盐酸溶液:1+1;4.3.2.2三乙醇胺溶液:1+3;4.3.2.3 EDTA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4.2.2.4氢氧化钠溶液:100g/L;4.3.2.5 钙指示剂4.3.3 溶液配置称取20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1000ml水溶解,储存于试剂瓶中。

4.3.4 溶液标定称取0.15克(精确至0.0001克)在800±5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用少量水湿润,加2ml 盐酸溶液(20%)溶解,加100ml水,用氨水溶液(10%)调节PH至7~8,加10ml氨-氯化氨缓冲溶液,及5滴0.5%铬黑T指示剂,用配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溶液由紫色变为纯兰色,同时做空白。

pvc化验操作规程

pvc化验操作规程

pvc化验操作规程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医疗等领域。

在使用PVC材料之前,需要进行化验操作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下面是一份PVC化验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化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化验准备1. 确定化验所需的PVC样品种类和数量,并在记录本上进行记录。

2. 根据化验项目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按照标准操作进行校准和检查。

3. 清洗实验器材和容器,确保无杂质和污染,并保证实验环境的整洁。

4. 处理PVC样品,确保其无任何污染和杂质,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样品切割和前处理。

二、化验操作1. 密度测定(1) 取适量的PVC样品,并用天平称取其质量,记录在记录本上。

(2) 在天平上称取一定质量的水,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3) 将PVC样品放入烧杯中,记录下质量,再加入已称取好的水,并轻轻搅拌均匀。

(4) 将烧杯放在密度计上,读取并记录下浮力和温度。

(5) 根据密度计的读数,计算得出PVC样品的密度,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2. 熔融指数测定(1) 准备好熔融指数测定仪和试验器材,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校准和检查。

(2) 取一定质量的PVC样品,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3) 将PVC样品放入熔融指数测定仪的熔融腔中,并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4) 测定完成后,记录仪器读数并计算出PVC样品的熔融指数,记录在记录本上。

3. 抗张强度测定(1) 根据标准要求,准备好拉伸试验机和试材。

(2) 取一定长度的PVC样品,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3) 将PVC样品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拉伸实验。

(4) 记录下拉伸过程中的最大载荷和样品断裂的位置,计算出PVC样品的抗张强度,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4. 硬度测定(1) 准备好硬度测试仪和样品。

(2) 取一定长度的PVC样品,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3) 将PVC样品放入硬度测试仪中,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测试。

氯化聚乙烯检验规范

氯化聚乙烯检验规范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化聚乙烯橡胶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储存运输等要求。

2.引用标准
GB/T1232.1 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
门尼粘度的测定
GB/T24131 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GB/T4498.1 橡胶灰分含量的测定
GB/T3510 未硫化胶塑性的测定快速塑性计法
3.技术要求
4.检验规则:
生胶取样方法:
4.1 整批胶包的总数选取大样胶包的数量
≤40 2
40-100 3
>100 4
4.2 从所有样本胶包中选取一个或数个份样时,每个胶包上取500g小样品。

4.3 根据试样的需要,份样的总质量为600-1500g。

4.4 用清洁的包装材料将小样品包装好,作好标记。

抽样检验结果中任何一项达不到技术要求时,则该批产品应降级或判为不合格品。

抽样检验结果中任何一项达不到技术要求时,则该批产品应降级或判为不合格品。

5.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5.1 包装、重量和尺寸
包装使用聚丙烯编织袋包装。

每包净重25kg±0.2kg;
5.2 堆放胶料的仓库,要求通风良好、干燥、不漏雨,仓库内气温不应超过35℃,并尽量保持较低的相对湿度。

胶料不得受阳光直射。

5.3 仓库要清洁;胶包不得与铜和锰的盐类或氧化物接触,不得与油类和易燃物品一起贮放。

5.4 胶包运输时须用清洁车厢装运,盖好篷布,以防阳光照晒、雨水淋湿导致橡胶发霉变质。

CPE(氯化聚乙烯)结构特征与应用介绍

CPE(氯化聚乙烯)结构特征与应用介绍

CPE(氯化聚乙烯)结构特征与应用介绍1、氯化聚乙烯,英文全名为Chlorinated Polyethylene,简写CPE。

氯化聚乙烯CPE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氢原子部分被氯原子取代得到的材料。

CPE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

2、用低压聚乙烯HDPE制得的氯化聚乙烯,其耐高温热老化性能比用高压聚乙烯制得的氯化聚乙烯要好。

一般常用密度为0.93~0.96g/cm3,平均分子量为5~25万,熔融指数在0.01~2.0g/10min 之间的聚乙烯来制造氯化聚乙烯。

氯化聚乙烯的氯化程度对其性能影响很大。

氯含量低于15%时是塑料;氯含量为16~24%时是热塑性弹性体;氯含量在25~48%之间为橡胶状弹性体;氯含量为49~58%时为类似皮革状的半弹性硬聚合物;氯含量高至73%时则成为脆性树脂。

在高压聚乙烯中引进约27%的氯,结晶就完全消失,而在结晶度较高的低压聚乙烯中引进约30%的氯,结晶也会完全消失。

作为橡胶弹性体,氯含量最好在30~40%范围内。

目前商品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含氯量大多在25~45%范围内。

一般氯含量增大时,耐油、耐透气性、阻燃性变好;氯含量降低,则耐寒性、回弹性、抗压弯曲性能较佳。

2、氯化聚乙烯CPE的特征1) CPE是一种饱和橡胶,有优秀的耐热氧老化、臭氧老化、耐酸碱、化学药品性能。

2)CPE耐油性能优秀,其中耐ASTM 1号油、ASTM 2号油性能极佳,与NBR相当;耐ASTM 3号油性能优良,优于CR,与CSM相当。

3)CPE中含有氯元素,具有极佳的阻燃性能,且有燃烧防滴下特性。

其与锑系阻燃剂、氯化石蜡、Al(OH)3三者适当的比例配合可得到阻燃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阻燃材料。

4)CPE无毒,不含重金属及PAHS,其完全符合环保要求。

5)CPE具有高填充性能,可制得符合各种不同性能要求的产品。

CPE的加工性能好,门尼粘度(ML121 1+4)在50-100间有多种牌号可供选择。

3、氯化聚乙烯可分为树脂型氯化聚乙烯(CPE)和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CM)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聚乙烯(C P E)检
验标准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
编号:QN/ZCJT-01-004-0801
1 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氯化聚乙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反应后,制得的氯化聚乙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528-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3402.1-2005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
GB/T 7139-2002塑料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氯含量的测定
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白色粉末。

3.2 技术指标
表1 氯化聚乙烯的技术指标
4 试验方法
4.1 挥发物含量: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
5.4执行。

4.2 筛余物
4.2.1 检验仪器
孔径为0.9mm的标准筛;托盘天平,感量为0.2g;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4.2.2 实验步骤
4.2.2.1 称取50g样品(精确至0.1g)置于40目筛内,用手工振动过筛,过筛至CPE不再通过筛孔为止,称量筛余物(精确至0.01g)。

4.2.2.2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测定。

4.2.3结果表示
筛余物(%)=m/m0×100%
式中:
m——留在筛上试样,g
——称取总试样,g
m
以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精确到小数一位。

4.3 Ca2+离子含量的测定
4.3.1 仪器
三角烧瓶:250ml;分析天平:测量范围0~200g、分辨率0.1mg、准确度等级3级;其他常规实验室器具;
4.3.2 试剂
4.3.2.1 盐酸溶液:1+1;4.3.2.2三乙醇胺溶液:1+3;4.3.2.3 EDTA标准滴定溶液:
0.05mol/L;4.2.2.4氢氧化钠溶液:100g/L;4.3.2.5 钙指示剂
4.3.3 溶液配置
称取20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1000ml水溶解,储存于试剂瓶中。

4.3.4 溶液标定
称取0.15克(精确至0.0001克)在800±5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用少量水湿润,加2ml盐酸溶液(20%)溶解,加100ml水,用氨水溶液(10%)调节PH至7~8,加10ml氨-氯化氨缓冲溶液,及5滴0.5%铬黑T指示剂,用配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溶液由紫色变为纯兰色,同时做空白。

4.3.5 浓度计算
C(EDTA)=m×1000/[(V1-V2)×81.398]
式中:
m:氧化锌的质量g
V1:EDTA的体积ml
V2:空白消耗EDTA的体积ml
81.398:氧化锌的分子量
4.3.6 实验步骤
称取样品0.4g(准确至0.0002g),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少量酒精润湿,加1:1 HCl 5ml加入三角瓶中,加100ml水,置于电炉上加热,保持微沸5—10min,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加钙指示剂,用10%NaOH溶液调至酒红色,加5ml三乙醇胺隐蔽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颜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4.3.7 计算结果
Ca%=CV×40.08×10-3×100/m
式中:
C:EDTA的浓度mol/l
V:EDTA的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g
40.08:钙的分子量
4.3.8 结果的表示:结果取两个平行试样的算术平均值,平行试样单个测定值与平均的相对误差大于2%时,必须重做。

4.4 氯含量测定:按照GB-T7139-2002《塑料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氯含量的测定》执行。

4.5 表观密度的测定:按GB 3402-94 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树脂命名《附录A》进行。

4.6 热稳定时间
4.6.1 实验原理
CPE受热分解产生的酸性氯化氢气体使刚果红试纸变蓝。

4.6.2 实验仪器和试剂
油浴:(控制温度:0-300℃); 温度计:0—300℃,分度值为0.5℃。

;试管,规格:外径:15mm×150mm;秒表,精确到1秒
4.6.3 实验步骤
4.6.3.1 在试管中装入5g左右的待测CPE样品,装料时要轻微振动,不要使样品装的太紧。

4.6.3.2 在带有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插入一片刚果红试纸,再用塞子塞住试管(使有刚果红试纸的一端在试管内),且使刚果红试纸条最低边沿距样品表面25mm。

4.6.3.3 将准备好的试管浸入到温度为165±1℃的油浴中,浸入深度要使样品的表面低于油面,且不使试管底端与油浴底部相接触。

4.6.3.4 试管插入油浴开始计时,记录到刚果红试纸变成蓝色(相当于PH=3)时需要的时间,时间精确到秒即为热稳定时间。

4.6.3.5 每个样品至少应有2个测试值,也可以将两个试管同时浸入油浴,若测得的两个值与它们的平均值相差大于10%,试验必须重做。

4.7 燃烧残余物的测定
4.7.1 原理:有机物在微波或高温燃烧后成气体,无机物成为氧化物或者氯化物而保留。

4.7.2 仪器和设备:工业用马福炉
4.7.3 分析步骤
称取1克试样(准确到0.0001克)于称量瓶中,在800℃的马福炉中燃烧2小时,在干燥器中放置15分钟,称量燃烧残余物。

4.7.4 结果计算
X%=(m2-m)×100/(m1-m)
式中:
m1:试样与称量瓶的质量g
m2:燃烧后试样与称量瓶的质量g
m:称量瓶的质量g
4.8 白度测定
4.8.1 仪器和设备:白度计:带有标准白度板和工作白度板,分度值0.2度;标准白度板必须定期校正
4.8.2 分析步骤
4.8.2.1 用定期校正过的白度板校正工作白度板,标准白度板每半年送专业单位校正一次,将白度仪调整至工作状态,将试样均匀地置于粉末皿中,使试样面超过粉末皿面
2cm,用光洁的玻璃板覆盖在表面皿上,压紧试样并稍加旋转,移去玻璃板,沿水平方向观察试样表面,应无凹凸不平、疵点和斑痕等异常情况
4.8.2.2 将试样置于仪器台上,测定白度值,读准至0.1度,将试样皿在仪器台上,旋转90度,测定白度值,读准至0.1度,再旋转90度,测定白度值,读准至0.1度,三次读数结果极差不得大于0.4度
4.8.3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不大于0.5度
4.9 熔融热测定: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
5.3执行。

4.10 有色粒子数测定: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
5.6执行。

4.11 邵尔硬度测试: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
5.7执行。

4.12 拉伸强度定: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
5.9执行。

4.13 断裂伸长率:按照GB/T528的规定测定, 试片形状为1号哑铃状,拉伸试验机的拉伸速度为500mm/min。

5 检验规则
5.1 组批:批检以一个供方每车进货为一个批次。

5.2抽样:批检如每批次小于等于3个批号则抽样每个批号,超过3个批号则只抽3个批号,必须将每个批号的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不得将多个批号混合进行分析和留样。

5.3 判定规则
5.3.1 按3.1、3.2所有项目要求检验合格的,该批规格按合格品处理。

5.3.2 凡所验原材料有一项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可随机加倍抽样进行复检。

若复检合格,则按合格品处理,若复检仍有一项或多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品处理。

5.4 检验报告单
5.4.1 原材料生产厂家出厂检验报告单
原材料生产厂家出厂检验报告单填写的内容为:原料生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批号、批量、3.2所要求的各项质量指标、生产日期、检验员的签名、检验日期、出厂检验章等。

5.4.2 入厂检验报告单
入厂检验报告单填写的内容为:原料生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进货日期、批量、采样地点、各项质量指标、检验员、检验日期等。

6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6.1 标志:包装袋上有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净重、型号、等级、生产厂名称、厂址
6.2 包装:用内衬大于0.1mm厚塑料薄膜的牛皮纸袋、聚丙烯编织袋或者牛皮纸与聚丙烯编织物复合包装袋,封口应保证在正常贮运过程中不泄漏、不被污染,每袋净重25±0.2kg
6.3 贮存:产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不得露天堆放,防止日晒和受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