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详解

合集下载

内关穴的功能主治什么

内关穴的功能主治什么

内关穴的功能主治什么1. 穴位简介内关穴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是手太阴经的第四筋穴,位于手掌中部,正中掌纹的中点处。

2. 功能主治内关穴具有广泛的功能主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1 舒缓疼痛内关穴属于经络穴位,能够刺激经络流通,疏通气血,从而舒缓与疼痛相关的症状。

常见的应用包括头痛、牙痛、胃痛等。

2.2 调节气血内关穴位于手太阴经,对调节气血循环具有良好的作用。

通过按摩内关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气滞血瘀等问题。

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气血不畅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经闭、痛经、带下等。

2.3 缓解呼吸问题内关穴位于手掌中部,与肺经相连。

通过按摩内关穴,可以刺激肺经,舒缓呼吸问题。

这对于缓解呼吸困难、咳嗽、哮喘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4 镇静心神内关穴是中医经络穴位中的一个重要点,通过刺激内关穴,可以起到镇静心神,调和气血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按摩内关穴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提高睡眠质量。

2.5 增强免疫力内关穴位于手太阴经,与脾经、胃经相连。

通过刺激内关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内关穴还可以调节胃肠道的功能,对胃寒、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6 促进新陈代谢内关穴位于手掌中部,与脾经相连,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

通过按摩内关穴,可以加快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改善便秘、水肿等问题。

3. 使用方法内关穴的按摩方法相对简单。

只需轻轻按压内关穴,用拇指适度施力,每次按压约3-5分钟即可。

4. 注意事项在按摩内关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不宜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或穴位•不适用于怀孕妇女,以免刺激子宫引发问题•如果有严重的疾病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在按摩前,应洗手并保持手部卫生5. 总结内关穴作为手太阴经的第四筋穴,具有广泛的功能主治。

通过舒缓疼痛、调节气血、缓解呼吸问题、镇静心神、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内关穴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按摩内关穴的方法简单易行,但还是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并注意按摩的手法和注意事项。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内关穴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内关穴
摘自叶保健医师的按摩笔记曳
养生一点通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 —内关穴
◎文 / 刘林林
在人体数百个穴位当中,有一些穴位除了治病之外,经常 按摩还有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增强体质的作用。
内关这个名字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 入体内。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 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 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无法从本穴的地 部孔隙外出体表。
二、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掌心向上,内关穴位于前臂正 中,腕横纹上 2 寸(两横指宽),在桡侧屈腕肌腱 同掌长肌腱之间(攥拳,腕部会有两根筋凸起,内 关穴就在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三、按摩方法
用一手的拇指指尖按压在另一手的内关穴 上,示指压在同侧外关穴上,按捏 10~15 分钟, 然后换另一侧。
每日按摩 2~3 次。
归经:手阙阴心包经。 穴义: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理失常、晕车、手臂疼 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 痛经、腹泻等。
一、穴位功效Biblioteka 内关穴为人体手阙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 一,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本经 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 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具有疏导水湿、 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功效。该穴是多种疾病按 摩治疗时的首选穴。内关穴可以疏通经络、治疗 心包经及前臂诸疾。

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图、主治病症和功效作用

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图、主治病症和功效作用

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图、主治病症和功效作用内关穴是穴位中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与全身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的位置。

它是人体经络中的一个穴位,位于手腕部内侧,掌腕横纹上3横指处的中点上方。

这个位置可以通过手臂弯曲时,手掌面朝上直接找到,也可以在手掌中指指尖的位置向上找到。

它的经脉属于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穴的主治病症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血管疾病:内关穴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推拿或按摩内关穴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控制心律,缓解心悸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2. 精神心理疾病:对于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疾病也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能够舒缓神经系统,放松身体,减轻压力,促进睡眠。

3. 呼吸系统疾病:预防和治疗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能缓解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

4. 消化系统疾病:内关穴也与消化系统紧密相关,能够帮助消除胃部不适,预防和治疗消化不良、胃积食、胃胀气等消化系统疾病。

5. 妇科疾病:在妇科疾病方面,内关穴也被广泛运用,如对于月经不调、痛经、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除了上述病症之外,内关穴还有其他的功效,例如:1. 促进眼睛健康。

内关穴按摩可以促进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减缓眼部疲劳和干涩,预防眼睛疾病的发生。

2. 减缓肌肉疼痛。

内关穴能够缓解与肌肉相关的疼痛,如颈椎病、肩周炎等。

3. 具有荷尔蒙调节作用,有助于亚健康状态的调节。

4. 促进代谢,加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等。

总之,内关穴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其对人体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心血管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推拿或按摩内关穴对于控制和治疗上述病症有明显的效果,并能起到调节人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对内关穴的关注和保健,摸清其精确位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按摩、推拿或针灸治疗。

针灸名家解读:内关穴

针灸名家解读:内关穴

针灸名家解读:内关穴展开全文基础知识JICHUZHISHI【穴名释义】内,指内脏。

关,出入之要地。

八脉交会通于阴维,阴维维系、联络全身诸阴经,阴维为病在脏,本穴善治内脏病,故名内关。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闷,胸痛;②胃痛,呕吐,呃逆;③胁痛,胁下痞块;④中风,失眠,眩晕,郁证,癫狂痫,偏头痛;⑤热病;⑥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可灸。

【古代文献摘录】《医宗金鉴》:内关主刺气块攻,兼灸心胸胁痛疼,劳热疟疾审补泻,金针抽动立时宁。

《针灸聚英·八脉八穴治症歌》: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

妇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当。

《标幽赋》:胸满腹痛刺内关。

《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

《玉龙歌》: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

《玉龙赋》:取内关与照海,医腹疾之块。

《难经》:阴维为病苦心痛。

《拦江赋》:胸中之病内关担。

《百症赋》: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

医案举隅YIANJUYU贺普仁医案一于某,男,39岁。

胸闷半年余。

半年多来,患者经常感到胸闷、憋气,休息后可缓解,紧张、劳累时加重。

行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肌缺血”。

纳差,眠安,二便调。

望诊:舌淡暗,苔薄白。

切诊:脉弦细。

辨证:心阳不振,气虚血瘀。

治则:振奋心阳,补气活血。

取穴:内关透郄门。

刺法:3~4寸毫针刺,行补法,内关向斜上方刺。

针刺后,患者自觉周身舒适,胸部豁朗。

治疗5次,已未再发作胸闷等症,劳累后亦未觉不适。

(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贺普仁》)【按语】内关穴为心包经之络穴,长于通心络、止痹痛;郄门为心包经之郄穴,善治急症,可治胸痹心痛。

二穴相配可以有效缓解胸痛、胸闷、心慌等症,贺老常用之治疗多种急慢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房颤、心律不齐等。

实验证实,针刺内关穴可以使冠状动脉的血流增加,使心肌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使心肌缺血恢复正常,坏死范围缩小。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治法: 寒则通之或补针多留或灸,热则泻之或水 针。
谢谢!
内关穴 穴位详解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内关穴
拼音:nèiɡuān 别名:阴维穴 经络:心包经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取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 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 屈肌腱之间(或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 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操作:
按摩:合并食指中指,两指按揉内关穴 100-200次,可缓解晕车、呕吐、心痛等。 拔罐:用气罐留罐内关穴5-10分钟,隔天 一次,可缓解治疗前臂痛等。 刮痧:用角刮法刮拭内关穴3-5分钟,隔 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癫狂、心痛、心悸 等。 针灸:直刺0.5-1寸,针刺感应:捻转可 有向指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操作:
端放射的触电感。 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另有记载:灸7-8壮,温灸5-15分钟,均 可。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配伍:
配公孙穴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 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脘痛、呕吐、呃逆; 配外关穴、曲池穴治上肢不遂、手振颤。 配患侧悬厘穴治偏头痛;配建里穴除胸闷。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解析:
(2)阴维。阴,阴液也。维,维持也。阴 维名意指本穴有维护与调节人体内外经脉 阴液的作用。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 部经水,其运行是从体表注入体内,当体 表经水空虚之时,心包经体内经脉的高温 高湿水气会由本穴外出体表,外出体表的 高湿水气则能生发地部的经水,而在体表 经水过乘时它则能起疏导排泄
中医穴位详解:内关穴
解析: 的作用,也就是本穴有维护与调节人体内 外阴液的使之趋于正常的作用,故名阴维。

心烦意乱按摩内关穴平静心态

心烦意乱按摩内关穴平静心态

心烦意乱按摩内关穴平静心态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经常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平静心态。

这不仅对身体健康不利,也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而按摩内关穴可以帮助平静心态,缓解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和焦虑。

本文将介绍内关穴的位置、按摩方法和效果,帮助您找到平静心态的途径。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中央,当食指和中指并拢时,内关穴位于两指之间凹陷处。

按摩内关穴有利于舒缓心情,放松身体,从而达到平静心态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按摩内关穴的具体方法。

首先,双手放在舒适的位置,轻松自然。

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将内关穴位置找到。

然后,用力度适中的力量,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内关穴,每次按摩约10-15秒。

可以根据个人感受,自由调整按摩时间和力度。

每天按摩内关穴约5-10分钟,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按摩内关穴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持之以恒,会逐渐体会到内关穴对心态的影响。

通过按摩内关穴,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放松身心,让您重新找回平静的心态。

除了按摩内关穴,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帮助自己平静心态。

例如,合理安排时间,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都能对心态有所帮助。

此外,放松自己,与亲友交流,寻找合适的发泄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内关穴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代表可以完全解决所有问题。

在遇到大的困扰或心理问题时,建议及时与专业人士寻求帮助,获得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总之,心烦意乱按摩内关穴可以帮助平静心态,缓解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和焦虑。

通过按摩内关穴、合理安排时间、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有助于保持平静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希望大家都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宁静。

内关穴详解

内关穴详解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一个重要的穴位,它位于手臂的内侧,在腕横纹上3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穴时一手微握拳,另一手食、中、无名指三指相并于腕横纹上,即可找到位于两条肌腱间的内关穴。

治疗胃病、心血管疾病的首选穴位
内关时治疗胃病的首选穴位,常用语治疗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疾病。

同时内关穴还可以双向调节心率。

现代研究表明,内关对心率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心率快的,刺激内关穴可变慢;心率慢的,刺激内关穴可变快。

在临床上,许多心血管科的医生也经常使用内关穴,它对某些心脏病有立竿见影之效。

有歌诀曰:人身有病,郁闷不乐,当开内关,前后心穴。

可见,内关穴可调节人得情志,使人心情愉快。

当感觉胃不舒服时,或者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时,也或者心情不好时,可刮痧、拔罐内关穴,不仅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疼痛缓解,而且还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病能够调节心情。

缓解呃逆立竿见影的穴位
内关穴还是缓解呃逆的“速效药”。

呃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嗝”。

按中医针灸理论,穴位经络联系各脏腑,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心包经始于胸中,下行至横膈膜,所以有宽胸利膈的作用。

因此,内关穴处刮痧、拔罐,可使气随经络至膈肌,从而解除膈肌痉挛,宽胸理气,已达治疗呃逆的目的。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打嗝,都可以先用手指用力按压内关穴,然后再刮拭内关穴,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操作方法:穴位消毒后,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一天1-2次,可有效缓解胃病。

内关穴位的作用,内关穴位位置图

内关穴位的作用,内关穴位位置图

内关穴位的作用,内关穴位位置图
按摩内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心痛、晕车等。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呃逆,健忘,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心绞痛,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无脉症等。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

经常按摩内关穴,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

按摩内关穴时,可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归纳总结:本经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广泛应用于临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关穴详解
内关,内在之关要,在《灵枢?经脉》中又称为"两筋间"。

因位于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灵枢经脉篇>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胸部烦闷、隔中满、本穴用之效也,故以内关名之一说,本穴是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通,三焦经的络穴名外关、内关者乃相对而言,备考<玉龙赋>"取内关于照海,医腹疾之块",<百证赋>"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

"
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内关穴的主治症状为: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风湿疼痛、治疗月经痛等。

内关穴可以疏通经络治疗心包经及前臂诸疾,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心包与心本同一体其气相通、心包为心之外膜、络为膜外气血通行的道路,心包络是心脏所主的经脉、心不受邪,由心包代心受邪而为病,凡邪犯心包影响心脏的神志病和气滞脉中心络瘀阻所致病征皆取本穴。

情志失和、气机阻滞而致肺气上逆,胃气上逆以及气滞经络,气滞血瘀等病征亦属本穴主治范围,内关通于阴维脉,阴维脉联系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阳明经相合,以上经脉都循行于胸脘胁腹,故内关又善治胸痛、胁痛、胃痛、心痛、结胸、反胃、胸脘满闷、胁下支满、腹中结块以及疟疾等
内关为常用特定穴,亦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其穴络属于厥阴心包经,对心、胸、胃、神经性疾病均有效。

能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等。

在平日的养生保健中,可以经常按压,舒缓疼痛症状,解除疲劳。

按摩方法:
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15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压左侧的穴位,反复操作即可。

按摩治疗的种类
内关防治疾病甚广,是多功能、高效用、适应范围广的重要腧穴。

对呼吸系疾病的效果:内关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甚效。

对循环系疾病的效果:治冠心病及心绞痛:当心绞痛发作时,用双内关,较强刺激可使心绞痛很快缓解。

治心律失常:内关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心律不整均有良效。

治高血压病及对高血脂病人均有一定效果。

对消化系疾病的效果:
治呕吐有良效,尤以神经性呕吐有效率为97.5%。

治胃肠疾病,对急慢性胃炎、肠炎、胃溃疡、急性肠梗阻均有效。

对神经及精神系疾病的效果:
治神经衰弱、失眠、癔病、癫狂、痫症。

治中风及后遗症。

对其他疾病的治疗:治疟疾,急性咽炎,落枕,手指麻木,昏厥抽搐,青霉素过敏休克,肋间神经痛,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均有效果。

一旦感觉胃不舒服,就轮流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另一只胳膊的内关穴,经常是在胃疼得要命的时候,通过按揉内关穴,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实,保养胃其实特别简单,就是经常按揉内关穴。

可以利用坐车或者看电视的时间按揉内关穴。

内关穴在腕的横隔纹上中间2寸凹陷处。

一定要以自己手的中指第2个关节为"1寸",千万别拿尺子量,穴位找不准,是不会起作用的。

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樊永平点评: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是手厥阴经的络穴。

文中作者用的是中指同身寸取穴法,即以患者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此法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准确定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内关穴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对胃痛、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有确切的疗效,针刺可以直刺0.5~1寸,用手按压同样有效。

按时要用力,否则就难以达到治疗作用,同时,还要揉,揉按如同针刺的行针,以加强刺激,增强效果。

每次按压的时间在15~30分钟左右。

按压时间太短也会影响疗效。

通过按揉内关穴治疗急性胃疼,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平时经常按揉内关穴,对胃起到保养作用,完全符合针灸学的原理,简便易学,值得推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配合揉按足三里穴防治胃病,因足三里穴也是胃
所谓"312","3"指合谷、内关、足三里3个穴位的按摩;"1"是意守丹田、腹式呼吸;"2"
是两下肢下蹲为主、适当的体育活动。

合谷穴取穴:左手四指并拢,虎口撑开,然后右手握拳竖起大拇指,在拇指中间有一条指横纹,把指横纹放在左手的虎口处,这时大拇指往前弯曲,指尖所指的穴位就是合谷穴。

内关穴取穴:略。

足三里穴取穴:把一只手的四指放在膝盖骨的下面,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去按压与小指的交界点,这里就是我们所要找的足三里穴。

这个穴位自古以来就是长寿保健穴。

方法与功能
3个穴位按压每两秒一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分钟。

(应该不成问题,坐公交或者排队无聊的时候可以按摩一下手上的穴位)。

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大脑和全身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下,使全身尤其腹部9条经脉血气运行得到改善,是一种比较缓慢的经络锻炼,对于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失眠症都有特效。

这3种病和腹式呼吸的关系也各有不同,高血压病的原因是肝阳上亢,肾气阴虚,做好腹式呼吸,可以使肝阳下降,肾阴上升,一般需要延长时间到10分钟,并放慢呼吸频率到每分钟4次甚至更慢可更为奏效。

而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脾、胃经功能失控,腹式呼吸有利于这两条经脉的血气活跃,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腹式呼吸能够控制失眠,也在于安静状态下思想集中于丹田,使9条经脉包括肝、肾经的阴阳达到平衡而入睡。

两条腿为主的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也是经络锻炼,这是因为经脉是以一种立体结构和肌肉联系在一起,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必然带动有关经脉的组织结构活动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天然的激活经络的方式。

有助于全身各器官功能的增强和疾病的控制。

健康身体,从年轻开始。

按摩内关穴防治疾病甚广,按摩方法是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穴上,按捏10~15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压左侧的穴位,反复操作即可。

治冠心病及心绞痛:当心绞痛发作时,按摩双手的内关穴,较强刺激可使心绞痛很快缓解。

治心律失常: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心律不齐均有良效。

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治呕吐有良效,尤以神经性呕吐有效率为97.5%;对急慢性胃炎、肠炎、胃溃疡、急性肠梗阻均有效。

对神经系统及精神类疾病的效果:治神经衰弱、失眠、癔病、癫狂、痫症,治中风及后遗症。

对其他疾病的治疗:治疟疾、急性咽炎、落枕、手指麻木、昏厥抽搐、青霉素过敏休克、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均有效果。

学位养生与美容
汽车服务与管理学院
翟岐2015091705 签到序号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