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教案集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复习课教案(全册)

中考历史复习课教案(全册)

中考历史复习课教案(全册)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一)授课人:授课时间:一、课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二、【复习内容】:七上一单元三、目标要求:(1)识记元谋人、北京人两个文化遗存;(2)识记半坡人、河姆渡人种植主要农作物;(3)识记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四、复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特征;半坡人、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五、复习难点: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的特征;六、考点分析:七、自主识记检查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______人类,北京人距今约______万年。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______最多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和______的国家;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

他们已普遍使用______石器,来种植农作物。

3、距今约四五千年,______和______,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联合起来,在______一战中大败东方的______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族。

4、后人尊称黄帝为“______”,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______,他的属下______发明了文字,______编出了乐谱。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______”。

5、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传说,______生活俭朴,克己爱民,______宽厚待人,以身作则,______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们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___。

6、约______年,__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______社会结束,______社会开始。

八、知识梳理九、课内训练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A、200万年B、170万年C、80万年D、70万年2、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印度B、古巴比伦C、中国D、埃及3、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遗址。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初中历史知识,巩固学生对历史概念、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

3. 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1. 复习历史知识,包括历史概念、事件和人物。

2.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复习用的历史教材、课件或其他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历史的思考。

2.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历史图片或播放一个历史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与该图片或视频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二、知识复习(20分钟)1.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事件和人物进行复习。

2.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展示图片等方式复习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3.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互相提问、讨论和解答问题,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历史思维能力培养(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历史问题或情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2.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或者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分析和解释。

3. 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进行展示,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3. 教师鼓励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进行思考和总结,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资料,拓宽对历史的了解。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一个展板。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九年级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2. 帮助学生巩固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发展过程的理解。

3. 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资源:1. 九年级历史教科书和课堂笔记。

2.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

3. 活动卡片、图片和图表。

4. 学生笔记本和教学手册。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或场景,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历史的看法和理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复习(15分钟):1. 将历史课程分为几个主题,例如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历史等。

2. 针对每个主题,列出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

3. 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回忆和理解。

4.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每个主题的核心内容。

概念澄清(15分钟):1. 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困惑或模糊的历史概念,进行澄清和解释。

2. 使用活动卡片或图片展示具体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解释和理解概念,澄清疑惑。

案例分析(20分钟):1. 选择几个历史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析一个案例,并准备简短的报告。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观点。

4.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2.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梳理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和概念。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为下一次复习做准备。

拓展活动(10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历史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视频。

2.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研究项目,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

3. 提供学生可以参观的历史遗址或博物馆的信息,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九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次世界大战2. 俄国十月革命3. 四五运动4. 中国的抗日战争5. 中国的解放战争三、教学过程: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1. 向学生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带领学生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二节:俄国十月革命1. 复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起因和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三节:四五运动1. 复习四五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带领学生讨论四五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的抗日战争1. 复习中国的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五节:中国的解放战争1. 复习中国的解放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解放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步骤:1. 梳理与整理历史知识,明确教学目标;2. 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整合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5. 结合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五、教学资源准备:1. 电脑与投影仪;2. 多媒体教学课件;3. 学生教材和复习资料。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次复习教学,学生对九年级历史知识有了全面的复习和整合,对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整合思考,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同时,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精选6篇)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精选6篇)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精选6篇)初三历史复习教案篇1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初三历史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

另一方面,同学虽然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两级分化较严重。

因此,在上课时经常会顾此失彼。

今后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记得一位优秀的老师曾说过:“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

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听课也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

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

听课的主要对象是我们组的优秀老师的课,同时也听其他老师的课。

本学期,我听完课之后,把教师们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自己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他们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因为历史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优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

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篇2初三的历史面临中考,可以说初三历史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

我们初三历史备课组,今年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好初三历史中考这场攻坚战,争取在中考时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极备战历史中考。

为了能给明年的。

历史中考打好基础,特制定初三历史备课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一、深入研究中考考纲与教材,注重中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全体备课组老师仔细研读讨论教材,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逐一研究考纲与苏州市历年中考试题,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归纳。

我们还要关注跟踪当前热点,设计新颖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努力提高中考备考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1. 夏商西周的更迭与制度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掌握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过程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情况3.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了解秦朝的统一过程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4. 汉朝的巩固与发展了解汉朝的巩固过程掌握汉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二、专题二:中古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变迁1.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过程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特点2. 隋唐五代十国的繁荣与衰落了解隋唐五代十国的繁荣与衰落过程掌握隋唐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特点3. 宋朝的巩固与民族关系了解宋朝的巩固过程掌握宋朝的民族关系特点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探索与变革1. 鸦片战争与清朝的衰落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掌握清朝衰落的原因2. 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掌握洋务运动的特点与影响四、专题四:现代中国的建设与发展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掌握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与特点2.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了解抗日战争的过程掌握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五、专题五:当代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了解改革开放的过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与影响2. 现代化建设与大国崛起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掌握中国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影响六、专题六: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1. 小农经济的确立与演变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分析小农经济的发展与演变过程2. 商业贸易与城市发展探讨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形式及其发展研究城市在古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变迁七、专题七:中国古代的文化与科技1. 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分析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研究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探讨古代中国在数学、天文、医学等科技领域的成就分析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八、专题八: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1. 重要事件的背景与影响研究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后果分析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 历史人物的贡献与评价了解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成就和贡献九、专题九: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1.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融合探讨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变化和特点分析民族融合的过程和影响2. 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形式和内容评价对外交流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十、专题十:历史思维与历史学习方法1. 历史思维的培养学习如何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2. 历史学习方法的应用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高效地搜集、整理和运用历史资料十一、专题十一:世界古代史1.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河流域文明了解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分析这些文明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2. 古希腊、罗马文明探讨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艺术成就研究这些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十二、专题十二:世界近现代史1. 欧洲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分析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了解这些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启示2. 美国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研究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评价这些事件对美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十三、专题十三:世界现代史1. 两次世界大战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结果分析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 冷战与当今世界格局探讨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研究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十四、专题十四:历史与现实的联系1. 历史对现实的启示分析历史事件、现象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探讨如何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促进社会发展2. 历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式探讨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十五、专题十五:历史考试复习与技巧1. 考试大纲与复习策略了解历史考试大纲的要求和重点学习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2. 历史考试技巧与策略掌握历史考试的答题技巧和策略提高历史考试的得分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重点:夏商西周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巩固与发展。

初中历史的复习课教案

初中历史的复习课教案

初中历史的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步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古代社会的演变及各个社会形态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各个社会形态之间的联系和演变规律。

教学方法:讲解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案例来理解不同社会形态的特点和历史演变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2. 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介绍古代社会的演变过程。

二、教学内容讲解(20分钟)1. 原始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2. 奴隶社会:奴隶制的形成、特点和作用。

3. 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出现、特点和影响。

4.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2. 讨论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联系和演变规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小组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本节课所学内容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2. 汇总各组讨论结果,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布置与反馈(5分钟)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古代社会演变过程的小议论文。

2. 整理反馈:梳理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古代社会的演变过程和各个社会形态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演变的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发展【学习目标】1. 了解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文明的发展历程。

2. 掌握古代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理解古代文明的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宗教信仰等。

2. 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城市建筑、宗教信仰等。

3. 印度文明:种姓制度、佛教、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4. 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春秋战国、儒家、道家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2. 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古代文明的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作业与评价】1.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学习目标】1. 了解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掌握古希腊罗马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理解古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古希腊文明:雅典、斯巴达、奥林匹克运动会等。

2.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法律制度等。

3. 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哲学、文学、艺术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古希腊罗马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古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作业与评价】1.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章:中古欧洲社会【学习目标】1. 了解中古欧洲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特点。

2. 掌握中古欧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理解中古欧洲社会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大帝、封建制度等。

2. 欧洲封建社会的特点:等级制度、庄园经济等。

3. 中古欧洲的文化成就:基督教、阿拉伯数字、大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评价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D B D C B B B B A B
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C C B D D C C C B D A
二、非选择题(52分)
25.仿照例子,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材料的内容。

(10分)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和平共处五原则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④文化大革命
⑤“一五”计划
(1)新中国的成立(1分);三大改造完成(1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1分)
(2)名称:文化大革命(2分)。

危害: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

(4分)
(3)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坚定不移的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任意两点得4分
(1)材料一:和平问题材料二:发展问题
(2)恐怖主义;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改变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①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国内稳定;加强国防建设,防备和抵抗侵略。

②对外: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厦门、汕头、深圳
(3)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信任;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互补;有利于国家统一进程的推进。

(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最高2分。


(4)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一国两制(各2分)
(5)“举家团圆”反映了海峡两岸人民期盼和平统一的心愿;和平统一需要两岸政治家抛弃前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血浓于水,两岸“举家团圆”和平统一的美好心愿一定会实现。

(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一点1分,最高2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