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我爱这土地》ppt课件共27张

1、再读描写“鸟”的诗句,感受诗人不屈的灵魂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 微不足道、饱受磨难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 它整个生命发出不屈的声音。
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 中,以表示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
(相似点)
饱受战争灾难的祖国 人民满腔的愤怒 中华民族不懈的抗争 革命斗争的光明前景
(寓意)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 地․ , 这永远汹․涌․ 着|我们的悲․ 愤․ 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 怒․ 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 明․ ……
浓烈的修饰语 炽热的眷恋情
活动:同学分角色诵读,升华情感
活动任务四 学以致用,练习写诗
同学们,我们通过诵读感悟,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大地的深沉眷恋, 也引发了我们心灵的共鸣。虽然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离我们远去了,但 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因为它是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铭 记历史,才能更好地珍爱和平,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封锁着中国,而我 爱这悲哀的、古老的土地和种族,这是诗人艾 青的深情告白,也是他不屈的呐喊----
我爱这土地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土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2、注意"土地""河明""风""黎明"的修饰语,想想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再试着给这几个长句标出重音 和节奏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20张PPT)

语言表达
假如你是一只鸟,联 系我们今天的新时代,你 会唱些什么呢?仿照课文 形式,写一首小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欢快的喉咙歌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示
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例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学习 目标
1. 积累字词,了解作者、背景,有感情 地朗读诗歌。
2.筛选诗中关键性动词、意象,理解诗歌 内容。(重点)
3.精读诗歌,分析内容,赏析象征手法。 (难点)
01 诗歌预习环节
作者简介
活动:查阅资料或网络,简介诗人艾青。
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 现代文学家、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 发 表 长 诗 《 大 堰 河 —— 我 的 保 姆 》 , 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其 作品还有《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创作背景
活动:结合相关资料,说说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 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 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 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在满 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下写了这首诗。
生字注音
活动:读读下面的生字。
艾青( ài ) 喉咙( lóng ) 嘶哑( sī ) 激怒( jī ) 黎明( lí ) 腐烂( fǔ )
汹涌( xiōng ) 吹刮( guā )
朗读训练
活动:听录音,学朗读。 1.听范读,画出停顿。 2.思考:用怎样的语调朗读全诗?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0
背景材料:南京大屠杀(1937年13 公元1937月年1133月日1)3日,南京,这座已经“无抵抗的
都市”沉没于血海之中。 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
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 大屠杀拉开了帷幕。次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 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南京这座历史名都陷入了历史上 最黑暗的日子里。
《朝日新闻》从军记者今井正刚说:“我于十二月十五日 夜间,在大方巷《朝日新闻》办事处前面马路上,看到数千人 头攒动,一望无际的中国人群,被赶赴下关屠场。在天色微明 的扬子江畔,一片黑黝黝的尸体堆垒如山,在尸山里蠕动着人 影,总有五十人乃至一百人以上,
14
我爱这土地
“爱”,“爱” 字鲜明地表达了 作者对土地的热 爱。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 的祖国
(意象)
15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我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爱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地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艾青
1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美丽
2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富饶
3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繁荣昌盛
4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强大无比
5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文化灿烂
6
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 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 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 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 193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3年 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 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 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 族而13 月13日)
背景材料:南京大屠杀(1937年13 公元1937月年1133月日1)3日,南京,这座已经“无抵抗的
都市”沉没于血海之中。 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
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 大屠杀拉开了帷幕。次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 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南京这座历史名都陷入了历史上 最黑暗的日子里。
《朝日新闻》从军记者今井正刚说:“我于十二月十五日 夜间,在大方巷《朝日新闻》办事处前面马路上,看到数千人 头攒动,一望无际的中国人群,被赶赴下关屠场。在天色微明 的扬子江畔,一片黑黝黝的尸体堆垒如山,在尸山里蠕动着人 影,总有五十人乃至一百人以上,
14
我爱这土地
“爱”,“爱” 字鲜明地表达了 作者对土地的热 爱。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 的祖国
(意象)
15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我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爱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地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艾青
1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美丽
2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富饶
3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繁荣昌盛
4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强大无比
5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文化灿烂
6
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 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 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 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 193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3年 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 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 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 族而13 月13日)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21张ppt).ppt

嘶哑(yǎ) 汹涌(yǒnɡ) 黎明(lí) 腐烂(fǔ) 悲愤(fèn)
课前预习
( ài )方兴未艾 艾
( yì )自怨自艾
意为“事物正在兴起、 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指悔恨
假( jiǎ)如这次可以放五天假( jià),他打
算带家人去北京旅游。
课前预习
嘶( sī )嘶哑 撕( sī )撕扯 厮( sī )厮守
诗歌品读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泪水”包含了多层含义,分析 体会诗人在什么时候常含着怎样的泪水?感受诗人“眼里常含泪水” 的情感。
被侵略
——
悲伤、激怒的泪水
看到人民的反抗 ——
悲愤的泪水
抗战胜利
——
喜悦激动的泪水
至此,诗人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构梳理
我 第一节 爱 这 土 地
第二节
作用:
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书法,也增强了诗歌的 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所依。
品读诗歌
2.诗中的“鸟”歌唱的对象有哪些?这些意象有何象征含义?
土地
受蹂躏的祖国
河流
象
满腔的悲愤
征
风
人民的反抗
黎明
光明的未来
歌唱“土地”,表赤子忠心。
品读诗歌
3.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感情基调: 深沉
意象 意,指的是自然之景或客观事物; 象,指的是特殊的意义或情感;
诗歌中融入了是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象征
某一具体形象
课前预习
( ài )方兴未艾 艾
( yì )自怨自艾
意为“事物正在兴起、 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指悔恨
假( jiǎ)如这次可以放五天假( jià),他打
算带家人去北京旅游。
课前预习
嘶( sī )嘶哑 撕( sī )撕扯 厮( sī )厮守
诗歌品读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泪水”包含了多层含义,分析 体会诗人在什么时候常含着怎样的泪水?感受诗人“眼里常含泪水” 的情感。
被侵略
——
悲伤、激怒的泪水
看到人民的反抗 ——
悲愤的泪水
抗战胜利
——
喜悦激动的泪水
至此,诗人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构梳理
我 第一节 爱 这 土 地
第二节
作用:
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书法,也增强了诗歌的 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所依。
品读诗歌
2.诗中的“鸟”歌唱的对象有哪些?这些意象有何象征含义?
土地
受蹂躏的祖国
河流
象
满腔的悲愤
征
风
人民的反抗
黎明
光明的未来
歌唱“土地”,表赤子忠心。
品读诗歌
3.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感情基调: 深沉
意象 意,指的是自然之景或客观事物; 象,指的是特殊的意义或情感;
诗歌中融入了是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象征
某一具体形象
《我爱这土地》ppt课件(20页)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 爱 这 土 地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赏诗:
我 爱 这 土 地
1、诗中作者以什么自
喻?它在歌唱什么?
小鸟;歌唱土地、河
流、风、黎明
诗中的意象包含的象征意义
土地 河流
风
黎明
象 征
遭践踏的国土 满腔的悲愤 愤怒的反抗
光明的未来
歌 唱 “土 地 ” ,表 赤 子 忠 心。
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 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 爱 这 土 地
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什么?谈谈那你的理解。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 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 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 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 的眷恋。
小结:
我 爱 这 土 地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 广泛传诵的名篇。意象内 涵丰富,抒情方式巧妙。 诗人以一只鸟儿生死眷恋 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 土地的眷恋和对祖国的挚 爱之情。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 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 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 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
热爱祖国
振我中华
作业:
我 爱 这 土 地
艾青《我爱这土地》优秀ppt课件

24
分享交流
分享个人最喜欢的艾青诗歌,并阐述理由。
倾听他人分享,了解不同人对艾青诗歌的喜好和感受。
2024/1/26
通过分享交流,增进对艾青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25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艾青其他代表作品
推荐阅读艾青的《大堰河—— 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等代表作品。
2024/1/26
了解艾青诗歌的创作背景和风 格特点,加深对艾青诗歌的理 解和认识。
2024/1/26
5
时代背景与诗歌主题
2024/1/26
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遭受着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诗歌主题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 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 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 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6
02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2024/1/26
7
诗歌内容概述
描绘祖国大地的苦难 与抗争
展现诗人独特的艺术 风格和诗歌魅力
2024/1/26
表达深沉的爱国情感 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8
艺术手法及表现技巧
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 “土地”、“河流”、“风”等 ,传达内心深沉的情感和对祖国
大地的眷恋。
采用自由诗体,不受传统诗歌格 律限制,以散文式的自由抒写展
现诗歌的自然美和内在韵律。
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光明的 追求。
22
06
课堂互动与拓展延伸
2024/1/26
23
分组讨论:如何理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分组讨论,每组4-5人,围绕“如何 理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展开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全班 互动交流。
2024/1/26
分享交流
分享个人最喜欢的艾青诗歌,并阐述理由。
倾听他人分享,了解不同人对艾青诗歌的喜好和感受。
2024/1/26
通过分享交流,增进对艾青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25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艾青其他代表作品
推荐阅读艾青的《大堰河—— 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等代表作品。
2024/1/26
了解艾青诗歌的创作背景和风 格特点,加深对艾青诗歌的理 解和认识。
2024/1/26
5
时代背景与诗歌主题
2024/1/26
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遭受着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诗歌主题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 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 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 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6
02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2024/1/26
7
诗歌内容概述
描绘祖国大地的苦难 与抗争
展现诗人独特的艺术 风格和诗歌魅力
2024/1/26
表达深沉的爱国情感 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8
艺术手法及表现技巧
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 “土地”、“河流”、“风”等 ,传达内心深沉的情感和对祖国
大地的眷恋。
采用自由诗体,不受传统诗歌格 律限制,以散文式的自由抒写展
现诗歌的自然美和内在韵律。
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光明的 追求。
22
06
课堂互动与拓展延伸
2024/1/26
23
分组讨论:如何理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分组讨论,每组4-5人,围绕“如何 理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展开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全班 互动交流。
2024/1/26
《我爱这土地》PPT【完美版课件】

上下
课堂总结
《我爱这土地》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 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 们的核心是“土地”,抒发了那个时代华 夏儿女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这一现实 的痛苦心理及深沉的爱国心声。
上下
拓展提高
课后阅读艾青的长诗《大堰河, 我的保姆》一诗,体会诗人在这首诗 中所表达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
这是一种声嘶力竭的悲啼!诗人选用“嘶哑”一 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 者身上,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 的焦灼与感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情结,所以 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从这个词中我们能体会到 诗人内心因祖国饱受侵略而产生的痛苦与焦灼的心情 。
上下
文本探究
4.诗歌中“暴风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 些意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时代特征说一说。
暴风 雨
土地
河流 风
黎明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 民族独立自由的曙光
上下
文本探究 5.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一句诗的含义?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 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 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这是何等深厚的感情呀!
感
对土地深深的爱
情
恋
表
鸟的歌唱和泪水
达
句
连羽毛也腐烂在
子
土地里面……
上下
文本探究 1. 用自己的话阐述这两节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
鸟
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
抒 情
炽热的爱国心
上下
文本探究 2.如何理解第二节诗?第二节诗与第一节诗有
什么联系?
这一节诗诗人采用设问的方式,自问自 答,突出了诗人的深情:“我对这土地爱得 深沉!” 这样写的好处是:既能突出诗人的情感,又 能卒章显志,揭示诗歌的主题,还能起到直 抒胸臆的作用。
课堂总结
《我爱这土地》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 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 们的核心是“土地”,抒发了那个时代华 夏儿女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这一现实 的痛苦心理及深沉的爱国心声。
上下
拓展提高
课后阅读艾青的长诗《大堰河, 我的保姆》一诗,体会诗人在这首诗 中所表达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
这是一种声嘶力竭的悲啼!诗人选用“嘶哑”一 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 者身上,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 的焦灼与感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情结,所以 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从这个词中我们能体会到 诗人内心因祖国饱受侵略而产生的痛苦与焦灼的心情 。
上下
文本探究
4.诗歌中“暴风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 些意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时代特征说一说。
暴风 雨
土地
河流 风
黎明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 民族独立自由的曙光
上下
文本探究 5.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一句诗的含义?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 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 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这是何等深厚的感情呀!
感
对土地深深的爱
情
恋
表
鸟的歌唱和泪水
达
句
连羽毛也腐烂在
子
土地里面……
上下
文本探究 1. 用自己的话阐述这两节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
鸟
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
抒 情
炽热的爱国心
上下
文本探究 2.如何理解第二节诗?第二节诗与第一节诗有
什么联系?
这一节诗诗人采用设问的方式,自问自 答,突出了诗人的深情:“我对这土地爱得 深沉!” 这样写的好处是:既能突出诗人的情感,又 能卒章显志,揭示诗歌的主题,还能起到直 抒胸臆的作用。
3 我爱这土地 课件(34张PPT)

风 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黎明 象征独立自由的曙光、人民斗争胜利的前景。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象征
比喻
一种用具体的事物来表 一种用跟甲事物有相似
现某种特殊的意义的表 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
现手法
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手法
会出现喻体
只出现本体,不出现象 征体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 怎样的形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因土为它地美丽 ——因为它美丽。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繁荣昌盛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强大
我爱我这爱土这地土,地, ————因因为为它它富富饶饶。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文化灿烂。
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 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 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 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 诗人澎湃着的激情。
1.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 2.理解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其中涌动着的激情。 4.体味诗歌中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情感。
必备知识 定义
文学常识
新诗 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诗。
主要 特点
自由成章而没有固定的格律,语言接近 口语而不尚典雅雕琢,真切地表现出现 代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 艰辛、深刻的感觉,弱化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
2.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假设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 趣。接着做出解释,“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立刻 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意识来自对多灾多 难的祖国深沉的爱,从而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象征
比喻
一种用具体的事物来表 一种用跟甲事物有相似
现某种特殊的意义的表 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
现手法
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手法
会出现喻体
只出现本体,不出现象 征体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 怎样的形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因土为它地美丽 ——因为它美丽。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繁荣昌盛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强大
我爱我这爱土这地土,地, ————因因为为它它富富饶饶。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文化灿烂。
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 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 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 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 诗人澎湃着的激情。
1.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 2.理解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其中涌动着的激情。 4.体味诗歌中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情感。
必备知识 定义
文学常识
新诗 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诗。
主要 特点
自由成章而没有固定的格律,语言接近 口语而不尚典雅雕琢,真切地表现出现 代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 艰辛、深刻的感觉,弱化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
2.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假设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 趣。接着做出解释,“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立刻 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意识来自对多灾多 难的祖国深沉的爱,从而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检测
1、用原文语句填空。 (1)《我爱这土地》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_为__什__么__我__的__眼__里__常__含__泪__水__?__因__为__我__对__这__土__地__ _爱__得__深__沉__…__…______
(2)寄寓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的诗 句是:_然__后__我__死__了__,__连__羽__毛__也__腐__烂__在__土__地__里__ _面__。_
整体把握
通过朗读,诗歌中有哪些意象?
鸟、土地、河流、风、黎明。
整体把握
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澎湃的情感,愤怒,悲愤,感受到 对土地的爱。
整体把握
请带着感情再读课文,体会诗的两节 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借鸟的歌唱委婉表达对祖 国的挚爱。
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抒 发对祖国炽热的爱。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第一节 象征抒情
概 括 升 华
第二节 直抒胸臆
土地——祖国大地 河流、风——抗争精神 黎明——光明、胜利
常含泪水 深爱土地
至为 死国 不献 渝身
拓展延伸
你知道下列意象有什么寓意吗?
荷花:高洁、雅致、宁静等。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牡丹:富贵、美好。 松柏:坚定、傲岸。 竹子:节操气节、积极向上。 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大雁:孤独、哀伤、幽怨、思乡。 西风:落寞、惆怅,思归。 月亮:圆满、缺憾、思亲。
字音字形
嘶哑(sī) 撕裂(sī) 吹刮(guā)
腐烂(fǔ) 喉咙(hóu) 汹涌 (yǒng)
词语释义
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激怒:原指刺激使发怒,诗中指极度愤怒。 温柔:温和柔顺。 黎明:时间词。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腐烂: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朗读节奏
“我”生前要歌唱这片土地,死后 也要葬身这片土地。“我”的一切一切 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这片土地。这 是诗人在借这只喉咙嘶哑的鸟,唱出对 正在饱受苦难的祖国,最真挚最深沉最 凝重的爱,唱出自己要为祖国献身的决 心。
合作探究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中“连”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连”——说明不只是“羽毛”,包 括“羽毛”在内的所有一切——身体、心 灵、生命。体现了诗人为国无私奉献的精 神。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诗人在写到鸟的“歌唱”时要 用“嘶哑的喉咙”来形容?你能从中 读出诗人的什么心情?
这是一种声嘶力竭的悲啼!在当时 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 铁蹄下遭受苦难,鸟儿虽然力量弱小, 声音嘶哑,却还在奋力歌唱,从这个词 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内心因祖国饱受侵 略而产生的痛苦与焦灼的心情。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合作探究
诗人为什么要借助“鸟”这一形象?谈 谈你的理解。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 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 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 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 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 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有依。
合作探究
导入新课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他在1933年写 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 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 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 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耻于与蒋介石同姓, 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 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又 因为“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 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艾青”这个 名字轰动了全国。今天,我们来学习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合作探究
比如《紫藤萝瀑布》:紫藤萝花从稀 落到毁坏再到如今繁花似锦的命运,正是 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白杨礼赞》: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 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 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合作探究
“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 些意象各象征了什么?
“土地”是祖国大地的象征。 “河流”与“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 的反抗侵略者的英勇顽强精神的象征。 “黎明”是充满光明、希望、生机勃勃 的解放区的象征。
合作探究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 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 比温柔的黎明……”这几句使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排比、拟人。语言生动形象,有气 势,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爱和对 侵略者的恨。
合作探究
分析“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 土地里面”的内涵。
写作特色
(2)比赋结合。 第一节以鸟自比,铺陈描绘,第
二节直抒胸臆,质朴遒劲。抒情强烈 深刻。
(3)感情不断强化,风格悲愤沉郁。 第一节通过意象抒情,第二节直
抒胸臆,表达不可遏制的爱国之情。
课堂小结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 广泛传诵的名篇。诗歌意象内涵丰富,抒情 方式巧妙。诗人以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 比,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和对祖国的挚 爱之情。相信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撞击 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激励着我们,为祖国 更好的明天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 己的力量。
合作探究
结合诗歌内容,说说文中两个省略 号和破折号所起的作用。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列举内容的 省略;第二个省略号表示余意未尽, 情深绵绵。
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
写作特色
(1)使用了象征手法。 诗中的具体形象,如鸟、土地、河
流、风、黎明等具有象征意义,而各个 意象前所加的修辞语又强化了象征的作 用,形成一种特殊的具体感、立体感和 生动感,抒发出了缠绵而深沉的爱国之 情。
课堂检测
2、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 项是( C )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假设是为 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 死。 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 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 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表达了对祖国 的执着深情。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 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 基调。 3、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4、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 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中国现当代诗人, 原名蒋正涵,生于浙江金华,诗集有《大 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 《归来的歌》等。艾青是对中国新诗产生 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艾青是土地的歌者,“ 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出的两个意象之 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 着生“我”养“我”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 的旋律。 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
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探究
最后两句中,诗人眼中的“泪水”都 包含了哪些东西?
“泪水”中包含了对祖国、对民族 的深沉的爱,对敌人、对侵略者无比的 恨,对遭受到苦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的人民的同情。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最后两句诗?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 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强 烈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 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揭示全诗主旨。
整体把握
有人说:“因为爱,所以爱;因为痛, 所以痛。”诗中哪些句子最能突出诗人 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 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整体把握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 并谈谈你的认识。
“深沉”。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诗人 的艾青,亲见了自己生存的土地被侵略 者肆意践踏的过程,于是怀着对侵略者 的痛恨与对家国的热爱写下了这首诗。 因此,“深沉”一词中既包含着对这片 土地深切的喜爱,又包含着对这片土地 遭受兵燹(xiǎn)之灾的沉痛。
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 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 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 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整个民族普遍的 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 那个时代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
合作探究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 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 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 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止对大地 的歌唱。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 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文体知识
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 生的、有别于古典诗、以白话作为基本语 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当时也称新诗为“白 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等。
特点:形式自由、意蕴丰富、重于修 辞,内容主要反映新生活,表达新思想。
知识链接
意象 诗歌讲究形象性,诗人往往把情感、 意志寄托于意象中。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 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 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 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即我们常说的借物抒情。比如以柳代表 惜别,用雁表示思乡,梅兰竹菊象征君子 品格高尚等。
主旨
在这首词中,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 鸟,以象征的手法,通过鸟对土地的歌 唱,表达了自己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 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 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合作探究
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 么内在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 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 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第一节是对 “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 描述,第二节可看作是感情的迸发,感 情的升华,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这种真挚 地感情。诗意层层递进。去掉第二节, 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