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分论点拟写地五种方法(学生使用稿子)
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技巧

《笑林》上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人走路时不小心 跌了跤,爬起来走了几步,又摔了一跤。于是他懊恼 不已,早知还要摔跤,当初何必爬起来呢。这样,他 坐在路上再也不起来了。这个人是可笑的,他的可笑 之处在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每个 人都像他一样,新生事物就不可能出现,社会就不可 能向前发展,我们要勇于跌跤与摔跤《跌跤与摔跤》
事实论据的概括
谁(人物) + 干什么或怎么样+ 结果
注意:应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论据事例
进行加工改造: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 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请以“奖掖后来者,争当新时代的伯乐”为论点, 合理叙述下面的一则事例。 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原来家里很穷,年 过三十还在一个小学里替别人代课。他很热爱画 画,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看自己的作品到街 上去卖。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著 名的国画大量徐悲鸿发现了,徐悲鸿高度地评价 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 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 深造,他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伯乐,傅抱石这匹千里 马哪会驰骋于中国当代画坛?
题 豹尾
中考阅卷老师提示:结构要清晰
• 阅卷老师在高速阅读的情况下,希望能在 很短的时间内看清作者的思路,看清全文 的布局安排,阅读一个段落,要能迅速看 出这一段写什么,段和段之间是否界限分 明。结构要板块清晰,一目了然,不能信 马由缰、杂乱无章。如果看不清段和段之 间的联系,不可能得高分。
结构是作文关键:
内容充实 切合题意
语言精炼
结构精美
并列展开三个分论点
怎么拟写并 列式分论点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届高考议论文并列式分论点的五种拟写技巧PPT课件

• 世人看孔丘终日闭口少言,却拥有大 智慧,凡遇别人提问,都对答如流,故 纷纷奔入家中,整日静坐,然积年之后 ,无人因此博学,反而更加愚钝。众生 迷惑,皆问孔丘。子曰:“吾表面看似 木讷,而吾心无时不在思考人生道理; 吾终日埋头读书,其实并非只看不记, 而是时时都在动脑啊!”众人大悟:原 来沉稳的是性情,心脑却在一直不停的 思考记忆,仅仅沉稳是不够的,还需灵 动的思维。
•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 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 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 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 ,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 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 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 释了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 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 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 雨雨,早巳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 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 ;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巳拂走了牧羊的老者 ;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珞上的 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 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 年牢狱之苦,早巳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 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 世人看慧能悟道。不过一夜之间,心 智如此灵动聪慧,故皆学耍小聪明,痴 想终有一天也能使自己悟道,然数年之 后,无人参透佛理。众生迷惑,皆问六 祖。六祖曰:“吾终曰推磨,贫贱至极 ,然从未忘记时时反省思索,劳动时不 忘五祖教诲,睡觉时终思修身养德,终 于顿悟。”众人方解:顿悟并非所想的 那般只需灵动的智慧,更需要的是日积 月累的思考,沉稳踏实的学习。
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列
结论(照应全文)
谈意气
议论文并列式分论点的五种拟写技巧PPT共30页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并列式论点分解学生版

议论文并列式论点结构模式教学目标:掌握构思议论文并列式分论点拟写的方法技巧。
一、分论点并列式结构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并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列结论(照应全文)1、写作步骤:(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
(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2、具体要求:基本要求(数量、位置、关系、句式):(1)数量:并列式分论点一般为三个。
(2)位置: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或段末)。
(3)关系: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
(4)句式:分论点之间应保持句式的一致,三个分论点互相构成排比。
(5)结构:“四环节”:即每个分论点都要经过四个环节的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A、要提出分论点:观点;B、对这个分论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引语;C、使用事实论据阐述前面提出的分论点:述例;D、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引申挖掘。
二、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分论点并列式结构的特点【2014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们奋发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
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我以我心绘风景穷乡僻壤,美丽乡村。
党委书记是怎样使它蜕变?又用怎样的丹青勾勒出这如画风景?答道:以其信心,凭其决心,用其全心而已。
顿悟,人生如画,我以我心绘风景,绘出个草长莺飞,绘出个青山万丈,绘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我以信心绘风景,绘出一轮欲览的青天明月。
五岁的她获得歌咏比赛一等奖,校长夸赞道:“小姑娘,能拿冠军真是你的幸运。
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技巧

议论文并列式分论点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一、问题的提出: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少同学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及格上下。
也有的同学能拟写几个分论点,但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硬贴标签),从而影响作文得分。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并列式分论点的设计方法并能快速准确拟写好三个分论点教学难点:三个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三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交叉,不重复,不包容,不矛盾并能很好地证明中心论点。
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讲练结合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并列式分论点的设计方法(见图表)分论点并列式议论文结构: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本论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五、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常用角度、方法及示例(一)三个角度: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办(二)方法:A概念分析法(角度一:“是什么”)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
示例1:要写一篇以“坦然,才是美的真谛!”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坦然》,请设置三个分论点。
方法:从“是什么”角度阐述“坦然”的内涵)分论点1:坦然是快乐和美丽的源头活水。
分论点2:坦然是物我两忘后的一种超脱。
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技巧(定稿)分析课件

层次分明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通过并列式分论点,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对 简单的方面,使文章层次更加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全面覆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并列式分论点可以将问题的各个方面全面覆盖,避免遗漏 重要论点,使论证更加完整和全面。
申论写作实例
演讲稿写作实例
01
简洁明了
02
在演讲稿写作中,并列式分论点可以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各个分论 点之间相互独立,但又共同支撑演讲主题,使听众更加信服。
03
重点突
04
通过并列式分论点,可以将演讲的重点内容进行突出和强调,使听众 更加深刻地理解演讲的主题和意义。
05
并列式分论点的写作练 习与提高
写作练习
客观公正 条理清晰 详略得当
在申论写作中,并列式分论点可以使文章更加客观公正 ,各个分论点之间相互补充,共同呈现问题的全貌,使 读者更加客观地了解问题。
通过并列式分论点,可以将复杂的申论问题分解成若干 个相对简单的方面,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便于读者理 解和接受。
并列式分论点可以根据申论问题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 排,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更好地引导读者理解 问题。
筛选与提炼
筛选
对列出的分论点进行筛选,去掉重复、不必要或与中心论点 不相关的分论点。筛选时应保持分论点的并列关系。
提炼
对筛选后的分论点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其更加简练、明确, 易于理解和记忆。提炼时应保持分论点的并列关系。
调整与润色
调整
对提炼后的分论点进行逻辑顺序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 规律。调整时应保持分论点的并列关系。
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技巧

并列式议论⽂分论点的拟写技巧并列式议论⽂分论点的拟写技巧⼀.拟分论点的要求:1、分论点是与中⼼论点相对⽽⾔的,它从属于中⼼论点,为论证中⼼论点服务。
2、⼀篇⽂章围绕中⼼论点,⼀般要分解出⾄少两个分论点,最好是三到四个。
3、分论点的语⾔要精练,⼀般控制在15字。
4、分论点的句⼦结构要⼀致,使中间⼏段构成排⽐段。
正⽂每段开头⽤同样句式的话,让⼈⼀⽬了然。
即使不能⽤相同句式,也可⽤⾸先、其次、再次等。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段都扣题。
⼆.议论⽂分论点的提炼⽅法:1、概念分析法\2、因果分析法并列分解3、条件分析法/4、辩证分析法——对⽐分解5、层层推进法——递进分解三.并列分解(并列式结构)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横向展开来分解中⼼论点。
历来我们都将议论⽂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从不同侧⾯来展开。
1、并列分解“是什么” ,即概念分析法2、并列分解“为什么”,即因果分析法3、并列分解“怎么样”,即条件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是什么⾓度)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论点进⾏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
例:中⼼论点:“奋⽃是理想的阶梯《理想的阶梯》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3、迎难⽽上,是理想的阶梯。
你来试试:如要证明“勇敢”,请列出分论点。
a.勇敢是b.勇敢是c.勇敢是(⼆)、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度)这⾥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论点。
在确⽴了中⼼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例:《勤有三益》中⼼论点:“为⼈当勤劳”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
(创财)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
(健体)1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主要是从原因这个⾓度来设⽴分论点,通过⽤“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你来试试:如要证明“选择适当的对⼿”,请列出分论点。
并列式结构分论点设置原则及方法

并列式结构分论点设置原则及方法(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的设置黄文斌一、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的概念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少同学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及格上下。
也有的同学能拟写几个分论点,但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硬贴标签),从而影响作文得分。
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外,还必须“言之有序”。
这个“序”就是结构。
高考评分标准对结构的要求有下面几条:结构完整,构思精巧。
根据这些标准,给大家定了两条要求:完整,清晰。
内容安排上必须有条有理,层次清楚。
从结构形式上看,就是要有得体的论证结构。
今天我们就学一种清晰的并列式结构——并列式论证结构。
这是议论文最常见的一种结构模式。
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并列式,就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分解成几层意思,逐层加以论证,最后往往还要总括起来,回应论题。
因为中间几层在形式上是并列关系,所以叫并列式。
并列式结构有两种情况:一是材料的并列,一是观点的并列。
1、材料的并列(小标题式并列)如:(一)孝子田世国(二)优秀大学生徐本禹(三)跨栏王子刘翔2、观点的并列二、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常用角度、方法及示例(一)三个角度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办(二)方法1、概念分析法 (角度一:“是什么”)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
示例1:要写一篇以“坦然,才是美的真谛!”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坦然》,请设置三个分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列式分论点拟写的五种方法(一)类——是什么(内涵阐释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1、以“勇敢”为话题写三个分论点:(1)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2)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3)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的分论点: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以“阅读是一种孤独”为中心论点:(1)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
(2)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
(3)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4、以“要善于班门弄斧”为中心论点:(1)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2)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3)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总结:此类形式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适合阐释类的议论文、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
基本模式:一般以“话题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话题”的形式来写分论点。
可以使用的句式:1、话题(或话题中的关键词语)是…… 2、话题是……,只有……才……5、示例:使用“良知是……,只有坚守良知,才能……(意义作用好处效果)”的句式写三个分论点。
(1)良知是法律的底线,只有坚守良知,才能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
(2)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只有坚守良知,才能经得起良心的拷问。
(3)良知是行为与理智的捍卫者,只有坚守良知,才能成就人生的高尚。
(1)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
(陈晓蓝冒着生命危险揭露医药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
)(2)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
(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尾山宏)(3)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重负。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蓝特在波蓝首都华沙,于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下跪,全世界为之大哗。
)(二)谁——对象(角色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好比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角色分解(范围、职业、性别、地域)。
1、为“人需要慎其独”拟分论点:(1)君子若慎其独,则显其德也。
(2)商人若慎其独,则益于民也。
(3)黎民若慎其独,则享太平也。
2、以“放飞心灵”为题,拟分论点:(1)李白放飞心灵,在青崖间且歌且行。
(2)陶渊明放飞心灵,在南山下悠然自得。
(3)莱特兄弟放飞心灵,载着梦想翱翔于蓝空。
3、以“关注你身边的人”为话题,拟分论点:(1)学会关注生活中平凡的人,看他们淡泊宁静的处世态度,让他陶冶我们年轻的心。
(2)学会关注生活中贫穷的人,看他们为维护尊严而坚挺的傲骨,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3)学会关注生活中成功的人,看他们为理想而拼搏洒下的汗水,会让我们更有斗志。
4、为“关爱”拟分论点:(1)贫贱之人的关爱难能可贵。
(2)患难之交的关爱更见真情。
(3)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
总结:将不同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引入思考范围,讨论其与中心论点的关5、以“赏识”为话题,用角色分解法写分论点:(1)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2)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3)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
(三)因——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
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1、为“微笑是最美的符号”拟分论点:(1)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2)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
(3)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昭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
2、为话题“英雄”拟分论点:(1)因为英雄,泛黄的史册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2)因为英雄,危亡的民族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3)因为英雄,式微的道义迎来了新生的黎明.(1)因为英雄,照亮了一个时代。
(2)因为英雄,振奋了一个民族。
(3)因为英雄,造福了整个人类。
(四)果——会怎样(揭示结果法)。
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从“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1、为“为人当勤劳”拟分论点:(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
(创财)(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
(健体)(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身)2、为“谈意气”拟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2)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到。
3、为“珍惜拥有”拟分论点:(1)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2)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3)珍惜拥有,人生才能多姿多彩。
4、为“把微笑作为名片”拟分论点:(1)把微笑作为名片,你的心情会格外舒畅。
(2)把微笑作为名片,别人的心情会充满阳光。
(3)把微笑作为每个人的名片,世界也会因之和谐。
总结:从“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可运用:……,才能……会使……能够……,可以……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
(五)法——怎么做(探寻方法)。
1、为“爱,用心来传递”拟分论点:(1)请露出笑容,把心澄静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
(2)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
(3)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
2、为“谈意气”拟分论点:(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3、以“别让生命等待”为话题,从探寻方法的角度写三个分论点:(1)分秒必争,珍惜时间,别让生命等待;(2)走出迷途,突破困境,别让生命等待;(3)积极上进,努力进取,别让生命等待。
分解中心论点时应注意:1、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2、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在内容上,不互相交叉重叠(青年、男人、女人),没有包容关系(蔬菜、白菜、水果)。
3、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一般到特殊,总到分,重到轻,主到次,大到小,因到果,也可以倒过来),合乎情理。
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不可随意放置。
4、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
5、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以“良心”为材料的作文的写法一、审题指导(一)材料含有哪些主要内容,即“良心”!我们议论的话题或立论的范围必须围绕“良心”二字,在准确把握论题“良心”的内涵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我们的主张。
“良心”是什么?它包含哪些主要内容?从字面意义理解,“良”者,“善”也;“良心”即“善心”。
(二)材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个材料指出良心是天生的!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
第二个材料指出良心是评价人的准则!从词典语义理解,后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良心”就是“道德”,有良心就是讲道德,没良心就是没道德。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我们平常总是说“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凭良心”、“摸着良心说话”、“天理良心”,还有“你这样说(做)真是没良心啊”、“某某人没有良心”、“某某人丧尽天良”、“良心叫狗吃了”……从这些日常生活的话语,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断出“良心”的涵义所在:“良心”就是讲真话,要懂得感恩、知恩图报,要有仁义之心、怜悯之心,要同情弱者,要对得起他人(社会、国家),要做到“食人之禄,忠人之事”。
第三个材料指出良心的社会作用,它可以清洁不好的社现象,如腐败、暴力、冷漠等等,可以使人性变的更加善良,更加充实,使社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三)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三个材料可以写个人天生善良,后天使它变了,也可以写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可以谈作用。
我认为重点谈第三个材料!二、审题提示围绕“良心”的含义准确立论。
根据对“良心”含义的准确把握,确立诸如“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凭良心”、“良心,我们的立身之本”之类的观点并不太难;关键是论述过程中举证与分析,如何选择恰当的例证,如何结合“良心”二字来分析材料。
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良心”即“善心”,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
这一概念的含义必须牢牢把握,不能把“良心”的范围无限扩大化。
例如“奉献”、“职守”、“廉洁”、“公正”、“出污泥而不染”、“咬定青山不放松”等,就有些过了。
2、在论述“良心”的一个侧面或某一表现时,务必要紧扣“良心”二字,不能顾首不顾尾、只顾前半句、忘记后半句。
3、在举证分析过程中,先要结合“良心”的内涵甄别例证是否与“良心”相关,然后紧扣材料能体现“良心”的那些侧面或细节来分析,不能囫囵吞枣、眉毛胡子不分,更不能生拉硬扯、死搬硬套。
任何类型的议论文写作在审题立意过程中都不可忽略下面三个要素: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只是在具体的作文中以上三个要素各有侧重,但不可缺漏。
本道题目的立意适合从“是什么”和“怎么办”两个角度结合来突破,即良心是什么,我们该怎样。
也可从“为什么”的角度突破。
即我们为什么要有良心,“良心”在我们为人、处世、立业中有什么作用。
三、审题示例第一组立意:(“是什么”的拟法)1、良心,是“真”的流露(说真话);2、良心,是“善”的化身(做善事);3、良心,是“美”的使者(心灵美);4、良心,是“爱”的纯真(给予爱)。
第二组立意:(“其他+是什么”的拟法)1、修身养性时,“良心”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美德;2、齐家教子时,“良心”就是劝人行善、知恩图报;3、治国佐君时,“良心”就是竭忠尽智、泽被百姓;4、平天下时,“良心”就是捐躯社稷、报效国家。
第三组立意:(“是什么”+“对象”的拟法)1、良心是“孝”,对尊长的孝道;良心是“义”,对朋友的义气;良心是“仁”,对他人的仁厚;4、良心是“信”,对社会的诚信;5、良心是“忠”,对国家的忠贞;第四组立意:(“是什么”的拟法)1、良心是孝敬父母的天性;2、良心是知恩图报的回音;3、良心是审判心魔的法官;4、良心是忏悔罪孽的灯塔。
第五组立意:(“怎么样”+“对象”的拟法)1、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孝顺父母;2、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感恩师长;3、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尊重自然;4、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回馈社会;5、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