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滑轮组作用实验报告.doc

六年级科学滑轮组作用实验报告.doc

XX大学生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

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

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

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

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

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你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的那么吃力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

时下,打工的大学生一族正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显然,大学生打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股潮流中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对于大学生打工,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的看法不尽相同。

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于重物重力大小关系的实验报告

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于重物重力大小关系的实验报告
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重物重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报告
初三3 孙宏毅 10 实验时间:2012.11.21
一、实验器材 滑轮、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 二、实验原理公式: 需测出的物理量有G物,S拉 ,h ,F拉,需要计算的物理量有 W 有用,W总 , 三、实验过程 1. 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 码的重力。 2. 按照图一连接滑轮,在绳的自由端系出一个绳套,并放置好 刻度尺。 3. 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绳套上,并在下端滑轮底部挂一个 钩码。 4. 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上升,读出弹簧测 力计所示拉力F的值 并记录,观 图1 图1 察刻度尺测出钩码升高的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拉,记录数 据在表格中。 5. 在下端滑轮底部增加一个钩码。 6. 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 所示拉力F的值 并记录,观 察刻度尺测出钩码升高的距离h底部再增加一个钩码。 8. 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上升,读出弹簧测 力计所示拉力F的值 并记录,观 察刻度尺测出钩码升高的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拉,记录数 据在表格中。 9. 整理实验数据,收拾实验器材。 10. 根据 计算机械效率。
四、实验数据 G/N h/m 0.49 0.98 1.47 0.1 0.1 0.1
W有用/J 0.049 0.098 0.147
F/N 0.245 0.441 0.588
s/m 0.3 0.3 0.3
W总 /J 0.0588 0.1323 0.1764 66. 7% 74. 1% 83. 3%
五、实验结论 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重力越大,滑轮组机的械效率越大。
图2 图2 五、实验结论 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个数有关。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模板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学校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组装滑轮组;
2、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会处理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发现新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
η=W
有用

×100%=
Gh
×100%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滑轮,钩码,细绳,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四、【实验步骤】:
1、校零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

2、如图安装好滑轮组。

3、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10cm。

4、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和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并记录到1号中。

5、如上述实验,将钩码上升的高度改为15cm,并测量记录到2号中。

6、如上步骤,钩码数量增加,上升高度为10cm,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到3
号中。

7、如上步骤,钩码数量在此次增加,上升高度
为10cm,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到4号中。

五、【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论】:
1、使用同一滑轮组,物体上升高度对滑轮的机械效率。

2、物体越重,有用功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doc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doc

初二物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姓名 实验目的:(1) 学习组装滑轮组(2) 学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是个间接测量的物理量,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 = w 有/w 总 有FsGh =η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1.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总重力G2. 把刻度尺固定在铁架台上3. 按要求组装滑轮组——一定一动、两定两动4. 弹簧测力计用竖直向上的力向上拉绳子使重物匀速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同时分别记录绳端和物体在刻度尺上的始末位置5. 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内容 次数1 2 3 钩码重力G/N钩码的始位置h 1/m钩码的末位置h 2/m钩码上升的距离h/m 有用功W 有/J拉力F/N绳端的始位置s 1/m绳端的末位置s 2/m绳端上升的距离s/m总功W 总/J机械效率η实验结论:(1)同一滑轮组,所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2)双滑轮组和单滑轮组,提升同样重的物体,相同的高度,___________滑轮组机械效率大。

(3)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实验注意事项:(1)弹簧测力计 应竖直向上用力.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码重力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而不是根据钩码的额定值计算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刻度尺测量s 、h ,应分别记录始末位置,求差值。

(3)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进行一些必要的比较,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规律,而不是求平均。

建议在每一个组装中:第(1)(2)次实验控制提升高度相同,取不同的钩码数,比较滑轮组效率跟被提升重物的关系。

第(2)(3)次实验取相同的钩码数,使物体上升不同的高度,比较滑轮组效率跟被提升高度的关系。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姓名 实验目的:(1) 学习组装滑轮组(2) 学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是个间接测量的物理量,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 = w 有/w 总 有FsGh=η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1.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总重力G 2. 把刻度尺固定在铁架台上3. 按要求组装滑轮组——一定一动、两定两动4. 弹簧测力计用竖直向上的力向上拉绳子使重物匀速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同时分别记录绳端和物体在刻度尺上的始末位置 5. 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验一) 实验内容 次数 123钩码重力G/N 钩码的始位置h 1/m 钩码的末位置h 2/m 钩码上升的距离h/m 有用功W 有/J实验结论:(1)同一滑轮组,所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2)双滑轮组和单滑轮组,提升同样重的物体,相同的高度,___________滑轮组机械效率大。

(3)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实验注意事项:(1)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用力.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钩码重力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而不是根据钩码的额定值计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刻度尺测量s、h,应分别记录始末位置,求差值。

(3)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进行一些必要的比较,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规律,而不是求平均。

建议在每一个组装中:第(1)(2)次实验控制提升高度相同,取不同的钩码数,比较滑轮组效率跟被提升重物的关系。

第(2)(3)次实验取相同的钩码数,使物体上升不同的高度,比较滑轮组效率跟被提升高度的关系。

实验练习题1、你在做实验的时候,有没有思考实验方案是否可以改进,如何改进2、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完整word版)《滑轮组》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滑轮组》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我们的发现0.5 0.3 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0 0.51.5 0.82 1.1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我们的发现0.5 0.3 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0 0.51.5 0.82 1.1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研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学生实验报告单

研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学生实验报告单

图1
F
研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实验报告
【器材】:铁架台,单滑轮2个,两定、两动滑各一,钩码(100g )6个,弹簧测力计,米尺
实验1、动滑轮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2个钩码重G 物和动滑轮重G 动,数据计入表格。

2、如图1组装动滑轮。

3、平衡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数据计入表格。

4、用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距离h ,同时测量绳子自由端距离s ,分别计入表格。

格一 动滑轮
实验2、一定、一动滑轮组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3个钩码重G 物和动滑轮重G 动,数据计入表格。

2、如图2组装滑轮组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数据计入表格。

4、用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距离
,同时测量绳子自由端距离,分别计入表格。

表格二 一定、一动滑轮组
实验3、两定、两动滑轮组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5个钩码重G 物和动滑轮重G 动,数据计入表格。

2、如图3组装滑轮组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数据计入表格。

图2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滑轮组实验报告单

滑轮组实验报告单

滑轮组实验报告单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档/双击可除滑轮组实验报告单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单探究实验报告单篇⼆:研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学⽣实验报告单研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实验报告【器材】:铁架台,单滑轮2个,两定、两动滑各⼀,钩码(100g)6个,弹簧测⼒计,⽶尺实验1、动滑轮【实验步骤】:1、⽤弹簧测⼒计测量2个钩码重g物和动滑轮重g动,数据计⼊表格。

2、如图1组装动滑轮。

3、平衡时⽤弹簧测⼒计测量绳⼦⾃由端的拉⼒F,数据计⼊表格。

4、⽤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距离h,同时测量绳⼦⾃由端距离s,分别计⼊表格。

表格⼀动滑轮实验2、⼀定、⼀动滑轮组实验步骤:1、⽤弹簧测⼒计测量3个钩码重g物和动滑轮重g动,数据计⼊表格。

2、如图2组装滑轮组3、⽤弹簧测⼒计测量绳⼦⾃由端的拉⼒F,数据计⼊表格。

4、⽤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距离h,同时测量绳⼦⾃由端距离s,分别计⼊表格。

表格⼆⼀定、⼀动滑轮组实验3、两定、两动滑轮组实验步骤:1、⽤弹簧测⼒计测量5个钩码重g物和动滑轮重g动,数据计⼊表格。

2、如图3组装滑轮组3、⽤弹簧测⼒计测量绳⼦⾃由端的(转载⾃:博旭范⽂⽹:滑轮组实验报告单)拉⼒F,数据计⼊表格。

F图1图2篇三:滑轮实验报告实验⼀:研究定滑轮的作⽤1、⽤弹簧秤测出钩码的重量。

2、将⼀个滑轮挂在⽀架上,线绳穿过滑轮,线绳⼀端勾上钩码,⼀端勾上弹簧秤。

(制作⼀个定滑轮)3、⽤⼿匀速拉弹簧秤,匀速拉动,边拉边读,记录读数。

(注意:每次使⽤弹簧秤前,都需先将弹簧秤指针调到零刻度后再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
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
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
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
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
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
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
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