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的方法

缩写句子的方法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一、缩写句子方法1。
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
“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
“地”前限制要删去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 .“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5。
数量词语照样删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
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8。
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这些词语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缩写句子的方法与技巧

缩写句子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
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方法技巧】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9、特定词组的缩写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
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

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1、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
9、特定词组的缩写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
缩写句子方法(全)

缩写句子方法一.“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二.“地”前限制要删去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三.“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五. “着”、“了”、“过”要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
”若缩成“赵老师上课。
”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
”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
”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
六. 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应当缩成“我们游泳。
”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七.不改变句子的语气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八. 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练习:1.打柴的孩子吃力地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火。
2.雄伟的大坝凝聚着人民群众的热情。
3.我们在道边高声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
4.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
缩写句子怎么写

缩写句子怎么写
缩写句子的写法取决于缩写的规则和约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缩写方式:
1. 使用首字母缩写:将句子中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取出并连写,通常每个字母之间没有空格,最后加上一个句点。
例如: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是
一家跨国科技公司。
2. 使用缩写词:将句子中的每个单词的重要部分或关键词取出,并用大写字母表示,通常每个缩写词之间没有空格,最后加上一个句点。
例如:Do It Yourself(DIY)是指自己动手完成某项任务。
3. 使用罗马字母缩写:将句子中的关键字、短语或术语转换为拉丁字母缩写。
通常情况下,每个拉丁字母都有特定的含义,需要事先约定或记录下来。
例如:Postscript(PS)是一种用于后记或附加信息的缩写。
需要注意的是,缩写句子时应遵循相应的规则和约定,并确保缩略词明确易懂。
另外,不同的领域和文化可能有不同的缩写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缩写方式。
如何缩写句子方法

如何缩写句子方法
1. 咱就说缩写句子呀,就像给句子减肥似的,得把那些多余的“肉肉”给剪掉。
2. 比如“我今天早上起得特别早,然后开开心心地去上班”,缩写成“我早上起早去上班”。
3. 把那没用的描述词呀,时间啊啥的,能去掉就去掉,这样句子就精简多了。
4. 像“那只可爱的小狗在公园里欢快地跑来跑去”,直接变成“小狗在公园跑”不就完啦。
5. 你看那个“他昨天晚上吃得特别饱,最后心满意足地回家了”,不就可以缩成“他昨晚吃饱回家”嘛。
6. 缩写句子就是要抓住关键,把那些啰嗦的东西都抛开,留下最重要的。
7. 就像收拾东西一样,把没用的都扔了,只留下有用的。
8. 这样说大家应该就知道如何缩写句子啦,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缩句的方法和技巧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缩句方法和技巧教育学习馆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句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
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为同处一线的老师提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方法技巧】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缩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缩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缩写句子的方法是通过将句子中的部分单词或词组缩短为首字母或重要单词的首字母组合。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句子,提供更简洁的句子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些缩写句子的技巧:
1. 首字母缩写法:选择句子中重要的单词,使用它们的首字母组合来缩写。
例如,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可以缩写为WHO。
2. 省略多余词语:在句子中省略一些不必要的词语,只保留关键信息。
例如,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可以缩写为IBM。
3. 使用约定俗成的缩写词:有些行业或领域中已经约定俗成的缩写词,可以直接使用这些缩写词来简化句子。
例如,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
4. 结合数字和字母:有些缩写词可以结合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来表示特定含义。
例如,COVID-19表示冠状病毒病2019年爆发的缩写。
需要注意的是,缩写句子时应确保缩写词的含义清晰明确,避免造成歧义或误导。
此外,在使用缩写词时,应注意其是否为广泛接受并使用的常用缩写,以便读者能够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扩充句子。
扩充句子,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形象、生动。
例如:“鱼钩闪耀着光芒。
”这句话,虽然意思明白,但表达得不具体,也不生动。
如果在“鱼钩”和“光芒”的前面分别加上修饰成分,那么表达的效果就不同了:“长满红锈的鱼钩闪耀着金色灿烂的光芒。
”这样写就比原来的句子具体生动了。
扩充句子要注意三点:(a)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
也就是说句子的前后两个基本成分(即“主干”成分)不能改变。
像句子中的“鱼钩”“闪耀”和“光芒”,这些“主干”成分都不能改,一改,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b)加上的修饰词语要准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如果你把这个句子扩充成:“又细又长的鱼钩闪耀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光芒。
”就莫名其妙了。
(c)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子扩充。
例如:“我望着天空。
”如果题目没有明确的要求,可扩充成“我久久地望着天空”或“我望着蓝蓝的天空”或“我久久地望着蓝蓝的天空”。
这就比较随意了。
但一般题目都有明确的扩充要求,或提供仿照的例子,我们要按要求或例子来扩充。
二、缩写句子。
缩短句子就是把句子中非“主干”的修饰、限制成分去掉,只留下构成句子最基本的“主干”成分。
它的做法与扩充句子正好相反。
缩短句子要注意四点:(a)删掉“的”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的”字)。
例如:“长满红锈的鱼钩闪耀着金色灿烂的光芒。
”这个句子中“长满红锈的”和“金色灿烂的”,分别是用来修饰、限制“鱼钩”和“光芒”的,可以删掉,缩短成:“鱼钩闪耀着光芒。
”(b)删掉“地”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地”字)。
例如:“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这句话中,“无微不至地”是用来修饰“照顾”的,形容“妈妈”是怎样照顾“我”的,可以删掉,缩短成:“妈妈照顾我”。
(c)删掉“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
例如:“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句话中,“手舞足蹈”是用来补充说明“高兴”的程度,可以删掉,缩短成:“同学们高兴。
”(d)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或“我们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限制”就是句子中局限于某一范围,这也属于句子的附加成分,缩写时也可以删去。
限制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表示时间的限制,如:“今天,上午,去年,有一天,那年”等等。
②表示数量的限制,如“一个,一辆,一头”等等。
③表示空间、方位的限制,如“天空中、东方、在学校里、在大街上”等等。
④表示程度的限制,如“很好、狠狠、”等等。
怎样缩写句子?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
如“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可以缩写为:“太阳照射着树林。
”原句比缩后句子内容要丰富、具体,但缩后句子比原句简练、概括。
这种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比较复杂的句子的主要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培养我们的概括能力。
也可以作为检验较复杂的句子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缩写句子的方法和步骤(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
(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3)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的要领和规律(1)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
如: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
应缩写成:他讲述了经过。
如果缩写成“他向大家讲述了经过。
”或“他讲述了事情经过。
”都是缩写不彻底,不完全,不能算正确。
但有些特殊句子又不能把所有的“枝叶”都删掉。
如: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
应缩写成: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
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所以,什么样的枝叶要全部去掉还要视句子内容而定。
(2)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3)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
(4)删掉“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
例如: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应缩短成:同学们高兴。
这句话中,“手舞足蹈”是用来补充说明“高兴”的程度,可以删掉。
(5)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6)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
例如: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
应该缩成:雨来掩护了李大叔。
也可缩成: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李大叔。
这一句的主语和宾语都是复指短语,其中的主要词语是“雨来”和“李大叔”,因此,如果缩成“小英雄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则主干的意思远不如“雨来掩护了李大叔”来得明确。
再举两个例子: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误:叔叔练习射击。
应为:解放军练习射击。
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误:奶奶关心儿童。
应为:宋庆龄关心少年儿童。
(7)特定词组的缩写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我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如“五星红旗”可以保留愿意,最多可以缩写成“红旗”,而不能再缩写成“旗”。
也有的人认为两个字的修饰可以去掉,一个字的不可以去。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缩写后是“五星红旗飘扬。
”或“红旗飘扬。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缩写后是“敦煌莫高窟是宝库。
”或“莫高窟是宝库。
”句子成分“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是状谓后补;六种关系辨分明,分析正误自有数。
学会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它是利用两种根本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熟知的事物,去说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的恰当,可以把话说得通俗、具体、形象、生动。
在比喻句中,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
例如:例1:太阳像个大火球。
例2: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本体) (喻体) (本体) (喻体)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有明喻和暗喻两种。
①明喻。
这种比喻句的特点是:句子中除出现本体和喻体外,还要用“像”、“好像”、“好比”、“如同”、“像……一样(似的)”、“仿佛……一般”等之类的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如例1。
②暗喻。
这种比喻句的特点是:句子中除了本体和喻体外,要用“是”、“成了”、“构成”等这些词语,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但不用“像”、“仿佛”之类的比喻词,正因为它不用比喻词,显得比较“暗”些,所以称为“暗喻”,如例2。
认识比喻句要注意四点:①不要以为句子中有出现“像”、“好像”之类的词语,就是比喻句。
例如:“这地方我好像到过。
”这句话中,虽然有“好像”一词,但它没有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没有本体和喻体,因此,不是比喻句。
②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事物,如“太阳”和“火球”就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东西。
可是有的句子“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因为“她”和“小妹妹”都是人(性质相同),不是“根本不同的事物”,不能作为本体和喻体,所以也不是比喻句。
③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是要找到句子中的本体和喻体,而不是根据有没有“像”、“好像”、“仿佛”之类的词来确定,有本体和喻体的才是,没有的就不是。
④要求指出比喻句中“把什么比做什么”或“用什么比喻什么”时,它们的写法是“把本体(太阳)比做喻体(大火球),“用喻体(大火球)比喻本体(太阳)”。
千万不要把本体和喻体写颠倒了。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像,把物当作人写,写成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即“人格化”),或用写人的词语来描述。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
例如:“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如果不落在肥土里,落在瓦砾堆里,它决不悲观,决不叹气。
它将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只有这种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地嗤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这段话就是用拟人的手法写的。
作者用“悲观”、“叹气”、“相信”、“骄傲”、“嗤笑”等这些描写人的词语,来描述“种子”和“草”,把“种子”和“草”人格化了,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
(3)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请看例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这个句子一连用四个“一会儿”构成排比,把火烧云变化多端的颜色细致地描绘了出来。
再看例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个排比句是用三组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语句来描写漓江的水,既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又充分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再看例3:“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这个排比句用了三个“才会……”,强调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4)夸张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将它夸大或缩小,更突出、更鲜明地强调这一事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如“桂树开花,十里飘香。
”桂花虽香,但绝不可能远飘十里,这是有意地夸大、强调桂花的香。
这种“言过其实”的说法,效果要比说“桂花好香”、“桂花香极了”强多了。
再如“巴掌大的园子里居然种了十几种菜。
”园子再小也不可能只有巴掌大,这是有意的夸小、强调园子的小,效果要比说“园子很小、太小”强多了。
(5)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已经确定的意思。
如《再见了,亲人》中“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这句话已经确定的意思是: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厚情谊,志愿军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