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从种到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生物 课件 6.1.2从种到界

为 “花中皇后”,是邯郸市市花。 四季开花,花色较多,多为红色或 粉色, 叶子光滑,茎上具有钩刺。
月季
Rosa chinensis
Jacquem.
学名: 属名 种加词 (命名者的姓名)
斜体字 正体、可省略
果蝇 学名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分类单位 界 门纲目科属种
他/她是中国中学• 生他。/她是中国中学生。
他/她是河北省中•学他生/。她是河北省中学生。
他/她是邯郸市中•学他生/。她是邯郸市中学生。 他/她是邯郸育华中•学他学/生她。是邯郸育华中学学生
他/她是初二年级学• 他生/。她是初二年级学生。 他/她是22班学生• 他。/她是22班学生。 他/她是1号。• 他/她是5号。
规律2:等级单位由大到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由__少__到__多__。
任务五
同学们按照与狼亲缘关系由近到远, 将“虎、狐、郊狼、蝴蝶、马、青蛙”排序。
亲缘关系: 按照亲缘关系由近到远,将狼、虎、狐、郊狼、蝴 蝶、马、青蛙进行排列。
排序:狼、郊狼、狐、虎、马、青蛙、蝴蝶
规律3:等级单位由大到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据动物学家统 计,目前地球 上已知的动物
大约有150多 万种
人物简介
灰太狼之子
灰太狼,狼族,有严重的拖延症
户口登记卡
中文学名:狼
目:
拉丁学名:Canis lupus(总称), Canis lupus laniger(中国狼) 科:
别称:野狼、灰狼、豺狼
属:
界: 动物界
种:
门: 脊索动物门
特点:食肉类
属名
种加词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6.1.2 从种到界 课件

15、当谈到快乐的事情时,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当您遇到不满意的事物时,这个世界就在痛苦中!面对无助,这个世界很涩!当涉及到愤怒 的事情时,世界是辛辣的!世界就是这样,它将让您品尝到世界上的各种口味!
4、您不必保持顺畅,就可以拥有优点,也不必走到任何地方。您不必讲虚假的话,就可以真诚地环游世界。 23、我的东西是我的。我给你,你可以接受,我不给,你不应该怪我,更不用说抓住它了,你应该珍惜它,而不是理所当然。太多的人不了 解这个真理。
20、生活中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小时候,我感到非常自豪,以至于长大后我可以改变世界。但是当我长大后,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 情,无论您多么努力,都无法改变,但是您必须努力工作。
57.不好用借口搪塞失败,不好让骄傲占据心灵。 91.我的对手只有自己,要想爬得更高,只应该自己往上走,而不应该把别人往下压。 36.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77.这个世界没有理所当然,对你好有的时候是看你可怜别总拿别人的好当应该。 让人醍醐灌顶的励志语录
应该判给我, 我是大王的矮 小弟,我最像 我大哥。我们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从种到界》单元,涉及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和保护措施,重点探讨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以及如何从物种、属、科、目、纲、门、界等层次认识生物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能够运用生物分类知识,从种到界层次分析生物的多样性。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分类方法和原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以及生物分类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挂图、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引入新课。
a.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b.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a. 学生听讲,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b. 教师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层次的认识。
3. 生物分类方法与原则: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形态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a. 学生学习分类方法,理解分类原则。
b.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4.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分析生物分类实例,从种到界层次进行分类。
a. 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践操作。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生物分类知识。
a. 学生听讲,理解例题解法。
b.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与生物分类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2. 生物分类方法与原则。
3. 生物分类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生物分类知识,分析给定生物的分类地位。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共57张PPT)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单位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看看谁最亲? 下列12种动物,请逐步选出符合特定特征的动物,将不符合该特征的动物予以删除,看看最后剩下了哪些动物?哪些动物的共同特点最多?
目标导学二:生物分类单位的特点
科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犀牛不属于马科,它的足不是一趾,而是三趾,趾端有蹄。但它和马科动物每只足的蹄数都是奇数,都属于奇蹄目。
目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奇蹄目与偶蹄目
奇蹄目是哺乳动物下的一个目。包括有奇数脚趾的动物。原始奇蹄动物的脚趾是前三后四,现生的奇蹄动物貘(tapir)就是这样的脚趾结构。奇蹄目成员胃简单,不具备偶蹄目部分成员那样多的胃室,但盲肠大而呈囊状可协助消化植物纤维。偶蹄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约220种,其中包括许多对人类生活很重要的动物。偶蹄目是唯一在现代仍然繁盛的有蹄类。因蹄多为双数,且第三、四趾同等发育,共同支持体重而的名。
马、鼠、羊、虎、兔等这类动物之间差异更大,但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都属于哺乳纲。
纲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下列这些动物背部都有脊柱它们都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门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种、属、科、目、纲、门、 界
马 驴 兔羊 鱼蛇
斑马
犀牛
虎和鼠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奇蹄目
林奈:
目标导学四:双命名法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6.《从种到界》课件

• 实施分类,直到全部分开
分类意义
• 分类意义
• 可以满足人们认识生物和利用生物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生物的进化发展。 • 对于人们认识生物的进化和发展,以及动植物的引种、驯化、杂交等提供了科学根据,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奈与双名法
• 林奈
• 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1707~1778,在《自然系统》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 双名法。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
• 植物界按照植物体结构的完善程度,分为两大类: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 • 低等植物包括藻类植物(绿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蓝藻门、褐藻门、红藻门
等)、菌类植物(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地衣植物(地衣门)。 • 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蕨类植物门)、种子植物(种子植
驴
斑马
犀牛
马
猪
举例说明
• 门: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的动物及蛇等都有脊柱,它们都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 门。
驴
斑马
犀牛
马
猪
大象
举例说明
斑
犀
大
马 马驴牛 猫 羊 象
蛙
鱼蛇
种
、
马种
属
、
马属
科
、
马科
目
、
奇蹄目
纲
哺乳纲
、 门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判断
• 属于同一种的生物一定属于同一科。( ) • 属于同一科的生物一定属于同一属。( ) • 属于同一纲的生物一定属于同一门。( ) • 属于同一目的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比属于同一科的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更近。( ) • 属于同一科的生物数量比属于同一纲的生物数量多。(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1章第2节《从种到界》

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种”是最基
3.生物分类的单位:
本的分类单位
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界 门纲目 科属种
二、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
假设你一个国外的亲戚,写信邀请你到国外旅游,你认为 他的信封上应注明哪些信息,使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
646 319
收信人地址:
中国、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打古中学、八年级4班、肖洋
界门 纲 目 科
属种
阅读教材P102—103的图6-1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思考以下问题: 狼是怎样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
原生生物界
界门纲目科属种
它们同属于动物界
狼
鸟
兔
螳螂
蜗牛
蛇
蝙蝠 青蛙
鲨鱼 人
马
郊狼
蚯蚓
虎
狐
其它所有动物 界门纲目科属种
它们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动物 界
蜗牛
软体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蚯蚓
共同特征:都有脊柱
脊索动物门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节肢动物门
螳螂
脊索
狐
马
兔
蝙蝠
虎
人
鱼纲 两栖纲 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哺乳纲
共同特征:胎生、哺乳
界门纲目科属种
它们同属于食肉目
狼
豹与老虎都 属于豹属。
经陪审团一致合议,现判决如下: 由于豹和虎都属于豹属动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小, 具有的共同特征多,与虎的亲缘关系近。根据动物王国遗产 继承法:由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继承。所以遗产继承者 为豹。此判决为终审判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 第2节 从种到界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节 从种到界
核心研讨
名师讲坛
夯实基础训练
素养提升精练
目标导读 课标要求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明确“种”是基本单位,同时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素养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同时融入保护生物的思 想教育,增强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和责任感。
【例 2】下表为三种动物的分类地位,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序号
学名
分类地位
1
刀鲚
鳀科、鲚属、刀鲚
2
凤鳞
鳀科、鲚属、凤鳞
3
中华绒螯蟹
弓蟹科、绒螯蟹属、中华绒螯蟹
A. 表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 B. 刀鲚和凤鳞的亲缘关系最远 C. 刀鲚和凤鳞同属但不同种 D. 刀鲚和中华绒鳌蟹亲缘关系最近
【名师点拨】 分类单位中的“亚” 当生物的某个分类单位中种类特别多时,会增加亚门、亚纲、亚 目、亚科等单位。亚门位于门和纲之间,亚纲位于纲和目之间, 亚目位于目和科之间,亚科位于科和属之间。
A.种 B.科 C.门 D.界
3. [2020·宁夏]生物学家根据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 近,将不同的生物进行分类。在生物分类系统中,最大和最小的
分类单位分别是( C )
A.界、纲 B.目、科 C.界、种 D.门、属
4. 在下列分类等级中,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远的分类D.种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狗、狼、狐、豹都属于食肉目动物 B.猫科的动物种类比豹属的动物种类多 C.狗和狼的亲缘关系比狐和豹亲缘关系更近 D.犬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犬属动物之间的多
【解析】科>属,犬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犬属动物之间的 少,D 错误。
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二节 《 从种到界》

第二节从种到界【课标要求】1、说出从种到界分类的7个等级。
2、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
【教材分析】本节学习的关键是首先认识生物分类的单位,明确从大到小的分类单位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仔细讨论分析教材中马是怎样被引入不同等级分类单位的实例,再结合常见的一些动、植物物种,掌握将不同物种引入不同等级分类单位的方法和技能。
【学情分析】在本节的教学安排中,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分类等级单位的具体知识,而只是要求每个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因此,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利用教材有关马的分类图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从种到界分类的7个等级。
2、通过阅读课本,图片实例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课本,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从种到界分类的7个等级。
2、通过阅读课本,图片实例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1、通过阅读课本,选派学生说出从种到界分类的7个等级。
2、通过阅读课本,图片实例分析,选派学生说出几种生物的分类地位。
1、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从种到界一、分类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二、马的分类等级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种课后反思: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通过模拟“邮递员的经历”,使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了解分类的等级,再通过寻找与马共同特征多的动物,来体会不同生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怎样利用这些共同特征来确定分类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从种到界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明确“种”是最基本单位,同时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4.同学至少知道一种植物或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上的位置。
教学重点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难点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教学组织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
教学过程
[利用“小话剧” ,引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教师:上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小话剧——《动物间的争吵》,欣赏的同时,请注意收集有关信息。
老师来做话外音处理。
动物间的争吵话外音:农家一小院,东墙根拴着一匹马,西墙根拴着一头牛。
门口蹲着一只“老”狗。
墙角
处那一定是老鼠新打的洞……
夏日中午,一丝风也没有,马和牛似乎都有些不耐烦了。
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 。
可今天,大家看,马和牛都有那么点意思。
“马”:(摆弄着四条腿,踱过来踱过去,不时还甩甩大尾巴)“牛”:(很钦佩的自言自语)马这种动物真是健美大将,还长着长尾巴,甩来甩去的,多好看呀!
话外音:马被牛的夸奖感动了,竟然小跑了一圈。
“马”:谢谢你的夸奖,牛兄。
其实,在我们的家庭里,还有比我更漂亮的。
你听说过“斑马” 吗?它的皮毛是黑白条纹相间的,除此之外,其他特征我们很像。
所以,我们同是马属的动物。
“牛”:我倒没见过什么斑马,可驴我是见过的,和你可真差不多。
“马”:(直摇头)牛大哥,至于这个驴,虽说也有不少和我相同特征,比如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趾均已退化,但你看它的体型可比我小多了。
所以,驴不是我们马属里的动物,但却可以和我们分在同一科——马科。
牛哥,这下你可明白了吧。
“牛”:照你这么说“科”比“属”大喽。
那咱俩理应是同一“科”吧?
“马”:牛大哥,你看我善于奔跑,主要是我第三趾发达,其余各趾消失(或退化),你呢?(说着举起了蹄给牛看)“牛”:(也举起了蹄和马的蹄比)哟,我的前后足各具两趾,趾端有蹄,咱们长得不一样,不能划在同一“科”里。
“马”:对喽。
如果你画画妆,头上长一两个单角,前后趾具三趾,而不是两趾,变成“犀牛” 的样子,咱们便能有幸分在同一个“目”里。
“牛”:什么目?原来还有比“科”大的单位。
“马”:奇蹄目。
因为趾是奇数的原故。
“牛”:那我便是偶蹄目了。
原来,你们马是马属、马科、奇蹄目的动物。
(很不高兴的)怨不得别人说咱们是“风马牛不相及” ,还真是那么回事。
话外音:这时,马和牛的对话引起了狗的兴趣。
它从门外遛进来。
“狗”:马兄弟,那你说说,我——狗,还有牛兄弟和你可都是四条腿的动物,咱们就没有一点联系?
“马”:有联系,有联系。
你看,咱们繁殖后代的方式都是胎生哺乳,咱们可都是哺乳纲的动物。
“纲”比“目”要大。
“狗”:照你这么说,猪、羊、兔、老鼠,还有吓人的大老虎和咱们都是同一个纲——哺乳纲?话外音:它们的谈话吵醒了洞里的老鼠,老鼠偷听到这儿,也禁不住冒了一句…… “鼠”:哺乳纲动物肯定也包括捕我的蝙蝠和蛇了?(说完竟遛进了洞)
话外音:一石激起千层浪,马、牛和狗便针对蝙蝠和蛇是否属于哺乳纲动物争吵起来 ........
同学们,老鼠说的对吗?
(全剧终)
[抛砖引玉——确定生物的分类等级]教师:小话剧看完了,我给同学们提一个问题:“小老鼠说了句什么话激起了动物间的争吵?” 学生抢答:哺乳纲的动物肯定也包括捕我的蝙蝠和蛇了?
教师:老鼠说的对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的分类等级——从种到界。
先请同
学们看P85〜R6页的彩图内容一一马是怎样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
请结合话剧内容自学。
学生:结合话剧内容,仔细观看巳5〜P86页彩图。
寻找问题答案。
教师:请回答:小老鼠的话对吗?学生1:不尽对。
从第五列图上所列动物显示,有蝙蝠,而没有蛇。
说明蝙蝠是哺乳纲动物,蝙蝠也是胎生哺乳的。
而蛇是卵生的,是陆地上的爬行动物,比哺乳动物低等。
学生2:比较蛇和蝙蝠,它们也具有共同特征,即都有脊柱,应同属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
亚门。
学生3 :像鲨、龟、企鹅、蛇、蝙蝠、马、牛、狗、鼠……这些都有脊柱的动物,同属脊索动
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
教师:很好!很对!!很清楚!!!那你能明确说明马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吗?学生:马属马种、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教师:那“牛”呢?学生:牛是属于牛种、牛属、牛科、偶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教师:对极了。
同学们收集信息的能力的确很强。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P85 页第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几个界。
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
……在一个门里,可能会有成百上千种生物,但在每一种里,只有一种生物(一种生物便是一个物种)。
因此,“种”是最
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的。
教师:请同学们再默读几分钟。
之后,老师可要问你问题的。
学生:认真默读。
(几分钟后师生互动)教师:请同学抢答我所提问的问题。
1.分类学上最大的分类单位是什么?
学生:界。
2.刚才的马属于哪个界?桃树是哪个界?
学生:动物界。
/ 植物界。
3.每个界中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什么?学生:门、纲、目、科、属、种。
4.从小到大依次是什么?学生:种、属、科、目、纲、门。
5.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种。
6.课本上是怎样描述种的?
学生:种是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因此,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也最多。
一种生物便是一个物种。
包括许多个体。
7.六种分类单位中,哪个单位包含的共同特征最少?举例说明。
学生:门。
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
如蛇和蝙蝠。
都属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但它们之间共同特征就少。
无论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来看,差异很大。
蛇外有鳞片,而蝙蝠体表则被毛。
蛇心脏两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蝙蝠心脏是两心房两心室,体温恒定。
蛇卵生,蝙蝠胎生。
所以蝙蝠比蛇要高等,它们分属于不同“纲” ,蝙蝠分属哺乳纲,蛇属爬行纲。
哺乳纲最高等,爬行纲低等。
8.请回答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生物分类的意义何在?学生:根据生物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的相似程度来分类。
意义在于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共同小结。
老师板书,学生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第二节……
学生:从种到界
教师:学习了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学生接述),最基本单位是……(学生接
述),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学生接述)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学生接述)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生物分类的单位是
A .门、纲、目、科、属、种
C.属、种、科、目、纲、门
答案: A
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 .科
B .纲 答案: A
二、问答题
1.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对吗?
答案: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生物。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对有 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 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所以,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生物,而是一个种群的概念。
2. 马和驴能否繁殖后代?
答案:马和驴不是同一个物种,是同一科的的动物。
可杂交,产骡,骡不育。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从种到界 一、生物分类单位
1. 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 最基本单位——种
二、生物分类依据 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特征
三、生物分类意义
1. 生物分类是了解生物多样性基础。
2. 生物分类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基础。
B .目、科、属、门、纲、种 D.门、纲、目、属、科、种
C.属
D.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