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应用实验研究进展(1)

合集下载

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

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

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生长因子是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发育不可或缺的信号传递分子。

在人体内,生长因子分布广泛,影响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修复和再生。

生长因子也成为人类健康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经有许多生长因子在医学、农业等领域得到应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

一、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1.1 促进细胞增殖生长因子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促进细胞增殖和分裂。

例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可以刺激表皮细胞的增殖,加速伤口愈合。

由此,EGF被广泛地用于皮肤创伤和烧伤的治疗。

1.2 促进细胞分化生长因子还可以促进细胞分化成特定的细胞类型。

例如神经生长因子(NGF)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发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形成新的骨组织。

这种特定的细胞分化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和骨科领域的治疗中。

1.3 促进器官发育生长因子也可以参与整个器官的发育过程。

例如,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心肌细胞的发育。

缺乏心肌细胞的生长因子或者信号通路异常都可能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二、生长因子的应用2.1 医药领域生长因子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促进人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生长因子在愈合创伤、手术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例如,FGF、G-CSF等生长因子可以刺激血管和免疫细胞的增殖,加速损伤部位的修复。

利用生长因子进行组织工程也是在发展中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在心血管、肝、神经系统和造血等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2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中,生长因子主要用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植物生长因子与动物生长因子有着相同的作用原理:可以直接增加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推进植物的成长。

目前,植物生长因子种类也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也在扩大。

例如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开花、结实,还可以防止落叶、促进果实的舒缓。

2.3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生长因子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太空船上,航天人员由于长期处于严重缺乏重力环境下,身体免疫、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问题频发。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肝癌Huh7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糖谱的变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肝癌Huh7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糖谱的变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肝癌Huh7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糖谱的变化莫翠菊;秦雪;康晓楠;彭契六;江凯;卢宇;隋靖喆;翟励敏;刘银坤【摘要】目的应用凝集素芯片技术寻找肝癌细胞表面转移相关的特征性糖谱.方法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建立肝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细胞模型.通过凝集素芯片比较诱导前后细胞膜的糖谱改变,采用凝集素印迹和荧光细胞凝集素免疫组化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结果诱导后细胞对凝集素ACL、BPL、JAC、MPL、PHA-E、SBA和SNA 的亲和作用减弱,而对凝集素AAL、ConA、DBA、GSLⅡ、ECL、HAL、LCA、LTL、NML、NPL、PHA-L、PTLⅡ和WFL的亲和作用增强.提示诱导后肝癌细胞表面出现了黏蛋白T/Tn抗原、平分型N-乙酰葡萄糖胺、α2,6唾液酸和末端a或β连接的N-乙酰半乳糖胺结构减少;而末端和核心岩藻糖、高甘露糖、N-乙酰葡萄糖胺p 1,6分支和复杂型寡糖分支结构增多.结论肝癌细胞发生EMT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糖链结构改变,提示糖链结构与肝癌的转移密切相关,为有效控制肝癌转移、改善预后提供了新思路.【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41)002【总页数】7页(P198-204)【关键词】凝集素芯片;糖谱;肝癌(HCC);上皮间质转化(EMT);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者】莫翠菊;秦雪;康晓楠;彭契六;江凯;卢宇;隋靖喆;翟励敏;刘银坤【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南宁53002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南宁530021;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南宁53002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南宁53002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2蛋白质糖基化是翻译时一种重要的共修饰方式,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伴随多种肿瘤的发生和侵袭转移,并会随着病情而改变[1]。

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和治疗应用

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和治疗应用

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和治疗应用生长因子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它们能够刺激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和功能发挥。

人类体内存在多种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的功能不同,作用于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组织器官。

生长因子对于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维持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生长因子的研究和应用十分重要。

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生长因子首先与相应的受体结合,通过受体的激活和信号传递,调控下游的多个生物学过程,包括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和功能发挥等。

以表皮生长因子为例,它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后,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参与了皮肤修复和再生的过程。

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包括多种信号通路的交汇,其中有些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交叉调控,进一步增加了生长因子对生命系统的调控。

生长因子的治疗应用生长因子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已经有多种生长因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包括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临床应用案例: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纤维连接蛋白(FGF)等生长因子可用于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例如,在骨折和牙槽骨缺损等情况下,通过向患者注射这些生长因子,可促进骨头和牙槽骨的再生,缩短治疗时间。

2. 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等生长因子可用于治疗皮肤损伤和失真等问题。

例如,在烧伤、切割伤和手术切口愈合等情况下,通过外敷含有这些生长因子的药物,可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和修复,加速皮肤的愈合。

3. 肝生长因子(HGF)等生长因子可用于治疗肝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

例如,在肝病患者中,通过向患者注射肝生长因子或使用基因治疗的方式,可促进肝细胞的增殖和修复,维持肝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因子虽然在治疗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由于生长因子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其治疗效果难以预测和控制;其次,生长因子在大剂量应用时可能出现毒副作用,需谨慎调控;此外,生长因子治疗的经济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降低。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探究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探究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探究肝癌是一种以肝细胞为起源的癌症,它是全球第四大癌症死因。

肝癌的预后通常很差,因此,研究肝癌的发病机制以及探究潜在的治疗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是一个研究的热点,下面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简介生长因子是一类内源性蛋白质分子,它们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关键作用。

生长因子分泌到周围的细胞或直接与受体结合,调控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增殖、分化、凋亡等。

目前已知的生长因子有很多种,例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

生长因子的作用是通过结合相应的受体来实现的。

受体是负责接受生长因子信号的膜蛋白。

它们属于跨膜受体家族,通过膜内外的区域进行信号传递。

感受到生长因子的受体会成为激活状态,从而引发生物学反应。

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肝癌细胞的角度来看,它们的表达经常异常增加,这一现象与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目前研究发现,EGF、FGF、HGF、IGF等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EGF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EGF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与EGF受体结合后,可以引起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肝癌的增殖和转移。

研究表明,EGF及其受体(EGFR)在肝癌中的表达量与肝癌的发生、病程、转移等密切相关。

因此EGFR被视为肝癌表面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 FGF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FGF是另一种常见的生长因子,它的受体与制动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成、调控肝癌转移等。

研究表明,FGF和其受体(FGFR)信号通路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HGF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HGF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可以通过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结合,促进肝癌的增殖和转移。

研究表明,c-met是一种重要的促进肝癌增殖和转移的信号通路,是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潜在治疗靶点。

肝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

肝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

肝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肝是人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调节和储存重要代谢产物。

肝脏还参与许多重要生物过程,如血糖调节、脂肪代谢、胆固醇合成、激素合成和解毒。

肝细胞是肝脏的主要细胞类型,其特殊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了许多生物学研究、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的理想模型。

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肝细胞是一个六面体细胞,在外观上有羊角状突起。

肝细胞是功能复杂的细胞,有许多细胞器和分子机制参与合成、代谢和分泌。

肝细胞的主要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的合成,代谢有机物和无机物,然后将代谢产物转移到周围组织或循环系统中。

肝细胞在人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涉及以下四方面:1. 代谢:肝细胞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过程,可以通过无氧代谢将乳酸和糖原转化为能量源供给其他组织和器官。

2. 分泌:肝细胞产生和分泌许多生物活性分子,如胆汁酸、胆固醇、脂蛋白、维生素D代谢物和红细胞生长因子等,这些物质对身体健康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3. 解毒:肝细胞是人体内的主要解毒器官,可分解或排出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如酒精、药物和多种毒素。

4. 肝脏再生和修复:肝细胞具有再生能力,可以快速增殖以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

肝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肝细胞生物学研究是大量基础研究的基础,也是促进肝脏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关键。

现在,人们可以使用多种技术研究肝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肝细胞研究技术。

1. 细胞培养模型:细胞培养模型是最基本的肝细胞研究技术。

使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将肝细胞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中,还可以添加特定的细胞因子和分子,以模拟体内的肝脏环境。

这种方法可以研究肝细胞的基本生物学行为和代谢过程,也可以用于研究新药物的毒理学特性和作用机制。

2. 基因敲除技术:基因敲除技术是一种修改肝细胞基因表达的方法,可以研究肝细胞功能和基因调节的机制。

使用该技术可以探讨细胞内信号传导的作用,还可以分析细胞分化和细胞再生的机制。

C-Met

C-Met

c-met是一种由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多种癌基因产物和调节蛋白相关,参与细胞信息传导、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是细胞增殖、分化和运动的重要因素。

目前认为,c-met与多种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病人在其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均有c-met过度表达和基因扩增。

本文就c-met在大肠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c-met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984年Cooper在研究人骨肉瘤Hos细胞系时,克隆出了一个具有转化活性的片段,定名为c-met [1]。

c-met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长臂(7q31)。

c-met基因大小约110kb,包括21个外显子。

启动子区域有许多调控序列,如IL-6和HGF等[2]。

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系中c-met的转录产物有多种。

如9.0、7.0、6.0、5和3.5的mRNA,这可能是由于转录的启始位点及剪切的方式不同造成的。

各种转录产物的功能尚不清楚,但某些转录产物只在特定的癌组织中出现,因此,这些转录产物可能与特定组织的癌变有关。

9.0kb转录产物较普遍存在,是编码正常膜受体的转录产物。

其前体蛋白分子量为140KD,经糖基化作用产生170KD的糖蛋白。

进而切割成5 0KD的α亚基和145kD的β亚基,两个亚基以二硫键相连形成190kD的成熟受体蛋白。

成熟的受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

β亚基有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α亚基只有胞外部分,借助于二硫键附于β亚基上。

α亚基和β亚基的胞外区是配体识别部位,而胞内部分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c-met受体的配体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也称为离散因子(scatter facˉtor)。

由于c-met在不同细胞、不同分化阶段作用的底物不同,使其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多种功能:(1)促进肝细胞、内皮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分裂;(2)引起上皮细胞的分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控制细胞的移动;(3)诱导细胞形态变化[3]。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整形外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整形外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和再 生, 制 细胞 凋亡 。 一 军等 证 明 H F干 预 后 抑 周 G
内皮 细胞 以及 恶性肿 瘤细 胞 。胰 腺 、 、 肠 甲状 腺 、 、 脑 颌下 腺等 组织 也 能合成 和表 达 H F 而肝 实质 细 胞 G, 和 。 脏 仅 产 生 极 微 量 的 H F T a t e h和 肾 G 。 r kuv i
缺 血 模 型 中, G 能 刺激 新 生血 管 生 成, 且 不 论 在 HF 体 内还 是体 外试 验 H F 的 血管 生成 活 性 比血 管 内 G 皮生长因子 ( G ) v F及碱 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F F E bG) 更 为强 大 [; H F还 可促 进 组 织细 胞 的发 生 、 存 6② G ] 生
和 。链 显 露细 胞膜 外 , 链 C端 则 在细 胞 膜 内 , B 其
发 现 肝 部 分切 除 后 ,大 鼠血 浆 内含 有 刺 激 肝 细 胞
DA 合 成 的 物 质 , 称 之 为 肝 细 胞 生 成 素 ( N h p t p i t n H T ) 同年 , a a u a等 从肝 部分 e aoo e i,P A 。 N km r
成 一 包 括 膜 外 结 合 位 点 、 膜 蛋 白、 内激 酶 区域 跨 膜 完整 的细 胞膜 受 体 ,G H F与之 结 合 后 发 生 一 系列 生
物 调 节效 应口。 ]
切 除 的大 鼠血 小 板 中提 取 到纯 度较 高 的多肽 因 子 ,
并 命名 为 肝 细胞 生 长 因子 (e a o y e g o t h p tct r wh f c o , G ) 18 a t r H F 。 9 5年 ,t k r等 发 现 一 种 主 要 作 So e 用于 细胞 活 动 的成 纤维 细 胞衍 化 因 子 , 为它 能 分 因 散结合紧密 的细胞 克隆集落 ,故命名 为扩 散 因子 (C S

C-Met

C-Met

c-met是一种由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多种癌基因产物和调节蛋白相关,参与细胞信息传导、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是细胞增殖、分化和运动的重要因素。

目前认为,c-met与多种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病人在其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均有c-met过度表达和基因扩增。

本文就c-met在大肠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c-met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984年Cooper在研究人骨肉瘤Hos细胞系时,克隆出了一个具有转化活性的片段,定名为c-met [1]。

c-met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长臂(7q31)。

c-met基因大小约110kb,包括21个外显子。

启动子区域有许多调控序列,如IL-6和HGF等[2]。

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系中c-met的转录产物有多种。

如9.0、7.0、6.0、5和3.5的mRNA,这可能是由于转录的启始位点及剪切的方式不同造成的。

各种转录产物的功能尚不清楚,但某些转录产物只在特定的癌组织中出现,因此,这些转录产物可能与特定组织的癌变有关。

9.0kb转录产物较普遍存在,是编码正常膜受体的转录产物。

其前体蛋白分子量为140KD,经糖基化作用产生170KD的糖蛋白。

进而切割成5 0KD的α亚基和145kD的β亚基,两个亚基以二硫键相连形成190kD的成熟受体蛋白。

成熟的受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

β亚基有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α亚基只有胞外部分,借助于二硫键附于β亚基上。

α亚基和β亚基的胞外区是配体识别部位,而胞内部分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c-met受体的配体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也称为离散因子(scatter facˉtor)。

由于c-met在不同细胞、不同分化阶段作用的底物不同,使其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多种功能:(1)促进肝细胞、内皮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分裂;(2)引起上皮细胞的分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控制细胞的移动;(3)诱导细胞形态变化[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327768(2008)0620903203综 述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应用实验研究进展黎素军 (广西南宁市第一医院心内科,530022)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生物学;实验研究;综述[中图法分类号]R329.26 [文献标识码] A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HGF)最初作为一种肝细胞有丝分裂原是从肝部分切除大鼠的血清中分离得到的。

1931年,英国学者H iggens等发现部分切除后的残存肝脏可迅速增殖,其体积和功能较快恢复正常。

20世纪60年代, Barcher等在肝大部分切除大鼠与正常大鼠之间建立交叉血循环,发现在肝大部分切除大鼠肝再生期间,正常大鼠肝细胞也有增生现象[1]。

之后世界各地学者对HGF进行广泛的研究。

近来研究发现HGF在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同时参与正常组织的损伤后修复、细胞的运动以及肿瘤的形成、浸润和转移、分化及肿瘤血管形成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2~4]。

目前主要实验研究针对不同疾病中不同靶器官的治疗进行研究,发现了其具有多向生物学作用。

本文拟对其生物学作用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HGF是来源于间充质的多效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多种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以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形式在保护器官,延缓组织老化方面发挥作用。

参与肝、肾、肺、乳腺、肌肉、神经组织的胚胎发育。

HGF首先以无活性的单链蛋白(HGF SF)形式分泌,经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因子(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acti2 vat or,HGF A)切割成成熟的异二聚体HGF,机体内HGF A可激活HGF SF前体,使之从单链前体变为双链活性形式,是调节细胞外HGF SF活性的关键步骤[5,6]。

从人血浆和胎盘中提取纯化的HGF浓度很低,且成本高昂,因此,利用基因工程表达重组人HGF(rhHGF)是大量获取具生物活性HGF的有效途径。

2 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应用2.1 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研究就发现,许多合并存在肾小管损害的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移植和肾缺血、糖尿病肾病等,使用HGF均具有治疗作用。

Ka waida等[7]报道,给予HgCl2致肾损伤小鼠模型,随后注射rhHGF,结果发现模型鼠血尿素氮、肌酐减少,并刺激肾小管DNA合成。

提示外源性HGF可以防止急性肾损伤,促进肾脏组织修复。

2001年,M izuno等[8]结扎鼠单侧输尿管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 F)老鼠模型,应用内源性HGF抗体中和血液中的HGF,结果发现TI F的进展加速,并使转化生长因子β(TGF2β)增加和小管细胞的增殖减少和凋亡增加。

当给予外源性HGF后TGF2β表达和小管细胞的凋亡减少,增殖增加,TI F的预后明显改善。

Funakoshi等[9]报道,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小鼠模型,应用rhHGF可以延缓肾功能不全和纤维化进展。

在小鼠出生后14周,诱发肾小管萎缩和肾功能不全,在14~17周时给予rhHGF。

结果发现小管上皮细胞的DNA合成增加,比对照组高4.4倍。

据此认为rhHGF可促进肾小管实质的生长,抑制受累肾脏TGF2β的表达,从而抑制了TI F进展为肾小球硬化症。

2.2 在肺疾病中的应用 急性肺损伤(如急性肺炎、肺纤维化肺移植等)后,HGF可以促进气管和肺泡上皮再生。

Douglas 等[10]报道HGF可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肺气道上皮细胞DNA 的合成,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小剂量的rhHGF(50μg)能使HC1损伤后的肺气道上皮细胞DNA合成增加3倍,大剂量rhHGF (280μg)能使损伤后的肺泡上皮细胞DNA合成增加7倍。

Dohi等[11]报道肺纤维化老鼠模型,气管内给予rhHGF能显著减少胶原的生成。

在同样的研究中,对培养的肺上皮细胞给予rhHGF后,细胞表面纤溶酶的表达增加,进而增加了细胞溶解纤维蛋白的能力。

Saka maki等[12]研究发现HGF可以刺激肺切除术后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在肺上皮细胞DNA合成增多之前,HGF mRNA和其受体c2met的表达就已经上调,使用抗体中和HGF后,肺上皮细胞DNA的合成受到抑制。

2.3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HGF不仅刺激肝细胞再生,也可促进血管生成。

其特异性受体c2met也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且其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的活性是生长因子中最强的[13]。

近期的研究显示其在治疗外周血管疾病、心肌缺血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03年,Funakoshi等[9]研究发现,继发于缺血或者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损伤小鼠模型,给予rhHGF后可以抗心肌细胞凋亡从而产生心脏保护作用。

用特殊化的抗体中和HGF后,心肌细胞大量凋亡,以梗死区域最为显著,小鼠死亡率超过50%。

给予rhHGF后心肌梗死区域明显减少,心脏功能也得到改善。

说明HGF具有抗心肌细胞凋亡的活性。

Aoki等[14]在犬心肌缺血模型肌注HGF。

结果发现rhHGF可以诱导血管再生,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此外,Taniya ma等[15]报道剪断兔大腿动脉构建单侧后肢缺血模型,于手术后10~12d 从髂动脉给予rhHGF,术后30d时发现有明显的侧支循环形成。

研究还发现HGF促进兔模型侧枝形成,改善血流,减少肌肉萎缩[16]。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和单侧后肢缺血老鼠模型中肌肉注射HGF质粒可以诱导血管新生[17]。

Yasuda 等[18]报道经特制的导管将HGF注入损伤的血管壁,可有效地减轻球囊损伤后的兔髂动脉新生内膜的增殖。

Hayashi等[19]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局部转染HGF基因,发现转染区HGF 浓度升高,损伤区血管再内皮化,明显抑制新生内膜的形成。

提示HGF可能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加速内皮愈合的同时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309内 科 2008年12月 第3卷 第6期而起到防治再狭窄的作用。

近来,还有学者[20]报道转染HGF 基因能够减缓压力超负荷所致的大鼠左室增大及心肌纤维化,提示HGF具有抗心脏重塑作用。

2.4 在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中的应用 HGF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例如短暂性脑缺血、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脊髓损伤等)中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1998年,M iyazawa等[21]首次报道了rhHGF可以保护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局部短暂性缺血病灶中的神经元,减少海马区神经细胞的死亡。

静脉给药,在阻塞大鼠右侧中央动脉120m in后,HGF可以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提示HGF有促血管新生和抗凋亡作用。

为了探讨一种有效的方法减少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死亡,Hayashi等[22]使用脂质体将HGF基因转染至短暂脑缺血沙鼠模型的蛛网膜下间隙,使脑脊液中的HGF显著增加,结果减少了神经元的凋亡。

2.5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B rzoz owski等[23,24]报道在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局部(胃黏膜下层)和全身注射rhHGF,发现HGF可以促进胃黏膜的再生以及胃黏膜中腺体结构的修复,使溃疡面迅速愈合。

其机理可能为环氧化酶2(COX22酶)表达增加。

由于HGF促进新生血管生成,黏膜的血流增加而使溃疡快速愈合。

Dai等[25]报道,在大鼠尾静脉注射rhHGF质粒后,血液中rhHGF表达增加。

结果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增加。

其机理是rhHGF促进胰岛β细胞生长,减少β细胞凋亡所致。

W arzecha等[26]研究HGF对胰腺炎的治疗作用,给胰腺炎大鼠注入HGF,结果血浆中I L210水平增加并刺激胰腺细胞DNA合成,改善胰腺血流,减少胰腺损伤及血淀粉酶和脂肪酶。

2.6 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HGF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大量的实验研究均表明,肝细胞生长因子具有良好的保护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Kosai等[27]发现HGF在体外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能有效防止内毒素诱发的暴发性肝衰竭。

在给予内毒素LPS前6h和30m in,分别在每只老鼠腹膜内注射120μg rhHGF。

结果LPS虽然仍诱发了肝细胞的凋亡,但仍有75%的老鼠存活。

而未注射rh2 HGF的对照组很快出现了大量的肝细胞凋亡,严重的肝损伤导致全部老鼠于8h后死亡。

此外,O tsuka等[28]发现,HGF可以抑制四氯化碳诱发的急性肝损伤,表现为动物血清中转氨酶水平下降,肝小叶中心坏死减轻。

有报道,胃内给四氯化碳构建肝硬化大鼠模型,在肝切除之前的4d注射rhHGF的质粒,4d后手术。

结果需要切除的肝脏体积较对照组减少了70%。

老鼠体重恢复较快,肝细胞增殖明显,肝功能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此外,还发现rhHGF可以激活肝硬化大鼠Erk1/Erk2信号传导途径,启动肝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7]。

最近N ishino等[29]报道,术前3d注射rhHGF 质粒(20mg)可以使肝硬化大鼠部分肝脏切除术后存活率明显升高,并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xl的表达,但对肝细胞的增殖率不大。

HGF的应用可以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细胞功能,度过肝衰竭危险期,从而提高存活率。

综上所述,HGF所具有的多种潜在生物学功能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心脏病学领域。

HGF及基因在促进缺血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细胞凋亡及抗心脏组织纤维化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其有望最终应用于临床,造福广大患者。

参 考 文 献[1] Moolten F L,Barcher NL.Regenerati on of rat liver:transfer of humoralagent by cr oss circulati on[J].Science,1967,158(798):272~274.[2] M izuno S,Naka mura T.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a regenerative drugfor acute hepatitis and liver cirrhosis[J].Regen Med,2007,2(2): 161~170.[3] Conway K,Price P,Harding KG.The molecular and clinical i m pact of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its recep t or,activat ors,and inhibit ors in wound healing[J].Wound Repair Regen,2006,14(1):2~10. [4] Mazzone M,Comogli o P M.The Met pathway:master s witch and drugtarget in cancer p r ogressi on[J].F ASE B J,2006,20(10):1611~1621.[5] Shi m omura T,Denda K,Kita mura A,et al.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activat or inhibit or,a novel Kunitz2type serine p r otease inhibit or[J].JB i ol Che m,1997,272(10):6370~6376.[6] Bellusci S,Moens G,Gaudino G,et al.Creati on of an hepat ocytegr owth fact or/scatter fact or aut ocrine l oop in carcinoma cells inducesinvasive p r operties ass ociated with increased tumorigenicity[J].On2 cogene,1994,9(4):1091~1099.[7] Ka waida K,Matsumot o K,Shi m azu H,et al.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p revents acute renal failure and accelerates renal regenerati on in m ice [J].Pr oc Natl Acad Sci US A,1994,91(10):4357~4361.[8] M izuno S,Matsumot o K,Naka mura T.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sup2p resses interstitial fibr osis in a mouse model of obstructive nephr opa2 thy[J].Kidney I nt,2001,59(4):1304~1314.[9] Funakoshi H,Naka mura T.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fr om diagnosist o clinical app licati ons[J].Clin Chi m Acta,2003,327(122):1~23.[10] Douglas D,Chen G,Khalil N.I ncrease in the beta chain of hepat o2cyte gr owth fact or(HGF beta)p recedes c2met exp ressi on after bleo2 mycin2induced lung injury in the rat[J].Exp Lung Res,2002,28(4):301~314.[11] Dohi M,Hasega wa T,Ya ma mot o K,et al.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attenuates collagen accumulati on in a murine model of pul m onary fi2br osis[J].Am J Res p ir Crit Care Med,2000,162(6):2302~2307.[12] Sakamaki Y,Matsumot o K,M izuno S,et al.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sti m ulates p r oliferati on of res p irat ory ep ithelial cells during post2pneumonect omy compensat ory lung gr owth in m ice[J].Am J Res p irCellMol B i ol,2002,26(5):525~533.[13] Morishita R,Aoki M,Hashiya N,et al.Therapeutic angi ogenesis u2sing 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HGF)[J].Curr Gene Ther,2004,4(2):199~206.[14] Aoki M,Morishita R,Taniya ma Y,et al.Therapeutic angi ogenesisinduced by 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potential gene therapy f or is2chem ic diseases[J].J A ther oscler Thr omb,2000,7(2):71~76. [15] Taniyama Y,Morishita R,Aoki M,et al.Therapeutic angi ogenesisinduced by human 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gene in rat and rabbithind li m b ische m ia models:p reclinical study f or treat m ent of peri ph2eral arterial disease[J].Gene Ther,2001,8(3):181~189. [16] Taniya ma Y,Morishita R,H iraoka K,et al.Therapeutic angi ogenesisinduced by human 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gene in rat diabetic hindli m b ische m ia model:molecular mechanis m s of delayed angi ogenesisin diabetes[J].Circulati on,2001,104(19):2344~2350.[17] Morishita R,Sakaki M,Yama mot o K,et al.I m pair ment of collateral409In terna l M ed icine of C h ina,D ec.2008,V ol.3,N o.6f or mati on in li pop r otein(a)transgenic m ice:therapeutic angi ogene2sis induced by human 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gene[J].Circula2ti on,2002,105(12):1491~1496.[18] Yasuda S,Noguchi T,Gohda M,et al.Single l ow2dose adm inistrati onof human recombinant 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attenuates inti m alhyper p lasia in a ball oon2injured rabbit iliac arterymode1[J].Circu2lati on,2000,101(21):2546~2549.[19] Hayashi K,Naka mura S,Morishita R,et al.I n vivo transfer of human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gene accelerates reendothelializati on and in2hibits neointi m alf or mati on after ball oon injury in rat model[J].Gene Ther,2000,7(9):1664~1671.[20] I w ata K,Sawa Y,Kitaga wa2Sakakida S,et al.Gene transfecti on of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attenuates the p r ogressi on of cardiac remod2eling in the hypertr ophied heart[J].J Thorac Cardi ovasc Surg,2005,130(3):719~725.[21] M iyazawa T,Matsumot o K,Ohm ichi H,et al.Pr otecti on of hi pp2oca mpal neur ons fr om ische m ia2induced delayed neur onal death by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a novel neur otr ophic fact or[J].J CerebB l ood Fl ow Metab,1998,18(4):345~348.[22] Hayashi K,Morishita R,Nakagam i H,et al.Gene therapy f or p reven2ting neur onal death using 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in vivo genetransfer of HGF t o subarachnoid s pace p revents delayed neur onaldeath in gerbil hi ppoca mpal CA1neur ons[J].Gene Ther,2001,8(15):1167~1173.[23] B rz oz owski T,Konturek PC,Konturek SJ,et al.I nvolve ment of cy2cl ooxygenase(COX)22p r oducts in accelerati on of ulcer healing bygastrin and 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J].J Physi ol Phar macol,2000,51(4):751~773.[24] B rz oz owski T,Konturek PC,Konturek SJ,et al.Effect of l ocal app li2cati on of gr owth fact ors on gastric ulcer healing and mucosal exp res2si on of cycl ooxygenase21and22[J].D igesti on,2001,64(1):15~29.[25] Dai C,L i Y,Yang J,et al.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p reserves betacell mass and m itigates hyperglyce m ia in strep t oz ot ocin2induced dia2betic m ice[J].J B i ol Che m,2003,278(29):27080~27087. [26] W arzecha Z,De mbinski A,Konturek PC,et al.Hepat ocyte gr owthfact or attenuates pancreatic da mage in caerulein2induced pancreati2tis in rats[J].Eur J Phar macol,2001,430(1):113~121.[27] Kosai K,Matsumot o K,Funakoshi H,et al.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p revents endot oxin2induced lethal hepatic failure in m ice[J].Hepa2t ol ogy,1999,30(1):151~159.[28] O tsuka T,Takagi H,Horiguchi N,et l42induced acute liver in2jury in m ice is inhibited by 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overexp ressi onbut sti m ulated by NK2overexp ressi on[J].FEBS Lett,2002,532(3):391~395.[29] N ishino M,Ii m ur o Y,Ueki T,et al.Hepat ocyte gr owth fact or i m2p r oves survival after partial hepatect omy in cirrhotic rats supp ressingapop t osis of hepat ocytes[J].Surgery,2008,144(3):374~384.[文章编号]167327768(2008)0620905203综 述IC U患者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刘 萍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I CU,宜州546300) [关键词] 呼吸机依赖;护理;干预;综述[中图法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呼吸机在临床治疗的应用,机械通气(MV)技术已经成为I CU抢救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之一,并取得了显著疗效[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