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公共关系基础知识100问

公共关系基础知识100问

公共关系基础知识100问1. 什么是公共关系?2. 公共关系的目的是什么?3. 公共关系的作用是什么?4. 公共关系和广告有什么区别?5. 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有什么联系?6. 公共关系的核心原则是什么?7. 公共关系的策略包括哪些方面?8. 公共关系的执行方法有哪些?9. 公共关系的评估指标是什么?10. 公共关系的经典案例是什么?11. 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12. 公共关系在社交媒体时代的作用如何?13. 公共关系需要和哪些部门进行合作?14. 公共关系专业有哪些职业出路?15. 公共关系的职业素养有哪些要求?16. 公共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什么?17. 公共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8. 公共关系活动的预算如何确定?19.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管理?20.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21. 公共关系中的媒体关系活动有哪些?22.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品牌建设?23.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社区关系管理?24. 公共关系如何对外宣传企业的社会责任?25.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公众演讲?26.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公关活动的计划和执行?27.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公关?28.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媒体监测和分析?29.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短信及电子邮件宣传?30.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社交媒体营销?31.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客户关系管理?32.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员工关系管理?33.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政府关系管理?34.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商业伙伴关系管理?35.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预警与风险管理?36.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舆情监测与管理?37.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公益慈善活动策划?38.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品牌危机管理?39.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企业形象塑造?40.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新闻发布?41.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媒体招待会?42.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公众参与活动?43.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应对演练?44.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领导力沟通培训?45.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信息发布?46.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信息管理?47.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公司内部沟通?48.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外部联络与交流活动?49.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媒体发布会?51.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市场推广活动?52.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媒体关注度提升?53.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公众形象塑造?54.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公开信发布?55.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新闻会议策划与执行?56.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企业危机预警?57.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预案编写与执行?58.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员工内训与沟通培训?59.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社交媒体危机管理?60.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公关方案制定?61.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传播?62.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舆情危机管理?63.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公关演练?64.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品牌知名度提升?65.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员工关爱与激励?66.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新产品发布?67.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策划?68.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品牌传播?69.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媒体合作与互动?70.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企业社会形象宣传?71.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公共事件响应?72.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事件应对?73.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员工参与与贡献激励?74.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社交媒体战略规划?76.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公众情感引导?77.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个人形象塑造?78.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品牌声誉管理?79.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企业团队建设?80.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新闻稿件撰写?81.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媒体开放日活动?82.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媒体采访及管理?83.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新闻稿件发布?84.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企业关系维护?85.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企业社会形象建设?86.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企业活动策划与执行?87.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事件协调与处理?88.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信息发布与传播?89.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企业文化传播?90.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公关沟通?91.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公众意见收集与反馈?92.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社交媒体口碑管理?93.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品牌形象传播?94.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新闻稿件编辑与校对?95.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内部交流与信息共享?96.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行业媒体合作?97.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媒体包装与宣传?98.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员工沟通与反馈?99.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危机应对方案修订?100. 公共关系如何进行舆论引导与舆情管理?以上是公共关系基础知识的100个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对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有更深入的了解。

公共关系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概论

公共关系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概论

情景一公共关系原理分情景一公共关系概论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理解公共关系定义和构成要素;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和职能;了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演变过程。

技能目标:能利用公关知识规范自己行为,提高自身和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基本工作任务的案例导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公共关系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

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识中,一提到公共关系便被理解为“美女+交际”,甚至是“拉关系”、“走后门”之类,严重损害了公共关系的声誉,污染了社会环境,破坏了社会风气。

所以,有必要弄清何谓公共关系主体,何谓公共关系客体,何谓公共关系手段,还公共关系的本来面目。

案例导入毛驴效应.中国长城是古代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毛泽东主席1935年就曾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因此,中外游客都把登上长城昨晚自己一种值得骄傲的认识经历。

开放聊早的八达岭长城游客的、太多,为了缓解这份问题,北京市修整了慕田峪长城。

当慕田峪长城刚刚修复,准备向社会宣传开放游览之际,长城饭店不失时机地向慕田峪长城管理处提出;举办一次中外记者招待活动,一切费用由长城饭店承担。

对于慕田峪管理处来说,这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双方即达成协议,并安排好了时间。

中外记者游长城那天,长城饭店在慕田峪长城脚下准备了很多毛驴。

小毛驴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代步工具,既能载人,也能驮东西。

这次长城饭店除了准备一批毛驴供给愿意骑驴的记者外,主要是阿紫毛驴背上饮料和食品。

当记者们到达山顶时,主人从驴背上取下法国香槟,在长城上打开以示祝贺,真是诗意盎然,别有一番情趣。

长城、毛驴、、香槟、洋人,记者感觉这个镜头对比鲜明新颖,纷纷举起相机。

照片发回各自国内的编辑部,也使编辑们甚为动心。

第二天,世界各地的报纸几乎都登出了慕田峪长城的照片。

慕田峪长城从此成了旅游热点,策划这次活动的长城饭店也因此闻名世界。

(资料来源:段文杰。

公共关系实例与运作。

《公共关系案例》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案例》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案例》复习资料第一章公共关系案例的基本问题1.公共关系案例的基本特征2.公共关系案例(名词解释)3.公共关系案例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公共主体概说4.营利性组织(名词解释)5.非营利性组织(名词解释)6.营利性组织公共关系的特点(简答)7.非营利性组织公共关系的特点(简答)第三章跨国企业公关专题8.跨国公共关系(名词解释)9.跨国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简答、论述).跨国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简答)第四章酒店与旅游业公关专题.酒店与旅游业公共关系的特点(简答).酒店与旅游业公共关系的作用(简答)第五章与高科技行业公关专题.与高科技行业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简答)第六章汽车行业公关专题.汽车行业公共关系的目标与内容(简答).汽车行业公关在策划与实施中应把握的基本问题(论述、案例)第七章媒体行业公关专题.媒体行业公共关系的原则(简答).媒体行业公共关系的主要形式(简答).大公关(名词解释)第八章政府公关专题(重要).政府公共关系(名词解释).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定内涵.政府公共关系的特殊性(简答、论述)第九章公关客体概说.公共关系的客体(名词解释).公共关系中的公众的特征.内部公众(名词解释).潜在公众(名词解释)第十章内部公关专题.内部公共关系的目标(简答)第十一章媒体关系专题(重要).媒体关系(名词解释).建立良好媒体关系的方式(简答)第十二章社区关系专题.社区关系(名词解释).搞好社区关系的意义.社区关系的特点.处理社区关系应做好的工作(简答)第十三章政府关系专题.建立和发展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简答).建立和发展政府关系的方式()第十四章公关实战概说(自己看)第十五章公关调研专题.公共关系调研的步骤.研究假设(名词解释).研究设计(名词解释)第十六章沟通与说服专题.说服公关的要求(简答).说服公关需重点解决的问题第十七章大型活动专题(重点).大型活动(名词解释).大型活动的特点().策划、实施大型活动的策略(简答、案例)第十八章新产品上市专题.市场渗透(名词解释).市场开拓(名词解释).市场扩张(名词解释).市场占领(名词解释).新产品上市的营销传播策略(看).新产品上市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九章企业赞助专题.赞助公关(名词解释).赞助公关的实施步骤第二十章品牌管理专题.品牌内涵(名词解释).品牌个性(名词解释).品牌的功能第二十一章危机公关专题(重点).危机公关的实施步骤(简答、论述、案例).危机处理的原则第二十二章议题管理专题(重点).议题管理(名词解释).公共关系议题管理的基本原则(论述)第二十三章整合营销传播专题(重要).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理解).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特征.公共关系在整合营销中的作用考试必看:自考一次通过的秘诀!。

2017年10月自考03294公共关系案例复习资料

2017年10月自考03294公共关系案例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6*3=18 分)二、简答题(6*6=36 分)三、论述题(2*10=20 分)四、案例分析题(1*12=12 分)五、操作与应用题(1*14=14 分)第二部分重点知识第一篇公共案例概说第一章公共关系案例的基本问题一、名词解释1、案例是指对某一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描述、总结和分析。

2、公共关系案例是指具有客观性、典型性、实用性,由特定内容和形式构成的,被描述、总结和分析的公共关系实务。

3、公共关系案例研究是一种研究、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具体而典型的公共关系案例,探讨公共关系实务的普遍规律,研究公共关系运作的各种形式,探寻公共关系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联系。

4、专题性案例。

一般指有关组织某一特定的公关项目、公关议题的案例。

5、综合性案例。

一般指针对组织关乎全局性的公共关系目标、涉及整体性的公共关系对象,运用多种公共关系手段所进行的公共关系活动案例。

6、描述型案例。

这类案例在写法上一般以描述某一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为主,包括对公共关系计划或方案的介绍,对公共关系实施过程的叙述,以及对公共关系实施结果的概括。

这类案例重在如实地记录和反映公共关系的活动,为学习者和使用者提供更多的研究余地和思考空间。

7、分类型案例。

这类案例在对公共关系活动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进行介绍时,融入编写者的看法与评价,对其成败得失进行归纳与分析,以使学习者和使用者更加深入,细致地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案例。

8、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即通过对具体公共关系案例的剖析,解读实践、探索规律、归纳理论、引发思考,启发学习者和使用者,增强对公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指导公关实践。

二、简答题(含论述题)1、公共关系案例的基本特征?答:(1)客观性。

公共关系案例中所涉及的内容是真实的事实,公共关系案例是对客观发生的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记录和整理,编撰公共关系案例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随意杜撰,也不能夸大其辞。

公共关系第一章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第一章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第一章参考答案公共关系第一章参考答案公共关系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与公众、媒体、政府等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和声誉,增强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共关系专业人士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

首先,公共关系专业人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组织的信息,同时也需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关切。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起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关系。

其次,公共关系专业人士需要具备危机管理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如产品质量问题、环境污染等。

在危机发生时,公共关系专业人士需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回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化解危机,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此外,公共关系专业人士还需要具备媒体管理的能力。

媒体是公共关系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宣传,可以有效地传递组织的信息和理念。

因此,公共关系专业人士需要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善于与媒体进行有效的合作。

公共关系的实践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公共关系应该建立在真实、诚信的基础上。

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真实的信息和承诺之上,不得夸大事实或隐瞒真相。

只有真实和诚信的沟通才能建立起长久的信任关系。

其次,公共关系应该注重双向沟通。

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不应该是单向的,而是应该建立起双向的互动和反馈机制。

只有通过双向沟通,组织才能更好地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关切,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望。

此外,公共关系还应该注重建立长期的关系。

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只是一时的交往,而是应该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通过持续的沟通和互动,组织可以不断增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进而提升组织的声誉和影响力。

公共关系的重点知识

公共关系的重点知识

公共关系的重点知识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1.确定公共关系本质的依据和方法①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活动的三个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②分析公共关系的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本质联系.“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是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行政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其本质属性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③要考虑这一本质联系在公共关系原理中的渗透性以及在公共关系实务中的指导性.④“传播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准确理解公共关系的关键.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①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a.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b.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或何种性质的组织活动,都存在公共关系的问题;c.公共关系只是渗透在组织其他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关系.②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a.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管理,这一管理是以优化公众环境,树立组织形象为宗旨的.b.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它的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它的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沟通手段,它的管理目标是调整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的整体资产增值.因而公共关系与资金、技术和人才被称为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③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a.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是现代传播学发展的一个应用分支,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构成部分.b.公共关系学是管理学科和传播学科相结合的产物.c.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 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三、公共关系构成的三大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1.社会组织一一公共关系的主体①社会组织的含义:1)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公共关系学 考试内容整理

公共关系学 考试内容整理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寻求内外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从而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寻求自身发展的一种组织传播行为。

2.目的: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寻求自身发展3.构成要素:(一)主体-----社会组织1.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组织形象2.组织形象的评价标准---------知名度,赞誉度(二)客体-----公众公关主体沟通对象的总称,即与特定的公关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

地位:组织形象唯一的有效评估者(三)介体------传播组织形象塑造的手段与途径方式:传播4.公共关系的类别一﹑按公共关系的表现形态划分★⑴静态公共关系—非自觉状态:客观存在在生活之中。

⑵动态公共关系—自觉状态:①日常惯例②专业性公共关系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形态。

①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便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公共关系。

②公共关系状态是社会组织的现实形象状态,即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总和。

它包括公众心目中对社会组织认识和了解的程度、美誉度、相互间的关系是合作或对抗等。

③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指企业拥有良好的组织形象,处于被公众支持和信赖的状态。

反之则指组织形象欠佳,甚至处于某种危机当中。

④社会组织为了提高和维护组织形象,会自觉或自发地进行一些努力,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些努力和活动便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公共关系。

➄公共关系活动是社会组织为实现自身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而从事的各种协调、沟通和传播等活动的总称,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公共关系实务。

动态和静态两种公共关系有区别,又有联系。

动态公共关系的效果直接影响公共关系的状态,动态公共关系是为获得良好的静态公共关系而做的努力。

动态公共关系一般处于主导地位。

5.按公共关系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划分☆⑴内部公共关系⑵外部公共关系三﹑按公共关系的目的划分☆⑴盈利性公共关系⑵非盈利性公共关系6.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㈠主体—社会组织⑴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组织形象⑵组织形象评价标准:①知名度②美誉度㈡客体—公众涵义:公共主体沟通对象的总称,即与特定的公共主体相反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

《公共关系学》简答题

《公共关系学》简答题

《公共关系学》简答题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一、简述公共关系具有代表性的七种定义?答: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和一种正在发展中的管理功能,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包括以下七种:1、“管理说”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

2、“传播学”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管理。

3、“传播管理学”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4、“咨询学”认为,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5、“关系学”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与关系都是公众性的,并且都有其社会意义。

6、“协调说”认为,公共关系主要是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

7、“形象说”认为,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二、为什么说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答: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和行为者。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活动,而不是个人的事务和技巧;公共关系涉及组织的目标、战略等诸要素,而不停留在个人活动的层面上;公共关系处理的是组织的关系和舆论,而非私人的关系和事务;公共关系追求整体的公关效应和组织的社会形象,而不局限于个人的印象、情感和利益。

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有其总体目标和需要。

公共关系是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是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是组织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公共关系学主要将组织作为传播沟通主体来进行研究。

任何组织都是一个传播沟通的主体,都具有公众传播沟通的行为和功能。

三、为什么说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答:公共关系的过程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经过传播沟通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

“公众”是任何公关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任何组织在计划和实施自己的公关工作的时候,都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公众对象,分析研究自己的公众对象,根据公众对象的特点去制定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和计划,随着公众对象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公关政策和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 人群关系是指组织内部部分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 组织内部的人群关系是组织公共关系的基础,协调组织内部各类
群体的关系是公关实务的重要内容; (2)两者的区别:
公共关系传播面向所有的公众,人群沟通仅限于群体内部;
公共关系管理必须兼顾全体公众,人群关系则注重眼前的, 现场的面对面的管理;
人群关系和人际关系均侧重于从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角度研 究人与人的关系,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角度研究人与人的 关系。
(四)公关与广告
联系:1、都以形象为核心,但广告偏重于产品 形象,公关则偏重于组织形象
2、都以传播为手段,必须研究传播规律 3、都以公众为传播对象 区别:1、广告侧重于竞争,公关侧重于和谐 2、广告崇尚立竿见影,公关则以长远利益
2、 公共关系与管理学 共性:公共关系学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两者
都研究社会运行系统发展变化的规律, 从而实现对社会组织的有效引导和控制。 差异:管理学注重研究组织内部管理规律,公共 关系则要研究组织内外部管理规律,更侧重 组织外部环境的研究,即组织与外界各类公众 关系的研究。
3 、公共关系与行为学 共性:行为学和公共关系学都是利用人文科学
二、公共关系涵义分析
(一)公共关系涵义的多种指代
1、公共关系状态(静态)
指社会组织的实际形象状态,即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 中形象的总和。(良好的、不良的)
2、公共关系活动(动态)
指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而从事的各种实 务。其中主要包括协调、沟通和传播等活动。(自觉的、 自发的;专门的、兼及的;单一的、系统的)
3、公共关系意识(观念) 4、公共关系职业 5、公共关系学科
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关系学有完整的研 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定义的基本要素: 1、以社会组织为主体 2、以社会公众为对象 3、 以争取合作为目标 4、以塑造形象为核心 5、以双向沟通为手段
公共关系定义:
P6 :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以双向沟通为手段,塑造形象,
1、现实生活中对“关系”的错误评价有三种:关系庸俗论 关系万能论 关系模糊论
2、关系具有三个特性:客观性 效能性 时代性
3、判断关系正当与否的标准:法律、纪律、伦理(公关工作两 大手段:物质手段、人情手段)
4、善用人际关系的三大法宝: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二)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 (1)两者的联系:
组织形象—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总体认知和评价,是组织的政策和 行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组织形象的构成: 组织的总体特征与风格 内在要素—理念、精神、口号等 外在要素—建筑、包装、色彩等
知名度与美誉度
组织形象定位
二、组织形象的特征
主客观两重性 多维性 相对性 稳的科学。 差异:行为学对人的分析研究是为了把握其行为
规律,旨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公共关系对人行为研究的目的在于:一则, 根据他们的行为规律及时调整组织的管理 方法和沟通传播方式以适应公众的要求; 再则,组织遵循公众的行为规律因势利导, 使之向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核心——组织形象 一、组织形象及其构成
1、采集信息是为了设计组织形象 2、传播推广是为了宣传组织形象 3、教育引导是为了协调组织形象 4、交际沟通是为了深化组织形象 5、预测预警是为了光大组织形象
第三节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公共关系的三大基本要素
社会组织 社会公众 传播沟通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围—公关历史
公关理论 公关应用
PR
公共关系学
参考教材:《公共关系学》 夏赞君 主编 国防科大出版社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涵义
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公众关系”
一、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五种公共关系定义 管理职能论——偏向于公关的目标 传播沟通论——偏向于公关的手段 社会关系论——笼统、抽象的定义 现象描述论——直观、浅显 表征综合论——将公关的各种表征综合起来以解决问题
公共关系学与相关学科—传播学
管理学 行为科学 心理学 营销学
争取公众的一种特殊职能。
余明阳: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 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三、公共关系与相关概念 (一)公共关系与“关系”
公共关系是“关系”的一种 公共关系要素分析的起点——关系研究
“关系”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也表示人与 人或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
3、工作内容不同。前者为:搜集信息、咨 询建议、协调关系、策划传播等;后者 为:产品、定价、分销、促销等
四、 公共关系与相关学科
1、公共关系与传播学
共性:两者都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的发生,发展 及规律,以实现人际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充分沟通和融 洽共处。
差异:传播学研究各种传播媒介在传播实践中的作用和功能, 从而推动传播自身的发展,——作为根本课题研究;而公共 关系研究传播媒介则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加强与公众的沟 通,——作工具和手段方面的应用研究。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定的人际关系;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的实务方法包括人际沟通 技巧。
(2)两者的区别:
公共关系行为主体是组织,而人际关系主体是个 人; 公共关系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个人, 而人际关系的对象则多为个人;
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而人际关系主 要凭个人交际能力;
公共关系强调运用大众传播方式作大范围,远距离 沟通,人际关系则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 交流。
为目标 3、广告偏重利益,公关侧重感情 4、广告“硬性”使用媒介,公关则“软性”使
用媒介
(五)公关与营销
联系:公共关系是营销的手段之一,是企业营销 管理的软件(硬件为:产品、质量、价 位、广告、分销、推销员的促销)
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公关的适用范围广
2、目标不同。前者以树立组织形象为目 标、注重社会整体效益;后者以推销产 品为目标,注重企业经济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