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小板检查ppt课件

病理变化
1.plt减少: ①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障,巨幼贫等 ②破坏过多:ITP、脾亢、SLE等; ③消耗过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④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等; ⑤先天性:新生儿plt减少症、巨大plt综合征
2.plt增多: ①原发性:慢粒、原发性plt增多症、真性红
(1)plt单个散在,不聚集:见于血小 板无力症、再障、ITP等。
(2)plt过度聚集:见于原发性plt增多 症,骨髓纤维化等。
中共5个中方格内的plt数。
(五)计算
血小板数/L=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数(N) ×5×10×20×106/L =N×109/L
(六)结果报告 PLT:△△△ ×109/L
(七)注意事项
全部用具和稀释液要特别清洁,防尘、 防菌,以免计数时误认。
针刺要深,吸血及稀释动作要快,防聚 集。
同时做多项检查时,优先采plt计数之血。 充池前应充分摇匀,充池后需静置10分
(二)血小板的生理
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7~14天,具有止血功 能仅开始2天。衰老的血小板在单核巨噬细 胞破坏,主要在脾破坏。
脾池化:全身约有1/3的血小板滞留于脾窦 和脾髓的细胞间,血小板在脾内的这种滞 留现象即“脾池化”。
(三)血小板检测常用项目
血小板计数 (PLT):手工单项或血液分 析仪多项检测
2.许汝和稀释液(复方尿素稀释液) 尿素10g,枸橼酸钠0.5g,40%甲醛 0.1mL蒸馏水加至100mL。过滤冰箱保 存。
(三)器材 光学显微镜 血球计数板 Hb吸管 试管 采血针等
(四)操作
1.在小试管中加入plt稀释液0.38mL; 2.取末梢血20μL加入试管中,迅速摇匀。
室温放置>10分钟; 3.充池,静置10~15分钟; 4.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的要求
血小板及其功能PPT课件

血小板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支持和维持毛细血管正常 通透性,使红细胞不逸出的作用,从而维持毛细血管内 皮的完整性。当血小板减少到50×10ˇ9/L。 以下时,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微小的损伤就会引起皮肤和 黏膜下出现瘀点或瘀斑,甚至发生自发性出血。
•5
2 参与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指小血管破裂出血时,出血常于数分钟后自 行停止的现象,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是:
①血管收缩。首先是由于神经调节作用和血小板释放缩 血管物质,使破损血管收缩,血流暂停或减缓。
②血栓形成。血小板通过黏附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 血栓堵塞小创口,达到初步止血。
③血液凝固。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在局部迅速形成血 凝块,构成坚实牢固的止血栓,加强止血效果。
•6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示意图
•7
End !!!
谢谢!!!
•8
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thromdocyte 或platelet)是从 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形成 的小块胞质。我国健康成年人血液中血小 板的正常值为(100-300)×10ˇ9/L。妊娠、 进食、运动及缺氧使血小板增多,
妇女月经期血小板减少。衰老的血 小板主要在肝和脾被巨噬细胞吞噬,也有 少数血小板在循环过程中被破坏,在执行 功能时被消耗。
1.黏着
2.聚集
板胶暴 便原露 粘组其当 着织内血 于时膜管 胶,下损 原血得伤 组小得
成是
团指
的血
现小
象板
。彼
3.释放反应
小板受刺激后,将其颗粒中的ADP、 5—羧色胺、儿茶酚胺、血小板3因子
此 聚 合
(PF③)等活性物质向外排出的过程,
称为释放反应。
•5
2 参与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指小血管破裂出血时,出血常于数分钟后自 行停止的现象,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是:
①血管收缩。首先是由于神经调节作用和血小板释放缩 血管物质,使破损血管收缩,血流暂停或减缓。
②血栓形成。血小板通过黏附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 血栓堵塞小创口,达到初步止血。
③血液凝固。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在局部迅速形成血 凝块,构成坚实牢固的止血栓,加强止血效果。
•6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示意图
•7
End !!!
谢谢!!!
•8
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thromdocyte 或platelet)是从 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形成 的小块胞质。我国健康成年人血液中血小 板的正常值为(100-300)×10ˇ9/L。妊娠、 进食、运动及缺氧使血小板增多,
妇女月经期血小板减少。衰老的血 小板主要在肝和脾被巨噬细胞吞噬,也有 少数血小板在循环过程中被破坏,在执行 功能时被消耗。
1.黏着
2.聚集
板胶暴 便原露 粘组其当 着织内血 于时膜管 胶,下损 原血得伤 组小得
成是
团指
的血
现小
象板
。彼
3.释放反应
小板受刺激后,将其颗粒中的ADP、 5—羧色胺、儿茶酚胺、血小板3因子
此 聚 合
(PF③)等活性物质向外排出的过程,
称为释放反应。
血小板检验PPT课件

参考值
(100~300) ×109/L
质量控制
❖ 1. 器材 仪器标准化 ❖ 2. 计数时间 充池10~15min后再计数,并在采
血后1h内计数完毕
❖ 3. 镜下观察 区分鉴别 ❖ 4. 血涂片观察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PLT低于60×109/L时, 应观察血小板在血涂片中的分布情况,如果PLT有3~5 个成群分布,则PLT一般不会减少。
❖ B.复方尿素 ❖ 优点:PLT胀大易辨认 ❖ 缺点:不能完全溶解RBC,计数困难。且尿
素不易保存,易分解
(3)血细胞分析仪法
❖ 优点:测定PLT、MPV及PDW,快速,适用 临床应用。
❖ 缺点:不能完全区分PLT与其它类似大小物 质,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
❖ *当既往无PLT数量异常的病例,出现意外的 低值时,必须以显微镜计数法重新计数。
于脾切除术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异常血小板形态
❖ 2. 形态异常
❖ ①幼稚型②老年型③病理幼 稚型④病理刺激型⑤退化型
❖ 正常人为成熟型,可见少量 异常形态的血小板,但少于 2%。异常血小板超过10% 时才具有临床意义。
❖ 3. 分布异常
❖ ①血小板不聚集。②血小 板过度聚集
一、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计数(PLT): ❖ 血小板的生成 ❖ 原巨核细胞 颗粒巨细胞
产板巨细胞
1/3滞留于脾窦和脾髓的细胞间 2/3位于循环池
血小板
↓
7-14天
血小板生理
✓ 血小板来自骨髓内巨核细胞 ✓ 血小板的寿命为7-14天 ✓ 全身约1/3的血小板贮存在脾脏
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生成图
教 学目标
❖ 1、掌握血小板显微镜计数 ❖ 2、掌握血小板计数参考值、临床
《血小板计数法》课件

血小板计数法的缺点
操作繁琐
血小板计数法需要进行样本采集 、稀释、染色和计数等多个步骤
,操作较为繁琐。
对样本要求高
血小板计数法需要采集一定量的 血液样本,且对样本的质量和保
存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误差较大
由于血小板计数法是人工操作, 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有 时需要重复检测以获得准确结果
。
血小板计数法的改进方向
健康体检
用于评估个体健康状况, 预测潜在的疾病风险。
血小板计数法的原理
流式细胞术
利用特定的抗体标记血小 板,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 计数和分析。
光学比浊法
通过测量血液样本在特定 波长下的吸光度值,计算 血小板数量。
电化学发光法
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 血小板,具有高灵敏度和 特异性。
PART 02
血小板计数法实验操作
01
02
03
04
防止污染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 意防止样本和试剂的污染,以
免影响实验结果。
精确计数
在观察和计数血小板时,要保 证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避免误差过大。
遵守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按照 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避免操 作不当导致误差或安全问题。
安全防护
实验操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 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确
PART 04
血小板计数法的优缺点
血小板计数法的优点
准确性高
适用范围广
血小板计数法是一种基于血液样本的 实验室检测方法,其准确性较高,能 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血小板数量。
血小板计数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血液 样本,包括全血、血浆和血清等,适 用范围较广。
标准化程度高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PPT课件

13
PLT-F与PLT-O的差异
FSC
PLT-O (XE)
FSC
PLT-F (XN)
IPF IPF
PLT-O
PLT-F
Lower size PLT
Lower size PLT
SFL
SFL
PLT-F通道的染液对PLT的染色效果更敏感,微小血小板能够检出
检测颗粒数是PLT-O或PLT-I的5倍
14
各PLT测定模式的重复性比较
5
电阻抗法(PLT-I)
电阻抗法(PLT-I):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 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 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 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 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 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 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 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
Normal Platelets
FSC
PLT Clumps FSC
Laser
Laser
FSC FSC_W
FSC FSC_W
19
PLT-F优点
• 优点: • 高特异性,与CD41/CD61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当 • 排除网织红细胞影响,排除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影响 • 排除微小血小板假性减少 • 5倍颗粒检测,即使低值血小板依然有较高的精度 • PLT-F可检测IPF,为诊断PLT减少的原因提供分析数据 • 敏感监测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
学术应用部 张文忠
1
血小板基础
• 什么是血小板? • 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
PLT-F与PLT-O的差异
FSC
PLT-O (XE)
FSC
PLT-F (XN)
IPF IPF
PLT-O
PLT-F
Lower size PLT
Lower size PLT
SFL
SFL
PLT-F通道的染液对PLT的染色效果更敏感,微小血小板能够检出
检测颗粒数是PLT-O或PLT-I的5倍
14
各PLT测定模式的重复性比较
5
电阻抗法(PLT-I)
电阻抗法(PLT-I):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 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 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 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 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 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 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 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
Normal Platelets
FSC
PLT Clumps FSC
Laser
Laser
FSC FSC_W
FSC FSC_W
19
PLT-F优点
• 优点: • 高特异性,与CD41/CD61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当 • 排除网织红细胞影响,排除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影响 • 排除微小血小板假性减少 • 5倍颗粒检测,即使低值血小板依然有较高的精度 • PLT-F可检测IPF,为诊断PLT减少的原因提供分析数据 • 敏感监测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
学术应用部 张文忠
1
血小板基础
• 什么是血小板? • 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PPT课件

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plti浮动界标鞘流阻抗法浮动界标?分布范围
5
电阻抗法(PLT-I)
电阻抗法(PLT-I):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 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 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 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 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 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 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 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
Normal Platelets
FSC
PLT Clumps FSC
Laser
Laser
FSC FSC_W
FSC FSC_W
19
PLT-F优点
• 优点: • 高特异性,与CD41/CD61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当 • 排除网织红细胞影响,排除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影响 • 排除微小血小板假性减少 • 5倍颗粒检测,即使低值血小板依然有较高的精度 • PLT-F可检测IPF,为诊断PLT减少的原因提供分析数据 • 敏感监测血小板聚集
PDW/ P-LCR
• PDW
假设峰值高度为100%,在20%频率 水平上的分布宽度即为PDW。单位用 fL表示,其中1 fL = 10-15L。
• P-LCR
P-LCR为由12 fL界标或更大界标得 到的巨型血小板的比值。计算时,将 固定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同 低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相比而 得到一个比值。
5
电阻抗法(PLT-I)
电阻抗法(PLT-I):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 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 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 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 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 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 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 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
Normal Platelets
FSC
PLT Clumps FSC
Laser
Laser
FSC FSC_W
FSC FSC_W
19
PLT-F优点
• 优点: • 高特异性,与CD41/CD61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当 • 排除网织红细胞影响,排除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影响 • 排除微小血小板假性减少 • 5倍颗粒检测,即使低值血小板依然有较高的精度 • PLT-F可检测IPF,为诊断PLT减少的原因提供分析数据 • 敏感监测血小板聚集
PDW/ P-LCR
• PDW
假设峰值高度为100%,在20%频率 水平上的分布宽度即为PDW。单位用 fL表示,其中1 fL = 10-15L。
• P-LCR
P-LCR为由12 fL界标或更大界标得 到的巨型血小板的比值。计算时,将 固定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同 低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相比而 得到一个比值。
血小板 PPT 课件

•
细胞膜: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血小板计数方法
计算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XXX X 10 9 检测原理: 1、显微镜计数法: 电阻抗法
激光流式细胞术法 综合电学和激光流式细胞术法
方法学评价
• 难计数原因: • 1、血小板体积小,易受其他杂物的干扰 • 2、血小板在体外易于黏附、聚集、和变性破坏
普通光镜计数法
•
巨型血小板:>7.5微摩尔,血小板无
力症,假血友病。
异常血小板>10%有意义。
形态异常
•
• 血小板颗粒减少:血小板胞质内嗜天青颗粒减少或无 颗粒,胞质灰蓝或淡蓝色
• 血小板卫星现象:血小板黏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 (或偶尔黏附于单核细胞)的现象,有时可见血小板 吞噬现象
• 聚集性和分布异常:血小板聚集、分布状态可间接 反映其功能。聚集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在非抗凝血外周 血涂片中常可见3-5个聚集成簇或成团。聚集与散在血 小板之比为20:1
•
• 1黏附功能
血小板功能
• 2聚集功能
• 3释放反应
• 4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包括PAIgG PAIgM PAIgA
• 5血块收缩试验
血小板检验意义
• 参考值(100-300)X10 9/L • (一)生理性 • 晨低午高 • 春低冬高 • 平原低,高原高
• 病理性
血小板检验意义
• PLT减少: <2-5万/微升有出血倾向
•
显微镜:相差
•
准确性高,血小板易于识别
血液分析仪法
• 优点:重复性好,适于临床应用。 • 缺点:不能完全将血小板与其他类似大小的物
质完全区别开来,仍需目视显微镜法作校正。 • 物质包括红细胞或白细胞碎片、灰尘等杂物
《血小板图检测》课件

献血者筛选
在献血过程中,进行血小 板图检测有助于筛选出健 康的献血者,确保血液质 量。
法医学应用
在某些法医学案例中,如 涉及外伤或中毒的案件, 血小板图检测可以为案件 调查提供线索。
03
血小板图检测的注意事项
样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时间
选择清晨空腹时采集样本 ,以减少饮食和日常活动 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监测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血小板图检测可以 帮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预防并发症
对于某些疾病,定期进行血小板图检测可以 及时发现血小板异常,预防因血小板异常引 发的并发症。
科研应用
基础研究
血小板图检测为血小板相关的基 础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 深入了解血小板的生理和病理机
技术创新与进步
自动化技术
通过引入更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提高血小板图检测的效率和准确 性,减少人为误差。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血小板图像进行分析,实现更精准 的检测和诊断。
新型检测方法
研究开发新的血小板图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满 足临床对血小板功能检测的需求。
应用领域的拓展
预处理
对血液样本进行稀释、 染色或标记。
检测
使用特定的仪器或设备 进行血小板计数和功能
分析。
结果解读
根据检测数据解读血小 板的功能和数量状态, 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
疗建议。
02
血小板图检测的应用
临床应用
诊断疾病
通过血小板图检测,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诊 断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等与血小板相关 的疾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血小板图检测》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注意事项
▪ .全部用具和稀释液要特别清洁,防尘、防 菌,以免计数时误认。
▪ .针刺要深,吸血及稀释动作要快,防聚集。 ▪ .同时做多项检查时,优先采计数之血。 ▪ .充池前应充分摇匀,充池后需静置分钟以
上待全部下沉后再计数。内完成。
(八)方法学平价
▪ .草酸铵法对破坏力强,使视野清晰,形态 清楚,是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方法。 由于体积小,易粘附、聚集及破坏等,结 果不甚理想。
▪ 正常人异常<,异常>才有意义。
▪ ()血小板卫星现象:血小板粘附、围绕 于中性粒细胞(或偶尔粘附于单核细胞) 的现象。偶见于抗凝血血涂片中,导致血 液分析仪减少。
二、血小板计数(手 工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理
▪ 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内计数, 计算出每一升血中血小板数。稀释液破坏, 固定并防止聚集。
(二)器材 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吸管、试管、采血针等。 (三)试剂:下列试剂任选一种 .草酸铵稀释液:草酸铵 ,蒸馏水加至.首选试剂。 .许汝和稀释液(复方尿素稀释液):尿素,枸橼酸
▪ .检测后: ▪ ()用同一份标本制备学血涂片染色精简
观察血小板数量、大小、分布情况,并注 意有无异常增多的红、白细胞碎片。 ▪ ()用参考方法核对。 ▪ ()同一份标本次计数误差要<。
(十一)临床意义
生理变化: ①新生儿<婴儿,出生后个月达成人水平。 ②晨间<午后,春季<冬季,毛细血管<静脉 ③运动、饱餐后上升,休息后恢复。 ④月经期低,经期后上升。 ⑤妊娠中晚期 ,分娩后天
再障等。
巨大血小板
.形态异常
▪ ()幼稚形:颗粒少。 ▪ ()老年形:边缘不规则,颗粒粗,呈离心
分布,有空泡。 ▪ ()病理幼稚形:体积大,胞质淡蓝,几
乎无颗粒。
▪ ()病理刺激形:体积增大,形态不一, 胞质呈淡蓝紫红,颗粒多而大小一致。
▪ ()退化形:大小、形态不一,有大空泡, 无颗粒或颗粒聚集。
钠,甲醛蒸馏水加至。过滤冰箱保存。
(四)操作
▪ .在小试管中加入稀释液。 ▪ .取末梢血μ加入试管中,迅速摇匀。室温放
置>分钟。 ▪ .充池,静置分钟。 ▪ .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中四角及正中共
个中方格内的数。
(五)计算
血小板数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数() ×××× 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总数×
(六)结果报告 :△△△ ×
性溶血、肿瘤等; ▪ ③其他:外科手术后、脾切除等。
三、平均体积()的临床意 义
▪ 参考值: ▪ 分析临床意义需结合数量变化。 ▪ .鉴别减少症的原因 ▪ ① ,而 ,骨髓自身正常,外周血破坏 。 ▪ ② ,而 ,骨髓抑制损伤而造成
▪ .血小板增高性疾病 ▪ ① ,而 :脾切除,慢粒等; ▪ ② ,而 :严重感染。 ▪ .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时常增高
血小板检查
目的要求
掌握:血小板计数的原理、、方法、质量 控制、参考值、方法学平价及临床意义。
重点 : 血小板计数 难点: 血小板形态
一、概述
(一)血小板的生成
造血多能干细胞
调控 分化
原巨核细胞
促进巨核细胞祖细胞增 殖、分化、成熟与释放 进入血液
在循环血,其余贮存于脾。
(二)血小板的破坏
▪ 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天,具有止血功能仅 开始天。衰老的血小板在单核巨噬细胞破 坏,主要在脾破坏。
▪ 脾池化:全身约有的血小板滞留于脾窦和 脾髓的细胞间,血小板在脾内的这种滞留 现象即“脾池化”,脾池中的血小板和循 环池中的血小板可以互换。
(三)血小板检测常用项目
▪ 、血小板计数 ():手工单项或血液分析仪 多项检测
▪ 、血小板平均体积()
▪ 、血小板分布宽度() ▪ 、血小板比积()
血液分析仪测
病理变化
▪ 减少: ▪ ①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障,巨幼贫等 ▪ ②破坏过多:、脾亢、等; ▪ ③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④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等; ▪ ⑤先天性:新生儿减少症、巨大综合征
▪ 增多: ▪ ①原发性:慢粒、原发性增多症、真性红
细胞增多症等; ▪ ②反应性: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急
▪ . ↑可作为判断骨髓功能恢复的较早指标: ▪ ①骨髓功能衰退时,、同时 ,抑制越重,
越。
▪ ②当骨髓功能恢复时, 先于,是功能恢复 的第一指标。
▪ .作为出血程度的监护指标 : ▪ 有出血倾向者显著低于无出血倾向者,即
使严重的 者,如>,出血发生率也低。
四、血小板分布宽度()和血 小板比积()
▪ .相差显微镜法:相差显微镜下,血小板立 体感增强,有助于识别血小板,还可照相 后核对计数结果,作为手工法血小板计数 的参考方法。
▪ (九)参考值:()×
(十)质量保证
▪ 原则是:避免血小板被激活、破坏,避免 杂物污染。
▪ .检测前:采血要顺畅,抗凝剂选用合适, 储存时间适当;
▪ .检测中:手工法计数要定期检查稀释液质 量,仪器法要质控合格;
▪ ②形态:胞质的颜色,颗粒有无、分布、 粗细,空泡;
▪ ③分布。
(一)正常形态
▪ μ,呈圆形、椭圆形、 逗点形或不规则形;胞 质呈淡蓝或粉红,中心 有若干细小紫红色颗粒, 无细胞核,血片上成群。
血小板 (血涂片)
(二)异常形态
▪ 、大小异常 ▪ ()大血小板:直径μ,巨型血小板直径>μ。
见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脾切除等。 ▪ ()小血小板:直径<μ,主要见于缺铁贫、
▪ .复方尿素法优点是胀大易辨认,但不能完 全溶解,且尿素易分解,试剂保存时间短。
▪ .血液分析仪法可同时测、等多个指标,快 速,临床适用。但不能鉴别红细胞碎片、 灰尘等与大小相似之物,故计数误差大。 当直方图出现变化时,应用显微镜计数法 校准之。
▪ .流式细胞仪法:用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染色 标记血小板,根据荧光强度和散射光强度, 用独立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可得到准确性极 高的血小板数。流式细胞仪法式目前血小 板计数参考方法。
▪ :是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分布情况进行数 据处理得到的血小板体积的变异系数。
▪ :是血小板计数值和经过计算得到的,其 值的大小与和值有关。 ×
▪ 、参考值: :~ ▪ : 成人:~ ~岁儿童:~ ▪ 、临床意义: ▪ 暂未用于临床,须与其他参数联合应用
五、血小板形态检查
形态检查内容
▪ ①血小板大小:有无巨大血小板或小型血 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