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组实验

合集下载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引言分组实验是一种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鼓励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分组实验的实施研究,探讨了分组实验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兴趣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

一、分组实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1. 提高学习效果分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并负责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更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2. 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协调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仪器的使用能力。

通过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能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分组实验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实验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分组实验更加活跃和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实验。

2. 增加学习乐趣分组实验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分享实验中的乐趣和收获,增加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在实验中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对科学的喜爱和追求。

三、分组实验的实施策略1. 合理分组在组织分组实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组。

要尽量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够互相配合、共同参与,避免出现个别学生过于依赖他人的情况。

2. 设置明确目标在实施分组实验前,教师应设置明确的实验目标,告知学生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学生需要清楚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实用标准文案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化学学生实验一(学生实验活动)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 PP1210——实验目的: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2、在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细口瓶、广口瓶、镊子、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大理石、氯化钠、水实验步骤和方法:1药品的取用a.取用粉末状固体b.取用粒状固体c.倾倒液体d.滴取液体e.滴加液体f.量取液体2、酒精灯的使用3、玻璃仪器的洗涤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学生实验二(学生实验活动)氧气的化学性质P——P173171实验目的:1、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2、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用品: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木炭、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上烧至发红,伸入氧气瓶内。

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取几根洁净铁丝拧成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

在酒精灯上点燃,待火柴燃尽时缓缓伸入有少量水的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3、将蜡烛放在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氧气瓶内。

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学生实验三(学生实验与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PP77——76实验目的: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用品: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铁夹、棉花、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高锰酸钾实验步骤和方法:1、检查装置气密性;2、向试管内装入7g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团棉花;3、固定试管4、点燃酒精灯,预热后用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5、收集气体6、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停止加热。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课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课教学
调 了实验的教学功 能 ,教师能根据 自己的教学需要 合理 安排分组实验 内容 。而新 课程 标准 强调教 材 的范例 作 用 ,教师作 为教材 的研究者 、开发 者和创造 者 ,应学会创 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给我们教师和学 生提供 了一个更 大 更 广 阔 的舞 台 ,教 师 可 根 据 教 学 内 容 的 需 要 在 教 材 中选 择 或是 自己设 计 与 教 学 内 容 紧 密 相 连 的 实 验 作 为 学 生
2.实验 中 对 部分 实验 的操 作要 领 做 指导 为 了保证学 生在 实验 的过程 中得 到 明显 的实验 现 象 ,对 某些技 术要 求 比较 高 的实 验 ,教师 应给予 提示 和 指导 。如铁丝在 O2中燃烧 的实验 ,操作要 领包括 :用排 水法收集气体时应该保证集气瓶 中 的气体 压强较大 ;铁 丝应把锈打磨 干净 后缠 绕成螺 旋状 ;用火 柴棍 引燃 时 , 应该等火柴棍 即将燃尽时才伸人集 气瓶 中,且应 自上而 下缓缓伸入 。这个 实验的技术要求 是很高 的 ,而且 实验 现 象 很 明 显 ,学 生 一 旦 独 立 完 成 该 实 验 ,可 以 得 到 很 大 程度上的满足 。因此 ,诸 如此 类实验 ,教 师应 给予 充分 的 指 导并 启 发 学 生进 行 分 析 。 四 、实验 完毕 应 督 促 学 生 写 出 高 质 量 的 实 验 报 告 。 并 给 予 学 生 正确 的评 价 实验完毕后 ,教师应提醒学 生对实验 记录及时 做分 析处理 ,如实填写实验报告 。一份 好 的实 验报告应该 真 实反 映出实验者在实验过程 中观 察到 的现 象 ,无论是正 常 的还是异常的 ,都应该反 映出实验 的真 实过程 。如实 验 中发现 了异常现象 ,对异常现象 的出现要有合 理 的解 释 ,学生在 寻求 合理 解 释 的过 程 中不 断 丰 富 自己的知 识 ,更 能 激 发 学 生 不 断 探 究 的 欲 望 ,达 到 实 验 的 真 正 目 的 。在 以 实 验报 告 作 为对 学 生 评 价 的 一 个 依 据 时 ,也 应 该考 虑 学生 在 实验 过 程 中 的表 现 ,对 表 现 出 色 的学 生 给 予 肯 定 ,这 将 会 大 大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热 情 和 积 极 性 ,为 今后进 一步顺利开展分组实验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这些年 ,笔者在 自己的教学 实践 中不 断地总结 和分 析 ,加强对 学生分组 实验 的管理 的 同时 ,加强对 学生分 组实验适 当地给予开放和引导 ,在教 学实践 中取 得 了一 定 的效 果 ,在 这 里 总 结 与 读 者共 勉 。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一、引言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而在实验教学中,分组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施方式。

本文拟对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分组实验。

二、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和意义1.分组实验的概念分组实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并最终将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以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1)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分组实验需要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促进学生交流和互动。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需要相互讨论和交流,这有利于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独立操作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够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确定分组方式在进行分组实验时,可以采用随机分组、按成绩分组、按兴趣分组等方式。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分组方式,以确保每个小组都具有一定的协作性和实验操作能力。

2.确定实验内容在确定实验内容时,应结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学生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确保实验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安排实验时间和地点在安排实验时间和地点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室设施和学生安全,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好实验操作及记录。

4.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范,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5.分析实验数据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实验结论。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案 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案  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8: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烧杯(100ml)、天平、硫酸铜溶液、铁钉
实验步骤:
1、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 CuSO4溶液,准备3根光亮的铁钉。

2、将溶液、铁钉一起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m。

3、将铁钉投入杯中,几分钟后,将其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m2。

实验现象:
烧杯中溶液的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履盖了一层红色粉末。

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分析及结论:
烧杯中发生反应: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一、分组实验的优点1. 提高学习兴趣分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质变化的过程,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可视性。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协助,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 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分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测量、记录等环节,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并增强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分组实验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实验项目。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责任感。

4. 促进思维发展在分组实验中,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实验操作,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的总结等。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思维水平。

二、分组实验的实施方法1. 确定实验项目在进行分组实验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习情况,确定适合的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直观的实验,如酸碱中和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物质的变化过程。

2. 分组安排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教师需要根据班级人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的分组。

一般情况下,每组3-5人为宜。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分组,以便让学生在团队中起到最大的作用。

3.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分组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做好详细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操作流程,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还需对实验器材、药品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4. 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的指导和监督。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5. 实验结果的总结在分组实验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他们今后的实验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化学实验报告上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1《水的组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到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重视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关于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加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览表
初中化学上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览表
时间
实验名称
学时数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必做
选做
必做
选做
第一周
水沸腾
1课时

研磨胆矾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闻气体气味

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1课时

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有什么不同
1课时

实验基本操作
1课时

第二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第一周
比较金属及合金的性质
1课时

金属的活动性
1课时

铁钉生锈的条件
1课时

第二周
不同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分散情况
1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课时

物质溶解的情况(饱和和不饱和溶液)
1课时

第三周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课时

第四周
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1课时

一些花瓣汁液和酸、碱的反应
1课时

第五周
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课时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稀释

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
1课时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1课时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课时

试验物质的导电性
1课时

第六周
中和反应
1课时

PH值的测定
1课时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1课时

第七周
粗盐提纯、蒸发
1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
1课时

1课时

氧气的化学性质
1课时

第三周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课时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课时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第四周
水的电解实验
1课时

品红在水中扩散
1课时

氨水扩散
1课时

第五周
过滤液体
1课时

区分硬水和软水
1课时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1课时

制取氢气及性质验证
1课时

第六周
质量酸反应
化肥的鉴别
1课时

有机高分子的材料
1课时

1课时

第七周
木炭的吸附作用
1课时

木炭还原氧化铜
1课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课时

第八周
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1课时

第十三周
燃烧的条件
1课时

灭火的原理
1课时

灭火器原理
1课时

爆炸
1课时

第十三周
煤和石油
1课时

甲烷的燃烧
1课时

Mg和盐酸反应

第十四周
酸雨的危害
1课时

初中化学下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