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案例

合集下载

简化分批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简化分批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二、分批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1.企业基本情况一工厂为小批生产,该工厂的产品批别多,生产周期较长,每月末经常有大量未完工的产品批数。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2.成本计算的有关资料该厂20×7年8月各批产品生产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1)8月份生产批号有:①7720批号:甲产品8件,7月投产,8月全部完工;②7721批号:乙产品l0件,7月投产,8月完工4件;③7822批号:丙产品5件,8月投产,尚未完工;④7823批号:丁产品15件,8月投产,尚未完工;⑤7824批号:戊产品12件,8月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为:①7720批号:7月份消耗原材料8 000元,生产工时4 000小时;8月份消耗原材料10 000元,生产工时5 020小时;②7721批号:7月份消耗原材料4 000元,生产工时1 500小时;8月份原材料消耗20 000元,生产工时20 000小时;③7822批号:原材料消耗5 600元,生产工时3 200小时;④7823批号:原材料消耗5 200元,生产工时3 000小时;⑤7824批号:原材料消耗5 000元,生产工时2 100小时。

(3)8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57 800元,工时38 820小时,直接人工15 528元,制造费用23 292元。

完工,采用实际工时确定,该批产品全部实际生产工时为9 020小时;6721批号的乙产品部分完工,采用工时定额计算确定已完工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4 000小时。

3.成本计算的程序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并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见表3-8、表3-9、表3-10和表3-11。

表3-8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金额:元注:表中的分配率计算方法:直接人工分配率=15 528÷38820=0.4,制造费用分配率=23 292÷38 820=0.6表3-9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7720# 品名:甲产品完工产量:8件(7月投产,8月全部完工)单位:元表3-10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7721# 品名:乙产品完工产量:10件(7月投产,8月完工4件)单位:元备注:表中的直接材料,采用约当产量法进行分配,完工转出的成本=(24 000÷10)×4=9 600(元)表3-11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7822# 品名:丙产品完工产量:5件(8月投产,尚未完工)单位:元表3-12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7823# 品名:丁产品完工产量:15件(8月投产,尚未完工)单位:元表3-13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7824# 品名:戊产品完工产量:12件(8月投产,尚未完工)单位:元社会实践报告系别:班级:学号:姓名:作为祖国未来的事业的继承人,我们这些大学生应该及早树立自己的历史责任感,提高自己的社多的人将其视为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案例12: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案例12: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案例十二: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海西集团下属的闽江公司生产的丁产品经过三个车间连续加工制成,第一车间生产D半成品,直接转入二车间加工制成H半成品,H半成品直接转入三车间加工成丁产成品。

其中,1件丁产品耗用1件H半成品,1件H半成品耗用1件D半成品。

原材料于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二车间和第三车间不再投入材料。

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

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1.本月各车间产量资料如下,见表11-16。

表11-16 各车间产量资料表
单位:件
2.各车间月初及本月费用资料如下,见表11-17。

表11-17 各车间月初及本月费用
下面采用平行结转法计算丁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编制各生产步骤的约当产量的计算表,见表12-18。

2.编制各生产步骤的成本计算单,见表11-19、表11-20、表11-21。

表11-19 产品成本计算单
车间:第一车间品名:丁产品(D半成品)单位:元
表11-20 产品成本计算单
车间:第二车间品名:丁产品(H半成品)单位:元
表11-21 产品成本计算单
车间:第三车间品名:丁产品单位:元
3.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如下,表11-22。

表11-22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产品名称:丁产品
根据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和产成品入库单,编制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丁产品30 026
贷:基本生产成本---- 第一车间16 906
---- 第二车间7 082
---- 第三车间 6 038。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举例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举例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举例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需要企业制定标准成本,即根据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流程,计算出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

以下是一个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的简单示例:
1. 确定标准成本:假设某企业在生产A产品时,需要使用甲材料,其标准成本为100元。

2. 计算实际成本:在某个月份,企业采购了1000单位的甲材料,实际采购价格为98元/单位。

3.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使用800单位的甲材料,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为800×=1600元。

4. 计算人工和制造费用:假设每生产一个A产品需要10小时的人工和10元的制造费用。

5. 计算总成本:总成本为78400+8000+800=872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企业需要将各种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产品中。

例如,甲材料的成本需要按照使用的数量分摊到A产品中。

同样地,人工和制造费用也需要按照生产的产品数量分摊到产品成本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或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成本会计5个案例

成本会计5个案例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实验案例资料第一部分:成本会计案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案例一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李明军2011年9月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会计员。

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向小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

该纺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

另外,还有若干为纺纱织布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纺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

纺纱和织布的工序包括清花、粗纺、并条、粗纱、细纱、捻线、织布等工序。

各工序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供下一工序使用,不经过半成品库。

该厂现行的成本计算模式是,第一纺纱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三纺纱车间和第二织布车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厂财务部对各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均要进行考核;另外,主管部门还要对半成品成本情况进行评比和检查。

张师傅问李明军,我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同时,张师傅还向小李提供了本企业三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成本资料,让小李熟悉企业的成本计算过程。

有关资料如下:某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

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第二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生产出产成品。

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1至表3:[思考题]1、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结转法)计算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人相应表中。

2、该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案例二 BBC公司全部成本计算法与变动成本计算法案例①共同成本即为共同制造费用总共4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②共同固定性销售费用总共5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本年的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与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相等,为130000美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按照以预计直接人工130000小时为基础计算的全厂分配率进行分配。

作业成本法计算案例

作业成本法计算案例

1、什么是作业?材料订购——材料检验——生产准备——发放材料——材料切割——车床加工——铣床加工——刨床加工——产品组装——产品质量检验——包装——车间管理2、作业分类(1)批次作业。

指同时服务于每批产品或许多产品的作业,例如生产前机器调试、成批产品转移至下一工序的运输、成批采购和检验等。

它们的成本取决于批次,而不是每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

(2)产品作业。

是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

例如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改造、产品更新等。

这些作业的成本依赖于某一产品线的存在,而不是产品数量或生产批次。

(3)生产维持作业。

是指服务于整个工厂的作业,例如工厂保安、维修、行政管理、保险、财产税等。

它们是为了维护生产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不依赖于产品的数量、批次和种类。

作业成本法举例A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服装服饰。

该公司的服装车间生产3种款式的夹克衫和2种款式的休闲西服。

夹克衫和西服分别有两个独立的生产线进行加工,每个生产线有自己的工厂技术部门。

5款服装均按批次组织生产,每批100件。

1、成本资料该公司本月每种款式的产量和直接成本如下表产品品种夹克西服合计型号夹克1夹克2夹克3西服1西服2本月批次810642每批产量100100100100100产量每批直接人工33003400350044004200直接人工总成本62006300640070008000每批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总成本产品型号夹克1夹克2夹克3西服1西服2合计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 总成本 每批成本 每件成本本月制造费用发生额如下表项目金额生产准别、检验和供应成本(批次作业成本)84000夹克产品线成本(产品作业成本)54000西服产品线成本66000其他成本(生产维持成本)10800制造费用合计制造费用分配率(直接人工)一、传统成本计算传统成本计算法汇总成本计算单2、 作业成本法计算型号 本月批次 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生产准备、检验等成本(不填) 分配率(元/批) 批次相关总成本 产品相关成本(不填)分配率(元/批) 产品相关总成本 生产维持成本(不填)分配率(元/直接人工)1、计算作业成本的分配率作业成本分配率的计算作业成本批次直接人工分配率(元/批)批次作业成本84000 夹克产品线成本54000 西服产品线成本66000生产维持成本108002、 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作业成本法汇总计算单生产维持成本间接费用合计总成本每批成本每件成本(作业成本法)每件成本(传统成本法)差异(作业成本-传统成本)。

成本计算与管理要素费用核算案例

成本计算与管理要素费用核算案例

3000
1500 3000 2000 3000
企业实际归集制造费用操作案例
(二)登记明细帐
宏远公司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帐
2006年8月
单位:元
摘要 其他费用分配表
原材料
工资及 福利费
折旧 费
水费 1000
办公费 电费 合计 1500 2000 45000
材料费用分配表 2500
2500
人工费用分配表 折旧费用分配表 制造费用分配表


2500
2000
3000
2000 3000 1000
1500
2000 3000
2000 12000
转出
的,平均分配省事。
究竟哪一组同学分析的 正确呢?还是让我们先 来学习一些关于产品材 料费用的基础知识吧!

理由:不能平均分配是因为课桌和座椅

消耗的材料并不完全一样,而且即使使
用同样的材料如木材时用量也不一样多。
案例分析
上面提到的这两个案例 ,第一个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 问题,非常好理解。第二个是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企业在 生产产品的时候,因为同类型不同型号的刹那品消耗的材料基 本都是一样的,所以在领用材料的时候,并不做特别的区分。 但是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却不能混在一起。而是应该按照各 个产品实际消耗的材料费用分别计入产品的成本。这就涉及到 材料费用的分配问题。事实上,不仅仅产品需要消耗材料,机 器设备的维修也需要消耗一些材料,其他部门如管理部门、销 售部门也需要消耗材料。那么,这些材料费用在会计上又该如 何核算呢?为此,我们必须从材料费用核算的原理开始学习, 直到学习企业实际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生产案例2:请大家现场观察,我们每天学 习都需要使用的课桌和座椅,家具厂生产它们都 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它们的材料材料成本又如何 计算?

成本法经典案例

成本法经典案例

成本法例1:某成片荒地面积2平方公里,取得该荒地的代价为1.2亿元,将其开发成“五通一平”熟地的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为2.5亿元,开发期为3年,贷款年利率为8%,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和开发利润分别为可转让熟地价格的2%、5.5%和10%,开发完成后可转让土地面积的比率为60%。

试求该荒地开发完成后可转让熟地的平均单价(假设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在开发期内均匀投入)。

可转让熟地的总价=取得该荒地的总代价+土地开发总成本+总管理费用+总投资利息+总销售费用+总销售税费+总开发利润=取得该荒地的总代价+土地开发总成本+总管理费用+总投资利息+可转让熟地的总价×(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和开发利润的比率)例2:某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该类建筑结构和用途的建筑物的单位建筑面积造价为1200元/m2,则该建筑物的重新购建价格为多少?例3:某幢房屋的建筑面积为300m2,该类用途、建筑结构和档次的房屋的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安装工程费为1200元/m2,专业费用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的8%,管理费用为建筑安装工程费与专业费用之和的3%,销售费用为重新购建价格的4%,建设期为6个月,所有费用视为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年利率为6%,开发商成本利润率为15%,销售税费为重新购建价格的6%,试计算该房屋的重新购建价格。

例5:某旧住宅测算其重置价格为40万元,地面、门窗等破旧引起的物质折旧为1万元;因户型设计不好没有独立卫生间等导致的功能折旧为6万元;位于城市衰落地区引起的经济折旧为3万元。

试求取该旧住宅的折旧总额和现值。

例6:某建筑物的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使用10年后,单位建筑物的重置价格为500元/m2,该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为30年,残值率为5%,试用直线折旧法计算该建筑物的年折旧额、折旧总额,并计算其现值。

例7:有一座10年前建成交付使用的建筑物,经估价师实地观察其成新率为0.80,该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为40年,残值率为0,试用综合法计算该建筑物的成新率。

成本管理案例

成本管理案例

成本管理案例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成本结构如下:直接材料成本:每个单位产品所使用的直接材料量为100千克,直接材料价格为每千克20元。

直接人工成本:每个单位产品所需的直接人工时间为10小时,直接人工工资为每小时30元。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产品制造所需的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公司根据生产产量计划,预计每个单位产品所需制造费用为300元。

销售费用:公司预计每个单位产品销售费用为100元。

管理费用:公司预计每个单位产品管理费用为200元。

某年1月份,公司计划生产产品1000个,实际完成了生产1000个产品。

1.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

计算直接材料成本:1000个产品×100千克/产品×20元/千克=200,000元。

计算直接人工成本:1000个产品×10小时/产品×30元/小时=300,000元。

计算制造费用:1000个产品×300元/产品=300,000元。

计算销售费用:1000个产品×100元/产品=100,000元。

计算管理费用:1000个产品×200元/产品=200,000元。

产品的单位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200,000元+300,000元+300,000元+100,000元+200,000元=1,100,000元。

所以,该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100,000元。

2.计算产品的销售价格。

产品的销售价格=产品的单位成本×(1+所需的利润率)设定的利润率为20%。

产品的销售价格=1,100,000元×(1+20%)=1,100,000元×1.2=1,320,000元。

所以,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320,000元。

3.计算产品的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数量为1000个。

销售收入=1,320,000元×1000个=1,320,000,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某公司生产甲乙两个产品,采用品种法进项核算,成本核算项目设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月初无在产品,原材料一次投入。

(1)领料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领用A材料100000元,按照领用材料重量分配(甲产品600千克,乙产品400千克)
分配原材料:
(2)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发生工人工资50000,按照生产工时分配(甲产品600小时,乙产品400小时)
分配人工费:
(3)本月发生制造费用30000元,按照生产工时分配(甲产品600小时,乙产品400小时)
(4)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60000、直接人工30000、制造费用18000)◆假若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计算法分配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假若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分配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固定成本直接材料20000,直接人工5000,制造费用8000)
◆假若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分配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当月领用直接材料20000)
◆假若采用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分配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本月共生产甲产品100件,其中完工60件,剩余40件完工50%。


◆假若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本月甲产品在产品40件,单位定额成本直接材料300,直接人工200,制造费用150。


【案例2】某企业2013年12月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在两个车间内进行,原材料在第一车间投入,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加工完成为产成品。

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的方法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

资料一:有关产成品定额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资料二:
请根据上述资料完成甲产品成本计算表的填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