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试题1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1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1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习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管理员

一、单项选择题

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苏联 B. 南斯拉夫c.越南D.古巴

2.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 D.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3.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 B. 苏联解体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强大

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9.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 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 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1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 B. 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 民主集中制

11.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实现共产主义1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 D. 斯大林

13.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14.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 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 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 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6.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 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 国家政权问顾

1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 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D.国家政权问题

18.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 c.理论斗争D.议会斗争

1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0.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A.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B.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

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D.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国家建立过社会主义?()

A.南斯拉夫B.罗马尼亚 c.奥地利 D. 匈牙利

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E.找到了一条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A.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B. 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E.剥削制度的彻底消灭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B.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正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D.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E.我国的社会主义是较为发达的社会主义

5.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

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 按劳分配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E.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共产党的领导

6.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种主要模式是()。

A.前苏联模式B.南斯拉夫模式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民主社会主义模式E.人道的社会主义模式

7.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

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B.历史传统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D.地域环境不同

E.民族特性不同

8.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国家政权 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E.剥削阶级的消灭

9.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首先进人社会主义是()。

A.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B. 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表现

c.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E.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10.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

A.政治领导B.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D. 集体领导 E.具体领导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2.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

A.攻击和反对共产主义 B. 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步入社会主义 c.主张搞三权分立、多党制

D.主张搞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 E.赞成思想多元化

13.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

A.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B.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 C.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 D. 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 E.它们的历史任务是不一样的

14.列宁指出的具备革命形势的主要特征是()。

A.被压迫阶级的贫苦和灾难超乎寻常的加剧 B.统治阶级遭受危机,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

c.多数工人充分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并且抱有为革命牺牲的决心

D.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并制定了正确的路线 E.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有()。

A.发生了新的科技革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c.阶级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D.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E.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大大增强

16.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

A.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B.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c.德国古典哲学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E.剩余价值学说

1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基本形式有()。

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 c.文化斗争D.思想斗争 E.理论斗争

18.《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以后的任务是()。

A.用革命的暴力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B.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彻底消灭私有制

c.把全部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中。使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D.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E.逐步消灭三大差别,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19.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

A.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 B.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C.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

D.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 E.无产阶级是人数最多的阶级

20.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有一定数量的无产阶级B.工人运动的一定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指导D.加强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联合 E.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三、简答题

1.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会产生? 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3.简述空想社会主义有什么功绩和缺陷? 4.科学社会主义有什么历史功绩?

5.简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6.简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7.简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 8.简述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9.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历史经验包括哪些内容? 10.为什么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

义?

四、论述题

1.试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与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

2.试述苏联模式的特征及其弊端。 3.试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步骤。

4.试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试述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6.试述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B4.A5.C6.C7.D8.A 9.B10.D11.C12.C13.B 14.D15.D16.A 17.D18.B19.D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2.AC3.CD4.BD5.ABCDE 6.ABC7.ABDE8.ABCDE9.BCD 10.ABC

11.ABD12.ABCDE13.ABCDE14.ABC15.ABCDE 16.BCD17.ABE 18.ABCDE19.ABCD20.ABC

三、简答题

1. 【答案要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绝非偶然,这是因为它已具备了客观历史条件。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为科学社会

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2)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3)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优秀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2.【答案要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

(1)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无产阶级是最富革命性和最有前途的阶级,它承担着团结全体劳动者,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2)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和任务,是以夺取政权为先导。经过长期的努力,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依据,有步骤地实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劳动者在政治、经济、思想上获得解放。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必须坚持民

主革命的领导权,团结广大群众,首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尔后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3)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一个革命转变的过渡时期,它的起点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终点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不仅在过渡时期而且在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坚持。

(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长过程中还要划分若干个小的阶段。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进行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过程。

(8)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就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社会。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和选择正确的改革道路。

(9)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10)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理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是国际性的事业,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联合起来是这一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同时各国无产者和劳动群众的解放斗争又是首先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的,坚持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

3.【答案要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本身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这主要表现在:①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②在此基础上,它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积极主张和合理设想;

③它的历史观中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地位和唯心史观的限制,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也存在

一系列根本性缺陷。这主要表现在:①坚持理性支配世界和唯心主义的天才史观,从抽象的理性出发设想出种种社会改革方案;②不能正确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把改造世界

的希望寄托在各国统治者身上;③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幻想用理性感化资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4.【答案要点】(1)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对资本主义大工业、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产者与无产者之间阶级对立科学考察的结果,是关于无产阶级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过渡到消灭阶级,解放整个社会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全世界工人运动树立了新的旗帜,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

(2)科学社会主义在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它产生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科学社会主义也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由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掀开了人类发展的崭新一页。5.【答案要点】(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 (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

6.【答案要点】①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中的最重大事件,它大大地改变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力量。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地促进战后反殖民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③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发展,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表明各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正确地结合起来。

7.【答案要点】(1)最早是1948年开始的南斯拉夫的改革,突破苏联模式,创造了自治社会主义模式,曾经取得很大的成功,后来由于内外的复杂原因,尤其是东欧剧变的冲击,导致了它的分裂。

(2)匈牙利的改革,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他们曾不事张扬地进行改革,也一度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成功,为世界公认,人们称之为“匈牙利模式”。后来由于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变化,80年代末成了最早剧变的国家之一。

(3)苏联在斯大林逝世以后,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也曾在经济、政治以及党的领导体制方面进行改革,曾经闹得沸沸扬扬,为世人瞩目,后来由于准备不足、领导更迭、阻力不小、思想混乱而不了了之。到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再一次掀起改革高潮,

提出“改革与新思维”,后来发展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

(4)在1956年之后,中国曾试图突破苏联模式.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在经济上提出过“十大关系”,在政治上提出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后来出于对形势作出错误的判断,受“左”的思潮的影响,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思想,犯了严重的错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70年代末,中国正是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才走上了正确健康的改革之路。

8.【答案要点】(1)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2)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3)坚持走改革之路。 (4)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9.【答案要点】(1)要适应各时期的需要,建立无产阶级国际组织;

(2)要正确处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关系;

(3)要正确处理国际组织的统一指导和各国独立自主的关系;

(4)要正确处理国际援助和自力更生的关系;

(5)要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6)要认清并处理好国际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关系。10.【答案要点】(1)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它决定了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种对抗性的矛盾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2)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其向更高社会形态的转化准备了物质条件和实现这种转化的社会力量。物质条件表现在垄断的发展使生产接近最全面的社会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和资本呈现国际化的趋势,经济管理的社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巨大的财富积累、大量的最新技术以及全面社会化管理,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高觉悟,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是列宁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

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的依据。列宁认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所谓不平衡,是指各个企业、各个托拉斯、各个工业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是按照既定的次序,不是一个托拉斯、一个工业部门或一个国家始终走在前面,其他托拉斯或其他国家依次跟在后面,而是后起的部门或国家逐渐赶上并超过原来走在前面的工业部门或国家。但是,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这种不平衡规律不是通过渐进形式而是通过跃进形式实现。例如,英国在发展方面走在各国之前,需要一百年左右时间。可是后来,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德国只用20年就开始超过英国,而美国用更短的时间超过了欧洲各国。这种实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甚至帝国主义世界大战。而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并使它们之间没有可能联合起来共同镇压无产阶级革命,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可能。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相联系的是帝国主义体系薄弱环节。如果说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大战;那么,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则提供了冲破帝国主义战线,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可能。列宁认为,所谓帝国主义体系薄弱环节,一般说来,不一定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这里统治阶级的统治能力较强,也不会是连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都没有的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在这样国家不具备搞社会主义的起码条件,而往往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有一定的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客观上阶级矛盾很尖锐、激烈,主观上有解决客观矛盾条件的国家。列宁认为,构成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至少要具备如下条件:第一,要有一定的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第二,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和统治能力比较薄弱,难以照旧统治下去;第三,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具有高度的革命热忱,不想照旧生活下去;第四,有一个政治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与指导。俄国

就是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国是个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但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以后,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俄国存在着各种矛盾:全体人民同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各少数民族同俄罗斯族的矛盾;俄国同西方列强的矛盾。俄国成为一切矛盾的集中点,正孕育着一场革命。特别是俄国有以列宁为领袖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这一切使俄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最容易突破的一环。列宁深入研究帝国主义,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并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将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于1915年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写道:“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个原理。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新发展。这个理论极大地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对本国统治阶级的主动进攻精神,给他们指出了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它为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光辉前程。

2.【答案要点】(1)何谓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全称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称传统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经过20世纪20、30年代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而逐渐形成的一套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体制。

(2)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在经济上,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础和最重要特征,同时采取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压缩农业,否定和限制商品经济;政治上,采取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的苏维埃形式,各级政府和苏维埃均实行双重领导体制,苏联共产党独揽政权,国家权力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文化上各文化单位均由国家包下来,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或党的领导人说了算,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视为异端加以批判。

(3)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苏联模式保证了在30年代激烈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和复杂的历史条件下政局的稳定;保证了人、财、物力的集中,全党全国意志和行动的统一,从而保证了高速度发展工业,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比较雄厚的基础;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前提。

(4)苏联模式的弊端。苏联模式在经济上僵化单一的公有制和强制性的集体化运动违背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要求;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束缚和压制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使微观经济失去活力;片面发展重工业及对农业的牺牲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对商品经济的排斥造成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和浪费严重。政治上由于集权过多造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个人专权和个人崇拜造成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失误;管理机构的庞大导致官僚主义蔓延和管理阶层的特权;对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认识导致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

3.【答案要点】(1)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探索在世界和平的国际条件下如何去发展世界

社会主义;

(2)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在自身加速发展的同时,还要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协作,以迎头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4)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本国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4. 【答案要点】(1)何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是邓小平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正式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共十五大上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中创立的,这一理论首次初步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①在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在发展阶段上,强调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历史阶段。

③在根本任务上,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④在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⑤在外部条件上,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⑥在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⑦在战略步骤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要争取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⑧在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依靠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⑨强调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

5·【答案要点】(1)东欧剧变的过程。各国大体都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执政党因各种原因面

临严重困难,党内出现反对派并与党外反对派相呼应;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压力下不断退让;三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实现政权更迭。

(2)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东欧地处苏联和西欧之问,均属中小国家,历来是各大国和军事联盟矛盾集中的地方,民族矛盾十分复杂;②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是各国社会内部发生危机的主要原因;严重破坏民主与法制是各国党和政府脱离群众的要害;民族矛盾激化是东欧剧变的催化因素;③苏联因素:东欧的社会主义模式是由苏联强加的,僵化的体制在苏联干预下一直未能顺利改革;苏联出于自身利益对东欧的牢牢控制;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为剧变造成了外部条件;④西方因素:西方国家对东欧各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构成东欧剧变的外部原因。

(3)戈尔巴乔夫改革及苏联解体的过程。

第一阶段:从1985年到1988年,是进行经济改革、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酝酿阶段;第二阶段:从1988年到1990年初,全面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和论证阶段;第三阶段:1990年到1991年底,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实行和苏联解体的阶段。

(4)苏联解体的原因。

外因:主要是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影响。

内因:远因是苏联自2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得不到及时纠正,积重难返;近因主要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促进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5)苏东剧变的教训。

①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②必须改革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

③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④必须实行正确的对外战略和方针政策;

⑤必须在思想战线上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

6.【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简称为东西关系。战后初期一直到五六十年代,东西方之间的往来极其稀少。这主要缘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经济封锁和禁运,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

上主要在它们之间相互问发展合作关系。然而,斯大林把因西方冷战政策造成的东西方关系的隔绝状态,看作是规律性的现象,提出了“两个平行的世界”的理论,强调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对立。这对开拓和发展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因此,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据此,他提出:“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为重新认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发展东西方关系开拓了道路。

(1)东西方之间建立和发展关系具有客观基础。

①当今的世界是生产国际化高度发展的世界。任何国家,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需要通过发展相互的经济关系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大趋势。

②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存在着相互的依存性。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发展经济所迫切需要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需要从社会主义国家获取其稀缺的生产资源和有利的投资场所并开拓广阔的潜在大市场。经济上的这种相互依存性为发展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关系提供了客观的必要性。

(2)东西方之间发展关系也有制约因素。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东西方之间关系的发展极不稳定,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一系列因素制约。

①受政治关系的制约。与其他国际关系相比,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受国际政治,特别是东西方之间政治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这也是东西方关系时有起伏的重要原因。

②受不同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制约。正确反映世界经济客观规律的理论,必然会制订出有得于发展相互经济关系的经济政策和建立相应的经济体制,从而促进东西方经济关系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③受东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特别是出口结构的制约。

(3)应清醒地认识到,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性。

①这是一种平行互利的关系。发生关系的双方都是政治上、经济上独立的主权国家。任何一方都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利益,独立自主地选择合作的伙伴、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和合作条件。

②这种关系又具有不合理和实际不平等的性质。目前,东西方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有很大差距,因而在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金融等领域的地位有很大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优势,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劣势。要改变这种不合理和实际不平等的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速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以提高国际经济地位;同时,要同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一道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而斗争。

人工智能经典考试题目,例题

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 1.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有5个部分组成:知识库、数据库、推理引擎、____和用户界面 A.解释设备 B.外部接口 C.开发者接口 D.调试工具 2.前向(正向)推理是数据驱动的。推理从已知的数据开始,依次执行每条可执行的规则,规则所产生的新的事实被加入到数据库中,直到没有规则可以被执行为止。请根据以下的数据库和知识库推出有哪些元素被加入到数据库中 A. N X Y Z B. L X Y Z C. N L X Z

D. L N X Y 3.关于专家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允许不精确的推理,但不能处理不完整、不确定和模糊的数据 B.当数据不完账或模糊时,有可能会出错 C.当需要新知识时,很容易实现调整。 D.提供知识与处理过程明确分离的机制 4.对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的缺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规则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B.低效的搜索策略 C.没有学习能力 D.没有统一的结构 5.对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的优点,下列说确的是 A.规则之间的关系透明

B.高效的搜索策略 C.处理不完整、不确定的知识 D.具备学习能力 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中的不确定性管理 6.专家系统中不确定性知识的来源一般分为4种:弱暗示、____、未知数据,以及合并不同专家观点时的困难 A.不完整的信息 B.不一致的信息 C.不确定的信息 D.不精确的语言

7.有一同学,考试成绩数学不及格的概率是0.15,语文不及格的概率是0.05,两者都不及格的概率为0.03,在一次考试中,已知他数学不及格,那么他语文不及格的概率是多少? A.0.2 B.0.25 C.0.4 D.0.6 8.掷三枚骰子,事件A为出现的点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 A.1/18 B.1/36 C.1/72 D.1/108 9.下列哪个符合著名的贝叶斯公式 A.P(Ai/B) = P(Ai) x P(B/Ai) /Σ(P(Aj) x P(B/Aj)) B.P(Ai/B) = P(Ai) x P(Ai/B) /Σ(P(Aj) x P(B/Aj)) C.P(Ai/B) = P(B) x P(B/Ai) /Σ(P(Aj) x P(B/Aj))

《人工智能》测试题答案

测试题 ——人工智能原理 一、填空题 1.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______,而研究的近期目标是____________ _______;远期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领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知识表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产生式系统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用归结反演方法进行定理证明时,可采取的归结策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宽度优先搜索对应的数据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深度优先搜索是________________。 7.不确定知识处理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AI研究的主要途径有三大学派,它们是________学派、________学派和________学派。 9.专家系统的瓶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来自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是。 10.确定因子法中函数MB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函数MD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领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一阶谓词逻辑可以使用的连接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3.基于规则的演绎系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D-S证据理论中函数Bel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函数Pl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问题的状态空间,可以记为三元组,其中S为________,F为________,G 为________。 16.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内容有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7.知识表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8.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是在年由主持研制成功的; 我国的第一个专家系统是在年研制成功的。 19.神经网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广泛前向网络。 20.在框架表示法中,用若干个___________描述对象的属性,用若干个_________描述属

《操作系统》模拟试题1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模拟试题1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中断2.在裸机上培植操作系统3.先来先服务 4.等待状态5.环路条件6.解决重名问题7.引用位改变位8.虚拟分配9.目录表目 二、选择填空 1.B 2.A 3.D 4.D 5.A 6.C 7.B 8.D 三、简答题 平均周转时间t=(1+2.8+1+1.3)/4=1.525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1+2.33+3.33+2.6)/4=2.315 2.答: ①解释用户的I/O系统调用命令;②设备驱动;③中断处理 3.解答 页面大小为4KB 4KB=21212位 允许用户虚地址空间最大为16页16=24 4位 允许系统物理主存最多为512个主存块512=299位 虚地址寄存器位数:12+4=16;物理地址寄存器位数12+9=21 四、解答 1.该系统在时刻t的内存分布图 2.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在时刻t的空闲区队列结构如下图所示 3.(1)首次适应算法: 作业1(38KB)第1块100-38=62KB (2)最佳适应算法:

作业1(38KB),队列中的第1个元素(大小为36KB),不能分配; 队列中的第2个元素(大小为60KB)满足,60-38=22KB,队列重新排列。 五、解答:调度用的进程状态变迁图如下图所示。 1.有合理的响应时间:采用时间片调度; 2.有较好的外部设备利用率:请求I/O的进程,I/O完成后进入中优先就绪状态; 3.缺页对程序执行速度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请求页面的进程,页面调入后进入高优先就绪状态。 当CPU空闲时,首先从高优先就绪队列中选择队首元素去运行;若高优先就绪队列为

空,则从中优先就绪队列中选择队首元素去运行;若中优先就绪队列为空,则从低优先就绪队列中选择队首元素去运行。 六、在一个数据采集系统中,利用两个缓冲区buf1和buf2(缓冲区大小为每次存放一个数据)来缓和读和写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方法是对这两个缓冲区交替进行读、写,并规定只已空的缓冲区进行写操作,又只能对已满的缓冲区进行读操作。试用信号灯的P、V操作实现读进程与写进程的同步问题,要求用一种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写出程序描述。 解答: Main() { s1:=1; S2:=0; T1:=1; T2:=0; Cobegin P1(); P2(); Coend } P1() p2() { while(输入未完成) {while(输出未完成) { { P(s1); p(s2); 数据放入buf1中;数据从buf1中取出; V(s2); v(s1); P(t1); p(t2); 数据放入buf2中数据从buf2中取出; V(t2); v(t1); } } } } 七、设一个已被打开的文件A有100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大小与物理块大小相等,都为512KB),现分别用连续文件、串联文件、索引文件来构造。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画出这三种文件的物理结构。 2.若要随机读r7记录,问在三种结构下,分别要多少次磁盘读操作?要求作必要说明。解答: 1、(1)连续文件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

1.《乌托邦》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的杰作。书中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乌托邦”。乌托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一切人都必须参加体力劳动,参加劳动的人都可以保证得到一切必需品。实行民主政治,所有的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应当为人民利益工作。国家元首也由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全体居民讨论决定。这种社会结构的优点可以使居民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3.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大多数民主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人士或团体一般都要比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政治立场上更为左倾。很多人将诸如瑞典之类的北欧国家看作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社会民主主义者与民主社会主义者有共同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 民主社会主义是在一个民主国家内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与理想,也可称为反专制社会主义。 大多数民主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人士或团体一般都要比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政治立场上更为左倾。很多人将诸如瑞典之类的北欧国家看作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 4.卡夫丁峡谷 “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 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基本内容

人工智能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xx学校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考试课程:《人工智能》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开卷出卷教师: 考试专业:考试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是在(D )年 A.1946 B.1960 C.1916 D.1956 2. 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两个最重要最广泛领域为:B A.专家系统、自动规划 B. 专家系统、机器学习 C. 机器学习、智能控制 D. 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 3. 下列不是知识表示法的是 A 。 A:计算机表示法B:“与/或”图表示法 C:状态空间表示法D:产生式规则表示法 4. 下列关于不确定性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C 。 A:不确定性知识是不可以精确表示的 B:专家知识通常属于不确定性知识 C:不确定性知识是经过处理过的知识 D:不确定性知识的事实与结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 5. 下图是一个迷宫,S0是入口,S g是出口,把入口作为初始节点,出口作为目标节点,通道作为分支,画出从入口S0出发,寻找出口Sg的状态树。根据深度优先搜索方法搜索的路径是 C 。 A:s0-s4-s5-s6-s9-sg B:s0-s4-s1-s2-s3-s6-s9-sg C:s0-s4-s1-s2-s3-s5-s6-s8-s9-sg D:s0-s4-s7-s5-s6-s9-sg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有三家:符号主义、进化主义和连接主义。 2. 问题的状态空间包含三种说明的集合,初始状态集合S 、操作符集合F以及目标

状态集合G 。 3、启发式搜索中,利用一些线索来帮助足迹选择搜索方向,这些线索称为启发式(Heuristic)信息。 4、计算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新内容,涉及神经计算、模糊计算和进化计算等。 5、不确定性推理主要有两种不确定性,即关于结论的不确定性和关于证据的不确 定性。 三名称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答:(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2)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个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3)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一种以“电子束搜索”特点抑制搜索空间的计算量爆炸的搜索方法,它能以解空间的多点充分搜索,运用基因算法,反复交叉,以突变方式的操作,模拟事物内部多样性和对环境变化的高度适应性,其特点是操作性强,并能同时避免陷入局部极小点,使问题快速地全局收敛,是一类能将多个信息全局利用的自律分散系统。运用遗传算法(GA)等进化方法制成的可进化硬件(EHW),可产生超出现有模型的技术综合及设计者能力的新颖电路,特别是GA独特的全局优化性能,使其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自进化能力获得更充分的发挥,为在无人空间场所进行自动综合、扩展大规模并行处理(MPP)以及实时、灵活地配置、调用基于EPGA的函数级EHW,解决多维空间中不确定性的复杂问题开通了航向 (4)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它主要使用归纳、综合而不是演绎 (5)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集合中自动抽取隐藏在数据中的那些有用信息的非平凡过程,这些信息的表现形式为:规则、概念、规律及模式等。它可帮助决策者分析历史数据及当前数据,并从中发现隐藏的关系和模式,进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行为。数据挖掘的

操作系统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组成的。C A、硬件 B、软件 C、硬件和软件 D、用户程序 2.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该操作系统应该是()。B A、多道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实时系统 D、网络系统 3.若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状态。A A、就绪 B、等待 C、运行 D、完成 4.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存在10个进程,则最多可能有()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D A、2 B、9 C、1 D、10 5.在创建进程时,()不是创建所必需的步骤。C A、为进程建立PCB B、为进程分配内存等资源 C、为进程分配CPU D、将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6.作业调度是从处于()状态的队列中选取作业投入运行。B A、提交 B、后备 C、阻塞 D、就绪 7.下述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避免策略的是()。A A、银行家算法 B、资源有序分配法 C、资源分配图化简法 D、撤消进程法8.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佳适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进行排列。D A、地址从大到小 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大到小 D、尺寸从小到大 9.在请求调页系统的多种置换算法中,选择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A A、FIFO算法B、OPT算法C、LRU算法D、NRU算法 10.在回收内存时出现释放区与插入点前一个分区F1相邻接,此时应()。C A、为回收区建立一个分区表项,填上分区的大小和起始地址 B、以F1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且不做任何改变 C、以F1分区的表项为新表项,但修改新表项的大小 D、以F2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同时修改新表项的大小和起始地址。 11.在操作系统中,使用户所编制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是由()功能实现的。D A、设备分配B、缓冲管理C、设备管理D、设备独立性 12.磁盘属于()。C A、字符设备 B、独占设备 C、块设备 D、虚拟设备 13.对文件空闲存储空间的管理,在MS-DOS中采用的是()。B A、空闲表 B、文件分配表 C、位示图 D、成组链接法 14.使命令的执行结果不在屏幕上显示,而将之引向另一个文件,这各功能称为()。D A、脱机输出 B、管道 C、联机输出 D、输出重定向 15.在数字加密算法中,DES算法是一种()。C A、序列加密算法 B、公开密钥加密算法 C、对称加密算法 D、数字签名算法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只有计算机硬件而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2.进程空间分为用户空间和(系统空间)。 3.若进程的用户程序段在执行时,该进程处于用户态,也称为(目态)。 4.根据响应时间分类,可以将实时系统分为(强实时系统)、(弱实时系统)和一般实时系统。5.程序被装入内存时由操作系统的连接装入程序完成程序的逻辑地址到内存地址的转换的过程称为(地址映射)。 6.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特征包括多次性、(对换性)和(虚拟性)。 7.I/O设备的控制方式可分为程序控制方式、(DMA方式)、中断方式和通道方式等。8.(文件)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绪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5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算机考试试卷生成要求 1、总成绩满分为30分 2、总题量为60道;其中单项选择题40道,每道0.5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 道0.5分;判断题10道,每道0.5分。 绪论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的、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 )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B.无产阶级争取人权的科学理论 (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学说 ( ) D.关于无产阶级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理论 ( ) 3.马克思主义从它的研究对象上讲是:()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 D.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 ) C.达尔文 ( ) D.牛顿 ( )

大学人工智能期末考试题库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试卷(1)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问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人工智能是何时、何地、怎样诞生的?(5分) 答:人工智能于1956年夏季在美国达特茅斯(Dartmouth)大学诞生。(3分)1956年夏季,美国的一些从事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和神经学研究的年轻学者,汇聚在Dartmouth大学,举办了一次长达两个月的学术讨论会,认真而热烈地讨论了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使用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以代表有关机器智能这一研究方向。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 2.行为主义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之一,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5分) 答:行为主义,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这种观点认为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动(所以被称为行为主义),它不需要知识、不需要表示、不需要推理。其原理是控制论和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 3.什么是知识表示?在选择知识表示方法时,应该考虑哪几个因素?(5分)答:知识表示是研究用机器表示知识的可行性、有效性的般方法,是一种数据结构与控制结构的统一体,既考虑知识的存储又考虑知识的使用。知识表示实际上就是对人类知识的一种描述,以把人类知识表示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结构。对知识进行表示的过程就是把知识编码成某种数据结构的过程。(3分)在选择知识表示方法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能否充分表示相关的领域知识;(2)是否有利于对知识的利用;(3)是否便于知识的组织、维护和管理;(4)是否便于理解和实现。(2分) 4.框架表示法有什么特点?(5分) 答:框架表示法有如下特点:结构性、继承性、自然性。(5分) 5.何谓产生式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5分) 答:把一组产生式放在一起,让它们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一个产生式生成的结论可以供另一个产生式作为已知事实使用,以求得问题的解,这样的系统称为产生式系统。(2分) 产生式系统一般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规则库、综合数据库和推理机。(3分) 6.产生式系统中,推理机的推理方式有哪几种?请分别解释说明。(5分)答:产生式系统推理机的推理方式有正向推理、反向推理和双向推理三种。 正向推理:正向推理是从己知事实出发,通过规则库求得结果。 反向推理:反向推理是从目标出发,反向使用规则,求证已知的事实。 双向推理:双向推理是既自顶向下又自底向上的推理。推理从两个方向进行, 直至在某个中间界面上两方向结果相符便成功结束;如两方衔接不上,则推理失败。

人工智能原理模拟试题

人工智能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专家系统 2.产生式 3.启发式搜索 4.归结原理 5.原子集 二、选择题 1.非结构化的知识的表示法是()。 A. 语义网络表示 B. 谓词逻辑表示 C. 框架表示法中 D. 面向对象表示 2.归结策略中,()是完备的。 Ⅰ. 线性输入策略Ⅱ. 支持集策略Ⅲ. 单文字策略Ⅳ. 祖先过滤策略 A. Ⅰ,Ⅱ B. Ⅰ, Ⅲ C. Ⅱ, Ⅳ D. Ⅲ, Ⅳ 3.在证据理论中,信任函数与似然函数对(Bel(A),Pl(A))的值为(0,0)时,表示()。 A. A为真 B. 对A一无所知 C. A为假 D. 对A为真有一定信任 4.在主观Bayes方法中,专家给出的Ln和LS值,不能出现下两种情况()。 Ⅰ. LN<1, LS<1 Ⅱ. LN<1, LS>1 Ⅲ. LN>1, LS<1 Ⅳ. LN>1, LS>1 A. Ⅰ,Ⅱ B. Ⅱ, Ⅲ C. Ⅰ, Ⅳ D. Ⅱ, Ⅳ 5.在证据理论中,信任函数与似然函数的关系为()。 A. Bel(A)≤Pl(A) B. Bel(A)<Pl(A) C. Bel(A)≥Pl(A) D. Bel(A)>Pl(A) 6.不完备的搜索过程是() A.广度优先搜索 B.深度优先搜索 C.有界深度优先搜索 D.代价树广度优先搜索 7.在主观Bayes方法中,规则E→H,有LS=LN=1,这意味:() A.E对H 没有影响 B. E支持H C. -E支持H D. E支持-H 8.在可信度方法中,若证据A的可信度CF(F)=0, 这意味:() A. 证据A不可信 B. 对证据A一无所知 C. 证据A可信 D.没有意义 9.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域不包括()。 A. 自然语言理解 B. 自动程序设计 C. 程序设计方法 D. 自动定理证明 10.用归结反演证明定理时,若当前归结式为(),则定理得证 A.永真式 B.包孕式(subsumed) C.原子谓词 D.空子句 11.在主观 Bayes方法中,证据E支持结论H时,有()。 A. LS=0 B. LS<1 C. LS=1 D. LS>1 12.在可信度方法中,证据E的出现增加结论H为真时,有()。

操作标准系统模拟试题(含答案)

操作系统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A ) 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体 2、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C )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 A、响应时间 B、周转时间 C、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 3、在操作系统中,P、V操作是一种(D ) A、机器指令 B、系统调用命令 C、作业控制命令 D、低级进程通信原语 4、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进程是动态概念 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 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 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5、下面所述步骤中,( A )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需的。 A、由调度程序为进程分配CPU B、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 C、为进程分配内存 D、将进程控制块链入就绪队列 6、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若mutex=0,则( B ) A、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 B、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C、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进入 D、表示有两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7、系统中有n(n>2)个进程,且当前不在执行进程调度程序,试考虑下列4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 A、没有运行进程,有2个就绪进程,n-2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B、有1个运行进程,没有就绪进程,n-1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C、有1个运行进程,有1个就绪进程,n-2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D、有1个运行进程,有n-1就绪进程,没有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8、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C )也可能产生死锁。 A、进程优先权 B、资源的线性分配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1.怎样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⑴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必然归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从不同方面给科学社会主义作论证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没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学说,固然不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作用就得不到体现,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论证就得不到落实。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物质力量;⑵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上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它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更直接、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它是行动的马克思主义,他的作用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它为各国无产阶级提供正确的理论纲领和战略策略原则,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指南和胜利的旗帜。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⑴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引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既然客观实际在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着,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必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发展。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把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一种把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同坚决承认广大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出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⑶马克思主义是向人类文明成果开放的思想体系。 3.试述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⑴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揭示雇佣劳动的本质,因而无法论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②空想社会主义未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不了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③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因此,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特定历史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必然被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⑵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加剧,与此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开始了,无产阶级在斗争实践中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便找到反抗资产阶级的有效途径,实现其自身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深入工人运动实践,把社会主义置身于现实的基础上,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提出来却无法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工人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②思想条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冲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前者是它的起初的、不成熟的、不完备的表现形式。后者是它的成熟的、完备的、科学的表现形式。前者是后者的直接思想来源。③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4.《共产党宣言》主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基本理论? ⑴科学地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⑵深刻的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阶级特性使它能够成为资本主义的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⑶论证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⑷系统的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必须建立“更加强大,更加坚固,更有威力”的无产阶级政党。 5.试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⑴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分别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四个角度揭示了这一规律。⑵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工人阶级是最有前途、最革命的阶级,他们承担着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无论革命或者建设都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⑶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⑷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社会形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经过一个特殊的革命转变时期,对整个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才能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建立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⑸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6.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集权。这一特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⑴在经济体制方面的主要表现是:①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②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机制;③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④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⑤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⑵在政治体制方面的主要表现是:①高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②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③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④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⑶在文化体制方面的主要表现是:①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②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领域中的个人崇拜;③文化生活的整齐划一。 对苏联模式的评价:⑴重要的历史功绩:①确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②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保证了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③保证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事实证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在当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有效的。 ⑵历史局限性:①高度集中、高度集权的体制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不能得到较多的改善,工农群众生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经济效益不高;②各级干部缺乏主动性,官僚主义严重,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不能充分发展;③人们思想遭到禁锢,科学技术发展受到限制。 7.试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①从理论上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唯物主义原理。②从现实上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已具备一定物质条件。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爆发革命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本国历史发展的必然。⑤特殊的国际环境。 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主要是因为:①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②封建主义在各个方面有着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③复杂险恶的国际生存环境;④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总之,我们决不能因为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否认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也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取得一些成就,而看不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考试题

1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的显著特点。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有其不同的显著特点。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阶段、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社会实践的阶段。从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又在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在那个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任务,并进行了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现毛泽东的未竟事业,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一步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实践,贡献了新的理论,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经过“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曲折探索”,达到“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人类历史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又经历了多么艰难曲折的历程,而后才达到了我们国家今天的社会主义进展,其可贵的成就和丰富深刻的历史经验,很值得人们珍重和记取。 2简述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与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体现)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价值的增殖而不是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因而常常突破资本家和工人自身消费的限制而具有了无限扩大的趋势。 3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根本缺陷? 积极贡献【历史功绩】: 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 ③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④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历史局限性【根本缺陷】: ①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成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 ⑤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4如何理解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经济学基础?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提出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也找到了其灭亡的经济根源及其埋葬力量,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要把争取无产阶级自身和整个人类的解放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世纪、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更多地是从启蒙哲学中得出他们的社会主义结论的,社会主义是他们从启蒙哲学推导出来的政治理想。马克思积几十年之心血,从事政治经济学批判,撰写《资本论》,就是要在该时代的经济中寻找资本主义为何灭亡!社会主义何以可能的内在根据。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剩余价值理论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5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如何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

人工智能考试题目

名词解释: 1状态空间法 状态空间法是一种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操作符为基础的。在利用状态空间图表示时,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地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由于状态空间法需要扩展过多的节点,容易出现“组合爆炸”,因而只适用于表示比较简单的问题。 2问题归约法 问题归约法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通过一系列变换把初始问题变换为子问题集合和子子问题集合,直至最后归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这些本原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用与或图来有效地说明问题归约法的求解途径。 3有序搜索 应用某个算法(例如等代价法)选择OPEN表上具有最小f值的节点作为下一个要扩展的节点, 这种搜索方法叫做有序搜索或最佳优先搜索, 其算法就叫做有序搜索算法或最佳优先算法. 实质:选择OPEN表上具有最小f值的节点(即最有希望的节点)作为下一个要扩展的节点。 4可解节点 可解节点:与或图中一个可解节点的一般定义可以归纳如下: 1、终叶节点是可解节点(因为它们与本原问题相关连)。 2、如果某个非终叶节点含有或后继节点,那么只有当其后继节点至少有一个是可解的时,此非终叶节点才是可解的。 3、如果某个非终叶节点含有与后继节点,那么只要当其后继节点全部为可解时,此非终叶节点才是可解的。 5不可解节点 不可解节点的一般定义 没有后裔的非终叶节点为不可解节点。 如果某个非终叶节点含有或后继节点,那么只有当其全部后裔为不可解时,此非终叶节点才是不可解的。 如果某个非终叶节点含有与后继节点,那么只要当其后裔至少有一个为不可解时,此非终叶节点才是不可解的。 6规则正向演绎系统 正向规则演绎系统是从事实到目标进行操作的,即从状况条件到动作进行推理的,也就是从if到then的方向进行推理的。 7规则逆向演绎系统 逆向规则演绎系统是从then向if进行推理,即从目标或动作向事实或状况条件进行的推理。 8等代价搜索 是宽度优先搜索的一种推广,不是沿着等长度路径断层进行扩展,而是沿着等代价路径断层进行扩展,寻找从起始状态至目标状态的具有最小代价的路径问题。搜索树中每条连接弧线上的有关代价,表示时间、距离等花费。

人工智能考试模拟试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考试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10 小题,共10 分) 1、97 年5月,著名的“人机大战” ,最终计算机以3.5 比2.5 的总比分将世界国际象棋棋王卡斯帕罗夫击败,这台计算机被称为(C ) A)深思B)IBM C)深蓝D)蓝天 2、谓词逻辑下,子句, C1=L∨C1‘, C2= ~ L∨C2‘,?若σ是互补文字的(最一般)合一置换,则其归结式C=(D ) A)C1’∨C2’ B) C1’ ∧C2’ C)C1’σ∧C2’σ D) C1’σ∨C2’σ 3、不属于人工智能的学派是(B )。 A)符号主义B)机会主义C)行为主义D)连接主义。 4、要想让机器具有智能,必须让机器具有知识。因此,在人工智能中有一个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计算机如何自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完善,这门研究分支学科叫(B )。 A)专家系统B)机器学习C)神经网络D)模式识别 5、下列哪部分不是专家系统的组成部分(D ) A.)知识库B)综合数据库C)推理机D) 用户 6、产生式系统的推理不包括(D ) A)正向推理B)逆向推理C)双向推理D)简单推理 7、AI 这个英文缩写的全称是(B) A)Automatic Intelligence C)Automatice Information B)Artifical Intelligence D)Artifical Information 8、在公式中 ) , (y x xp y? ?,存在量词是在全称量词的辖域内,我们允许所存在的x 可能依 赖于y 值。令这种依赖关系明显地由函数所定义,它把每个y 值映射到存在的那个x。这种函数叫做(B ) A)依赖函数B) Skolem 函数C) 决定函数D) 多元函数 9、子句~P∨Q 和P 经过消解以后,得到(C ) A)P B) ~P C) Q D) P∨Q 10、如果问题存在最优解,则下面几种搜索算法中,(A )必然可以得到该最优解。 A) 宽度(广度)优先搜索B) 深度优先搜索 C) 有界深度优先搜索D) 启发式搜索 二、填空题(10 个空,共10 分) 1 、 )) , ( ) , ( )( )( (y x Above y x On y x→ ? ?化成子句形式为:~On(x,y) ∨ ) , (y x Above 2、假言推理 B A B A? ∧ →) (,假言三段论(A→B)∧(B→C)) (C A→ ?

操作系统模拟试卷

《操作系统》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D)。 A.程序 B.数据 C.文件 D.资源 2.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C) 3. A.先来先服务B.时间片轮转法 4. C.高响应比优先D.均衡调度法 5.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概念后并不能够(B)。 A.允许一个程序被多个用户调用 B.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情况 C.使处理器与外设之间有效地并行工作 D.提高资源利用率 6.以下()属于临界资源。 A.磁盘存储介质 B.共用队列结构 C.私有变量 D.可重入的程序代码 7.在下列情况下,会发生引起调度事件并立即产生调度的是()。 A.处理中断的过程中 B.进程在操作系统内核程序临界区 C.进程在原子过程中 D.正在运行实时任务 8.采用资源剥夺的方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的方法解除死锁。 A.执行并行操作 B.拒绝分配 C.撤消进程 D.修改信号量 9.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某文件的第100个逻辑块,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A.系统调用 B.图形用户接口 C.键盘命令 D.原语 10.若一个程序为多个进程所共享,那么该程序的代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即程序应是()。 A.可运行的 B.可重入的 C.可改变的 D.可连接的 11.虚拟存储器的容量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若CPU的地址为32位,则对于一个进程来说,其最大的虚拟存储空间为()。 A.2G B.4G C.1G D.8G 12.仅有基本地址变换机构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中,CPU每次存取一个数据时,要( )访问内存。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3.MS-DOS采用的外存分配方法是() A.单级索引分配 B.隐式链接 C.显示连接 D.两级索引分配 14.UNIX系统对空闲磁盘空间的管理,采用的是()。 A空闲链表法B位示图法 C成组链接法 D.线性检索法 15.有能避免“磁臂粘着”的磁盘调度算法是()。 A.FCFSB.SSTF C.SCAND.N-STEP-SC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