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之因果图法教学ppt

合集下载

因果图判断表 PPT课件

因果图判断表 PPT课件
12345678 原1 0 0 0 0 1 1 1 1 因2 0 0 1 1 0 0 1 1
301010101 结1 果2
29
6.根据原因给出结果 上面的决策表中,不一定每个原因的状态组合都是有效的。要根据因果 图中的约束条件,去掉不可能出现的组合,从决策表中标记出来。并给 出每个可能的原因组合对应的结果。
20
包含性约束
• 包含性约束:各个原因中总有一个为真。即可以同时为真,但不可以 同时为假。举个例子,支付宝买家付款时,有个输入条件(既原因) 是余额支付、网银支付,买家可以选择单独余额支付或者单独网银支 付,也可以同时选择余额支付和网银支付2种方式。但是不可以选择 不支付。
21
必要性约束
• 必要性约束:当原因a为真时,原因b必须同时为真;但是原因b为真 时,原因a既可以为真,也可以为假。举数字证书的例子:现有的业 务规则下,如果申请了数字证书(原因a),那么该用户必然通过了 支付宝认证(原因b)。反之,如果用户通过了支付宝认证,那么不 一定申请了数字证书(a)。
软件测试基础之白话测试设计 -判定表
1
2
Definition - 定义
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 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3
1.
2.
3.
4.
条件桩
动作桩
条件项
动作项
列出问题所有的条 件
列出问题规定可能 采取的动作
列出针对左列条件 的取值
列出在条件项的各 种取值情况下应该
采取的动作
4
5
6
7
经典问题
13
14
因果关系
15
因果关系
1. 因果图中使用了简单的逻辑符号,以直线联接左右 结点。左结点表示输入状态(或称原因),右结点 表示输出状态(或称结果)

黑盒测试技术之因果图-教学课件

黑盒测试技术之因果图-教学课件
1、对说明进行分析,得到原因和结果: 原因: 1:第一列字符是A; 2:第一列字符是B; 3:第二列字符是一数字。 结果: 21:修改文件; 22:给出信息L; 23点 3、考虑到原因1和原因2不可能同时为1,因此在因果图上施加E约束
3.实例
4、根据因果图建立决策表
3.实例
5、生成测试用例
THANKS
第四章 测试设计技术
——黑盒测试技术之因果图
主讲人:丁慧
1.因果图 2.使用因果图和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3.实例
1.因果图
因果图技术:面向功能的动态测试的方法,以图形形式(因果图)来 描述规格说明,并借由因果图,通过一系列中间步骤生成测试用例。
因果图最终生成的就是决策表,提供了一个把规格转化为决策表的系 统化方法,从该图中可以产生测试数据。
1.因果图
1.因果图
2.使用因果图和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使用因果图和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步骤如下: 1. 分析需求规格说明找出原因和结果; 2. 画出因果图; 3. 标记约束或限制条件; 4. 把因果图转换为决策表; 5. 生成测试用例;
3.实例
某软件规格说明书包含这样的要求:第一列字符必须是A或B,第二列 字符必须是一个数字,在此情况下进行文件的修改,但如果第一列字符不正 确,则给出信息L;如果第二列字符不是数字,则给出信息M。
因果图中原因表示输入条件,结果是对输入执行的一系列计算后得到 的输出。
1.因果图
因果图中基本符号 ➢ 以直线连接左右节点,左节点表示原因 (输入状态ci),右节点 表示结果(输出状态ei) ➢ ci和ei均可取值0或1,0表示状态不出现,1表示状态出现
因果图中三大关系 ➢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 原因和原因的关系 ➢ 结果和结果的关系

05-11-12-因果图PPT课件

05-11-12-因果图PPT课件
4、根据对“结果”的影响重要程度,将原因中 的重要原因标出来。 5、在因果图上记录必要的信息。例如:日期, 参加讨论人员,对重要原因采取的措施
-
5
画因果图的两种思路
1、把“人、机、料、环、法”作为5根大骨。



问题


-
6
画因果图的两种思路
2、按工作流程,依次,一个工序就是一根大骨。
工序1
工序2
如果分析出的“原因”不能采取 措施,说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不 能采取措施的因果图只能算是一种练 习。
-
11
因果图作图注意事项5
对因果图要不断加以改进。 随着对客观因果关系的认识深化,必然
导致因果图发生改变。要反复改进,得到 真正有用的因果图。
-
12
画因果图的常见病
1、在因果图上没有标明必要的信息 2、没有集思广益 3、没有按“人机料环法”或“工序流程”全面分 析 4、没有多问几个为什么
-
9
因果图作图注意事项3
“结果”有多少个,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 图。
如,同一批产品的长度和重量都存在 问题,必须用两张因果图分别分析长度波 动的原因和重量波动的原因。
若许多因素只用一张因果图来分析, 会使不同的因果关系混在一起,无法对症 下药。
-
10
因果图作图注意事项4
要想让因果图收到实际效果,追 究的“原因”必须能采取措施。
日期参加讨论人员对重要原因采取的措施画因果图的两种思路2按工作流程依次一个工序就是一根大骨
因果(鱼刺)图
金德霖编
-Leabharlann 1因果图的用途一种用来分析质量问题(结果) 产生原因的图。
-
2
因果图的历史

因果图(鱼骨图)、树图与关联图(关联分析)知识分析.ppt.ppt

因果图(鱼骨图)、树图与关联图(关联分析)知识分析.ppt.ppt

轮船招商局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 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水上飞机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策为止;
4) 对分析出来的所有末端原因,都应到现场进行观察、测量、试验等 加以确认。
因果图常同排列图、对策表联合起来应用。
实例-噪声超标因果图
在提高135W电机的一次装机合格率时,运用因果图对 “噪声超标” 进行原因分析:

装配经验不足 未按要求做

外圆跳动大 转子部件 垂直度不够 端盖 刚性不够
应用树图的步骤
1. 2. 3. 4. 5.
简明扼要地讲述清楚要研究的主题(如质量问题); 确定该主题的主要类别,即主要的层次; 构造树图,把主题放在左框内,主要类别放在右边的方框内; 针对这个主要类别确定其组成要素和子要素; 把针对每个主要类别的组成要素及其子要素放在主要类别右边的方 框内;
6.
评审画出的树图,确保无论在顺序上或逻辑上都没有差错和空档。
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
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
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 )
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 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

qc七大手法之因果图(鱼骨图)PPT课件

qc七大手法之因果图(鱼骨图)PPT课件

测量
Measurement
方法
Methods
物料
Materials
11
鱼骨图分析方法培训
• 6M方法常规图:






问题/特性/结果
中间原因
12
鱼骨图分析方法培训
头脑风暴研讨会时,让所有成员表达心声,应尽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
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对人的 原因,宜从行动而非思想态度面着手分析。 • 目标集中,追求设想数量,越多越好。 • 主张独立思考,各抒己见。 • 鼓励巧妙地利用和改善他人的设想。 • 禁止批评和评论,提倡自由发言,任意思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与会人员一律平等,各种设想全部记录。 • 不强调个人成绩,以小组的整体利益为重,创造民主环境。 • 不阻碍个人新观点的产生,激发个人追求更多更好的主意。
改变方法或步骤,使所需人力更减少, 熟练度较低,使用费用更低的方法。
为什么在那地方做? 在何处做才是效率最高?
为何在那时做? 是否在别的时间做更有利?
为何要这个人做? 是否有可以做的更好的人?
为何要这么做? 有无其他可替代的更好的方法?
6.WHY 为何
将所有的事情怀疑一次,把上面的5个质问, 为何要照目前的工作方式进行? 均用WHY来商讨,并找出最好的改善方案。 有无其他任何补充和改变可以更好?
例2分离是为什么不能放是为什么大是为什么多是为什么设备放空箱架子尺寸大不能放到作业工程内从工程下来的空箱多放空箱的架子和工程分离中骨事实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放空箱的架子和工程分离不能放到作业工程内放空箱架子尺寸大从工程下来的空箱比较多需要箱子的组装零件种类多需要箱子组装的零件种类较多鱼骨图分析方法培训21事实推定推定推定推定流向后工程是为什么毛刺流向后工程特性

(1)因果图分析法即是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演示课件.ppt

(1)因果图分析法即是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演示课件.ppt
精品
精品
(3)因果分析法应用举例 某市棉纺厂仓库发生了一次大火,造成了严重损 失。为追查火灾原因成立了专案组,经过开“诸葛 亮”会采用原因穷举法,利用因果分析图对各种可 能的原因作了分析。从中找出六种主要原因,即自 燃、电火、吸烟、烧焊、放火、其他火源。经过现 场实地勘查和模拟实验以及系统分析,最后认定是 违章吸烟所致。
结果:表示期望进行改 善、追查和控制的对象
中央的枝干为主干因即直接原因)
中枝两侧展开的枝干为小枝(造精成品 间接原因的上一层原因)
在一个系统中,下一阶段的结果,往往是上一阶段 的原因造成的。用因果图分析法,通过一张图,可把 引起事故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直观地表述出来, 用以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和研究预防事故的措施。
(1)因果图分析法即是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各种问题产 生的原因和由此原因可能导致后果的一种管理方法。
由于因果分析图形状象鱼刺,所以又称为鱼刺图。 它由结果、原因和枝干三部分组成。
精品
因果图分析法(鱼刺图法)
原因:表示对结果 可能施加影响的因素
大枝干:表示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大枝两侧展开的枝 干为中枝(间接原因)
(2)因果分析法应用步骤 ①确定分析对象,找出作为问题的结果。 ②开“诸葛亮”会,采用原因穷举法,分析产生问 题或事故的原因。原因分析法应细化到能采取措施进 行处置为止。
③整理原因,把所有原因从大到小,按其关系用 箭线连接起来,画到图纸上。
④主要原因要做标记,用线框起来。 ⑤主要原因找出后,应进行实际核查、验证,逐 个排除与事故无关的因素,确定最后原因。

软件测试第四章--因果图

软件测试第四章--因果图

因果图(续)
因果图中用来表示约束关系的约束符号:
a
I
b

c
I 约束(或):a、b、c中至少有一个必须为1,即 a、b、c不能同时为0。
因果图(续)
因果图中用来表示约束关系的约束符号:
a
O
b
唯一
O约束(唯一):a和b必须有一个且仅有一个为1。
因果图(续)
因果图中用来表示约束关系的约束符号:
7. 落点处为对方老将。
添加中间节点11,目的是作为导出结果的进一步原因,简化因果 图导出的判定表
1 ~ 2 ~ ~ V V E1
3 4
5 E 6 7 V ~ V V 11
E2
E3
E4
决策表分解
规则 选项 1 2 3 4 11 E1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0 1 0 1 1 1 0 0 0 1 1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0 0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0 1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0 1 0 0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5 0 0 0 1 0 1 1 6 0 0 0 0 0 1
~ e3
(3)将因果图转换成如下所示的决策表:
选项 规则
因果图法测试举例(续)
1 1 1 1 2 1 1 0 3 1 0 1 1 4 1 0 0 1 5 0 1 1 1 6 0 1 0 1
7 0 0 1 0
8 0 0 0 0
条件: C1 C2 C3 10 动作: e1 e2 e3 不可能 测试用例

因果图2ppt

因果图2ppt
2.2.4.2 因果图法测试用例的设计步骤:
2.2.4 因果图法
(1)确定软件规格中的原因和结果。分析规格说明中哪些 是原因(即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价类),哪些是结果 (即输出条件),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
(2)确定原因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软件规格说明 中的语义,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原因与原因之间对应的 关系,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
2.2.4 因果图法
(3)确定因果图中的各个约束。由于语法或环境的限制, 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可能 出现。为表明这些特殊情况,在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表明 约束或限制条件。
(4)把因果图转换为决策表。 (5)根据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例如,有一个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饮料自动售货机 软件,其规格说明如下:
V
14
钱付清
24
25
零钱找完灯亮 退还1元
找回5角硬币
送出橙汁 送出啤酒
2.2.4 因果图法
饮料自动售货机允许投入5角或1元的硬币,用户 可通过“橙汁”和“啤酒”按钮选择饮料,售货机还 装有一个表示“零钱找完”的指示灯,当售货机中有 零钱找时指示灯暗,当售货机中无零钱找时指示灯亮。 当用户投入5角硬币并押下“橙汁”或“啤酒”按钮 后,售货机送出“橙汁”或“啤酒” 。当用户投入1 元硬币并押下“橙汁”或“啤酒”按钮后,如果售货 机有零钱找,则送出相应的饮料,并退还5角硬币; 如果售货机没有零钱找,则饮料不送出,并且退还1 元硬币。
(3) 由于原因 2 与 3 ,4 与 5 不能同时发生,分别加 上约束条件E。
(4) 根据因果图画出判定表 (5) 根据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
2.2.4 因果图法
原因
中节点
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因果图表示方法
因果图中用来表示4种因果关系的基本符号:
左结点表示输入状态(原因),右结点表示输出状态(结果)
c1
恒等
e1
c1
~ 非
e1
c1 c2 c3


c1 e1 c2


e1
因果图表示方法(续)
因果图中的4种基本关系 在因果图的基本符号中,图中的左结 点ci表示输入状态(或称原因),右结点 ei表示输出状态(或称结果)。ci 与 ei 取 值0或1,0表示某状态不出现,1则表示某 状态出现。0,1可看作真假值。 恒等:若 c1 是1,则 e1 也为1,否则 e1 为0。 非:若 c1 是1,则 e1 为0,否则e1为1。 或:若 c1 或 c2 或 c3 是1,则 e1 为1,否则 e1 为0。 与:若 c1 和 c2 都是1,则 e1 为1,否则 e1 为0。
因果图(续)
因果图中用来表示约束关系的约束符号:
a
E
异 I
a
b
或 O
a b
唯一
b
c
a
a
R
M
要求
b
强制
b
因果图(续)
因果图法最终生成的是决策表。利用因果图生成测试用例的 基本步骤如下: (1)分析软件规格说明中哪些是原因(即输入条件或输入条 件的等价类),哪些是结果(即输出条件),并给每个原因 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 (2)分析软件规格说明中的语义,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原 因与原因之间对应的关系, 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 (3)由于语法或环境的限制,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 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可能出现。为表明这些特殊情况,在 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表明约束或限制条件。 (4)把因果图转换为决策表。 (5)根据决策表中的每一列设计测试用例。
c1
恒 c1 等
e1
c1 ~ e1

c1 e1 c2

c2 c3

e1


因果图(续)
a
E

b a
I

a b c
a
O 唯一
b
a
强制 b
因果图中的约束
R b 要求
M



在实际问题中输入状态相互之间、输出状态相互之间可能存在某些依 赖关系,称为“约束”(也就是有些输入条件不可能同时出现,或输出 结果不可能同时出现)。对于输入条件的约束有E、I、O、R四种约束, 对于输出条件的约束只有M约束。 E约束(异):a和b中最多有一个可能为1,即a和b不能同时 为1。 I 约束(或):a、b、c中至少有一个必须为1,即 a、b、c不能同时为0。 O约束(唯一):a和b必须有一个且仅有一个为1。 R约束(要求):a是1时,b必须是1,即a为1时,b不能为0。 M约束(强制):若结果a为1,则结果b强制为0。
√ √ *6 *B A1
GT
因果图法测试举例(续)
(4)根据决策表中的每一列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编号 1 输入数据 #3 预期输出 修改文件
23 4 5 6来自#A*6 *B A1 GT
给出信息M
修改文件 给出信息M 给出信息N 给出信息N和信息M
三 因果图法测试举例
• 请看书上例3(P53) • 实例 用因果图法测试以下程序。 程序的规格说明要求:输入的第一个字符必须是#或*, 第二个字符必须是一个数字,此情况下进行文件的修改; 如果第一个字符不是#或*,则给出信息N,如果第二个字 符不是数字,则给出信息M。 解题步骤: (1)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列出原因和结果。 (2)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原因与原因之间的约 束关系,画出因果图。 (3)将因果图转换成决策表。 (4)根据(3)中的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的输入数据和预 期输出。
软件学院
虎治勤
因果图法
一、 因果图法的简介
二、 因果图 三、 因果图法测试举例
一、 因果图法的简介
因果图法产生的背景: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
但没有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
系。这样虽然各种输入条件可能出错的情况已经测试到了,但 多个输入条件组合起来可能出错的情况却被忽视了。 如果在测试时必须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则可能的组 合数目将是天文数字,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多种
因果图法的简介(续)
使用因果图法的优点:
(1 )考虑到了输入情况的各种组合以及各个输入情况之间 的相互制约关系。 (2)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按照一定的步骤,高效率的开发测 试用例。 (3)因果图法是将自然语言规格说明转化成形式语言规格 说明的一种严格的方法,可以指出规格说明存在的不完整 性和二义性。
因果图法测试举例(续)
(1)分析程序规格说明中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c1:第一个字符是# c2:第一个字符是* c3:第二个字符是一个数字 结果 e1:给出信息N e2:修改文件 e3:给出信息M
(2)画出因果图(编号为10的中间结点是导出结果的进一步 原因): e1 c1 ~ 10 ∨ E e2 ∧ c2 c3

e3
因果图法测试举例(续)
(3)将因果图转换成如下所示的决策表:
选项 规则
1 1 1 1
2 1 1 0
3 1 0 1 1
4 1 0 0 1
5 0 1 1 1
6 0 1 0 1
7 0 0 1 0

8 0 0 0 0
√ √
条件: C1 C2 C3 10 动作: e1 e2 e3 不可能 测试用例
√ √ √ √ #3 #A
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一、因果图法的简介(续)
因果图法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思想:一些程序的功能可以用
判定表(或称决策表)的形式来表示,并根据输入条件的 组合情况规定相应的操作。
因果图法的定义: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
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 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采用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根据程序规格说明书描述,分析并确定因(输入条件) 和果(输出结果或程序状态的改变),画出因果图。 (2)将得到的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3)为判定表中每一列所表示的情况设计一个测试用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