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试题第九章浮力和升力单元测试题.docx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测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9.1认识浮力知识点1认识浮力1.如图9-1-1所示,舰艇浮在海面上,除了受重力作用外,还受海水对它________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________力;气球能够腾空而起是因为气球受到空气对它的________力作用。
因此,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9-1-12. 在水中能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小明决定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如图9-1-2甲所示,小明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再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比较两次测量的结果,发现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空气中时________了,这表明金属块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图9-1-23.如图9-1-3所示,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图9-1-3知识点2浮力产生的原因4.某天,晓琳用细线绑住一个近似于长方体的小石块,并将它竖直悬置于一桶水中。
当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她发现绳子对手的拉力变小了,这是因为()A.小石块的质量变小了B.小石块所受到的重力消失了C.小石块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D.小石块对水有压力5.如图9-1-4所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的上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所受的压力不同(上下表面积均为S),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F向上,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F向下,因为F 向上________(选填“>”“<”或“=”)F向下,两者之差就产生了浮力,F浮=F向上-F向下,所以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的。
图9-1-4知识点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章节练习试题(含详解)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章节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当货轮卸下一部分货物后,水面由M到N,关于货轮受到的浮力和水对船底的压强变化情况为()A.浮力变大,压强变大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D.浮力不变,压强变小2、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密度计上的刻度线均匀,自上往下,密度值越来越小B.乙图中,潜艇的制作原理是通过排水、吸水的方法改变其重力,实现沉与浮C.丙图中,将金属块竖放在海绵上,与平放相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丁图中,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估测大气压强值3、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同一深度处,则()A.铅球受到的浮力大B.三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C.铝块受到的浮力大D.铁块受到的浮力大4、轻轨大大方便了重庆人民的出行,当轻轨快速通过时人和车厢之间空气流速就会增大,压强就会减小,站台上的人将会感到有力把自己往车厢方向推。
因此为了安全,站台上有一条黄线,轻轨进站时,人不能越过黄线。
以下实例中,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规律使物体向上运动的是()A.气球的升空B.大型客机的升空C.潜水艇上浮D.火箭的升空5、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个新鲜鸡蛋投入清水中,逐渐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使鸡蛋由沉底至悬浮且最终处于漂浮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B.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受到的重力C.鸡蛋在浮出水面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D.鸡蛋悬浮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6、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A.人呼吸时,吸入空气的过程利用了大气压强B.青藏高原气压高,水的沸点低,水容易烧开C.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D.飞机机翼利用了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 2,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 )①12F F > ;②12ρρ> ;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8、三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 乙=F 丙>F 甲B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乙>ρ丙>ρ甲C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 乙>p 丙>p 甲D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9、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航天飞机的前端比较尖,是为了增大压强B .用吸管喝杯中的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C .潜水艇的水仓向海里排水,是应用了连通器原理D .热气球升空时的升力,是利用了气体在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10、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
粤教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试题第九章《浮力与升力》单元检测题.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九章《浮力与升力》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可能不受浮力 C .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2.为了研究浮力大小的特点,凡凡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如图1所示,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
根据以上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向下按时,盆子受到的浮力增大B .盆子的密度越大,其所受浮力越大C .盆子的体积越大,其所受浮力越大D .盆子排开水越多,其所受浮力越大3.先将石蜡块放在涂有石蜡的水槽底部(接触面十分光滑且紧密结合),再缓缓地注入水,使石蜡块浸没在水中,则( )A .石蜡块上浮B .石蜡块悬浮在水中C .石蜡块被压在水槽底D .无法判断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2,若将甲球浸没在液体A 中,乙球浸没在液体B 中,已知液体A 、B 的密度ρA :ρB =5:4,则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 )A .5:4B .5:6C .3:2D .15:85.小红在家帮妈妈洗菜,她把茄子没入水中,松手时发现茄子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关于茄子受到的浮力F 浮与重力G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茄子上浮过程中,F 浮>GB .茄子上浮过程中,F 浮<GC .茄子漂浮在水面时,F 浮>GD .茄子漂浮在水面时,F 浮<G6.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时做过一个小实验,他们将一个土豆放入水槽中发现其在水中悬浮,然后将几枚大头针完全插入土豆中后发现土豆( )A .下沉B .上浮C .悬浮D .漂浮 7.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2N 的物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2),当物块静止时。
则小杯中水重( )图1 图2A .一定等于2NB .一定大于2NC .一定小于2ND .不可能大于2N8.如图3所示,体积相同的三个物体静止在水中,第三个物体沉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物体所受浮力F 1>F 2> F 3B .三个物体所受浮力F 1< F 2 <F 3C .三个物体所受重力G 1> G 2 >G 3D .三个物体所受重力G 1< G 2< G 39.足球运动员梅西在某次比赛中,踢出一记神奇的“香蕉球”,足球从右侧绕过“人墙”射入球门,如图4所示。
沪粤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9章浮力与升力》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9章浮力与升力》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水面戏水的鸭子B.水中游弋的小鱼C.水中大桥的桥墩D.海底水草的叶子解:(1)ABD中的物体浸在液体中,因为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作用力和向下的压力作用,其中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即物体受到的浮力。
故ABD 选择中的物体均受浮力作用;(2)C中的桥墩由于底面埋在淤泥下,不能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故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故选:C。
2.如图所示,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放入水中静止后,甲球沉入水底,乙球悬浮,丙球漂浮。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所受的浮力最小B.乙球所受的浮力最小C.丙球所受的浮力最小D.三球所受的浮力相等解:三个小球的体积相同,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由图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关系为:V甲排=V乙排>V丙排,由F浮=ρ水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所以,甲、乙两球所受浮力相等且最大,丙球所受浮力最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把重为5N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有200g水流出,则物体静止后会()A.沉底B.悬浮C.漂浮D.无法判断解:由题知,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G排=G溢=mg=0.2kg×10N/kg=2N,已知G物=5N,所以F浮<G物,物体将下沉。
故选:A。
4.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A.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B.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C.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D.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后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解:A、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把屋顶掀开,其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B、刮大风时,风沿着外墙吹过,窗帘外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内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强大于向内的压强,把窗帘压向窗户外面,其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C、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故乘客被“吸”向列车,其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D、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后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利用的是大气压强。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 单元测试题

第九章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如图9-Z -1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 )图9-Z -12.如图9-Z -2所示,A 为木块,B 为铝块,C 为铁球,且V A =V B =V C ,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它们受到的浮力F A 、F B 、F C 之间的关系是( )图9-Z -2A .F A >FB >FC B .F A <F B <F CC .F A =F B =F CD .F A >F B =F C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B .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C .阿基米德原理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D .鸡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因为鸡蛋在清水中不受浮力4.如图9-Z -3所示为2014年中国海军赴地中海为运输叙利亚化学武器的船只护航的情景。
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护航,而不采用“并排”形式。
图9-Z -4中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图9-Z -3 图9-Z -45.如图9-Z -5所示,将苹果放在水中,静止后会漂浮在水面上。
若将苹果露出水面的部分切掉,余下部分重新放入水中,则余下部分将( )图9-Z -5A .下沉B .悬浮C .漂浮D .无法确定6.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轻轻放到水面上,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如图9-Z -6所示,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图9-Z -6A .F 球>F 碗B .F 球<F 碗C .F 球=F 碗D .F 球≥F 碗7.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9-Z -7所示)。
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图9-Z -7A .甲的质量比乙大B .甲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C .甲的密度比乙大D .乙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8.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上(如图9-Z -8甲所示);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内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所示);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所示)。
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浮力与升力单元测试题

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浮力与升力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2.如图所示,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橡皮泥船采用改变自重的办法来增加载货量B.图乙中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下潜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的C.图丙中茶叶匀速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浮力D.图丁中北极熊母子坐在一块不断熔化缩小的浮冰上,浮冰排开液体体积在减小3.小张同学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
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
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8N;当电风扇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0N。
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吹风能减少物体所受的重力B.吹风使机翼模型产生了向下的压力差C.吹风使机翼模型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于下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D.吹风使机翼模型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4.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说法正确的是()A.甲浮力最小B.丁浮力最大C.丙丁浮力一定相等D.甲乙浮力一定相等4.据史书记载,我国宋朝治平年间,在今陕西境内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将固定浮桥用的八尊沉重的铁牛冲入了河底。
当时有一个叫怀丙的人巧妙地将铁牛打捞了起来:把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后用绳索一端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船上。
把沙子卸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B.铁牛被冲到河底只受到重力和浮力C.用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是为了减小浮力D.卸下沙子的过程中,当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铁牛就会被拉起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立方体A、B分别放入这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静止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 A、F B,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F A<F B p甲=p乙B.F A=F B p甲=p乙C.F A=F B p甲<p乙D.F A=F B p甲>p乙6.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 A 所受浮力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p甲=p乙=p丙B.F甲<F乙<F丙p甲=p乙>p丙C.F甲>F乙>F丙p甲=p乙=p丙D.F甲>F乙>F丙p甲=p乙>p丙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S2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深:在容器中放入底面积为S1,质量为m的圆柱形木块,在容器中缓慢加入水,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A .21S mg SB .211S S mg S ﹣C .121S mg S S ﹣D .221S mg S S ﹣ 8.一轻质不等臂杠杆AOB 的左右两端分别吊着一实心铝块和铜块,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粤教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试题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9.1 认识浮力1.(教材延伸题)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
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
此实验说明了()A.大气存在压强B.连通器原理C.浮力产生的原因D.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2. 【动手动脑】饺子为什么浮上来了?周六下午,丽丽同学和妈妈一块煮饺子,在煮饺子的过程中,丽丽发现了一个问题,她发现刚下锅的饺子是沉于水底的,在饺子慢慢变熟的过程中,饺子上浮后又漂浮在水面上。
这引起了丽丽同学的好奇和探究欲,是什么因素导致饺子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发生了变化?于是周一回到学校的她提出了如下的猜想,并与她们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猜想三: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四: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丽丽同学和她的小组为了验证猜想l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力别为4 N、4.5 N和5 N,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①比较图甲中序号为a 、b 、c 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 。
②比较图甲中序号为a 、d 、e 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
(2)针对猜想三的内容,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她的猜想。
。
(3)丽丽探究小组第二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四的内容,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参考答案1.C 【解析】开始时乒乓球受到上面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下部没有液体只受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乒乓球不能上浮。
当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下面有水,乒乓球下面也受到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液体压强大于向下的液体压强,乒乓球上浮,跟浮力的产生有关系。
(完整word)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单元综合测试题粤教沪版.docx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单元综合测试题粤教沪版(考试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第九章浮力与升力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1. 图( 1)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2. 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如图(2)。
“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
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驰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
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A.人的重力减小了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C.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D.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3.小明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铅笔静止时的情形如图( 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c.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4.如图(4)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从底部接触水面开始缓慢到完全没入浮5.把重 8N、体积为 1.0 ×10-3 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A.漂浮, F 浮 =10N B.悬浮, F 浮 =8N C.漂浮, F 浮=8N D.沉在水底, F 浮 =10N6.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比较轮船在长江与东海里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轮船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B.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轮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C.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D.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7.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变为 2m.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8.树叶落在马路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路面时,树叶将()A.从路中间飞向路边B.只向上扬C.从路旁被吸向汽车D.不受影响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8 分)9.如图( 5 )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将(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九章《浮力和升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每题3分,计36分)1.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
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C.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 D.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2 、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2所示。
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
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D.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3如图1所示:主要是依靠空气的浮力而升空的物体是 ( )图14、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3所示。
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5、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如图4所示,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
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图2 图3 图46、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木=F铝B.F木<F铝C.F木>F铝D.无法确定7、一位跳水运动员从他刚接触水面到逐渐浸入水面以下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浮力,和水对他的压强p随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5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58、如下图6所示,一木块下面用细线系一铝块,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杯中缓慢注入一些水,则木块及铝块A.向上运动B.仍然静址C.向下运动D.向上、静止、向下运动都有可能9、如图7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
可以肯定的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 C.F甲<F乙D.F甲>F乙10、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8所示。
则三个小球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图7 图8图611、把重10N,体积为1.2×103㎝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A.漂浮,F浮=12N B.悬浮,F浮=10NC.漂浮,F浮=10N D.沉在水底,F浮=12N12、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200g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2 N B.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200g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200cm3 D.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二、填空:(20分)12.一个重12N,体积为800cm3的小球,用手抓住将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 N;松开手后,小球将_(“上浮”、“下沉”、“悬浮”),此过程中小球受到水的压强_(“变大”、“变小”、“不变”),浮力_(“变大”、“变小”、“不变”)。
13、 刘星将一块重2N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后橡皮泥立即沉入水底;他取出橡皮泥将其捏成船状再放入水中,"泥船"却漂浮在水面上,他是利用了 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此时"泥船"所受的浮力为 N14、如图9,体积相同的氢气球和空气球,释放前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 ;刚释放时,氢气球上浮,而空气球却浮不起来,这是因为氢气球所受浮力 它所受重力,空气球所受浮力 它所受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正方体A 和B ,如图10甲所示,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P A P B 。
当将它们放入水中后分别静止在如图10乙所示的位置,则它们受到水的浮力F A F 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云南的木制玩具闻名全国,他们制作的木制玩具鸡蛋几乎无法用肉眼辨别出真假。
现有一个生的真鸡蛋和一个木制玩具鸡蛋,在不损坏鸡蛋的前提下,请你写出一种区别它们的方法 。
图10图917、把重5 N、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 N。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18. 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11(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11(乙)所示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人水中深度的变化情况,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 Pa。
19、如图12,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2三、实验探究:(16分)20、图13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选用的操作是③④,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
(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
21 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
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14所示,实验过程如下.图11A .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 __;B .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 .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 _;D .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E .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 .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 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 _。
(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_ __(填字母)。
四、计算:(28分)22、“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了我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
“武汉号”的排水量为7000t ,是一种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
(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g 取10N/kg )图14图13(1)满载时,“武汉号”受到的浮力有多大?(2)若舰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8m ,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3)“武汉号”在巡航时,通过舰载雷达发现了目标。
若雷达发出电磁波经2×10-4s 收到了回波,则目标距军舰的距离是多少?23、 赵军同学在家里想知道某种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设计了一种求食用油密度的方法。
他找来一支直径均匀、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往玻璃管里放人适量的铁砂,管口朝上放入水里,玻璃管竖直浮在水中,静止后测出玻璃管露出水面的长度为总长度的2/5;再把玻璃管放人待测的食用油里,玻璃管竖直浮在油中,静止后测出玻璃管露出油面的长度为总长度的1/4。
通过计算他知道了这种食用油的密度。
问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多少?24、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 ,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连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始终未溢出)。
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 ,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 浮,并绘制了如图16所示的图像。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 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 ,继续往容器中倒水,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当水深增至8cm 后,物块处于 (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
(2)物块的重力是多少?物块的密度是多少?(3)将物块取出后,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20N ,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1、A2、C3、D4、D5、A6、C7、A8、C9、A 10、C 11、C 12、A二、填空:12、8 下沉 变大 不变 13、增大排开水的体积 2 14、 相等 大于 小于 图15 图1615、小于等于 16、放入清水中下沉的是真鸡蛋 17、漂浮 5 5 18、0.6 120019、阿基米德原理,漂浮的条件三、实验:20、液体密度②③ 121、重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测量空桶的重力在B步骤中,水面没有达到溢水口(或水没有注满) C四计算:22、23、解:设玻璃管的总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水,油的密度为ρ油。
当玻璃管漂浮在水里时有: F浮=G管24、(1)大增大漂浮(2)8N 0.8×103kg/m3(3)24N 1.2×104Pa初中物理试卷灿若寒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