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
卫生间典型布置及做法

卫生间典型布置及做法卫生间的典型布置与做法在建筑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个关于卫生间典型布置及做法的详细论述,全文超过1200字。
在建筑设计中,卫生间的布置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包括功能、使用性、卫生和便利性等。
它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舒适度,同时还要满足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
首先,卫生间通常被划分为两个主要区域:厕所区和洗手区。
厕所区通常包括马桶和面盆,而洗手区则包括洗手盆和镜子。
这样的布置可以使用户在使用卫生间时更加方便和舒适。
对于厕所区,马桶的选择和安装非常重要。
传统的马桶型号是坐便器,但现在也有一些新型马桶可供选择,如蹲便器和儿童马桶。
根据卫生间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用户的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马桶型号。
在安装马桶时,要确保它的高度和位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
一般来说,马桶的高度应适中,以便用户能够轻松坐下和站起。
此外,马桶的位置应该便于用户使用,不要过于拥挤或局促。
在洗手区方面,洗手盆和镜子的选择和位置也非常重要。
洗手盆通常是陶瓷或其他防水材料制成的,应易于清洁和维护。
洗手盆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卫生间的面积和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
镜子在洗手区的布置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镜子的大小和高度应适中,以便用户能够轻松地使用。
此外,可以在镜子上安装照明设备,以提供充足的照明条件,方便用户洗手和化妆。
此外,卫生间的地面和墙壁的材料也需要仔细选择和布置。
地面可以选择防滑材料,以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滑倒。
墙壁可以选择防水材料,以便清洁和维护。
最后,卫生间的通风和照明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风系统可以确保空气流通,降低湿度,防止异味和细菌滋生。
照明系统应提供足够的光线,以便用户在卫生间内进行各种活动。
综上所述,卫生间的典型布置及做法是建筑设计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布置卫生间时,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舒适度,同时还要满足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
通过合理选择和布置马桶、洗手盆、镜子等设备,并注意地面、墙壁的材料选择和通风、照明系统的设置,可以创建一个功能齐全、舒适且美观的卫生间。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厕所设计汇总一、《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之厕所部分4前厅和休息厅4.0.6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
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
男女厕所厕位数比率为1: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男厕:应按每100座设一个大便器,每40座设一个小便器或0.60m 长小便槽,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2女厕:应按每25座设一个大便器,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3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蹲位。
二、《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之厕所部分4.2.2观众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5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
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比赛大厅,卫生器具应符合表4.4.2-2和表4.4.2-3的规定。
表4.4.2-2贵宾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表4.4.2-3观众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注:男女比例1:1。
6男女厕内均应设残疾人专用便器或单独设置专用厕所。
三、《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之厕所部分第二节餐厅、饮食厅和公用部分第3.2.6条就餐者公用部分包括门厅、过厅、休息室、洗手间、厕所、收款处、饭票出售处、小卖及外卖窗口等,除按第3.2.7条规定设置外,其余均按实际需要设置。
第3.2.7条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二级餐馆及一级饮食店应设洗手问和厕所,三级餐馆应设专用厕所,厕所应男女分设。
三级餐馆的餐厅及二级饮食店饮食厅内应设洗手池;一、二级食堂餐厅内应设洗手池和洗碗池;二、卫生器具设置数业应符合表3.2.7的规定:厕所设计汇总表3.2.7卫生器具设置数量三、厕所位置应隐蔽,其前室入口不应靠近餐厅或与餐厅相对;四、厕所应采用水冲式。
所有水龙头不宜采用手动式开关。
第3.4.7条厕所应按全部工作人员最大班人数设置,30人以下者可设一处,超过30人者男女应分设,并均为水冲式厕所。
男厕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和一个小便器,女厕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男女厕所的前室各设一个洗手盆,厕所前室门不应朝向各加工间和餐厅。
《卫生间设计尺寸规范》

卫生间设计尺寸规范普通卫生间设计规范l 台盆u 高度:850-1090(男性)810-910(女性)660-810(儿童)u 深度:480-610(成人)400-450(儿童)530-660(较大空间)n 台盆前的活动空间:u 台盆宽度+ 680,约1220左右(无通道)u 台盆宽度+ 1220,约1830左右(有通道)n 搁板最高高度:(最低层搁板与台盆同高)u 1829(男性)u 1750(女性)l 浴缸u 宽度:520-680(内部宽度)u 长度:1670(可躺)u 高度:380-550n 浴缸边矮台(可供人坐)u 深度:300u 高度:450n 浴缸上搁板u 距浴缸一侧距离:450-530u 高度:1310(最高)n 龙头:u 浴缸龙头高度:760-860u 花洒开关高度:1010-1270u 花洒高度:1820l 淋浴间n 门宽:610n 门前通道宽度:760(最少)n 宽度:910(最少)n 长度:1060(最少)+ 宽300、高380(座位)n 扶手高度:1010-1220n 花洒高度:1010-1270l 座便器u 前侧活动区宽:610(至少)u 两侧活动区宽:300-450,有手纸盒的一侧宽:300 u 座便器一侧的搁板距离:座便器中心向一侧730之内n 手纸盒u 座便器前端向前300(装于座便器一侧墙上)u 高度:l 小便斗n 下口离地600以下l 隔断n 深度:1100以上(外开门)n 深度:1500以上(内开门)n 宽度:800以上无障碍卫生间设计规范公共厕所的无障碍设计规范l 入口n 入口室处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n 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居住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n 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为:u 大、中型公共建筑:≥2000u 小型公共建筑:≥1500u 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2000u 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公寓建筑:≥1500u 无障碍宿舍建筑:≥1500n 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棚。
三星级厕所标准

5.3三星级5.3.1厕所设计及建设5.3.1.1男女厕所与否分离设立男女厕所需分开设立。
5.3.1.2外观及外部环境a) 外观: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
b)造型:根据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选择厕所主体造型。
c)色调:与环境相协调。
d)厕所大门:设计建设合理,材质好,设有防蝇风帘。
e)材料:防风化、防腐蚀、无污染高档建筑材料。
f)环境绿化美化:户外旅游厕所周边需要有绿地。
建筑物内所设厕所应在厕所周边摆放装饰品。
5.3.1.3内部建设a)建筑面积:60平方米以上,男女厕所建筑面积比例5:5。
b)室内高度:3.0米以上。
c)室内顶棚:防潮防腐材料吊顶。
d)室内墙壁:抛光大理石、花岗岩或其她高档瓷面砖到顶。
e)室内地面:所有厕位均不设蹲台,厕位内地面需与厕所内地面高度一致,地面用防滑高档建材铺设,铺设地砖前需做好防水。
f)室内管线:室内所有管线布线安全、科学。
5.3.1.4给水排水a)供水(有水型厕所合用):管径60 mm-90 mm。
b)地面排水(有水型厕所合用):设防腐水封地漏男女厕所各1个,具有地下排水管。
5.3.2特殊人群适应性5.3.2.1无障碍厕所出入口有轮椅进出坡道,并符合坡道设计旳国标,厕内地面及厕间内均需无障碍。
5.3.2.2老年人厕位至少设立一种厕位,内设有带原则扶手架豪华型节水座便器,男女厕所各设一种,厕位安排应在所有厕位接近男女厕所进门处。
5.3.2.3残疾人a)厕位:至少设立一种厕位,内设有带原则扶手架豪华型节水座便器,男女厕所各设一种,厕门采用内外开式,厕位安排在接近男女厕所进门处。
b) 小便器:符合残疾人使用原则,带扶手,男用小便器不少于1个。
5.3.2.4盲文标记及盲道视条件酌定。
5.3.2.5小朋友a)婴儿卫生台:视条件酌定。
b) 母婴独立卫生间:视条件酌定。
c) 小朋友用小便器:视条件酌定。
5.3.3厕位5.3.3.1厕位比例a)男女厕位比例(不含男用小便器):5:5b)座蹲位设立比例:至少达成3:7。
卫生间规范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 J 476-2005)1 总则1.0.1 为使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满足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各种不同类型公共厕所的设计。
1.0.3 公共厕所的建设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要求纳入详细规划。
1.0.4 城市公共厕所应逐步建立以固定式公共厕所为主,活动式公共厕所为辅,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的城市公共厕所布置格局;附属式公共厕所应为现代城市公共厕所建设的主要方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贮备一定数量的活动厕所满足大型活动对辅助设施的需要。
1.0.5 公共厕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2 术语2.0.1 公共厕所(公厕)WC,public toilets,lavatory,restroom在道路两旁或公共场所等处设置的厕所。
2.0.2 独立式公共厕所independence public toilets不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厕所。
2.0.3 附属式公共厕所dependence public toilets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厕所。
2.0.4 无障碍专用厕所toilets for disable people供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方便的人使用的厕所。
2.0.5 活动式公共厕所(活动厕所)mobile public toilets能移动使用的公共厕所。
2.0.6固定式公共厕所fix up public toilets不能移动使用的公共厕所。
2.0.7 单体厕所monocase public toilets只包含一套卫生器具的活动式公共厕所。
2.0.8 组装厕所movable combination public toilets由多个单体厕所组合在一起的活动式公共厕所。
2.0.9 拖动厕所drag-movable public toilets由其他车辆拉动至使用场所的活动式公共厕所。
消防安全洗手间规章

消防安全洗手间规章
1. 规章目的
本规章的目的是确保洗手间的消防安全,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2. 洗手间设计要求
- 洗手间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合适位置,方便用户使用,并符合建筑规范和消防安全要求。
- 洗手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 洗手间应设有足够数量的紧急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 洗手间内的水源和排水设施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准,防止水源和排水设备成为火灾蔓延的媒介。
3. 洗手间内的安全设施
- 洗手间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灭火器的有效性。
- 洗手间内应设有明显的火警报警装置,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其工作状态。
- 洗手间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紧急照明设备,以确保在紧急情
况下用户能够清晰看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4. 洗手间使用规定
- 洗手间内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和易燃物品。
- 洗手间内禁止乱丢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 洗手间内应设置明确的使用规定和安全提示标识,提醒用户
正确使用洗手间并注意消防安全。
5. 火灾应急处置
- 如果发生火灾,用户应立即按下火警报警装置,并通过紧急
疏散通道迅速撤离洗手间。
- 在火灾发生时,用户不应使用电梯,应使用楼梯疏散。
- 用户应尽量保持镇定,不要恐慌,按照指示疏散至安全区域,并尽快报警求助。
请注意,以上规章仅为简要介绍,具体细节和要求应根据实际
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厕所设计规范

厕所设计规范厕所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卫生条件标准1. 厕所应保持干燥、清洁整洁,无异味。
2. 厕所地面、墙面应平整、光滑,易清洁,防滑处理。
3. 厕所应配备手持淋浴器,并配置热水供应设备。
4. 厕所内应有足够的光线,采光设施应安装在高度合理的位置。
二、隔间设计规范1. 厕所隔间应有足够的隐私空间,隔板高度不应小于1.8米。
2. 隔间门应具备自动开关功能,并配置适当的警示装置。
3. 隔间门应采用防撞设计,以防止门锁损坏。
三、马桶设计规范1. 厕所应配置足够数量和种类的马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马桶应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座椅高度一般应在40cm至45cm之间。
3. 马桶应配置坐便辅助设施,并采用防滑设计,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性。
四、洗手盆设计规范1. 厕所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洗手盆,不同功能的洗手盆应有明确的标识。
2. 洗手盆应与马桶分离,不得与马桶共用一个空间。
3. 洗手盆应具备自动感应水龙头,并配备足够长的出水时间。
4. 洗手盆下方应配置足够高度的洗手盆柜,方便使用者放置个人物品。
五、储物柜设计规范1. 厕所应配置足够数量的储物柜,供使用者存放个人物品。
2. 储物柜应设计有锁,以确保使用者的隐私和安全。
六、无障碍设计规范1. 厕所应设有无障碍通道,保证轮椅、手杖等特殊人群的通行。
2. 厕所内应配备无障碍洗手盆,并配备无障碍马桶。
七、通风和排气规范1. 厕所应配备良好的通风和排气设备,确保空气流通,不积聚异味。
2. 厕所内不得堆放垃圾,应及时清理和更换垃圾袋,保持环境清洁。
八、紧急求助设施1. 厕所内应设有紧急求助装置,方便使用者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2. 紧急求助装置应明确标识和易于操作。
以上是厕所设计规范的一些基本要求,不同场所的厕所设计可能会有所不同,设计者应根据具体场所的要求进行灵活调整和设计。
厕所设计规范

厕所设计规范篇一:公共卫生间设计规范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 J 476-2005)1 总则1.0.1 为使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满足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各种不同类型公共厕所的设计。
1.0.3 公共厕所的建设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要求纳入详细规划。
1.0.4 城市公共厕所应逐步建立以固定式公共厕所为主,活动式公共厕所为辅,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的城市公共厕所布置格局;附属式公共厕所应为现代城市公共厕所建设的主要方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贮备一定数量的活动厕所满足大型活动对辅助设施的需要。
1.0.5 公共厕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2 术语2.0.1 公共厕所(公厕) WC,public toilets,lavatory,restroom在道路两旁或公共场所等处设置的厕所。
2.0.2 独立式公共厕所 independence public toilets不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厕所。
2.0.3 附属式公共厕所 dependence public toilets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厕所。
2.0.4 无障碍专用厕所 toilets for disable people供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方便的人使用的厕所。
2.0.5 活动式公共厕所(活动厕所) mobile public toilets 能移动使用的公共厕所。
2.0.6固定式公共厕所 fix up public toilets不能移动使用的公共厕所。
2.0.7 单体厕所 monocase public toilets只包含一套卫生器具的活动式公共厕所。
2.0.8 组装厕所 movable bination public toilets由多个单体厕所组合在一起的活动式公共厕所。
2.0.9 拖动厕所 drag-movable public toilets由其他车辆拉动至使用场所的活动式公共厕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之厕所部分
4前厅和休息厅
4.0.6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
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
男女厕所厕位数比率为1: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男厕:应按每100座设一个大便器,每40座设一个小便器或0.60m长小便槽,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
2女厕:应按每25座设一个大便器,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
3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蹲位。
二、《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之厕所部分
4.2.2观众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5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
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比赛大厅,卫生器具应符合表4.4.2-2和表4.4.2-3的规定。
表4.4.2-2贵宾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
表4.4.2-3观众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
注:男女比例1:1。
6男女厕内均应设残疾人专用便器或单独设置专用厕所。
三、《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之厕所部分
第二节餐厅、饮食厅和公用部分
第3.2.6条就餐者公用部分包括门厅、过厅、休息室、洗手间、厕所、收款处、饭票出售处、小卖及外卖窗口等,除按第3.2.7条规定设置外,其余均按实际需要设置。
第3.2.7条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二级餐馆及一级饮食店应设洗手问和厕所,三级餐馆应设专用厕所,厕所应男女分设。
三级餐馆的餐厅及二级饮食店饮食厅内应设洗手池;一、二级食堂餐厅内应设洗手池和洗碗池;
二、卫生器具设置数业应符合表3.2.7的规定:
表3.2.7卫生器具设置数量
三、厕所位置应隐蔽,其前室入口不应靠近餐厅或与餐厅相对;
四、厕所应采用水冲式。
所有水龙头不宜采用手动式开关。
第3.4.7条厕所应按全部工作人员最大班人数设置,30人以下者可设一处,超过30人者男女应分设,并均为水冲式厕所。
男厕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和一个小便器,女厕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男女厕所的前室各设一个洗手盆,厕所前室门不应朝向各加工间和餐厅。
四、《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5.7其他用房
5.7.7旅客使用的厕所及盥洗台除应按表5.7.7计算其设备数量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前室,一、二级站应单独设盥洗室;
2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良好通风,当采用自然通风时应防止异味串入其他空间。
表5.7.7厕所及盥洗设备指标
注:1男旅客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60%计;
2母婴候车室设有专用厕所时应扣除其数量;
3大便器至少设2个。
5.7.8一、二、三级站应设到站旅客使用的厕所。
五、《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95之厕所部分
5.7旅客用厕所、盥洗间
5.7.1 中型及以上旅客车站应在站房内设水冲式厕所及盥洗间。
5.7.2 普通旅客厕所及盥洗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7.2.1 设备数量计算应符合表5.7.2的规定。
普通旅客厕所及盥洗间设备数量计
算表5.7.2
注:①大便坑位及洗手盆数量均不得少于2个。
②普通旅客男厕所的使用人数宜按普通候车人数70%计算。
③普通旅客女厕所的使用人数宜按普通候车人数30%计算。
④母婴候车室专用厕所宜按女厕所的20%配备坑位,普通女厕所应扣除其坑位数。
5.7.2.2 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良好通风。
5.7.2.3 每个厕所及盥洗间均应设一个污水池。
5.7.2.4 厕所及盥洗间宜设挂钩和搁板,特大型、大型站的盥洗间宜设面镜。
5.7.2.5 盥洗水龙头应采用节水、卫生开关。
5.7.3 软席候车室卫生间的男用大、小便器及女用大便器数量均不应少于2个,其中各有1个坐式大便器。
5.7.4 特大型、大型站站房内应设残疾人专用厕所,内设男、女大便器及洗手盆各1个。
5.7.5站前广场应设站前厕所,其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5.7.5.1 站房内无厕所时,站前厕所使用人数按最高聚集人数125%计算。
5.7.5.2 站房内有厕所时,站前厕所使用人数按最高聚集人数25%计算。
5.7.5.3 站前厕所的便器数量按表5.7.2规定计算。
六、《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之厕所部分
6.5厕所、盥洗室和浴室
6.5.1厕所、盥洗室、浴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的厕所、盥洗室、浴室不应直接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贮存、医药、医疗、变配电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水、防潮要求用房的上层;除本套住宅外,住宅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2卫生设备配置的数量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公用厕所男女厕位的比例中,应适当加大女厕位比例;
3卫生用房宜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自然通风,无直接自然通风和严寒及寒冷地区用房宜设自然通风道;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通风换气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4楼地面、楼地面沟槽、管道穿楼板及楼板接墙面处应严密防水、防渗漏;
5楼地面、墙面或墙裙的面层应采用不吸水、不吸污、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6楼地面应防滑,楼地面标高宜略低于走道标高,并应有坡度坡向地漏或水沟;7室内上下水管和浴室顶棚应防冷凝水下滴,浴室热水管应防止烫人;
8公用男女厕所宜分设前室,或有遮挡措施;
9公用厕所宜设置独立的清洁间。
6.5.2厕所和浴室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表6.5.2的规定。
表6.5.2厕所和浴室隔间平面尺寸
6.5.3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宜小于0.55m;
2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间距不应小于0.70m;
3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
4双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5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5m;无障碍盆浴间短边净宽度不应小于2m;
6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m;
7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双侧厕所隔间之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l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8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小便槽外沿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8.1.15卫生洁具、水泵、冷却塔等给排水设备、管材应选用低噪声的产品。
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I)厕所、淋浴室
第4.2.2条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
第4.2.3条教职工厕所应与学生厕所分设。
当学校运动场中心,距教学楼内最近厕所超过90m时,可设室外厕所,其面积宜按学生总人数的15%计算。
第4.2.4条当有条件时,学校厕所应采用水冲式厕所。
学校水冲厕所应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应设排气管道。
第4.2.5条教学楼内厕所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不影响环境卫生。
在厕所入口处宜设前室或设遮挡措施。
第4.2.6条学校厕所卫生器具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小学教学楼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2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 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长大便槽)和1000mm 长小便槽计算。
二、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100mm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100mm长大便槽)和1000mm长小便槽计算。
三、厕所内均应设污水池和地漏。
四、教学楼内厕所,应按每90人应设一个洗手盆(或600mm长盥洗槽)计算。
八、《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88
第三节厕所
第6.3.1条观众使用的厕所男女人数比例可按1:1计算。
多厅电影院人数折减应符合第6.1.2条规定。
第6.3.2条男(女)厕所卫生器具设置数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男厕每50人设1个小便斗(小便槽每0.60m长相当于1个小便斗);400人以内,每150人及其尾数设1个大便器;400人以上,超出部分每200人及其尾数设1个大便器。
二、女厕400人以内,每50人及其尾数设1个大便器;400人以上,超出部分每75人及其尾数设1个大便器。
三、男女厕所均应设前室。
每4个大便器宜设1个洗手盆,但至少应设1
个洗手盆。
男女厕所中至少有一处应设污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