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杂糅常见的错误类型

合集下载

高考“句式杂糅”类病句例说

高考“句式杂糅”类病句例说

高考“句式杂糅”类病句例说一、表示原因的杂糅【典型结构】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是由于……决定的(是由于……;是由……决定的);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由于……下(由于……;在……下);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等。

例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说明:本句划线部分用“……由于……所决定”这种错误的格式来表示原因,是“……由……决定”和“……由于……影响”两种格式的杂糅。

划线部分可改为“这是由……决定的”,或“这是由于……外因影响”。

例2: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

说明:本句划线部分用“造成……因……”这种错误的格式来表示原因,是“造成……”和“……因……”两种格式杂糅。

划线部分可改为“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大面积漏雨”或“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

例3: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说明:本句划线部分用“是成为……的原因”这种错误的格式来表示原因,是“是……的原因”和“成为……的原因”两种上格式的杂糅。

划线部分可改为“这是……原因之一”或“这成为……原因之一”。

例4.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说明:或说“原因是执法作风不正”,或说“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例5.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说明:或说“由于社员们的精心管理”,或说“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例6.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

说明:或说“之所以变坏”,或说“变坏的原因”。

高中语文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

高中语文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

高中语文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一、语序不当1、定语位置不当。

如:(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

如:(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1> 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至“趁”字前)<2>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如:(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如:(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

如:(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修改病句中句式杂糅的例子

修改病句中句式杂糅的例子

修改病句中句式杂糅的例子
修改病句中句式杂糅的例子
很多人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犯下句式杂糅的错误。

这种错误不仅会影响文章的流畅度,还会让读者产生困惑和理解上的障碍。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病句例子,以及如何修正它们。

一、主谓不一致
例句: 昨天晚上我在学校跑步,心情非常愉快。

这个例句中,主语“我”与动词“跑步”是一致的,但是心情却不应该作为主语,因为主语和心情之间没有语法上的关联,所以句子不通顺。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 昨天晚上,我在学校跑步,心情非常愉快。

二、词序颠倒
例句: 春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花开的时候非常漂亮。

这个例句中,“花开的时候”应该放在句首,然后是我最喜欢的季节,才能使得句子通顺。

应该修改为: 花开的时候非常漂亮,所以春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

三、句子结构复杂
例句: 虽然明天天气不错,但是我不可能去散步,因为我昨天才刚刚养
好的脚又受伤了。

这个例句句子过于复杂,读起来会比较困难,即使内容正确也会让人
产生疑问。

我们需要将长句分割成两个短句。

应该改为: 明天天气不错,但我不能去散步,因为我昨天刚养好的脚又受伤了。

四、句子中的名词重复
例句: 他打算去一个旅游胜地旅游,那个胜地有很多旅游景点。

重复的名词会让读者感到无聊和疲劳,应该尽量避免。

我们修改为: 他
打算去一个旅游胜地旅游,那里有很多旅游景点。

在写作时,要尽量保持句子简单明了,力求表达清晰,使文章更容易
被理解和吸引读者。

以上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如何修改病句中的句式杂
糅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句式杂糅及语义重复的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及语义重复的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1)表时间。

长达……之久例:这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修改意见:或说“长达六年”,或说“达六年之久”。

(2)表限制。

超过……以上例: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

修改意见:或说“超过50元者”,或说“ 消费金额50元以上者”(3)表对象对于……上例: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修改意见:或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说“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4)表决定以……即可例:关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修改意见:或说“以张科长的方案为宜”,或说“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5)表事由借口……为名例: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修改意见: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6)表构成由(包括、分)……组成例: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修改意见: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7)表意愿本着……为原则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修改意见: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或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8)表被动被(受)……所例: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修改意见:或说“深受观众喜爱”,或说“深为观众所喜爱”。

(9)表原因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修改意见:或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说“其根本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10)表数量高达……之巨例: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海关大肆走私,累计逃税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修改意见:或说“高达530亿元”,或说“达530亿元之巨”(11)表目的旨在以……为目的例: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病句:句式杂糅,不合逻辑教学设计

病句:句式杂糅,不合逻辑教学设计

病句:句式杂糅、逻辑错误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3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和“……的原因”4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5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6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7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8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 是……的结果9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二)、藕段丝连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后,许多学生由于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

4、暗换主语一些人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给他种种痛苦的折磨,直至被迫退职回乡。

特别注意:句子中需要“了”还是“的”。

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二、逻辑错误不合逻辑的语病,是指句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

(一)、应是人对物、主观对客观,容易犯主客颠倒的毛病。

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亚洲各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可改为“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亚洲各国人民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国人民是不陌生的。

《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对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青年感到特别亲切。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1)表时间。

长达……之久例:这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修改意见:或说“长达六年”,或说“达六年之久”。

(2)表限制。

超过……以上例: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

修改意见:或说“超过50元者”,或说“ 消费金额50元以上者”(3)表对象对于……上例: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修改意见:或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说“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4)表决定以……即可例:关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修改意见:或说“以张科长的方案为宜”,或说“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5)表事由借口……为名例: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修改意见: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6)表构成由(包括、分)……组成例: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修改意见: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7)表意愿本着……为原则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修改意见: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或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8)表被动被(受)……所例: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修改意见:或说“深受观众喜爱”,或说“深为观众所喜爱”。

(9)表原因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修改意见:或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说“其根本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10)表数量高达……之巨例: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海关大肆走私,累计逃税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修改意见:或说“高达530亿元”,或说“达530亿元之巨”(11)表目的旨在以……为目的例: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句式杂糅的病句类型

句式杂糅的病句类型

句式杂糅的病句类型病句是指在表达上存在语法、逻辑或修辞上的错误,影响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在众多病句中,句式杂糅的病句类型是比较常见且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句式杂糅的病句类型及如何避免这类错误。

句式杂糅是指在一个句子或段落中,不同句式或结构被混合在一起,导致句子结构混乱,表达不清晰。

这种病句类型常见于语言表达不太流畅或写作时思维不够清晰的情况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式杂糅病句类型:1. 主谓不一致句:例如,“他学生们一起作业去了”,混合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句式结构,使得表达混乱不清晰。

2. 时态不一致句:例如,“昨天他看了电影明天准备去购物”,混合了过去时和将来时的时态,造成了句子逻辑混乱。

3. 语态不一致句:例如,“他给批评完毕的作品”,混合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使得句子结构不通顺。

4. 前后关联不一致句:例如,“因为下雨,他今天去参加了运动会”,混合了原因与结果关系,造成了句子逻辑不清晰。

为避免犯句式杂糅的病句类型,在写作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清晰明了的表达思维:在写作之前,可以先构思好文章结构和逻辑顺序,确保思路清晰,避免句式混乱。

2. 熟练掌握语法知识: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掌握不同句式和结构的使用方法,避免混杂使用不同的句式。

3. 多加练习与修正: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多加练习,不断修正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避免句式杂糅的病句类型,提高写作表达的质量和准确性,使得文章更加通顺流畅,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让我们在写作中更加注重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避免犯错,提高写作水平。

句式杂糅常见的错误类型

句式杂糅常见的错误类型

句式杂糅常见的错误类型1.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以……即可( 以……为宜;……即可)3. 是为了……为目的的( 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4.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5. 由于……下( 由于……;在•…下)6.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疋由……造成的)7.经过……下( 经过……;在•…下)8. 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9. 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10.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 ・・・是原因)11.有……组成( 有…•…;由……组成)12.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疋……取得的)13.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 ;... 是十分重要的)14.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15.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16.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17.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语区错误1 否定病发区句中出现否定、多重否定或者否定套反问的句式时要注意辨析是否造成判断错误。

例如:①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的消极影响,②这个问题你应该源源本本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怀疑。

③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④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

⑤雷锋精神一定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类雷锋了呢?⑥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几卧处不可通风。

2、“和”字多病区(1) “和”字在语言运用中是个难解的结, 因为它既可以作连词,又可以作介词。

做连词则和前后的词语构成并列短语,做介词则和后面的名词语构成介宾短语。

两者的意义是不同的。

例①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的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2) “和”字与前后的词语构成并列短语的,要仔细辨析是否有结构不清,造成句子歧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式杂糅常见得错误类型1。

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以……即可 ( 以……为宜;……即可)3。

就是为了……为目得得( 以……为目得得; 就是为了……)4.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5.由于……下 ( 由于……;在……下)6.原因就是……造成得( 原因就是……;就是由……造成得)7、经过……下( 经过……;在……下)8.就是出于……决定得( 就是出于……; 就是由……决定得)9、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10、就是因为……得原因 ( 就是因为……;……就是原因)11。

有……组成( 有……;由……组成)12.靠得就是……取得得( 靠得就是……;就是……取得得)13.关键在于……就是十分重要得 ( 关键在于……;……就是十分重要得)14.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15.大多以……为主 (大多就是……;以……为主)16.成分就是……配制而成得( 成分就是……;由……配制而成得)17、就是由于……得结果 (就是由于……;就是……得结果)语区错误1 否定病发区句中出现否定、多重否定或者否定套反问得句式时要注意辨析就是否造成判断错误、例如:①我瞧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得消极影响,②这个问题您应该源源本本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怀疑。

③山区那些可爱得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④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与管理。

⑤雷锋精神一定要赋予它新得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类雷锋了呢?⑥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几卧处不可通风、2、“与"字多病区(1)“与"字在语言运用中就是个难解得结,因为它既可以作连词,又可以作介词、做连词则与前后得词语构成并列短语,做介词则与后面得名词语构成介宾短语。

两者得意义就是不同得。

例①她背着总经理与副总经理偷偷得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2)“与”字与前后得词语构成并列短语得,要仔细辨析就是否有结构不清,造成句子歧义得。

例②王强与张勇得爸爸一同找到了学校。

(3)“与”字作连词连接得就是并列关系,“或"字连接得就是选择关系,句子中有“与”字、“或”字要仔细分辨就是否用错了、例3、大水将铁路冲坏了,您只能坐飞机与轮船去。

例4参加这次研讨会得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3、并列短语多病区句子中出现并列短语时,要注意并列得各项就是否都能与它前后相关得词语合适搭配,否则就会出现语病、例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得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环卫工人得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与严肃处理、。

例2、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与帮助后进青年,挽救与培养失足青年得场所。

例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得一些问题,从理论上与政策上作了详细得规定与深刻得说明。

例4、她马上召开常委会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得内容、时间与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得问题。

*句子中出现并列短语时要仔细分辨各项就是否都就是并列关系,如果就是选择关系或种属关系或交叉关系就会出现概念不清得、分类不当得毛病。

例5、从事业得发展上瞧,还缺少各项科技专家与各项人才、例6、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与经济作物得产量。

例7、许多青年工人、青年学生与共青团员参加了"五、四”纪念活动、4、“得"字多病区“得”字为结构助词,当用而不用,就会把偏正关系得名词短语变成动宾短语;不当用而用了,又会把动宾短语变成偏正得名词短语。

例1、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领导带头偷运木材得问题普遍感到愤怒。

例2、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得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5 、正反多病区句中出现正反两面得句子,要仔细瞧瞧就是否前后照应、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2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就是关系到我们党与国家前途命运得大事,也就是教育战线得根本任务。

3、能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将直接影响我国21世纪建设人才得培养、4、储蓄所吸收储蓄额得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得增长有重要得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就是积累资金得重要手段、6、介词多病区介词与介宾短语得运用也就是语言运用得大难关。

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造成句子关系得错乱,影响语意得表达,也成为命题得热点。

(1)瞧介词就是否掩盖了主语。

例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得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得重视呢?例2、问题得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得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得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得广泛注意。

(2)瞧“对”“对于”前后得主从关系就是否颠倒、例3、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可对40多岁得人却就是很熟悉得。

(3)瞧介词就是否用错、例4台北地区初中得模拟考试命题就是由各校老师轮流出题后,再从不同出版社印制考卷、7、动词多病区ﻫ一、注意动词得支配关系,瞧动宾搭配就是否得当、例1、解放前爸爸与哥哥两个人挣得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得生活。

二、注意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得使用,注意动词表示得施受事关系。

例2、您也别老生气那几个淘气得学生、例3、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例4、在这样一个关键性时刻吉祥兄弟没有跟我提起申花积分暂列第一得辉煌战绩,却就是带着浅浅得笑意,与我侃侃而谈她俩得所感\所悟\所想\所盼……在语言得运用中,有一种这样得语病:”叠床架屋” ,这种类型得误用主要表现就是在句子中已含有该词语得部分意思得词语,造成整个句子形成赘余得毛病。

这种类型得病句在近几年得高考考查“辩析并修改病句”得能力中就是一种热点题型,出现得频率很高。

1、这其中,这其间。

“其"即“这”,应删去“这”。

2、涉及到,波及到。

“及"与“到”同义,须删去“到”、ﻫ3、出自于,来自于。

“自"与“于”在这里都相当于介词“从”,任删一个字即可。

4、人际间,国际间、“际”意即“彼此之间",所以应该删去“间”、5、见诸于,诉诸于,付诸于。

“诸”就是兼词,相当于“之于”、“见诸”、“付诸”即“见之于”、“付之于",后面再缀以“于”,就与“诸”语意重复了、ﻫ13、过于溺爱。

“溺爱”即“过分宠爱”,前缀以“过于”实属多余、14、亲眼目睹。

“目睹”就就是“亲眼瞧到",前缀以“亲眼”也就是多余。

15、十分罕见。

“罕”就就是“很、十分",前缀以“十分",同样多余。

16、无故旷课。

“旷课"即“无故缺课”,前缀以“无故”,也同样就是多余。

17、热切渴望。

“渴望”即“迫切地希望”,前面不能再缀以“热切”。

18、一致公认。

“公”即“共同得”,与“一致"语意重复,应该19、仔细端详。

“端详”即“仔细地瞧”,没删去“一致”、ﻫ有必要再在前面加上“仔细”了。

20、过高得奢望。

“奢"意即“过分得”,与“过高得”语意重复,应该删去。

21、随便苟同。

“苟同”就就是随便赞同。

22、囊括全部金牌。

“囊括”即“全部包括”,后面没有必要再加上“全部"。

ﻫ23、白白地虚度。

虚度就就是白白地度过。

与“白白地”重复。

24、并非不就是。

“非"已经含有“不就是”得意思、ﻫ25、一天天日臻完善、“日”得意思就就是“一天天"。

ﻫ26、最高顶点。

顶点就就是最高点。

27、杀人得刽子手、“杀人"多余。

28、背地里阳奉阴违、“阴违”就就是暗地里得意思、29、卫冕桂冠,卫冕就就是取得冠军,与“桂冠"重复、30、多年夙愿。

“夙愿"就就是多年得愿望,旧有得,素有得,本身31、付梓印刷。

付梓即为交付印刷。

含有“多年”。

ﻫ33、三申五令得32、一旦有一天。

“一旦”就是假如有一天。

ﻫ强调。

三申五令已经含有“强调”得意思。

二(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常见得情况有:1、定语与中心语得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得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得生产”应为“生产得棉花”)ﻫ2、把状语放在定语得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得充分得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ﻫ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得文物、(应将“几“得”)。

ﻫ千年前”调至“文物”前)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我们再也不就是任意被列强欺侮得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前)ﻫ例:她如果不能实事求就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她”应移到“如果”得后面)6、主客颠倒:ﻫ例:奥斯特洛夫斯基得《钢铁就是怎样炼成得》对于中国青年就是不陌生得、(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得。

)ﻫ7、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得路,她们在探索着,她们在判断着,她们在寻找着,她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得路,她们在思考着,她们在判断着,她们在探索着,她们在寻找着、)(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她得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ﻫ2、动宾搭配不当:例:纪念三领先节得到来。

(“纪念"得只能就是“三八节”,不能就是“到来”)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ﻫ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得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得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ﻫ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ﻫ例: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就是否深入、(“做好”就是一面性得,“就是否深入"就是两面性得。

此外“作风就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就是“干部就是否深入群众”。

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得“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就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得,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就是做好救灾工作得决定条件”。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既然您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与“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ﻫ例:由于她这样好得成绩,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得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得成绩,她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得赞扬”)(2)缺谓语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得生活。

(或去掉“得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3)缺宾语:ﻫ例:她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得精神”)(4)关联词语残缺: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2、赘余(1)堆砌例: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得生活及生产得管理。

(“掌握”应删去。

)ﻫ(2)重复ﻫ例: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得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得工作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