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海中考数学压轴题详解

合集下载

2011中考数学压轴题精析

2011中考数学压轴题精析

⑵当该矩形的长为 a 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 4 a . 【考点】画和分析函数的图象, 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分析】⑴将 x 值代入函类数关系式求出 y 值, 描点作图即可. 然后分析函数图像.
2 ⑵仿⑴③ y 2( x ) = 2 ( x ) (
a x

a 2 ) x
四边形 AMNP
﹣S△PAM=S△DPN+S
梯形 NDAM
﹣S△PAM,即可求得关于 t 的二次函数,列方程
即可求得 t 的值; (3)根据图形,即可直接求得答案. 解答:解: (1)把 x=0,y=0 代入 y=x2+bx+c,得 c=0,
-1-
再把 x=t,y=0 代入 y=x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得 t2+bt=0, ∵t>0, ∴b=﹣t;
y x
1 ( x 0)的最小值为 2. x 1 1 2 1 1 1 2 = ( x) ( ) = ( x )2 ( )2 2 x 2 x x x x x x
③ y x
=( x
1 2 ) 2 x
当 x
1 1 =0,即 x 1 时,函数 y x ( x 0) 的最小值为 2. x x
如图 1,当 0 t 4 时, AP 4 3 3t,AQ 4 t.
S
1 1 3 2 AP· AQ 4 3 3t 4 t t 8 3 . 2 2 2


如图 2,当 t ≥ 4 时, AP 3t 4 3 , AQ 4 t ,
1 (x >0)的最小值. x

解决问题:⑵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直接写 答案.

2011年中考数学预测压轴题10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数学预测压轴题10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数学练习1、(上海卷)已知点P 在线段AB 上,点O 在线段AB 延长线上.以点O 为圆心,OP 为半径作圆,点C 是圆O 上的一点. (1)如图,如果2AP PB =,PB BO =.求证:CAO BCO △∽△;(2)如果AP m =(m 是常数,且1m >),1BP =,OP 是OA ,OB 的比例中项.当点C 在圆O 上运动时,求:AC BC 的值(结果用含m 的式子表示);(3)在(2)的条件下,讨论以BC 为半径的圆B 和以CA 为半径的圆C 的位置关系,并写出相应m 的取值范围.2、(福建龙岩卷)如图,已知抛物线234y x bx c =-++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点A 的横坐标为1-,过点(03)C ,的直线334y x t=-+与x 轴交于点Q ,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PH OB ⊥于点H .若5PB t =,且01t <<. (1)确定b c ,的值:__________b c ==,;(2)写出点B Q P ,,的坐标(其中Q P ,用含t 的式子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B Q P ,,,,,;(3)依点P 的变化,是否存在t 的值,使PQB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福建漳州卷)如图,已知矩形3ABCD AB BC ==,,在BC 上取两点E F ,(E 在F 左边),以EF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PEF ,使顶点P 在AD 上,PE PF ,分别交AC 于点G H ,.(1)求PEF △的边长;(2)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当F 与C 不重合时,从图中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3)若PEF △的边EF 在线段BC 上移动.试猜想:PH 与BE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猜想的结论.4.(浙江省台州市)如图,已知直线y =-21x+1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以线段AB 为边向上作正方形ABCD ,过点A ,D ,C 的抛物线与直线另一个交点为E .(1)请直接写出点C ,D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正方形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B 下滑,直至顶点D 落在x 轴上时停止.设正方形落在x 轴下方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滑行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4)在(3)的条件下,抛物线与正方形一起平移,直至顶点D 落在x 轴上时停止,求抛物线上C 、E 两点间的抛物线弧所扫过的面积.CA PB OA B CE F121+-=x5.(河南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 (4,0)、C (8,0)、D (8,8).抛物线y=ax2+bx 过A 、C 两点. (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向终点B 运动,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D 向终点D 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 秒.过点P 作PE ⊥AB 交AC 于点E .① 过点E 作EF ⊥AD 于点F ,交抛物线于点G .当t 为何值时,线段EG 最长?② 连接EQ ,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 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 值.6.(浙江省温州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B (33,2),C (0,2).动点D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O 出发沿OC 向终点C 运动,同时动点E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B 向终点B 运动.过点E 作EF ⊥AB ,交BC 于点F ,连结DA 、DF .设运动时间为t 秒.(1)求∠ABC 的度数;(2)当t 为何值时,AB ∥DF ;(3)设四边形AEFD 的面积为S .①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②若一抛物线y =-x2+mx 经过动点E ,当S <23时,求m 的取值范围(写出答案即可).7.(重庆市綦江县)如图,已知抛物线y =a (x -1)2+33(a≠0)经过点A (-2,0),抛物线的顶点为D ,过O 作射线OM ∥AD .过顶点D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射线OM 于点C ,B 在x 轴正半轴上,连结BC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射线OM 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问: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DAOP 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3)若OC =OB ,动点P 和动点Q 分别从点O 和点B 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和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OC 和BO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的时间为t (s ),连接PQ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PQ 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及此时PQ 的长.8.(甘肃省兰州市)如图①,正方形ABCD 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 在第一象限.动点P 在正方形ABCD 的边上,从点A 出发沿A →B →C →D 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以相同速度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P 点到D 点时,图①图②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当P 点在边AB 上运动时,点Q 的横坐标x (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 (秒)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请写出点Q 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 运动速度;(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 的坐标;(3)在(1)中当t 为何值时,△OPQ 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 点的坐标.(4)如果点P 、Q 保持原速度不变,当点P 沿A →B →C →D 匀速运动时,OP 与PQ 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9.(甘肃省陇南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A (-1,0),B (4,0),C (0,-4),⊙M 是△ABC M 为圆心.(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在x 轴的正半轴上有一点P ,作PQ⊥x 轴交BC 于Q PQ =k ,△CPQ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k 的函数关系式,S 的最大值.10.(广东省湛江市)已知矩形纸片OABC 的长为4,宽为3,以长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 是OA 边上的动点(与点OA 不重合),现将△POC 沿PC 翻折得到△PEC ,再在AB 边上选取适当的点D ,将△PAD 沿PD 翻折,得到△PFD ,使得直线PE 、PF 重合.(1)若点E 落在BC 边上,如图①,求点P 、C 、D 的坐标,并求过此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若点E 落在矩形纸片OABC 的内部,如图②,设OP =x ,AD =y ,当x 为何值时,y 取得最大值?(3)在(1)的情况下,过点P 、C 、D 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PDQ 是以PD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1,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EF ∥BC 交CD 于点F .AB =4,BC =E 到BC 的距离;(2)点P 为线段EF ⊥EF 交BC 于点M ,过M 作MN ∥ABPN ,设EP =x .①当点N 在线段AD 上时(如图2),△PMN 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PMN 的周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②当点N 在线段DC 上时(如图3),是否存在点P ,使△P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① FE ADB C 图1F E A D B C图2N P M 图3 MF E A DB C 图4(备用) F E A D B C图5(备用)12.(云南省昆明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是梯形,OA ∥BC ,点A 坐标为(6,0),点B 坐标为(3,4),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动点M 在OA 边上运动,从O 点出发到A 点;动点N 在AB 边上运动,从A 点出发到B 点.两个动点同时出发,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就随即停止,设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 (秒).(1)求线段AB 的长;当t 为何值时,MN ∥OC ?(2)设△CMN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S 是否有最小值?若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3)连接CA ,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t 值,使MN 与AC 互相垂直?若存在,求出这时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 (湖南省株洲市)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ACB =90°,AC =BC ,点A 、C 在x 轴上,点B 的坐标为(3,m )(m >0),线段AB 与y 轴相交于点D ,以P (1,0)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 、D .(1)求点A 的坐标(用m 表示);(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Q 为抛物线上点P 至点B 之间的一动点,连结PQ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连结BQ 并延长交AC 于点F ,试证明:FC (AC +EC )为定值.14. (湖北省黄冈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 y 中,抛物线y =181x2-94x -10与x 轴的交点为A ,与y 轴的交点为点B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BC ,交抛物线于点C ,连结AC .现有两动点P ,Q 分别从O ,C 两点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OA 向终点A 移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点B 移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C ,PQ 相交于点D ,过点D 作DE ∥OA ,交CA 于点E ,射线QE 交x 轴于点F .设动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单位:秒)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A 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计算过程;(3)当0<t <29时,△PQF 的面积是否总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4)当t 为何值时,△PQF1.(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已知: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2) 如果有一抛物线经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如果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此时AD 与BC 相交于E ′点,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解] (1)(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EO DO EO BO AB DB CD DB''''==又∵DO ′+BO ′=DB ∴1EO EO AB DC ''+= ∵AB =6,DC =3,∴EO ′=2 又∵DO EO DB AB''=,∴2316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 ② 联立①②得02x y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bx +c (a ≠0)过A (-2,-6),C (1,-3)E (0,-2)三点,得方程组42632a b c a b c c -+=-⎧⎪++=-⎨⎪=-⎩解得a =-1,b =0,c =-2 ∴抛物线方程y =-x 2-2(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图①图②由(1)当DC 水平向右平移k 后,过AD 与BC 的交点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17 压轴题1(含答案)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17 压轴题1(含答案)

第3页
∴EM= CD,NF= CD. ∴EM=NF, ∵AB=3CD,设 CD=x,∴AB=3x,EF=2x, ∴MN=EF﹣(EM+FN)=x, ∴S△ AME+S△ BFN= × EM× WQ+ × FN× WQ= (EM+FN)QW= x•QW,
S 梯形 ABFE= (EF+AB)× WQ=
3. (2011•贺州)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CD,AB=3CD,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 中位线 EF 与 AC、BD 分别交于 M、N 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梯形 ABCD 面积的 ( )
A、
B、
C、
D、
考点:梯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首先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 EF∥CD∥AB,再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 到 M,N 分别是 AD,BC 的中点;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 CD=2EM=2NF,最后 根据梯形面积求法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梯形 ABCD 面积 的面积比. 解答:解:过点 D 作 DQ⊥AB,交 EF 于一点 W, ∵EF 是梯形的中位线, ∴EF∥CD∥AB,DW=WQ, ∴AM=CM,BN=DN.
2 2
)个.
A、1
B、2
C、3
D、4
第8页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勾股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垂直且互相 平分,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解答:解: (1)从图中可看出全等的三角形至少有四对.故(1)错误. (2)△ OBE 的面积和△ OFC 的面积相等,故正方形 ABCD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 OEBF 面积 的 4 倍,故(2)正确.

2011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知识讲解

2011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知识讲解

2011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1.(2011•上海)下列分数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A.B.C.D.2.(2011•上海)如果a>b,c<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a+c>b+c B.c﹣a>c﹣b C.ac>bc D.3.(2011•上海)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4.(2011•上海)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是()A.(2,﹣3)B.(﹣2,3)C.(2,3)D.(﹣2,﹣3)5.(2011•上海)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B.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C.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D.周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6.(2011•上海)矩形ABCD中,AB=8,,点P在边AB上,且BP=3AP,如果圆P是以点P为圆心,PD 为半径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B、C均在圆P外B.点B在圆P外、点C在圆P内C.点B在圆P内、点C在圆P外D.点B、C均在圆P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7.(2011•上海)计算:a2•a3=_________.8.(2011•上海)因式分解:x2﹣9y2=_________.9.(2011•上海)如果关于x的方程x2﹣2x+m=0(m为常数)有两个相等实数根,那么m=_________.10.(2011•上海)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11.(2011•上海)如果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12.(2011•上海)一次函数y=3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值的增大而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13.(2011•上海)有8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5只,二等品2只和三等品1只,从中随机抽取1只杯子,恰好是一等品的概率是_________.14.(2011•上海)某小区2010年屋顶绿化面积为2000平方米,计划2012年屋顶绿化面积要达到2880平方米.如果每年屋顶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这个增长率是_________.15.(2011•上海)如图,AM是△ABC的中线,设向量,,那么向量=_________(结果用、表示).16.(2011•上海)如图,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AB,∠ACB=90°,如果∠ECD=36°,那么∠A=_________.17.(2011•上海)如图,AB、AC都是圆O的弦,OM⊥AB,ON⊥AC,垂足分别为M、N,如果MN=3,那么BC= _________.18.(2011•上海)Rt△ABC中,已知∠C=90°,∠B=50°,点D在边BC上,BD=2CD(如图).把△ABC绕着点D 逆时针旋转m(0<m<180)度后,如果点B恰好落在初始Rt△ABC的边上,那么m=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2011•上海)计算:.20.(2011•上海)解方程组:.21.(2011•上海)如图,点C、D分别在扇形AOB的半径OA、OB的延长线上,且OA=3,AC=2,CD平行于AB,并与弧AB相交于点M、N.(1)求线段OD的长;(2)若tan∠C=,求弦MN的长.22.(2011•上海)据报载,在“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活动中,某地区对随机抽取的1000名公民的年龄段分布情况和对垃圾分类所持态度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分别绘成条形图(图1)、扇形图(图2).(1)图2中所缺少的百分数是_________;(2)这次随机调查中,如果公民年龄的中位数是正整数,那么这个中位数所在年龄段是_________(填写年龄段);(3)这次随机调查中,年龄段是“25岁以下”的公民中“不赞成”的有5名,它占“25岁以下”人数的百分数是_________;(4)如果把所持态度中的“很赞同”和“赞同”统称为“支持”,那么这次被调查公民中“支持”的人有_________名.23.(2011•上海)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过点D作DE⊥BC,垂足为E,并延长DE至F,使EF=DE.连接BF、CD、AC.(1)求证: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DE2=BE•CE,求证:四边形ABFC是矩形.24.(2011•上海)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点M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MO=MA.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M.(1)求线段AM的长;(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点B在y轴上,且位于点A下方,点C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点D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且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点C的坐标.25.(2011•上海)在Rt△ABC中,∠ACB=90°,BC=30,AB=50.点P是AB边上任意一点,直线PE⊥AB,与边AC或BC相交于E.点M在线段AP上,点N在线段BP上,EM=EN,.(1)如图1,当点E与点C重合时,求CM的长;(2)如图2,当点E在边AC上时,点E不与点A、C重合,设AP=x,BN=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若△AME∽△ENB(△AME的顶点A、M、E分别与△ENB的顶点E、N、B对应),求AP的长.2011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1.(2011•上海)下列分数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A.B.C.D.考点:有理数的除法。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压轴题2(含答案)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压轴题2(含答案)

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压轴题241.(2011黑龙江大庆,28,8分)二次函数:y=ax 2﹣bx+b (a >0,b >o )图象顶点的纵坐标不大于. (1)求该二次函数图象顶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若该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长度的最小值. 考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1)先求出y=ax 2﹣bx+b (a >0,b >0)的顶点的纵坐标,根据题意得出≥3,即可得出该二次函数图象顶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设A (x 1,0),B (x 2,0)(x 1<x 2),则x 1、x 2是方程ax 2﹣bx+b=0的两根,由求根公式得出x 1、x 2,根据AB =|x 2﹣x 1|求出线段AB 长度的最小值.解答:解:(1)由于y=ax 2﹣bx+b (a >0,b >0)图象的顶点的纵坐标为, 则≤﹣,得≥3,∴该二次函数图象顶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不小于3;(2)设A (x 1,0),B (x 2,0)(x 1<x 2)则方程ax 2﹣bx+b=0的两根, 得x 1=,x 2=,从而AB =|x 2﹣x 1|==ab a b⋅-4)(2=4)2(2--ab 由(1)知≥6. 由于当≥6时,随着的增大,4)2(2--ab 也随着增大, 所以=6时,线段AB 长度的最小值为2.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问题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是中考压轴题,难度较大.42. (2011•郴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0,1)和(1,0),P 是线段AB 上的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坐标为(m ,1﹣m )(m 为常数).(1)求经过O 、P 、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P 点在线段AB 上移动时,过O 、P 、B 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否会随着P 的移动而改变;(3)当P 移动到点()时,请你在过O 、P 、B 三点的抛物线上至少找出两点,使每个点都能与P 、B 两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并求出这两点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上海十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与答案解析

上海十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与答案解析

上海十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与答案解析学然教育学然教育培训中心LearnWel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上海十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2001 年上海市数学中考27.已知在梯形ABCD中,AD∥ BC, AD< BC,且 AD=5,AB=DC=2.( 1)如图 8,P为AD上的一点,满足∠BPC=∠ A.图 8①求证;△ ABP∽△ DPC②求 AP 的长.( 2)如果点P 在 AD 边上移动(点P 与点 A、 D 不重合),且满足∠ BPE=∠ A, PE交直线 BC于点 E,同时交直线DC于点 Q,那么①当点Q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时,设AP x CQ 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②当 CE=1时,写出 AP 的长(不必写出解题过程).27.( 1)①证明:∵∠ ABP=180°-∠ A-∠ APB,∠ DPC=180°-∠ BPC-∠ APB,∠ BPC=∠ A,∴∠ ABP=∠ DPC.∵在梯形ABCD 中,AD∥ BC,AB= CD,∴∠ A=∠ D.∴△ ABP∽△ DPC.②解:设 AP= x,则 DP=5- x,由△ ABP∽△ DPC,得ABPD,即25 x,解得1=1,x2= 4,则AP的长AP DC x2x为1或4.( 2)①解:类似( 1)①,易得△ABP∽△DPQ,∴ABAP .即2x,得y125 2 ,<<.PD DQ 5 x2yx x1x422AP AP5②=2或=3-.(题 27 是一道涉及动量与变量的考题,其中( 1)可看作( 2)的特例,故( 2)的推断与证明均可借鉴( 1)的思路.这是一种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模仿即借鉴、套用,创造即灵活变化,这是中学生学数学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世上的万事万物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着质的区别,模仿的关键是发现联系,创造的关键是发现区别,并找到应付新问题的途径.)学然教育上海市 2002 年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学然教育培训中心LearnWel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27.操作:将一把三角尺放在边长为1 的正方形 ABCDP在对角线 AC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经过点 B ,另一边与射线DC 相交于点 Q .图1图2 图3探究:设 A 、 P 两点间的距离为 x .( 1)当点 Q 在边 CD 上时,线段 PQ 与线段 PB 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观察得到结论;( 2)当点 Q 在边 CD 上时,设四边形 PBCQ 的面积为 y ,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当点P在线段 AC上滑动时,△PCQPCQ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指出所有能使△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 Q 的位置,并求出相应的 x 的值;如果不可能,试说明理由.五、(本大题只有 1 题,满分 12 分,( 1)、( 2)、( 3)题均为 4 分)27.图 1图 2图 3( 1)解: PQ = PB( 1 分)证明如下:过点P作 MN BCAB 于点 M ,交 CD 于点NAMND和四边形 BCNM都是矩形,∥ ,分别交,那么四边形△ AMP 和△ CNP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NP NC MB.( 1 分)∴==∵ ∠ BPQ =90°,∴ ∠QPN +∠ BPM =90°.而∠ BPMPBM°,∴ ∠QPNPBM( 1 分)+∠= 90 =∠.又∵QNPPMBQNPPMB( 1 分)∠=∠=90°,∴△≌△.∴PQ = PB .(2)解法一由( 1)△≌△.得= MP .QNPPMBNQ∵=,∴AM = MP ===2 x , BM ===1- 2 x , AP xNQDN2 PNCN2∴=-=1-2·2 x = 1- 2x . CQ CD DQ2得S △=1BC · BM =1×1×( 1-2x )= 1- 2 x .( 1 分)PBC22224S △=1CQ ·PN = 1 ×( 1-2 x )(1-2x )= 1-3 2x + 1x 2(1 分)PCQ222242=S △+S △= 122x +1 .x -S四边形PBCQPBC PCQ 222 x + 1(0≤ x < 2). 1 分,1 分)即 y = 1x -(22解法二作PT ⊥ BC , T 为垂足(如图 2),那么四边形 PTCN 为正方形.∴PT = CB = PN .又∠ PNQ =∠ PTB =90°, PB =PQ ,∴△ PBT ≌△ PQN .S=S △+ S = S+S △= S( 2 分)四边形PBCQ四边形PBT四边形PTCQ四边形PTCQPQN正方形PTCN22 21 2=CN =( 1-2 x )= 2x - 2 x + 122 x + 1(0≤ x <2).1 分)( 3)△ PCQ 可能成为等腰三角∴y = 1 x -(22形①当点P与点 A重合,点 Q与点 D重合,这时PQ QCPCQ=,△是等腰三角形,此时 x = 0( 1 分)②当点 Q 在边 DC 的延长线上,且CP =CQ 时,△ PCQ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 3)(1 分)解法一此时,== 2 x ,= 2 -,=2 2 .CP=1-xQN PM2 CPxCN22∴ =-=2 x -( 1- 2 x )= 2x - 1. CQ QN CN2 2当 2 - x = 2x - 1 时,得 x = 1.( 1 分)解法二此时∠ CPQ 1 ∠ PCN °,∠ APB°=67.5 °,== 22.5 =90°- 22.52∠ABP =180°-(45°+67.5 °)=67.5 °,得∠ APB =∠ ABP ,AP ABx( 1 分)∴==1,∴= 1.上海市2003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27.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 AB = 1,弧AC 是点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的圆的一段弧。

2011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数学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 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有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 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4. 作图必须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1.下列分数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 )(A) 13; (B) 15; (C) 17; (D) 19 .2.如果a >b ,c <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a +c >b +c ; (B) c -a >c -b ; (C) ac >bc ; (D) a b c c > . 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B) ;(C)(D).4.抛物线y =-(x +2)2-3的顶点坐标是( ).(A) (2,-3); (B) (-2,3); (C) (2,3); (D) (-2,-3) .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 (B) 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 (D) 周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6.矩形ABCD 中,AB =8,BC =P 在边AB 上,且BP =3AP ,如果圆P 是以点P 为圆心,PD 为半径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点B 、C 均在圆P 外; (B) 点B 在圆P 外、点C 在圆P 内; (C) 点B 在圆P 内、点C 在圆P 外; (D) 点B 、C 均在圆P 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28分)12.一次函数y =3x -2的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值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13.有8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5只,二等品2只和三等品1只,从中随机抽取1只杯子,恰好是一等品的概率是__________.14.某小区2010年屋顶绿化面积为2000平方米,计划2012年屋顶绿化面积要达到2880平方米.如果每年屋顶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这个增长率是_________.15.如图1,AM 是△ABC 的中线,设向量AB a =,BC b =,那么向量AM =____________(结果用a 、b 表示).16. 如图2, 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CE //AB ,∠ACB =90°,如果∠ECD =36°,那么∠A =_________.17.如图3,AB 、AC 都是圆O 的弦,OM ⊥AB ,ON ⊥AC ,垂足分别为M 、N ,如果MN =3,那么BC =_________.18.Rt△ABC中,已知∠C=90°,∠B=50°,点D在边BC上,BD=2CD(图4).把△ABC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m(0<m<180)度后,如果点B恰好落在初始Rt△ABC 的边上,那么m=_________.图1 图2 图3 图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48分)21.(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如图5,点C、D分别在扇形AOB的半径OA、OB的延长线上,且OA=3,AC=2,CD 平行于AB,并与弧AB相交于点M、N.(1)求线段OD的长;(2)若1tan2C∠=,求弦MN的长.图5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6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过点D作DE⊥BC,垂足为E,并延长DE 至F,使EF=DE.联结BF、CD、AC.(1)求证: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DE2=BE·CE,求证四边形ABFC是矩形.24.(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4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1),一次函数33 4y x=+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A,点M在正比例函数32y x=的图像上,且MO=MA.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经过点A、M.(1)求线段AM的长;(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点B在y轴上,且位于点A下方,点C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D在一次函数334y x=+的图像上,且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点C的坐标.图1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3)小题满分各5分)在Rt△ABC中,∠ACB=90°,BC=30,AB=50.点P是AB边上任意一点,直线PE⊥AB,与边AC或BC相交于E.点M在线段AP上,点N在线段BP上,EM=EN,12sin13EMP∠=.(1)如图1,当点E与点C重合时,求CM的长;(2)如图2,当点E在边AC上时,点E不与点A、C重合,设AP=x,BN=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若△AME∽△ENB(△AME的顶点A、M、E分别与△ENB的顶点E、N、B对应),求AP的长.图1 图2 备用图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数学卷答案及评分参考(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B A C D D C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a 5(x +3y )(x -3y )1x ≤3y = -x2 增大85 20%a +21b 54680或120三、解答题 (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9. (本题满分10分)[解] (-3)0-27+|1-2|+231+=1-33+2-1+3-2= -23。

2011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数学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 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有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 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4. 作图必须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1.下列分数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 )(A) 13; (B) 15; (C) 17; (D) 19 .2.如果a >b ,c <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a +c >b +c ; (B) c -a >c -b ; (C) ac >bc ; (D) a b c c > . 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B) ;(C)(D).4.抛物线y =-(x +2)2-3的顶点坐标是( ).(A) (2,-3); (B) (-2,3); (C) (2,3); (D) (-2,-3) .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 (B) 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 (D) 周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6.矩形ABCD 中,AB =8,BC =P 在边AB 上,且BP =3AP ,如果圆P 是以点P 为圆心,PD 为半径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点B 、C 均在圆P 外; (B) 点B 在圆P 外、点C 在圆P 内; (C) 点B 在圆P 内、点C 在圆P 外; (D) 点B 、C 均在圆P 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28分)12.一次函数y =3x -2的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值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13.有8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5只,二等品2只和三等品1只,从中随机抽取1只杯子,恰好是一等品的概率是__________.14.某小区2010年屋顶绿化面积为2000平方米,计划2012年屋顶绿化面积要达到2880平方米.如果每年屋顶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这个增长率是_________.15.如图1,AM 是△ABC 的中线,设向量AB a =,BC b =,那么向量AM =____________(结果用a 、b 表示).16. 如图2, 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CE //AB ,∠ACB =90°,如果∠ECD =36°,那么∠A =_________.17.如图3,AB 、AC 都是圆O 的弦,OM ⊥AB ,ON ⊥AC ,垂足分别为M 、N ,如果MN =3,那么BC =_________.18.Rt△ABC中,已知∠C=90°,∠B=50°,点D在边BC上,BD=2CD(图4).把△ABC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m(0<m<180)度后,如果点B恰好落在初始Rt△ABC 的边上,那么m=_________.图1 图2 图3 图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48分)21.(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如图5,点C、D分别在扇形AOB的半径OA、OB的延长线上,且OA=3,AC=2,CD 平行于AB,并与弧AB相交于点M、N.(1)求线段OD的长;(2)若1tan2C∠=,求弦MN的长.图5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6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过点D作DE⊥BC,垂足为E,并延长DE 至F,使EF=DE.联结BF、CD、AC.(1)求证: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DE2=BE·CE,求证四边形ABFC是矩形.24.(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4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1),一次函数33 4y x=+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A,点M在正比例函数32y x=的图像上,且MO=MA.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经过点A、M.(1)求线段AM的长;(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点B在y轴上,且位于点A下方,点C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D在一次函数334y x=+的图像上,且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点C的坐标.图1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3)小题满分各5分)在Rt△ABC中,∠ACB=90°,BC=30,AB=50.点P是AB边上任意一点,直线PE⊥AB,与边AC或BC相交于E.点M在线段AP上,点N在线段BP上,EM=EN,12sin13EMP∠=.(1)如图1,当点E与点C重合时,求CM的长;(2)如图2,当点E在边AC上时,点E不与点A、C重合,设AP=x,BN=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若△AME∽△ENB(△AME的顶点A、M、E分别与△ENB的顶点E、N、B对应),求AP的长.图1 图2 备用图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数学卷答案及评分参考(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B A C D D C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a 5(x +3y )(x -3y )1x ≤3y = -x2 增大85 20%a +21b 54680或120三、解答题 (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9. (本题满分10分)[解] (-3)0-27+|1-2|+231+=1-33+2-1+3-2=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