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难点及对策

合集下载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医疗纠纷是指患者或其家属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之间因诊疗服务、医疗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产生的争议和纠纷。

医疗纠纷的发生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制定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对策非常重要。

下面是针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对策:一、加强沟通与协商1.完善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前应充分告知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减少患者对医疗结果产生的不满和争议。

2.加强医患双方的协商和合作,提高医患关系的信任度。

医生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增加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

医院和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操作失误导致的纠纷。

2.加强医疗事故的管理和教育。

医院应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通过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医疗纠纷处理机制1.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构。

医院和相关部门应建立独立、公平、高效的医疗纠纷调解机构,为医患双方提供公正的调解服务,协助双方化解纠纷,避免纠纷升级。

2.加强医疗纠纷的调查和处理。

对于发生的医疗纠纷,应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核实,找出纠纷的真相。

同时,要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追责,确保患者得到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四、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1.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投保医疗责任保险,确保患者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得到及时的赔偿和补偿。

2.加强医疗纠纷公开和信息公示。

医院应及时公开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向患者和社会公众公布有关医疗纠纷的信息,增加医院和医生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度。

医疗纠纷总结分析及改进措施

医疗纠纷总结分析及改进措施

医疗纠纷总结分析及改进措施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因不满意某一方的行为或结果而引发的争议。

医疗纠纷对于患者来说,可能导致身心双重的伤害,对医疗机构来说,可能损害声誉,增加管理成本,对整个社会来说,会影响医疗服务水平和公众信任度。

因此,对医疗纠纷的总结分析非常重要,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首先,对于医疗纠纷的总结分析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纠纷案件的类型和原因:从过去的案件中,分析不同类型的纠纷案件,如医疗事故、医疗过失、医患沟通不畅等,并找出造成纠纷的原因,如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等方面。

2. 纠纷案件的处理方式:分析过去的案件是如何处理的,是否有缺陷,是否有合理、公正、透明的程序,是否有足够的补偿措施等。

3. 纠纷案件的结果和影响:分析过去案件的结果,包括医院是否赔偿、患者是否满意、医院声誉的影响等。

4. 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其他因素对医疗纠纷的影响,如医疗服务体制、患者素质、社会舆论等。

在分析了医疗纠纷的原因和影响后,根据总结的结论,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疗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2. 加强医患沟通:医院应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的沟通培训,提高其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权益,积极解决患者的问题和困扰,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3. 建立健全的纠纷处理程序: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纠纷处理制度和程序,确保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处理纠纷,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纠纷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医院也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解释医疗过程,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困扰,减少纠纷的发生。

4. 加强社会监督和介入:社会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公众参与医疗监督的机制,公布医院的质量和服务情况,加强对医患纠纷的调查和处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常见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技巧

常见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技巧

常见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技巧医疗纠纷是指医患之间因医疗行为发生争议或纠纷的案件。

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仅对医患双方造成巨大的伤害,还会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重视和积极应对的问题。

一、常见医疗纠纷的预防1.加强沟通和信息披露: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向其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等信息,使患者和家属能够充分了解和知情。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主动告知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患者的主体地位,减少信息不对称。

2.完善医疗流程和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规范医疗行为。

医务人员在实施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3.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医务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医患沟通培训,提升沟通能力和技巧,提高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质量,减少误会和争议的发生。

例如,医务人员应注重语言表达和态度,用尊重和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和家属,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4.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风险管理制度,提前识别和评估医疗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和措施。

此外,医务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技巧1.及时应对和回应: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迅速做出响应,及时应对患者和家属的投诉和诉求,提供相关证明和材料,并积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2.坚持公正和透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本着公正、客观、透明的原则处理医疗纠纷。

不以权力和地位压制患者和家属,秉持事实真相,明确责任和义务,尽可能提供证据和依据,争取公正的结果。

3.寻求第三方调解:当医患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解决时,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专业协会等。

通过第三方的公正、中立调解,既能解决纠纷,又能维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声誉。

浅析医疗纠纷案件审理难点及对策建议

浅析医疗纠纷案件审理难点及对策建议

浅析医疗纠纷案件审理难点及对策建议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卫生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

然而,医疗纠纷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医疗纠纷是指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医患双方之间因治疗效果、费用纠纷、责任认定等纠纷问题所引发的争议。

医疗纠纷的处理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实践,难点个多,同时也对法律机构、医疗行业、患者本身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医疗纠纷案件审理难点及对策建议。

一、医学专业知识的认定与运用难点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需要运用大量的医学专业知识。

由于医疗行业本身的特性,患者往往难以了解自身病情和医学知识,因此,面对医疗纠纷案件时,他们难以理解一些专业术语或当中的医学细节,甚至不知道如何质疑医疗专业人员的行为。

同时,对于法官而言,也往往会因为医学专业知识的缺乏难以判定责任。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要求在医疗纠纷案件审理时,要请相关医学专家解答当中的医学问题,并将其专业解释带入判决当中。

同时,法院也需要建立签约专家制度,明确医学专家的权力与职责。

二、责任的界定,以及卫生管理体制的规范化建设在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中,责任的界定是重要的难点。

当患者、医疗机构、医生等多方身份交错时,如何确定责任是一项复杂且难以准确处理的问题。

同时,对于包括医院管理在内的卫生管理体制,存在管理缺陷的情况也会导致医疗纠纷频发。

对于这一难点,建议在责任的划分方面要更为具体、明确,划定相关责任范围和标准,建立子责任划分体系,实行行业管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责任的确定性和医院管理的完善化。

三、决策合理性的评价和医改法律制度的完善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中,决策合理性也是一个难点。

对于针对法官的判决是否合理,有关部门的评判非常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的医疗行业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导致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关于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对于这一问题的对策中,建议加强对法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医疗专业知识,将决策更具合理性。

同时,加强医改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规范,提高医疗行业对于法律事件的防范意识。

医疗纠纷处理难点及其对策思考

医疗纠纷处理难点及其对策思考

关于医疗纠纷处理难点及其对策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和法律意识逐步增强。

与此同时,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日益凸现。

医疗纠纷越来越成为社会和百姓关注的热点,而医疗纠纷的合情处理是各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竭力想解决的难点.一、医患形势日益严竣近年来,全国范围内连续发生一些令人震惊的恶性事件,严重医患纠纷频频上演,轻则以言语暴力和殴打医生结束,重则以医生付出生命为代价。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人员已超过1万人,2000—2010年间,报道共有11名医务人员被患者杀害。

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的恶性伤害案件,未满18岁男子刀刺4名医生致1死3伤;2012年4月28日,湖南省衡阳市三医院十二病区女医生身中28刀死在办公室;2012年11月29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第十四诊室62岁偏瘫老人持斧头砍死女医生。

这些事件不仅侵犯了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权,还破坏了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侮辱了医护人员的尊严与人格,践踏了法治社会的底线。

因此,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医院及其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是必要而及时的。

二、医患纠纷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医疗纠纷频发的形势下,各个医疗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都在积极探索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了各种医疗纠纷的应对处理策略。

但是,由于现行的医疗体制及相关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法律法规不健全,适用性欠缺医疗活动本身具有技术性、专业性、复杂性。

而现行法律尚未对医疗过程的各个细节或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做出严格的界定。

1、实践应用的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种类繁多,有《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可选择性,且如果医疗机构及患者在对待纠纷时选择法律依据不同,那么患方的要求和医方的处理方案存在冲突.2、在法律法规的适用上,存在着许多冲突.例如:在《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与《四川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资阳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这三部指导性的文件中都有规定不一致的地方(见附件).因此,司法机构的人员在处理纠纷时也往往根据各自的理解来适用法律,同一类医疗纠纷适用不同的法律,赔偿金额差异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的判决本身对医患双方来讲,不是一个公平的结果,甚至是一种投机的行为。

医疗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解决办法

医疗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解决办法

医疗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解决办法简介医疗矛盾纠纷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争议和纠纷,包括医疗事故、医疗费用纠纷、医患关系问题等。

为了维护医疗秩序和保护患者权益,正确排查和解决医疗矛盾纠纷至关重要。

排查医疗矛盾纠纷的方法1. 网上咨询:患者可以通过医院官网或第三方平台进行在线咨询,了解医疗服务、医生资质等情况,避免信息不对称引发纠纷。

2. 医生沟通: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关键。

患者应主动与医生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担忧,同时医生也需要积极倾听和解释,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 第三方调解:有些医疗矛盾纠纷需要通过第三方进行调解,例如医院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或相关政府部门。

第三方调解可以提供公正、中立的解决方案,减少双方情绪冲突。

解决医疗矛盾纠纷的办法1.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解决医疗矛盾纠纷。

协商解决需要双方坦诚交流,寻找共同利益点,并愿意做出一定的让步。

2. 调解解决:如果双方无法自行解决矛盾纠纷,可以请第三方进行调解。

调解员会听取双方意见,提供中立的建议,促使双方达成妥协。

3. 法律救济:如果医疗矛盾纠纷无法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患者可以寻求法律救济。

患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意事项1. 及时记录:患者在医疗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医生嘱咐、药物使用、检查结果等。

这些记录可作为解决矛盾纠纷时的证据。

2. 了解权益:患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包括医疗保障政策、患者权益保护法等。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患者在解决矛盾纠纷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或医疗援助,获得更好的帮助和指导。

以上是医疗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解决办法,希望能对解决医疗矛盾纠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医疗纠纷总结分析及改进措施

医疗纠纷总结分析及改进措施

医疗纠纷总结分析及改进措施医疗纠纷是指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之间因医疗服务而发生的纠纷。

医疗纠纷在目前的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也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医疗纠纷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医疗纠纷总结分析1. 和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的纠纷:包括医生技术不过关、误诊、误治、手术事故等,这类纠纷主要是因为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或不当操作所致。

2. 沟通不畅引发的纠纷:医患之间相互理解不到位、沟通不良、信息不对称等,导致患者对医疗行为产生质疑,最终演变成医疗纠纷。

3. 医疗机构管理问题引发的纠纷:包括医院人员繁忙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医院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完善等。

二、改进措施1.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和操作规程,减少专业失误。

2. 加强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鼓励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充分、明确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虑,提供详细、准确的医疗信息,增强医患间的信任和互动。

3. 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处理部门或岗位,加强对医疗纠纷的调查、处理和赔偿工作,通过公正、合理地解决纠纷,维护医患和谐关系。

4. 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医生和医院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 提高医疗机构的诚信度:医疗机构应当坚持诚信经营,依法合规,对患者公平、公正、公开地提供医疗服务,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三、改进成效预期通过以上的改进措施,可以预期取得以下成效:1.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提高医疗质量和合理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减少因沟通不畅造成的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现状及其解决方法

医疗纠纷现状及其解决方法

医疗纠纷现状及其解决方法医疗纠纷是指医患之间出现的争执和矛盾,常常涉及到医疗质量、医疗费用、医患沟通等问题。

随着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给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带来诸多困扰。

下面将探讨医疗纠纷的现状以及解决方法。

首先,医疗纠纷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质量问题:医院和医生的专业水平不一,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医生的错误判断、操作不当等原因,可能产生医疗事故和纠纷。

2.医患沟通问题: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患者对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产生疑虑和不满。

患者在得不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投诉和纠纷。

3.医疗费用问题:部分医院和医生存在收费过高、乱收费等问题,导致患者不满,引发医患纠纷。

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医院和医生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2.加强医患沟通: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解答患者的疑虑和问题。

另外,还可通过设立患者投诉意见箱、开设医患沟通平台等方式,促进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

3.强化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为医患提供快速、公正、便捷的纠纷解决渠道。

此外,可以采用第三方调解、调查等方式来解决医疗纠纷,增加公正性和客观性。

4.加强医疗信息公开:通过加强医疗信息公开,提高医院和医生的透明度,使患者对医疗服务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医院公告栏等途径,定期公布医院和医生的评价、投诉情况等信息。

5.加强医疗法规建设:加强医疗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医患之间的权益保护有重要作用。

同时,可以加大对医疗纠纷中涉及的刑事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制裁。

以上就是医疗纠纷的现状及其解决方法的一些思考。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相信医疗纠纷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医患关系也将更加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较少, 当事人可选择的 余地不大, 一些在解决其他民事纠纷中发挥明显作用的方式 如仲裁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没有得到运用。因此应将仲裁引 入医疗纠纷领域。仲裁制度具有公正性、权威性、专业性、 快捷性、经济性, 仲裁机构具有民间性, 仲裁没有级别和地 域管辖。把仲裁作为一种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 不但弥补了 我国当前民间调解机构缺乏的现状,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 变了原有鉴定体制的不足[8], 特别是适用一些不属于医疗事故
《条例》第 46 条、47 条对协商解决做出了规定, 规 定 了 协议书必须载明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 这样 规定正符合了 《条例》第 49 条 “不属医疗事故, 医疗机构不 承 担 赔 偿 责 任 。” 也 就 是 说 协 商 解 决 的 医 疗 争 议 要 么 是 通 过 医 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医疗事故的, 要么双方共同认 定为医疗事故。而现实的情况是,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往往是 在不认为医疗事故的情况下进行, 是在《条例》规定以外的 并且与条例相悖的赔偿, 致使《条例》在协商解决的内容上 的制定流于形式, 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意义。 1.4 协商解决中的规则问题
《条例》没有规定协商解决前必须通过医疗鉴定, 协商可 以在鉴定前, 也可以在鉴定后。但由于医患双方医学知识相 差悬殊, 法学知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 特别是情况较 为复杂的病例, 不通过医疗鉴定或者尸鉴, 仅通过医患双方
①绍兴市人民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的协商是很难达成共识的。如肺动脉栓塞的病人, 即使诊疗 过程中有瑕疵, 通过尸体鉴定, 可以明确死亡与过失无因果 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如果不通过尸体鉴定, 医疗机构往 往就要为小小的医疗过错支付高额的赔偿。 1.5 协商解决中的权利滥用问题
( 1) 政府应设立 “无过失赔付基金”, 设立门槛或医源性 损害模式, 符合赔偿的情形, 可以由医院和患者共同提出申 请, 由专门管理机构对无过失赔偿进行评估并实施赔付。通 过此种方式, 使受损害的患方得到合理的赔偿, 同时有利于 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也有利医疗服务和技术的提高。
( 2) 医 疗 机 构 “对 不 属 医 疗 事 故 不 做 赔 偿 ” 在 现 实 中 很 难做到, 鉴于此, 笔者认为应允许医疗机构对确存在瑕疵医 疗行为进行赔偿, 但应设定赔偿金额和协商期限。一旦有可 能超过设定的赔偿金额, 应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尸体鉴定 作为协商解决的前置程序。医疗工作是集技术性、风险性、 复杂性的行业, 医疗纠纷的发生往往是集合了多种因素, 如 原发疾病和医疗行为的参与度、医疗行为与不良后果的因果 关系等, 仅靠医患双方是难以分清责任及程度的。因此, 为 了合理、公正、公平地解决医疗纠纷, 有效遏止患方权利滥 用的情形, 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 将纠纷通过专家的论证和 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6] 。
由于医疗损害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患方对不良后果的情 绪非常激动, 对院方的科学解释置之不理, 认为医院应该对 患者的非正常死亡负责, 加之对医学知识和医院信任的缺乏, 对医院的解释难以辨别真伪, 认为医院推卸责任。因此出现 辱骂、甚至殴打医务人员, 扰乱医院工作秩序, 损坏公共财 务等行为。医院只能被迫与患方和解, 承担无过失赔付, 事 实上的这种赔付是医院承担了保险或福利的社会功能[4] 。 1.3 非医疗事故情况下协商解决的问题
对于是否存在医疗事故以外的损害赔偿, 对此学术界有 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现实中存在着因医方的医 疗违约行为、侵权行为给患者合法权益带来的损害, 不应将 医方因医疗行为而承担民事责任的范围局限于医疗事故的范 畴[2] ; 另 一 种 观 点 认 为 医 疗 事 故 是 严 格 按 照 民 事 侵 权 的 构 成 要件进行概念界定的, 两者是一致的, 只不过医疗事故属于 特殊的民事侵权。 《条 例 》 规 定 的 医 疗 事 故 已 囊 括 了 所 有的 因诊疗过失行为所引发的损害后果责任内容, 医疗事故已经 成为确定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是否应当承担相 应的赔偿责任的专用名词, 因此不应当在医疗事故之外还存 在因医疗过错行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的问题[3] 。 1.2 法理免责情形下的事实赔付问题
Chine s e Hos pita l Ma na ge me nt Vol.27 No.1 (S UM No.306) J a n.2007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医院被逐步推向市场, 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 给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改革的大潮中, 医院同样需要用自身的改革来顺应时代的 发展。而医院中人的管理又是医院改革的重头戏。
“21 世 纪 最 震 撼 人 心 的 突 破 将 不 是 来 自 技 术 的 进 步 , 而 是来自作为 ‘人’这一概念的扩展。”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 : “如果 把 我 们 公 司 最 优 秀 的 20 位 员 工 挖 走 , 我 可 以 说 微 软 将 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同样, 对于医院来说, 无论是管 理的实施、技术的开拓, 还是市场的开发、品牌的营销都离
(3) 在签定协议时应对赔偿因素原因作如实的描述。若协 议书中仅以患方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给予补偿等, 隐瞒事实 情况, 一旦患者提起民事诉讼, 双方达成的协议将被法庭视 为无效协议[7] 。 协 商 解 决 体 现 了 医 患 双 方 高 度 意 思 自 治 的 原 则, 协商后少有反悔, 但由于它本质上属于契约, 效力较弱, 为避免日后一方反悔, 应设定违约条款。
Key w o rd s hos pital, hum an res ource m anagem ent, talented people , core capability Firs t - au t h o r’s ad d res s Zhongs han Hos pital of Fudan Univers 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由于协商过程中医患双方的认识偏差, 看待问题有着明 显的差距, 患方往往不能理智地控制情绪, 坚持拒绝作尸鉴、 拒绝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拒绝提起民事诉讼, 反复纠缠 医方, 强迫医方承担全责。所以经常发生权利滥用的情况, 表现为追求权利超过法定量, 以不正当方式维护自己权益和 行使权利时牺牲他人权利等。患方认识到利用协商解决这种 合法途径, 采取权利滥用的方式更易于达到目的[5]。 2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对策
杜楚源① 王小林① 朱婵娟①
摘 要 目的 了解当前医务工作者思想现状。方法 对样本单位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和建议 采用
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三位一体的人本管理模式, 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创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不
断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 医院 人本管理 人才 竞争力
医事法苑 Yis hifayuan
《中国医院管理》第 27 卷 第 1 期( 总第 306 期) 2007 年 1 月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难点及对策
杜筱蓓① 杨苏华① 施小红①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协商解决机制 医疗损害赔偿
中图分类号 D0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5329( 2007) 01- 0030- 02
30
Chine s e Hos pita l Ma na ge me nt Vol.27 No.1 (S UM No.306) J a n.2007
调查研究 Diaochayanjiu
《中国医院管理》第 27 卷 第 1 期( 总第 306 期) 2007 年 1 月
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群体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以下简称 《条例》) 处 理 医 疗 纠 纷 、 医 疗 争 议 的 3 种 解 决 方 式 之 一 , 协 商 解 决 具 有 低 成 本 、 高 效 率 、 缓 和 医 患 矛 盾 等 优 点 [ 1] 。 但 在 协 商过程中, 笔者碰到种种疑点、难点, 希望通过探讨, 使协 商解决机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更加完善, 更加符合法律原则。 1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中的难点问题 1.1 医疗事故的归责问题
(6) 在医疗卫生系统内部网站上发布医疗纠纷、医疗争议 信息以及应对策略, 通过网络交流, 一方面达到警示和预警 作用, 让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更 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改进、完善、发展诊疗 技术和流程, 提高医疗安全意识, 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丰富 医疗经验, 把医患双方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 转化为谋求医 学科学技术上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起到类似法 律判案中判例的作用, 对类似的案例具有参照作用。
Ab s t 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current s ituation of ideologies of m edical s taffs in m odern s ociety. Methods Inves ti- gate the m edical s taffs of s am ple hos pital w ith s urvey form s . Results and Proposals To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ed people w ith rew ards recognition and career advancem ent opportunities , es tablis h a good environm ent for developm ent of talent- ed peopl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re capability and cohes ion of hos pital.
被 调 查 医 院 为 某 部 属 三 级 甲 等 医 院 , 员 工 2 000 余 人 。
但存在一定医疗侵权行为的赔偿上。 ( 5) 认 真 落 实 卫 生 部 、 公 安 部 《关 于 加 强 医 疗 机 构 治 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