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地球的“外衣”—大气(A卷)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外衣”大气复习课》同步练习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外衣”大气复习课》同步练习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辅导练习第二章综合测试卷1.2004年4月18日,舟山地区阴有雨并渐止转阴,偏北风3-4级,白天最高温度17~18。

C。

这一天时间里舟山地区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 ( )A.天气 B、气候 C.降雪 D.气候特征2.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降雪、降冰雹都不属于降水C.降水中有固态和液态水 D.露和霜通常不计降水量3.下列降水会给人们带来灾害的有 ( )①露②降雨③冰雹④春雪⑤冬雪A.①②③④⑤ B.③ C.③④ D.①③④4.莫干山是浙江省著名的避暑胜地,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低得多。

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貌 C.海陆分布 D、纬度位置5.季风形成的原因中,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 ( )A、海水热风大 B.陆地比热小C.海水比热比陆地比热大 D.海水比热比陆地比热小,6.把杯子盛满水,用纸片盖住,用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过来,放开按住纸片的手发现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流不出来,这是因为 ( )A.纸被水粘住了 B.杯子对水有吸引力C.地球对水的吸引力被纸挡住了 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C.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D.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8.有关大气压的变化,下面哪句是错误的 ( )A.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B.大气压的值跟天气有密切关系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D.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大气压的值不完全相同9.如图所示为从不同高度处测得大气压值,从中可知( )A.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少D. 大气压与高度无关10. 造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 C.纬度位置 D. 地貌11. 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大气湿度 B.气温 C.气压 D.风12. 如图,“豪克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 ( )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C.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13. 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 ( )A.空气中的水汽不够 B.气温不够高C.云中凝结的水珠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14. 寒潮在我国多发生在 ( )A.初秋、冬季、春末 B. 春末、初夏C.秋末、冬季、初春 D. 夏末、秋初15. 下列叙述,描述天气的有 ( )①广州昨日狂风暴雨,台风施虐②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③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16. 在下列地理现象中,主要是因为人为原因而产生的环境问题 ( )A.台风、寒潮 B.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空洞C.地震 D.海啸17. 由右图可知,若重庆气温为280C,此时峨眉山的气温大约是 ( )A.280C B.1l0CC.100C D.160C18. 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地多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黄沙铺天盖地而来,市民叫苦不迭,造成此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冷热空气对流,造成大风 B.降水太少C.风来得早,草没有长好,植被条件不好,不能固定沙尘D.北京等地周围常年乱砍滥伐,防护林不足,天然屏障被破坏19. 根据右面的天气图,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压控制,天气晴好B.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压控制,处于阴雨天气C.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低气压控制,天气晴好D.我国黑龙江、内蒙古北部地区受低气压控制,天气晴好20. 提倡使用绿色冰箱(指使用无氟制冷剂的冰箱)来保护臭氧层的目的是 ( )A.防止地球变暖 B.减少大气中的尘埃C.减少电器中二氧化碳浓度 D.避免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21.用高压锅煮食物,食物熟得快,这是因为 ( )A.高压锅压力大,食物容易压熟 B.高压锅内沸点高,食物容易煮熟C.高压锅内沸点低,食物容易煮熟 D.高压锅内热量多,食物容易煮熟22.一成年人全身表面积大约为2米2,那么这个人全身所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20万牛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已经被压习惯了,人结实所以不在乎B、计算错了,哪能有这么大,真的是这么大一定会把人压扁了C.因为上下、左右、前后压力对称,所以人受到的总压力为零,感觉不到D.因为人体内部结构也有气体,所以人体里外压强可以互相抵消23.为保证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时向秧苗田里多灌一些水,这时因为()A.外界气温变化时由于水的比热大,温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夜间冷是由于风大,将苗浸入水中使风吹不着苗D.水很冷,防冻不应当灌水二、填空题:1.爬山时,越往上爬,气温越__________, 这是由于在________层内,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册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测

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册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测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B卷)一、选择题1、被称为“天气层”的地球大气最底层是()A、中间层B、对流层C、暖层D、平流层2、风形成的原因是()A、重力作用B、气压高低不同C、人为因素D、气温高温不同3、下列动物的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有关的是()①蛇的冬眠②公鸡的啼鸣③知了的鸣叫④企鹅游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列能作为风速的度量单位的是()A、克/毫升B、米/秒C、牛/米2D、克/厘米35、在晴朗的下午百叶箱内的温度与百叶箱外的温度()A、百叶箱外温度高B、百叶箱内温度高C、一样高D、有时百叶箱内高,有时百叶箱外高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了新疆吐鲁番的气候,说明该地()A、风沙较大B、气温较高C、降水量较少D、气温日较差大7、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原因是()A、太阳辐射加强B、暖流增强C、二氧化碳增多D、降水增加8、台湾的火烧寮降水丰富的原因是这里有()A、丰富的季风雨B、丰富的地形雨C、丰富的台风雨D、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大9、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的快,这是因为()A、水田不易吸热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C、砂石吸热本领强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10、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这是因为()A、海拔高、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低B、火力不够C、海拔高、气压低,液体的沸点高D、烧煮水平不高11、下列方法中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汽的是()A、打开空调时会从空调中涌出雾汽B、寒冷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教室,感到镜片模糊不清C、用水壶烧开水,离壶口稍远处有水雾D、炎热的夏天,人从空调房中走到外面时,皮肤上会有潮湿的感觉12、有一种用塑料制造的挂衣钩,中间是一个空的“皮碗”,如图所示,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墙或玻璃上,在钩上再挂上几件衣服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A、墙对它有吸力B、玻璃对衣钩有吸力C、衣钩对墙或玻璃有附着力D、大气对衣钩有压力13、刮大风时,即使风平行于窗户,窗户也常常被刮开而打破,原因是()A、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大B、窗内气压大于窗外气压C、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小D、窗内气压小于窗外气压14、上升的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就会破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高空中的大气压强变大,把气球压破B、气球被太阳晒破C、大气压强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5、下列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船可以出海捕渔作业B、人可以躲在大树底下C、对缓解旱情和高温有好处D、台风只会给我们带来危害16、下列有关水蒸气和降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之后才有可能降水B、降水的时候,空气中可以没有水汽C、空气中只要有水汽就会降水D、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之后一定会降水17、有资料说明,在刮龙卷风时,其大气压强可以达到9*118帕斯卡。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复习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复习课件
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 : 主要是对气温的影响。 (2)、地 形:
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在迎风坡易形成较多的地形雨, 迎风坡的降水 比背风坡的多.
3、海陆分布 (1)比热容:
A. 定 义 : 单 位 质 量 的 某 种 物 质 , 温 度 每 升 高 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最低温度计(百叶箱)
3、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
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覆杯实验、瓶吞鸡蛋
抽吸液体 、 马德堡半球实验
(在气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大气压的产生原因: 重力 3、大气压的大小:
(1)测量: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2)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一、大气的分层: (主要依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第一层 (对流层) 0--17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第二层 (平流层) 17---5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第三层 (中间层) 50---8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第四层 (暖层) 80--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第五层 (外层) 500-10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五、风
1、风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风速:指单位时间里空气在水平方向 上移动的距离;
六、为什么会降水
1、空气的湿度 含义: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表示方法:用相对湿度(如70%)表示
空气的湿度与气温的关系: 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地球的“外衣”—大气》测试题1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地球的“外衣”—大气》测试题1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A卷)好句共赏①彩云飘在空中,自然得意洋洋,但最多只能换取几声赞美;唯有化作甜雨并扎根于沃壤之中,才能给世界创造芳菲。

②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一、选择题1、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A、大气的厚度B、大气的质量C、大气的比热D、大气的温度、密度等2、表示空气中水汽多少的是()A、温度B、比热C、密度D、湿度3、下列现象中属于天气的是()A、终年多雨B、四季如春C、冬暖夏凉D、万里无云4、用吸管可以把杯中的饮料吸到嘴里,这是由于()A、人对饮料有吸引力的缘故B、大气压作用的结果C、液体压强的作用D、吸管本身具有吸力的作用5、莫干山是浙江省的避暑胜地,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的气温要低的多。

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海陆分布D、纬度位置6、到西藏去旅游的人,常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俗称“高山反应”,这主要是因为()A、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B、高山上二氧化碳含量高,而氧气含量低C、高山上气温偏低,风力过大D、上山时能量消耗过大,导致体能下降7、某地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A、气候B、气候特征C、天气D、气象预报8、下列各种灾害最有可能在冬天发生的是()A、寒潮B、台风C、洪水D、旱灾9、“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下面哪一种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造成的()A、二氧化硫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0、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跟大气压没有关系的是()A、炒海螺时要剪去尾部B、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C、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D、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11、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12、不管冷锋还是暖锋发生时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降雨B、降温C、升温D、干旱13、“”在天气符号中表示()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14、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一般特点是()A、冬季寒冷,夏季炎热B、气温年较差大C、全年降水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随季节变化大D、以上都是15、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在右图中,正确的是()A、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D、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16、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测试卷(5-9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测试卷(5-9节)

第二章(5-9节)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A.沙尘扬起的方向B.旗帜飘扬的方向C.水波移动的方向D.石头滚落的方向2.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城市人口、工业密集,气温明显较周边的郊区要高,称其为热岛效应,因此郊区近地面就会有风吹向城市,你认为形成这种风的的直接原因是( ) A.城市的近地面气压较高B.城市的近地面气温较低C.郊区的近地面气压较高D.郊区的近地面气温较高3.某同学以一定的速度向东跑,他感觉到无风,则此时()A.无风B.吹西风,风速与跑速相同C.吹东风,风速与跑速相同D.吹西风,风速比跑速小4.干湿球温度计中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刻度之间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的大小取决于( )A.气温B.气压C.相对湿度D.空气中水汽含量5.“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这条天气谚语的科学道理是()A.云中的小水滴阻挡蜻蜓飞行B.雨前空气的湿度大,蜻蜓的翅膀变软,飞不高C.下雨前气压高,把蜻蜓往下压D.下雨前,蜻蜓的食物聚集到地面附近6.下列有关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中只要含有水汽就一定会出现降水B.大气降水就是降雨C.冰雹也是大气降水的一种形式D.空中有云就会降水7.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

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8.不管冷锋还是暖锋发生时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降雨B.降温C.升温D.干旱9.下列现象中属于要天晴的预兆是()A.蚂蚁搬家B.蜘蛛添丝C.牲畜晚归D.蜻蜓低飞10.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下面关于台风的说法错误的是A.只会带来灾害B.带来的大风摧毁力很大()C.常引发洪水灾害D.可以解除和缓解盛夏期间的旱情11.为保证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时向秧苗田里多灌一些水,这时因为()A.外界气温变化时由于水的比热大,温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夜间冷是由于风大,将苗浸入水中使风吹不着苗D.水很冷,防冻不应当灌水12.陆地受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气候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陆 地 陆 地 海 洋 海 洋 昼 昼 昼 昼 夜 夜 夜 夜A B C D 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其原因是( )A .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B .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小C .海洋上的风力比陆地大D .海水在不停地流动,而陆地则无此现象13.元旦放假,小明一家人从杭州外出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小明和家人不断地减掉衣服,他们旅游的目的地最有可能是( )A .海南B .北京C .哈尔滨D .上海14.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两地( )A .气温不同B .湿度不同C .阳光分配不同D .土壤的肥沃程度不同16.杭州某日天气预报如下:“明天小到中雨,偏北风4-5级,气温明显下降10℃-18℃”,影响当地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 .高压B .低压C .暖锋D .冷锋17.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教案浙教版第一篇: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教案浙教版第二章地球的外衣第一节大气层1.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A 对流运动剧烈 B 两极薄,赤道厚 C 占3/4的大气质量平流层:A 臭氧集中在此 B 气流平缓,适于飞行中间层:陨石在此燃尽。

暖层:又称电离层,温度高,反射电磁波信号外层:卫星接受反射电视、电话信号温度变化规律:先小,后大,再小,最后大,大2.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空气的热胀冷缩3.如果没有大气层: A 地球上没有生命 B 地球上没有声音 C 昼夜的温差大D 受陨石袭击E 受紫外线直接照射4.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A 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B 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C 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 2.天气于气候的区别: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 3.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大小,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中,A 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 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4.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在午后两点,最低日出前后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22℃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A 马德堡半球实验 B 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2.特点:A 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B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高度高,空气密度小应用:高山反应。

C 流速大,压强小。

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53.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帕,或等于760毫米汞柱(10高水)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多为阴雨天气5.气压与沸点的关系:1.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单元检测(a)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单元检测(a)

科学探究系列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综合A)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5分)1.大气压的变化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影响,如:睛朗的天气里一般表现为………………( ) A.疲倦B.心情不宁C.心情比较舒畅D.情绪感到不安2.“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意义是…………………………………………………………··( ) A.测出大气压的值B.证明了大气压与哪些因素有关C.说明了马的力气很大D.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其值很大3.如图所示,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时,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

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则………( ) A.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B.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不能将水托住C.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不能将水托住D.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4.下列可以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 A.篮球、排球蹦蹦跳跳B.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C.真空包装食品袋紧贴在食品上D.给自行车打气时爆了胎5.下列生活或生产用具不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工作的是……………………………( ) A.离心式水泵B.真空压缩包装袋C.吸尘 D.电冰箱6.一个房间开着一扇窗,窗内挂着轻纱做成的窗帘。

如果窗是打开的,当窗外有较大的风平行于窗面吹过时,窗帘将会………………………………………………………( ) A.往窗外飘起B.往窗内飘起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7.假如海洋与陆地比热相同,那么…………………………………………………………( ) A.季风将不复存在B.地球上就没有了大气运动C.海洋、陆地的气压没有了差异D.季风仍然可能存在8.影响陆地上植物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B.土壤C.水源 D.气候9.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 ) 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B.气温不够高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10.下列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四季如春B.烈日炎炎C.长夏无冬D.鹅毛大雪11.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从西向东逐渐减少C.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D.从北向南逐渐减少12.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热状况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D.目前,天气的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13.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C.洋流因素 D.海陆位置14.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B.只有我国受台风的影响C.台风到来往往给当地造成旱涝灾害D.台风只袭击我国长江以南各个省区15.影响我国寒潮的强冷空气的发源地是…………………………………………………( ) A.北冰洋 B.西伯利亚、蒙古C.北太平洋 D.我国西北内陆地区16.我国的降水季节主要集中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17.下列叙述中,是说天气的是……………………………………………………………( ) A.山前桃花山后雪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C.某某某某四季如春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8.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中午12时 B.上午10时C.午后2时 D.午后4时19.我国西部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不能影响到西部 B.地势太高C.沙漠为主,蒸发少D.空气中缺少凝结核20.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某某海拔:5895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900米处气温低(已知海拔每升高l00米,气温下降为O.6℃)…………………………………………………( ) A.30℃B.13℃C.200C D.18℃21.如图所示,农村炉灶里的烟之所以能顺着烟囱排到屋外,是因为风吹过烟囱的顶端,使那里的空气流速,压强。

科学探究系列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综合测试C卷

科学探究系列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综合测试C卷

科学探究系列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综合测试C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地球上有大气层,于是便有了我们熟悉的地球环境。

而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此我们推测,月球上应该不会出现( )A.昼夜温差大B.雨、雪、风、霜等天气现象C.天空一片漆黑D.高低不平的地貌2.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暖等大气的状况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冷热状况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D.目前,天气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3.“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下面哪一种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造成的( ) A.二氧化硫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4.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唾液把瓶粘住了B.瓶内气压减小了C.瓶外气压增大了D.瓶子质量减小了5.提倡使用绿色冰箱(指使用无氟制冷剂的冰箱)来保护臭氧层的目的是( ) A.防止地球变暖B.减少大气中的尘埃C.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D.避免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6.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是的( )①阴转多云②冬暖夏凉③晴空万里④秋高气爽⑤和风细雨⑥终年高温⑦冬雨夏干⑧雷电交加A.①②③④B.③⑤⑦⑧C.①③⑥⑧D.①③⑤⑧7.有关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随地势的降低而降低B.地势越高,气温越低C.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水D.向阳坡比背阳坡温度高8.如图所示,两端都开口的直玻璃管和直角弯管插入瓶塞中,直管的一端套有一个小气球,当通过弯管抽出瓶内的空气时,小气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小气球不会发生变化B.小气球将鼓起C.小气球将变瘪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的1/2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10.如图所示若表示的是沿海地区一天中一定时间内大气的流动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海风B.白天、陆风C.夜晚、海风D.夜晚、陆风11.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A 卷)
、选择题
1、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 )
A 、大气的厚度
B 、大气的质量
C 、大气的比热
D 、大气的温度、密度等
2、 表示空气中水汽多少的是( ) A 、温度 B 、比热 C 、密度 D 、湿度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天气的是( )
A 、终年多雨
B 、四季如春
C 、冬暖夏凉
D 、万里无云
4、 用吸管可以把杯中的饮料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 、人对饮料有吸引力的缘故
B 、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C 、液体压强的作用
D 、吸管本身具有吸力的作用
5、 莫干山是浙江省的避暑胜地,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的气温要低的多。

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海陆分布
D 、纬度位置
6、到西藏去旅游的人,常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俗称“高 山反应”,这主
要是因为( )
A 、 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B 、高山上二氧化碳含量高,而氧气含量低
C 、高山上气温偏低,风力过大
D 、上山时能量消耗过大,导致体能下降
7、 某地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 )
A 、气候
B 、气候特征
C 、天气
D 、气象预报 8、 下列各种灾害最有可能在冬天发生的是( )
A 、寒潮
B 、台风
C 、洪水
D 、旱灾
9、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下面哪一种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造成的( )
A 、二氧化硫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10、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跟大气压没有关系的是( )
A 、 炒海螺时要剪去尾部
B 、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
D 、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

B 、热带季风气候
12、不管冷锋还是暖锋发生时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 、降雨 B 、降温 C 、升温 D 、干旱
C 、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 11、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A 、 热带雨林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在天气符号中表示(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一般特点是(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C 、全年降水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 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
变化
的风,在右图中,正确的是(

A 、 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 、 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 、 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 、 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16、 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

为了使糖在沸腾的
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
100C ,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

A 、用减少压强的方法除水
B 、
C 、添加催化剂
D 、
17、 下列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 、北京
B 、哈尔滨
18、 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
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 、气压上升,气温上升 C 、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19、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
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 所示,根据图像,比较两物体比热是(

A 、 a 液体比热大
B 、 b 液体比热大
C 、 两种液体比热一样大
D 、 无法判断
20、 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
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 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 ,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 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

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 的过程和
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B 、 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 、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D 、 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13
、 A 、 )
D 、西北风

B 、气温年较差大
D 、以上都是
随季节变化大
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 让太
阳晒干
) 西安
D 、广州
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

B 、气压下降,气温下降
D 、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b
从山下到
a 、
二、简答题
21、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______________ 帕,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有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2、地球上的大气层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中间层、暖层、外层。

23、用嘴吸空的矿泉水瓶,瓶会变瘪,这是由于矿泉水瓶内的气压____________
大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24、宋朝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米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
成饭”,他认为是山上的泉水太寒冷,顾有“万古冰雪之汁”之说,现在用科学知识解释,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
导致水的沸点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25、风其实就是空气的______________ 运动,并且是由_________ 气压区流向
_______ 气压区。

26、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河边的砂石与河水相比, ________ 的温度高,
这是因为水的比热________________ 的缘故。

(选填“大”或“小”)
27、相对于沙漠而言,海洋上的空气中含有水汽较 ______________ ,相对于冬
天而言,夏天的空气中水汽含量较 ____________ (填“多”或“少”)
28、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究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一组p和t的数据: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当气体的温度为100 C时,气体的压强应为.
_______ 千帕。

29、分析影响下列各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填写在空格上。

(1)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虽地处赤道附近,但终年冰峰峭立,白雪皑皑。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而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_____
30、我国各地的降水量相差很大,西北部与东南部相比,降水量少的是—。

水是宝贵的资源,水危机是全球性的事实。

请你观察下面二幅图,为右边一幅图配上一条合适的标语_________
三、综合分析题
)当地的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__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
___ 时。

一天中的最大温差为________ C。

(2)若上表中的最高温T A和最低温T 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气温,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在气温30C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尬50%左右,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
对湿度若增大到80%A上,风速很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

贵州省专业气象台推出了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

贵州省专业气象台之所以会推出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说明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空气温度,而忽视了 ________ 对人体的影响。


在30C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____________ (填“越舒适”或“越
不舒适”)
(2)“,蝉的叫声是由腹部发音器的薄膜振动而发出的,薄膜潮湿,振动不灵,”。

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你认为夏天当蝉不叫的时候,就预示着天气
将要_____________ (填“转晴”或“转阴下雨”)
33、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在已有大量数据时,要想更容易地了解
概况并找规律。

对数据处理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下表给出的是大气压跟
对应高度的一些测量数据,请用图像形象准确的表示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

根据你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你认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有什么规律?若某地的大气压强为7.0衣104帕,请你推测一下当地的高度。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 ---大气(A 卷)一、选择题
DDDBB ACADC CAADC ADBBC
二、简答题
21、1.01*10 5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22、对流层平流层
23、低于24、低降低25
、水平高低26

砂石大
27、多多28、140 29
、地形纬度位置海陆分布
30、西北部请节约用水等
三、综合分析题
31、14 4 13 2170 米32
、湿度越不舒适转阴下

33、图略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降低 3 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