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 声的利用 教案 1

初中物理 声的利用 教案 1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回声定位和回声测距。

【教学难点】(1)区分声和声音(2)理解声传递能量。

【教学准备】①多媒体课件。

②实验器材:扬声器、蜡烛、火柴。

学生独立求解。

§2.3 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回声定位、回声测距、B超二、声与能量:声清洗、声击石、次声武器附件1: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达标检测题1.声既能传递__________,也能传递__________。

2.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_________的性质。

3.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

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_________。

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D.利用声呐测海深5.蝙蝠夜间出来活动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蝙蝠的眼睛有夜视功能B.夜晚有月光C.蝙蝠的嗅觉很好,可以嗅出前面是否有物体D.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返回,根据回声就可以判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6.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答案:1.信息能量 2.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3. 摇摆声可以传递能量 4.C 5.D 6.A附件2:【教学反思】1、新课引入。

先从幽默新奇的“狮吼功”到引起学生惊叹的《声音击碎玻璃杯》再到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让学生信服,自然感受到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运用,使学生认识到必须要对耳熟能详的声要做深入的学习。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案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案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应用,如回声定位、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声音传播的原理和回声定位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使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传播现象。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音叉、尺子、气球等。

2. 教学课件和素材。

3. 小组讨论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学生实验观察音叉、尺子等物体的振动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声音的传播:利用实验演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条件。

4. 声音的应用:介绍回声定位的原理和应用,如超声波探测鱼群、建筑设计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声音在传递信息和能量方面的应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和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声音应用的实践作业,如调查生活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现象等。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声音的其他特性:如音调、响度、音色等,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

2. 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回答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和应用方面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声音在生活中的利与弊,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八、案例分析1.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应用案例,如电话通讯、广播、音响设备等。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与声音相关的视频,如回声定位、超声波检测等,激发学生对声音利用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如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观察声音的反射、折射现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声学知识。
6.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7.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8.融入情感教育: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环保意识、科技创新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声音利用的视频,如超声波清洗、回声定位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声音有哪些应用?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传播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导入新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声音的利用,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和速度,以及声音在科技、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声音的利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声音传播的速度和特点,以及声音的反射、折射现象。
3.掌握声音的基本特性,如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及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的利用》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的利用》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的利用》教案【三篇】.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方式,从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中获得社会生活中声音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声音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掌握声在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启动课堂知识回顾:复习噪声的产生、等级以及控制过程。

进入新授课:1.声音的利用在人类生活中是非常广泛的。

让学生展示课前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搜集有关声音利用的资料。

2.请同学们列举所搜集到的有关声音利用的资料。

要求在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仔细听,不要对同学的发言作评价。

3.对学生的回答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将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声音利用的例子分为两类:“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

(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 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 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案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案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掌握声音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感受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3. 声音的应用:回声定位、声波传递能量、噪声控制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速度、回声定位原理、声波传递能量的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声音的奥秘。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声音的应用实例。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噪声等声音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现象。

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

3. 声音的特性:讲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及影响因素,进行实验验证。

4. 声音的应用:分析回声定位、声波传递能量等实际应用案例。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声音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对声音应用实例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声源(如扬声器)、接收器(如麦克风)、测量工具(如尺子)、噪声控制设备等。

2.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声音素材、实验指导书、PPT课件等。

3. 准备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保持安静,避免外部噪声干扰。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声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声音的传播途径和利用;了解声音的转换和利用;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强度。

2.过程与方法:了解声源、介质和接收者的关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声音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对环境的珍惜与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声音的传播原理与应用。

2.教学难点: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强度。

三、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传播。

2.讲授:介绍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转换和利用、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强度的概念。

3.实验:进行一系列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和强度的变化。

4.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声音传播的原理和应用。

5.总结:总结声音的利用,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对比。

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一段声音,提醒学生注意声音的传播。

2.讲授:(1)声音的传播方式:介绍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方式,并通过示意图进行讲解。

(2)声音的转换和利用:讲解声音的转换和利用,如通过麦克风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3)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强度:介绍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强度的概念,以及与介质、频率和声源的关系。

3.实验:(1)实验1:利用音叉和琴弦,观察声音在固体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2)实验2:利用瓶子和水,观察声音在液体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3)实验3:利用音响设备,观察声音在气体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4)实验4:利用不同频率的声音源和麦克风,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和强度的变化。

4.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讨论声音传播的原理和应用。

5.总结:总结声音的利用,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如语音识别、音乐欣赏、广播通讯等。

五、作业与反思1.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身边的声音利用情况,并写一份观察报告。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案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案

八年级《物理声的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应用,如回声定位、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回声定位的应用3. 声音传递信息4. 声音传递能量5. 超声波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音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声音传播的原理,超声波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

3. 回声定位的应用:讲解回声定位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回声定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声音传递信息: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声音传递信息的过程,举例说明声音在通讯、广播等方面的应用。

5. 声音传递能量:讲解声音传递能量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声音在能量传递方面的应用。

6. 超声波的应用:讲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如在医学、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声音应用的理解。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声音应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回声定位的应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回声定位的原理。

b. 使学生掌握回声定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a. 回声定位的原理b. 回声定位的应用实例3. 教学重点与难点a. 教学重点:回声定位的原理,回声定位的应用。

b. 教学难点:回声定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教学方法a. 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回声定位的应用。

初中物理声音的利用

初中物理声音的利用

初中物理声音的利用篇一:初中物理声音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声波的产生1.声音的发生(1)将一根钢锯条固定后使其振动,并发出声音。

(2)将用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靠在音叉臂上,用小锤敲击音叉。

结论: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波的产生分组实验:如图一所示,将薄橡皮膜绷紧在杯口上,在上面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动盆子,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并推测其中的原因。

课堂交流:由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并叙述原因。

(2)演示实验:如图二所示,观察和描述图一课堂提问:当低频扬声器发声时,纸盆前方的烛焰会有怎样的反应?为什么?(3)发声体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提问:①当用手推动长弹簧的一端时,请你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②当疏密相间的形状在弹簧中传播时,弹簧的每一图二圈是否一直向另一端运动?(二).声波的传播1.声波传播的条件(1)提问:只要有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吗?结论: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声波的传播需要通过介质。

结论:声波不仅可在气体中传播,而且可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阅读课文2.声速(1)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声波的反射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有可能进入障碍物,被障碍物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

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

(3)回声介绍回声产生的原因、回声的应用及防止和现代声纳的工作原理。

(4)声波的接收——耳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声波进入人耳后,经过哪条途径,最后感觉到声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人耳的构造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2、骨传声“想想做做”:(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声的利用
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法
【教学器材】
去掉两端盖子的罐头盒,橡皮膜,橡皮筋,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由动画《蝙蝠与声呐系统》引入声的利用.
【提问】物理知识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你对声的利用知道多少?
二、新课开始
A、擂台赛式游戏活动“声的利用”
新课教学中注重了课堂的活动化.学生自由组成四个大组,比赛内容是“声的利用”.分必答题和抢答题.用"正"在黑板上累计得分,获奖组奖励小红旗.
1、必答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说出一个声的利用的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其他组参与评判.举出一个正确事例得100分,错误不得分,超过时间(30秒)不得分.教师作出中肯的评价.
2、抢答题是各组讨论交流的实验探究和创新.
(一)声与信息
①雷雨、②铁路工人检查铁轨、车轮、③医生用听诊器诊病、④古代雾中航海的号角、⑤蝙蝠是靠眼睛观察障碍物和昆虫,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⑥利用回声定位人们制成声纳⑦中医诊病的“闻”、⑧用B超(超声波)看病、检查胎儿的情况、⑨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和成像、工业上对产品无损探伤、加工、焊接、乳化、粉碎、脱气、种子处理
(二)声与能量
举例:水面上的水波使书也随之上下起伏,说明石头的能量通过水传递给树叶。

师: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演示1] 空气的振动使火焰摇动
师:声波传递能量有哪些实例
①超声波清洗钟表、眼镜、②利用超声波振动清除人体内的结石、③爆竹升天,震耳欲聋、④超声波干扰信号、⑤超声波测速、⑥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无力进行钻孔和切削.
B、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问题
在课件中补充一些声的利用的科技成果.丰富学生的视野.顺便指出事物都是一
分为二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利用噪声造福人类.超声波和次声波对人类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
C、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
利用雄蚊的声音来驱咬人的雌蚊
利用猫的声音来赶老鼠
【板书设计】
声的利用
1、声音能传递信息
2、声波能传递能量
布置课后作业
1、课本P3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2、课时作业本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