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38怀宁段洪评

合集下载

安徽某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送审稿)

安徽某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送审稿)

编号:2010-015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送审稿)安徽长江河道设计研究院二〇一〇年四月项目名称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委托单位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单位安徽长江河道设计研究院目录111.11 1.22222233 1.33 1.44252.1556667 2.210101113 2.3131313 2.416 2.51616171820 2.6203213.121 3.2232426282930 3.331313236 3.4374384.13838434452 4.25253545556 4.35656585605.160 5.261 5.361 5.462 5.562 5.663 5.764664 7657.165 7.267附件:1.铜陵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铜发改基础函[2010]3号)《关于同意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2.铜陵市交通运输局文件(铜交港[2009]123号)《关于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使用岸线选址的复函》附图:图1 拟建码头工程位置图图2 拟建码头工程所在河段河势图图3 拟建工程附近护岸工程位置图图4 拟建码头工程平面布置图图5 拟建码头工程结构图图6 拟建码头工程区地质图图7 铜陵河段历史变迁图图8 章家洲~天然洲段河床平面变化图图9 章家洲~天然洲段河床横断面变化图图10 拟建码头工程区近岸河床平面变化图图11 拟建码头工程区近岸河床横断面变化图图12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成果图图13 拟建码头工程区现场照片1概述1.1项目背景江苏旋力集团组建于1992年12月。

2000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司改制为“江苏旋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旋力集团新设立益成特钢、旋力钢管、旋力置业等三个专业下属集团,现有二十八家成员企业,三千多名员工。

2008年公司总资产5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3亿元,销售总额52亿元,利税2.7亿元。

皖河干流流域防洪治理几点思考与建议

皖河干流流域防洪治理几点思考与建议

皖河干流流域防洪治理几点思考与建议曹应华【摘要】近年来,安徽省怀宁长江河道管理局在同马大堤管理工作中,针对堤防与皖河干流河道分开管理后出现的流域防洪安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建议进一步建设防洪工程措施,完善管理机制,达到管理更加规范,保证流域防洪安全.【期刊名称】《湖南水利水电》【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3页(P59-60,62)【关键词】皖河;干流流域;思考;建议【作者】曹应华【作者单位】安徽省怀宁长江河道管理局安庆市 246053【正文语种】中文1 概况皖河是安徽省长江重要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南麓的岳西县,由3条支流交汇后,在怀宁县石牌镇的陶湾形成皖河干流,在安庆市西郊注入长江,其右堤为长江二级堤防同马大堤和广成圩江堤,左堤为怀宁县的众多中小圩口。

之前,该流域河道及同马大堤由怀宁长江河道管理局负责管理维护工作。

2005年元月,安徽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精神,调整了本省长江河道管理体制,将同马大堤上划由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负责管理。

同年,安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怀宁县皖河两岸的海口镇、山口乡划给安庆市大观区,皖河农场纳入大观区行政管理。

皖河干流流域区划调整后变更位于怀宁县和大观区境内,分别由怀宁县水利局和安庆市大观区水利局负责管理。

2 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2.1 现状干流右岸是同马大堤和广成圩堤防。

同马大堤为2级堤防,保护著本流域的武昌湖水系,堤长35.4 km,堤顶高程(25.25~21.2)m,顶宽 8 m,内外边坡均为1∶3;广成圩堤防总长 23.5km,堤顶高程(19.2~19.8)m,顶宽(6~7)m,内外边坡均为1∶3。

干流左岸是怀宁县众多小圩口堤防,总长 36 km,顶宽(3~5)m,内外边坡均为1∶2。

2.2 防洪能力分析皖河干流自官坝头~皖河入长江口,右岸的同马大堤防洪已达1954年型洪水50年一遇标准,广成圩江堤防洪能力约为10年一遇;左堤中小圩堤防洪能力不一,一般不足10年一遇。

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汇报

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汇报

5、防洪评价计算
(1)设计流量
秋浦河上有高坦水文站,高坦处设计洪水由实测最大 洪峰流量排频计算,秋浦河高坦站10年、20年一遇设 计洪峰流量分别为2511m3/s、3002m3/s;高坦以下河 段设计洪水考虑区间支流汇入,各支流洪水按“84年 计算办法”计算,错峰迭加后汇入秋浦河,航道里程 桩号3+875处杜湖10、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 3105 m3/s、3845 m3/s,桩号23+300处木闸10、20 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3082m3/s、3796 m3/s。
6、结论和建议
(5) 对现有涵闸、排灌设施的影响分析 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河段河道两岸圩区的排水期主要集中
在5月至9月,该时段为秋浦河流域的洪水期,由于航道整 治工程的实施加快了洪水流量的下泄,沿程河道水位的下 降,可使自排机遇增加,自排流量加大,对航道两岸圩口 排水影响是有利的,同时也有利于涵闸等建筑物的稳定。 (6) 施工期的影响分析 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航道疏浚、护岸护坡等工程 措施,施工期为三年。航道疏浚以绞吸式挖泥船为主,抓 斗式挖泥船和陆上机械为辅配合施工,施工中不会引起大 的涌浪,抛泥区就近选择在堤后低洼处,对临水侧岸、堤 坡稳定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建议将施工期安排在中、枯水 期季节。
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 木闸至池口以下Ⅲ级航道最低通航98%保证率水位结果如下: 木闸:2.31 m,池口:2.31m
殷汇至木闸段Ⅳ级航道 木闸:采用池口倒灌95%保证率水位2.65m;
殷汇:考虑航道整治后,河底高程下降,整体水位下降,水位不能直 接采用殷家汇水位站历年水位计算值。本次考虑殷汇径流量不足,航 道整治后,殷汇至木闸水位比降取0.5m,殷汇95%保证率水位取 3.15m。

安徽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表、规模划分表、防洪影响评价报告表、监督检查表

安徽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表、规模划分表、防洪影响评价报告表、监督检查表

安徽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表安徽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表注:长江、淮河下划堤防上的建设项目,按安徽省水利厅《关于长江、淮河河道管理体制调整后下划堤防及防洪工程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皖水管(2005)277号)执行。

安徽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规模划分表安徽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报告表(试行)建设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表说明一、有关规定1.适用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可填写报告表(含必要的附件、附图等资料)替代编制防洪评价报告,同时提交建设项目涉河建设方案报告、相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等其他申请材料。

2.建设项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流域防洪规划、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河道治理规划等管控要求。

3.报告表可由申请人填写,也可委托相关单位填写。

建设项目设计洪水位条件下河道阻水率应有详细的计算说明。

4.报告表填写单位应对报告表所有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二、市级、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省级水工程(河道)管理单位审批的涉河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附件:(1)建设项目所依据的文件;(2)相关部门的审查意见或审查会议纪要和批复文件;(3)与有显著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达成的协议或承诺函。

附图:(1)建设项目位置示意图(可在卫星影像图中表示);(2)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3)主要建(构)筑物纵、横剖面图。

附件4 安徽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表检查日期:检查单位: 检查人员:。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探索与交流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张 旋
一、工程概况
知 》( 发 改 投 资〔2012〕2873 号 ) 的 大或 5 个及以上较大单因素风险 ;指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自南向 规定,风险等级可分为 :(1)高风险 数 T > 0.64。(2)中风险(较大负面
北共分三段,分别为引江济巢段、江 (重大负面影响),总体判断标准为 : 影响),总体判断标准为 :部分群众
淮沟通段、江水北送段,涉及安徽省 大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 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反应强烈,
13 个市 46 个县。主体工程内容包括 : 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 可能引发矛盾冲突 ;定量标准为 :1
利用现有河湖长 255.9 公里,新开明 性事件 ;定量标准为 :2 个及以上重 个重大或 2 到 4 个较大单因素风险 ;
不愿被占用
823
826
14
7
对项目移民拆迁态度
按政策办事
争取合理 补偿
不愿被占用
785
874
28
不清楚 376 其他 14 其他 13
和安全卫生问题,发生阶段为实施和 8
主要环境影响
废气影响 噪声影响 水环境影响 固弃垃圾影响
运营阶段,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
131
549
643
333
严重
较大
一般
较小
渠 88.7 公里,建设压力管道 37.9 公里
表 1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调查成果统计汇总表
以及 8 大控制性枢纽工程。工程永久 序号
问题内容
选项勾选内容
征地 82231 亩,临时征地 154981 亩, 1 搬 迁 人 口 72316 人, 拆 迁 各 类 007

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意见

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意见

签发人:朱党生水总环[2021)336号(沈凤生已阅)水规总院关于报送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意见的报告水利部:根据水利部安排,我院于2021年11月9日组织召开会议,对铜陵市水利局以铜水利(2021)38号文报送水利部的《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进行了审查。

经审查,基本同意该报告书。

现将审查意见报上,请核批。

(此页无正文)水规总院2021年11月22日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意见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治理范围为安徽省境内长江铜陵河段,上起羊山矶,下迄荻港镇,河道全长59.90公里,涉及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郊区和铜官区。

工程建设任务是在已建护岸工程的基础上,对铜陵河段的险工险段进行防护治理,维持河势和岸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6段护岸工程,总长度39.05公里,其中新建水上护坡工程36.89公里,新建水下护脚工程35.84公里,加固水下护脚工程1.59公里。

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11622万立方米(自然方,下同),回填总量116.22万立方米;工程征占地面积113.80公顷,其中永久征地33.39公顷,临时占地80.41公顷,无搬迁安置人口;工程总工期22个月;工程总投资9.32亿元,其中土建投资707亿项目区地貌类型属冲积、湖积平原地貌;气候类型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404.5毫米,多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多年平均风速2.8米每秒;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和水稻±,植被类型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草覆盖率约30.2%o项目区属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类型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国函(2015)160号)和《安徽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皖政秘[2017)94号),本项目不涉及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

洪评技术响应文件

洪评技术响应文件

洪评技术响应文件
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规定,综合龙湖排涝泵站扩建工程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工程建设对河道防洪各方面的影响,评价其影响程度,提出减免或消除其不利影响的措施。

本泵站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1.基础资料收集。

淮河流域规划依据水利部及淮委正式发布文件,河
道洪水资料采用专业规划研究院的现行成果;工程河段河势及防洪工程现状资料依据现场查勘和河道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地质资料依据建筑勘察研究《淮南市龙湖泵站岩土工程勘察》和其他相关水利工程建设资料。

2.整理、分析各种资料,进行水文及拟建泵站和泵站所在堤防结构安全复核计算。

3.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从项目建设对水利规划、河道防洪、河势演变等影响,尤其从对淮南市城市防洪圈堤田家庵堤防安全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减少和消除各种不利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鉴于泵站工程布置主要位于堤后和穿堤,对防洪堤防安全影响较大,而对河道行洪及河势影响程度有限,故上述分析计算着重泵站结构本身及对堤防安全影响,复核计算均依据现行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评价报告不再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及物理模型试验等专题研究。

安徽省淮南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龙湖泵站扩建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河道范围内修建码头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

河道范围内修建码头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

河道范围内修建码头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
张幼兵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
【年(卷),期】2024()11
【摘要】码头工程是我国水运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道范围内修建码头往往会对河道原有的防洪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码头工程完工之后,相关人员需要严格遵照我国已有的文件规定进行防洪影响评价。

文章以A码头工程为研究对象,在简单分析码头工程概况以及河道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方已有的相关资料,分别从河势影响、壅水分析以及边坡抗滑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计算,并且根据最终的分析结果,针对该码头工程施工完成之后的防洪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总页数】3页(P150-152)
【作者】张幼兵
【作者单位】潘集淮河河道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
【相关文献】
1.黄河下游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大桥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及关键技术指标的确定
2.河道范围内修建码头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
3.河道范围内橡胶坝工程防洪影响评价研
究4.河道修建码头对其防洪能力的影响研究5.长山河闸前河段修建码头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2 3 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跨河大中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送审稿)安庆市水利水利规划设计院二〇一六年四月目录1 概述1.1 项目背景1.2 评价依据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2 基本情况2.1 建设项目概况2.2 河道基本情况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他设施情况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3 河道演变3.1 河道历史演变情况3.2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4 防洪评价计算4.1水文分析计算4.2 雍水分析计算4.3 冲刷分析5 防洪综合评价5.1 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5.2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5.3 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5.4 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5.5 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及其它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5.6 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5.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是否得当5.8 项目建设对第三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6 防治与补救措施7 结论与建议7.1 结论7.2 建议附图图册备注:文件中高程系除特别注明以外均为黄海高程系1 概述1.1 项目背景目前怀宁县境内高速公路及国省道有合安高速、沪渝高速、济广高速、G318、G206、S238、S360等。

新县城高河镇通往西南部、东南部、南部的国省道及乡镇道路等级较低,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根据安徽省“十三五”省道网初步规划,怀宁县境内主要有G206、G318、S344、S340、S238(原S212)、S242等。

其中本项目为安徽省“十三五”国省道S238怀宁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S238从北至南串联了舒城县、桐城市、潜山县、怀宁县、望江县、太湖县、宿松县的重要乡镇。

S23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是加快怀宁县文化产业区旅游发展的需要,是优化怀宁县城西南出入口的需要,是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区域路网结构的需要。

安庆市公路管理局怀宁分局委托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S23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设计任务。

项目建议书已于2016年1月编制完成,现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项目起于怀宁县城育儿路(纬六路)与S209相交处,向西南沿秀山乡和公岭镇之间穿过,然后一直向南在三桥变电所西侧与G318相交;路线穿越G318后,沿S238(原S212)及清河乡西侧岗地布线,在龙泉村西侧S238向南沿黄龙镇东侧山脚坡地展线后,利用S238山体垭口后,沿平山镇西侧山间岗地布设;然后顺接在建的皖河大桥及其连接线,向南经麻塘湖大坝下游顺接S238,在雷埠乡附近沿雷埠乡东侧布线,终于县界,路线全长51.067km。

图1.1 本项目工程位置示意图本项目本项目沿线跨越菜子湖流域的高河大河支流查湾河、枫林河;皖河流域白洋湖支流毛彼河、土桥河、清水河、古泉河,珠流河支流刘洼水库泄洪河,皖河干流及泥塘沟河。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下简称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对于重要的建设项目,应编制更详尽的防洪评价报告。

怀宁县水利局委托,我院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查勘、野外大断面测量等外业工作;收集有关资料、区域情况调查等外围工作,并进行设计洪水等各类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S23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跨河大中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1.2 评价依据1、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74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88号令);(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国务院第3号令);(5)《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原国家计委、水利部;(6)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省人大常委[2003]第七号);(7)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省人大常委[1999]第十一次会议通过);(8)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2004年6月21号省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第二次修订)。

2、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划文件(1)《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办建管[2004]109号,水利部);(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13年版);(3)《防洪标准》(GB50201-2014);(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5)《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6)《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15);(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9)《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3、技术资料(1)《S23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月);(2)《S23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4月);(3)《安徽省菜子湖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修订本,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2月);(4)《皖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报批稿,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8年5月);(5)《安庆市中小河流进一步治理规划(2015~2020年)》(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5年10月);(6)《怀宁县皖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03年1月);(7)《怀宁县官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修订本,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08年3月);(8)《安徽省怀宁县青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2年4月);(9)《安徽省怀宁县刘洼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2年5月);(10)《安徽省安庆市麻塘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2年9月);(11)《安徽省怀宁县泥塘沟河中段防洪工程初步设计》(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2年10月);(12)2016年4月实测河道横断面。

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1.3.1 技术路线1、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等资料,掌握工程工程地质勘测、工程布局、工程结构及工程主要设计参数;2、收集各桥梁所在河道有关水文、河道历史、现状、规划治理等方面资料;3、各跨河桥梁所在河段设计洪水采用相关水利规划及各单项工程设计中成果,对现有水利规划及各单项工程设计未涉及到的河段采用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1984年5月编制的《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以下简称《84年计算办法》)。

4、各跨河桥梁桥址处设计水位采用相关水利规划及各单项工程设计中成果。

对现有水利规划及各单项工程设计未涉及到的河段,分析计算各桥位处设计水位:河段顺直、断面规整、河底纵坡均一时,采用单端面水位流量关系计算设计水位;河段上下游有卡口、人工建筑物或断面不规整、河底纵坡有明显曲折时,按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方法推算设计水位。

5、依据《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中推荐公式进行冲刷计算,依据《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中推荐经验公式进行壅水分析计算;6、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以及其它有关河道、堤防管理规范对各拟建桥梁进行防洪影响评价。

1.3.2 工作内容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结合本项目各跨河桥梁及所跨河道基本情况,本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进行水文分析计算(洪水、水位),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各桥梁雍水高度及雍水长度,分析建设项目对河道行洪的影响;2、分析桥梁梁底高程及桥梁布置的合理性;3、通过对本河段地形、地貌、河床基岩组成等河道地形资料的分析、预测河道河势变化趋势;4、对各跨河桥梁的桥下一般冲刷及墩台局部冲刷计算,分析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及堤防渗流稳定的影响;5、分析项目建设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等;6、针对该项目各跨河桥梁的建设对所跨河道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一些相应的补救措施及合理化建议。

2 基本情况2.1 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怀宁县境内,路线起于县城育儿路(纬六路)与S209相交处,向西南沿秀山乡和公岭镇之间穿过,然后一直向南在三桥变电所西侧与G318相交;路线穿越G318后,沿S238(原S212)及清河乡西侧岗地布线,在龙泉村西侧S238向南沿黄龙镇东侧山脚坡地展线后,利用S238山体垭口后,沿平山镇西侧山间岗地布设;然后顺接在建的皖河大桥及其连接线,向南经麻塘湖大坝下游顺接S238,在雷埠乡附近沿雷埠乡东侧布线,终于县界,路线全长51.067km。

本项目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为24.5m,路面宽21.0m。

图2.1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项目沿线跨越菜子湖流域的高河大河支流查湾河、枫林河;皖河流域白洋湖支流毛彼河、土桥河、清水河、古泉河,珠流河支流刘洼水库泄洪河;皖河干流及泥塘沟河。

项目沿线新建跨河桥梁18座(其中中桥13座、小桥5座)、涵洞204道。

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00年一遇。

2、涉河建筑物设计方案本项目新建跨河中桥13座、小桥5座,其中5座中桥所跨河道均为小排水沟,河道宽度5~8m,桥址以上集水面积较小,且桥梁墩台不侵占河道断面,基本无防洪影响,不作为本报告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内容。

本项目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后张)简支T梁。

清水河中桥下部结构0号桥台采用柱式台,3号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其余桥梁下部结构均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

本报告防洪影响评价的8座中桥设计方案详见工程特性表2-1。

本项目共设置涵洞204道,其中新建钢筋混凝土箱涵53道,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32道;拼宽混凝土箱涵4道,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5道。

3、主要涉河建筑物施工方案本项目新建跨河桥梁共计18座,全线桥梁工程量较大,开工后应立即抓紧基础施工避免受降雨、洪水影响。

桥梁桩基施工时四周要做好排水沟,防止下雨时造成地表松软。

对于水深较大的地方采用麻袋围堰,围堰应尽量减少占用过水面积且避免雨季施工。

当有暴雨的时候,应及时做好施工导流措施。

在桩基施工计划时要充分考虑雨期对施工的影响,预留足够富余调剂时间,对选择雨期施工的项目要进行详细勘察,并编制雨期施工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