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选址问题
蔬菜加工工厂选址标准

蔬菜加工工厂选址标准
蔬菜加工工厂选址应当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生产的高效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首先,地理位置是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在蔬菜主产区附近,以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和成本的降低。
其次,交通便捷度也至关重要,选择靠近主要交通枢纽,有利于原材料的运输和成品的配送。
工厂选址时需要考虑土地成本,确保在可接受范围内。
环保因素也应纳入考虑,最好选择远离居民区,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另外,水源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也是必要条件,确保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最后,政策支持和法规遵从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选择在政策支持较好、法规环境相对宽松的地区,有助于工厂的长期发展。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蔬菜加工工厂的选址,为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工厂选址问题

物流货物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浅析姓名(1.河南科技大学,洛阳471000)摘要:物流与选址问题是物流系统的重大问题,它不仅自身承担着多种物流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处理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此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物流系统。
合理选择物流中心仓库和工厂的建设地址,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物流系统应当以人为本、立足长远,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保交通建设地域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定性确定若干可行性方案,最后定性分析确定最优方案,以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关键词:一、引言某公司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省内知名厂家。
该公司根据需要,计划在本省建设两个生产工厂和若干个中心仓库向全省所有城市供货。
根据市场调研,全省有n个城市,每个城市单位时间需要该公司的物资量是已知的,有关运费的信息也是确定的,工厂和中心仓库的单位面积的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已知,请你建立数学模型,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为两个生产工厂选址?(建多大规模?)(2)建多少个中心仓库?分别建在什么地方?(分别建多大规模?)(3)生产工厂如何向中心仓库供货?(4)请你自己选用一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根据假设、地图和铁路、公路、水路等信息选择有关数据),并对你的模型和结果作出评价。
二、模型假设假设:(1)各个城市单位时间需要该公司的物资量是已知的。
(2)城市间运送物资的运费是已知的,运费信息是确定的。
(3)工厂和中心仓库的单位面积的建筑费用和运营费用是已知的。
(4)工厂的建筑规模与生产能力成正比,工厂的生产能力能满足省内各城市的需求。
(5)该省只有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两种运输方式。
(6)每个方案都采用最效益的运输方式。
(7)三、符号约定——第i 个影响因素的初始权数——对所有的影响因素初始权数求和——规一化的影响因素权数UP ——销售单价UVC ——单位变动成本OM i ——成本因素评价系数C i——i 地的总成本SM i ——非成本因素评价系数LM i——成本与非成本因素综合系数因素的评比系数;地址对k i k −−−α四、问题分析与模型的建立厂址的选择即新建项目具体位置的选择,在工厂单位面积的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已知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场调研和每个城市单位时间需求该公司的物资量考虑工厂建设规模和到每个物流中心的运费问题,这个问题中忽略次要因素综合考虑两方面主要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的把握评价指标,利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工厂的选址,能充分考虑到确定和不确定影响因素,是一种比较好的选址方法。
厂址选择的各种因素

厂址选择一、设施选址程序设施选址一般由专门的选址委员会来进行,这个临时性机构通常包括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外部的专家。
对于国外选址和国内不同城市、地区选址往往要分两步来进行。
第一步是对可能选择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宏观评价,确定某一国家或地区。
第二步是对这一国家或地区的可供选择的地点进行微观评价,确定设施的具体地点。
由于这两步工作的程序基本相同,只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及相应的评价方法不同,故可参照设施选址程序图来进行。
从下图可以看出,设施选址是从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经营者确定选择新建设施地址的任务开始的。
无论宏观评价还是微观评价都需要首先列出所需考虑的因素以及相应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预选地址,排除不可行的方案,列出几个供选择的可行方案。
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评价方法中确定一种评价方法,并对这必个预选地址针对所需考虑的因素进行评价,从而确定设施的理想位置。
从这个选址程序可以看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列出各种需要考虑的因素及其要求并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设施选址程序框图二、设施选址的决定因素对于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可根据它们与成本的关系进行分类。
与成本有直接有关系的因素,称为成本因素,可以用货币单位来表示各可行位置的实际成本值。
与成本无直接关系,但能间接产品成本和未来企业发展的因素称为非成本因素。
常用的几种成本和非成本因素见下表。
就不同的行业,不同企业而言,各种选址影响因素的权重是不同的。
下面针对几种主要的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进行说明。
□主要的成本因素1、运输成本对于大多数制造业工厂和从事分配的企业来说,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均占有较大的比重。
运输距离越远近、运输环节多少、运输手段的不同,均对运输成本构成直接影响。
因此,通过合理选址,使运输距离最短、减少运输环节中装卸次数,尽量靠近码头,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可以使运输成本最低、服务最好。
2、原料供应某些行业对原料的量和质均有严格的要求,这类部门长期以来分布在原料地附件,以降低运费,减少时间阻延,得到较低的采购价格。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工厂的选址、地理信息技术、GIS)

知识点工厂的选址工厂选址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下所示:①自然因素(8个):原料充足、燃料充足(靠近原料/燃料产地)、地块面积较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宜人、地质稳定(自然灾害较少)。
②社会经济因素(7个):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廉价)、交通运输便利、土地价格较低、政策支持、资金充足、科学技术先进。
③其他因素:如果为污染企业,则需要远离河流,或者位于河流下游;需要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者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者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区。
图1 工厂选址的影响因素例题某工厂的选址,要符合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以内。
下图为该城市地形和河流的空间分布图,每一个小方格边长为1km。
当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例如平地、坡地),以面积较大的属性为准。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四幅图中,1表示符合要求,0表示不符合要求。
其中符合工厂选址中对“河流”的要求的是()8、综合考虑“地形”、“河流”,符合工厂选址的地点是()A. 甲、乙B. 乙、丙C. 乙、丁D. 甲、丙答案:B、A精讲精析:(1)分析符合“河流”要求的图像。
①河流沿着左侧、下侧流动,题干要求“距河流1km”都是符合要求,即河流位置±1km,即以河流为中心,两侧1km为半径,画出一个区域(缓冲区),如下图所示;②从下图可以看出,左侧两列,下侧一行均符合条件,在河流1km范围以内,因此选项B正确。
(2)分析工厂的选址。
①由题干可知,工厂的选址要同时满足地形平坦、河流1km以内;②地形平坦(平地)为左侧两列+下侧两行,河流1km以内为左侧两列+下侧一行,两个条件叠加,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方格为:左侧两列+下侧1行,即图中的甲、乙两地符合条件,选项A正确。
总结地理信息技术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工厂选址中“河流”的条件,画出半径1km的“缓冲区”,进而确定符合河流条件的小方格;②叠加地形、河流条件,找出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工厂选址地点(左侧两行+下侧一行)。
小微企业工厂选址要点

小微企业工厂选址要点现阶段,我国的制造业虽然不景气,但从长远来看,国家、民族要发展壮大,是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的,这不,特总统也在叫嚷振兴米国的制造业嘛。
广大的小微企业,是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和土壤,而且在国家大力提倡万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今天,成立并发展好一家小微生产型企业,无疑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的。
今天,本公司也在中原大地郑州建立了一家公司,建设了一间十万级的生产保健用品和消毒用品的车间,中间当然是大费周折,现在把总结出来的关于工厂选址的血泪教训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志在创业发展的同仁一点借鉴。
一、园区性质一定要选择成熟的工业园区,租金贵一点没关系,可以减少很多配套设施不完备的痛苦。
而且成熟的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比较高,比较人性化,将来会为你省时省力省钱。
而且我们的项目,要跟园区的立项性质相符合,也要跟当地发展规划相符合。
强烈建议不要选择租用私人建设的小工业园区。
理由:1、政策上很少有支持,2、老板的资金状况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经营环境,3、收费混乱(我的工厂现在一个月物业费将近1000,享受的服务就是电梯和楼梯间的卫生,以及少量的垃圾清理)。
二、环保因素不要靠近对环境保护有较高要求的保护区(如水源保护区),不然会极大的增加环评的难度。
在确定厂址之前,不妨到当地的环保部门或做环评的中介机构去了解一下所在地址对环保是否有特殊要求。
对园区要求有大环评,而且要以看到具体文件为准,不要听信许诺,不然难免将来会有纠纷。
三、消防因素园区的大消防必需过关,不仅仅是消防设施齐全。
消防合格不合格,由消防大队说了算,设施再齐全,也不代表消防没问题。
而且在设计好厂区建设的规划后,还要拿着规划图纸到消防部门征求意见(不能光征求业务归口管理部门的意见,而要让二者都通过)。
厂区的小消防,建议找代办机构办理,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该花的钱要花。
河南中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隶属于河南中科医药研究院,是一家专注于传统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代工,行政部门文号批号申报注册(消字号、健字号、妆字号、食字号、国药准字、械字号、企标备案、检测报告),GMP净化工程建设及认证,技术服务等综合性服务公司,拥有先进的贴敷研发技术,强大贴敷生产能力。
工厂选址可行性分析

工厂选址可行性分析工厂选址可行性分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我将从区位、交通、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区位因素。
合适的区位对于工厂的选址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工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地形、气候等因素,这将对工厂的生产、物流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要考虑工厂所处的经济区域,是否有相关的产业集群。
选择合适的区位可以为工厂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合作机会。
其次是交通因素。
良好的交通条件对于工厂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附近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等是否便捷,这对于原材料的供应和成品的销售都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要考虑是否有机场或港口等物流枢纽,这对于进出口和长途运输也很重要。
再次是人力资源因素。
工厂的选址还要考虑当地的人力资源情况。
首先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劳动力供应,包括熟练工和普通工。
其次要考虑当地的人力素质和技能水平,这对于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还要考虑当地的劳动力成本,包括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等。
然后是市场需求因素。
选择合适的工厂选址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情况。
首先要考虑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当地市场的需求,是否有足够的潜在消费者。
其次要考虑当地竞争状况,包括同行业其他厂商的数量和规模,以及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等。
最后是政策环境因素。
工厂选址还要考虑当地的政策环境。
首先要考虑政府是否对新建工厂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补贴等。
其次要考虑当地的法律法规环境,包括环保要求、劳动法规等。
选择一个政策环境良好的地区可以降低工厂的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工厂选址可行性分析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需要综合考虑区位、交通、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等多个因素。
只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才能选择到一个合适的工厂选址,从而促进工厂的健康发展。
生产与服务设施选址

BA
产品生产线式布置
产品生产线式布置就是将所有的设备和工作地按 产品加工装配的工艺路线顺序排列。产品生产线式 布置亦称对象专业化布置。
A
A
B
B
工艺式布置和产品生产线式布置比较
设施布置的两种方法
• 物料流向图法 出发点:尽可能使物料流向一致, 并使运输量大的生产单元靠近。
• 生产活动相关图法 出发点:尽可能使一个生产系统中 活动关系密切的部门靠近。
24 1500 10
0 2000 0 2100 0 1500
需求 1600
1600400×14+500×25+700×41+1600×12 +1600×11=83600
工厂 P
仓
库
Q
Y
生产 虚拟 2 能 力
A 400 B 500 C 700
14
27 1600 11
25 1600 12
在现有中心外新增D’2情况下“新系统2”的总运费值; •••(继续重复) •••,得出在现有中心外新增D’n情 况
下“新系统n”的总运费值; ⑥ 按总运费值由低到高的原则,依序排列各新系统;
⑦ 按所需新建配送中心数目m,取新系统排列中前m位 所对应的备选中心为确定选址。
运输表法分析例示
某公司现有三个位于不同城市的工厂,A、B和C;还有
C
41
24 1500 13
0 2000 0 2100 0 1500
需求 1600
1600
1600
800
结论:选择X和Z点较合适。
负荷距离穷举法
1、选址步骤:
(1)确定各备选址的负荷量(流出量)。 (2)绘出区域坐标图,确定各备选址的坐标位置。 (3)确定各备选址之间的相互距离。(注:可以采用
工厂选址案例

工厂选址案例
在选择工厂选址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交通便利性、人才资源、政策支持、成本优势等。
下面以某公司新建工厂选址为例,介绍其选址过程和相关考虑因素。
首先,公司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
工厂选址应尽量选择靠近交通枢纽的地方,比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以便原材料的运输和成品的销售。
同时,周边的交通设施也要完善,以方便员工的上下班和日常出行。
其次,人才资源是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公司需要选择地处人才较为集中的地方,以便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教育资源和生活配套设施也要充足,以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再者,政策支持也是影响工厂选址的重要因素。
一些地方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落户,比如税收优惠、土地补贴、人才补贴等。
公司需要对各地的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方。
此外,成本优势也是考虑工厂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用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等。
公司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成本因素,选择最经济的地方建厂。
最后,环境因素也要考虑在内。
工厂选址应尽量避免选择在环境恶劣的地方,以免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要符合当地的环保要求,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工厂选址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复杂问题。
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战略规划,综合考虑交通便利性、人才资源、政策支持、成本优势和环境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地方建厂。
希望本案例能够对其他企业在工厂选址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货物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浅析姓名(1.河南科技大学,洛阳471000)摘要:物流与选址问题是物流系统的重大问题,它不仅自身承担着多种物流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处理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此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物流系统。
合理选择物流中心仓库和工厂的建设地址,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物流系统应当以人为本、立足长远,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保交通建设地域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定性确定若干可行性方案,最后定性分析确定最优方案,以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关键词:一、引言某公司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省内知名厂家。
该公司根据需要,计划在本省建设两个生产工厂和若干个中心仓库向全省所有城市供货。
根据市场调研,全省有n个城市,每个城市单位时间需要该公司的物资量是已知的,有关运费的信息也是确定的,工厂和中心仓库的单位面积的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已知,请你建立数学模型,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为两个生产工厂选址?(建多大规模?)(2)建多少个中心仓库?分别建在什么地方?(分别建多大规模?)(3)生产工厂如何向中心仓库供货?(4)请你自己选用一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根据假设、地图和铁路、公路、水路等信息选择有关数据),并对你的模型和结果作出评价。
二、模型假设假设:(1)各个城市单位时间需要该公司的物资量是已知的。
(2)城市间运送物资的运费是已知的,运费信息是确定的。
(3)工厂和中心仓库的单位面积的建筑费用和运营费用是已知的。
(4)工厂的建筑规模与生产能力成正比,工厂的生产能力能满足省内各城市的需求。
(5)该省只有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两种运输方式。
(6)每个方案都采用最效益的运输方式。
(7)三、符号约定——第i 个影响因素的初始权数——对所有的影响因素初始权数求和——规一化的影响因素权数UP ——销售单价UVC ——单位变动成本OM i ——成本因素评价系数C i——i 地的总成本SM i ——非成本因素评价系数LM i——成本与非成本因素综合系数因素的评比系数;地址对k i k −−−α四、问题分析与模型的建立厂址的选择即新建项目具体位置的选择,在工厂单位面积的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已知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场调研和每个城市单位时间需求该公司的物资量考虑工厂建设规模和到每个物流中心的运费问题,这个问题中忽略次要因素综合考虑两方面主要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的把握评价指标,利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工厂的选址,能充分考虑到确定和不确定影响因素,是一种比较好的选址方法。
(一)为两个生产工厂选址,确定建筑规模1:为生产工厂选址:为生产工厂选址,首先要考虑的是选址的诸多因素,根据以往建厂的经验,以下为定性选择的建厂因素[1]:(1)销售条件,售后服务(靠近顾客);(2)交通条件:便利运输,及时进、出货;(3)劳动力条件(质量、成本、可获性);∑ii W i W因素的个数−−−p 因素的重要程度系数k k −−−I(4)资源供给(原材料、协作);(5)基础设施、环保要求、地价、税收政策;(6)政府政策;(7)扩展的可能性。
现我们利用加权平均法建立数学模型,首先,将以上建厂因素列为统一的度量标度,如下表:根据调查,现假设某一候选地点以上因素对应的分数为:确定每一个因素的权数:式中,——第i 个影响因素的初始权数——对所有的影响因素初始权数求和——规一化的影响因素权数分别确定每个候选方案的每一个影响因素的标度,相应分数;将每个候选方案的在每种影响因素下的分数,乘以该影响因素的权数;汇总起来,得到每个候选方案的总得分;选择得分最高的候选方案,即为最佳选址方案。
2:确定生产工厂建筑规模生产工厂的建筑规模直接影响着工厂的产量和利润,为使得工厂利润最大化,现利用成本性态和量本利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每个工厂的建筑规模。
(1)成本可从不同角度归类:4级标度不重要较重要重要很重要相应分数123412345674433223iW∑iiWiW产品成本或期间成本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或混合(半可变)成本(2)变动成本(VC)随产量(Q)增加而增加(VC=a Q).其中a为单位可变成本,是一常数。
(3)固定成本(FC)为一常数,不随产量(Q)增加而增加。
但单位固定成本则随Q增加而减少。
首先分析成本形态,假设成本形态如下图:变动成本UV总成本固定成本TFC产量总成本半变动SVC产量成本总成本TC半变动SVC固定成本TFC产量盈亏平衡点QB :UP ×QB=TFC +(UVC ×QB)QB=TFC/(UP -UVC )目标利润点QT :UP ×QT=TFC +(UVC ×QT)+TRQT=(TFC +TR)/(UP -UVC )其中,UP ——销售单价;UVC ——单位变动成本由假设,已确定省内各市对产品的需求量,可确定总需求量,由总需求量QT 可确定工厂的建筑规模。
总收入(二)建筑中心仓库物流中心的选址是一项规模大、投资多、影响巨大的系统工程。
物流配送中心,是为了在供应到消费过程中实现调节跟踪服务的主体机构,是满足订货、储存、包装、加工、配送、运输、结算和信息处理等需要的手段和设施。
[2]而物流中心布局、选址和数量,对其功能发挥和综合效益影响极大,应进行定性与定量因素综合分析。
在物流系统的运作中,配送中心是连接工厂与客户的中间桥梁,其选址和数量往往决定着物流的配送距离和配送模式,进而影响着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最终影响着公司的效益和利润。
1:模型的分析影响物流中心选址的因素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造成了常规选址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物流中心选址主要影响要素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项规模大、投资多,影响巨大的系统工程。
在建设它时,必须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因素:它包括物流中心建设投资、建成的时间、土地的价格、建立后的维护费用等。
(2)公共设施因素:它包括通风条件、三供条件、交通条件、道路设施等。
(3)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生活环境、就业情况、治安情况、国土资源利用情况、环境保护情况等。
(4)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地质条件等。
(5)经营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商品特征、经营条件、服务条件、周边的消费水平情况等。
根据市场调研,全省有n 个城市,每个城市单位时间需要该公司的物资量是已知的,有关运费的信息和工厂的位置也是确定的,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通过统计分析中的方法定性筛选出m 种可施行的方案进而进行定量分析最终确定最佳实施方案,实现利润最大化。
2:模型的建立与解决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需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成本因素包括物流中心建设单位面积费用,物流中心运营费用,产品运输费用;非成本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
(1)成本因素[3]成本因素评价系数计算式:其中m 是方案种类成本系数计算举例:地的总成本i C C C OM i i i i −−−−⎥⎦⎤⎢⎣⎡=−∑1m11∑=niOM11根据成本因素评价系数计算式:05267.0731*******∑=++=iC 4127.0)05267.0*46(11==−OM 3273.0)05267.0*58(12==−OM 2601.0)05267.0*73(13==−OM (2)非成本因素非成本因素评价系数的计算式:因素的评比系数;地址对k i k −−−α非成本因素评价系数计算实例:非成本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保等。
非成本因素评价系数总结:地区1(郊区)2(城镇)3(城市)建设单价202736运营费162126运费753环保投入358Ci 465873∑==p1)(k ikk iSI SM∑=k/ik i S α式中:因素的个数−−−p 因素的重要程度系数k k −−−I非成本因素评价系数总结:从此得:SM (1)=0.67*0.4+0.67*0.2=0.402SM (2)=0.33(0.4+0.6+0.2)=0.396SM (3)=0.67*0.6=0.402(3)成本与非成本因素的综合:成本与非成本综合因素系数:代入数据得:综合因素系数最高的即为最佳方案。
因素地区α1α2α3政1(郊区)1120.67策2(城镇)0110.333(城市)0000市1(郊区)0000场2(城镇)1010.333(城市)1120.67环1(郊区)1120.67保2(城镇)0110.333(城市)0因素1地区2地区3地区重要性政策0.670.3300.4市场00.330.670.6环保0.670.3300.2ii i OMx SM x LM *)1(*−+=3495.0297.0*5.0402.0*5.0336.0336.0*5.0369.0*5.03845.05.0*367.05.0*402.0321=+==+==+=LMLM LM(三)生产工厂向中心仓库供货由于每个城市单位时间需要该公司的物资量是已知的,有关运费的信息也是确定的,工厂和中心仓库的单位面积的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已知,这就局限了各个生产工厂最大生产量和各中心仓库的最大中转货物储存量。
现此暂假设如下:各中心仓库的最大容量均为1500吨,生产工厂一个最大生产量为2800吨;一个为3200吨;这两个工厂可以向任何一个中心仓库供应货物,然而由于运价不一样,即公司运营费有限,需找出最优供货途径。
具体相关数据如下:表一:各中心仓库到相应生产工厂的距离表二:各城市到相应中心仓库的距离和货物需求表三:各中心仓库的货物总量表四:各工厂到各中心仓库的运价中心仓库1中心仓库2中心仓库3中心仓库4厂145556085厂298803032中心仓库1234各中心仓库的需要调运的货物总量1300160018001400城市123456789101112到中心站距离254024303228252628242032各城市的需求460380460560500540650580570340580480图1、两个工厂,4个中心仓库和12个城市的相对位置的规划图5有表上作业法解决以上问题:列出物资调运的平衡表与运价表:中1中2中3中4从厂110259从厂23621平衡表(单位:吨)运价表(元/吨)逐步求解,从而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五、模型评价由于本文解决的是物流与选址这样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考虑可能的影响因素时,需要尽可能的真实客观,全面的体现出各因素对物流与选址的影响,同时在模型求解时,每项数据的精确度必须要高。
我们在建立模型时,慎重的考虑了各影响因素的属性权重,在合理假设的情况下,选取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集结各专家的意见从而确定了最终的选址方案,并根据群组决策信息来获得最终对工厂地址和各个中心仓库候选地址的综合评价,并基于这个综合评价最终来决策具体是在那些地方建立工厂与中心仓库,以及其规模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