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规划-住宅区的空间群体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类范本:居民小区规划设计案例

建筑施工类范本:居民小区规划设计案例

建筑施工类范本:居民小区规划设计案例居民小区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供了居住空间,还为居民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各种设施。

因此,规划和设计一个高质量的居民小区在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成功的居民小区规划设计案例,以探讨如何创建一个具有良好生活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小区。

1. 引言居民小区作为城市建设的基本单位,不仅要满足人们居住的基本需求,还应该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对于小区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和公共设施的设置十分重要。

2. 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居民小区的规模、土地利用、交通布局、绿化环境等因素。

2.1 小区规模规划阶段首先要确定小区的规模,包括小区的总面积和居住人口的规模。

这有助于确定小区内部各建筑物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

2.2 土地利用明智的土地利用对小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合理利用,尽量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小区的容积率,增加居住面积,并保留足够的绿地和公共空间。

2.3 交通布局合理的交通布局可以提高小区的交通效率和出行便利性。

考虑到汽车、步行和公共交通的需求,应该合理安排道路、人行道和公共交通站点的位置。

此外,应该考虑到居民的停车需求,安排合理的停车位。

2.4 绿化环境绿化环境是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观和休闲活动空间。

在规划阶段,应该合理布置绿化带、公园和花园,同时保护和保留现有的自然环境和植被。

3.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小区内建筑物的布局、外观设计和公共设施的设计。

3.1 建筑布局建筑物的布局是小区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根据小区规划的要求,合理布置建筑物,保证各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和视野的通透性。

同时,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求,设置合理的公共空间和活动场所。

3.2 外观设计建筑物的外观设计是小区形象的重要体现。

应该选择适当的建筑风格和材料,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突出小区的特色。

第二章 住宅群体的规划布置

第二章  住宅群体的规划布置

三、梯间式: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的单元式住宅称梯间 式住宅。这种住宅一般一梯可以服务二至四户,其特点是平 面布置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少,但一梯服务多 户时难以保证每户都有良好的朝向,且服务的户数也受到限
制。 1.一梯两户 :在每户面积较大,居室较多的情况下,多采
用一梯二户形式。 节省公共走廊,经济,居住安静,户间干扰小,单元组织灵活。 2.一梯三户 楼梯使用率高,每户都有好的朝向,但中间那户只有一个朝向, 通风不好,但可开设气窗。 3.一梯四户
第二章
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
住宅类型及设计术语 住宅群体的规划布置
第一节
住宅类型及设计术语
一、独院式 特点:四面组合灵活,环境安静,采光通风 好,相互干扰少,方便舒适。但是占地面 积大、市政设施投资高
二、并联式(联排式) 特点:三面临空,共用一山墙,用地比独院 式少,平面组合灵活,通风采光好,工程 造价少。 联排不宜过多,否则建筑物过长,相互干扰 大。
3.比例与尺寸
比例指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在其长宽高的尺寸、体量间的关 系及建筑的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周围环境间的尺寸、体量的 关系。 一般,建筑高度与庭院进深比例在1:3左右 道路的宽度与两侧建筑高度在3:1左右
4.色彩 5.绿化 6.道路 7.建筑小品
三、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 因素
28 20
32
30 22
住宅面积净密度:也称住宅容积率。是指每公顷住宅用地 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 住宅层数 建筑气候区划 Ⅰ、Ⅱ、Ⅵ 低层 多层 1.10 1.70 Ⅲ 、 Ⅴ 1.20 1.80 Ⅳ 1.30 1.90
中、高层 高层
2.00 3.50
2.20 3.50

居住区住宅群体组合设计

居住区住宅群体组合设计

3)点群式:指低层独立式、多层点式和高层塔式住宅 自成相对独立的群体布置形式。 4)混合式:上述三种形式的组合方式。
1)行列式
优点:日照 通风条件优越, 利于管线铺设和 工业化设施; 缺点:形式 单调,识别性差, 易产生穿越性交 通。
行列式—住宅群体空间的变化
交错排列-山墙前后交错
交错排列-山墙左右交错
通风
自然通风效果与建筑单体关系分析
通风
风向入射角对 建筑气流影响
通风与建筑间距
通风与建筑间距关系 加大间距不如加大风向入射角对通风更
有利。
通风-住宅群体通风和防风措施
住宅错列布置增大迎风面,利用 山墙间距,将气流导入住宅群体内部
低层住宅或公建布置在多层 住宅群之间,可改善通风效果
住宅疏密相间布置,密处风 速加大,改善了群体内部通风
住宅朝向
全国部分地区建议建筑朝向表
地区 最佳朝向 适宜朝向 不宜朝向
北京地区
上海地区 哈尔滨地 区 杭州地区 成都地区 厦门地区 重庆地区 青岛地区
正南至南偏东30º以内
正南至南偏东15º 南偏东15º~20º 南偏东10º~15º 南偏东45º至南偏西15º 南偏东5º~10º 南、南偏东10º 南、南偏东5º~15º
建筑布置与通风关系 上海天钥新村,周围比较空旷,布置成西北封闭, 东南开敞,有利于夏季迎东南风,冬季挡西北风
道路规划: 采用以曲代直的道
路,从而人为地创造出建筑群的不同的 布局方式,从而创造出“虽由人做,宛 自天开”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自然通风。 同时在居住区主要道路设计主通风道, 沿通风廊道流向各个住宅组团,然后再 从组团内庭院空间分流到住宅,加速自 然风的流动。
周边式—住宅群体空间的变化单Biblioteka 边周边式—住宅群体空间的变化

谈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

谈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

谈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城市的面貌、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

一个合理的小区规划可以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和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形象。

首先,合理的小区规划应该注重公共设施的布局和设施的完善。

为了方便住户的日常生活,在小区内必须有足够的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例如:公园,游泳馆,健身房,便利店,医疗中心和教育设施等等。

公共设施的布局应该紧密结合小区的密度和建筑结构,避免设施过于分散或者过于拥挤。

同时,公共设施的数量和种类也应该根据不同阶层的人群需求而进行调整,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其次,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一大特点在于小区内部的道路网络和车位设置。

小区内部应该规划合理的交通组织,设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同时也必须建好车辆通行的道路和停车位。

为了避免小区内部的拥堵,这些道路的长度和宽度也以适当的比例进行规划。

再次,在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美学和生态的考虑。

住户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往往是多方面的,植物绿化、景观环境等都能影响人们的居住体验。

因此规划设计者应该注重小区宜居性的提高,注重功能性与美学性的兼顾。

建筑风格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结合行业特点,让整个小区显得舒适自然。

同时,在小区内应该合理安排休闲娱乐设施和公共运动场地,在促进健康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增强社区之间的联系。

最后,小区的安全性也是小区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小区的入口应该加强管理和安全控制,比如设置人员通行卡、人脸识别或者爬墙控制等。

同时小区内也应该添加公共摄像头等安全设施,加强对人、车、物的安全监管和防护,保证人民的财产安全和个人安全。

总之,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具有多方面的要素。

规划设计者在考虑小区规划的时候,应该从公共设施、道路和车位、美学和生态、安全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以实现适用性、实用性、美观性和安全性的兼顾。

浅谈建筑总体布局中的群体设计

浅谈建筑总体布局中的群体设计

浅谈建筑总体布局中的群体设计作者简介:王朋,现在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建筑与艺术传媒系。

在进行建筑总体布局设计时,不能只着眼于某一单体建筑,因为单体建筑只有与环境及其他建筑组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时才能完整、充分地表现出它的价值。

建筑群体传统文化完整性布局场地设计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预定的项目在场地上是如何布局的——也就是说,建筑物和设施是如何组织的。

场地的组织方式首先是由土地本身所决定的;其次,在不同程度上将由业主的价值取向、当地的法规条例、社区的标准以及项目本身的特点所决定,这些因素都是由设计师所认知并做出衡量判断的。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多样化的参数,设计师可以想象出场地上各类景观特征的实际布局。

为以能妥善地融合各方面的因素,设计师需要用实践经验和标准作指导,做出专业水准的设计。

因此,设计师的分析和对场地的敏感性将决定设计过程。

对于场地的认知包括要了解历史、潜在的景观生态价值、房地产价值及其当地的政治和经济价值。

场地设计是在设计目的和计划的指导下对于所有这些因素的一个综合;场地设计是实现立场、执行策略的手段;场地设计是资源组织,资源永远是有限的,然而不同的组织方法产生不同的效益。

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讲,决定场地的宏观形态形成的用地划分、建筑物布局、统线组织、绿化系统配置等项内容缺乏统筹动作;另一方面,自微观的角度讲,决定场地微观的道路、广场、停车场、场地竖向、管线设施、景园设施的详细设计等内容不够完善。

宏观方面决定着场地的形态、微观方面则决定着场地的内容。

建筑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它必须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不同的环境对建筑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群体组合时,必须密切考虑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力求建筑与环境相协调,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增强建筑艺术的感染力。

相反,如果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甚至格格不入,那么,不论建筑本身有多完美,也不可能取得与环境和谐的形状、大小、起伏变化、道路走向等。

群体组织中,除满足群体内部的功能要求外,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建筑群体的影响。

建筑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建筑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建筑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在建筑规划中,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空间布局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域的安排和分布。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通常被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这种布局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活动更有序,并为不同的群体提供了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首先,居住区的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住区应该是舒适、安全和便利的。

在规划居住区时,需要考虑住房类型、住房密度、配套设施等因素。

合理的居住区规划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居民之间的交通压力,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

其次,商业区也是城市空间布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业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在规划商业区时,需要考虑商业设施的种类、规模和位置。

合理的商业区规划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机会,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工业区在城市空间布局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工业区是城市中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规划工业区时,需要考虑工业设施的位置和布局,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工业区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还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最后,公共设施区也是城市空间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共设施区包括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场所。

在规划公共设施区时,需要考虑公共设施的位置分布和服务范围。

合理的公共设施区规划可以提供良好的文化、娱乐和休闲环境,增加居民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交流和互动。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在建筑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城市规划中的住宅小区布局与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住宅小区布局与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住宅小区布局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小区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住宅小区的布局与设计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住宅小区布局与设计的重要性,并从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住宅小区的布局与设计对社会层面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合理的住宅小区布局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社会凝聚力。

例如,合理设置公共空间和社区设施,如公园、健身房、儿童游乐区等,可以为居民提供共享的场所,促进邻里间的交流和沟通。

此外,住宅小区的规划还应考虑社会多样性的需求,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以确保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公平、舒适的居住环境。

其次,住宅小区的布局与设计对环境层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良好的小区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例如,合理的绿化设计可以增加小区内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此外,科学的排水系统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洪涝灾害,保护城市的水资源。

同时,住宅小区的设计还应注重生态可持续性,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再次,住宅小区的布局与设计对经济层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合理的小区规划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例如,合理的密度规划和建筑高度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的人口密度。

此外,合理设置商业设施和公共交通站点,可以提供方便的购物和交通条件,吸引商业投资和提高土地价值。

同时,住宅小区的规划还应注重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的布局与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凝聚力,还关系到城市的环境可持续性和经济发展。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科学、合理的住宅小区布局与设计。

这需要政府、规划师和设计师等各方共同努力,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多个因素,为居民提供一个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小区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关系到民众居住的重要事项,努力创造新颖和灵活可变的住宅类型和多样化的住宅组团,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形成丰富多样的居住环境,并为住户参与创造有利的条件。

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坚持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努力把安居小区建设成为舒适、方便、安全、卫生和优美宜人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一)规划结构规划采用小区――组团――住宅组群三级结构。

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小区级公共绿地、两处托幼均位于小区中心部位。

小学位于东部,小区由五个组团组成,每个组团由几个住宅组群组成,各组团间通过小区主次道路相联系,住宅组群间通过组团道路联系。

针对小区现状,适应房地产分期开发的需要,将小区规划为6个居住组团,东部三个居住组团作为第一期开发用地,西部三个组团作为第二期开发用地,开发程序由东向西形成滚动开发模式。

(二)道路系统根据人流方向及外围城市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小区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

小区对外设有六个出入口,其中小区的主入口开向历山路和南外环部,另外四个为次要出入口。

小区道路分为三级(1)、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12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6米。

(2)组团级:路面宽6米(3)宅前小路,路面宽3米,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

(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项目及规模根据小区内公建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的不同要求和分期建设开发的需要,公共服务设施分三片布置。

小区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位于小区的出入口处沿街布置,这样既方便居民上下班顺路购买,又使商业建筑对外临街布置,提高经济效益。

小区配套的社会性福利设施,结合小区中心绿地设置,布设在小区内部,这样既有较好的小区环境质量,又有好的外部空间环境。

(四)住宅单体设计与群体组合为满足“安居”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住宅设计采用两种类型,建筑面积分两个档次,分别为55M2/ 户─80M2/户和80M2/户─90M2/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4、
。10:2 8:0110: 28:011 0:28Sunday, October 18, 2020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0.1 0.1820. 10.181 0:28:01 10:28:0 1Octobe r 18, 2020
生活总会给你谢另一个谢机会,大这个机家会叫明天 6、
10-3-1 设计方法
有人说人到成年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已经发育完全了, 不会再发育了,可有很多男性朋友在为这个发愁! 自己的尺寸不够,硬度不够,时间不行,怎么办?就没办法了 吗?我告诉你哦!有办法解决哟!徽=亻言msdf003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住房之间,为保证后排住宅能在 规定时日获得所需日照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住宅间距:住宅前后、两侧的距离。 H≤24米时 前后间距≥日照间距,两侧间距≥6米,侧面开窗≥8米 H ≥ 24米时 前后间距根据日照分析确定,两侧间距≥13米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混合式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行列式
周边式 点群式 混合式
优点
便于施工 构图强烈 结构经济 易获得良好日照通风 形成院落 防寒保暖 节约用地
缺点 空间易单调、呆板 容易形成穿越交通
日照通风 难以适应地形 施工复杂、结构不经济
便于结合地形变化 空间丰富
不利于节能和结构的经济性 综合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9、
。上 午10时2 8分1秒 上午10 时28分 10:28:0 120.10. 18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 钱。10/18/2020 10:28:01 AM10:28:012020/10/18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 信心跨出第一步。10/18/2020 10:28 AM10/18/2020 10:2
行列的布置手法
平行排列
交错排列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行列的布置手法
变化间距组合
行列的布置手法
成组改变朝向
扇形排列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周边式
基本形式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8 AM20.10.1820.10.18
住宅的通风 建筑单体:高度、进深、长度、外形和迎风方向 建筑群体:住宅间距、排列方式、迎风方位 住 宅 区:道路、绿地、水面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住宅的防噪 噪声的来源:交通噪声、人群活动噪声和工业生产噪声 防治噪声的手段:消灭噪声源、切断噪声传播途径
我国居住环境允许噪声标准:
时间 白天(7:00am-9:00pm) 夜晚(9:00pm-7:00am)
A声级(分贝) 46~50 41~45
注:国际标准组织(ISO)规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声为35~45分贝。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周边式
单周边
双周边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点群式
基本形式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点群式
规则布置
自由布置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点群式
玉田新村
鞍山新村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住宅的日照
住宅日照标准:按某一规定时日住宅底层获得满窗的连 续日照时间不低于某一规定的时间规定。
建筑气候区划分
I,II,III气候区 IV气候区
V,VI气 候区
大城市 中小城 大城 中小城



日照标准
大寒日
冬至日
日照时数
有效日照时间 计算起点
≥2
≥3
8~16 底层窗台
≥1 9~15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10-3-2 设计要求
1- 协调群体的平面、立体空间组合形式 2- 基本空间和附属空间相结合 3- 空间景观塑造以满足居民生理与心理需要为根本目标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I VII
II VI
III V
IV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10 住宅区的空间群体设计
10-1 空间的层次 10-2 10-3 10-4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1) 行列式 (2) 周边式 (3) 点群式 (4) 混合式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行列式
基本形式
三林苑 漕溪北路高层
曹杨新村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1、
功的路 。20.10.1820.10.18Sunday, October 18, 2020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2、
。1 0:28:01 10:28:0 110:281 0/18/2 020 10:28:01 AM
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3、
。20.1 0.1810: 28:011 0:28Oct-2018-Oct-20
。2 020年1 0月18 日星期 日上午1 0时28 分1秒10: 28:012 0.10.18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7、
。202 0年10 月上午1 0时28 分20.10. 1810:28 Octobe r 18,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0 月18日 星期日 10时28 分1秒1 0:28:01 18 October 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