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的空间群体设计概述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3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

围合空间所具有的特 点均更适合居住生活的需 求,它符合居住空间需要 安全性、安定感、归属感 和邻里交往的要求,易于 提供亲切宜人的、可靠的 生活空间,同时也为居住 空间层次的形成创造了条 件。
1.5 空间的围合
1.5.1 竖向要素与围合的关系 空间的封闭性与墙的高度有密切关系
1)30cm 、60cm、 90cm 高:几乎没有封闭性,视 觉上连续 2)120cm高:身体大部分 逐渐看不到,产生出一种 安心感,但是,视觉上仍 有充分的连续性 3)150cm高:产生了相当 的封闭性 4)180cm高:人完全看不 到了,产生封闭性
1.5 空间的围合
1.5.3 建筑高度与围合尺度
(1)一般认为,人的眼睛以大约60°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 熟视时成为1°的圆锥
1.5 空间的围合
1.5.3 建筑高度与围合尺度
(2)人的视点与建筑、建筑与建筑、人与人之间距离与高度的比值D/H: • D/H=1,成45°仰角 ,观赏任何建筑细部的最佳形象位置 • D/H=2,成27°仰角,既能观察对象的优视整体,又能感觉到它的细部效 果 ,具有反应良好的竖向空间关系观测区,因此27°作为最佳垂直视角 • D/H=3,成18°仰角,能够看清建筑全貌的基本垂直视角 • 界于18°到45°之间是理想的观感区域 • D/H>4失去相互间的影响力
1.5 空间的围合
1.5.1 竖向要素与围合的关系 当竖向要素的高度H、水平距离D
1)D/H﹤1 ,人们更多关注 竖向要素本身 2)D/H=1的街道空间比例一 般属于街区中生活性街道 3)D/H﹥4 ,不会产生围合 感 • 水平距离D/竖向要素的高 度H=2或3时,其空间要素 所限定的外部空间最舒适
1.5 空间的围合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1.单体式组合形式:也称为独立式组合形式,是指多个住宅单元独立布置,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进出口和公共空间,相互之间没有交叉。
这种组合形式适用于相对独立的住宅区,每个单元都能够独立享受私密性和独立生活空间。
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设计更为灵活、通风采光更好,但也会导致住宅面积的浪费和用地率的降低。
2.点式组合形式:点式组合形式是指多个住宅单元集中设置在一个或几个中央点上,形成一个紧密而集中的群体,周边则是公共绿地、景观或其他社区设施。
这种形式更适合大型住宅小区或公寓楼,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用地效率,节约土地资源。
但点式组合形式存在低密度的问题,且不利于交通和公共设施的布置。
3.条列式组合形式:条列式组合形式是指多个住宅单元按照一定的规模和尺寸,呈一条或多条直线状布置,形成一个相对集中和连续的住宅群体。
这种形式适合于狭长的场地,可以充分利用场地的线性布局,同时也便于公共设施的设置和管理。
条列式组合形式的缺点是通风和采光不如其他形式好,需要加强设计考虑。
4.中央园景式组合形式:中央园景式组合形式是指多个住宅单元围绕一个中央的景观庭院或公共空间布置。
这种形式在平面上呈环形、U形或其他形状,既保证了住户的私密性,又提供了一个共享和交流的公共场所。
中央园景式组合形式的优点是社区活动丰富、空间层次感强,但也需要考虑中央空间内交通和绿化相关的问题。
5.集散式组合形式:集散式组合形式是指多个住宅单元散布在整个住宅区范围内,没有明显的集中点。
这种形式适用于场地较大,形态缓和的住宅群体,可以提供不同规模、不同风格和不同功能的住宅单元,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但集散式组合形式也存在管理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挑战。
综上所述,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包括单体式组合形式、点式组合形式、条列式组合形式、中央园景式组合形式和集散式组合形式。
每种组合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形式,以打造舒适、高效和美观的住宅群体。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交通规划、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旨在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介绍居住区规划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一、居住区规划的原理1. 人性化原理人性化原理是居住区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
建立一个符合人们需求和习惯的居住区,可以使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合理设置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社区性原理社区性原理是指将居住区划分为不同的社区,每个社区内部设有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
社区之间通过道路、交通线路和绿地相连,方便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社区性原理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增加居民的互动和参与感。
3. 可持续性原理可持续性原理是指在居住区规划中考虑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措施,降低环境对居民的影响,并提高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居住区规划还应该考虑到社区的社会需求和经济状况,提供适应未来需求的发展空间。
二、居住区规划的设计方法1. 空间布局设计空间布局设计是指居住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组织方式。
首先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人口普查,了解居民的人口密度和需求。
然后根据居民的需求和规划目标,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公园区等。
在空间布局中考虑到交通路径和便利设施,以确保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便利。
2. 功能分区设计功能分区设计是指根据不同功能的要求,将居住区划分为多个相互配套的功能区域。
例如,住宅区应该与商业区、教育区、医疗保健区等相连,方便居民的日常活动。
公共设施区应该设置在居住区的核心地带,以方便居民的使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绿地和公共空间的布置,以增加居住区的宜居性。
3. 交通规划设计交通规划设计是指为居住区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和道路系统。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
1.开放式空间组合:开放式空间设计是将不同功能的空间无障碍地连接在一起,通常包括客厅、用餐区和厨房。
这种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交流和互动空间,并增强空间的流动性。
2.建筑中庭组合:庭院或中庭是由周围房间围绕而成的开放式空间。
这种设计通过引入自然光和空气,以及创造一个可供休息和放松的室外空间,提供了舒适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3.分区式空间组合:分区式空间组合是将不同功能的区域分隔开来,在提供私密度的同时,保持了开放和灵活性。
例如,将卧室与公共空间分开,以实现更好的隐私和安静。
4.连续流动式空间组合:连续流动式空间组合是通过没有明确的分隔墙或门而实现的。
这种设计增强了空间的连续性和视觉上的开放感,使得整个住宅看起来更加宽敞和宜人。
5.多功能空间组合:多功能空间设计通过合理利用空间,将一个区域的功能与其他区域的功能相结合。
例如,在厨房中设置一个餐饮区,使得厨房不仅是烹饪的地方,还可以作为用餐和社交的场所。
6.垂直空间组合:垂直空间组合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利用不同楼层的空间。
例如,在多层住宅中,可以将起居室设置在一楼,卧室设置在二楼,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并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7.前庭式空间组合:前庭是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通常位于门廊或入口处。
通过合适的设计和植被布局,前庭可以成为一个美观和舒适的室外空间,同时增加住宅的隐私性。
总之,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是为了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和价值观而创造的。
通过灵活和创新的设计,可以创造出独特、舒适和实用的居住空间。
住宅空间设计概述

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空间的尺度 和比例,解决好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衔接、对 比、统一等问题。
2.2.2、室内装修设计
❖主要是按照空间处理的要求把空间 围护体的几个界面,即对墙面、地 面、天花等进行处理,包括了对分 割空间的实体、半实体的处理,即 对建筑构造体有关部分进行设计处 理。
它们在造型设计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实体中主要表现为客观存在的限定要素地面墙面顶棚就是这些实在的限定要素就像是一个形状不同的空盒子我们把这些限定空间的要素称为界面界面的形状比例尺度和样式的变化造就了室内空间的功能和风格使之呈现出不同的氛围
❖ 住宅空间设计的定义
住宅空间设计----又称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设计, 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 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 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室内环 境。
一个大空间 可以在其中包含 一个或若干小空 间,也就是母子 空间。大空间与 小空间之间很容 易产生视觉及空 间的连续性,并 保证空间整体性。
❖ 穿插式空间
由两个空间 构成,各空间 的范围相互重 叠而形成一个 公共空间地带。 当两个空间以 这种方式贯穿 时,仍保持各 自作为空间所 具有的界限及 完整性。
❖ 象征性分隔
用片断、低矮的面、罩栏杆、花格、构架、玻璃等通透性的隔 断;家具、绿化、水体、色彩、材质、光线、高差、悬挂物、音 响。气味等因素分隔空间属于象征性分隔。
这种分隔方式的限定度很低,空间界面模糊,但能通过人们的联 想而感知,侧重心理效应,具有象征意昧。在空间划分上是隔而 不断,流动性也很强,整体空间的层次也较丰富。
第四章 室内空间造型设计的原则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是指在小区内的公共区域进行设计,以提供方便、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人性化设计应考虑到各类居民的需求。
小区内居住的人群多种多样,有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等,他们的需求不尽相同。
所以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设立无障碍通道、坡道及扶手等,以方便残障人士的出行;在小区内设立儿童游乐区和休闲区,以满足儿童的活动需求;还可以增加公园、绿化带等自然景观,为老年人提供散步的场所。
人性化设计应考虑到居民的安全。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设立合理的照明设施,保证夜间通行通勤的安全;在小区的出入口设立门禁系统,增加小区的安全性;在狭窄的小区道路上设置减速带和交通标志,引导车辆减速,保证行人的安全。
人性化设计应考虑到居民的舒适度。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考虑到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可以设置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供居民进行锻炼和放松;可以设计花坛、喷泉等景观,增加小区的美观度;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设立商业服务点,方便居民的购物需求,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在人性化设计中,还应注重小区内的功能组合。
公共区域的设计应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可以在小区内设置社区服务中心,集中各类社区服务设施,方便居民就近办理各类业务;还可以设置休闲广场、活动中心等,增加居民的社交和活动空间。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提供方便、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这需要考虑各种居民群体的需求,并在设计中兼顾安全和舒适度,并合理安排各项功能。
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小区的社区凝聚力。
居住区住宅群体组合设计

鞍山新村
4)混合式
混合式—住宅群体空间的变化
优点、缺点比较
优 点 缺 点
行列式
便于施工 构图强烈 结构经济 易获得良好日照通风
形成院落 防寒保暖 节约用地 便于结合地形变化 空间丰富
空间易单调、呆板 容易形成穿越交通
周边式
日照通风 难以适应地形 施工复杂、结构不经济 不利于节能和结构的经济 性
3.2.2 住宅群体日照、通风、朝向和噪声防治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
1、日照
(1)日照标准: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表
建筑气候区别 Ⅰ、Ⅱ、Ⅲ、Ⅶ气候区 大城市 日照标准日 中小城市 大寒日 Ⅳ气候区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冬至日 Ⅴ、Ⅵ气候 区
日照时数(h)
有效日照时间 带(h) 计算起点
(1)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利用绿化防治噪声
(1)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利用绿化防治噪声
利用临街建筑防治噪声
(1)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利用地形防治噪声
(2)人群活动噪声 噪声来源:主要来源于公共设施,如学校、菜市场和 青少年活动场地等。 防治:尽量远离住宅,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屏障、绿化 带等来削弱噪声传递。
商业噪声防治
3.3 住宅区外部空间设计
3.2 住宅群体组合设计
3.2.1 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要求 3.2.2 住宅群体日照、通风、朝向 和噪声防治 3.2.3 住宅群体组合形式 3.2.4 节约土地措施
3.2.1 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要求
1、功能要求
(1)日照:保证住宅每户主要居室获得国家规 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同时保证居住区室外 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2)通风:保证住宅之间和住宅内部有良好的 自然通风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主导风向对 群体组合的影响。 (3)安静:指对外部噪声的防治,避免组群内 部有过境人流和车流的穿越,使室内与室外环境 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允许标准。
住宅的功能空间设计

住宅的功能空间设计一、引言在住宅的设计中,功能空间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合理的功能空间设计可以提高住宅的居住舒适度和便利性,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本文将探讨住宅的功能空间设计,包括主要的功能区域划分、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功能区域划分住宅的功能空间一般可以划分为生活区、睡眠区、工作区、储物区和服务区等几个主要区域。
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和需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划分和布局。
1. 生活区生活区是住宅中最主要的功能区域之一,通常包括客厅、餐厅和厨房等空间。
在生活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和社交需求,保证空间的通透性和舒适度,同时还要考虑人流线和家具摆放等因素。
2. 睡眠区睡眠区是保证住户身心健康的重要区域,通常包括卧室和卫生间。
在设计睡眠区时,要考虑到光线、通风和隐私等因素,营造一个舒适宁静的环境,有利于居民的休息和睡眠。
3. 工作区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中办公或学习,因此工作区也成为住宅设计中重要的功能空间之一。
设计工作区时要考虑到工作台的高度、足够的储物空间和良好的光照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4. 储物区储物区是住宅中常被忽视但却十分重要的功能空间,可以有效整理收纳家居物品,减少空间的混乱和杂乱。
在设计储物区时要充分考虑利用墙面和角落空间,设计合理的储物柜和抽屉等,提高空间利用率。
5. 服务区服务区包括洗衣间、储藏室和杂物间等功能空间,通常位于住宅的次要区域。
设计服务区时要注意到通风、排水和安全等问题,确保家庭日常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三、设计原则在住宅的功能空间设计中,有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和业主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1.功能性:功能性是住宅设计的核心,设计出符合居民实际需求的功能空间,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
2.实用性:设计要符合实际生活需求,避免过度设计和炫耀,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的结合。
3.舒适性:在设计中注重舒适度和人性化,考虑到光线、通风、隐私和安全等因素,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
9、
。上 午3时21 分47秒 上午3 时21分0 3:21:47 20.10.1 8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 钱。10/18/2020 3:21:47 AM03:21:472020/10/18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 信心跨出第一步。10/18/2020 3:21 AM10/18/2020 3:21
AM20.10.1820.10.18
住宅的防噪 噪声的来源:交通噪声、人群活动噪声和工业生产噪声 防治噪声的手段:消灭噪声源、切断噪声传播途径
我国居住环境允许噪声标准:
时间 白天(7:00am-9:00pm) 夜晚(9:00pm-7:00am)
A声级(分贝) 46~50 41~45
注:国际标准组织(ISO)规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声为35~45分贝。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10-3-2 设计要求
1- 协调群体的平面、立体空间组合形式 2- 基本空间和附属空间相结合 3- 空间景观塑造以满足居民生理与心理需要为根本目标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有效日照时间 计算起点
≥2
≥3
8~16 底层窗台
≥1 9~15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住房之间,为保证后排住宅能在 规定时日获得所需日照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住宅间距:住宅前后、两侧的距离。 H≤24米时 前后间距≥日照间距,两侧间距≥6米,侧面开窗≥8米 H ≥ 24米时 前后间距根据日照分析确定,两侧间距≥13米
生活总会给你谢另一个谢机会,大这个机家会叫明天 6、
。2 020年1 0月18 日星期 日上午3 时21分 47秒03: 21:472 0.10.18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
7、
。202 0年10 月上午3 时21分 20.10.1 803:21October 18,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0 月18日 星期日 3时21 分47秒0 3:21:47 18 October 2020
出现了男性问题的朋友切不可胡乱 服用壮阳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这样会更加重病情。同时调理期 间需平心静气,不可患得患失;“欲 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病来 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保持乐观向 上的心态,在循序渐进中标本兼治!! 枷马老中医薇|芯msdf003了解更多男 性健康问题吧!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住宅的通风 建筑单体:高度、进深、长度、外形和迎风方向 建筑群体:住宅间距、排列方式、迎风方位 住 宅 区:道路、绿地、水面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周边式
单周边
双周边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点群式
基本形式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点群式
规则布置
自由布置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点群式
玉田新村
鞍山新村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10-4 与住宅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
1、
功的路 。20.10.1820.10.18Sunday, October 18, 2020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
2、
。0 3:21:47 03:21:4 703:211 0/18/2 020 3:21:47 AM
I VII
II VI
III V
IV
10-4 与住宅群体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住宅的日照
住宅日照标准:按某一规定时日住宅底层获得满窗的连 续日照时间不低于某一规定的时间规定。
建筑气候区划分
I,II,III气候区 IV气候区
V,VI气 候区
大城市 中小城 大城 中小城
市
市
市
日照标准
大寒日
冬至日
日照时数
行列的布置手法
平行排列
交错排列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行列的布置手法
变化间距
单元错接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行列的布置手法
成组改变朝向
扇形排列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周边式
基本形式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混合式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行列式
周边式 点群式 混合式
优点
便于施工 构图强烈 结构经济 易获得良好日照通风 形成院落 防寒保暖 节约用地
缺点 空间易单调、呆板 容易形成穿越交通
日照通风 难以适应地形 施工复杂、结构不经济
便于结合地形变化 空间丰富
不利于节能和结构的经济性 综合
10-3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法
10 住宅区的空间群体设计
10-1 空间的层次 10-2 10-3 10-4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1) 行列式 (2) 周边式 (3) 点群式 (4) 混合式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行列式
基本形式
三林苑 漕溪北路高层
曹杨新村
10-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
3、
。20.1 0.1803: 21:470 3:21Oct-2018-Oct-20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
4、
。03:2 1:4703: 21:470 3:21Sunday, October 18, 2020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0.1 0.1820. 10.180 3:21:47 03:21:4 7Octobe r 18,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