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VS12200-2008成本途径评估方法规范20080801
标准成本法核算办法(2008)

广西玉柴机器专卖发展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成本法核算办法编制:财务部审核: 陈红云、梁宗柳批准: 陈小芬颁布日期:2008-12-9生效日期:2008-12-1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存货核算体系,理顺存货核算流程,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根据公司《财务会计政策》及有关财务管理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经营运作情况,细化成本核算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专卖公司(下称总部)及下属的控股、参股子(分)公司(下称“子公司”)。
3术语、定义3.1公司采用标准成本法对库存商品的日常财务核算。
3.2标准成本法是指预先设定标准成本价格,作为商品库存成本核算价格,相对稳定地核算公司库存商品的正常采购入库、暂估采购入库、销售出库、期末余额变动、报废销账、商品差异的归集与摊销等一切经营活动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
3.3标准成本价是指在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中,预先设定的相对固定的库存成本核算价格,标准成本价原则上一年只调整一次。
3.4实际采购价是指实际购进时支付给供应商的价格,又称购进价。
3.5商品差异是指实际购进价与标准成本价之间的差异。
3.6暂估入账指收到货物并已验收入库,但本月没有收到采购发票,或收到采购发票未入账,在月末按标准成本价进行估价入账的一种成本记账方法。
3.7暂估回冲指往月已暂估入账的货物对应的采购发票已到达,在本月凭发票入账,同时将往月已暂估入账金额红字冲销。
3.8票到回冲法指在收到采购发票并入账时,回冲往月已暂估金额,月末再把本月入库本月未收到采购发票的验收入库单进行暂估入账。
4标准成本价格制定4.1公司设定两级标准成本价,即总部标准成本价和子公司标准成本价。
总部标准成本价的制定,基于最近一次签订的总部实际无税采购价,只封闭在总部的存货核算体系中使用;子公司标准成本价制定基于子公司实际无税采购价,即无税子公司价,只封闭在子公司存货核算体系中使用。
4.2标准成本价制定及修订的基本程序:按《价格管理规定》由财务部价格合同科提出制定或修订意见稿,经过公司价格管理委员会审定,由财务部合同价格科在博科系统中维护并审核通过,维护人及审核人必须是不同岗位人员。
CMVS12300-2008市场途径评估方法规范20080801

市场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 12300-2008)1 目的为规范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采用市场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矿业权评估业务。
3 定义为本规范需要,使用如下定义:(1)市场途径,是指根据替代原理,通过分析、比较评估对象与市场上已有矿业权交易案例异同,间接估算评估对象价值的的技术路径。
是一类评估方法的总称。
(2)相似的参照物,是指近期相似交易环境成交的,与被评估对象主矿种相同、勘查程度相同或接近,具有可比条件的矿业权交易案例。
(3)权重,可比因素对矿业权价值的影响程度。
(4)单位资源品级价值,是指勘查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单位品位(质级)资源价值。
(5)资源毛价值,勘查区内的资源储量与单位资源品级价值的乘积。
4 市场途径评估方法本规范中,矿业权评估市场途径评估方法包括可比销售法、单位面积探矿权价值评判法、资源品级探矿权价值估算法。
5 可比销售法5.1 一般原理基于替代原则,将评估对象与在近期相似交易环境中成交,满足各项可比条件的矿业权的地、采、选等各项技术、经济参数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差异,对相似参照物的成交价格进行调整估算评估对象的价值。
5.2 应用的前提条件5.2.1 有一个较发育的、正常的、活跃的矿业权市场;5.2.2 可以找到相似的参照物;5.2.3 具有可比量化的指标、技术经济参数等资料。
5.3 可比因素种类、计算公式及调整系数5.3.1 可比因素通常包括:可采储量、矿石品位(质级)、生产规模、产品价格、矿体赋存开发条件、区位基础设施条件、资源储量、物化探异常、地质环境与矿化类型。
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阶段,选取不同的可比因素,其计算公式不同。
5.3.2 计算公式5.3.2.1 详查以上探矿权及采矿权评估(含简单勘查或调查即可达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要求的无风险的地表矿产的采矿权评估)计算公式:())nt P P ni ii∑=⋅⋅⋅⋅⋅⋅=1(δλθωμ式中:P ——评估对象的评估价值;P i ——相似参照物的成交价格; μ ——可采储量调整系数;ω ——矿石品位(质级)调整系数; t ——生产规模调整系数; θ ——产品价格调整系数;λ ——矿体赋存开采条件的调整系数δ ——区位与基础设施条件的调整系数; n ——相似参照物个数。
房屋评估技术说明-成本法

(一)房屋建筑物类资产1、评估范围本次列入评估范围的房屋建筑物情况如下:房屋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评估范围是指安徽益益乳业有限公司所属的,并确认和本次评估目的相关的全部土建类资产。
表4-1房屋建筑物类资产汇总表金额单位:人民币元2、房屋建(构)筑物概况评估对象的房屋建筑物主要建成于2004年至2009年间,主要分布于安徽益益科技园内。
房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结构、砖混结构以及少量的简易结构;钢结构一般用于生产车间及仓储,如:常温奶车间、低温奶车间、仓库等;砖混结构建筑物主要用于办公及重要的生产场所,如:办公楼、专家楼等。
(1)钢结构墙体主要由墙架柱、墙顶梁、墙底梁、墙体支撑、墙板和连接件组成。
迈特建筑轻钢结构住宅一般将内横墙作为结构的承重墙,墙柱为C形轻钢构件,其壁厚根据所受的荷载而定,通常为0.84~2毫米,墙柱间距一般为400~600毫米,迈特建筑轻钢结构住宅这种墙体结构布置方式,可有效承受并可靠传递竖向荷载,且布置方便,但迈特建筑轻钢结构住宅墙体结构不能承受水平荷载。
屋面系统是由屋架、结构OSB面板、防水层、轻型屋面瓦(金属或沥青瓦)组成的。
(2)砖混结构砖混结构的基础一般为浆砌毛石条形基础、水泥砂浆砖基础,有些房屋建筑物采用砼条形基础,上部一般为240mm厚砖内外承重墙,墙内设有构造柱,多层建筑物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屋面设保温层、防水材料防水层。
该类型建筑一般用于办公楼、值班室、休息室等。
(4)装修状况安徽益益乳业有限公司房屋建筑物的装修多为一般普通标准,少量中档装修;一般普通装修:外墙一般为清水、砂浆抹面、涂料;内墙、顶棚面抹灰刷白或涂料,水泥楼地面、楼梯面或水磨石楼地面;钢窗木门,少量铝合金或塑钢窗,一般照明;工作环境的厂房、值班室、工班休息室、操作间等为一般普通装修。
中档装修:一般用于办公、精密仪器仪表操控场所;外墙面墙砖或多彩涂料饰面;内墙仿瓷涂料、乳胶漆或瓷砖饰面,地砖地面、楼梯面或石材地面楼梯面,特殊要求的场所铺设木地板或抗静电地板;顶棚板材吊顶,吸顶灯或隔栅等;中档木门、塑钢门,塑钢窗;暗管供水供电系统,消防、通信网络系统;中档国产卫浴器具。
成本法评估案例二

成本法评估案例二一、案例背景某公司拟对其位于城市A的一处商业物业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市场价值。
为了进行评估,采用了成本法作为评估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物业的相关信息,并按照成本法的要求进行评估。
二、物业描述该商业物业位于城市A的繁华商业区,总建造面积为5000平方米,共有5层。
该物业于2022年建成,建造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为玻璃幕墙。
物业内部设有商铺、写字楼和停车场等功能区域,设施齐全,符合商业物业的要求。
目前,该物业正常运营,租金收入稳定。
三、评估方法根据成本法的要求,评估物业的市场价值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重建成本:根据物业的建造面积、建造结构和建造材料等因素,估算物业的重建成本。
重建成本包括建造物的建造成本、土地开辟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
2. 折旧和磨损:考虑物业的使用年限、建造结构的老化程度以及设备设施的磨损情况,计算物业的折旧和磨损费用。
3. 土地价值:根据物业所处位置的市场价值和土地的规划用途,评估土地的价值。
4. 其他费用:考虑评估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如评估师的费用、法律咨询费用等。
四、评估过程1. 采集物业信息:采集物业的相关信息,包括建造面积、建造结构、建造年份、使用情况等。
2. 估算重建成本:根据物业的建造面积和建造结构,参考市场行情和建造成本指数,估算物业的重建成本。
3. 计算折旧和磨损费用:根据物业的使用年限和建造结构的老化程度,计算物业的折旧和磨损费用。
同时,考虑设备设施的磨损情况,计算设备设施的折旧费用。
4. 评估土地价值:根据物业所处位置的市场价值和土地的规划用途,评估土地的价值。
可以参考周边类似物业的成交价和土地开辟潜力等因素。
5. 考虑其他费用:考虑评估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如评估师的费用、法律咨询费用等,将其纳入评估结果中。
五、评估结果根据以上评估过程,得出该商业物业的市场价值为800万元。
具体计算结果如下:1. 重建成本:根据物业的建造面积和建造结构,估算重建成本为600万元。
项目成本指标评价办法

项目成本指标评价办法一、项目成本管理流程1.目标成本项目的成本管理应伴随着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其中目标成本的编制深度应随着设计方案的深化而提升。
在概念方案阶段,编制投资估算需要考虑不同业态、地上地下面积占比、结构形式等影响造价的重要因素,按照土地费用、项目前期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不可预见费、间接费等项目,采用相应建筑面积单方指标的方式编制。
对于公司开发过类似业态的商业地产项目,此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率应控制在±20%以内。
在设计方案确定,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编制完成后,应将方案阶段成本测算细化,根据当前公司在成本和财务考核要求的分类将项目前期费、基础设施(市政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的下一级子目进行测算。
例如,结构工程应细分土护降工程、一次结构、二次结构等费用,机电工程应细分到各专业工程及相应的机电设备。
本次测算应达到相当于设计概算的深度,误差率应控制在±15%以内。
在施工图阶段,沿用上一阶段的成本测算作为控制的目标成本,对于需要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工程,工程预算和最终结算的误差率应控制在±5%以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公司战略调整等原因修改设计方案可以相应调整目标成本,但应经过公司相关部门及领导的认可或审批。
2.合约规划项目的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编制完成后,应编制工程部分的合约规划,即以预估合同的方式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成本进行分级。
在方案阶段应编制合约规划大纲,合约规划大纲包括合同范围划分、承包方式、招标采购方式、重要付款条件等内容。
根据公司当前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施工图完成之前难免会有较大的设计方案变更,因此在扩初设计完成之后、结构工程施工开始之前编制详细的合约规划比较合理。
详细的合约规划应涵盖预计签订的所有工程类合同,其中需要单独签订合同的甲供设备和材料应明确列出,并且根据设备材料的数量和档次合理估算合同价格。
若因设计深度或工程经验暂时不能预见等原因,可以单列一个整合项目,预估金额包含在该级别合约规划的总估值中,例如将精装修阶段主要的甲供设备材料列出后留出部分估值单列一项“其他甲供材料”,但是类似情况应尽量减少,并且在达到相应设计深度后在年度调整合约规划时修改、完善。
成本法评估案例二

成本法评估案例二一、案例背景某公司拟对其位于城市A的一处商业物业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市场价值。
该商业物业位于繁华商业区,周边有多个购物中心和办公楼,交通便利,租户稳定。
公司希望通过成本法评估来确定该物业的价值。
二、评估目的评估该商业物业的市场价值,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
三、评估方法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即根据该商业物业的重建成本和折旧情况来确定其市场价值。
四、评估步骤1. 收集物业信息评估师需要收集该商业物业的详细信息,包括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年限等。
2. 确定重建成本评估师根据物业信息和市场行情,确定该商业物业的重建成本。
重建成本包括建筑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计费用等。
3. 计算折旧评估师需要计算该商业物业的折旧情况,包括物理折旧和功能折旧。
物理折旧是指建筑物随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损失,功能折旧是指建筑物功能随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损失。
4. 确定市场价值评估师根据重建成本和折旧情况,计算出该商业物业的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是指在市场上以自愿交易形式进行买卖时,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
五、评估结果经过成本法评估,该商业物业的市场价值为X万元。
该价值将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如出售、租赁或贷款。
六、评估风险1. 市场变化风险:市场行情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物业的市场价值,评估结果仅供参考。
2. 数据准确性风险:评估结果依赖于提供的物业信息的准确性,若信息不准确,评估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3. 方法选择风险:成本法评估适用于特定类型的物业,对于特殊物业可能需要采用其他评估方法。
七、结论根据成本法评估结果,该商业物业的市场价值为X万元。
公司可以根据该价值来制定相应的决策,如出售、租赁或贷款。
以上为对案例二的成本法评估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项目成本评估方法

项目成本评估方法模板
项目成本是评价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成本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如果一味追求项目的功能和进度,而忽视成本,那将不是搞项目,而是在赌博。
现在的ERP项目本身的费用就很高,而且没有公开价格,目前的价格监督没有依据,全靠软件商的标准制定。
但是一旦和软件公司与服务公司(咨询公司)达成一致意见,问题就集中在如何有效利用双方同意的费用达成预期的任务目标上。
而企业管理者往往在项目开始阶段,认为项目刚刚进行,投入还不多,不注重有效控制成本,而到项目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项目的预算已经不能保证项目完成了,或者半途而废,或者追加投入,而追加投入又会遇到企业资金是否充足的问题。
所以,建议在项目开始之前一定尽量准确做出项目预算,并拿出专款,避免在中期因资金影响项目进展。
另外,成本控制要从采购、人员工时等多方面严加控制,并建议分阶段进行成本评估。
如果每个阶段都能够把成本控制在范围之内,那么最终的项目一定能够保证在预算成本范围内。
当出现项目费用超出预算成本的时候要及时调整,确保总体成本控制在范围之内。
2008版HBC评估流程

目录一、评估审核步骤 (2)(一)审核注册 (2)(二)审核程序 (3)二、审核结果定义及管理程序 (4)(一)各等级和审核日期安排如下 (4)(二)改进计划(CAP) (4)三、现场整改及违规示例 (6)(一) 工厂整改具体事项 (6)(二)根据需要,需及时评估并更新检查清单,如下为违规现象示例。
(15)(三)《环境,健康与安全培训》 (19)四、客户其他要求 (30)(一) HBC的社会规范政策 (30)(二)如何准备审核 (31)五、附件 (32)(一)供应商行为准则 (32)(二)审核申请表 (34)(三)供应商免责协议 (36)(四)HBC社会规范证书 (38)(五)身份证识别方法 (39)一、评估审核步骤行为规范审核的过程审核过程包括一系列的步骤,来确保HBC公司的供应商行为准则被遵守。
其具体步骤如下:(一)审核注册供应商要填写一份供应商免责协议和填写审核申请表,要求包括完整的联系信息。
请注意:供应商有责任向HBC公司通知供货工厂的任何改变。
收到申请表后,将会有提供给供应商付款的发票单。
收到付款后,我们的审核员将会给出一份未确定日期的审核通知。
供应商有责任通知和帮助工厂作好即将到来的评估准备。
1. 如何注册请按以下步骤:(1)填写所有的审核申请表1(请看附件5.2),后发送到表格上的联系地址。
你将会收到HBC公司审核代理机构的付款通知。
审核安排将依据于审核费用的支付情况。
(2)读附件C中关于工厂如何准备的资料。
如有任何其他关于审核的问题,请联系审核代理机构。
(3)通知工厂即将进行的审核(4)进行审核,在审核后3-6周收到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需要在审核后5个工作日完成。
整个审核过程需要4-6周。
(5)收到审核代理机构发来的审核报告后请仔细阅读,与工厂一起讨论。
2. 工厂将会得到一个审核等级和收到一份行动改进计划(CAP)。
供应商有责任确保工厂实施了该CAP。
未能实施该计划可能导致商业合作的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途径评估方法规范
(CMVS 12200-2008)
1 目的
为规范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采用成本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2.1 采用成本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本规范。
进行与矿业权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可参考本规范。
2.2 本规范适用于矿产资源预查和普查阶段的探矿权评估,但不适用于赋存稳定的沉积型大中型矿床中勘查程度较低的普查阶段的探矿权评估。
3 定义
为本规范需要,使用如下定义:
(1)成本途径,是指基于贡献原则和重置成本的原理,即现时成本贡献于价值的原理,以成本反映价值的技术路径。
是一类评估方法的总称。
本规范,定义为对有关、有效的勘查工作重置成本进行修正或调整,估算矿业权价值的一类评估方法。
本规范中,成本途径评估方法包括勘查成本效用法和地质要素评序法。
(2)有关,是指在评估范围内,与目标矿种有关。
目标矿种,是指批准或许可的勘查矿种。
与目标矿种有关,是指能为目标矿种及其共、伴生组分勘查利用的所有实物工作。
(3)有效,是指主要勘查技术手段符合当时的勘查规范要求。
(4)重置成本,是按照当时的勘查规范要求,对所确定的有关、有效实物工作量,以现行价格和费用标准估算的现时成本。
(5)现行价格,是指评估基准日适用的各类勘查技术手段实物工作的价格和费用标准。
(6)勘查工作质量系数,是为反映有关、有效各类勘查工作的质量而设定的系数。
勘查工作的质量根据现行的地质勘查规范要求评判。
各类勘查工作质量系数与各类勘查工作的重置成本的加权平均值,定义为勘查工作加权平均质量系数。
(7)勘查工作布置合理性系数,是为反映有关、有效勘查工作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性和使用效果而设定的系数。
勘查工作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性和使用效果,根据现行勘查规范的要求评判。
(8)效用系数,是为了反映成本对价值的贡献程度,设定的对重置成本进行溢价或折价的修正系数,本规范定义为勘查工作加权平均质量系数和勘查工作布置合理性系数的乘积。
(9)基础成本,是指经效用系数修正后的重置成本。
(10)地质要素,是指能显示评估对象找矿潜力和资源开发前景的要素。
(11)价值指数,是指利用本规范规定的专家对各地质要素分别进行评判,在一定范围内给出一个显示评估对象的找矿潜力和资源开发前景的溢价或折扣的系数。
(12)调整系数,显示出评估对象的找矿潜力和资源的开发前景,反映了成本对价值的贡献,定义为各价值指数的乘积。
4 应用程序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采用成本途径进行评估时,除应遵守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外,还应执行确定勘查程度、选择具体评估方法、核实实物工作量、专家评判等程序。
5 勘查成本效用法
5.1 一般原理
本规范定义的勘查成本效用法,是指采用效用系数对地质勘查重置成本进行修正,估算探矿权价值的方法。
5.2 计算公式
公式(1)
()F P U F C P i n i i r ⨯⎥⎥⎦⎤⎢⎢⎣⎡+⨯⨯=⨯=∑
=ε11 式中:P ——探矿权评估价值;
C r ——重置成本;
U i ——各类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P i ——各类地质勘查实物工作对应的现行价格和费用标准;
ε ——岩矿测试、其他地质工作(含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工地建筑等
间接费用的分摊系数;
F ——效用系数;
F =f 1×f 2
f 1 ——勘查工作布置合理性系数;
f 2 ——勘查工作加权平均质量系数;
i ——各实物工作量序号(i =1,2,3,…n );
n ——勘查实物工作量项数。
公式(2)
F C P U F C P i n i i r ⨯⎥⎥⎦⎤⎢⎢⎣⎡+⨯=⨯=∑
=1 式中:P 、C r 、U i 、P i 、F 、i 、n 涵义与公式(1)相同。
C ——岩矿测试、其他地质工作(含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工地建筑等间接费用。
5.3 适用范围
投入少量地表或浅部地质工作的预查阶段的探矿权评估,或者经一定勘查工作后找矿前景仍不明朗的普查探矿权评估。
5.4 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5.4.1 实物工作量的选取必须是有关、有效的勘查工作量,不包含公益性地质工作;
5.4.2 依据的评估资料中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能够说明其有关、有效和质量状况;
5.4.3 评估范围应当与勘查许可证中所载明的或登记管理机关划定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和面积一致。
5.4.4 公式(1)适用于采用占各类勘查技术方法实物工作重置成本的一定比例(分摊系数)的方式估算间接费用的情形,该分摊系数一般取30%;公式(2)适用于采用分项估算间接费用的情形,一般应根据现行费用水平确定。
6 地质要素评序法
6.1 一般原理
地质要素评序法是基于贡献原则的一种间接估算探矿权价值的方法。
具体是将勘查成本效用法估算所得的价值作为基础成本,对其进行调整,得出探矿权价值。
调整的根据是评估对象的找矿潜力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前景。
6.2 计算公式
公式(1)
()∏∑==⨯⨯⎥⎥⎦⎤⎢⎢⎣⎡+⨯⨯=⨯=m j j i n i i C F P U P P 111αεα
式中:P ——地质要素评序法探矿权评估价值;
P C ——基础成本(勘查成本效用法探矿权评估价值);
α j ——第j 个地质要素的价值指数(j =1,2,…,m );
α ——调整系数(价值指数的乘积,α=α1×α2×α3×…×αm );
m ——地质要素的个数。
公式(2)
∏∑==⨯⨯⎥⎥⎦⎤⎢⎢⎣⎡+⨯=⨯=m j j i n i i C F C P U P P 11αα
式中:P ——地质要素评序法探矿权评估价值;
P C ——基础成本(勘查成本效用法探矿权评估价值);
α j ——第j 个地质要素的价值指数(j =1,2,…,m );
α ——调整系数(价值指数的乘积,α=α1×α2×α3×…×αm );
m ——地质要素的个数。
6.3 价值指数(α)的确定
价值指数一般采用专家评判方式进行。
专家评判基本要求为:
(1)聘用专家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级以上技术职称。
一般以地质矿产专业为主,根据评判需要兼顾物化探、矿业经济等专业。
聘用专家人数不少于5名。
(2)聘用专家与评估机构和矿业权交易双方均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和可能关联的利益关系。
(3)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应当将收集的有关地质报告、图件等资料,提供给评判专家,并向其说明价值指数的构成和分级评判标准。
(4)聘用专家应按地质要素分类及价值指数表和价值评判的要求,独立、公正、客观地评判并赋值,填写《探矿权地质要素价值指数评判表》。
(5)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应对评判结果进行审查、汇总,并分析其合理性。
6.4 运用的前提条件
勘查区块内已进行较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有符合勘查规范要求的地质勘查报告或地质资料,并具备比较具体的、可满足评判指数所需的地质、矿产信息,在勘查区块外围有符合要求的区域地质矿产资料。
6.5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普查阶段的探矿权评估,也用于能够满足要求的预查阶段的探矿权评估。
6.6 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6.6.1 对于不同的矿种所表现的地质特征和开发利用特征有所差别。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应与专家讨论,选取能揭示评估对象的找矿潜力和开发前景特征的要素,并赋以恰当的数值区间范围,供专家选取。
6.6.2 正确判定评估对象实际已达到的勘查程度,是采用地质要素评序法的先决条件。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应当以现行矿产勘查规范判断评估对象实际达到的勘查工作程度。
6.6.3 当成矿地质条件差异较大时,可以根据地质矿产差异情况将评估对象划分为适当的评判单元,分别确定其价值指数和调整系数。
7 附则
7.1 本规范由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负责解释。
7.2 本规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