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湖泊氮磷赋存形态和分布研究进展

062.湖泊氮磷赋存形态和分布研究进展
062.湖泊氮磷赋存形态和分布研究进展

湖泊氮磷赋存形态和分布研究进展

许萌萌1,2张毅敏2高月香2彭福全2汪龙眠2吴晗2,3

(1.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3.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13164)

摘要:湖泊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磷等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直接影响着湖泊的富营养化。所以全面了解氮磷等营养盐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氮磷迁移转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目前,很多研究学者采用了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收集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磷营养盐的形态含量及分布差异。

关键词:湖泊氮磷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Advances in chemical speci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lakes

Xumeng Meng1,2Zhang Yimin2,Gao Yue Xiang2,Peng Fu Quan2,Wang Long Mian2,Wu Han2,3

Environment Department of Hohai University,Nanjing210098,2.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jing210042,3.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hangzhou University213164)

Abstract:The biogeochemical cycl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lake water and sediment directly affect the eutrophication of the lake.Therefore,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and sourc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ause of eutrophication and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Currently,many researchers using a field sampling, laboratory analysis and the collection method of combining literature studied the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of morpholog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Keywords:Lake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hemical speci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为活动导致的湖泊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日益成为各国的主要环境问题。工农业废水大量排放,湖泊流域的水体及沉积物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养殖水体尤为严重。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过高易引发自身及外部水域的富营养化,严重时导致赤潮或水华频发。

沉积物承载着湖泊营养物质循环的中心环节,一方面对上覆水体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不断向上覆水释放营养盐发挥着营养源作用。沉积物氮磷主要来源于水体中颗粒有机物的沉降积累。水体中的氮磷进入沉积物都是要经过“沉降-降解-堆积”的3个阶段,自上而下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物质来源组成、水动力环境、生物化学条件及生物种群等不同,使其含量在垂直分布变化上产生波动,从而反映出不同区环境的不同变化。上覆水的氮磷进入到沉积物中后,会发生明显的形态转化和再迁移作用,其“活性”取决于氮磷在沉积物中的形态[1]。当外源负荷受到控制后,沉积物作为内源污染源,其氮磷还可通过间隙水和上覆水进行物理、生物化学交换[2]。因此了解沉积物中的氮磷赋存和分布对防治富营养化,控制内负荷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水域氮磷的赋存形态分布比较复杂,相关的研究很少。由于过量的污染物的排放,在低水位时期会超过洞庭湖湖自身净化的能力而对栖息于湖内的生物造成严重影响并危害到其生存[3]。

根据国内外调查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湖泊流域的氮磷形态研究不仅仅局限在湖泊中,湖泊

周边河流也逐渐受到关注。对湖泊流域水体及沉积物的氮磷形态及分布作一个详尽的阐述。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氮的赋存形态

1.1水中氮的赋存形态

水体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种形态存在,无机氮指氨氮,硝态氮和亚态氮,它们一部分是由有机氮经非生物分解转化而成,另一部分则来源于农业农田排水,地表径流水,地下水和雨水,以及某些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氮绝大部分是以溶解态进入湖泊的;有研究认为面源是巢湖氮、磷负荷的主要来源,占全湖输入量的74%和68%,而这其中通过入湖河流进入巢湖水体氮、磷负荷分别为76.9%和69.5%

[4]。1.2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

陆源输入、浮游植物死亡、动物遗体及排泄物等是沉积物中氮的主要来源。沉积物氮形态可分为有机态和无机态。有机氮含量占主要地位,主要是蛋白质、核酸、氨基酸和腐殖质四类,大部分是腐殖质,以颗粒有机氮的形式进入沉积物,有机氮必须经过底质微生物转化成为无机态氮才能被水生生物利用。大部分颗粒氮最终会被矿化。NH 4+—N 作为有机氮矿化产物有3个可能的

出路:一是扩散到上覆水中刺激藻类的生产,二是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态氮,从而有可能发生反硝化作用,转化为不能被大多数藻类直接利用的N 2。,三是进入沉积物的无机氮NH 4+—N 库中[6]。

无机氮是水体中生物繁殖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无机氮占的比例很小,无机态氮又可分为固定态氮和可交换态氮等,固定态氮主要是氨态氮,固定在矿物晶格内,一般不能被水或盐溶液提取[7]。可交换态氮主要是氨态氮和硝态氮,氨态氮以可交换态存在,硝态氮以可溶形式存在,能直接被初级生产者吸收用于光和作用,对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8]。溶解态交换性氮通过分子扩散可以迅速在溶液介质中迁移,这是沉积物和上覆水体之间氮素交换的主要方式

[9]。固定态铵可能是湖泊沉积物埋藏过程中主要的氮积蓄库[10]。有研究认为,表层沉积物全氮含量明显高于下部沉积物,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全氮含量迅速下降,达到一定沉积深度后则相对稳定,而沉积物交换性氮在沉积物中的分布则受到全氮含量和埋藏环境的双重控制,氨态氮含量往往随着底泥的深度而增加[7]。初步研究表明,滇池沉积物的全氮含量平均为沉积物干重的0.41%~0.54%,按照表层>中层>底层分布,这与其它湖泊沉积物氮的分布趋势相一致。

1.3氮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和转化

氮在沉积物-水体界面的迁移和交换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沉积

物-水界面氮迁移和交换的主要形式[11]。水土界面的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是垂向分层进行的,受沉积

物中可渗透的氧气含量的影响,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只在沉积物顶部厚度仅几厘米的薄层内发生

[12]。由于水-沉积物界面发生的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是垂向分层进行的,大部分有机质降解以及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发生在沉积物顶部,研究湖泊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和垂直剖面分布状况是准确理解沉积物-水系统中氮素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影响的前提。

2磷的赋存形态

2.1水中磷的赋存形态

水体中的磷主要形态有溶解态的PO 33-、HPO 42-、H 2PO 4-,及有机小分子磷化合物;以颗粒态

进入河流的有磷灰石态的Ca 5(PO4)3F、磷酸铁、磷酸铝、磷酸钙,被吸附在其他矿物和有机物

上的磷酸盐以及含磷的复杂有机物。营养元素中磷约有一半以溶解态,另一半以颗粒态进入。以颗粒态进入的磷只有一小部分是以正磷酸盐形式进入,是生物立即可以利用的磷;其余部分溶解态磷、颗粒态的生物可利用态磷及有机态悬浮态磷可以逐步地以正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出磷元素,是生物体潜在可以利用的磷[5]。

2.2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

沉积物磷是以多种复杂的结合形式存在的,沉积物中磷形态通常分为水溶性磷(LP)、铝磷(Al-P)、铁磷(Fe-P)、钙磷(Ca-P)、闭蓄磷(O-P)、有机磷(Org-P)等6种化学形态

[13]。该分类方法被称为C-J 法。目前国内关于磷形态分析方法较多,但基本都是参照国外研究发展的方法,如SEDEX 连续提取法[14]、螯合剂EDTA 连续提取法[15]、SMT 标准测试程序[15]等。不同分级分离方法导致各个沉积物磷形态可比性不是很强。国内学者参照国外研究的方法加以改进、修正和完善,使之适用不同的水域沉积物分析。目前朱广伟秦伯强改进的SEDEX 分级方案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认为其对促进国内水域沉积物磷形态调查、研究和区域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16]。

2.3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和转化

沉积物中的磷主要来自上覆水体中颗粒的沉降和吸附作用,其中一部分作为惰性物质而简单地以最初的形式埋藏在沉积物中,其余的则通过分解或溶解作用释放磷酸盐到沉积物间隙水中。湖泊沉积物与水体之间磷的交换过程十分复杂,它包括磷的生物循环,含磷颗粒的沉降与再悬浮、溶解态磷的吸附与解吸附、磷酸盐的沉淀与溶解等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沉积物磷的释放是指磷的输入通量与输出通量之间的差值。磷从底泥释放到湖水中主要通过两个过程,颗粒态磷的活化和溶解态磷的扩散传输过程,这一过程受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等。溶解态磷的扩散传输过程主要包括溶解态磷和间隙水向上的流动过程、间隙水中溶解磷的扩散过程以及湖水与沉积物在界面的混合交换过程,其中扩散是最主要的传输过程。一

些湖泊中外源性磷的降低并不一定立即导致湖泊内生物量的降低和营养状态的改善,可能是底泥中的营养元素的溶出及某些湖水水体中磷的浓度超过了藻类生长的阈值所致。

3.水中氮磷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3.1水中氮和磷的分布

近年来水域富营养化问题特别是与氮磷形态相关研究较多。不同的湖泊河流有着不同的生态类型,它们的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如太湖,位于全国人口最稠密、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太湖水体中氮、磷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各种形态氮、磷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非均一性特征,梅梁湾、竺山湾、贡湖湾、西岸区和湖心区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湖区,溶解态氮/磷、碎屑氮P磷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总氮/磷的基本一致[17]。巢湖流域位于中国东部平原,东部平原是位于中国大陆的第三台阶。巢湖西半湖区水体中T N与D TN含量明显高于东半湖区,在南淝河入湖口处水体中T N与D T N含量最高。西半湖区水体TP、DTP和TOC的含量略高于东半湖区。北运河水系属海河流域北系,河流以污水补给为主,各河段水质基本是劣V类水体[18,19].由主河道和沟渠构成的北运河下游河网区,水系发达,河渠纵横交错,担负着调蓄、供水、灌溉、养殖等多种功能,研究显示北运河下游河网区水体中氮、磷质量浓度严重超标,TN平均质量浓度为12.50mg·L-1,TP为1.45mg·L-1,分别是地表水Ⅴ类标准的6.25和3.62倍。河网区水体中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在时间尺度上,水体中氮、磷质量浓度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在空间尺度上,水体中氮、磷分布特征相似,从进水带至出水带氮、磷质量浓度均呈逐渐下降趋势[20]。

3.2影响水中氮磷赋存和分布的因素

很多研究早已证明外源输入的氮磷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由于氮和磷的形态和含量的空间分布及季节性变化规律受湖泊水体输入、水体转化过程(如矿化、吸附吸收和反硝化)的影响,同时与颗粒沉降、再悬浮以及内源释放等过程相互耦联,使得湖泊水体内氮、磷的形态和含量存在着有规律可循的时空变化特征[21-23]。许多湖泊水体均为饮用水水源地,担任着地方供水保障的重要作用。由于小型水源性湖泊蓄水量较小,水源性取水造成湖泊换水周期较短,水质易受上游来水影响。这种过水性特点与湖泊本身的自净作用相耦合,使得水源性湖泊氮、磷的时空分布既有区域浅水湖泊的普遍特征,又有其特殊性,且湖泊水质受供水水量影响较大。水体氮、磷形态及含量的时空特征研究有助于揭示小型水源性湖泊水体氮、磷变化规律,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水源性湖泊流域水质保护和改善策略提供依据。大量的研究发现,在沉积物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盐的情况下,内源负荷相当大,强烈的风浪扰动特点使得太湖沉积物与水体的营养盐交换频繁,能够快速补充水华暴发期间的营养盐需求。

4.沉积物中氮磷分布及影响因素

4.1沉积物中氮磷分布

湖泊调查方面有浅水湖泊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云南洱海和惠州西湖等,深水湖泊有红枫湖、百花湖和抚仙湖等,还有新疆博斯腾湖、内蒙古乌梁素海、岱海和乌伦古湖等一些地域特征明显的水域;养殖水域则集中在参、虾、贝和鱼等池塘及网箱养殖区,以及全国各地一些功能各异的大型水库。不同污染状况和生态系统状况的水域沉积物中,氮磷的赋存及其分布存

在较大的差异。如长江、珠江流域的沉积物氮磷含量调查结果明显高于黄河流域,这主要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对环境造成富营养化排放压力的影响,其季节性分布主要是受气候、温度等因素影响,差异也较大;浅水湖泊云南滇池、武汉东湖、江苏太湖和安徽巢湖等底质氮磷含量也高于深水湖泊贵州红枫湖和百花湖等,这与周围人为污染程度、当地政府保护力度和湖泊自身净化能力密切相关;传统养殖水域,如淡水鱼类、对虾、鲑鱼、鲆鲽类等养殖水域,其底质积累远高于天然水域。

4.2影响沉积物氮磷赋存和分布的因素

沉积物氮循环在整个氮循环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水体温度、盐度、PH、DO、微生物作用、物质来源与输送速度、生物扰动以及动力因素等都会影响沉积物氮的形成、分解和释放,而且这些因素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关联性,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和分布。氮在沉积物中的形态转变主要是通过细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实现的。沉积物中磷的“汇源”效应转化对沉积物——上覆水体之间的磷循环和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底质释磷形成内负荷同时发生两个过程:一是磷溶解进入间隙水;二是通过扩散、风力和船只搅动、底栖动物扰动及气体对流等物理作用形成泥水的界面交换,溶解态的磷又被迁移到水体。磷的溶解受到一系列环境条件的制约,其中氧化还原电位、温度及有机质含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不同性状的沉积物释磷机制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这种差异性归因于底泥不同的磷饱和度和磷组分的构成[24]。

中性条件下沉积物磷的释放量很少,碱性和酸性条件均有助于沉积物磷的释放。营养程度高的河道或湖泊沉积物磷在碱性条件下容易释放,而在营养程度低的河道或湖泊沉积物磷则在酸性条件下容易释放。以太湖为例,随着pH值的变化,太湖入湖河道沉积物磷的释放具有一定的区域特点:中部入湖河道SRP和TDP的释放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2种磷在酸性条件下的释放量基本小于碱性条件下的释放量;北部和南部入湖河道SRP和TDP的释放基本一致,只是在强碱性条件下,某些河流2种磷的释放变化不一致。沉积物中Fe-P、Ca-P含量和Fe-P/Ca-P比值与河道的营养状况有关。营养程度高的河道Fe-P含量较高,Fe-P/Ca-P比值较大;营养程度低的河道Fe-P 含量较低,Fe-P/Ca-P比值较小。Fe-P/C a-P比值还与沉积物磷的释放量有关,表明沉积物磷的形态组成对磷的释放影响明显。可溶性磷(D P)的含量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在缺氧的环境中,DP的含量比较高[25],这是由于表层沉积物中的磷酸铁被还原成磷酸亚铁,而释放出磷酸根离子[26]。F e-P和A l-P含量与沉积物粒度有关,沉积物中粘土含量越高,颗粒越细,吸附能力就越强,Fe-P和A l-P含量就越高,离子交换态氮含量也较高[27]。C a-P含量与沉积环境(水动力状况,水温,酸碱度等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在低温、低酸碱度的条件下,C a-P不易沉积而成。

5研究展望

在研究其氮磷分布规律的同时也要致力于改善湖泊水的富营养化。如:太湖的底泥承担了汇和源的角色,既能积累氮磷,也能通过生物转化,溶解释放氮磷。因此,要改善太湖水的水质,必须要对底泥进行处理。太湖每年进行的清淤工作就是一项具体的措施,但效果并不是很大。因此,要彻底解决太湖水富营养化问题,必须在了解氮磷分布规律的同时,研究出除去水中氮磷的方法,才能从更本上治理太湖水系。未来需要关注的方面:

底泥成分的研究;

对于底泥中氮磷的降解的研究;

研发实时监测太湖水中氮磷浓度的分布系统;

湖泊周边河道的营养盐状况对湖中水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敬富;陈敬安;曾艳等.2012.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空间变化特征[J].湖泊科学.16(1):21-27.

[2]冯峰,方涛,刘剑彤.2007.武汉东湖沉积物氮磷形态垂向分布研究[J].环境科学,27(6):1079-1082.

[3]王崇瑞,李鸿,袁希平.2013.洞庭湖渔业水域氮磷时空分布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2(7),138-144.

[4]王哲嵘.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J].沼气与生态,2012,12(6):22-64

[5]金根东.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2):334-336

[6]侯立军,吴群河,江栋,等.珠江底泥氮转化细菌及三氮特征[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2:227-230.

[7]王敬富,陈敬安,曾艳,等.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空间变化特征[J].湖泊科学,2012,14(4):

301-309.

[8]李文霞,冯海艳,杨忠芳,等.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沉积物释放营养盐.地质通报,2006,25(5):602-608.

[9]H J Wang,H Z Wang.Mitigation of lake eutrophication:Loosens nitrogen control and focus on phosphorus

abatement[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9,12(2):221-225

[10]Stein A C,Chu X F.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hosphorus loads in Mona Lake,

Michigan[J].Aquat Ecology,2009,43(1):10-18

[11]徐建官.滴水湖水质现状及保护初探[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1):64.70.

[12]Lu Hart.Suiliang Huang。C.D.Stanley,T.Z.Osborne.Phosphorus Fractionation in ComSediments from Haihe

River Mainstream,China.Soil and Sediment Contamination.2011,20.

[13]Ruban V,L6pez—Sfinchez J F,Pardo P,etc.Harmonized protocol and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xtractable contents of phosphorus in freshwater sediments—Asynthesis ofrecent works[J].2001,370(2):224—228.

[14]Dong X.,Guo Y M.Nutrient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itics and organic pollution analysis in bottom water in

Jiaozhou bay[J].Global Geology,2005,24(2):194-198

[15]Rutterber K C.1992.Development of a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for diferent forms of phosphorous in marine

sediments[J].Limnol.Oceanogr.,37(7):1460-1482.

[16]黄清辉,王东红,王春霞,等.2003.沉积物中磷形态与湖泊富营养化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3(6):583-586.

[17]邓建才,陈桥,翟水晶,等.2008.太湖水体中氮、磷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J].环境科学,29(12):3382-3

[18]童保铭,陈添,徐谦,等.北京市北运河系水质有机污染时空变化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9,30(3):56-60.

[19]朱广伟,秦伯强.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应川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3):349-352.

[20]许晓伟,刘德文,车洪军,等.北运河水环境调查与评价[J].海河水利,2009,(2):14-15.

[21]单保庆,菅宇翔,唐文忠,等.北运河下游典型河网区水体中氮磷分布与富营养化评价[J].环境科学,

2012,33(2):353-358.

[22]MARTIN T L,KAUSHIK N K,TREVORS J T,et al.Review:denitrification in temperate climate riparian

zones[J].Water,Air,&Soil Pollution,1999,111(1);171-186.

[23]EKHOLM P,MALVE O,KIRKKALA T.Internal and external loading as regulars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agriculturally loaded Lake Pyhajarvi(southwest Finland)[J].Hydrobiologia,1997,345(1):3-14.

[24]GARDNER W,NALEPA T,MALCZYK J.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Lake Michigan

sediments[J].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1987,32(6):1226-1238.

[25]John M B,William G B,Chris D I,et a1.Bi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 bioavailability in

sediments from lake Roosevelt,Columbia River,Washington,USA[J].Arch Environment Contemn Toxcol,2008, 54:557-570

[26]付春华,钟成华,等春光,等.pH与三峡区库底泥氮磷释放关系的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2004,27(10):

125-127

[27]侯立军,刘敏,许世远.环境因素对苏州河市区段底泥内源磷释放的影响[J].上海环境科学,2003,

22(4);258-250

[28]焦念志.关于沉积物释磷问题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89(2):80-84

草型湖泊叶绿素a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氮磷浓度关系

草型湖泊叶绿素a 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及其与氮磷浓度关系 * 冯伟莹 1,2 张生 1 王圣瑞 2 焦立新 2 王利明 1 崔凤丽 1 付绪金 1 杨芳 1 (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呼和浩特010018;2.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摘要:采用2006—2010年5—10月份乌梁素海监测数据,对叶绿素a 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总氮、总磷浓度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叶绿素a 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5、6、9、10月份叶绿素a 浓度较高,7、8月份叶绿素a 浓度偏低,秋季≈春季>夏季,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9月,均 值为9.01mg /m 3, 最低值出现在2010年7月,均值为1.80mg /m 3;在空间上,南北部叶绿素a 浓度以7.78mg /m 3为界, 呈现北部区>南部区的趋势。通过叶绿素a 与总氮、总磷浓度相关性分析得出,2006年5月叶绿素a 与总氮、总磷(r =0.7450、0.7596)、2008年5月叶绿素a 与总磷(r =0.5421)、2010年5月叶绿素a 与总氮(r =0.5089)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线性回归方程;相关性;时空差异 DOI :10.7617/j.issn.1000-8942.2013.04.032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IN PLANT TYPE LAKE Feng Weiying 1, 2 Zhang Sheng 1Wang Shengrui 2Jiao Lixin 2Wang Liming 1Cui Fengli 1Fu Xujin 1Yang Fang 1 (1.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8,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 ,Research Center of Lake Eco-Environ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for Lake Pollution Control , Beijing 100012,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from May to October in 2006—2010,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nd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s significantly change with both time and space ,being timely higher in May ,June ,September and October ,lower in July and August ,concentrations in spring and autum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ummer ,the maximum value occurred in september ,2007with an average of 9.01mg /m 3,and the minimum value in July ,2010with an average of 1.80mg /m 3;and spatially they were decreasing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with the border of 7.78mg /m 3.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orophyll-a with TN ,TP demonstrated evidently in May of 2006(r =0.7450,0.7596),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orophyll-a with TP demonstrated evidently in May of 2008(r =0.5421),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orophyll-a with TN demonstrated evidently in May of 2010(r =0.5089). Keywords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correlation ;spatial-temporal chang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9016,51269017,U1202235,41103070);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20091408)。 0引言 湖泊富营养化是由于过量的营养物输入湖泊,导 致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质变坏,进而引起湖泊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变化[1] 。叶绿素a 最能表现水体富 营养化状态进程,也是浮游植物现存量的重要指标之 一 [2] 。近两年,虞英杰[3] 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粒群

土壤中氮和磷的存在形态和特点

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存在形态和特点 土壤形态 一、根据在土壤中存在的化学形态分为 (1)水溶态养分:土壤溶液中溶解的离子和少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2)代换态养分:是水溶态养分的来源之一。 (3)矿物态养分:大多数是难溶性养分,有少量是弱酸溶性的(对植物有效)。 (4)有机态养分:矿质化过程的难易强度不同。 二、氮的形态与转化 1、氮的形态:(全氮含量0.02%——0.3%) (1)无机态氮: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土壤中的数量变化很大,1—50mg/kg (2)有机态氮:A、腐殖质和核蛋白,大约占全氮的90%,植物不能利用; B、简单的蛋白质,容易发生矿质化过程; C、氨基酸和酰胺类,是无机态氮的主要来源。 (3)气态氮: 2、氮的转化: 有机态氮的矿质化过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铵的固定:包括2:1型的粘土矿物(依利石、蒙脱石等)对铵离子的吸附;和 微生物吸收、同化为有机态氮两种形式。 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两大类,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小分 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态氮必须经过矿化作用转化为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属于缓效氮。 土壤全氮中无机态氮含量不到 5%,主要是铵和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气和氮氧化物等很少。大部分铵态氮和硝态氮容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氮。无机态氮包括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硝酸根和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铵离子,作物都能直接吸收。土壤对硝酸根的吸附很弱,所以硝酸根非常容易随水流失。在还原条件下,硝酸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还原为气态氮而逸出土壤,即反硝化脱氮。部分铵离子可以被粘土矿物固定而难以被作物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中非常容易以氨的形式挥发掉。土壤腐殖质的合成过程中,也会利用大量无机氮素,由于腐殖质分解很慢,这些氮素的有效性很低。 三、磷的形态与转化 1、形态(土壤全磷0.01%——0.2%) (1)有机态磷:核蛋白、卵磷脂和植酸盐等,占全磷总量的15%——80%; (2)无机磷:(占全磷20%—85%) 根据溶解度分为三类 A、水溶性磷: 一般是碱金属的各种磷酸盐和碱土金属一代磷酸盐,数量仅为0.01—— 1mg/kg。在土壤中不稳定,易被植物吸收或变成难溶态。

南四湖水体氮_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营养状态评价_舒凤月

第33卷第11期2012年11月 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 Vol.33,No.11Nov.,2012 南四湖水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营养状态评价 舒凤月1,2,刘玉配1,赵颖1,吴艳鹏1,李爱华 1 (1.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南四湖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高校重点实验室,曲阜273165;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摘要:分析了南四湖水体TN 和TP 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 )对其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水体TN 和TP 含量分别为2.617mg ·L -1和0.110mg ·L -1;空间上各湖区水体TN 和TP 含量存在显著差异,TN 和TP 含量均以南阳湖最高,分别为3.830mg ·L -1和0.192mg ·L -1,独山湖TN 含量(2.106mg ·L -1)最低,而微山湖TP 含量(0.067mg ·L -1)最低;南四湖水体中TN 含量的季节差异不显著,但夏季(2.805mg ·L -1)和春季(3.049mg ·L -1)明显高于秋季(2.160mg ·L -1)和冬季(2.452mg ·L -1),各湖区TN 的季节变化没有一致规律;南四湖及各湖区TP 含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变化趋势均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总体来看,南四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南阳湖富营养化最严重,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其它3个湖区均为轻度富营养化.综合分析表明外源污染仍是南四湖污染的主要来源,湖区网箱养殖和围网养殖所产生的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南四湖;总氮;总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富营养化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301(2012)11-3748-05 收稿日期:2012-01-18;修订日期:2012-05-09 基金项目:曲阜师范大学“十二五”计划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国家林 业局948项目(2012-4-73);山东省教育厅项目(J12LF04);曲阜师范大学项目(XJ200920,2010A030) 作者简介:舒凤月(1974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底 栖动物分类和生态学, E-mail :Shfyue01@163.com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N and TP in Water and Evaluation of Eutrophic State of Lake Nansi SHU Feng-yue 1,2 ,LIU Yu-pei 1,ZHAO Ying 1,WU Yan-peng 1,LI Ai-hua 1 (1.Key Laboratory of Wetlan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of Lake Nansi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of Aquatic Organisms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seasonally investigating data from Lake Nansi during 2010to 2011,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in water were analyzed ,and the trophic state was also asse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N and TP were 2.617mg ·L -1and 0.110mg ·L -1respectively.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TN and TP in water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four lake regions with the highest value of two parameters (3.830mg ·L -1and 0.192mg ·L -1respectively )were all found in Lake Nanyang while the lowest value in Lake Dushan (2.106mg ·L -1)and Lake Weishan (0.067mg ·L -1)respectively.Seasonal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TN in Lake Nansi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N in summer (2.805mg ·L -1)and spring (3.049mg ·L -1)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autumn (2.160mg ·L -1)and winter (2.452mg ·L -1),and that in four lake regions showed no uniform variation trends.While the seasonal change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TP in water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not only in Lake Nansi but also in its four lake regions ,the variation trends were uniform with summer >spring >autumn >winter.Generally ,the water quality of Lake Nansi has reached light eutrophication ,among which ,Lake Nanyang was in middle eutrophic state ,while other three lake regions were in light eutrophic state.Integrated analysis indicted that external pollution was still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 Nansi ,meanwhile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pen fish culture was urgent for the control of non-point pollution sources. Key words :Lake Nansi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comprehensive nutrition state index ;eutrophication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面积约1266km 2 , 平均水深1.5m ,由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微山湖4个湖区串联而成.1960年在湖腰建成二级坝枢纽,坝北为上级湖,坝南为下级湖.南四湖湿地属于淮河流域泗河水系,有直接入湖河道53条,其中30条注入上级湖,23条注入下级湖,总流域面积31700km 2 .南四湖湿地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多年年均温13.7?, 湿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水生维管束植物103种,软体动物38种,昆虫415种,鱼 类80种,鸟类205种.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渔业基 地,南四湖渔业养殖种类包括鲢鱼、鳙鱼、草鱼、鲤鱼、鳜鱼、乌鳢以及河蟹等,养殖方式主要有围网、 网箱和池塘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废水、城镇生 DOI:10.13227/j.hjkx.2012.11.022

062.湖泊氮磷赋存形态和分布研究进展

湖泊氮磷赋存形态和分布研究进展 许萌萌1,2张毅敏2高月香2彭福全2汪龙眠2吴晗2,3 (1.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3.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13164) 摘要:湖泊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磷等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直接影响着湖泊的富营养化。所以全面了解氮磷等营养盐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氮磷迁移转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目前,很多研究学者采用了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收集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磷营养盐的形态含量及分布差异。 关键词:湖泊氮磷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Advances in chemical speci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lakes Xumeng Meng1,2Zhang Yimin2,Gao Yue Xiang2,Peng Fu Quan2,Wang Long Mian2,Wu Han2,3 Environment Department of Hohai University,Nanjing210098,2.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jing210042,3.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hangzhou University213164) Abstract:The biogeochemical cycl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lake water and sediment directly affect the eutrophication of the lake.Therefore,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and sourc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ause of eutrophication and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Currently,many researchers using a field sampling, laboratory analysis and the collection method of combining literature studied the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of morpholog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Keywords:Lake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hemical speci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为活动导致的湖泊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日益成为各国的主要环境问题。工农业废水大量排放,湖泊流域的水体及沉积物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养殖水体尤为严重。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过高易引发自身及外部水域的富营养化,严重时导致赤潮或水华频发。 沉积物承载着湖泊营养物质循环的中心环节,一方面对上覆水体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不断向上覆水释放营养盐发挥着营养源作用。沉积物氮磷主要来源于水体中颗粒有机物的沉降积累。水体中的氮磷进入沉积物都是要经过“沉降-降解-堆积”的3个阶段,自上而下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物质来源组成、水动力环境、生物化学条件及生物种群等不同,使其含量在垂直分布变化上产生波动,从而反映出不同区环境的不同变化。上覆水的氮磷进入到沉积物中后,会发生明显的形态转化和再迁移作用,其“活性”取决于氮磷在沉积物中的形态[1]。当外源负荷受到控制后,沉积物作为内源污染源,其氮磷还可通过间隙水和上覆水进行物理、生物化学交换[2]。因此了解沉积物中的氮磷赋存和分布对防治富营养化,控制内负荷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水域氮磷的赋存形态分布比较复杂,相关的研究很少。由于过量的污染物的排放,在低水位时期会超过洞庭湖湖自身净化的能力而对栖息于湖内的生物造成严重影响并危害到其生存[3]。 根据国内外调查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湖泊流域的氮磷形态研究不仅仅局限在湖泊中,湖泊

无机化学实验十九 氮、磷

实验十九氮、磷 [实验目的] 1、试验并掌握不同氧化态氮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试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酒精灯 固体药品:氯化铵、硫酸铵、重铬酸铵、硝酸钠、硝酸铜、硝酸银 液体药品:H2SO4(3 mo1·L-1,浓)、NaNO2(0.5mo1·L-1,饱和)、KI(0.1mo1·L-1)、KMnO4(0.1mo1·L-1)、HNO3(1.5mo1·L-1、浓)、NH4Cl(0.5mol·L-1)、HCl(浓6 mo1·L-1、2mo1·L-1)、 FeSO4(0.5mo1·L-1)、NaNO3(0.5mol·L-1);H3PO4(0.1mo1·L-1)、Na3PO4(0.1mo1·L-1)、 Na2HPO4(0.1mo1·L-1)、NaH2PO4(0.1mo1·L-1)、AgNO3(0.1mo1·L-1)、CaCl2(0.5mo1·L-1)、 Na2CO3(0.5mo1·L-1)、Na4P2O7(0.1mo1·L-1)、HAC(2mo1.L-1)、无水乙醇、氨水(2mo1·L-1)、 蛋白水溶液(1%) 材料:pH试纸、冰、木条、铂丝(或镍铬丝)、红石蕊试纸 [实验内容] 一、铵盐的热分解 在一支短粗且干燥的试管中,放入1g氯化铵。将试管垂直固定、加热,并用湿润的pH试纸横放在管口,检验逸出的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继续加热,pH试纸又有何变化?同时观察试管壁上部有何现象发生?试证明它仍然是氯化铵。解释原因,写出反应方程式。 分别用硫酸铵和重铬酸铵代替氯化铵重复以上的实验,观察比较它们的热分解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铵盐热分解产物与阴离子的关系。 现象和解释 NH4Cl == NH3↑+ HCl↑ 湿润的pH试纸先变蓝,后变红。因为NH3比HCl轻。试管壁上部有NH4Cl生成。铵盐易溶、受热易分解。 (NH4)2SO4== NH3↑+ NH4HSO4 (NH4)2Cr2O7== N2↑+ Cr2O3+ 4H2O 二、亚硝酸和亚硝酸盐 1.亚硝酸的生成和分解 将1ml浓度为3mo1.L-1的硫酸溶液注入在冰水中冷却的1ml饱和亚硝酸钠溶液中,观察反应情

主要作物所需氮磷钾比例

主要作物所需氮磷钾比例(2013-05-15 12:38:00)转载▼ 一、葡萄1、营养特性 据研究,一般成年葡萄园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需吸收氮6.0千克、磷3.0千克、钾7.2千克,其吸收比例为1:0.5:1.2,钾>氮>磷。葡萄对氮的需要量前、中期较大,而磷、钾吸收高峰偏中、后期,尤其是开花、授粉、坐果以及果实膨大对磷、钾的需要量很大。另外,葡萄对微量元素硼的需要量也较多。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00千克/亩(以产量1000千克/亩计)。 2、施肥建议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幼龄树每株施有机肥20-30千克,成龄果树50-100千克,每100千克有机肥混入总养分≥45%(15-15-15)复合肥1-2千克。基肥以葡萄收获后施入为宜,而且越早越好。 追肥:一般2-3次。新梢萌芽至开花前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每株施总养分≥40%(16-16-8)复合肥1-1.5千克,开小沟施入。第二次追肥在浆果生长前,每株施总养分≥40%(16-8-16或14-6-20)或总养分≥45%(15-10-20)复合肥1千克左右;第三次在进入浆果生长期,此时果实膨大增重和新的花芽分化,均要消耗大量养分,需肥量大,且以氮、钾养分为主,可施用总养分≥40%(16-8-16)复合肥,每株2千克左右。 二、番茄 1、营养特性 番茄,又名西红柿,其采收期比较长,需要时边采收,边供给养分,才能满足不断开花结果的需要.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利用率,蔬菜吸收养分量等参数来确定。据研究,番茄每生产1000千克鲜果,需吸收氮3.18千克、磷0.74千克、钾4.83千克、钙3.35千克、镁0.62千克。以中等肥力的土壤为例,若目标产量为亩产6000千克,则需N17千克,P2O59千克,K2O11千克。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10千克/亩。番茄对钙、镁的需要量也比较大,缺乏易产生脐腐病。这是番茄的生育与营养特点,也是茄果类蔬菜生育与营养的共性。 2、施肥建议 基肥:番茄产量高,需肥量大,施肥应以基肥为主,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配施总养分≥40%(18-8-14)40-45千克/亩或(16-8-16)45-50千克。 追肥:在定植后5~6天追施一次“催苗肥”,每亩施尿素5千克左右;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追施“催果肥”每亩施总养分≥40%(18-8-14)复合肥10千克左右;进入盛果期,当第一穗果发白,第二、三穗果迅速膨大时,应继续追肥2-3次(在每次采果后追施),每次每亩施用总养分≥40%(18-8-14)或(16-8-16)复合肥15-20千克;进入盛果期后,根系吸肥能力下降可采用喷施尿素、硝酸钙、硼砂等水溶液,有利于延缓衰老,延长采收期以及改善果实品质。 (三)辣椒 1、营养特性 辣椒耐肥能力强,据研究,每生产1000千克辣椒,需吸收氮3.5-5.5千克、磷0.7-1.4千克、钾5.5-7.2千克、钙2.0-5.0千克、镁0.7-3.2千克。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20千克/亩。辣椒在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吸收不同,其中氮素随生育进展稳步提高,果实产量增加,吸收量增多;磷德吸收量在不同阶段变幅较小;钾的吸收量在生育初期较少,从果实采收初期开始明显增加,一直持续到结束;钙的吸收量也随生长期而增加,在果实发育期供钙不足,易出现脐腐病;镁的吸收高峰在采果盛期。 2、施肥建议 基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总养分≥40%(16-8-16)或(14-6-20)复

主要作物所需氮磷钾

主要作物所需氮磷钾 一、葡萄 1、营养特性 据研究,一般成年葡萄园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需吸收氮6.0千克、磷3.0千克、钾7.2千克,其吸收比例为1:0.5:1.2,钾>氮>磷。葡萄对氮的需要量前、中期较大,而磷、钾吸收高峰偏中、后期,尤其是开花、授粉、坐果以及果实膨大对磷、钾的需要量很大。另外,葡萄对微量元素硼的需要量也较多。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00千克/亩(以产量1000千克/亩计)。 2、施肥建议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幼龄树每株施有机肥20-30千克,成龄果树50-100千克,每100千克有机肥混入总养分≥45%(15-15-15)复合肥1-2千克。基肥以葡萄收获后施入为宜,而且越早越好。 追肥:一般2-3次。新梢萌芽至开花前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每株施总养分≥40%(16-16-8)复合肥1-1.5千克,开小沟施入。第二次追肥在浆果生长前,每株施总养分≥40%(16-8-16或14-6-20)或总养分≥45%(15-10-20)复合肥1千克左右;第三次在进入浆果生长期,此时果实膨大增重和新的花芽分化,均要消耗大量养分,需肥量大,且以氮、钾养分为主,可施用总养分≥40%(16-8-16)复合肥,每株2千克左右。

二、番茄 1、营养特性 番茄,又名西红柿,其采收期比较长,需要时边采收,边供给养分,才能满足不断开花结果的需要.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利用率,蔬菜吸收养分量等参数来确定。据研究,番茄每生产1000千克鲜果,需吸收氮3.18千克、磷0.74千克、钾4.83千克、钙3.35千克、镁0.62千克。以中等肥力的土壤为例,若目标产量为亩产6000千克,则需N17千克,P2O59千克,K2O11千克。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10千克/亩。番茄对钙、镁的需要量也比较大,缺乏易产生脐腐病。这是番茄的生育与营养特点,也是茄果类蔬菜生育与营养的共性。 2、施肥建议 基肥:番茄产量高,需肥量大,施肥应以基肥为主,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配施总养分≥40%(18-8-14)40-45千克/亩或(16-8-16)45-50千克。 追肥:在定植后5~6天追施一次“催苗肥”,每亩施尿素5千克左右;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追施“催果肥”每亩施总养分≥40%(18-8-14)复合肥10千克左右;进入盛果期,当第一穗果发白,第二、三穗果迅速膨大时,应继续追肥2-3次(在每次采果后追施),每次每亩施用总养分≥40%(18-8-14)或(16-8-16)复合肥15-20千克;进入盛果期后,根系吸肥能力下降可采用喷施尿素、硝酸钙、硼砂等水溶液,有利于延缓衰老,延长采收期以及改善果实品质。

土壤中氮和磷的形态提取方案

土壤中氮和磷的形态提取方案 一、磷 磷以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类形式存在,其中无机磷的存在形式可以进一步分为易交换态磷或弱吸附态磷、铝结合磷、铁结合磷、闭蓄态磷、钙结合磷、原生碎屑磷。也有学者将无机磷分为可溶性磷、铁结合态磷、铝结合态磷、钙结合态磷、闭蓄态磷。由于有机磷分离和鉴定困难,因此许多学者将有机磷看作一个形态。 1、砂质土壤中水溶性磷提取方法的比较 目前,水溶性磷的提取方法和条件还没有统一,常用的提取剂除去离子水外,还有0.01 mol·l-1CaCl的中性盐。用去离子水直接提取时,因电介质浓度太低,提取物经离心后仍可保留较多的细胶体,这些细胶体不能通过普通滤纸过滤而消除,必须采取0.45μm微孔膜过滤才能有效地去除胶体物质,因此,许多研究采用稀溶液来替代去离子水来提取水溶性磷。但当土壤溶液中引入高浓度的钙离子时,溶液中的正磷酸根可与Ca离子作用形成溶解度较低的化合物,这可能会影响土壤水溶性磷的提取效果,而采用稀KCl可能避免这一问题。 用0.02 mol·l-1KCl提取水溶性磷操作方便,提取量与用去离子水提取0.451μm微孔膜过滤的磷接近,是砂质土壤水溶性磷较为理想的提取方法。而用去离子水提取仅过普通滤纸因滤液中残留胶体可使水溶性磷提取量偏高,用0.01 mol·1-1CaCl2提取,因ca2+浓度较高,可抑制土壤磷素的释放,使水溶性磷提取量偏低。 2、磷形态顺序提取分析方法 许多磷形态化学顺序提取法得到了运用。它的原理是利用不同化学浸提剂的特性,将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的无机磷加以逐级分离。它的原理是利用不同化学浸提剂的特性,将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的无机磷加以逐级分离。是在Tessier等研究结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顺序提取方法——BCR顺序提取方法。欧共体标准物质局(BCR,现名欧共体标准测量与检测局)为解决由于不同的学者使用的流程各异、缺乏一致的实验步骤和相关标准物质、世界各地实验室的数据缺乏可比性等问题,欧盟委员会通过建立标准,测量和测试框架发起了一个综合性项目,主要目的是:①设计一个合理的顺序提取流程;②测试内部试验研究中所选用的流程;③鉴

氮磷钾

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作物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几十种化学元素作为养料。主要有:碳(c)、氢(H)、氧(0)、氮(N)、磷(P)、钾(K)、钙(Ca )、镁(Mg)、硫(s)、铁(Fe )、铜(Cu )、锌(zn )、硼(B)、铬(M0)、锰(Mn)、氯(cl )等。前十种,花木需要 量较多,约占于物重的百分之几至千分之几,通常称为大量元素;而后六种,花木需要量 很少,约占于物重的万分之几,乃至百万分之几,称微量元素。尽管花木对各种营养元素 需要量差别很大,但它们对花木的生长、发育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既不可缺少,也不可相 互代替。碳、氢、氧是组成花木的主要元素,占干物重的90~以上,它们能从空气中和土 壤中获得。但对氮、磷、钾,花木的需要量要比土壤的供应量大得多,故必须经常施肥来 加以补充。通常把氮、磷、钾称为肥料的“三要素”。在一般条件下,钙、镁、硫、铁和其 他微量元素都从土壤中得到但我国南方地区,因雨水多,钙、镁容易流失,需要适当补充。铁在石灰性土壤中,有效性降低,会引起植株黄化,也需要补充。 二、各种营养元素的主理作用 氮: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 部分,而氮在蛋白质中约含:6~18~。氮也是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此外,植物体内所含的维生素、激素、生物碱等有机物中也含有氮素。氮一 般积集在幼嫩的部位和种子里。当氮素供应充足时,植物的茎叶繁茂、时色深绿、延迟落叶;反之,氮素不足,植株就矮小,下部叶片首先缺绿变黄,逐步向上扩展,叶片簿而黄。当然,如果缺氮,肥施得过多,尤其在磷、钾供应不足时,会造成徒长、贪青、迟熟、易 倒伏、感染病虫害,特别是一次用量过多会引起烧苗,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施肥。 磷:磷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元素,也是很多酶的组成部分,它能促进细胞分裂,对 根系的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磷参与植物体内的一系列新新陈代谢的过程,如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分解、运转等。磷能促进体内可溶性糖类的贮存,因而能增强植物的 抗旱抗寒能力。在苗期能促进根系发育,使根系早生快发,促进开花,对球根花卉能提高 质量和产量。反之,磷素供应不足时,植物生长受到抑制,首先下部时片叶色发暗呈紫红色,开花迟,花亦小。 钾:它不直接组成有机化合物,而参与部分代谢过程和起调节作用。主要以离子态存在,在休内移动性大,通常分布在生长最旺盛的部位,如芽、幼叶、根尖等处。钾供应充 足时,能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使圭叶茁壮, 枝杆木质化、粗壮,不易倒伏,增强抗病和耐寒能力。缺钾时,休内代谢易失调,光合作 用显著下降,茎杆细瘦,根系生长受抑制,首先者叶的尖端和边缘变黄直至桔死,严重时 会使大部分叶片枯黄。 钙:钙是细胞壁中胶层的组成成分,以果胶钙的形态存在。钙易被固定下来,不能转 移和再度利用。植物缺钙时,细胞壁不能形成,并会影响细胞分裂,妨碍新细胞的形成致使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叭严重时会使植物幼叶卷曲、叶尖有粘化现象,叶缘发黄,逐渐 枯死,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永定河怀来段氮磷时空分布及迁移规律研究

永定河怀来段氮磷时空分布及迁移规律研究为永定河怀来段水质提标,使八号桥国控断面达到III类水质要求,对永定河怀来段进行水质评价,确定水质污染程度,摸清氮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水质变化规律,是该河段污染源控制、建设官厅水库上游国家级生态保护工程的前提。本文选取永定河怀来段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河流富营养化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水质监测,明确永定河怀来段的氮磷时空分布特征,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该河段不同时期水质污染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该河段主要污染因子;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各个采样点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氮磷比和富营养化综合指数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探索永定河怀来段氮、磷污染现状,分析水体氮、磷营养盐结构时空变化规律,解析富营养化风险,以期揭示该河段的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使用QUAL2k模型进行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并且提出优化方案,使八号桥国控断面能够达到Ⅲ类水体要求,以期对永定河入库污染负荷削减提供参考依据。 永定河怀来段水体整体较差,TN均值为10.60 mg/L,ON和 NO3--N为TN的主要的存在形式;TP的均值为0.64 mg/L,SRP占TP的44.85%;春季灌溉回水使永定河干流氮磷的含量显著增加,尤其是ON增加明显。永定河怀来段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为5.722,为Ⅴ类水体。 永定河怀来段水体污染物主要是氮磷营养盐和耗氧型有机物。永定河怀来段平水期和丰水期表现为磷为限制性营养元素(氮磷比>30,),而枯水期水质适合藻类生长(7<氮磷比<30),但由于北方枯水期为冬季,温度较低,爆发水华的可能性较低。 永定河怀来段水体时空变化大多数处在“富”营养化阶段。永定河怀来段干

内蒙古乌梁素海叶绿素a浓度时空分布及其与氮_磷浓度关系_杨志岩

J. Lake Sci.(湖泊科学), 2009, 21(3): 429-433 https://www.360docs.net/doc/1d6687109.html,. E-mail: jlakes@https://www.360docs.net/doc/1d6687109.html, ?2009 by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内蒙古乌梁素海叶绿素a浓度时空分布及其与氮、磷浓度关系* 杨志岩, 李畅游**, 张生, 孙标 (内蒙古农业大学, 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 采用2005-2007年乌梁素海监测数据, 对乌梁素海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 并对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总磷浓度相关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乌梁素海叶绿素a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 在时间上, 5月份>7、8月份>10月份>9月份>6月份, 可以看出5月份、10月份叶绿素a浓度偏高, 其原因是乌梁素海特殊的地域性, 补水来源主要为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 5月份、10月份正处于春浇秋灌时期, 农田退水携带充足的氮磷元素进入乌梁素海, 使藻类迅速增长繁殖; 在空间上, 北部区>南部区. 通过分析得出, 2006年叶绿素a与氮、磷浓度的相关关系在5月、10月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8月份相关性较小, 其他月份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乌梁素海; 叶绿素a; 总氮; 总磷; 相关关系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N, TP concentrations in Lake Ulansuhai, Inner Mongolia YANG Zhiyan, LI Changyou, ZHANG Sheng & SUN Biao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8,P.R.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monitoring data from in 2005–2007, and studied the distributing of chlorophyll-a with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lorophyll-a and TN, TP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appeared obvious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and the values we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May>July, August>October>September>June.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of May and October higher than others. The supply water of Lake Ulansuhai occurred form drainage of Hetao in May and October, and there is a lot of nutrition was bring into Lake Ulansuhai, which induced growth of algae.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and TN and TP concentration appeared evidently in May and October of 2006, and the relationships in August were not remarkable, and no relationship in other months. Keywords: Lake Ulansuhai; chlorophyll-a; TN; TP; relationships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 湖泊流域系统发生着巨大变化, 湿地湖泊的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量引起水体植物的大量生长, 从而导致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氮、磷是导致湖泊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营养元素, 对湖泊藻类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氮、磷与藻类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内容之一[1-2]. 由于叶绿素a含量是表征藻类现存量的重要指标之一[3], 也是作为水体理化和生物指标的综合表现, 本身也受环境因子的制约, 因此, 研究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总氮、总磷浓度的关系, 对认识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2005年以来对乌梁素海进行的长期观测数据为基础, 分析了乌梁素海的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叶绿素a与氮、磷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69002, 50669004)资助. 2008-06-17收稿; 2008-10-16收修改稿. 杨志岩, 女, 1983年生, 硕士研究生; E-mail: yangzhiyan110@https://www.360docs.net/doc/1d6687109.html,. **通讯作者; E-mail: nndlichangyou@https://www.360docs.net/doc/1d6687109.html,.

乌梁素海氮磷浓度与叶绿素a时空分布关系研究_杨志岩

收稿日期:2008-09-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69002,50669004);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0208020512) 作者简介:杨志岩(1983-),女,河北沧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干旱区水质分析评价与水环境研究。 乌梁素海氮磷浓度与叶绿素a 时空分布关系研究 杨志岩,李畅游,张 生,孙 标,梁喜珍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为了解乌梁素海的富营养状况,采用2005)2007年乌梁素海监测数据,对叶绿素a 浓度与总氮、总磷浓度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乌梁素海水体中叶绿素a 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叶绿素a 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时间上,5、10月份叶绿素a 浓度偏高;在空间上,北部区>南部区。关键词:乌梁素海;叶绿素a;总氮;总磷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04(2009)01-0016-04 The Distributing in Space -tim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lorophyll -a content and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in Wuliang suha i Lake YANG Zhi-yan,LI Chang-you,ZHANG Sheng,SUN Biao,LIANG Xi-zhen(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8,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moni toring data from M ay to October in 2005)2007,this paper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 -tween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and TN,TP.The space-ti me distributing of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in Wuliangsu Lake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appeared that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of M ay and October hi gher than concentration of other months.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of north region higher than concentration of south region.Key words :uliangsu lake;chlorophyll-a;TN;TP 湖泊富营养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在富营养化湖泊的恢复与治理研究中,氮、磷污染是研究的焦点。氮、磷是导致湖泊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营养元素,对湖泊藻类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氮、磷与藻类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1,2] 。由于叶绿 素a 含量是表征藻类现存量的重要指标之一[3] ,也是作为水体理化和生物指标的综合表现,本身也受环境因子的制约,因此,研究叶绿素a 含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总氮、总磷浓度的关系,对认识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采用自2005年以来对乌梁素海进行的长期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乌梁素海的叶绿素a 含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氮、磷浓度之间的关系。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 乌梁素海属于蒙新高原湖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其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0b 36c ~41b 03c ,东经108b 43c ~108b 57c 之 第23卷 第1期 2009年03月 干旱环境监测 Ari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Vol .23 No .1Mar ..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