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浅析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指的是那些在学习数学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

他们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理解数学知识,或者意志不坚定,缺乏学习自信心,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

如何帮助这些学困生转化成为优秀的数学学习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进行探讨。

二、分析学困生的原因1. 缺乏基础知识:有些学困生在数学学习时,缺乏基础知识,导致后续知识无法理解和消化。

2. 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学困生对数学学习抱有消极态度,无法专心致志的学习数学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缺乏自信心:有些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一直处于失败的状态,缺乏自信心,因此害怕挑战困难的数学知识,导致成绩无法提高。

4. 教学方法不当: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不当,导致学困生无法理解数学知识,产生困惑。

5. 家庭环境影响:有些学困生在家庭环境不好,无法获得家长的良好引导和鼓励,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学困生的转化工作1. 针对学困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对于缺乏基础知识的学困生,可以设置专门的基础知识讲解课程,帮助他们填补知识漏洞;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困生,可以采取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困生,可以采取耐心、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对于教师方法不当导致的学困生,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家庭环境不好的学困生,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努力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

2. 提供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机会。

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以为学困生提供额外的自主学习机会,鼓励他们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数学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3. 对学困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学校可以对学困生进行个性化诊断,找出每个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具体问题,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成绩。

简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简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简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困难、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

他们通常比其他学生学习更慢,自信心不足,甚至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

对于这些学困生,教师和家长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转化,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认识学困生、导致学困生的原因和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认识学困生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主要表现为理解能力差、记忆力较弱、自信心低等特点。

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和家长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找出他们的学习困难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

学困生通常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心理,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常常感到无助,缺乏动力,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认识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转化,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

二、导致学困生的原因1.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时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数学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基础知识不牢固,就会在后续学习中遇到困难。

3.自信心不足: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的特点,缺乏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这也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

4.学习环境不佳:有些学困生的学习环境不佳,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这也是导致其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

5.缺乏兴趣: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通过了解学困生的导致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转化,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方法1.了解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找出他们的学习困难所在,为接下来的帮助做好准备。

2.采取关心和支持的态度:教师和家长需要给予学困生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3.调整学习方法: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调整学习方法,采取多种方式辅助学困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解决小学数学学困生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和学习方法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转化为数学学习积极、主动、自信的学生。

下面将从此角度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入手,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数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学好数学。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要提供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于数学学困生来说,教学方法是关键。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

通过教师的激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学习困难。

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家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环境,家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

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要鼓励学生多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数学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时间去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

教师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要急于求成。

学生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数学学习,不怕困难和挫折,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需要教育、心理和学习方法相互配合的过程。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对困难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数学成绩的工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了解学困生的原因。

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包括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不集中、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等。

教师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转化工作方案。

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和主动参与度,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不同,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辅导,梳理知识脉络、强化基础训练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对于学习困难较小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四,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

学习数学需要勤于练习,所以对于学困生而言,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习题和练习册,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巩固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数学竞赛、小组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

转化学困生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

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支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

只有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因材施教、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等方式,才能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数学成绩。

浅谈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分析

浅谈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分析

浅谈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分析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学困生,即无法理解数学知识、无法掌握数学解题方法或者无法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

对学困生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面对的挑战。

一、学困生的原因分析1.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可能较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或者因为教育观念的传统影响,导致学生对数学认知上存在误区,认为数学难学、无法理解、无法掌握。

2. 基础知识薄弱有些学困生因为基础数学知识的薄弱,导致在学习新知识时无法理解和消化,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这可能是从学前教育时期开始,就没有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或者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得到针对性的帮助和补充。

3. 缺乏学习方法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但有些学困生可能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他们可能没有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总是依赖老师或家长的指导,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心理压力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心理压力,这可能是来自学校、老师、家长或同学的期望过高或者评价不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对学困生的帮助方法1.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学困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不给他们额外的压力。

适当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生活,减少额外的社会压力。

2. 针对性的帮助学校和老师需要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找出学生学习方面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小组交流、定期测评等方式,有效地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问题。

3.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学困生来说,基础知识的巩固尤为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帮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建立数学概念的框架,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分析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分析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分析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成绩低下,学习困难的学生。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困生的存在是很常见的。

通过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困生的原因和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一、原因分析:1.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态度消极,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2. 基础知识薄弱:学困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不深,缺乏数学运算能力,导致难以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3. 学习方法不当:学困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会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难以高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4. 学习习惯不良:学困生对学习没有规律性,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缺乏坚持和耐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分心。

5. 家庭环境影响:学困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存在问题,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引导和督促,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水平也可能对学困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二、特点分析:1. 成绩波动大: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波动较大,时常出现较高或较低的成绩,缺乏稳定性。

2. 解题能力差:学困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理解错误、理解偏差、运算错误等问题,无法熟练掌握数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学习进度慢:学困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进度慢,学习效率低,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4. 自信心不足:由于长期学习困难和取得低分的经历,学困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缺乏信心,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三、转化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学习的态度,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

2. 温故知新:对学困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教学方法多样化:根据学困生的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培养学困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指在小学阶段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这些学生可能因为不喜欢数学、不理解数学概念、做题速度慢等原因导致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

针对小学数学学困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转化。

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关键。

教育者要告诉学生数学是实用和有趣的学科,数学的学习需要耐心和坚持。

要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

帮助学生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给他们足够的“动力”,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

因材施教是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重要方法。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兴趣都不同,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测验和听课观察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或补习课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能够帮助学困生。

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实物教具、图片、视频等来生动地展示数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家校合作也是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与学生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鼓励,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复习功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实践。

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共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数学学习困难。

要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加强家校合作的基础上,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数学学习的进步。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孩子们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学习的深入,一些孩子会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情况,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帮助这些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成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困生,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习方法不当。

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数学基础薄弱。

在学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数学基础没有打好,导致后续的学习困难重重;缺乏兴趣。

一些学生对数学本身没有兴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难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心理问题。

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能存在心理压力过大,焦虑等问题,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对于数学学困生,家长和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转化方法。

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要加强数学基础训练。

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和辅导,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激发学习兴趣。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受到快乐,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关注心理健康。

对于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可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理情感,关心关爱学生,在学习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三、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家校合作是帮助学困生转化的关键之一。

家长和老师要加强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更要加倍关注。

家长和老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家长和老师也要进行专业的交流,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学困生进行转化。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浅析
发表时间:2019-03-05T11:48:01.44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作者:张玉堂[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新课程理念。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吉林省临江市立新小学,吉林临江 134600)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新课程理念。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并得到相应的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如果我们教师不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就会造成他们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最后成为班上的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

有教育者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浅析
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与学生建立沟通心灵的桥梁,奠定转困工作的基础每个学困生的‘困’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因素,深入了解学困生,才是转困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针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教师要想方设法转化学困生,使他们多学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长大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1)对学困生进行深入调查。

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交往情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记录、分析。

(2)以交流为纽带,进行心灵的碰撞与沟通。

以数学学习差的真正诱因为突破口,打开与学困生交流的大门,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对数学的恐惧,使他们能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转变学习的态度,变厌学为乐学。

(3)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转困工作。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

因此,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培养等,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

所以,老师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老师拧成一股绳,是转困工作的一大助力。

二、关爱激发学习潜力,赏识增强求知自信(1)用心关爱学生,激发学困生求知欲与学习潜力。

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学困生在学校和家庭同伴中常抬不起头来,经常受到批评和歧视,有较强的自卑感。

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包括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家庭、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形象,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2)推行赏识教育,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帮助其在实践中建立自信。

我们班里有一位男孩子数学测试从来都是不及格,同学们都看不起他,没有人愿意与其接触。

因此,这个男孩子特别自悲,性格也越来越内向,从来不和同学交往,课余时间都自己躲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玩。

看到这,我的心里酸酸的,我走过去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小声说:“孩子,加油,你永远是老师最欣赏、最喜欢的孩子”。

当我转身将要离开的那一刹那,我凭借着一个教师的职业敏感,又回过头去看了看,看见他已经泪流满面。

事后,我找他谈心,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与他交谈,尽管如此,他还是一言不发,直到最后,他只说了一句:“老师,谢谢你。

”。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多的是用眼神与他交流,看到他不再是低头听课了,我知道,他正在努力恢复自己的自信心。

测试从不及格到及格。

为了让他有成就感,我就一个劲儿地夸他,说他是我们班进步最大的学生,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学期他就是我们班的第一了。

并请他谈谈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他羞涩地看看我,又看看同学们,不好意思地站起来,摸着脑袋说:“我下一次,肯定不考倒数第一啦!”他说完全班的同学都笑了。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孩子的心灵是多么脆弱,他们多么渴望得到赏识,让我们为心灵困顿的孩子在幽暗处点亮一盏灯,引导孩子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因此就让我们用赏识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带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吧!
三、丰富课堂教学设计,增强学习乐趣与思考能力(1)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力求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要将现实世界进行数学的处理,用数学化的意识去进行教学设计。

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情境去组合条件编写题目,从而将生活中的问题不知不觉的数学化。

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情感,也能培养学生数学应用与数学化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才会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才会逐步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2)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方式了,应该更多的让学生“动”起来。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学习小组,在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学习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杜绝一切由好学生包办的现象,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勇于展现自己的想法。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激励性的语言,促使学生乐于去参与学习,变被动于主动,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变让他学为他要学,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4)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困生合理定标,分层分组,加强辅导。

平时布置作业、考查区别对待。

同时对学困生遇到的学习上的问题,教师应耐心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启发他们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努力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学会学习,对学习充满兴趣。

四、巧用优惠与偏爱,让学困生如沐春风
(1)学困生由于负担过重,基本上只能完成最基本的作业。

为了更好地实施转化,在作业难度上宜浅不宜深,作业量上宜少不宜多,对学困生的作业批改上力争采用优先批改,当面批改的形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困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作为教师应创造条件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首先,回答问题优先。

课堂上,只要他们举手则优先请他们回答,答对了及时肯定和表扬,让其感到成功的体验。

其次,操作活动优先。

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时,我选择学困生优先操作的策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参与,使他们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让他们经历了成功的体验。

再次,优先板演。

课堂上遇到学困生会做的题时,让学困生优先板演,且要求他们板书完整,书写规范,完成后还得把道理讲给全班同学听。

这样,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自信,强化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3)无论是课堂上还是作业上都以积极的评价为主,鼓励学困生战胜自我,只要与以前相比有进步,我就给“优”并给予相应的物质鼓励,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学习上就更有动力。

总之,转化学困生必须是一个常抓不懈,有耐心有毅力的过程。

教师要结合实际把转化学困生的各种策略落实到实际之中,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耐心、细心地引导培养,对学困生充满热情,充满爱心,永不言弃,那么我坚信学困生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J].朱晓庆.数学之友.201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