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结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最全知识点梳理及学习方法

结构力学最全知识点梳理及学习方法

结构力学最全知识点梳理及学习方法结构力学是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下面将对结构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

1.静力学知识点:(1)力的分解与合成(2)平衡条件及对应的力矩平衡条件(3)杆件内力分析(4)支座反力的计算(5)重力中心和重力矩计算方法学习方法:静力学是结构力学的基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加深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并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

2.应力学知识点:(1)应力的定义和类型(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2)应力的均衡方程(3)材料的本构关系(线性弹性、非线性弹性、塑性等)(4)薄壁压力容器的应力分析学习方法:应力学是结构力学的核心内容,要掌握应力的计算方法和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需要多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理解背后的物理原理,并进行大量的练习。

3.变形学知识点:(1)应变的定义和类型(线性应变、剪应变、工程应变等)(2)应变-位移关系(3)杆件弹性变形分析(4)杆件的刚度计算学习方法:变形学是结构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掌握应变的计算方法和杆件的变形规律,可以通过编程模拟杆件的变形过程或进行实验验证。

4.强度计算知识点:(1)材料的强度和安全系数(2)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3)梁的强度计算(4)刚结构的强度计算5.破坏学知识点:(1)破坏形态(拉伸、压缩、剪切、扭转等)(2)材料的断裂特性和疲劳破坏(3)结构的失效分析(4)杆件和梁的屈曲分析学习方法:破坏学是结构力学的进一步深入,要了解不同破坏形态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以提高预测和识别破坏的能力。

学习方法总结:(1)理论学习:多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并注重理解概念和原理。

(2)练习和实践:进行大量的计算练习和模拟分析,提高解决实际结构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习不同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4)交流和讨论: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

结构力学复习要点知识大纲

结构力学复习要点知识大纲

第一章绪论本章复习内容:结构、结构计算简图、铰结点、刚结点、滚轴支座、铰支座、定向支座、固定支座等基本概念。

1、首先必须深刻理解结构、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

结构力学中的概念,都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必死记教材上的原话,所谓理解概念,就是弄清其目的、条件、实现目的的手段、适用场合等。

结构是建筑物中承载的骨架部分,本课程研究的是狭义的结构,即杆件结构。

实际的结构是很复杂的,完全按照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力学分析是不可能的(可以断言,即使许多年后科学更发达,100%按照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力学分析仍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结构的复杂性是无穷尽的,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也是不必要的(次要因素的影响较小,抓住主要因素即可满足工程误差要求)。

因此,对实际结构去掉不重要的细节,抓住其本质的特点,得到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用一个简化的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就是结构计算简图。

获得结构计算简图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必须发挥研究者和工程师的智慧(正是在这点上体现他们水平的高低),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他们总结出以下6方面的简化要点:结构体系的简化(由空间到平面);杆件的简化(用轴线代替杆);杆件间连接的简化(结构内部结点的简化);结构及基础间连接的简化(结构外部支座的简化);材料性质的简化(杆件材料物理力学特性的简化);荷载的简化(结构受外部作用的简化)2、对支座的位移限制、约束反力的认识非常重要,因为土木工程结构都是非自由体,不可避免要处理各种支座。

特将本课程中常见的4种支座归纳如下:去掉对某方向平动的限制去掉对转动的限制第二章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构成分析在绪论之后,第二章并没有一头扎进去计算各种结构,因为结构是多个杆件组成的系统,必须对此杆件系统进行几何构成分析,是否能作为结构承载,若是结构,它是怎样“搭”成的,为正确、简便地“拆”结构进行分析打下基础。

正如前面所述,本章非常重要,是结构力学分析的重要基础。

本章复习内容:深刻理解几何不变体系、刚片、自由度、约束、瞬铰、多余约束、二元体、瞬变体系等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熟练掌握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对平面杆件体系作几何构成分析。

结构设计师常用知识点

结构设计师常用知识点

结构设计师常用知识点结构设计师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们负责确定建筑物的结构框架和承重系统,并确保其安全、稳定和符合设计要求。

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师,掌握一些常用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结构设计师常用的一些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力学基础知识1. 牛顿三定律:结构设计的基础是牛顿三定律,即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相互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原理,在结构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应力和应变:应力是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应变是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程度。

结构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应力和应变,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二、结构力学1. 受力分析:结构设计师需要分析结构体受到的力和力的作用方式。

常见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学分析、弹性力学分析和刚体力学分析。

2. 结构稳定性:结构设计师需要确保建筑物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保持稳定。

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弯曲稳定性、扭转稳定性和屈曲稳定性等。

三、结构材料1. 钢结构材料:钢是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可塑性。

结构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钢材的性能和使用限制,并合理选用适合的钢材。

2. 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另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结构设计师需要了解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和施工工艺,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四、结构分析方法1. 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通过将结构离散成有限个单元进行力学计算。

结构设计师需要熟悉有限元分析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准确评估建筑物的结构性能。

2. 结构风振分析:对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结构来说,风振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结构设计师需要进行风振分析,以确定结构的风振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抑制。

五、建筑结构设计规范1. 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在进行结构设计时,结构设计师需要遵守国家的建筑设计规范,如《建筑结构荷载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为结构设计提供了一些基本的限制和要求。

结构力学知识点超全总结

结构力学知识点超全总结

结构力学知识点超全总结结构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受力和变形的力学学科,它是很多工程学科的基础,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

以下是结构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1.载荷:结构承受的外力或外界加载的活动载荷,如重力、风荷载、地震载荷等。

2.支座反力:为了平衡结构受力,在支座处产生的力。

3.静力平衡:结构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力分析满足力的平衡条件。

这包括平面力系统的平衡、剪力力系统的平衡和力矩力系统的平衡。

4.杆件的拉力和压力:杆件受力状态分为拉力和压力。

拉力是杆件由两端拉伸的状态,压力是杆件由两端压缩的状态。

5.梁的受力和变形:梁是一种长条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使用。

梁的受力分析包括剪力和弯矩的计算,梁的变形包括弯曲和剪切变形。

6.悬臂梁和简支梁:悬臂梁是一种只有一端支座的梁结构,另一端自由悬挂。

简支梁是两端都有支座的梁结构。

7.梁的挠度和渐进程度:梁的挠度是指结构在受力后发生的形变。

梁的渐进程度是指梁的挠度随着距离变化的情况。

8.板和平面受力分析:板是一种平面结构,它的受力和变形分析和梁类似。

平面受力分析是一种在平面框架结构上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9.斜拉索:斜拉索是一种由杆件和拉索组成的结构,它广泛应用于桥梁、摩天大楼等工程中。

斜拉索的受力分析包括张力和弯矩的计算。

10.刚度:刚度是指物体在受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刚度越大,物体的变形越小。

刚度可以通过杆件的弹性模量和几何尺寸进行计算。

11.弹性和塑性:结构的受力状态可以分为弹性和塑性两种情况。

弹性是指结构受力后能够恢复到原始形状的性质,塑性是指结构受力后会产生永久变形的性质。

12.稳定性和失稳: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保持原始形状的能力。

失稳是指结构在受力过程中无法保持原始形状,产生不稳定状态。

13.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的力学特性: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是两种常见的结构截面形状。

矩形截面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而圆形截面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计划200字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计划200字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计划200字第一部分:建筑力学基础知识1.1 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力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掌握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 学习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1.2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 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习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掌握力学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3 建筑结构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 学习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 掌握建筑材料的施工和加工工艺第二部分:结构力学基础知识2.1 结构受力分析- 学习结构受力的基本原理- 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理解结构受力的影响因素2.2 结构设计原理- 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习结构材料的选用和设计- 掌握结构设计的施工和加工工艺2.3 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了解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概念- 学习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 掌握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设计原则第三部分:建筑力学与结构实践3.1 结构力学实验- 参与结构力学实验课程- 学习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3.2 建筑结构设计实践- 参与实际建筑结构设计项目- 学习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 掌握结构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3.3 结构施工实践- 参与建筑结构施工项目- 学习结构施工的实际操作方法- 掌握建筑结构施工的实际技能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学习计划,我将全面掌握建筑力学和结构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将来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和实验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我相信在学习和实践中,我将迎来更多挑战和机遇,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专业人才。

结构专业基础知识..

结构专业基础知识..

结构专业基础知识一、工程材料与力学1. 普通混凝土材料普通混凝土是建筑结构和工程结构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材料,它主要由水泥、石子(或砂)、水等经过混合、加工制成。

该材料的优点在于它的制造成本较低,施工方便,荷载承受能力较强等。

不过,它的弱点也同样显著,比如在长时间的使用和腐蚀过程中,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容易发生变化,最终会对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2. 钢材料钢材料是建筑结构和工程结构中另一个常用的材料,它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都非常出色,所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和复杂的工程结构,如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等。

不过,同时也要注意钢材料的保存和保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钢材料可能会发生腐蚀和锈蚀,降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 力学基础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它在结构工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结构工程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比如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才能够设计出稳定和安全的结构。

二、结构分析1. 静力学分析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外力和内力的平衡关系的科学。

静力学分析是设计和分析结构的基础,任何建筑工程或结构,都必须首先进行静力学分析,以确认其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2. 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所受外力和内力的平衡关系的科学。

在结构工程中,动力学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结构在地震、风、水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情况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

3. 梁、柱和板的分析梁、柱和板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关键构件,对它们进行结构分析十分重要。

梁的分析一般需要考虑其截面和材料等因素;柱的分析要注意其受力情况、长度和屈曲等问题;板的分析则需要考虑其边界条件、荷载分布和材料性质等因素。

4. 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先进的结构分析方法,它将结构分成小的单元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单元受力情况进行计算,然后将结果组合起来得到整个结构的受力情况。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对更加复杂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是建筑经济管理、村镇建设、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领会必要的力学概念, 掌握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 了解常见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 能理解建筑工程中的一般结构问题;明确结构施工图的内容, 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能识读结构施工图。

3.教学基本要求(1)平面力系和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是力学部分的重点, 教学中应讲练结合, 并安排适量的课外练习;(2)构造要求是结构部分的重点, 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中应从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入手, 着重讲清内力分布与构造的关系, 以便学生理解, 切忌死记硬背;(3)抗震构造措施分散安排在相应章节讲授, 教学中应注意与非抗震构造的比较, 以利学生掌握;(4)结构施工图部分是本课程的落脚点, 应结合施工图讲解, 并应使学生识读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屋盖施工图各一套;(5)结构标准图是一个重要内容, 各教学班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教学。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包括两大部分: 即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基础知识。

在学习建筑力学时, 以数学、物理等课程为基础。

同时, 建筑力学部分的知识又是学习建筑结构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若前部分力学知识学不好, 将会给后部分的学习带来困难。

另外, 本课程又以《建筑识图与构造》为基础, 并与之相配合, 利用识图和构造知识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

同时又为《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 教学过程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结构力学重点突击

结构力学重点突击

结构力学重点突击!一,结构力学的三要素:1,力系的平衡条件或运动条件.2,变形的几何连续条件.3,应力变形间的物理条件.二,结构力学的任务:根据力学原理研究在外力和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以及结构组成规律:包括以下的方面: 1,讲座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2,讲座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强度和刚度的验算.3,讨论与结构稳定性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反应.三,结构简化:1,结构体系的简化.2,杆件的简化.3,杆件间连接的简化.4,结构与基础间连接的简化.5,材料性质的简化.6,荷载的简化.四,结构从几何角度的分类:1,杆件结构,横截面尺寸要比长度不得多,如梁拱桁架刚架2,板壳结构,厚度比长度和宽度小得多,如楼板, 屋盖.3,实体结构,长宽厚,三个尺度大小相仿,如重力坝.( 以上内容重点看看第一章,掌握结构力学的基础知识)五,力学与位移法的要点1,力学的要点发以静定结构为基本结构,将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根据变形条件建力立力法方程并求解.2.位移法的要点1,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结构独立结点的位移,2,位移法的基本方程是用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3.建立基本方程的过程分两步:1,把结构拆成杆件,进行杆件分析,得出杆件刚度方程,再把杆件综合成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得出基本方程.2,杆件分析是结构分析的基础,杆件的刚度方程是位移法基本方程的基础.六,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1,一个刚片与一个点用两根链杆相连接,且三个铰不在一直线上,则组成几何不变体整体,且没有多余约束2,两个刚片用一个铰与一根链杆相连接,且三个铰不在同一直线上,则组成几何不变整体,且没有多余约束3,三个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连,且三个铰不在同一直线上,则组成,几何不变整体.且没有多余约束4,两个刚片用三根链杆相连,且三链杆不交于同一点上,则组成几何不变整体,且没有多余约束.七:弯矩图与影响线的差异弯矩图表示在荷载作用下结构杆件任一截面的弯矩大小.影响线则表示单位荷载在不同位置某一截面内力的变化情况(图)!重点例题与习题第二章习题2-1a 2-8 2-9第三章习题3-8a P56页的刚架内力图的作法附加题可做做习题3-3第四单P123页影响线的做法并掌握用机动法与静力法做影响线的基步骤!第五章例题5-6 习题5-7 5-8 必须知道P175前四个图面积和形心位置掌握积分法与图乘法给定点位移!第六单力法的基本概念P211例题解题步骤习题6-3 力法的基本解题步骤见例题6-1 熟悉对称计算与拱的基本解题思路第七章位移法的原理第七章第二节表示7-1 几种常见等截面杆件的固端弯矩和剪力,P284解题的步骤重点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第十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力的概念及基本规律一、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是物体改变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三要素大小(单位N kN )、方向、作用点。

力是矢量。

二、基本规律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二力平衡条件(必要与充分条件)作用在同一刚体(形状及尺寸不变的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必定平衡。

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非刚体不一定成立。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可以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也可以根据三角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

如果某力与一力系等效,则此力称为力系的合力。

在刚体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5、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不会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同一刚体。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 汇交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在图上进行合成也可以进行解析求解。

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 x 和F y 分别称为力F 在坐标轴X 和Y 上的投影,当投影指向与坐标轴方向相反时,投影为负。

注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 x 和F y 是代数量,力F 的分力F x / 和F y /是矢量,二者绝对值相同。

显然二、合力投影定理121121......nRx x x ix nx ixi nRy y y iy ny iyi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 或者于是,得到合力投影定理如下:力系的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F Rx 或F Ry ,等于力系中分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三、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RF==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RF===或者11nixiniyiFF====⎫∑⎪⎬∑⎪⎭于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也可解析地表达为:力系中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

合力矢量等于零这一条件,在力多边形上表现为,各力首尾相连构成的力多边形是自行封闭的。

从而得到了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该力系的力多边形是自身封闭的力多边形。

第三节平面力偶系一、力对点的矩,合力矩定理1、力对点的矩确定力使物体绕点转动效果的这个代数量±Fd,称为力F对点O的矩。

点O称为矩心,点O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d称为力臂。

力对点的矩的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之积,力F对O点的矩用符号Mo(F)表示,即Mo(F)=±Fd当力臂d=0,即力F的作用线通过矩心O点时,Mo(F)=±Fd=0二、力偶及其基本性质1、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称为力偶。

2、力偶的性质(1)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等效代换,也不能用一个力来与之平衡,这就是力偶的第一个性质。

力偶与力同属于机械作用的范畴,但又不同于力。

因此力偶与力分别是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2)力偶使物体绕其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的转动效果,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这个效果完全由力偶矩来确定。

力偶矩是力偶使物体转动效果的度量,其绝对值等于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之积,其正负号代表力偶的转向。

力偶矩用符号M表示,则M=±Fd力偶矩与力对点的矩的单位一样,也是牛顿·米(N·m)。

衡量力偶使物体转动效果的三要素:力偶矩的大小、力偶转动方向、力偶作用的平面。

力偶矩与力对点的矩无论在物理意义上还是在数学定义上都有相似之处。

但力对点的矩一般地说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对不同的矩心力的转动效果不同。

而力 偶则相反,力偶使物体绕不同点的转动效果都是相的。

推论一: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不会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即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与力偶在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

即力偶有可移转性。

推论二:在保持力偶矩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随意地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 以及力偶臂的长短,而不会影响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即力偶有可调整性。

力偶三要素:大小、转动方向、作用平面 三、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1、设物体上的同一平面内作用n 个力偶,其力偶矩分别为M l ,M z ,…,M n 。

各力偶所产生的转动效果的总和与一个矩为M 的力偶所产生的转动效果相同.1ni i M M ==∑平面力偶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偶,此合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力偶系中各力偶的力偶矩的代数和。

2、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平面力偶系可以用它的合力偶来等效代换,因此,合力偶的力偶矩为零,则 力偶系是平衡的力偶系。

由此得到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力偶 系中所有各力偶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即10ni i M M ===∑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一、力向已知点的平移力的平移定理:作用在刚体上点A 的力F 可以等效地平移到此刚体上的任 意一点B ,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F 对新的作用 点B 的矩。

(1)平移力F 的大小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

(2)一个力可以和一个力加上一个力偶等效。

二、平面一般力系向已知点的简化设物体受平面任意力系作用,该力系由F l 、F 2 、F 3三个力组成,如图a 所示。

在力系作用面内任选一点O ,将各力向点O 简化。

称点O 为简化中心。

应用力的平移定理,将各力向简化中心O 等效平移,得到汇交于点O 的力F /1、 F /2、F /3,其中F /1=F l , F /2=F 2, F /3=F 3此外,还应附加相应的附加力偶.各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用M I 、M 2,M 3表 示,它们分别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O 之矩,即这样,就将给定的平面任意力系通过力的等效平移转化为给定的平面汇交力系和力偶系。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问题转化为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简化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选的简化中心简化,可以得到一个 力和一个力偶。

此力作用在简化中心,它的矢量等于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称为 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

此力偶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的矩的代数和, 称为平面任意力系相对于简化中心的主矩。

/1nRi i FF ==∑主矢1()no o i i M M F ==∑主矩1、主矢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对于给定的力系,选取不同的简化中心,所得主矢相同。

2、各力对点O 的矩不同,所以,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

对于给定的力系,选不同的简化中心.所得主矩一般不同。

力系的主矢可以用解析的方法求得: F /Rx =F Rx = F 1x +F 2x +F ix +…+F nx =1nixi F=∑F /Ry =F Ry = F 1y +F 2y +F iy +…+F ny =1niyi F=∑/R F ==三、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 1、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

即/00RO F M =≠ ,力系简化为一力偶,主矩与简化中的位置无关,向不同点简化,所得主矩相同。

2、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

即/00RO F M ≠= ,力系简化为一合力,此合力的矢量即为力系的主矢F /R ,合力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O 。

3、主矢、主矩均不为零。

即/00RO FM ≠≠ ,力系等效于一作用于简化中心O 的力F /R 和一力偶矩为Mo 的力偶。

可进一步简化为一合力。

4、主矢与主矩均为零。

即/00R O F M == ,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

四、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同时为零,即11100()0nix i niy i n o i i F F M F ===⎫=⎪⎪⎪=⎬⎪⎪=⎪⎭∑∑∑ 由此得出结论: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可解析地表达为: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个任选的坐标轴中每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以及 各力对任意一点的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另外两种表达形式:二力矩方程、三力矩方程(三点不共线)第十二章 建筑荷载及桁架的受力分析 第一节 建筑荷载一、按荷载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恒荷载和活荷载1、恒荷载永久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称为恒荷载。

结构的自重、固定在结构上的永久 性设备等属于恒荷载。

2、活荷载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称为活荷裁。

风、雪荷载等属于活荷载。

二、按荷载作用的范围可分为分布荷载和集中荷载1、分布荷载分布作用在体积、面积和线段上的荷载。

2、集中荷载如果荷载作用的范围与构件的尺寸相比十分微小,这时可认为荷载集中作 用于一点,并称为集中荷载。

第二节 物体受力分析一、约束与约束力约束:是指限制物体运动或位置的装置。

在建筑结构中,这种约束装置常称为支座。

约束(支座)对被约束的物体(构件)有作用力,称为约束反力或支座反力。

约束反力的方向与被约束的物体(构件)的运动趋势相反。

反力由荷载引起,即约束反力或支座反力是被动力,荷载是主动力。

1、柔性约束柔索约束由软绳、链条等构成。

柔索只能承受拉力,即只能限制物体在柔索 受拉方向的位移。

所以,柔索的约束力F T 通过接触点,沿柔索而背离物体。

2、光滑面约束光滑面约束是由两个物体光滑接触所构成。

光滑面的约束力作用于接触点,沿接触面的法线且指向物体。

3、圆柱铰链约束4、铰支座铰支座有固定铰支座和滚动铰支座两种。

(1)固定铰支座固定铰支座的约束功能与铰链约束相同。

(2)滚动铰支座滚动铰支座的约束功能与光滑面约束相同。

简支梁:约束情况5、固定端支座二、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包含两个步骤。

1、把所要研究的物体单独分离出来,画出其简图。

这一步骤称作取研究对象或取分离体。

2、在分离体图上画出研究对象所受的全部力,这些力包括荷载以及约束力。

这一步骤称作画受力图。

分离体内各构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分离体的内力。

分离体以外的物体对分离体作用的力,称为分离体的外力。

在受力图上只画外力,不画内力。

内力、外力因分离体不同而相互转化。

第三节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分析衍架结构特点是:(1)所有各结点都是光滑铰结点。

(2)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链中心。

(3)荷载均作用在结点上。

由于上述特点,衍架的各杆只受轴力(轴向拉力、轴向压力)作用.内力:因外力引起的杆件内内部质点间的相互作用桁架的内力分析即求各杆件的轴力。

桁架内力分析方法有1、结点法2、截面法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零杆的判定:(1)二杆结点上无外力作用,如此二杆不共线,则此二杆都是零扦(图a)。

(2)三杆结点上无外力作用,如其中任意二杆共线,则第三杆是零杆(图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