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必记知识点(一)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学必记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必记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必记知识点学前教育是指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作为学前教育学的学习者,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一、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儿童发展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学前教育学理论等。

在学前教育学的研究中,儿童发展理论被广泛运用。

其中包括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爱泼斯坦情感发展理论等。

教育心理学理论则重点关注幼儿的学习心理、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学前教育学理论则紧密结合实践,研究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学前教育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知识点。

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社会需求、教育改革等紧密相关。

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前教育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学前教育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前教育的课程包括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品德与生活教育等。

对于学前教育学的学习者来说,了解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四、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学前教育学中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学前教育中,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学前教育的评价与反馈学前教育的评价与反馈是学前教育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前教育的评价应当综合考虑幼儿的智育、体育、美育和品德与生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同时,及时给予幼儿正面的反馈,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认知。

六、学前教育的家园合作学前教育的家园合作是学前教育学中需要关注的知识点。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学的学习者应当了解如何与家长有效地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七、学前教育的专业素养学前教育学的学习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学前教育学是指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儿童在0-6岁这一重要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前教育学,以下是一些必备的知识点。

一、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的核心是根据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活动。

儿童的发展可以分为认知、语言、身体、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了解这些关键阶段对于设计教育方案至关重要。

1. 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迅速增长,他们开始理解和解决简单问题,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2. 语言发展:儿童在学前阶段发展语言的能力非常关键。

他们能够掌握词汇,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语法结构。

3. 身体发展:学前阶段是孩子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通过运动和玩耍来提高协调性、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4. 社交发展:学前儿童开始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相互交流和合作。

他们培养了友谊和共享的意识。

5. 情感发展:学前阶段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并学会兼顾他人的情感。

二、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为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需要符合一些基本原则。

1. 平衡性原则:教育活动应该平衡地涵盖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以保证他们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2. 适应性原则:教育活动应该根据个别儿童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3. 互动性原则:教育活动应该鼓励儿童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连接。

4. 渐进性原则:教育活动应该根据儿童的认知和发展水平,有计划地逐步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5. 综合性原则:教育活动应该将不同领域的学习融入其中,让儿童在多个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教育环境的创设学前教育需要提供一个适合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环境要素。

1. 安全舒适:教育环境应该给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干净的空间,让他们放心地探索和学习。

2. 视觉刺激:环境中需要提供各种有趣的视觉刺激,如鲜艳的色彩、图画和绘本,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对象、任务及发展一、填空1。

教育是人类为了,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2。

这种贯穿人的一生和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的教育称为教育。

3.学前教育的价值,它具有性,性, 性。

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三者的整合。

5.学前教育泛指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教育、教育和教育。

6.我国古代就有一些思想家总结了儿童出生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如著的《》。

7.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

8.对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3~6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9.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为依据的。

她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适宜的。

10。

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11.著有《新幼稚教育》的幼儿教育家,曾在北平主办 . 12。

学前教育是从德国教育家开始创立的。

13.古罗马教育家,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里开始.二、选择1。

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学前公共教育主张的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康有为2.世界上第一个做出年龄分期尝试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3. 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母育学校》 D.《三字经》4。

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公共学前教育的人是().A.陈鹤琴 B.孔子 C.蔡元培 D.康有为5。

主张“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陶行知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三、辨析1。

花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可算是一种有利的投资。

2. 儿童早期既有学习的需要,而且也有学习的能力。

四、名词1.学前教育学2。

教育五、简答1.简述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2.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3.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

六、论述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填空1.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新拉纳克创立,这是他在历史上为式人阶级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第一章百年中国学前教育1、识记:(1)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1816年, 英国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1837年,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花园"(2) 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的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其学前教育思想;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其次是强调教育应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

还提倡“否定教育",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至,首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儿童的本性。

福禄贝尔: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人.认为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

“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杜威:美国教育家——儿童中心论者。

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倡“做中学",即从做事情而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即“作业"。

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创办了“儿童之家”。

主要著作有《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童年的秘密》和《有吸引力的心智》。

(3)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制订并在全国范围内颁行。

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但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

⑷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历史及基本理论框架的一门学科。

2、领会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原因:1、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学前教育学是指对 0-6 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学前教育学领域,有许多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需要教师和专业人士熟练掌握。

以下是一些学前教育学中的必背知识,涵盖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1. 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学前教育:指0-6岁儿童在未接受义务教育前,接受的早期教育。

目的是促进儿童综合发展,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教育目标:学前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儿童综合素质,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方法:学前教育注重通过游戏、亲子互动、情感交流等方式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教育活动。

2. 学前教育学发展历程学前教育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传统阶段:以“放养式”教育为主,重视孩子的生存与发展,但教育内容和方法较为单一。

•现代阶段:注重个性化教育,提倡启发式教学,重视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未来趋势: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包容性教育和终身学习,倡导多元化、平等化的教育模式。

3. 学前教育学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在认知发展中的主动探索和适应过程,提倡“构建式学习”。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受文化环境影响,注重社会互动与情境创设。

•艾森克的情绪智力理论:强调情绪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情绪智力对生活和工作都是重要的。

4. 学前教育学实践经验•创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提供安全、温馨、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运用教育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教育游戏可以引导儿童学习,培养其综合素质。

•家校合作:家庭是儿童最初的教育环境,学校和家庭要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发展。

以上是学前教育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并注重这些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学前教育学必考知识点大一

学前教育学必考知识点大一

学前教育学必考知识点大一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涉及到儿童的认知、德育、体育、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大一学前教育学必考的知识点: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1. 学前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2.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功能
3. 学前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借鉴
二、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
1.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2.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3. 学前儿童情感、社会发展的特点
三、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1. 学前教育的智育目标、品德目标、体育目标和艺术目标
2. 学前教育的任务和方法
3.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和过渡问题
四、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教育
1. 游戏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 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和方法
3. 游戏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五、学前教育的教学环境和教具
1. 学前教育的教学环境要素和特点
2. 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教具和玩具
3. 教具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和运用
六、学前教育的评价和研究
1. 学前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2. 学前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3. 学前教育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以上是大一学前教育学必考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复习,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应用。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1.幼儿发展理论:学前教育学的基础是对幼儿发展的理解。

主要的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伯努斯的社会认知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对于了解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会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幼儿的各个发展领域:幼儿教育关注幼儿全面的发展,主要包括语言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和身体运动发展。

了解这些发展领域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指导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幼儿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包括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同时,学前教育还应遵循一些原则,如以儿童为中心、全面发展、个别差异和循序渐进等。

4.幼儿教育环境与教育活动:幼儿教育环境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物理环境要求安全、舒适、有吸引力,社会环境要求有良好亲师关系、合作学习氛围等。

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包括自主活动、游戏活动、故事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5.幼儿教育的评估与评价:学前教育需要进行评估与评价,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和教育效果,从而调整教育策略。

评估包括定性与定量评估,如观察、访谈、问卷等;评价则是对幼儿发展情况的综合判断和评定。

6.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关键角色,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包括了解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能够进行教育规划与设计、具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与家长合作等。

7.家庭与学前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环境,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

学前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协同育人,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学前教育机构也需要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

8.国际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学前教育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各国家的学前教育实践存在差异。

国际比较研究可帮助我们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特点、经验和不足,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学前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内容要点绪论一、学前教育学的涵义(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二)学前教育学的两层含义一是作为教育学科分支之一的学前教育学。

作为分支的一个学科,学前教育学是复数形式而非单数的,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学论、学前教育史、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管理等分支领域;二是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学前教育学”有时也可称“幼儿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论”等,它是随着幼儿教师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861年,兰格将福禄培尔生前发表的15篇有关幼儿园教育的论文汇集出版,取名《幼儿园教育学》(Pedagogics of the Kindergarten),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以幼儿园教育学命名的著作,标志学前教育学的独立。

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前教育学的任务1。

研究学前教育现象2。

研究学前教育问题(二)研究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1。

有助于读者了解、认识学前教育2.指导学前教育实践三、学前教育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二)文献法:文献法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

(三)调查法:调查法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做出概括(四)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构成要素、类型和任务一、学前教育的含义、构成要素(一)学前教育的含义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学前教育及其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也叫学前公共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

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专业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

也是历史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原意为“儿童的花园”),他被称为“学前教育之父”。

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时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化
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3、教育质量的提高
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
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为武昌蒙养院)。

(二)旧中国的幼儿教育
陶行知——南京燕子矶乡村儿童团(抨击旧中国的幼儿园害了三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倡“生活化,平民化”的教育)。

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
(三)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历史的转折
2、曲折起伏的前进
3、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1)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多形式、多渠道发展
(2)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1989年6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草案),并于1996年6月正式施行。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12年10月,中国教育部网站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