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专题4.5压轴题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奇招制胜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全突破含解析精品

【问题阐述】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又叫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小尺度的分异规律。
这种规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少,但在个别自主命题的省份出现过,且是以综合题的形式,所以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但也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引起的因素有: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北极地区冰原带无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地形起伏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内地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热带荒漠带沿纬线呈带状分布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或直逼海岸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延伸广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灌溉【典例】(2016?上海卷)(二十二)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地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总结

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南北延伸、东西更替更替的分布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东西更替更替的分布特点。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带不能向东深入,而仅局限与沿海一带。
澳大利亚西海岸
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地形平坦、大分水岭对东南信风的阻挡。(地理纵横)
秘鲁沿岸
秘鲁寒流的影响、安第斯山的阻挡。
索马里沿岸
索马里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呈现类似于荒漠化景观。
塔尔沙漠
西南季风影响小,气候干旱降水少
人为原因:古代对植被的破坏。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
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
温带季风气候
俄罗斯远东地区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作用(迎风坡)
温带大陆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
尽管这里东西距海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该地处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山脉东侧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
亚寒带气候
地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总结
全球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气候大类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等高线延伸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 比较普遍,如华北平原、沙漠中的绿洲、南美南端东西差异 水热 海拔 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垂直地带性) 从山麓到山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 影响因素:海陆分布,洋流,地形,水分等。 状况 高度 顶更替 然带 主要是由于距海远近引起的水份差异 在中纬地区表现明显
巴塔哥尼亚高原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湿润地区:选择相应的适生树种,植
树造林。
2、干旱地区:培育适应当地水分条件的
灌丛群落。
3、草原自然带:退耕还草 4、森林自然带:退耕还林 5、湿地区域: 退耕还湖
小结
分异规律
形成 影响 基础 因素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
非在培纬异(地海育纬带 拔 适度规性高应度分度当地律异相地地规同水带律的分带概山条分念坡件性:两的侧灌),丛向群阳落热量坡。接受的太太辐阳辐阳射射量较多,纬纬气温线度偏高延更,雪伸替融化较快低洲向,雪纬沿南线位和 北2置0较高的0高E;经纬自线然地,带区自变,赤如化道非 干湿度(经度) 水 海陆 经线延伸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 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
明显
替、变化
小结 分异规律
更替方向
纬度的
自
地域分
然
水异
地 理
地平
带 性
经度(干 湿度)的
环
分 异
地域分异
境 的
规 律
垂
山地的 垂直地
差
直 域分异
从低纬 到高纬
从沿海 到内陆
从山麓 到山顶
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60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优秀课件】

非地带性是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 、地势起 伏、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决定的自然综合体的分异规律。海陆 分异,海底地貌分异,陆地上大至沿海-内陆间的分异、小至区 域地质、地貌、岩性分异,以及山地、高原的垂直分异,均属非 地带性分异范畴。
知识梳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
1、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 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 了变化。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 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
3、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 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 山系的阻挡作用。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河流横截面及其两侧地质剖面示意图,两侧坡地均森林茂密,但 景观差异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河谷南北两坡植被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岩性 D.蒸发 2.该区域 A.砂岩形成前持续发生沉积作用 B.侵蚀面伴随地壳抬升过程形成 C.砂岩形成后持续发生沉积作用 D.侵蚀面在流水侵蚀过程中消失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 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 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 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知识梳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1、地壳物质组成 2、海陆分布 3、地形起伏 4、局部环流或洋流 5、地壳运动 6、局部水分变化 7、矿产资源的分布
知识梳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案例
4、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知识梳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案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2.13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北半球 中低纬 度大陆 东、西 两岸
东西两 岸自然 带的分 布纬度 应该大 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 然带向较低 纬度延伸, 大陆西岸自 然带向较高 纬度延伸
大陆东岸自 然带向较高 纬度延伸, 大陆西岸自 然带向较低 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 纬度,大陆 东岸是寒流, 降温减湿。 大陆西岸是 暖流,增温 增湿
[答案] (1)D (2)C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的判断方法 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海拔高度,按 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 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 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角度: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右图是“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
1.影响自然带a呈狭长分布并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水分 B.地形 洋流 C.洋流 水分 D.热量 地形
[解析] a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受秘鲁寒流的影 响,分布的纬度较低,向北延伸,受东侧安第斯山脉阻挡, 分布呈狭长状,因此B选项正确。
[答案] B
2.关于b、c自然带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自然带的生物量大于c B.b自然带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较c显著 C.c自然带的热量条件优于b D.c自然带的年降水量多于b [解析] b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处受西侧 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形成温带荒漠景观,可排除C、D项; b、c处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都较大,排除B选项,A为正确 选项。 [答案] A
(2015·江苏卷)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 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 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 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又称隐域性。
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完整和不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例如,由于岩石组成、地形起伏、地质构造等所引起的大的山地、高原、平原等都是典型的非地带性自然综合体;又如,在母岩、地形、排水条件等非地带性成土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隐域土,虽与一定的生物气候条件相联系,但其形成和分布都不受生物气候地带的严格制约。
同样,受局部地形或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隐域植被,可分布在不同的植被地带内,夹杂在显域植被中间,不形成独立的植被地带。
●非地带性因素有哪些解析:总的来说,非地带性因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类。
1.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3.局部环流和洋流:如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
又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4.局部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7.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动都可以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改变等等。
●非地带性因素与地带性因素有何关系解析:两类因素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2.地带性因素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下图为“北美洲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②地相比,④地( )A.夏季气温较低B.夏季水源紧缺C.森林覆盖率较高D.冬季降水更多2.图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使该山脉以西的水平自然带( )A.出现缺失B.发生改变C.分布受限D.东西展宽解析:1.B 2.C 第1题,由经纬度可知,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④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B项正确。
第2题,图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使该山脉以西的水平自然带东西方向的延伸受限,故C项正确。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能反映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下图示意某高原植被的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与图中热带雨林的形成无关的是( )A.低气压带B.洋流C.信风D.地形4.比较图中热带雨林与热带稀树草原两种植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植被的形成都是地带性因素B.热带雨林植被的形成是非地带性因素C.热带雨林地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D.热带稀树草原气温更高解析:3.A 4.B 第3题,该地位于巴西的东南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第4题,该地的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指出青藏高原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据此回答第5题。
5.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可能会导致其与同纬度山脉相比( )A.垂直自然带数量多B.森林的分布上界低C.雪线海拔高D.相同自然带海拔低解析:5.C [青藏高原热岛效应会使得同一海拔,青藏高原的温度比同纬度山脉高,因此森林的分布上界青藏高原更高;相同自然带海拔分布也较高;雪线海拔也较高,C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②为 ( )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7.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解析:6 A 7 D第6题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植被应该为草原,故选A项。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特色专题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课件

1.这片热带雨林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热带雨林景观一般具备的特点有( ) A.叶面宽,四季开花结果 B.树木高大,但层次结构简单 C.植物众多,有巨厚的腐殖质层 D.冬季落叶,有块状根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的 能力。这片热带雨林分布在高海拔的沟谷地带,体现了非 地带性分异规律。第2题,本题考查植被的特点。热带雨林 树木高大,层次结构复杂,四季常青;由于雨水多,不可 能保存有巨厚的腐殖质层。 答案:1.D 2.A
实例
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的 地带分异
南美大陆西岸 3°S~30°S之间 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 洋水汽的输入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自北向南是热带雨 林带(北)、热带稀树 草原带(中)、热带荒
漠带(南)
南美大陆东岸形成 温带荒漠带(巴塔
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 风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中)、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 海拔高,气温低,
呈现热带稀树草原 降水少,不能形成
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实例
马达加斯加岛 东部的热带雨
林带
巴西高原东南 部的热带雨林
带
南半球缺失寒 带苔原带和亚 寒带针叶林带
天山、昆仑山 山麓的绿洲
形成原因
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为暖湿 气流
读理想大陆局部自然带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图中①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6.B 7.C 第6题,该山地南北两侧 基带主要为温带荒漠带,地处温带内陆的天 山山脉符合条件。第7题,天山北坡水汽主 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北坡水分条件好,森 林面积大;自然带4较自然带3植被条件好, 自然带4土壤有机质多,且分解作用弱,有机 质储量高,土壤肥沃。
该山地可能位于( )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3、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3、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3、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4、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4、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4、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4、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5、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案例
5、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5、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案例
2、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例如,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 林带,而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
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 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
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 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 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读某山地自然带分布
A亚洲中部 B非洲中部
示意图(图5),完成题。C南美洲西部
D欧洲南部
影响该山地基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解析] 8.A 9.B 第8题,同类自然带,北坡的分布高度低于南坡的,表明为北半球 的某山地。欧洲南部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山麓地带为常绿硬叶林带,不可能是荒漠 带;亚洲中部山地的山麓地带多为温带荒漠带和温带草原带。第9题,山地基带与当 地水平自然带类型相一致,该山地基带为荒漠带,是由距离海洋较远,降水较少所致。
5、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6、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非地海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总结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总结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总结 [注意] 地带性因素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因素影 响是局部的、特殊的;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 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在这两种因素 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非地带性分 异规律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 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 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 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 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的 很不完整或很不鲜明。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
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 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解析] 1.B 2.D 第1题,结合经纬网可 知,该岛地处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北风。 第2题,该岛屿甲、乙两处分别出现森林 与荒漠草原景观,是由于受地形影响,甲处 地处东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地形抬升作 用明显,降水丰富;乙处位于东北信风的山 地背风坡,降水少。因此两处景观的分布 体现了自然带的非地带性。
图4示意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1. .该山地可能位于( ) 2. A.喜马拉雅山脉 3. B.天山山脉 4. C.阿尔卑斯山脉 5. D.落基山脉
•.该山地( ) •A.北坡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热量条件差,森林带面积比南坡的小 •C.自然带4土壤较自然带3土壤肥沃 •D.自然带9降水量最大,自然带1降水量最小
非地带性分异规 律的影响因素
一.地壳物质组成 二.海陆分布 三.地形起伏 四.局部环流或洋流 五.地壳运动 六.局部水分变化 七.矿产资源的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某人在夏威夷群岛中较大的岛屿——瓦胡岛上 旅游,他发现甲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而乙处是荒 漠草原。图6为瓦胡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10~11题。
1关于图中四地风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东南风 ②——东北风 ③——西北风 ④——西南风 2甲处森林景观和乙处荒漠草原景观的分布体现 了自然带的( )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