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度假村项目案例分析-老年公寓模式

合集下载

养老度假村项目案例分析-老年公寓模式

养老度假村项目案例分析-老年公寓模式

养老度假村项目案例分析——老年公寓模式老龄化指的是在社会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对于老龄化,国际上最简单的评判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7%。

2007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人,占总人口数的7.7%。

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

我国自1999年以来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

新世纪开始银发浪潮滚滚而来,而且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来势凶猛。

因此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和居住问题是摆在我国和各个城市面前的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人选择养老和住宅的方式,由于历史和传统观念等原因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

主要形式有与子女共居、与子女邻居、独居,除此以外还有托老所、福利院、临终关怀医院以及老年公寓等。

老年公寓(老年社区)是依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建造的专供老年人居住的住宅。

它既体现老年人养老居住,又能享受到各方面社会化服务的住宅。

老年公寓兴起于北欧一些国家,90年代在美国一些城市发展起来,成为房地产业的新兴领域。

中国的北京、天津、大连等城市近几年也相继建成老年公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念的变化,老年公寓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一、老年公寓需求的不断增长。

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大连等大城市也快速进入老年型城市。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

老年人口系数是指一定时点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人口老化的程度(《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陈朝先著,1998年版)。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

又据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人数将从2000年的0.94亿(占总人口的7.3%),增加到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的22.6%)(北京大学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网站提供)。

智友老年公寓案例分析及规划设计建议

智友老年公寓案例分析及规划设计建议
老年公寓将逐步从主城区向城郊转移 老年人进入养老社区的目的就是安享晚年和健康长寿,因此对环境质量要求较多,而现有的养
老院、福利院因历史原因,大多选址于市中心,噪音和空气污染相当严重,相信随着老年人对养
老质量要求的提高,其老年住宅从主城区向城郊转移将成必然之势,且唯有城郊独特的地理环境 才能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特殊要求。 “山水型老年公寓”将更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居住的要求更加讲究。他们年轻时由于竞争环境和迫于
结论: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2030-2040年会面临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
“4•2•1家庭”催生老年住宅的产生和发展
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已经转变,“度假养老”观念逐步形成
国家鼓励老年人住宅地产的开发,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扶持
建设老年公寓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时代的使命!
老年社区的兴起
Ø 老年公寓建设兴起于70年代的北欧。 Ø 我国第一个老年公寓于1986年6月诞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是由社会集资兴办并向全国开放的民营福 利企业。 Ø 北京市第一个老年公寓是1991年由清华园兰照院改造而成的。 Ø 1990年上海首家老年公寓在浦东落成。 (江泽民总书记为之题词:“浦江夕阳诗如画,秋色黄花送晚情。”) Ø 据统计1998年10月我国有800所老年公寓社区。 其中规模较大、设备齐全、知名度较高的有浙江省永嘉县乐山庄、天津鹤童老年公寓、上海众仁
阳红老年公寓、郑州爱馨老年康乐苑。
模式
“社区+医院+地产”模 式
代表案例
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
典型特征
以长庚医院雄厚的医疗资源为 后盾,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银发 地产社区
模式点评
1.是全国首家推行会员制新型养老模式的国际敬老院,它开 创了敬老院与俱乐部相结合的崭新模式; 2.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养老敬老事业相结合,创立了中医药健

老年公寓实例分析

老年公寓实例分析

潮湿区域使用了洁福防滑地 面材料:柏莱安全标准,R10 防滑等级的地板避免和减少 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摔倒的 风险。
第24页/共27页
第25页/共27页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第11页/共27页
第12页/共27页
第13页/共27页
立面采用参 差不齐的设 计,并使用 型钢作为覆 面材料。混 凝土元素填 充在红色金 属立面之间, 楼层高的窗 户形成一种 连续、和谐 的整体。
第14页/共27页
圣特蕾莎养老院扩建
第15页/共27页
建筑师在已经存 在的建筑体量旁 边重新建造了一 个体量作为扩建 项目。原来的建 筑是一个三层高 的楼房,西侧是 一个连续的建筑 外立面正对着 Pica d’Estats 大街。
第19页/共27页
第20页/共27页
第21页/共27页
第22页/共27页
所有的房间都 以一种简单且 合理的方式进 行布局,并且 以中间的一个 内部花园作为 核心进行分散 式的分布。
漕河泾养老院
第23页/共27页
• 该案例是马 达思班建筑 事务所设计 的上海漕河 泾养老院。 该养老院外 观设计大气 而个性,内 部采用防滑 地板避免和 减少老年人 及行动不便 者摔倒的风 险。
第16页/共27页
第17页/共27页
• 建筑师的目标是创 造一个单一的体量。 为了满足养老院的 功能设施要求,新 建成的建体量是原 来建筑的2倍。通 过外墙上的遮阳措 施部分的达到了统 一的效果,遮阳的 百叶解决了原来的 建筑存在的遮阳问 题。垂直铝制百叶 窗改善了室内的光
第18页/共27页
法国米尔库养老院
第6页/共27页
第7页/共27页

太阳城老年公寓案例分析及规划设计建议

太阳城老年公寓案例分析及规划设计建议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东方太阳城相关配套设施
高尔夫球场
俱乐部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商业街
东方太阳城客群年龄及职业
专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北京东方太阳城的主要业主是年龄在56 岁以上的老年人,占 现居住人口比例的80%,是适合生活、适合居住的老年住宅,是优于养老院的养老产品。
东方太阳城入住业主退休前职业构成
案例地面积:3000亩,总建筑面积:320万平米。
建筑类型:一期住宅以六层欧式电梯板楼为主,兼少量板式小高层,主
力面积为60—136平米。 顷目亮点:大开间、小迚深、南北通透的阳光“板HOUSE”空间, 270度豪华观景阳台和大飘窗的设计,8万平米的汇金大道商业街。
综合商场:太阳城购物中心
银行:建行、农行 医院:太阳城老年医疗中心
其他:太阳城国际假日酒庖、温泉健身中心、文化艺术中心、
家政服务 中心、中国邮政储蓄
处处无微丌至的设计,迎合了老人理想生活的需求,塑造 了顷目的核心竞争力。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太阳城项目点评
利用自身完善的服务设斲为老年人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淋浴房: 限客卫;
镜前灯: 主客卫各1个; 梳妆镜: 主客卫各1个; 玱璃托盘两层: 限主卫; 浴巾架: 限客卫; 手纸盒: 主、客卫各1个; 各种开关面板、网话插座: TCL牌(戒同等档次);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其他小五件(例如:合页、门锁):负责安装到位。
太阳城别墅装修
别墅:毛坯 公寓:精装修,装修标准如下: 涂料:室内装修全部采用的是纯天然无任何异味及有毒物质的环保涂料。 厨具、洁具:橱柜全部选用中高档品牌、环保型材料,厨房和卫生间墙面为 高档瓷砖,地面为高档防滑地砖;
备注 预留面层位置 地面砖用户自理 面层乳胶漆用户自理 面层瓷砖用户自理 面层瓷砖用户自理 面漆用户自理 内门框及门扇用户自理

老年公寓案例

老年公寓案例

老年公寓案例老年公寓是为了解决老年人居住和生活问题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居住形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公寓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以某老年公寓为案例,探讨老年公寓的特点、优势和发展前景。

首先,老年公寓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该老年公寓位于城市郊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喧嚣,适合老年人居住。

公寓周边有医院、超市、公园等生活设施,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此外,公寓内部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设有无障碍电梯、扶手等设施,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其次,老年公寓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公寓内设有健身房、图书室、游戏室等活动场所,老年人可以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同时,公寓还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有专业护理人员24小时值班,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的健康监护。

此外,公寓还定期组织健康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再者,老年公寓的管理和运营非常专业。

公寓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

公寓还与当地医院、社区合作,建立了健康档案和应急救助机制,确保老年人在公寓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公寓还定期组织满意度调查,听取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

最后,老年公寓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公寓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未来,老年公寓可以加大对医疗、护理等服务的投入,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养老服务。

同时,公寓还可以与社区、医院等机构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综上所述,老年公寓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形式,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全方位的服务、专业的管理和运营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年人居住观念的改变,老年公寓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养老院优秀案例分析

养老院优秀案例分析

养老院优秀案例分析经典案例:德国的养老社区特点:老年住宅与养老院相结合德国老年产业分为两种体系:社会住宅体系,养老院体系。

社会住宅体系里的老年住宅,内部多为无障碍设计,政府对老人住房采取补贴措施。

在生活援助方面,老年住宅房产主与民间福利团体签订提供服务的合同。

该合同可成为房产主获得建设资金贷款的融资条件。

养老院体系里的老年住宅是一种接近住宅形式的养老院。

在规划上,设计者把社会体系的老年住宅和养老院毗邻建设,以便在设置服务网点和急救站时,两者能共用。

先进的国外养老模式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

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

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

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

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国外养老社区世界上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英国,对老年人采取的社区照顾的模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

这一模式,对于逐渐步入老龄化的中国,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老年公寓特点+规划设计建议+盈利模式

老年公寓特点+规划设计建议+盈利模式

老年公寓室内设计要求
电话通信、宽带网络、电梯、分户空调以及应急求救报警系统等设施要齐全,并安装水、 电、煤分户计量的表具。同时在设计中,从构造的角度出发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住宅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门的宽度要适当增加,地面力求平坦,便于轮椅通过,并在老人经过处预留 安装扶手的埋件;
厨房及卫生间面积要适当加大,便于坐凳或坐轮椅使用; 老人容易失禁,卫生间应靠近卧室,并设长明灯; 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应适当降低安装位置。 ,地面和浴池底都应防滑,浴池、厕所、楼梯及走廊两侧应设扶手,改变方向和高度的地方应用明显色彩; 提高房间照明度,并抑制眩光,据日本分析,照明度需提高2 倍; 老人体温低于常人,采暖地区应考虑提高供暖温度; 厕所宜用推拉门,不用平开门; 厨房内洗涤及灶台和卫生间洗面台下应凹进,以便老人可坐下将腿伸入操作; 老人听力降低,应提高报警响,各种设施上的文字说明应加大,以利老人识别。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老年公寓建筑单体设计要求
单体设计以别墅、多层为主,可以考虑少量小高层产品,主要是从老年人行 动不便的生理特征考虑,楼高不宜超过5 层,而且多层一般应设置电梯,方 便老人的上下。(小高层主要对身体状态相对好的老人考虑) 另一方面,在单体设计上,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室外空间,使居住者足 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阳光和新鲜空气;其次,要具有利于交往的公共空间,为 和谐邻里关系的形成提供必要条件。
➢盈利预测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他们对配套设施的使用率将大大高于普通住宅。如果经营得当, 其盈利能力将高于普通住宅(如下例)。
普通住宅会所收入 老年住宅会所收入
老年住宅与普通住宅的会所收益比较
1000 × 30% × 1000 1000 × 80% × 1000

【案例解析】温都水城金手杖养老公寓模式解剖(附-收费价目表与“清朋华友”组织合作模式)

【案例解析】温都水城金手杖养老公寓模式解剖(附-收费价目表与“清朋华友”组织合作模式)

【案例】温都水城金手杖养老公寓模式解剖(附:收费价目表、与“清朋华友”合作模式)蜗牛老龄事业俱乐部互助&分享&学习名称:水城金手杖国际养生公寓位置:北京昌平区4A级景区温都水城内规模:建筑面积143801.25 平米,其中地下36172.46 平米,地上107628.79平米,共5栋公寓楼呈五塔式,可容纳1495户。

360°全周养老理念:5H+3E模式所谓5H H=Hospital,联合国内心脑血管领域专家型医院——安贞医院,建立安贞联合医院。

距离居所仅200米,空中绿色就诊通道,2至5分钟电瓶车无障碍护送直达。

H=Hotel,酒店医护式管理,建立健康档案,24小时专业人员监护。

医疗信息化服务:安全检测系统、紧急报警系统,红外监控系统,个性化居家管理系统。

H=Home,打造温馨、舒适的个性化居家感受;空中连廊将医院、酒店以及周边商业娱乐广场连接起来,全形态生活圈的无障碍并通。

H=Hot spring,“偏硅酸温泉群落”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温泉理疗的养生功效。

H=Health,室内高尔夫、桌球、乒乓球、健身房、舞蹈教室,还有棋牌室、书画室、图书馆、音乐室、电影播放厅、露天剧场等一应俱全。

所谓3EE=Environment 环境,地处北京中轴线上,国家4A景区、环城水系包围,背靠成熟的社区服务。

E=Entertainment娱乐,温都水城与优势媒体合作,不定期举办的大型文艺活动。

E-Economy 创新“以房养老”模式,以北京市闲置房产,通过权威机构评估,以委托经营方式置换水城“金手杖”的相应公寓类型,免会员费及相应服务费,享受养生公寓的所有贴心服务。

解决老人养老的资金难题,真正做到“以房养老”。

六大会员模式北京温都水城金手杖国际养生公寓设计长期、短期两种模式,六种会员项目。

长期会员模式1、15年会员:除了拥有自身无限期养老服务外,期满前还可拥有直系亲属的续住资格,或者因其它原因退会时返还相应会费的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老度假村项目案例分析——老年公寓模式老龄化指的是在社会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对于老龄化,国际上最简单的评判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7%。

2007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人,占总人口数的7.7%。

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

我国自1999年以来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

新世纪开始银发浪潮滚滚而来,而且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来势凶猛。

因此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和居住问题是摆在我国和各个城市面前的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人选择养老和住宅的方式,由于历史和传统观念等原因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

主要形式有与子女共居、与子女邻居、独居,除此以外还有托老所、福利院、临终关怀医院以及老年公寓等。

老年公寓(老年社区)是依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建造的专供老年人居住的住宅。

它既体现老年人养老居住,又能享受到各方面社会化服务的住宅。

老年公寓兴起于北欧一些国家,90年代在美国一些城市发展起来,成为房地产业的新兴领域。

中国的北京、天津、大连等城市近几年也相继建成老年公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念的变化,老年公寓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一、老年公寓需求的不断增长。

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大连等大城市也快速进入老年型城市。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

老年人口系数是指一定时点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人口老化的程度(《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陈朝先著,1998年版)。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

又据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人数将从2000年的0.94亿(占总人口的7.3%),增加到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的22.6%)(北京大学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网站提供)。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老龄化的发展,我们要建造和发展适合不同老年人的不同要求的各种类型的住宅。

其中老年公寓会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对老年公寓的需求会不断增长。

2.观念的变化。

中国“养儿防老”、“三、四代同堂”的观念和家庭组合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小型“核心家庭”、“三口之家”的比重在不断上升。

而且,目前“四二一”的供养关系不断增加,使中间代所承受的压力很大,家庭矛盾也随之增加。

同时,随着老年人观念的变化,不少老年人更加关心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愿意和子女同住,独老户的比重不断上升。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材料显示,北京市5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中,希望现在住进老年公寓和将来愿意入住的分别为10.4万和30.8万(北京晚报2002年10月19日)。

目前武汉市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以与子女同住为主占65.2%。

有47%的老人希望与子女共同生活,52.4%的老人希望与子女分开居住;现与子女同住的老人中,有64.8%认为这种方式很理想,而有35.2%的老人则希望能分开住;现与子女分开住的老人中,有84.6%仍愿与子女分开住,有15.4%的则希望与子女同住(《城市规划》2002年第3期)。

可见,中国老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而且老人的不同组群选择养老的方式又不同。

文化程度较高,中级以上职称,月收入中等或以上,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者,老年公寓为首选,有的认为“老年公寓是理想颐养天年之所”。

因此随着观念的变化,对老年公寓的需求是加快增长的。

3.社会上的“空巢家庭”逐渐增多。

特别是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地方,由于子女出国等原因,一对老年夫妇家庭占的比重较大。

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180多万的老龄人口中“空巢家庭”已近30%,未来10年,“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重有可能达到90%。

目前天津市内六区的空巢老年人家庭,占总老年户的62.4%,其中独居老人为13%,偶居的占49.4%(《老看住房专题会议论文集》2002年)。

可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家庭的不断增长,那么这部分老人对老年公寓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4.现在的中青年对未来老年人居住方式的选择会有很大的变化。

据武汉市调查,现在的青年人(20-25岁)仅有28.5%,中年人(40-50岁)有42.8%希望将来与子女住在一起(《城市规划》2002年3期)。

当他们进入老年时,由于我国各种老年机构已经完善等原因,其中很多人会选择社会养老的方式。

所以老年公寓的社会需求是逐渐增长的。

5.随着老年公寓数量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一新兴产业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上海市调查,制定上海市2010年老年公寓的发展规划,入住人数取老年人口总数的3%的比例为宜(发达国家一般为4-5%)。

按此比例,到2010年上海市老年公寓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187万平方米(《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18期)。

如将此比例推至全国,那么对老年公寓的需求,已经是很可观了。

所以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同时,随着老年公寓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导致为老人服务产业的发展。

老年公寓的发展,需要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医疗、邮电、通信、文化教育、装饰装修、家用电器、以及家庭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增加就业,引发商机。

二、中国老年公寓的特点老年公寓首先要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和要求。

老年人年纪大、身体虚弱、眼睛不好、牙齿不健、腿脚不灵、消化功能差,有的高龄老人和有各种疾病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还需要生活和医疗方面的特殊护理和服务。

同时中国老年人在生活习惯和观念方面与外国老人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国外老年公寓的模式。

我们应按照中国政府制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养老原则,创建符合我国国情和老年人需求的中国老年公寓。

1.地点的选择。

依照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老年公寓适宜选择在不远离社会,不远离家庭和亲友,空气新鲜,交通方便,有绿化带、公园等环境优美的地方。

2.老年公寓的模式。

国外老年公寓的模式,依据1986年国际慈善机构(HTA)的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标准分为7类:退休和退休前老人居住的住宅;生活基本自理,仅需少许监护和帮助的健康老人住宅;提供全天监护和最低限度的服务和设施的健康老人住宅;专为体力虚弱而智力健全,不需要护理和监护的老人住宅;专为体力尚健而智力衰退并需要个人生活照料和监护的老人住宅;专为体力和智力都衰退并需要个人监护和护理的住宅;专为体力和智力衰退并患有疾病、受伤等的老人入住的注册医疗机构。

又依据各个国家的现状和经验,国外的老年住宅模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种:独立式老年住宅;集合式老年住宅(老年人合住的住宅);护理型老年人住宅以及公立养老院(社会福利性)。

从资金来源划分实际上分为两种:家庭和个人融资;政府和社会融资。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老年公寓的模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种:成套老年公寓住宅;合居老年公寓住宅;护理和医疗型老年住宅或机构(个人支付或政府和社会资助)。

3.设计与配套设施。

老年公寓要按照老年人的特点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从住区规划、设计到配套建筑与设施方面要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

老年公寓宜为低层小高层(有电梯)或平房有小院落,而不宜高塔楼,住房面积以合室、一室、二室小套房为主。

道路要无障碍设计,户内有紧急呼叫与电子安防系统。

居室要阳光充分和通风。

老年公寓要有完备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如医院、健身娱乐、文化教育、图书资料、购物中心、银行、邮局、交流活动、家政服务等。

特别是老年社区内要配备正规定点医院。

该医院应具备治疗、抢救、咨询的功能,这是关系老有所养的重要保障,是老年人进住社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4.规模与档次。

从居者本身的利益。

安全管理和市场需求出发,老年公寓的规模不宜过大,这要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而定。

要依据老年人不同的经济和健康条件以及需求,建设不同档次的老年公寓住宅。

但是中国目前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老年公寓的开发和建设要以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经济承受力和需求为主,而不能片面追求规模与档次。

5.老年公寓的性质。

依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老年公寓以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为好。

老年公寓的租售方式,可以由老人的旧房置换、旧房出租、返本销售入住等进行资金运转。

此外,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助。

福利性的养老机构,则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出资予以建设。

三、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的现状与问题老年公寓特别是独立的老年公寓,在欧美国家发展较早,建设较多,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老年公寓的需求的不断增长,老年公寓在一些城市也相继发展起来,如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独立老年公寓。

它建于北京北部的小汤山,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可以容纳近万老人入住。

它的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服务较好。

上海市是最早进入老年型的城市,老龄事业发展较早。

1990年开办的浦东老年公寓,是全国首批老年公寓之一,目前全市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的床位已达2万多张,相当现有老年人口的1%。

大连市2001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50所,其中老年公寓11所,总床位7993张。

这些城市的老人公寓和养老机构的发展,为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和居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并为总结老年公寓的发展和特点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由于我国老年公寓的发展刚刚起步,从全国范围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

1.老年公寓的建设供不应求。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进住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5%左右。

以我国大连市为例,60岁以上的老人71.1万,占城市总人口的24.9%,若入住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按3%的比例分析,70多万的老年人中,将有近2万人入住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而目前仅有7千多个床位,这远远不能满足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对老年公寓的需求。

2.老年公寓的布局不尽合理。

目前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的建设还没有例入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缺乏从中国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出发,而制定的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

所以目前存在着有的老年公寓虽然环境和物质条件都很好,但地点远离社会、远离亲友。

交通不便;有的居住高层塔楼并密度较高,活动空间少等,这些都给老年人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不便。

3.老年公寓的价位偏高。

有的老年公寓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较好,但是租售价位较高,有的月租价高达2000-3000元,很多老年人只好望洋兴叹。

如上海市选择老年公寓的老人中,86.3%希望每月所需费用不超过1000元(《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1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