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隧道施工的进出洞技术
盾构法隧道进出洞施工风险控制

源深体育中心东端头井封门形式为SMW工法+深层搅拌桩,考虑到挑出去的部位与搅拌桩搭接不好,为了确 保进洞安全在两侧进行旋喷加固。(其中有15根插入型钢,在洞圈区域共有13根(SMW范围1.5X13米))。
60°
60°
常见的基座形式
盾构基座可以采用现浇或预制的 钢筋砼结构或钢结构形式。
双圆基座
砼基座
沪崇苏基座
二、基座最为常见的通病如下
1、盾构基座变形
现象
风险特征:在盾构进出洞中,盾构基座发生变形。 存在风险:出洞时使盾构掘进轴线偏离设计轴线。有时会影响洞圈止水效果,进洞 时拉坏管片,造成渗漏水、碎裂、高差等,严重的影响盾构正常进出洞。甚至不能 进出洞。
盾构法隧道施工进出洞控制重点
1、地基加固 2、密封装置、盾构机设备
3、盾构基座、延伸短轨、后接的前端基座和后靠系统 (包括负环质量)
4、盾构机、起吊设备 5、洞门的处理 6、进出洞的测量 7、盾构进出洞中应注意的环节 8、二次进洞 9、进出洞施工中应急措施
一、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的目的和种类 二、选择地基加固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三、目前地铁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的范围 四、复杂地层或有承压水时应采用多种加固工艺以及调整加固范围 五、地基加固前准备工作 六、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时间与车站开挖之间的关系 七、地基加固中注意的事项之一 八、地基加固的质量检查 九、地基加固质量异常的补救措施
五、地基加固前准备工作-----之二
2、地基加固前应事先通过开挖样沟或其它探摸措施,排摸管线的走向、障碍 物(如原桩基)的位置等。 如发现有管线、桩基等,在加固前应搬迁或保护, 加固过程中遇到不明障碍物或其它因素,改变了原桩位,必须做好书面记录 并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确保加固质量。
盾构出洞技术

浅谈盾构出洞技术摘要:出洞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确保盾构以正确的姿态顺利出洞,防止出现坍塌等事故是施工的重点。
以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1b标金沙江西路站-华江路站工程为例,对出洞施工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盾构;出洞技术;管片1概述出洞是指在盾构机组装完成后,放置在符合设计轴线的基座上,具备掘进、管片安装、背衬注浆条件,利用负环管片、反力架等承受反作用力的设备,将盾构机贯入出洞口进入地层沿所定线路向前推进,直至盾构机完全进入隧道,拆除洞口负环管片、反力架等辅助设施的一系列作业。
在盾构机出洞阶段,应确保出洞段地层的自稳性、确保盾构按照设计线路出洞、防止负环管片的移位、保证出洞段管片衬砌不渗水等。
2出洞施工顺序及技术要求2.1出洞段地层加固为了盾构机顺利出洞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化学注浆、冻结法等方式使出洞段地层具有一定的自稳性;二是通过设置双层挡土墙或双层竖井的方式使出洞段地层具有一定的自稳性。
一般情况下,由于出洞施工场地限制及节约成本的考虑,多采用第一种方式,即通过地质改良使地层具有一定的自稳性,从而确保出洞施工的安全。
地层加固应达到以下目的:①防止设置竖井时造成的围岩松动影响;②确保拆除临时墙后的开挖面具有一定的自稳性;③防止或减少地层损失从而减少地面沉降。
地层加固的常用方法有:化学注浆法、高压旋喷法、深层搅拌法、冻结法等。
2.2辅助设施安装盾构出洞时需设置盾构基座、反力架、负环管片、密封装置等辅助设施。
盾构基座的设置需考虑盾构机组装位置(高度、方向)、盾构机的重量以及盾构机组装后的作业施工性,一般是由工字钢和钢轨等材料构成,在盾构组装之前就位。
反力架与负环管片的设置需考虑管片和碴土运输的空间,反力架一般采用型钢,负环管片可采用钢管片或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管片。
反力架和负环管片一般在盾构机组装完成之后安装。
第一环负环管片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以后整个隧道的管片的安装质量、管片选型以及整个工程的转弯环管片的使用数量,所以务必保证第一环负环管片的安装质量(椭圆度、d块位置的准确性、与负环钢管片的连接质量)。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1。
施工流程图1。
1盾构法隧道施工流程图图1盾构隧道施工流程图1.2盾构始发流程图图2 始发流程图 2.盾构机下井盾构机从盾构工作井吊入,每台盾构机本身自重约200t,分解为5 块,最大块重约60t.综合考虑吊机的起吊能力和工作半径,安排1 台200t 和一台40t 汽车吊机进行吊入任务。
盾构机下井拼装顺序见图3。
图3盾构机下井拼装示意图在吊入盾构机之前,依次完成以下几项工作:1.将测量控制点从地面引到井下底板上; 2。
铺设后续台车轨道;3.依次吊入后续台车并安放在轨道上;4。
安装始发推进反力架,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见图4; 5。
安装盾构机始发托架,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见图5。
图4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掘进图5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3。
盾构机安装调试3。
1盾构机的安装主要工作1.盾构机各组成块的连接;2。
盾构机与后续设备及后续台车之间各种线路、管线和机械结构的连接。
3。
盾构机内管片安装器、螺旋输送器、保园器的安装;4.台车顶部皮带机及风道管的连接;5。
刀盘上各种刀具的安装。
3.2盾构机的检测调试主要内容1。
刀盘转动情况:转速、正反转;2。
刀盘上刀具:安装牢固性、超挖刀伸缩;3。
铰接千斤顶的工作情况:左、右伸缩;4.推进千斤顶的工作情况:伸长和收缩;5。
管片安装器:转动、平移、伸缩;6。
保园器:平移、伸缩;7.油泵及油压管路;8。
润滑系统;9。
冷却系统;10。
过滤装置;11。
配电系统;12。
操作控制盘上各项开关装置、各种显示仪表及各种故障显示灯的工作情况。
盾构机在完成了上述各项目的检测和调试后(具体应遵照盾构机制造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即可判定该盾构机已具备工作能力。
4.盾构进洞1。
盾构进洞前50 环进行贯通测量,以确定盾构机的实际位置和姿态。
此后的掘进不允许有大的偏差发生,逐渐按偏差方位调整盾构机姿态和位置,满足盾构进洞尺寸要求。
这一调整应在盾构刀盘进入洞前加固土前完成,以避免盾构进洞发生意外.图6盾构进洞示意图2。
隧道工程中的洞室开挖方法与技术

隧道工程中的洞室开挖方法与技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的繁忙,隧道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洞室开挖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方法与技术直接影响到隧道的工期和质量。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洞室开挖方法与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隧道工程。
首先,盾构法是一种常用的洞室开挖方法。
盾构法主要适用于土壤层、软岩和粉砂岩等不稳定地层。
它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盾构机以及推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轨道直接挖掘出洞室。
盾构机可以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避免了地层的坍塌,同时减少了人力和机械的使用,提高了开挖效率。
其次,顺层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洞室开挖方法。
顾名思义,顺层法是按照地层的分层进行开挖,适用于不同地层情况下的洞室建设。
在顺层法中,先进行地质勘察和分析,然后根据地质特点采用不同的开挖方式和技术。
比如,在刚性地质条件下,可以采用钻探爆破法来进行开挖,而在软弱地质情况下,则可以采用爆炸法或挖掘机械进行开挖。
此外,冻土法也是洞室开挖的一种常用方法。
冻土法适用于含有大量冰冻土的地层,如高寒地区的隧道工程。
在冻土法中,首先需要控制和调节温度,将地层冷冻成冰,以增加地层的强度。
然后,使用爆破法或挖掘机械进行洞室的开挖。
冻土法在高寒地区的隧道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洞室开挖方式。
最后,钻爆法也是洞室开挖的一种常见技术。
钻爆法通常适用于比较坚硬的地层,如巨岩地层。
在钻爆法中,首先使用钻探机械进行钻孔作业,然后在钻孔内放置炸药,进行爆破控制,最后进行岩石的破碎和清理。
钻爆法在隧道工程中常用于岩石地层的洞室开挖,能够快速且有效地进行作业。
综上所述,洞室开挖是隧道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地层和工程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和技术至关重要。
从盾构法到顺层法,从冻土法到钻爆法,各种方法和技术的运用都为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隧道洞室开挖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盾构在矿山法隧道内进出洞施工关键技术

No. Ol 22 2
铜
业
工
程
总第 l4期 1 21 0 2年第 2期
C P R NGI ER NG 0P E E NE I
盾构在矿山法隧道 内进 出市政工程有限公 司 , 上海
2 ir ui .Ds i t n& Uizt nN w ro S ag a2 0 8 , hn tb o ti i e s m, h nhi 00 1 C i l ao o a)
Ab t a t h r r s y s r u e t e e c so sd a o l a h o h e d f h e in l u n l wh et e c nr e p sr c :T e e a e mo t e o sw ah r d r k rr i u l i t e b t n so e r go a n e , f h e t d e l i o e s s t t t i l a
Z HANG Z e h n—g a g . HAO Ya u n Z n—fn e
( .Sa ga N . nc a E g er gC .Ld , h nhi 00 3 hn ; 1 h nhi o 1Mu ii l n i e n o t. S aga 2 0 8 ,C ia p n i
关 键词 : 地铁 ; 盾构法 ; 山法 ; 矿 空推 ; 进出洞 中图分类号 : 2 1 U 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9— 82 2 j )2— 0 7一 4 U 3 ; 45 A 10 3 4 ( o 2 o 0 4 o
The K e ns r c i n Te hn l g or t e S e d Adv n i g i & o to he M i e y Co t u to c o o y f h hil a c n n u ft n d Tun e nl
盾构进出洞冻结加固技术

盾构进出洞冻结加固技术摘要:人工地层冻结法在1862年首次得到应用工程中,1993年被应用于地铁建设,上世纪60年代末首次应用于我国地铁建设。
冻结法在地铁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本文以昆明地铁冻结施工为案例介绍盾构进出洞施工中的冻结法加固设计及施工应用技术。
关键词:冻结法盾构加固进出洞1 引言在地铁盾构法施工中,盾构始发出洞及到达接收进洞施工风险大,且多造成了重大损失。
尤其在昆明高富水的软弱地层中,盾构安全进出洞是工程成败的主要、关键技术。
本文结合昆明地铁的工程实践,对人工地层冻结技术在盾构进出洞中的设计及应用进行探讨。
2 工程概况昆明地铁5号线六标包括河~广~怡两个盾构区间。
盾构施工采用2台盾构机从河尾村站先后始发,过广福路站后,二次始发到达怡心桥站。
两区间左线共有4个端头,广福路站的始发接收端头地基采用‘水泥系+冻结法’的加固。
2.1 工程地质洞门位置主要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2)2-2层泥炭质土:黑色,软塑,以黏性土为主,含有腐烂的朽木及有臭味,干强度及韧性较好;具高压缩性、孔隙比大、含水率高等特征;各钻孔均揭露该层,呈层状分布,层厚1.20~5.60m,平均厚度3.43m;层面埋深3.80~11.90m;层面标高1876.26~1884.18m;承载力特征值fak=40kPa,岩土施工工程等级为Ⅰ级。
(2)5-3层粉砂:灰褐色,饱和,中密,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微胶结,级配一般,具中等压缩性;有2个钻孔揭露该层,呈透镜状分布,层厚2.00~2.40m,平均厚度2.20m;层面埋深10.20~11.80m,层面标高1876.15~1877.16m;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岩土施工工程等级为Ⅰ级。
(2)3-3层粉质黏土:褐灰色、灰绿色,可塑,主要成份以黏粒为主,粉粒次之,具中等压缩性;有7个钻孔揭露该层,呈透镜状分布,层厚1.00~3.10m,平均厚度2.00m;层面埋深8.70~13.50m,层面标高1874.45~1879.24m;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岩土施工工程等级为Ⅱ级。
隧道常见的几种施工方法

隧道是一种在地下开挖的工程,常见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
1. 工字型掘进法:该方法是常见的传统隧道施工方法,采用掘进机械和人工开挖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准确定位后,先掘进隧道顶部,再依次掘进隧道两侧和底部,最后进行加固衬砌。
2. 盾构法:盾构法是一种成熟的地下隧道施工方法,采用盾构机进行隧道的开挖和衬砌,可以减少地面扰动和环境污染。
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将隧道施工和衬砌同时进行,提高施工效率。
3. 先掏洞后爆破:该方法适用于围岩坚硬的情况,先在隧道内部掏出需要的洞眼,再采用爆破的方法将围岩炸开,最后进行清理和加固衬砌。
4. 喷射法:喷射法是一种新型的隧道施工方式,通过搅拌站制备混凝土,然后采用喷射机进行喷涂,形成隧道的衬砌。
此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地质情况和隧道形状,施工效率较高。
5. 准水平钻孔隧道法:也称为TBM隧道法,采用高性能盾构机进行施工,围岩的破坏范围小,施工过程中环保、尘污
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该方法适用于地质情况优良、软岩地层和地下水丰富的区域。
以上是常见的隧道施工方法,不同方法的选择会受到工程的具体条件、地质情况、资源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地铁施工建造中盾构进出洞技术的分析与探索

盾 构 由盾壳 、 推进 机构 、 土机构 、 装或 现 浇衬砌 机 构 以及 取 拼 盾 尾等 部分组 成。一般 适用 于, 为普通 盾构 和特殊 盾构 。 构 可分 盾 实质 上就是 软土 隧道 掘进机 械设 备 , 既是施 工 工具 , 强 有力 的 又是
科 学 时 代
2 1 ・ ① 0 05
对地铁施工建造中盾构进 出洞技术的分析 与探索
刘 宜 才
( 深圳 市楚 电建设 工程设 计咨 询有限公 司 广 东深圳
【 摘
580 ) 10 1
使 把 要】 随着我 国当前各 大中城市地铁 的开 工兴 建 , 气 , 工作面 保持 高气压 , 大 部分水 挤走 。盾 构具 有不 影响地 面 盾
( 接 第 1 7页 ) 上 3 地铁 和地 面接 驳也 为管理 带来 诸 多问题 , 卫生 、 如 安全 、 出入 口管理 等如 何处理 。很多 开发商在这 些 问题 面前 要求建 筑师选 择 放弃 与 地铁 直 接接 驳 ,这样 地 铁 商业 的价 值 不可 能 得到 充 分 体 现 。另外还要 考虑交 通组织 和人流疏 散 , 系列 的中庭 、 一 下沉广 场 不仅 是 地下 空 间 的活跃 因子 , 通过 他们 的设 工 。 大大 级解 的地 下 建筑 的疏 散压 力 , 更加 有利 于防火 的要求 。在建筑 设计建造 中, 地 上 建筑 物是 否能 承受 地铁运 行 时造成 的 “ 活塞 风 ”地下 管廊 是 否 , 允 许 建 立通 道 接驳 建筑 物等 ,这都 是关 平地 铁 口接驳 的硬 性指 标 。很 多地铁 地 下空 间同 时承 担 了部 分 国防任 务 , 因此 对地 下 空 间在封 闭 性、 防水 性 、 防毒气 性等 方面 具有 特殊 要求 , 而在 结构 从 设计 上要 事前于 予充分 设计地 下空 间的建造 5营造 商业空 间方便人 们购物 休 闲 . 现 代 的地 铁 系统 , 不仅 是 交通 系统 , 而且 还 要满 足 人们 休 闲 购物 物的 功能 , 造商业 空间。 营 首先 , 充分 利用地铁所 街站 . 的 观站 优势, 地上 商业和 办公 的入 口充分 结合地铁 的 , 观广场 。充分利 用 地 铁 地下 直接连 通 的优势 。 把人 流 以最快 捷 明确 的方式 引入 地 下 商业 街的 空间序 列 。竭力打 破地 下空 间低 矮狭 窄 的空 间印 象 , 在 人 流 序列 轴线 上 适 时安 排 中庭 空 间 ,舒 缓 顾客 的压 抑 拥 挤 的 感 觉。同时通 过开 敞空 间自然 的把 顾客 引导到地 上商 业主体 建筑 之 中 , 铁优 势援大 化。 把地 营造 系列 开 敞的 下沉尽 天广 场空 间与 地下 商业 街相 接 . 大 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法隧道施工的进出洞技术一、前言采用盾构法建造隧道或各种地下管道,一般是在预先建造好的工作井内进行盾构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转,并将其准确地搁置在符合TRANBBS设计轴线的基座上,待所有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沿设计轴线向地层内掘进施工,当盾构将要到达终点时,应准确测定盾构的现状位置,并调整和控制其的姿态,使盾构正确无误地进入预先建造安装好的接收井内的基座上。
盾构的进出洞工序是盾构法建造隧道的关键工序,该工序施工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成后隧道或管道的轴线质量、进出洞口处环境保护的成效及工程施工的成败。
盾构的进出洞施工技术必须根据工程所处地层的土质、水文、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等级而制定,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进出洞技术,使其符合各工程的特定工况条件要求,是一项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二、盾构进出洞施工的关键技术1建立推进施工的良好后盾系统后盾系统由后盾管片、支撑体系及后靠等组成,其不但要稳固牢靠,同时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后座支承面和适应施工的垂直与水平运输的转折通道口。
2确保洞口处土体稳定在盾构未靠上洞口处土体前,保护洞口附近地面和地下构筑物,使盾构顺利切入土体,并支护正面土体,从而进入正常施工状态。
3洞口建筑空隙的密封技术洞口建筑空隙的密封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会引起洞口渗漏,产生不可设想的后果,但目前对进洞施工时的洞口密封技术还不够完善。
三、盾构进出洞施工中易发生的事故1洞门处土体涌入井内洞口封门拆除后,井外土体不能自立,井内洞圈的密封装置还不能阻挡洞外的土体,所以洞口外土体随之进入井内,造成地面沉陷,影响附近地下管线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如情况严重,则造成井下无法施工。
2洞口周圈涌泥水由于在出洞施工时损坏了洞口密封装置,盾构出洞后没有及时做好洞口防渗漏处理,故在盾构未全部通过工作井洞圈或已经脱出洞圈时,井外泥水不断从洞圈与盾构或隧道之间的间隙涌入井内。
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地面沉陷和洞口处已建造好的隧道产生过量沉降。
3盾构出工作井洞口时上抬或下沉盾构出工作井洞口后,就失去了基座的支撑,若在施工中对正面平衡压力值的设定和控制不当,则极易产生盾构的上抬或下沉,这将使刚建成的隧道偏离设计轴线,甚至无法正常施工。
进土部位和进土量控制不当,易使盾构上抬,于是地面也随之隆起;正面土体流失过量,超量出土,易使盾构产生下沉。
4管片产生碎裂、环面不平、内外张角严重、纵缝喇叭大、环向旋转等不良现象。
四、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1稳定正面土体要确保洞口暴露后正面土体的稳定,必须对洞口状况进行调查,然后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使洞口处的土体不流失、不坍塌。
(1)洞口状况调查①工作井的构造工作井一般用沉井法施工,但在建筑密集地区或大型结构的工作井是采用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SMW工法建造的,由于围护结构的不同,洞口的封门形式也不同。
用沉井法施工,在制作沉井时已预留了洞口(下沉前必须将洞口封闭),由于洞口的封闭方法与盾构进出洞口是否方便、安全、可靠关系极大,因此一般情况尽可能利用井壁厚度设置防塌方、止泥、止水密封装置,封门形式可按实际工况条件(工程埋深、洞口处土层的土质性能、水文条件等)综合考虑选定,但还必须兼顾到拆封门的方便。
②水文地质状况了解工程洞口处所处的土质性能、地下水位的深浅,采取适当的、最合理、最经济的技术措施。
③隧道埋深和洞口直径隧道埋深和洞口直径与洞口处土体稳定密切关联,所采用的相应措施随条件不同而不同。
④工作井洞口附近地面环境地面环境要求的保护等级是洞口土体进行加固的依据。
⑤工作井洞口井壁的平面现状工作井洞口井壁平面现状是曲线型还是平直线以及井壁厚度、洞圈构造等对进出洞施工技术的选定有一定关系。
⑥施工设备的性能隧道施工所用的盾构机型是进出洞方法选定的关键因素。
(2)对洞门外土体进行加固或稳定处理采用土体稳定措施后,洞门外土体能稳定自立相当长一段时间,可大胆拆除封门,盾构即可进出洞,但在施工时必须对加固处理后的土体实际性能作检测,确认其达到施工所规定的要求,方可拆洞口封门。
当前常用的土体稳定技术有降水、地基加固、冻结法等。
①降水降水可有效地疏干砂性土中的地下水,提高该层土的密实度,但不能大幅度提高土体的强度。
如洞口敞开面积大、埋深深、敞开时间长,仍会有土体失稳坍塌的问题存在,此时降水仅能作为辅助措施;再则降水效果还受到降水深度、土质条件、周围环境条件等的限制,所以只能在许可条件下使用。
②地基加固地基加固可采用深层搅拌、压密注浆、化学注浆等方法,目的是将洞口处一定范围内土体预先固结起来,达到进出洞时所需的强度,能使洞口封门拆除后洞口处暴露的土体自立。
但地基加固后的土体强度均匀性差,特别是在软土地层中尤为突出,所以必须加强检测,使加固土体的强度及其均匀性、加固范围等,均符合加固设计的标准。
在作加固设计时要考虑到工程所用盾构的性能,如网格盾构是挤压性的正面无切削设备,则就不宜采用加固技术;对于全断面切削刀盘,要考虑加固土体的强度以及出渣输送固体支护下,拆除洞口封门,待掘进设备进入洞门圈内、洞口密封装置安装完毕、洞口施工时的密封性能建立后再解冻,进入正常进出洞施工。
这种技术在煤矿建井施工中已广泛应用,国外用于隧道施工已有许多实例,我国在隧道施工中亦已开始应用。
(3)在井内或洞门口采取的措施①外封门形式当工作井采用沉井法施工时,洞口封门一般采用钢板柱(常用槽钢组合),一种方法是在沉井下沉施工时,将封门安装在洞口(封门板桩与沉井洞口的固定连接均设于井内的洞圈内,出洞施工时要能方便拆除),然后与沉井一起下沉到位,封门安置要牢固,不应在沉井下沉施工时遭到破坏;另一种方法是待沉井下沉到位后再紧贴井外壁打入封门板桩,但沉井在沉井下沉施工时须将预留洞口临时封闭,待洞门板桩打入后再拆除。
盾构出洞时先进入井壁洞圈内,安装好推进施工时的洞口密封装置(图1),然后拔除封门板桩进入推进施工。
外封门形式一般用于出洞施工,因其受到钢板桩长度、构造及拔桩等影响,当洞口埋深较深时不宜采用。
②内封门形式盾构进洞的封门一般采用内封门形式。
封门可用型钢组合(有竖封门及横封门两种形式),固定在井内壁洞口处(在沉井下沉施工时,洞圈内用粘土填封密实),当盾构最前端离封门50mm时停止推进施工,拆除封门,尽快将盾构推入井内的接收基座上,并及时封堵管片与洞圈之间的空隙,防止泥水从间隙处渗漏。
当洞口埋深较深、洞口处土质较好,自立性能强或洞口土体进行了加固处理,则内封门形式也可用于出洞施工,但洞圈内必须用粘土夯填密实,使洞圈内土体起到一个土塞作用,用以平衡井外土体的侧向压力。
③特殊封门(井内外封门)当工程埋深深、井外砂性土渗透系数大、地下水位高,要平衡地下水压力较为困难,则盾构出洞时可采用另一种”外"封门形式,即在井内筑一定长度的筒套(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内径与井壁预留洞口相同,筒套与井壁连成一体,筒套后端设有密封装置,在筒套与井壁内面间用密排竖向钢板桩封闭洞口,沉井下沉前在井壁洞圈内填粘土,盾构先进入筒套内(图3)。
出洞施工时,逐根拔除钢板桩,每拔除1根,须及时封住上开口。
该封门形式具有如下特点:i盾构出洞前已建立正面平衡体系,在出洞过程中能较好地控制正面平衡压力,使洞口外土体流失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有效地保护环境;ii井壁洞口内及筒套内均用粘土填充,土塞效应长度大,洞口间隙密封效果好,土体不易流失;iii洞口封门板桩由于设在井内,板桩长度略大于洞口直径,只需用推进施工用的行车即可方便、迅速拔除,不需另行配置大型设备;iv 筒套构造设计时,考虑了出洞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
④用SMW 工法施工洞口封门当工作井采用围护开挖施工工艺时,可在工作井进出洞口处用SMW工法作结构施工围护,在进出洞施工时,先拔除SMW桩内的H型钢,利用掘进设备刀盘切削SMW桩的水泥土,逐步完成进出洞施工。
2基座的设置(1)基座设置前的准备基座设置前不能仅以图纸为依据,必须核对实际预留洞口的位置和尺寸,洞口的内净尺寸是否满足施工所需(要考虑设备的最大尺寸),否则须加大洞口直径。
将洞口实际中心位置的水平方向引至洞口两侧井壁上,以等高表示;垂直方向引到洞口下部井壁上,以作基座前端定位的依据。
对于内封门形式,由于实际洞口被掩盖住,因此最好能在未圭寸洞口前就把中心位置引到不受圭寸门影响的井壁上标识出来。
(2)基座轴线的测定基座设置的条件除了洞口中心外,还必须有其坡度与平面方向符合隧道设计轴线的要求。
当隧道设计轴线是平曲线时,需要事先加以计算并把标识引至后井壁上方,若有条件, 可将基座精确地安装好。
(3)导向轨的设置设在基座顶部的2根平行导轨即为导向轨,盾构搁其上面进行安装调试,其不仅要承受盾构的安装重量,而且还是盾构推进的轴线导向,因此必须使导向轨夹角中心与隧道轴线相一致,盾构的搁置方向要正确。
(4)基座形式基座可以是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及预制装配)等形式。
基座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特别是钢结构形式的基座,还必须有整体稳定性能与局部稳定性,以免施工应力作用后产生事故。
接收基座用于接收运动着的盾构,由于在安装基座时,盾构的进洞姿态是未知的,所以只能以隧道设计轴线设置平面,且高程导轨面不能超过洞圈面。
当其与盾构的实际姿态不符时,则盾构在上基座后会产生姿态突变,造成洞口处成环衬砌轴线的突变、环缝拉开、圆环变形等不良现象。
如能设计一个可调节的基座,当盾构进入接收井洞口时,可按其实际姿态调整基座导轨轴线,符合盾构的实际轴线,使盾构平稳推上基座。
3后座的设置盾构在基座上开始向前掘进施工时,其前面的顶力必须传递到后靠,因此后座在受到最大施工顶力后,首先是不能产生破坏及变形;其次是后座顶力面必须与隧道设计轴线相垂直,使盾构推进时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并把顶力良好地传递至后井壁;最后是设置的后座系统要能满足推进施工时垂直与水平运输转折通道口的要求。
(1)后靠后靠一般借用工作井井壁或围护结构,亦有另设支撑的,或者作用在已建隧道衬砌上。
设计后靠要考虑盾构入土以后的最大推进力,使其能承受正面传递过来的所有阻力,以免出现井壁破坏、工作井移位等现象,影响掘进施工。
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客观条件,对后靠予以完善。
(2)顶力的传递一般采用后盾支撑体系(图5)将推进顶力传至后靠,该后盾支撑体系必须在最大顶力作用下不变形,保持后盾面垂直隧道设计轴线。
后盾支撑体系一般用隧道衬砌与钢支撑的结构,为了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垂直、水平运输,往往上半部分是开口的,这给力的传递造成了困难。
为此采用上部加钢支撑作为顶力传递的途径,必须使后盾管片及钢支撑有一个良好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来适应施工顶力的传递。
后盾支撑体系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推进施工是否能顺利进行,亦关系着出洞起始阶段的隧道衬砌拼装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