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故事》整本书阅读教案
小学四年级国学阅读《三十六计》阅读指导

国学阅读《三十六计》阅读指导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初中教师三十六计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培养学生的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3. 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三十六计》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2. 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三十六计》的起源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三十六计》吗?它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胜战计、敌战计等。
2. 举例说明《三十六计》中的策略,如瞒天过海、借刀杀人等。
3. 分析《三十六计》中的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三十六计》的策略进行讨论,分析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2. 情景模拟:每组设计一个情景,运用所选择的策略解决问题。
3. 课堂展示:每组进行情景模拟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四、巩固练习1.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学习了哪些《三十六计》的策略?请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策略,提高自身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选择一个《三十六计》的策略,结合实际生活,写一篇心得体会。
2. 下一节课进行心得体会分享。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策略,让学生了解到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的重要性。
2. 课堂活动设计合理,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实践性,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三十六计故事》整本书阅读教案

作业布置与要求
读后感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三十六计 故事》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书中 计谋、人物、故事情节等方面的理
解和感受。
计谋应用分析
选取书中的一计,让学生分析其在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举例说
明如何运用该计谋解决问题。
创意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三十六 计》中的某一计谋为灵感,创作一 篇新的故事或文章。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
与《三十六计故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古代兵法与战略思想
《三十六计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兵法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丰富的战 略思想,如兵不厌诈、以逸待劳等。
历史背景与故事来源
《三十六计故事》中的计谋多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如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等,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计谋的精髓。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
语言特色。
文本赏析
文学价值
《三十六计故事》以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人物描绘,展现 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智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意义
本书不仅是一部兵法著作,更是一部历史文化的见证。通 过赏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政治斗争和社 会文化。
艺术特色
本书在叙事、描写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通过赏析,引导学生欣赏本书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03
多种版本
三十六计有多个版本,包括原 文、注释、解读等,形成了丰
富的学术体系。
《三十六计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特点
以计谋为核心,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 强调以智取胜。
价值
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对于培养 读者的思维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有重要 意义。
故事性强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了各种计谋 的运用和效果,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
国学晨读《三十六计》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通过讲述三国时期曹操利用吕布之 手除掉董卓的故事,让学生理解“ 借刀杀人”之计的巧妙之处。
赏析文本中的文学手法和表现技巧
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 文本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叙事技巧
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展 现计谋的运用过程,增强文本的
可读性。
人物塑造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 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智慧 ,帮助学生理解计谋的运用需要
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和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策略
《三十六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争霸,战争频繁。为了在战争中 取得胜利,人们开始研究各种战争策略。
《三十六计》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关于《三十六计》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界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三十六计》最 早源于南北朝时期,直到明清时期才最终完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三十六计》是后人 总结前人战争经验的基础上编成的。
关的文化活动和拓展阅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THANKS
感谢观看
每周一次,每次40分钟,具体时间根 据学校安排而定。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选取代表性篇章进行解读
《瞒天过海》
通过讲述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 运用“瞒天过海”之计成功收复 失地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计谋
的含义及运用背景。
《围魏救赵》
介绍孙膑如何运用兵法中的“围魏 救赵”之计,成功解围并打败敌军 ,帮助学生理解计谋在战争中的重 要作用。
反思
本次课程整体效果较好,但在部分环节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例如,在讲解计谋 的含义和用法时,可以结合更多的历史案例和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
改进建议
幼师三十六计教案设计

幼师三十六计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培养幼儿创造力的36计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升幼儿对各类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
2. 提供多种创造性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引导,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 问题解决法:给幼儿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他们多样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3.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表、实物、图片等视觉化工具引导幼儿创造。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创造性教学活动的素材和工具。
2. 打印出相关的图片、故事或实物。
教学过程:课时一:启发幼儿思维,培养创造力1. 制造好奇:通过播放精心挑选的视频或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提问与讨论: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例如:“你认为怎样才能让这件事更有趣?”或者“你有什么新的主意?”3. 游戏时间:进行一些创造性游戏,如拼图、构建等,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课时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1. 故事启发:讲述一个有关解决问题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2.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个创造性任务,如构建一个高塔或设计一个城市。
3.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创造性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课时三:培养学科知识的创造应用能力1. 学科连接:将创造性活动与幼儿平时学习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数学中进行创造问题的设计,或在语言课中鼓励幼儿创造新的故事情节。
2. 学科应用:引导幼儿将学科知识应用于创造性活动中,例如,在科学课上进行实验设计,或在艺术课上进行创造性绘画。
课时四:综合创造性活动1. 创造性表演:组织幼儿参与角色扮演、舞台剧表演等创造性活动,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 创意手工: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创意制作手工艺品。
三十六计教案

三十六计教案引言: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的绝世经典之一。
它以智慧、机智和变通性为核心,通过36个策略为军事指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三十六计并不仅限于战争应用,它的智慧和策略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并提供一份教案,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个古代智慧的精髓。
一、基本概念1. 来历和背景:三十六计最早出现在中国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源于古代军事家对战争策略的总结和总结,为战争指挥提供了广泛的参考和指导。
2. 概述和分类:三十六计以智慧和变通性为核心,总结了36种不同的策略,可以分为进攻、防守、扰乱和敌后等不同类型。
每种计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
3. 核心思想:三十六计的核心思想是以弱胜强、机智灵活、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等。
它鼓励军事指挥者善于观察敌人,善于思考,并通过巧妙的策略来实现胜利。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了解三十六计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了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理解三十六计的核心思想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会运用三十六计的策略解决问题。
2.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三十六计的背景和历史意义(30分钟)a. 简要介绍三十六计的来历和背景;b. 分享三十六计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c. 引导学生思考三十六计的智慧和策略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 第二课: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5分钟)a. 介绍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b. 分别阐述不同计谋的特点、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c.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计谋的应用和威力。
- 第三课:三十六计的核心思想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0分钟) a. 引导学生思考三十六计的核心思想和智慧;b. 分享一些有关三十六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c. 分组讨论并发挥想象力,思考如何运用三十六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第四课:运用三十六计策略解决问题(60分钟)a. 提供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分组运用三十六计的策略进行解决;b. 学生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讨论不同策略的优劣,并思考可行的改进措施;c.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十六计》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十六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掌握《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学生能够理解每计的意义和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三十六计》。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培养智慧和谋略,提高人际交往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3. 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白诚信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1.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书籍,共有36个计策,每个计策都有独特的策略和智慧。
2. 教材通过故事、案例和插图等形式,生动展示每个计策的含义和应用。
3. 教材结合现代生活和教学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三十六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记《三十六计》的名称和顺序,理解每个计策的基本含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学会运用《三十六计》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熟记《三十六计》的名称和顺序。
2. 学生理解每个计策的基本含义和应用。
难点1. 学生深入理解每个计策的意义和背后的智慧。
2. 学生运用《三十六计》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每个计策的含义。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每个计策的应用。
3.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运用《三十六计》。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手段1. 多媒体课件: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十六计》的内容和案例。
2. 故事和插图:教材中的故事和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每个计策。
三十六计(教学设计)

三十六计(教学设计)第一篇:三十六计(教学设计)《三十六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三十六计的内容,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三十六计,逐步增长自己的智慧。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十六计吗?你们知道三十六计都有哪些计策?(师生交流)出示课件: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二、小结:师: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分为哪六套吗?出示课件: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三、分类: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四、释计:“瞒天过海”一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也是运用得最广的一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
《三十六计故事》读物推荐教学设计
——川主寺第二小学杨荣花
阅读计策:
《以逸待劳》、《隔岸观火》、《走为上计》
议题:古代战争中谋略制胜的智慧
教学目标:
1、用抓关键词、勾画、归纳的方法浏览几个故事,快速简单归纳几篇计策故事的内容并完成表格。
2、通过对几个故事的了解,学习古代战争中英雄谋略制胜的智慧,激发同学们对《三十六计故事》这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古代战争中谋略制胜的智慧并灵活地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中、生活中。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介绍读物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倾听能力。
边听故事边猜猜: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听发生在什么时候,主人公是谁以及主人公干了一件什么事PPT
板书:空城计三国时期,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老师讲了这么长的故事,同学们只用一句话就把内容归纳出来了。
这就是阅读这类故事的小技巧:把故事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勾画圈点都行,做上记号,再把这些关键词归纳成一句简单的话,就能概括出故事的内容。
板书:阅读小技巧:抓关键词归纳
同学们刚才听的空城计,就是老师给大家推荐的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丛书《三十六计故事》里的第三十二计PPT
板书:《三十六计故事》
这本书是对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的总结,详细介绍了战争中的谋略(计谋策略),以及在各种环境下克敌或避敌制胜(制服对方以取胜)的智慧。
智慧囊里诠释了三十六计的现代含义,同学们可以把书中的智慧灵活地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同学们还记得空城计中的主人公吗PPT他不是以实力战胜敌人的,而是了解司马懿的心理,以谋略胜敌。
同学们觉得他的谋略智慧吗在古代,有很多像空城计一样制胜的谋略,同学们想不想读读这些既充满智慧又能取胜的谋略呢我们一起去见识见识“古代战争中谋略制胜的智慧”。
板书:古代战争中谋略制胜的智慧
二、阅读故事交流古代战争中谋略制胜的原因
用老师刚才推荐的阅读方法,小组内阅读故事,并用笔勾画圈点出关键词,这也是一个小技巧。
板书:勾画圈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最后完成表格。
PPT
师检查小组阅读、勾画以及表格完成情况。
PPT
以逸待劳:板书:以逸待劳战国末年王翦技高一筹灭楚国智慧启示:如果情况对自己很不利,就不要盲目地与对手硬拼,而要退一步养精蓄锐,等待最佳时机。
隔岸观火:板书:隔岸观火东汉末年曹操隔岸观火灭袁氏兄弟,收服公孙康。
歇后语: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
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智慧启示:当敌方正在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要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坐收渔翁之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坐山观虎斗)走为上计:板书:走为上计秦朝末年刘邦冒死赴鸿门宴,意识到危险一走了之。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智慧启示:看到对自己形式不利就要赶紧逃走。
保存实力,为东山再起做准备。
小结:这几个精彩的成功战例中谋略制胜的原因就是古人在战争中使用谋略的智慧。
板书:谋略智慧在学习中,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古人的这种智慧,乐学善思,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善于思考。
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两者兼顾,你就会变得更聪慧。
三、激发读《三十六计故事》的兴趣
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三十六计到底是哪些计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瞒天过海 02围魏救赵 03 借刀杀人 04 以逸待
劳
05 趁火打劫 06 声东击西 07 无中生有 08 暗度陈仓
09 隔岸观火 10笑里藏刀 11李代桃僵 12顺手牵羊
13 打草惊蛇 14借尸还魂 15调虎离山 16欲擒故纵17 抛砖引玉 18擒贼擒王 19釜底抽薪 20浑水摸鱼
21 金蝉脱壳 22关门捉贼 23远交近攻 24假道伐虢
25 偷梁换柱26指桑骂槐 27假痴不癫 28上屋抽梯29 树上开花 30 反客为主 31美人计 32 空城计33 反间计 34 苦肉计 35 连环计36 走为上计
2、看到这些目录,同学们最想看哪一个故事为什么
3、看来同学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
《三十六计故事》可能已经满足不了你们的好奇心了。
老师再给你们推荐《三十六计故事》系列丛书,里面还有更多精彩绝伦的故事,以及充满智慧的谋略,等待你们去挖掘呢。
老师希望你们能多读书,读好书,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孩子。
读的时候勾画圈点动动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的好习惯。
四板书设计:
《三十六计故事》
——古代战争中谋略制胜的智慧
空城计
以逸待劳阅读小技巧:
隔岸观火谋略抓关键词走为上计智慧归纳乐学善思勾画圈点······
歇后语: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