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烹调工艺 大纲概述
烹调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强调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操 作细节,如火候掌握、时间控制 、翻锅技巧等。
不同菜系的烹饪特点与技巧
川菜
粤菜
介绍川菜的特点和烹饪技巧,如麻辣 、鱼香、怪味等口味,以及水煮、干 烧等烹调方法。
介绍粤菜的特点和烹饪技巧,如清蒸 、白灼、油泡等烹调方法,以及注重 食材新鲜和原汁原味的技巧。
鲁菜
讲解鲁菜的特点和烹饪技巧,如扒、 烩、爆等烹调方法,以及注重火候和 调味的技巧。
烹调工艺在餐饮业中的应用与推广
总结词
应用与推广
详细描述
现代烹调工艺在餐饮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工艺,餐饮企业能够提供更 加丰富、健康和美味的食品。同时,烹调工艺的创新也推动了餐饮业的发展,新的烹饪技术和方法不 断涌现,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烹调工艺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04
烹调工艺美学
烹调工艺的美学原则
01
02
03
04
统一性原则
将各种食材和调料统一在一定 的烹调理念下,保持整体协调
和美感。
平衡性原则
注重食材的搭配和色彩的协调 ,使整个菜肴看起来平衡稳定
。
节奏性原则
通过食材的排列和烹调的节奏 变化,使菜肴呈现出动态美。
强调性原则
突出食材的特色和优势,强化 菜肴的艺术表现力。
烹调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 绪论 • 烹饪原料基础 • 烹饪工艺技术 • 烹调工艺美学 • 现代烹调工艺的应用与创新 • 实践环节与课程考核
01
绪论
烹调工艺学的定义与性质
烹调工艺学定义
烹调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食品烹调加工技术和方法的科学,旨在通过合理的烹调 工艺使食品达到色、香、味、形、质等方面的要求,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初级中式烹调教学大纲

初级中式烹调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中式烹饪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学会制作中式菜肴的基本步骤和常用调料的使用方法。
本教学大纲将详细介绍每个模块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块1. 模块一:中式烹调基础•学习中式烹饪的背景和历史•介绍中式烹调的特点•熟悉中式烹调器具和工具的使用方法•认识中式调味料和常用食材•学习中式刀工基础2. 模块二:常用中式菜肴制作•学习炒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制作常见的中式炒菜,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学习中式烹调中的火候掌控和调味技巧•制作中式热菜,如红烧肉、醋溜白菜等3. 模块三:中式面食制作•学习制作中式面食的面团制作技巧和方法•制作常见的中式面点,如饺子、馒头等•掌握中式面食的蒸、煮和炖等烹饪方法•学习面食配菜的搭配和制作4. 模块四:中式汤品熬制•学习中式汤品的煲制技巧和步骤•制作常见的中式汤品,如酸辣汤、鸡汤等•学习中式汤品的调味和浓缩方法•了解中式汤品的营养价值和特点5. 模块五:中式糕点制作•学习制作中式糕点的面糊和糖浆制作方法•制作常见的中式糕点,如年糕、月饼等•学习中式糕点的焙烤、蒸和熬制等工艺•掌握中式糕点的装饰和包装技巧三、教学方法•理论授课:通过PPT、讲解和讨论等方式传授知识•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中式菜肴和糕点•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制作任务•实地参观:带领学生参观中式餐厅或食材市场等地点,了解烹饪行业实践四、评估方式•期中考试: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方式考察学生对烹饪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期末实践评估:学生独立完成一道中式菜肴或糕点制作,并进行现场展示和评估五、参考教材•《中华菜系美食大全》高教出版社•《中国美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六、教学时长•总时长:40学时•每周安排:2学时,共20周以上为初级中式烹调教学大纲的概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中式烹调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具备制作常见中式菜肴的能力,并了解中式烹调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中式烹调技艺大纲

中式烹调技艺⼤纲中式烹调技艺教学⼤纲(144学时)⼀、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门主⼲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技能操作;培养运⽤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为学⽣继续深造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基础。
⼆、课程教学⽬标本课程的教学⽬标是:使学⽣具备饮⾷⾏业⾼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他们进⼀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新技术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达到中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平。
(⼀) 知识教学⽬标1. 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风味流派的特点。
2. 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3. 理解⼲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
4. 掌握中式烹调⽅法的基础知识。
(⼆) 能⼒培养⽬标1. 掌握烹饪原料加⼯处理⽅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 熟悉菜肴制作的⼯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 掌握常⽤烹调⽅法和分类,运⽤烹调基础知识加⼯制作菜肴。
4. 熟练运⽤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般筵席菜肴。
(三) 思想教育⽬标1. 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业的本领。
2. 具有⾼尚的审美情趣。
3. 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
4. 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 中式烹调概述1. 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
2. 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 掌握中国菜肴及主要地⽅风味流派的特点。
(⼆) 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1. 熟悉常⽤蔬菜洗涤、整理加⼯的⽅法和质量要求。
2. 了解常⽤⽔产品的宰杀、刮鳞、去鳃、剖腹等加⼯⽅法和质量标准。
3. 掌握家禽宰杀、洗涤、开膛的加⼯步骤,以及家畜内脏、四肢的初步加⼯⽅法。
(三) ⼑⼯⼑法的勺⼯技艺1. 了解⼑⼯、勺⼯在烹调中的作⽤。
2. 掌握⼑⼯、勺⼯的⽅法和基本要求。
《烹调工艺》(一) 课程教学大纲.doc

《烹调工艺》(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烹调工艺》(一)二、学分及学时4. 5学分、60学时三、适用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厨艺)专业四、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烹饪工艺与营养(厨艺)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学期的理论与基本功操作学习,对基础烹调方法及操作要领加以巩固,掌握原料加工、调配工艺及烹饪原料的熟处理。
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烹饪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本学期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深入学习。
在教学工作中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现场操作的形式,使学生亲临操作现场,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将作以现场解答并加以指导。
六、教学学时数分配表七、实践教学内容第一章烹饪原料的鉴别与选择(2学时)内容提要:烹饪原料选择的目的和意义、基本方法和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料的方法和规律。
§ 1. 1选料的目的和意义(0. 5学时)一、提供合理的营养物质二、保证实用的安全性三、提供良好的风味基础§1.2选料的基本方法(1学时)一、依照有关动、植物保护法规进行选择二、依照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进行选择三、依照人体需要和健康状况进行选择四、依照烹调的要求进行选择五、根据不同的风情民俗进行选择六、根据生长季节进行选择七、根据原料的产地特征进行选择§ 1. 3选料的方法和规律(0. 5学时)一、原料的选择和鉴定方法二、原料的规律和标准三、原料的选择方法内容提要:各种原料的初步加工的工作步骤及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种原料的初步加工。
§2.1果蔬原料的初加工(1学时)一、摘剔加工二、洗涤加工三、果蔬原料的保鲜§2.2禽类原料的初加工(1学时)一、宰杀二"腿毛三、开膛四、内脏整理五、洗涤加工§2.3畜类原料的初加工(1学时)一、胴体的修理及洗涤二、内脏的整理与清洗三、冷冻肉类的解冻加工§2.4鱼类原料的初加工(2学时)一、体表的清理二、内脏清理与洗涤三、鱼肉的保鲜§2.5两栖爬行类动物原料的初加工(1学时)一、蛙类的加工二、龟鳖类的加工三、蛇类加工§2.6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原料的初加工(2学时)一、甲壳动物加工二、昆虫动物加工三、软体动物加工内容提要:干制原料的种类及特性,掌握干制原料的涨发原理方法。
中餐烹调工艺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中餐烹调工艺》生产实习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烹饪(中式烹调方向)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生产实习是烹饪专业(中式烹调方向)学生学习期间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生产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措施。
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1、通过生产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2、通过生产实习,了解餐饮企业管理运作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3、通过生产实习接触社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厨房管理人员厨师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学习餐饮企业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非专业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如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单位文化、人际交流与沟通、团队协作精神等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课程基本要求1、实习单位的选择主要以星级酒店及相关餐饮服务企业为主要合作实习单位。
目前实习单位:京华酒店、东方海悦酒店、国际酒店。
2、对实习指导教师(师傅)的要求①实习指导教师(师傅)应是餐饮企业中优秀员工,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实践能力,达到本工种高级工的水平,通过传、帮、带,能按实习计划指导学生,完成生产实习任务。
②实习指导教师能指导学生记实习笔记,写实习报告等。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实习成绩给出实事求是的评定。
3、对学生的要求①学生遵循《中餐烹调工艺实践教学的具体规定》。
②认真学习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食品卫生安全。
③认真完成实习内容,按规定记实习笔记,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实习报告,并在实习结束后按时上交。
④虚心向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学习,及时整理实习笔记、报告等。
在实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和所用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自觉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带队教师、实习指导老师管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条件联系合适的餐饮企业,根据教学的要求及企业的经营任务相结合,与企业确定专业生产实习的合作形式,严格落实五定(定计划、定课题、定学时、定岗位、定师傅),既完成餐饮企业的经营任务、又达到生产实习的教学目标,为餐饮行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中式烹调工艺》教案

《中式烹调工艺》教案第一章:中式烹调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了解中式烹调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1.2 掌握中式烹调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1.3 了解中式烹调的主要技法和刀工技巧1.2 教学内容1.2.1 中式烹调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2 中式烹调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2.3 中式烹调的主要技法和刀工技巧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中式烹调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和特点1.3.2 演示法:演示中式烹调的主要技法和刀工技巧1.3.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中式烹调技法和刀工技巧1.4 教学评估1.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式烹调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和特点的理解程度1.4.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动手练习中式烹调技法和刀工技巧时的表现第二章:食材选择与处理2.1 教学目标2.1.1 了解中式烹调中常用食材的种类和特点2.1.2 掌握食材的处理方法和技巧2.1.3 了解食材的搭配原则和技巧2.2 教学内容2.2.1 中式烹调中常用食材的种类和特点2.2.2 食材的处理方法和技巧2.2.3 食材的搭配原则和技巧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中式烹调中常用食材的种类、特点、处理方法和搭配原则2.3.2 演示法:演示食材的处理方法和技巧2.3.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食材的处理方法和技巧2.4 教学评估2.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式烹调中常用食材的种类、特点、处理方法和搭配原则的理解程度2.4.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动手练习食材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时的表现第三章:烹调技法之一——炒3.1 教学目标3.1.1 了解炒的定义和特点3.1.2 掌握炒的基本技法和要领3.1.3 学会炒的适用食材和口味搭配3.2 教学内容3.2.1 炒的定义和特点3.2.2 炒的基本技法和要领3.2.3 炒的适用食材和口味搭配3.3 教学方法3.3.1 讲授法:讲解炒的定义、特点、基本技法和要领3.3.2 演示法:演示炒的技法和口味搭配3.3.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炒的技法和口味搭配3.4 教学评估3.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炒的定义、特点、基本技法和要领的理解程度3.4.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动手练习炒的技法和口味搭配时的表现第四章:烹调技法之二——炖4.1 教学目标4.1.1 了解炖的定义和特点4.1.2 掌握炖的基本技法和要领4.1.3 学会炖的适用食材和口味搭配4.2 教学内容4.2.1 炖的定义和特点4.2.2 炖的基本技法和要领4.2.3 炖的适用食材和口味搭配4.3 教学方法4.3.1 讲授法:讲解炖的定义、特点、基本技法和要领4.3.2 演示法:演示炖的技法和口味搭配4.3.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炖的技法和口味搭配4.4 教学评估4.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炖的定义、特点、基本技法和要领的理解程度4.4.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动手练习炖的技法和口味搭配时的表现第五章:烹调技法之三——烧5.1 教学目标5.1.1 了解烧的定义和特点5.1.2 掌握烧的基本技法和要领5.1.3 学会烧的适用食材和口味搭配5.2 教学内容5.2.1 烧的第六章:烹调技法之四——蒸6.1 教学目标6.1.1 了解蒸的定义和特点6.1.2 掌握蒸的基本技法和要领6.1.3 学会蒸的适用食材和口味搭配6.2 教学内容6.2.1 蒸的定义和特点6.2.2 蒸的基本技法和要领6.2.3 蒸的适用食材和口味搭配6.3 教学方法6.3.1 讲授法:讲解蒸的定义、特点、基本技法和要领6.3.2 演示法:演示蒸的技法和口味搭配6.3.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蒸的技法和口味搭配6.4 教学评估6.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蒸的定义、特点、基本技法和要领的理解程度6.4.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动手练习蒸的技法和口味搭配时的表现第七章:烹调技法之五——煮7.1 教学目标7.1.1 了解煮的定义和特点7.1.2 掌握煮的基本技法和要领7.1.3 学会煮的适用食材和口味搭配7.2 教学内容7.2.1 煮的定义和特点7.2.2 煮的基本技法和要领7.2.3 煮的适用食材和口味搭配7.3 教学方法7.3.1 讲授法:讲解煮的定义、特点、基本技法和要领7.3.2 演示法:演示煮的技法和口味搭配7.3.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煮的技法和口味搭配7.4 教学评估7.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煮的定义、特点、基本技法和要领的理解程度7.4.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动手练习煮的技法和口味搭配时的表现第八章:中式烹调中的调味技巧8.1 教学目标8.1.1 了解中式烹调中调味的基本原则8.1.2 掌握常用调味料的种类和用法8.1.3 学会调味技巧和口味的搭配8.2 教学内容8.2.1 中式烹调中调味的基本原则8.2.2 常用调味料的种类和用法8.2.3 调味技巧和口味的搭配8.3 教学方法8.3.1 讲授法:讲解调味的基本原则、常用调味料的种类和用法以及调味技巧和口味的搭配8.3.2 演示法:演示调味技巧和口味的搭配8.3.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调味技巧和口味的搭配8.4 教学评估8.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调味的基本原则、常用调味料的种类和用法以及调味技巧和口味的搭配的理解程度8.4.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动手练习调味技巧和口味搭配时的表现第九章:中式烹调中的摆盘艺术9.1 教学目标9.1.1 了解中式烹调中摆盘的意义和作用9.1.2 掌握摆盘的基本技巧和原则9.1.3 学会创意摆盘和餐具搭配9.2 教学内容9.2.1 中式烹调中摆盘的意义和作用9.2.2 摆盘的基本技巧和原则9.2.3 创意摆盘和餐具搭配9.3 教学方法9.3.1 讲授法:讲解摆盘的意义、作用、基本技巧和原则9.3.2 演示法:演示创意摆盘和餐具搭配9.3.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创意摆盘和餐具搭配9.4 教学评估9.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摆盘的意义、作用、基本技巧和原则的理解程度9.4.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动手练习创意摆盘和餐具搭配时的表现第十章:中式烹调的综合实践10.1 教学目标10.1.1 掌握中式烹调的综合实践能力10.1.2 学会设计中式菜肴的烹饪流程10.1.3 能够独立完成中式菜肴的制作10.2 教学内容10.2.1 中式烹调的综合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中式烹调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和特点。
《中式烹调工艺》教案

《中式烹调工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式烹调的基本工艺和技巧;(2)掌握中式烹调常用刀法和烹饪方法;(3)了解中式烹调中的调味品和调料使用。
2. 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刀法进行食材加工;(2)能够运用烹饪方法制作出美味的中式菜肴;(3)能够合理搭配调味品和调料,提升菜肴口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对中式烹调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章节一:中式烹调概述(1)中式烹调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中式烹调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章节二:刀法技巧(1)刀的种类和用途;(2)常用刀法及其运用;(3)食材的切割技巧。
3. 章节三:烹饪方法(1)炒、炖、煮、蒸、烤等烹饪方法的介绍;(2)各种烹饪方法的适用食材和操作要点;(3)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章节四:调味品和调料(1)常用调味品和调料的分类及作用;(2)调味品的搭配和使用方法;(3)调料的选购和保存。
5. 章节五:食材加工与处理(1)肉类、海鲜、蔬菜等食材的加工方法;(2)食材处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厨房卫生和安全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式烹调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2. 演示法:展示刀法技巧、烹饪方法及食材加工;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纪律、参与度等;2. 实操考核: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3.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制作菜肴的口感、外观、创意等;4. 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式烹调工艺》教材;2. 教具:刀具、烹饪器材、食材等;3.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4. 视频资源:播放相关烹饪视频,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六、章节六:中式烹饪技法之炒1. 教学目标:(1)了解炒的定义和适用食材;(2)掌握炒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3)能够独立完成炒菜的制作。
中式烹调工艺 大纲概述

大纲概述一、课程性质、任务及要求《中式烹调工艺》以菜肴制作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和制作原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系统学习,使高职学生具备高级技能和开发新菜品新工艺的能力,对实践操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中式烹调工艺》的主要内容有:烹饪原料的鉴别与选择、鲜活原料的初加工、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加工工艺、保护及优化加工工艺、风味调配工艺、组配工艺、烹饪原料的熟处理、熟处理的基本技法等内容。
教学任务和要求是使学生装进一步了解烹调工艺的理论知识,熟悉烹调技术的系统内容,掌握专业技术和操作要领,为全面、熟练掌握烹调综合技能、进行烹饪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浙江菜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培养目标从岗位能力培养入手,以各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托,通过科学系统教学内容及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一线烹饪操作人才为目标。
“中式烹调工艺”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1、中式烹调技术形成及发展;2、了解烹饪与烹调的概念、中式烹调工艺特点、中式烹调操作一般程序、学习中式烹调工艺的方法;3、烹饪原料质量鉴别的定义、方法、优质烹饪原料的标准;4、干制原料涨发方法的分类、涨发原理、涨发成品特点、操作关键;5、制汤工艺原料选择、制汤的种类及制作工艺、制汤工艺的技术关键;6、了解淀粉胶体的性质、菜肴糊、浆、芡的种类和作用、花色热菜的成型方法;7、通晓中式菜肴的味型、调味工艺的原则、调味的方法和时机、调味工艺的一般要求;8、了解单个菜肴及筵席菜肴组配的原则、基本方法、种类、作用和要求;9、了解烹饪原料预熟处理的作用、原料熟处理技法的种类、定义、操作关键、成品特点、菜肴造型和盛装技术;10、了解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意义、原则、方法。
能力目标:1、能运用感官鉴别法及辅助工具鉴别常用烹饪原料的质量;2、熟练掌握正确操作姿势及各种刀工技法、颠锅技法;3、掌握畜、禽、鱼类的分割技法和整鸡出骨技法;4、通晓鲍、参、翅、肚、燕干制品涨发技法;5、掌握高级清汤、清汤、奶汤、上汤、淡汤、素汤吊制技法;6、掌握原料制嫩技法、干粉糊、脆皮糊、蛋清糊、菜汁糊、干粉浆、蛋清浆、苏打浆和米汤芡、熘芡、爆芡的操作技法;7、了解常用调味品的性质及酸甜汁、麻辣汁、黑椒汁、蒜香汁、姜汁、葱油汁、豆豉汁、茄汁、茄油、蒜油、葱油、胡萝卜油、花椒油、香辣油调制技法;8、熟练掌握焯水、过油预熟处理技法及炸、熘、爆、炒、烩、烧、汆、煮、蒸、拔丝、挂霜原料制熟技法;9、熟练掌握正确菜肴装盘技法、菜肴美化技法;10、具备一般筵席菜单设计的能力;11、能够熟练按照各岗位操作流程操作;综合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中式烹调工艺的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熟练掌握本课程要求的各项实训能力项目,能够胜任高星级饭店、宾馆及大型中餐餐饮企业厨房中炉台、切配、打荷、蒸灶岗位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纲概述
一、课程性质、任务及要求
《中式烹调工艺》以菜肴制作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和制作原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系统学习,使高职学生具备高级技能和开发新菜品新工艺的能力,对实践操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中式烹调工艺》的主要内容有:烹饪原料的鉴别与选择、鲜活原料的初加工、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加工工艺、保护及优化加工工艺、风味调配工艺、组配工艺、烹饪原料的熟处理、熟处理的基本技法等内容。
教学任务和要求是使学生装进一步了解烹调工艺的理论知识,熟悉烹调技术的系统内容,掌握专业技术和操作要领,为全面、熟练掌握烹调综合技能、进行烹饪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浙江菜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培养目标
从岗位能力培养入手,以各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托,通过科学系统教学内容及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一线烹饪操作人才为目标。
“中式烹调工艺”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1、中式烹调技术形成及发展;
2、了解烹饪与烹调的概念、中式烹调工艺特点、中式烹调操作一般程序、学习中式烹调工艺的方法;
3、烹饪原料质量鉴别的定义、方法、优质烹饪原料的标准;
4、干制原料涨发方法的分类、涨发原理、涨发成品特点、操作关键;
5、制汤工艺原料选择、制汤的种类及制作工艺、制汤工艺的技术关键;
6、了解淀粉胶体的性质、菜肴糊、浆、芡的种类和作用、花色热菜的成型方法;
7、通晓中式菜肴的味型、调味工艺的原则、调味的方法和时机、调味工艺的一般要求;
8、了解单个菜肴及筵席菜肴组配的原则、基本方法、种类、作用和要求;
9、了解烹饪原料预熟处理的作用、原料熟处理技法的种类、定义、操作关键、成品特点、菜肴造型和盛装技术;
10、了解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意义、原则、方法。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感官鉴别法及辅助工具鉴别常用烹饪原料的质量;
2、熟练掌握正确操作姿势及各种刀工技法、颠锅技法;
3、掌握畜、禽、鱼类的分割技法和整鸡出骨技法;
4、通晓鲍、参、翅、肚、燕干制品涨发技法;
5、掌握高级清汤、清汤、奶汤、上汤、淡汤、素汤吊制技法;
6、掌握原料制嫩技法、干粉糊、脆皮糊、蛋清糊、菜汁糊、干粉浆、蛋清浆、苏打浆和米汤芡、熘芡、爆芡的操作技法;
7、了解常用调味品的性质及酸甜汁、麻辣汁、黑椒汁、蒜香汁、姜汁、葱油汁、豆豉汁、茄汁、茄油、蒜油、葱油、胡萝卜油、花椒油、香辣油调制技法;
8、熟练掌握焯水、过油预熟处理技法及炸、熘、爆、炒、烩、烧、汆、煮、蒸、拔丝、挂霜原料制熟技法;
9、熟练掌握正确菜肴装盘技法、菜肴美化技法;
10、具备一般筵席菜单设计的能力;
11、能够熟练按照各岗位操作流程操作;
综合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中式烹调工艺的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熟练掌握本课程要求的各项实训能力项目,能够胜任高星级饭店、宾馆及大型中餐餐饮企业厨房中炉台、切配、打荷、蒸灶岗位的工作。
【考核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课程考核,取得合格成绩。
【考核方法】
1. 课程考核方法与成绩构成
(1)平时作业成绩10%,包括个人书面作业、实训项目作业等。
(2)出勤及纪律10%,包括出勤情况及课堂纪律。
(3)技能操作考核40%,包括二个实训项目。
(4)期末理论考试40%,纸笔形式,闭卷考试。
2. 课程考核采用“理论技能双控制”
即技能操作考核的二项成绩相加达不到60分,期末理论考试卷面成绩达不到50分,无论总评成绩是否能达到60分,均视为该课程考核不合格。
双达标制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训在知识和技能上均达到课程要求。
3. 试卷题型
期末考试为闭卷形式,主要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题。
4. 技能考核
在20个实训项目中“整料出骨”做为必测项目,其他抽选一个项目。
(考核要求和标准见《实训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