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考古概述》课件:3_2_1 西汉废帝海昏侯墓
合集下载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1 秦汉考古概述

秦汉考古概述
一、秦汉考古的特点
1.与历史发展进程相对应 2.与考古学文化特点相适应
• 1. 与历史发展进程相对应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阶段,经历了统一、分裂、再统一的过程。
秦统一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的事件,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而汉则在一个空前 广大的范围内最早稳定地施行中央集权统治模式。
1 关中地区,包括甘肃东部,这里是 汉王朝的京师地区。是当时京兆尹 (西安以东) 左冯翊(渭河以北)、 右扶风(西安以西,一直到宝鸡一带) 所在地。 2 关东地区,不是指原来的关东六国, 一般来说是指河南新安以东(函谷关) 的三河(即当时的河东郡、河内郡和 河南郡)、颖川、南阳等郡。
• 3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地区,是渤海湾周围 地区,即当时的青、徐地区和幽冀地区。
西汉后期
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二大阶段。 前段:汉武帝元狩五年到宣帝、元帝之交, 包括了武帝后期、昭帝、宣帝。在昭帝之 后有个昌邑王刘贺,但时间很短。前后共 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公元前118 年-公元 前48年)。
后段:包括元帝、成帝、哀帝、平帝、王莽。 平帝后有一个孺子婴,时间也很短。前后也 是近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公元前48年-公元 25年)。
如何做到与历史学的结合
一是要独立,就是要在不受历史学 研究成果的影响下,采用考古学的 理论和方法,对考古学资料进行考 古学的研究。
二就是要上升。所谓上升,就是研 究不能停留在刚才所说的层次上, 最终还要用考古学研究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果来说 明历史问题。
三 秦汉考古的时空框架
1.分期 2.分区
1. 秦汉考古研究的分期
东汉前期 包括光武帝、明帝、章帝,时间比 较短,大约只有六十多年的时间 (公元25年-89年)。
一、秦汉考古的特点
1.与历史发展进程相对应 2.与考古学文化特点相适应
• 1. 与历史发展进程相对应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阶段,经历了统一、分裂、再统一的过程。
秦统一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的事件,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而汉则在一个空前 广大的范围内最早稳定地施行中央集权统治模式。
1 关中地区,包括甘肃东部,这里是 汉王朝的京师地区。是当时京兆尹 (西安以东) 左冯翊(渭河以北)、 右扶风(西安以西,一直到宝鸡一带) 所在地。 2 关东地区,不是指原来的关东六国, 一般来说是指河南新安以东(函谷关) 的三河(即当时的河东郡、河内郡和 河南郡)、颖川、南阳等郡。
• 3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地区,是渤海湾周围 地区,即当时的青、徐地区和幽冀地区。
西汉后期
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二大阶段。 前段:汉武帝元狩五年到宣帝、元帝之交, 包括了武帝后期、昭帝、宣帝。在昭帝之 后有个昌邑王刘贺,但时间很短。前后共 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公元前118 年-公元 前48年)。
后段:包括元帝、成帝、哀帝、平帝、王莽。 平帝后有一个孺子婴,时间也很短。前后也 是近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公元前48年-公元 25年)。
如何做到与历史学的结合
一是要独立,就是要在不受历史学 研究成果的影响下,采用考古学的 理论和方法,对考古学资料进行考 古学的研究。
二就是要上升。所谓上升,就是研 究不能停留在刚才所说的层次上, 最终还要用考古学研究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果来说 明历史问题。
三 秦汉考古的时空框架
1.分期 2.分区
1. 秦汉考古研究的分期
东汉前期 包括光武帝、明帝、章帝,时间比 较短,大约只有六十多年的时间 (公元25年-89年)。
西汉海昏侯大墓ppt课件

西汉废帝刘贺
(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
5
海昏侯墓园平面布局图
6
海昏侯墓墓室结构图
7
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掘的保存最好的 列侯等级墓葬,其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 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 发掘时间:2011-2016年
8
发掘现场
9
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掘的保存最好的 列侯等级墓葬,其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 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 发掘时间:2011-2016年
21
海昏侯墓
出土鹿铜镇
22
木 椟
23
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6年3月2日—2016年6月2日
24
将建海昏侯遗址公园
25
10
出土文物
187枚金饼 (每枚约250克左右)
11
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清洗过后仍金光耀眼 12
造型罕见的麟趾金,犹如倒置的小金靴
13
200多万枚钱币
14
“腰缠万贯” 15
五铢钱
16
玉器
17
刘 贺 印 章
18
漆 盒
贴金箔漆盒上描绘着精致的
人鸟兽纹
19
青铜器
20
海昏侯墓 出土铜编钟
西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昏侯大墓
1
2
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掘的保存最好的列侯 等级墓葬,其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 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 发掘时间:2011-2016年
西汉海昏侯墓发掘前 3
海昏侯墓位置图
4
刘贺为汉武帝刘彻 之孙,是西汉第九位 皇帝,汉昭帝驾崩后 继位。登基仅27天便 因荒淫无道、不听劝 谏遭废黜,史称汉废 帝。
历史解密考古新发现 海昏侯墓主人乃汉废帝刘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考古新发现海昏侯墓主人乃汉废帝刘贺
导语: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昭帝驾崩后继位。
登基仅27天便因荒淫无道、不听劝谏遭废黜,成为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
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昭帝驾崩后继位。
登基仅27天便因荒淫无道、不听劝谏遭废黜,成为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汉废帝。
被废后,先贬山东昌邑,再贬江西海昏,一生经历帝、王、侯的跌宕。
经过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专家确认,海昏侯墓所发现的三重证据最终确定墓主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证据之一:玉印刻“刘贺”二字。
2016年1月17日,考古队员开启内棺后发现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在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玉印上刻有“刘贺”二字。
专家介绍,这是刘贺的私信。
在两汉时期,印章是常见随葬品之一,也是判断墓主身份的最直接证据。
证据之二:墨书金饼上有字“臣贺”。
在出土的金饼上,考古队员发现了模糊的墨书字迹,并释读出了关键部分:“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贺”字直接指明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元康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三个年号。
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西汉酎金制要求有封地的侯和王,在每年八月祭祖时给朝廷献上黄金。
金饼上的墨书,也从侧面展现了当时的酎金制度。
证据之三:奏章副本署名“臣贺”。
在出土的木牍上,专家发现了海昏侯与侯夫人写给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仔细辨认,木牍上
“海昏侯臣贺”、“陛下”、“呈太后陛下”、“元康四年六月”等字样清晰生活常识分享。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3_3 汉代帝陵及其他墓葬(下)

有
五
的
、
墓 出
汉
有
代
舞 乐
官
、
吏
百 戏
及
俑
平
等 模
民
型
墓
夔
五 、
凤 镜
汉
代
官
吏
及
平
民
墓
长
五 、
宜 子 孙
汉 代
连 弧 纹
官
镜
吏
及
平
民
墓
(一)中原地区
五 • 2、汉墓的分期及其演变
、 汉 代 官 吏
✓ 第七期:东汉晚期墓(桓帝至献帝)
➢ 除双穹隆顶墓外,流行带墓道的“前堂横列” 墓,常有2个或多个后室、侧室,家族合葬的现 象日渐流行。并出现模仿双穹隆顶砖室墓的 “抛物线形顶土洞墓”。
墓
五 、 汉 代 官 吏 及 平 民 墓
日
五 、
光 镜
—
汉
见
代
日
官
之 光
吏
,
及
天 下
平
大
民
明
墓
五
、
汉
代
官
吏
及
平
民
1:内清以昭明,光日月明
墓
2:内清以昭明,光象月明
全文: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 月;心忽扬而原忠,然雍塞而不泄
(一)中原地区
五 • 2、汉墓的分期及其演变
、 汉
✓ 第三期:西汉晚期(元帝至王莽居摄)
二
汉
年 (
代
前
186
官
吏
) 铸
及
造
平
, 重
民
八
墓
单元9(秦汉考古秦汉墓葬3)PPT课件

11
二桃杀三士: -《晏子春秋》记载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的故事 。
2020年9月28日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12
2020年9月28日
(5)神话故事,有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 蜗和羽人、神兽等。
(6)祥瑞:黄羊、白鹤、白兔、凤凰、灵龟、 麒麟、神鼎等。
(7)四神:或称“四灵”、“四象” 等。 通常指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神灵兽。
-壁画墓:主要分布于东汉时的北方地区。 包括反映生前现实生活、死后神怪世界, 以及教化的内容。
-画像砖墓:将模印的画像砖镶嵌于墓壁, 主要流行于东汉四川境内。多见各种生产 生活场景。
-画像石墓:西汉后期出现,盛行于东汉一 代,集中于山东苏北、豫南鄂北、陕北晋 西、四川中部。
2
沂南画像石墓透视图
2020年9月28日
2020年9月28日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18
幕府(东汉宁城)
2020年9月28日
19
洛阳卜千秋墓
-1976年洛阳烧沟发现, 出土铜印“卜千秋 印”。
-西汉晚期元帝至成帝 时期墓,大约公元前 1世纪。
-壁画内容为升天与避 邪。
-右图脊顶绘伏羲女娲。
伏羲、女娲
2020年9月28日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020年9月28日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4
2020年9月28日
前 导 - 轺 车
缇骑(警卫)
后从
25
成都羊子山画像砖墓
收 获
庭 院
盐 场
2020年9月28日
出 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6
武梁祠画像石
2020年9月28日
二桃杀三士: -《晏子春秋》记载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的故事 。
2020年9月28日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12
2020年9月28日
(5)神话故事,有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 蜗和羽人、神兽等。
(6)祥瑞:黄羊、白鹤、白兔、凤凰、灵龟、 麒麟、神鼎等。
(7)四神:或称“四灵”、“四象” 等。 通常指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神灵兽。
-壁画墓:主要分布于东汉时的北方地区。 包括反映生前现实生活、死后神怪世界, 以及教化的内容。
-画像砖墓:将模印的画像砖镶嵌于墓壁, 主要流行于东汉四川境内。多见各种生产 生活场景。
-画像石墓:西汉后期出现,盛行于东汉一 代,集中于山东苏北、豫南鄂北、陕北晋 西、四川中部。
2
沂南画像石墓透视图
2020年9月28日
2020年9月28日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18
幕府(东汉宁城)
2020年9月28日
19
洛阳卜千秋墓
-1976年洛阳烧沟发现, 出土铜印“卜千秋 印”。
-西汉晚期元帝至成帝 时期墓,大约公元前 1世纪。
-壁画内容为升天与避 邪。
-右图脊顶绘伏羲女娲。
伏羲、女娲
2020年9月28日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020年9月28日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4
2020年9月28日
前 导 - 轺 车
缇骑(警卫)
后从
25
成都羊子山画像砖墓
收 获
庭 院
盐 场
2020年9月28日
出 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6
武梁祠画像石
2020年9月28日
《西汉海昏侯大墓》课件

西汉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 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
西汉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 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
海昏侯的生平简介
刘贺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是汉武帝的孙子,被封为海
昏侯。
刘贺在位期间,致力于改革政治 、发展经济、振兴文化,取得了
显著成就。
刘贺去世后,他的墓被建造成为 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成为了中 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
展示了文物和文献资料的珍贵价值,增 强了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通过海昏侯大墓的发掘和展示,让公众 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西汉时期的历史 和文化,提高了公众对西汉历史的认知
和理解。
05
海昏侯大墓的未来展望
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继续开展考古发掘
对海昏侯大墓周边区域进行深入 挖掘,寻找更多文物和线索,更 全面地了解西汉时期的历史文化
《西汉海昏侯大墓》ppt课件
目录
• 海昏侯大墓的发现与挖掘 • 海昏侯大墓的历史背景 • 出土文物与西汉文化 • 海昏侯大墓的影响与意义 • 海昏侯大墓的未来展望
01
海昏侯大墓的发现与挖掘
发现过程
201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南 昌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南昌 新建区大塘坪乡�西汉海昏侯大墓的 发现
201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南 昌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南昌 新建区大塘坪乡�西汉海昏侯大墓的 发现
201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南 昌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南昌 新建区大塘坪乡�西汉海昏侯大墓的 发现
发现过程
201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南昌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 �西汉海昏侯大墓的发现
对西汉历史研究的影响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3_1 秦代墓葬

• 《汉书》中记载:“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 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 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后汉书》载: “寝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 皇陵园内的寝殿、便殿规模宏阔,寝殿内应当与 汉代一样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陵园内发现的 飤官遗址,是掌管寝园祭祀供应膳食的处所。而 且和汉代一样,每日都要为寝殿上食及荐新物, 并有专人理被枕,像对待活人一样照料始皇灵魂 的日常生活。
3.建筑遗址 • 新发现的城垣内的地面
建筑遗址根据调查和钻 探情况获知,秦始皇陵 园内外城垣内的建筑遗 址主要分布为四区:一 是内外城垣上的门阙基 址及城垣四个转角处的 角楼建筑基址;二是位 于内城南区封土北侧的 寝殿建筑基址;三是位 于内城北区西半部的便 殿建筑基址;四是位于 内外城西垣之间稍偏北 部地区的寺园吏舍遗址。
• 所谓飤官,就是掌管宫廷饮食的官吏,是秦代九卿之一奉 常的属官。“丽山飤官”就是丽山园的食官,掌管陵寝祭 祀的膳食之事,供应始皇陵的祭品。他们如同侍奉活着的 皇帝一样,负责每天四次皇帝灵魂享用及祭祀活动的膳食。 “六厨”、“八厨”反映了陵园供厨数量的众多,膳食供 应规模巨大,供厨内服务人员一定很多。
•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端北侧。 两坑相距25米。坑的形制平面 呈“凹”字形,面积约520米。
坑的结构复杂,三号坑是军队 的指挥部(古名军幕)。
• 秦俑坑出土的战车模型和骑兵、步兵俑。 通过对一、二、三号兵马俑坑的试掘及发 掘,已出土木质战车二十辆,拉车的陶马 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二十九匹,各类武士 俑四百余件,青铜兵器万余件。估计三个 俑坑内当有战车一百三十余辆,拉车的陶 马五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一百三十余辆, 拉车的陶马五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一百一 十六匹,车兵、骑兵和步兵俑近七件。车、 马俑的大小,高矮和真的相似,车、马、 俑的排列也完全仿照当时军阵的编列,是 秦国军队的形象记录。为我们研究秦国军 事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3.建筑遗址 • 新发现的城垣内的地面
建筑遗址根据调查和钻 探情况获知,秦始皇陵 园内外城垣内的建筑遗 址主要分布为四区:一 是内外城垣上的门阙基 址及城垣四个转角处的 角楼建筑基址;二是位 于内城南区封土北侧的 寝殿建筑基址;三是位 于内城北区西半部的便 殿建筑基址;四是位于 内外城西垣之间稍偏北 部地区的寺园吏舍遗址。
• 所谓飤官,就是掌管宫廷饮食的官吏,是秦代九卿之一奉 常的属官。“丽山飤官”就是丽山园的食官,掌管陵寝祭 祀的膳食之事,供应始皇陵的祭品。他们如同侍奉活着的 皇帝一样,负责每天四次皇帝灵魂享用及祭祀活动的膳食。 “六厨”、“八厨”反映了陵园供厨数量的众多,膳食供 应规模巨大,供厨内服务人员一定很多。
•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端北侧。 两坑相距25米。坑的形制平面 呈“凹”字形,面积约520米。
坑的结构复杂,三号坑是军队 的指挥部(古名军幕)。
• 秦俑坑出土的战车模型和骑兵、步兵俑。 通过对一、二、三号兵马俑坑的试掘及发 掘,已出土木质战车二十辆,拉车的陶马 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二十九匹,各类武士 俑四百余件,青铜兵器万余件。估计三个 俑坑内当有战车一百三十余辆,拉车的陶 马五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一百三十余辆, 拉车的陶马五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一百一 十六匹,车兵、骑兵和步兵俑近七件。车、 马俑的大小,高矮和真的相似,车、马、 俑的排列也完全仿照当时军阵的编列,是 秦国军队的形象记录。为我们研究秦国军 事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4秦汉南北朝考古学PPT课件

高约1.9米
*
24
秦陵百戏 俑5号俑
体格硕壮稳健,专家推断 应是百戏都卢寻橦中的持
竿者。高约2米
*
25
秦青铜大鼎
重212公 斤,是目 前所见秦 文化中最 大的铜鼎
*
26
秦陵石铠甲(清理)
*
27
经修复后 的头盔 (胄)
*
28
阳陵虎符
*
29
云纹高足杯
(秦代)
*
30
葵
纹
瓦
当
*
31
〓
彩
漆
兽
首
99
南越王赵昧墓
代表器物
*
100
丝缕玉衣
*
101
“文帝行玺”金印
*
102
“右夫人玺”金印
*
103
“太子”金印
*
104
龙
凤
纹
重
环
玉
佩
右
夫
人
组
玉
佩
*
107
兽 衔 玉 璧
*
108
玉 镂 空 佩
*
109
玉龙附金带钩
*
110
玉盒
*
111
铜承露盘玉高足杯
*
112
从咸阳向北经过云阳、上郡,直达九原(今内蒙 古自治区包头市北)。驰道和直道的修筑,有利 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
8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
9
圉人 陶俑
*
10
秦始皇陵
*
11
陶 将 军 俑
*
12
陶 立 射 俑
*
13
*
24
秦陵百戏 俑5号俑
体格硕壮稳健,专家推断 应是百戏都卢寻橦中的持
竿者。高约2米
*
25
秦青铜大鼎
重212公 斤,是目 前所见秦 文化中最 大的铜鼎
*
26
秦陵石铠甲(清理)
*
27
经修复后 的头盔 (胄)
*
28
阳陵虎符
*
29
云纹高足杯
(秦代)
*
30
葵
纹
瓦
当
*
31
〓
彩
漆
兽
首
99
南越王赵昧墓
代表器物
*
100
丝缕玉衣
*
101
“文帝行玺”金印
*
102
“右夫人玺”金印
*
103
“太子”金印
*
104
龙
凤
纹
重
环
玉
佩
右
夫
人
组
玉
佩
*
107
兽 衔 玉 璧
*
108
玉 镂 空 佩
*
109
玉龙附金带钩
*
110
玉盒
*
111
铜承露盘玉高足杯
*
112
从咸阳向北经过云阳、上郡,直达九原(今内蒙 古自治区包头市北)。驰道和直道的修筑,有利 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
8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
9
圉人 陶俑
*
10
秦始皇陵
*
11
陶 将 军 俑
*
12
陶 立 射 俑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