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学史

欧洲文学史
欧洲文学史

欧洲古代文学-19世纪文学

导论:欧洲文学史中的“两希” 文学传统

一、“两希”文学传统

“两希”文学传统是指“古希腊文学传统” 和“希伯来(Hebrew)-基督教文学传统” ;

古希腊文学传统强调人的原欲和感性:《荷马史诗》、希腊神话与古希腊戏剧(悲、喜剧);

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传统重灵魂、群体和理性:《圣经》。

二、中世纪文学:5-14世纪文学

宗教文学;骑士抒情诗;城市传奇;但丁《神曲》。

三、文艺复兴文学:14-16世纪文学

薄伽丘《十日谈》;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莎士比亚。

四、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高乃依《熙德》;莫里哀《伪君子》。

五、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卢梭《忏悔录》;《爱弥尔》;《新爱洛伊斯》。

六、19世纪浪漫-现实主义文学

拜伦《东方叙事诗》、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高老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斯汤达《红与黑》

第一章古希腊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古希腊文化的基本精神

古希腊文化产生的文化地理学:大海、动荡、变化。

环境所造就的古希腊文化精神:

与世界是一种张力关系,一方面是对世界存在的恐惧,形成了一种“宿命”观;另一方面,是在这种“宿命”的恐惧中所形成的主体生命力量的“自由”。

二、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

文学类型:

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悲剧、喜剧)

1、古希腊文学

展现了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自我价值的实现;

生命、人本、以及自由是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

2、古希腊神话:理解“神、人同形同性”

古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

第一、想象力丰富,如潘多拉盒子的传说;

第二、故事性强,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第三、哲理性强,如西绪福斯(Sisyphus)的故事。

三、《荷马史诗》中的个体意识

?

三、《荷马史诗》中的个体意识

三、《荷马史诗》中的个体意识

1、英雄形象的个性化

在《荷马史诗》中,英雄不是理想化、不近人情的形象,相反他们恰恰是把人身上特有的情感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是作为富有个性的“人”(person)而成为“英雄”的。

“阿基琉斯的愤怒”,在愤怒中凸显了人的个体意识。

2、神的形象的凡人性

在《荷马史诗》中,诸神各各具有自己的特点,具有凡人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

第三节古希腊悲剧

5、欧里庇得斯

创作了92部戏剧,5次获奖,生前备受奚落,但在死后成为人们推崇的剧作家。

A、欧里庇得斯的创作思想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这两位作家偏重于“神谕”的神圣性。

但在欧里庇得斯那里,因为时代的变迁,战争和灾难这样一些人间的灾难使欧里庇得斯逐渐不再相信神谕的神圣性。从对于怀疑神谕的正确性到接受人的偶然性,人本身所包含的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悲剧。

悲剧是人本身的悲剧,是人本身的性格所带来的悲剧。

B、《美狄亚》的故事内容:

伊阿宋美狄亚科林索斯国王

C、《美狄亚》的悲剧内涵:

伊阿宋的贪欲

美狄亚的复仇欲望

埃斯库罗斯·《俄瑞斯特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第二节中世纪文学概观:教会文学、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

一、教会文学

内容多是宣扬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道等,用来麻痹人民思想,以利于其封建统治。

二、史诗

早期史诗是氏族社会的产物,具有异教色彩,充满着浓郁的集体主义精神。

《贝奥武甫》(Beowulf):氏族时代的英雄传说。

中期史诗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封建时代的“英雄”观念。中期史诗具有浓郁的忠君观念,把保卫祖国和个人名声视为自己英雄行为的动力。

《罗兰之歌》:爱国忠教的英雄。

三、骑士文学

骑士精神:忠君、护教、行侠;对于女主人忠心耿耿。

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前者是带有反宗教意味的个体情感表达,比如“破晓歌(Albas)”;后者描写了骑士冒险,比如《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圣杯的传说》等。

骑士文学对后世西方文学影响很大。

3、宗教

16世纪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宗教改革;

?°仪式(ceremony)?±向?°信仰(belief)?±的转变。

4、文化与教育

1450年谷登堡(Johan Guten-berg,1400-1468)活字印刷。

印刷术和教育发展,普通人也能接受文化,摆脱贵族和教会文化专权局面。

5、地理大发现(14-15世纪)以及欧洲与世界的汇合

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东方的诱惑;基督教东扩;罗盘、六分仪、海图、三角帆、艉舵、三桅帆船。

地理大发现:近-大西洋、非洲、美洲(哥伦布)、印度(瓦斯科·达·伽马)、环球旅行(麦哲伦)、太平洋地区。

“我们像一群青蛙围着一片水塘,在这个海的沿岸定居下来。”

总结:灾难、动乱冲破了欧洲人的封闭之梦;城市的发达、地理大发现使欧洲人从地中海走向了世界;现实世界在人们面前展开了广阔的一面。这种世界性眼光以及世界性现实景观的呈现是把握文艺复兴的命脉所在。

附2:欧洲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

一、欧洲地理大发现的范围所及

——新世界的发现与征服

二、郑和下西洋

——航海仪仗队、明朝海禁

1370,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1374,明政府下令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

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1394,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

1397,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

三、在大航海时代(15-17世纪),中西文明竞争胜负已分。

第三节文艺复兴文学传统中人文观念的发展与演变

一、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人”的复兴的运动

“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意为“再生”或“复兴”。

1、从古希腊时期以来人的形象

古希腊时期的人:健康自然、肯定现实;

古罗马时期的人:面向现实、征服世界;

中世纪的人:局限狭隘、否定现实。

2、文艺复兴对古希腊文化中“人”(Human)的复活

在现实世界的危机与困苦中,人们看清了天上的“上帝”及世间的“皇帝”的虚幻,从而产生出自己作主的自信。

“理性” 成为人的核心价值。

二、文艺复兴文学传统中人文主义观念的发展

第四节意大利文学

一、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整体局势的概述

1、国家:14-16世纪的动乱

14世纪意大利北部新兴资产阶级兴起;15世纪成为法国和西班牙侵略的对象;16世纪意大利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整个国家四分五裂。

2、社会:局势动乱、政权、宗教以及道德上的脆弱。

3、个体精神:完全从自己躁动的性情出发,凭着自己的个性行动。

复仇、好斗以及对于宏大场面的热衷。

4、全才(l?ˉuomouniversal)

二、薄伽丘(Giovanni Boccàccio ,1313-1375)

《十日谈》(《人曲》Human Comedy,1350)

但丁、彼特拉克与薄伽丘被称为“佛罗伦撒三杰”。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对女友劳拉之爱;在风格上抛弃了中世纪晦涩风格,突破禁欲,肯定男女之情,表达了以爱情幸福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第五节法国文学

一、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整体局势:

1、民族情感的激发

百年战争(1330-1430) 、黑死病、屠场专政(1413)、经济衰落

——民族情感的激发,圣女贞德(1412-1431)

2、新经济制度改革,社会关系的变化

?°国土聚合者?±路易十一(1423~1483 )

贵族与资产阶级的联姻

3、意大利文化对于法国的影响

以阿尔卑斯山为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盛况吸引着法国人,法国人对意大利长达半个世纪的“冒险”,使文艺复兴运动从意大利传到法国。

贵族和资产阶级对于文学资助

4、“七星诗社”

龙萨;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风格典雅;但肯定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反对禁欲主义,追求民族诗歌的建立。

第六节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一、生平: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十六世纪上半叶正是西班牙鼎盛时期。西班牙依仗它庞大的军队和无敌舰队称霸欧洲,成为一个军事大国。

文艺复兴思想的传入,使西班牙文学艺术进入了长达近两个世纪的黄金时期。塞万提斯正是在这块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

1547年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城;为求学去意大利。

1569年在意大利参军,参加雷邦托海战(欧洲基督教联盟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的战争),表现异常英勇。“雷邦多独臂人”。

1575-1580被土耳人劫持并关押;此后为谋生多方奔波。

1605年,《堂吉诃德》上卷出版获得空前成功;1615年下卷出版;

1616年4月22日,患水肿病在家中去世。

堂吉诃德本人是一个理想精神浓厚、极富骑士风范的人物。

二、《堂吉诃德》(Don Quixote,1605)的故事情节

以堂吉诃德的三次巡游为线索

第一次出游:解救牧童、勇斗商人;

第二此出游:说服桑丘、勇斗风车、旅馆艳遇、私放囚犯、与巨人斗争……装在笼里回家

第三次出游:海岛任总督。最后幡然醒悟。

三、《堂吉诃德》的主题(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1、表层主题:对于当时骑士小说的抨击:被骑士小说毒害的堂吉诃德

2、深层主题:人性中的理想精神

A、中世纪-薄伽丘-拉伯雷-塞

万提斯

《十日谈》是人文主义的“脚”,《巨人传》是人文主义的“心”,那么《堂吉诃德》就是人文主义的“头”

堂吉诃德的形象代表了超越于现实之上的理想精神,达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发展的新高度;

《堂吉诃德》比之《十日谈》和《巨人传》,其人文主义内涵都体现了更纯粹的理想意义。

——到底是堂吉诃德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第七节英国文学

一、英国概述:

1、百年战争(1337-1437 );玫瑰战争(1453-1483 )

“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

2、伊丽莎白王朝

亨利八世对文化的热爱;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或Elisabeth,1533-1603)继位;

“童贞女王”,video et taceo(我观看,我沈默)

统治方式:盛大游行的风气造成了伊丽莎白王朝时期夸张、戏剧化的社会氛围,整个社会就象是一场戏剧;

宗教和解;

1588年,打败西班牙,世界上最强的海上国家。

?

长眠于圣三一教堂

第八节《哈姆雷特》

一、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Hamlet)、《奥赛罗》(Othello)《麦克白》(Macbeth)、《李尔王》(King Lear)二、《哈姆雷特》

全名《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1、故事情节:

鬼魂出现——哈姆雷特装疯——克劳狄斯的试探——反试探、戏中戏——被国王流放到国外并安排谋杀——奥菲利娅发疯并淹死——哈姆雷特逃脱监控——雷欧提斯归来复仇——决斗,同归于尽

2、作品主题

(1)对于个体私欲膨胀的抨击

第一、克劳狄斯:权欲的膨胀;

第二、乔特鲁特:情欲的膨胀;

第三、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贪欲的膨胀

?a?a欲望就其本身而言是合理的,但问题在于:一个人的欲望意味着对他人欲望的否定,因此,欲望是必然的却是有罪的。

?a?a从古希腊以来,莎士比亚第一次对于人的欲望给予反思。

?TO be or not to be

?To get busy dying or to get busy living ?To fall in love or not to fall in love

?To choice or not to choice

我觉得,这两个典型体现着人类天性中的两个根本对立的特性,就是人类天性赖以旋转的轴的两极。我觉得,所有的人或多或少地属于这两个典型中的一个,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或者接近堂·吉诃德,或者接近哈姆雷特。

——屠格涅夫

第九节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一、文化历史背景:绝对君主专制的建立

文艺复兴晚期,人性解放走向极端,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走向何处?

走向绝对的个体自由

or 走向绝对的专制

——人心思定,甘作臣仆。

——17世纪是一个君主专权的时代,帝王的时代。

二、英、法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1、英国: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 )

2、法国:路易十四(太阳王,Roi Soleil,1638-1715 )

“严惩那些以藐视国家法令为荣的人,这就是对于公众做好事。” “朕即国家” 。

宫廷政治:壮阔的宫廷生活造就了注重文明礼仪的宫廷风度。荣誉、高雅成为当时宫廷风度的标准。一切以有节制的“理性”为号召,最后在此高度“文明”专制的社会氛围中,所有人团聚在了路易十四的周围。

3、拉辛(Racine,Jean;1639~1699)《安德洛玛克》

A、故事情节:

希腊国王庇吕斯(阿基琉斯之子)

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

赫克托尔之妻安德洛玛克

庇吕斯未婚妻爱尔米奥娜

爱尔米奥娜的爱慕者奥雷斯

最后,安德洛玛克获得了庇吕斯的权位,成为国王,决意为自己的的丈夫复仇。

庇吕斯爱尔米奥娜

奥雷斯安德洛玛克

B、对于欲望的批判

贪欲情欲嫉妒

C、标准的三一律

理性VS 情感

十七世纪VS 文艺复兴

第十节莫里哀《伪君子》

一、莫里哀(Moliere,1622~1673)的生平与创作

王室陈列商的儿子;

1643-1645年组织“光耀剧团”演出;

1645-1658年民间演出,对民间的了解,积累丰富演出经验。

1658年,莫里哀在卢浮宫为路易十四演出,得到路易十四的赏识,从此演出事业达到了顶峰。

1673年,演出《没病找病》中咳血而死。

《丈夫学堂》:反对封建礼教、维护人的天性;

《太太学堂》:对于封建夫权思想的抨击;

《唐·璜》:对当时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行使特权贵族抨击;

《恨世者》:一个恨世的人,却爱上了一个风骚的寡妇;

《吝啬鬼》:阿巴贡,对于早期资产阶级的抨击;

《乔治·唐丹》:讽刺了一个向封建贵族妥协的资产阶级。

附录:四大吝啬鬼

1、夏洛克,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2、阿巴贡,莫里哀喜剧《吝啬鬼》;

3、葛朗台,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4、泼留希金,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a?a吝啬鬼是金钱魔域的朝圣者。

二、莫里哀喜剧创作的奥秘

1、创作风格是讽刺性的,讽刺的对象是封建贵族、教士以及资产阶级;

?°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面面俱到,也没有比讽刺有力;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把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最大的打击。?±

2、在艺术上,莫里哀对古典主义既有坚持又有违背;

3、在思想上莫里哀宣扬的是一种?°正确的本性?±

A、什么是人的?°正确本性?±?

?°理性?±:以实用为标准

正确的本性就是?°正常的本性?±(normal naturu)

不论天气晴朗还是恶劣,每天傍晚五点钟左右到王宫花园去散步,这是我的习惯。人们看到总是独自一人在阿尔让松的长凳上梦想的这个人,这便是我。我与我自己谈论政治、爱情、兴趣或哲学。我让我的灵魂彻底放纵。我让它自己做主追随那第一个出现的聪明的或愚蠢的念头,就像人们在福瓦林荫道上看着我们的那些放荡的青年在追逐一位神情轻佻、面带微笑、目光闪烁、鼻尖翘起的妓女,又为了另一位而离开这一位,向所有的妓女进攻,却不依恋于任何一位。我的思想,也就是我的妓女。如果天气太冷或者雨太大,我就躲进摄政咖啡馆;我在那里以看别人下象棋来消磨时间。巴黎是全世界玩这种游戏最好的地方,而摄政咖啡馆则又是全巴黎玩得最好的地方……

——伏尔泰:《拉

莫的侄儿》

第十二节卢梭

第十三节

歌德的《浮士德》

2、创作第二个阶段

(1775-1784-1794)

(1)魏玛公国担任首相职务

担任首相期间,养成了务实作风,对早年激情和自由发生动摇,转向追求?°客观性?±。

作品表现岀宁静、克制的风格。

(2)1784年秋,歌德不辞而别前往意大利。

?°找回我自己?±

新的观察事物的方式:纯粹客观的观察方式。

代表作《哀格蒙特》

第十四节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文化背景Romatic:“传奇般的”、“幻想的”、“不真实的”,

1、1789年法国大革命: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帝国的扩张,将“自由”观念强行推广到整个欧洲大陆。

——18世纪存在于思想中的“自由”落实到了现实人间,成为人人行动的法则。

2 、文化精神的变迁

中世纪:上帝的时代

文艺复兴:天才的时代

十七世纪;国王的时代

十八世纪:哲学家的时代

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的时代。

无题

那时光已永远死亡,孩子!

淹没,冻僵,已永远消逝!

我们回顾以往不禁吃惊,

见到的是些希望的亡灵,

你我在阴暗的生命之河上

消磨到死的那样一些希望:

苍白、凄惨,哭得伤心

我们曾注目凝视过的河川

已滚滚流去,将再不回还;

而我们仍木然呆立观望

在这一片荒凉的土地上,

像树起两块墓碑,以纪念

在暗淡的生命晨光里不断

消逝着的:恐惧和希望。

第十五节拜伦

一、生平与创作(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

生理上的残疾与童年贫困孤独的生活,使拜伦从小就养成了忧郁、倔强、反抗的性格。

1809年,拜伦去南欧和西亚旅行, 这次旅行扩大了拜伦的视野。写出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

对大自然热爱,渴望自由;

厌倦现实、逃离现实;

在自由的远游中孤独忧郁。

(“远游”的浪漫主义叙事模式)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名。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第十六节麦尔维尔《白鲸》

第十七节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论拉斯蒂涅克独自待在那儿,他向公墓的

高处走了几步,眺望着远处蜿蜒曲折地横卧在塞纳河两岸的巴黎城,那里已开始亮起点点的灯火。他的贪婪的目光死死地盯在旺多姆广场的柱子和残废军人院的穹顶之间,那是他向往已久的上流社会的所在地。他向这个喧嚣纷繁的“蜂窝”扫了一眼,仿佛想提前吮尽其中的蜜汁,并且不可一世地说道:“现在让我们俩来拼一拼吧!” 。

——巴尔扎克:《高老头》

第十八节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19世纪的法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法国成为整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

1799-1815年:拿破伦执政以及称霸欧洲,法国大革命在整个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

拿破仑成为整个欧洲的偶像。

1830年7月: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

傍王朝;

1848年2月: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国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二、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 ,1799 ~1850 )

“文学上的拿破仑”

“他用剑没有完成的,我要用笔来完成”

(一)生平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出生在多瓦河畔的都尔小城。

1819年,“我的前程由我自己选定,决不为父母所左右!”

父子协定;创作诗剧《克伦威尔》失败。

1818-1828年,为赚钱创作“应景”小说,生意失败。

1829年,创作《舒昂党人》,获得成功,开始了《人间喜剧》的创作。

从此之后,巴尔扎克的创作完全转向,从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转向了面向现实,要写当前的大时代。“做巴黎社会的书记官”

1829-1849,创作了90多部中长篇小说,共计上千万字,合称《人间喜剧》;

1850年,在和韩斯卡夫人结婚三个月后因病去世。

(二)《红与黑》(The Red and the Black,1830)(1)情节:

时间: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复辟王朝时期

地点:法国与瑞士接壤的维立叶尔城、贝尚松城

人物:于连、德瑞纳夫人、木尔侯爵、玛特尔

线索:欲望-勾引-事发-离开-得逞-失败-忏悔-死亡

(2)于连形象分析

首先,于连最核心的性格特征是个体成功意识;

“在拿破仑统治下,我会是个军曹,在未来的神父当中,我将是个主教。”

“看呀!这个骄傲的女人,居然躺在我的脚下了!”

其次,为了自己的个体成功可以不择手段;

再次,在于连身上体现着对于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反思性升华。

(三)司汤达创作的主要贡献:

开创了现实主义内倾性的道路,体现了独特的心理描写,是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中间形态。

“与人物一起观察,一起思考”

论文参考书目

论文参考书目 1. 英美文学类论文参考书目: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牛庸懋蒋连杰著)/《美国文学简介》(梁亚平著)/《美国文学研究》(梁亚平著)/《西方文学概观》(喻天舒著)/《欧洲文学史》(周作人著)/《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任晓晋著)/《英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孙建著)/《美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虞建华著)/《英国文学简史》(王守仁方杰著)/《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英汉对照的系列名著)/《英语散文名篇赏析》(李绍明著)/《莎士比亚名篇赏析》(黄必康著)/《英国诗歌赏析》(苏煜主编)/《美国诗歌赏析》(姜涛主编) 2. 语言(学)类论文参考书目: 语言学课本/ 《英语语音简明教程》(葆青著) /《英语语法手册》(薄冰赵德鑫著) /《实用英语语法》(张道真著) /《朗文英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英语语法》(章振邦著)/《新编简明英语语法教程》(霍金根主编)/《英语史》(李赋宁著)/《英语简

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著) /《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张韵斐著)/《语言学教程》(王振昆谢文庆著) /《认知语言学概论》(熊学亮著) /《美语英语对照手册》(B.k.斯旺编著) / 《英语同义词大全》(段平田惠雨顾维萍编译)/《英语常用同义词词典》(沈一鸣编)/《大学英语同义词辨析辞典》(邓子钦主编)/《英语同义名词辨析》(熊性淑编著) 3.翻译类论文参考书目:已学过的翻译课课本、所发的翻译资料、自己的笔记本和练习本以及下列书籍---《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柯平著)/《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城著)/《语篇分析概要》(黄国文著)/《英汉翻译基础》(古金明著)/《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方梦之毛忠明著)/《实用翻译教程》(范仲英著)/《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等著)/《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著)/《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王治奎著)/《翻译入门(汉译英)》(丁菲菲著)/《汉英翻译技巧》(单其昌著)/《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王松美等著)/《高级英汉翻译理

完整版欧洲文化入门参考资料

欧洲文化入门参考资料 这是一本中国大学生了解欧洲文化的英语教科书,为了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学习英语的中国大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的交往中,往往感到由于缺乏欧洲文化知识而增加了许多困难。英语中有数不清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等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或者牵涉到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果对这些所知无多,读书未必全懂,对谈也难顺利。而一旦对这些有了较多知识,则不仅了解程度会提高,而且由于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欧洲文化入门》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European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2、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程 3、课程学时:32学时 4、学分:2 5、先修课程:《高级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 6、适用专业:英语 7、大纲执笔:英语专业教研室 8、大纲审批:外语系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5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关欧洲文化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并为以后开专业课提供大量重要的背景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英语,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教学大纲对象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全部用英语授课。 了解欧洲文化对英语发展的影响和欧洲文化发展的脉络; 了解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 了解欧洲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将欧洲文化与同时期的中国文化进行比较; 学生应准备一些工具书、参考书、选本、译本。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希腊、罗马文化 基督教及其《圣经》 中世纪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十七世纪 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学说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及其它 五、考试考核办法:笔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

《我是吴宓教授》阅读及答案

《我是吴宓教授》阅读及答案 我是吴宓教授 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抄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写着参考书、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钱穆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抄写小纸条。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mù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像一座钟。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这才过关。 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李赋宁……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⑦比起课堂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BBS上,不久前一个女学生略带羡慕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全班大笑。 ⑨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⑩学生李廷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从东南大学,到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 ⑾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陕西老家①,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欧洲文学史总结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哈姆雷特》讲述的是王子复仇的故事 《奥赛罗》讲述人因为嫉妒而毁灭的故事 《麦克白》讲述人因为虚荣而毁灭的故事 《李尔王》讲述人因为贪欲而毁灭的故事 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他是莎士比亚的最高成就。 《哈姆雷特》故事情节: 午夜时分—鬼魂出现,告诉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我是你父亲的鬼魂,我是被谋杀的,你要报酬”—哈姆雷特装疯----他的叔父克劳狄斯试探----反试探,上演了一出戏中戏-----被国王流放到国外并安排谋杀----奥菲利亚发疯并淹死----哈姆雷特逃脱监控---雷欧提斯归来复仇----决斗同归于尽 作品主题 1、对于人的欲望膨胀的抨击 克劳狄斯:权欲的膨胀 哈母亲:情欲、生存欲望的膨胀 挪威王子:贪欲的膨胀 罪恶最深重的是哈姆雷特,哈被复仇欲望控制,最后变成复仇狂人 2、展现了人的形象的完整性 权欲、情欲、贪欲、复仇如此种种,面对欲望,人都是无能为力的,作品通过对欲望的描写,体现了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都是人的“局限”所在,承认局限,还仍然可以站起来,就是 体现了人形象的完整性。 哈的形象分析 1人类自信的象征(快乐王子)在故事发生前 2人性复杂的象征(延宕王子)内心的犹豫疑虑、以及理想与 现实的矛盾 十七世纪古典文学: 高度的君主专制影响着此时的文学创作,文学主题赞颂“国王的光 荣”,形式上遵循学院所制定的古典文学的信条。代表作:高乃依《熙 德》莫里哀《伪君子》 特点: 在思想上的特征: 1、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 2、宣扬理性克制个人情欲 3、抨击封建贵族、教士以及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 在形式上特征: 1、从古希腊文学中吸收艺术题材和形式 2、有严格的艺术规律要求“三一律”故事要求,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围绕单一情节展开 3、语言准确,华丽典雅 4、人物塑造上的类型化,人物本身毫无个性 清教徒文学: 清教徒文学主要产生于17世纪英国、是英国资产阶级和 上层贵族以及封建天主教阶层的斗争产物。代表作约翰- 班扬《天路历路》约翰-弥尔顿《失乐园》 法国莫里哀《伪君子》故事情节: 1幕:伯奈尔老太太骂人肯定达尔杜弗奥尔恭 2幕:奥尔恭要将女儿嫁给伪君子达尔杜弗女仆出主意 3幕:反咬一口获得财产 4幕:贵族知道真相恶狗反咬人 5幕:峰回路转皇帝驾临柳暗花明小人遭殃 作品主题: 1、批判了封建教会的腐朽贪婪 达尔杜弗:享乐、贪婪、伪善、狡诈 2、批判了封建贵族昏庸无知 3、赞扬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机智勇敢,姚丽娜明辨是非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十八十纪启蒙主义文学发生在法国,内容上体现强烈的政治性和斗 争性;人物形象塑造了“新人”形象;自然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大量 涌现;文体形式多样。 特征: 1、内容上体现强烈的政治性和斗争性; 政治性:对现实的如实刻画 斗争性:论辩色彩强烈《拉摩的侄儿》全文就是论辩式对话组成 2、人物形象塑造了“新人”形象 “新人”的主要特征是他的复杂性,一方面是内在自由的张扬,另 一方面是现实世界中的无力,灵,肉,分裂是现代人格的写照 例:伏尔泰《拉摩的侄儿》“拉摩侄儿”卢梭《忏悔录》“我”歌 德《少见维特的烦恼》“维特” 3、自然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大量涌现; 卢梭《忏悔录》,从宫廷到自然,外在“自然”将随着人类对于自身 内在“自然”的发现而被发现。对于“自然”的态度是检验人性纯 洁的标尺。

《欧洲文学史》读书笔记

绪言 古希腊文学,重点:荷马史诗,希腊悲剧,柏拉图《对话录》,亚里士多德《诗学》,他们是欧洲文学传统中最根本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中世纪欧洲文学,重点,法国。法兰西文学吸收了日耳曼民族文学和凯尔特民族文学的精华。《罗兰之歌》亚瑟王的故事《玫瑰传奇》《列那狐传奇》 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重点《神曲》 文艺复兴:英国代表,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法国拉伯雷《巨人传》反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和教育改革要求,西班牙《堂吉诃德》最早的一部欧洲现代小说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文学,法:雨果,德:莱辛,歌德,席勒,英:华兹华斯,拜伦,雪莱, 欧洲近代史的积极意义,斯本格勒(Oswald Spengler)《西方的衰落》西方历史分为三个时期:一、古代,阿波罗精神(the Apollonian Soul),二、中世纪,“东方贤人精神”(the Magian Soul),三、近代,“浮士德精神”(the Faustain Soul)。歌德晚年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融合在一起,是他以前欧洲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 欧洲文学传统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第一章,古希腊文学 第一节,概述 欧洲古代文学主要指公元前9世纪到前1世纪产生在欧洲本土上的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是希罗。 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是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二是埃及、亚细亚文化。 上古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前30-12世纪),即爱琴文化 前30世纪后期,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前16世纪中叶全盛,线形文字A,前14世纪毁灭,火山地震 迈锡尼,前20世纪中叶,亚该亚人所创,他们与前20南迁,征服土著,线形文字B,前12-11世纪,北方多里安人(多利斯人)南下摧毁之。 前11-8世纪,荷马时代/英雄时代,欧洲上古文化从此让位于古希腊文化 第二节,希腊神话 两部分: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万物都是神的身影,万事取决于神的意志。古希腊人常在神话中嘲笑神的邪恶,指责神的不公正。荷马史诗:“神给可怜的人以恐惧和痛苦,神自己则幸福而无忧地生活着。” 英雄传说:对于远古的历史、社会生活和人与自然做斗争等事件的回忆。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统:赫拉克勒斯的12件大功,忒修斯的为民除害,伊阿宋取金羊毛,特洛伊战争等。 神话中包括一部分关于生产知识的传说。 神话是古希腊文学的土壤,此后的诗歌、悲剧等都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题材。 第三节,荷马史诗 荷马年代无定论,约前10至前8、9之间。 荷马是盲人的说法相当流行,因为古希腊卖唱者“行吟诗人”多半是盲人。 两个时期:口头流传时期,文字流传时期。史诗最初形成在前12-9前后,前6世纪,僭主庇西特拉图命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前3-2世纪,由亚历山德里亚学者编订,每部各分为20卷。 产生过程:小歌说,核心说,统一说 小歌说:荷马史诗是由若干各自成篇的“小歌”连缀而成,并非荷马个人成果。[德]沃

讲奉献有作为个人感悟体会精选两篇

讲奉献有作为个人感悟体会精选两篇篇一:讲奉献有作为个人感悟体会 奉献精神是指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舍弃个人利益的一种高贵品质。中国之所以有这天的辉煌与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有一批能打胜仗、敢打胜仗、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在当今社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不能丢,不能因为生活富裕了,战争和平了就不讲奉献了,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更就应讲奉献精神。 共产党员要懂得付出。付出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不论危难险情、困难险阻,共产党员都要第一个冲锋陷阵,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在20xx年的汶川大地震中,灾区广大党员奋不顾身、舍身忘我,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毅然奋斗在救援一线,不分昼夜的搜救群众,抢救伤员,疏通道路,用献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感天动地的救援诗篇。共产党员来自群众,属于人民,他们融于百姓之中普通而平凡,应对灾难却能凝聚成万众一心,迸发出伟大的民族力量,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命,换来了最广大人民的热爱与拥护,他们心甘情愿的付出正是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据说哈佛一位欧洲文学史专业的教授给学生讲的关于加利利海和死海的故事。约旦河有两个分支,一个是死海,一个是加利利海,死海的水中无鱼,也没有其他任何生物。加利利海是一个淡水湖,里面内含很多生物,岸边老树枝叶茂密,树上百鸟云集,啼声悦耳!相形之

下,死海没有任何生物生存在其中,周围也没有半棵树,更听不到鸟儿的歌声。连死海上空的空气,都让人觉得沉重。 两者为什么构成如此差别呢?加利利海不像死海――只知收,而不知出。约旦河流入加利利海后,又流了出来,最终归之死海。 加利利海理解了多少东西,也会给别人多少东西,所以他是活生生的。而每一滴水,到了死海之后,都要被占有。死海把所有的东西都据为己有只知进而不知退,因此他才会有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只知索取不懂得付出的人,最后会疲于获得。只有付出和回报的相互循环,才会让人间充满温暖人心的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但有些党员干部,不懂得付出,只懂得索取,只想着自己的日子是否好过,自己的前途是否顺利,自己的腰包是否鼓起来了,根本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人民的公仆,违背了党的誓言,与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最后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不怕牺牲,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成千上万的共产党死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人民群众世代的敬仰和传颂。更要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主,懂得付出,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誓言,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按照《党章》规定,要持续旺盛的精力,持续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信念,这是奉献的境界。 奉献是共产党员应有的胸怀和品德。这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要求,更是落实为人民服务的一条途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务必把无私奉献指导自己的有偿行为,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 方的自由思想,不满俄国的现状,却又无能为力,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小人物: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一般为小职员,通过对他们悲惨命运的描写来批判当时的沙皇专制下的黑暗社会现实。代表作是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果戈理的《彼得堡故事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与“多余人”,“新人”形象并列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三大人物形象。 自然主义文学: 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其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原则。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自然主义崇尚资料考证,片面强调细节的重要和表面现象的精确描写,忽视典型概括,主张作家应该中立、客观、不对事务做出政治的、道德的、美学的评价,自然主义文学家相信生物学的决定论,认为人物的生物本能决定支配人的社会行动。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文学流派,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他们以反理性的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反对“附庸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认为艺术不是功利性的,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特殊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唯美主意作品讲究词藻、韵律、重视景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代表作家戈蒂耶,王尔德。 红与黑包法利夫人 威塞克斯小说: 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他的全部重要小说归于最后一类。这类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故称其小说为“威塞克斯小说”. 小说的主题反映了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所以又被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代表作:《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

欧洲文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最新最全

1荷马史诗的内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内容: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伊战争中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同自然力抗争中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和乡土的眷恋。两部史诗的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认识价值: ①荷马史诗体现了热爱现实的思想,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了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②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人绝不是神的奴隶,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争取荣誉,建立功勋。 ③在自然威力面前或在战争生活中,史诗都强调了对人生采取积极态度。 ④史诗中的英雄们把幸福寄托在现世和人间,在他们看来,生命、战斗、劳动才有更大的意义。 审美价值: ①史诗构思巧妙,布局完整,突出歌颂英雄主义的中心思想。 ②史诗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既具有氏族英雄的共性,又有初步的个性特征。 ③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诗中比喻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比喻”。常用重复的手法,适应古代民间歌人口头复诵条件,加强诗歌的感染力。 2、阿喀琉斯的形象。 他重视荣誉、不畏权势、刚强勇猛、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暴躁易怒、任性固执、鲁莽残忍;天真单纯、温柔善良、珍视友谊、富有同情心。既有青年人的任性无礼又尊重老人,集刚勇残忍与仁爱柔情于一身。他是力量和胜利的象征,在他身上体现了强烈的个人意识,英雄主义精神,是当时的理想英雄,他身上可以看出神性、兽性、人性,具有原始风习的残酷性。神性、兽性、人性这三性使他成为希腊最著名的英雄,他是一个未被文化污染的自然之子,充满生机和生命力,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古代民族英雄的典型,富于性格美。 3、希腊悲剧与喜剧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1)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2)“喜剧之父”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其代表作是:《阿卡奈人》。 4、古代罗马文学的独特贡献及“奥古斯都”时代的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 (1)维吉尔:《牧歌》《农事诗》和史诗《伊尼德》 (2)贺拉斯:诗人、文艺理论家。《诗艺》 (3)奥维德:早期主要爱情诗,《恋歌》3卷,《列女志》21篇和《爱的艺术》3卷。中期两首长诗,《变形记》和《岁时记》(只了一半,遭放逐)。晚期《哀怨集》、《里海书简》。 5、中世纪四大英雄史诗的内容。 中古欧洲的四大英雄史诗,即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纪》、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罗兰之歌》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英雄史诗。它叙写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取得决定性胜利,所剩顽敌马西里为免于灭亡,遣使求和。查理大帝派去谈判的使臣甘尼仑,贪生怕死,被敌人收买。当查理率领大军回国时,马西里以10万大军袭击掩护法军撤退的罗

欧洲文学史(成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答案:《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2、文体形式的多样.小说:书信体(《新爱伊丝》) 3、清教徒文学: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约翰·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斗士参孙》 4、文艺复兴文学传统中人文主义观念:拉伯雷《巨人传》、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5、“狂飙突进运动”青年歌德和席勒都参加了这场运动。 6、《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 7、《伊利昂纪》(《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奥德赛》)合起来称为《荷马史诗》 8、“两希”文学传统是指“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来(Hebrew)-基督教文学传统” 9、《伊利昂纪》(《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奥德赛》)合起来称为《荷马史诗》 10、埃斯库罗斯的剧作《俄瑞斯忒斯》 11、《伊利昂纪》(《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奥德赛》)合起来称为《荷马史诗》盲诗人荷马创作。 12、古希腊悲剧的三大悲剧家:①埃斯库罗斯、②索福克勒斯、③欧里庇得斯

二、名字解释 1、“两希”文学传统 答案:“两希”文学传统是指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莱——基督教文学传统;古希腊文学强调人的原欲和敏感的文学传统:《荷马史诗》,古希腊神话与古希腊戏剧(悲、喜);希伯莱-基督教文学是重灵魂、群体、来世的理性文学传统:《圣经》。 2、城市市民文学 答案:城市文学由称市民文学,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应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乐观精神。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僧侣的愚蠢和专横,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美德以及聪敏;在艺术多采用讽刺手法、风格活泼。代表作是《列那狐的故事》。 3、《新生》 答案:但丁的《新生》创作于1292—1293年,为死去的女友贝阿德里采而作,风格清新真挚。(“当爱情激动我的时候,我根据它在内心发出的指示写下来。”) 4、《神曲》 答案:《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又名《神圣的喜剧》,从1307年开始,大约用十多年的时间完成。 (1)《神曲》的结构:地狱、炼狱、天堂各三层,共各九层。 (2)《神曲》的主题:①抨击封建专权和教会统治。②对现实世界的歌颂。③反对蒙昧主义,提倡文化。

2016年清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

2016年清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 以下内容由凯程老师搜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凯程老师。 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中,英语语言文学是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来招生。 一、清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考什么? 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初试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62二外俄语或263二外日语或264二外德语或265二外法语;③614基础英语;④857综合考试;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英美文学。 考试科目需要查看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清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清华大学研招办未指定参考书目,研友推荐的参考书目为: 基础英语: 《大学英语》(3-4册)商务印书馆张祥保、周珊凤主编; 《高级英语》(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汉熙主编; 857 综合考试: 《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郭锡良主编; 《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中文系编; 《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中玉主编;

《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杨周翰等主编;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伟仁编; 《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常耀信等编著; 《英国文学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杨岂深等编; 《美国文学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杨岂深等编;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胡壮麟主编; 三、清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文学门类,据清华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资格基本要求,复试总分线为350分,单科线为50分和90分。 四、清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信息如何查询? 了解专业考研信息,需要查看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以及初复试相关通知,考生需登陆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 考研信息须以当年最新信息为准,初试信息一般每年的8月份公布,复试信息一般每年的3月份公布,往年信息可供参考。

欧洲文学史

神曲 答案:《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又名《神圣的喜剧》,从1307年开始,大约用十多年的时间完成。 (1)《神曲》的结构:地狱、炼狱、天堂各三层,共各九层。 (2)《神曲》的主题:①抨击封建专权和教会统治。②对现实世界的歌颂。③反对蒙昧主义,提倡文化。 (3)《神曲》的艺术特征:①对中世纪游历梦幻文学传统的发扬。②作品结构上的设计的精巧合理。③人物形象的寓意象征上有其独特内涵。 两希文学传统 答案:“两希”文学传统是指“古希腊文学传统” 和“希伯来(Hebrew)-基督教文学传统”;古希腊文学传统强调人的原欲和感性:《荷马史诗》、希腊神话与古希腊戏剧(悲、喜剧);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传统重灵魂、群体和理性:《圣经》。 城市市民文学 答案:城市文学的内容多是讽刺贵族、僧侣的愚蠢和专横,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美德以及聪敏;在艺术上多采用讽刺的手法,风格活泼。代表作是《列那狐的故事》:机智、狡猾、自尊,同时显露出资产阶级特有的劣根性,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形象。 狂飙突击运动 答案:德国启蒙主义文学开始于18世纪20至40年代。在70-8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名词解释)中得到迅猛发展。青年歌德和席勒都参加了这场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们大力鼓吹文学的民族性、个性、天才和自然性,主张向古代的荷马、莎士比亚以及民歌学习,主张建立合乎“自然人性”的理想社会,歌颂大自然、儿童和淳朴的普通人民。 新生 答案:但丁的《新生》创作于1292—1293年,为死去的女友贝阿德里采而作,风格清新真挚。 七星诗社” 答案:龙萨;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风格典雅;但肯定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反对禁欲主义,追求民族诗歌的建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过关卷

第1单元过关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勋.(xūn)奠.基(diàn) 澎湃.(bài) 鞠躬尽瘁.(cuì) B.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 C.卓.越(zhuó) 校.对(xiào) 薪.金(xīn)气冲斗.牛(dǒu) D.硕.果(shuò) 草率.(shuài) 悠.然(yōu)潜.心贯注(q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选聘深宵至死不懈契而不舍 B.调羹绞肉马革裹尸妇儒皆知 C.谣言昼夜慷慨淋漓目不窥园 D.小楷吩咐一反即往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的科学家——邓稼先。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 ....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六年 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 ....的人物。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 宗教家等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 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 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 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那宫殿中的每一件作 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悄悄地燃烧着、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 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③⑤①④②B.③⑤①②④C.①②④⑤③D.①④②③⑤5.请你参加以“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12月10日上午,在西安市凤城五路世纪金花商场与沃尔玛超市两楼之间,一女子从11楼坠落,正在巡查的世纪金花商场保安李国武急忙冲上前,想要徒手托接此女子,不幸被砸身亡,坠楼女子也当场身亡。 李国武同志的英雄事迹感动了所有西安人,他被未央区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同时,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对李国武舍己救人的义举进行了广泛宣传,弘扬品质西安的正能量。

西方文学史复习材料

古罗马三大诗人:古罗马三大诗人分别是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①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埃涅阿斯纪》,追述了罗马建国的光荣历史,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②是奥古斯都时期杰出的抒情诗人,讽刺诗人和文艺评论家。《诗集》是他抒情诗的代表作,《诗艺》是他文学评论的代表作。③擅长编写故事,代表作《变形记》描写人变动植物的故事,是最早的异形描写,集古希腊罗马神话之大成,揭露罗马上层社会的堕落。 古希腊抒情诗:抒情诗源于民歌,它是伴着音乐歌唱的.抒情诗有许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等,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琴歌以竖琴伴奏,分为独唱体和合唱体,独唱体抒情诗的代表是萨福和阿那克里翁,合唱体抒情诗的代表是品达。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相传是由叫荷马的诗人创作,故称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做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此记载的是古希腊长期流传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汇,用神话的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 俄林波斯神系:指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新辈神谱,从雷电神宙斯到家神赫斯提亚统称“俄林波斯圣山上的12主神”他们像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但也具有长生不老,可随意变形,各具有特殊本领和巨大威力等特点。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取材于《圣经》,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主要作者是教会僧侣,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代表作有法国的《列那孤的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斗争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

《外国文学(1)》课程作业答案(选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外国文学(1)》课程作业答案(选做) 第一章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1、“古典时期”——古希腊文学的一个阶段,是指公元前8—5世纪,也就是欧洲奴隶制全盛时期,其间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希腊戏剧和文艺理论。抒情诗的主要内容歌咏爱情和美酒,或赞美神、运动会上的优胜者和政治领袖。萨福是古希腊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多为人与命运的冲突,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古希腊喜剧大半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著名的喜剧作家是阿里斯托芬。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艺理论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诗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里面阐述了作者的文艺观。《诗学》首先阐述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他发扬了古希腊传统的“模仿说”,认为现实世界是文艺的蓝本,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其次,他提出诗的真实不同于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诗是虚构,在虚构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而抛弃偶然性,所以诗或艺术的真实可以高于生活的真实。此外,他还提出文艺的社会功能是陶冶情感。他在论悲剧时,强调动作的整一,并指出悲剧的时间不应无限制地延续。总的说来,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点是符合现实主义的。他的《诗学》为西方的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础。 3、新喜剧——古希腊文学“希腊化时期”出现的戏剧形式。它不谈政治,通过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俗的雅致,剧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食客、兵士、艺妓和家奴等。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米南德。

4、黄金时代——古罗马文学的一个阶段,是指公元前1—公元1世纪,也就是共和国末期和奥古斯都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罗马文学达到了最高峰,主要成就是诗歌和散文(演讲)。杰出的代表是三大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其中,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模仿了荷马史诗,但其风格严肃而哀婉,音韵严谨,语言简练,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成就,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5、《荷马史诗》——相传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在小亚细亚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欧洲文学史中最早的重要作品。史诗反映了古希腊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历史社会生活,歌颂了古希腊人民理想的英雄,如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等。史诗还表现出古希腊人热爱现世生活、肯定人的力量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史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也很高,出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最基本的创作方法的因素,史诗的结构巧妙完整。荷马史诗在素材、思想内容、艺术方面对后世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6、希腊悲剧——古希腊戏剧的一种,是在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度形成时产生的,起源于“酒神颂”,逐渐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范围。希腊悲剧的主题是人和命运的冲突。代表作家有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希腊悲剧虽多取材于希腊神话,但它密切地反映当时的现实,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深刻的思想性。

国外文学史进化论解读

国外文学史进化论解读 本文作者:林精华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我们知道,正如现代中国学术制度和高等教育来自西方一样,1917年周作人首度在北京大学开设“欧洲文学史”课程并最先用汉语著述《欧洲文学史》,也是西方文学史框架和观念之影响的产物。此后,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很快就成为中国大学人文学科中重要工作,外国文学史的编纂成为知识界和学术界最关注的工作之一,以至于近百年来,中国著述各种类型的外国文学史已近三百种。然而,这些文学史著述的经验,以及著述本身的有关论述,却没能对世界发生积极影响。无独有偶,中国大陆学人著述的近千种《中国文学史》,最多只是很有限地影响汉学界,未能在理论层面上提升国际学术界关于文学史著述的经验。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令人困惑的问题:文学史研究作为文学史家立足于当代文学史观,在参考历代文学批评家对相关文学现象讨论的基础上,对特定语种或区域的文学发展进行系统化表述的成果,这种由欧美学界发起并持续不断的现代学术行为,如哈佛大学教授温德尔(BarrettWendell,1855—1921)《美国文学史》(1900)、加州大学河畔校区(Riverside)教授埃利奥特(EmoryElliott,1942—2009)等人主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1986)、沃特鲁学院英文系主任克林柯(CarlKlinck,1908—1990)等人主持的多卷本《加拿大文学史:英语中的加拿大文学》(1965)、奥尔巴尼大学教授维斯特布鲁克(PerryWestbrook,1916—1998)《新英格兰文学史》(1988)、奥伦学院教授贝内特(BruceBennett)等人的《企鹅澳大利亚新文学史》(1988)、

数字媒体艺术考研

核心:数字影视、动画、网络多媒体 应把握的:高新数字技术(主要是影视、动画、移动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方面,以及当前一些网络、学术热点,主要出名词解释),艺术学和美学(这个在复习综合考试艺术学的时候也就顺带复习了,名词解释考过构成主义、巴洛克风格等,答大题也经常用到),视听语言基础、传播学基础(答大题经常用到)。 对参考书目的分类: 第一重点:《数字艺术论》(下),《重构美学》的中篇和下篇,《电影的元素》(适合视听语言初学者),《传播学概论》 把握核心思想,认真做笔记。 第二重点:《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数字艺术论》(上) 掌握其中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论方面的东西。 李停战老师的书结合《电影的元素》,完成视听语言的学习。 《数字艺术论》(上)主要看宏观论述,具体到技术细节有个大概的了解。能够弄清楚什么是数字艺术,数字艺术的理论层面主要有哪些东西,大致分类有哪些,发展状况如何。 非重点:《第二媒介时代》,《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世界是平的》,《技术的艺术》,《二十世纪视觉设计传达史》 泛读 杂志:《现代传播》,《CGM》,《互联网周刊》 《现代传播》对应试很有帮助,从里面选一些数媒方面的论文,既可以学习答题的写作方法,又可以把握老师的思路和当下的学术热点,中国知网有下。 把书里的知识吸收成自己的东西,让老师觉得你认真看过书,但却没有直接照搬书上的东西。数媒这门课答题很难从书上直接照搬,不像综合考试艺术学一样脉络清晰。 看书时要动笔。笔记写三遍:第一遍感觉有用就写,第二遍总结出一个框架(做一些记号),第三遍过一遍。把握前面框架并加深记忆。 答题一要有自己的套路,二要有自己的亮点,三要有规范的言辞。 答题可以开发自己的方法,别局限于传统思路。几个要点:1、一定要结合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举例子。2、最好能分条分点,或像论文一样每段有自己的核心思想。3、辩证地答题,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要你判断是对是错,就要正反辩证说。不要全盘肯定或否定。4、字数方面,能多尽量多,但要言之有物。名词解释把握在200左右;大题,简答一页,论述2页。要算好时间,自己一分钟最多能写多少字,思考多少时间。 先制定规划,多少天看完哪本书之类都写清。暑假重点看专业书,看四五遍。9月开始看政治。11月把各科真题详细做。12月进行查缺补漏和最后温习,以自己的笔记为主,过几遍。从9月起每天八九小时,按照考试时间顺序安排每天的科目。 政治-序列1234,外加20天20题和“最后四套题”,英语反复啃真题。 综合考试艺术学重点把握《艺术学概论》,有彭吉象和王宏建两个版本。都看,前者适合条理、入门,后者适合深入补充。答题要举例,没问观点的要辩证。 《香巴拉信使》人物塑造、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我国主旋律影片的创新方面

西方文学史考研复习资料第三章第5节威廉莎士比亚

第三章第5节威廉?¤莎士比亚 ( 一、生平 ?出生于英国爱汶河畔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富商家庭,后家道中落。 ?文法学校时期,学习拉丁文和古典文学。14岁辍学。 ?18岁时与富裕自耕农的女儿安?¤哈特维结婚,生子,出走。 ?伦敦剧院打杂,担任角色,为剧院修改和改编戏剧脚本。 ?1590年开始创作。 ?向贵族献诗与出入宫廷(御前大臣剧团,王上供奉剧团)。 ?成功,成为剧院股东,在故乡置产业。 ?1610/1612回乡。 ?1615年4月23日逝世,葬于镇上的?°三一?±教堂。 二,创作 ?37个剧本,2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 创作分期 ?创作活动从1590年开始,至1612年结束,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 ?1590?a1600:历史剧、喜剧,诗歌。 ?1601-1607/1608:悲剧和悲喜剧,创作高峰期。 ?1608/1609?a1612:传奇剧。 创作分类 ?历史剧10,喜剧10,悲剧10,悲喜剧3,传奇剧4 历史剧-1 ?取材于霍尔编著《兰开斯特与约克两大显贵家族的联合》,霍林希德《英格兰与苏格兰编年史》。?13-16世纪历史。割据纷争→中央集权。歌颂英明君主,拥护中央集权,谴责僭主、昏君与纷争。 历史剧-2 ?按年代关联,构成?°两个四部曲?±+2部独立剧: ?《约翰王》 ?《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 ?《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和《理查三世》 ?《亨利八世》 喜剧-1 ??°浪漫喜剧?±或?°抒情喜剧?± ?早期喜剧具有模仿和试验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 ?《仲夏夜之梦》标志走向成熟。 ?创作高峰是三部?°欢快喜剧?±:《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威尼斯商人》是讽刺喜剧与抒情喜剧的巧妙结合。 喜剧-2 ?喜剧特征(或浪漫抒情风格成因): ?a,肯定性歌颂性主题奠定了乐观开朗的基调,揭露和嘲讽温和且居次要地位。 ?b,天赋灵奇的优美女性形象使喜剧焕发出明媚艳丽的独特光彩。 ?c,美好宜人的自然景象与人物的美好情愫有机结合,构成优美恬适的喜剧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