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题带答案课堂同步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题带答案课堂同步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题带答案课堂同步试题全册一、看拼音写词语。

榔第一单元神奇的西部1 草原ɡāoɡēl ǜt ǎN r óu měi xuàN r ǎNɡōu l èl ǐmào j ūshù()()()()()()()huíwèi sǎtu ōyūhuíj íchíx i ūsè()()()()()shuāi j i āo ti ān yár èhūhūyíbìqi ān l ǐqíl ì()()()()()cuìsèyùli új īn pi āo dàI wǔmǎt ídīyín ()()()()二、词语手拉手:无边的小诗各色的帽子白色的带子静寂的微笑奇丽的大花尖尖的衣裳迂回的绿毯会心的草原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

(2、十分自在、不受拘束。

())3、绿色浓郁得将要流动似的。

(4、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5、细细地回忆、品味。

()6、形容骏马奔腾,草原上的人们热情奔放的样子。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是我总是想(),表示我满心的()。

在天底下,一碧(),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

那些小丘美。

五、品味探究。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大花。

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里的“渲染”是指:;勾勒的意思是:了:;这句话说明。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

líng lìwǎn zhuǎn zhuō zéi fēn fù( ) ( ) ( ) ( )gān zào qīng chèbāo fu dā jiù( ) ( ) ( ) ( )lā sàchóu bèi jiǎo huájùn mǎ( ) ( ) ( ) ( )yǐn bìtǒng pòcì gěi duò ròu( ) ( ) ( ) ( )mái zàng jī qìqī liáng yī liàn( ) ( ) ( ) ( )shǒu pàpī zhān zǎi shāshān zhài( ) ( ) ( ) ( )jiǎo jiàn shuāi jiāo jí dùhuáng chóng( ) ( ) ( ) ( )yǎng yang gǎo zhǐrèn píng zāo yāng( )( )( ) ( )niǎo cháo cōng lóng chǒu chǒu yù fā( ) ( ) ( ) ( )fán mào chú er zhēng yǎn péng sōng( ) ( ) ( ) ( )huà kuàng xìnìliù xiè xìn lài ( ) ( ) ( ) ( )hǎi ōu tuì sè bǐng gān cuò zhé ( ) ( ) ( ) ( )fǔ shēn zhù zú tíng xiēzhān yǎng ( ) ( ) ( ) ( )xuán wōgē yáoér xínüè dài ( ) ( ) ( ) ( )láo lèi qiáo cuìshǒu tào xiào lǜ( ) ( ) ( ) ( )tà bùhuā huìyíng dé chéng jì( ) ( ) ( ) ( )shēng yùbǐ shìqí shìyì rán ( ) ( ) ( ) ( )lún dūn dòng kūhuàn zhěwū zì ( ) ( ) ( ) ( )chòu wèi zhǔ mùjiǎn lòu yí guàn ( )( ) ( ) ( )jiě náng hóng yáng juān zèng ( ) ( ) ( )ái zhèng qiān zì yān mòhē zhōu ( ) ( )( ) ( )líng chén jiā yáo qǐ néng cháo tíng ( ) ( ) ( ) ( )yāng yāng shāng bāxī gài fáng ài ( ) ( ) ( ) ( )xū shēng shǒu bì ráo mìng biē qì( ) ( ) ( ) ( )wò shǒu piē jiàn jì xìn zuó mo ( ) ( ) ( ) ( )yǎn kuàng zhē yǎn bù kān yūn dǎo ( ) ( ) ( ) ( )dǎi túguān dǐxūn hēi biàn zhōu ( ) ( ) ( ) ( )zǒu lán g xiān qiǎo yì lìgē bì( ) ( ) ( ) ( )kāng kǎi fù dìpí bèi guān cai( ) ( ) ( )( )móu huà cè lüè xié dài liú tǎng ( ) ( ) ( ) ( )miǎo xiǎo rè chén cǎi gòu sī huǐ( ) ( ) ( ) ( )chè tuì chāi kāi guān jiàn kān wù( ) ( ) ( ) ( )shǔ míng tí liàn zhòu yè niē zhe( ) ( ) ( ) ( )kuà xià zhú biǎn shù fùshuǐ dào( ) ( ) ( ) ( )suǒ wèi cì wei cháo xùn shēng xiù( ) ( ) ( ) ( )bǎo yòu pí ǎo duò jiǎo zhān xuē( ) ( ) ( ) ( )zòu rén dǎo gào piě zuǐróu yǎn( ) ( ) ( ) ( )dǎi zhùdǎ jiǎo yóu tǒng nuǎn kàng( ) ( ) ( ) ( )yǐn mán zhī wúdīng zhǔqiè wù( ) ( ) ( ) ( )qī zhàléi gǔnà hǎn(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册(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册(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目录1 古诗三首 (3)2 祖父的园子 (6)3*月是故乡明 (10)4*梅花魂 (15)5 草船借箭 (19)6 景阳冈 (24)7*猴王出世 (28)8*红楼春趣 (31)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汉字真有趣 (37)○我爱你,汉字 (41)9 古诗三首 (45)10 军神 (48)11 青山处处理忠骨 (53)12*清贫 (57)13 人物描写一组 (61)14 刷子李 (65)15 自相矛盾 (69)16 田忌赛马 (73)17 跳水 (77)18 威尼斯的小艇 (81)19 牧场之国 (85)20*金字塔 (89)21 杨氏之子 (93)22 手指 (97)23童年的发现 (101)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1.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îu yâ yún tián sāng shù fú xiǎo二、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昼.(zhîuzîu)出耘田夜绩.(jī jì)麻。

2.彩丝穿取当.(dāng dàng)银钲.(zēngzhēng)。

3.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pō)。

三、形近字组词。

昼()耘()桑()晓()供()但()耕()嗓()浇()洪()四、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3.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五、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册(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册(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目录1 古诗三首 (3)2 祖父的园子 (6)3*月是故乡明 (10)4*梅花魂 (15)5 草船借箭 (19)6 景阳冈 (24)7*猴王出世 (28)8*红楼春趣 (31)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汉字真有趣 (37)○我爱你,汉字 (41)9 古诗三首 (45)10 军神 (48)11 青山处处理忠骨 (53)12*清贫 (57)13 人物描写一组 (61)14 刷子李 (65)15 自相矛盾 (69)16 田忌赛马 (73)17 跳水 (77)18 威尼斯的小艇 (81)19 牧场之国 (85)20*金字塔 (89)21 杨氏之子 (93)22 手指 (97)23童年的发现 (101)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1.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yún tián sāng shù fú xiǎo二、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 昼.(zhòu zòu)出耘田夜绩.(jī jì)麻。

2. 彩丝穿取当.(dāng dàng)银钲.(zēng zhēng)。

3.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 pō)。

三、形近字组词。

昼()耘()桑()晓()供()但()耕()嗓()浇()洪()四、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3.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五、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草原》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 自然段。

学习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的民族感情。

预习: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渲染勾勒疾驰迂回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2、读课文,我想到了下列成语:(至少三个)。

A.含“草”字的成语:B.形容草原绿的成语:C.形容草原大的成语:D.形容热闹场面的成语:E.形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成语:【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划出反映草原美的句子,并做好随文批注。

2、试着用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感受填空。

草原的景色美,美就美在。

这么美的景色,难怪作者在原作中这样写道:这是个翡翠的世界,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呀!3、领悟表达方法:我发现作者依次描写、、、等来表现草原的风光美,我还发现作者在观察时先后,由及,从到,这样让我们读来很有条理。

4、草原的风光美,作者的语言更美,我要把这一部分背诵下来。

【走进蒙古族,体验人情美】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的人民更令人难忘。

1、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划出写草原人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

2、有感情地朗读划下的句子,用心去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话别草原,放飞想象】香醇的美酒,激越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我们怎么舍得离开呢?正如作者感慨:“,”。

联系课文内容,大胆想象:时间不停地推移,夕阳渐渐西沉,可谁也不肯走。

【全册全套】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课课练习题作业(每课一练)

【全册全套】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课课练习题作业(每课一练)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作业试题1 古诗三首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看拼音,写词语。

yún tián sāng shùpòxiǎo(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农忙时节,人们昼.(zhòu zòu)夜忙碌,稚.(zìzhì)子也傍着树荫学习种瓜。

2.夕阳西下,气温骤降,一只飞鸟掠过,湖面泛起了层层寒漪.(yīqí)。

三、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童孙未解供.耕织。

( )A.准备。

B.从事。

C.奉献。

2.草满池塘水满陂.。

( )A.山坡。

B.池塘。

C.池岸。

3.稚子..金盆脱晓冰。

( )A.幼稚的孩子。

B.幼小的孩子。

C.顽皮的孩子。

四、根据语境,用“\\”画去多音字不正确的读音。

她的父亲在一家外贸公司供.(gōng gòng)职,负责为国外的用户提供.(gōng gòng)商品信息。

这家公司的商品经常供.(gōng gòng)不应求。

句子模块五、读句子,完成练习。

1.与“山衔落日浸寒漪”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露似真珠月似弓C.梅雪争春未肯降 D.横看成岭侧成峰2.对人物的描写和其他诗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读写模块六、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这首诗描写了乡村中的农人______、______,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__________的情景,展现了农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

2.对诗中塑造的儿童形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真B.勤劳C.顽皮D.可爱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多选)A.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值:105分)卷面书写(5分)请同学们在答题时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美观,让你的试卷拥有一张清秀、漂亮的面孔!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涟漪.(yí)逛.街(guàng)B.萌.动(méng)倭瓜(wěi)C.葬.身(zàng)点缀.(zhuì)D.秉.性(bǐng)公顷.(qīng)二、看拼音,写词语。

(6分)sāng shù() chéng rèn() yuán gǔngǔn()bái zhòu() hú dié() míng huǎnghuǎng()三、补全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写序号)(6分)1.()()胜数.①查点,逐个说出。

②列举,责备。

③数目。

2.()()大悟.①了解,领会。

②见面。

③感觉。

3.能()善.()①善良,慈善。

②熟悉。

③擅长,长于。

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8分)阴凉阴暗1.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的地方睡着了。

2.地下室光线(),空气潮湿。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2分)1.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供:傍:诗句的意思:2.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钲:诗句的意思:3.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腔:信口:诗句的意思:六、在“浓浓的乡情、美好的童年”班级主题活动中,你和陈佳被推选为主持人,下面是活动主持稿中的一部分,请你仿照陈佳的话,将主持稿补充完整。

(9分)陈佳:人是家乡的好,月是故乡的明。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佳: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1、《草原》同步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ɡāo ɡēlǜ tǎn róu měi xuàn rǎn ɡōu lèdī yín qí lì()()()()()()()huí wèi sǎ tuōyū huí jí chímǎ t ílǐ mào jū shù()()()()()()()xiū sè shuāi jiāo tiān yárè hu hū yí bìqiān lǐ()()()()()cuì sè yù liújīn piāo dài wǔ()()二、比一比,组词。

限()勒()骏()迂()线()鞋()峻()遇()鞭()驰()蹄()杯()靴()池()踢()怀()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的空气各色的()()的绿毯迂回的()()的歌声静寂的()()的主人会心的()()的线索四、老舍先生写本文的目的是:1、赞扬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2、表达了对草原美丽景色的赞美、喜爱之情。

()3、表现了蒙汉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五、读下面的短文,选填恰当的比喻句。

(用序号表示)进入天山,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

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

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

1.银色的大海上飘游着几片美丽的白帆。

2.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3.千万条闪耀的银链。

4.千万朵玲珑剔透的白莲。

5.千万条闪亮的瀑布。

6.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2、《丝绸之路》同步练习一、辩字组词矗()淼()凹()凸()循()遁()贸()贺()戎()戊()戌()换()奂()焕()驼()骆()驮()芝()艺()之()二、照样子写词语栩栩如生悠悠驼铃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商量商量打扫打扫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三、选词填空1、矗立挺立伫立⑴一座古朴典雅的展开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课标告诉我们本组课文以“走进西部,亲近西部、了解西部”为主题,既有“情景交融”的散文,也有以“历史演变为主线的故事性”文章,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阅读本组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1 草原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地毯、天涯”,等词语。

2.品读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汗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及作者信息。

2.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⑴认读生字词,用好办法记住带点的字。

鄂.温克渲.染勾勒.天涯.⑵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渲勒鄂涯毯吟迂襟蹄貌拘羞涩跤偏(3)读读写写,并在课文中画记下列词语,读一读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

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疾驰拘束迂回马蹄礼貌羞涩天涯摔跤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4)理解文中的词语,比比谁理解得多。

温馨提示: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我的疑惑通过自主学习,我发现的疑问有:合作探究1.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草原的美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请大家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用小标题的方法给你的“美景图”命名,划分段落。

归纳整理课文按照顺序叙述,先描写了;再描写了的场面和的情形。

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检测训练课堂目标达成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扩号里。

疾(1)疾病(2)痛苦(3)痛恨(4)急速猛烈群马疾驰()疾恶如愁()疾风知劲草()疾苦()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寂静()羞涩()拘束()洒脱()回味()3.根据意思写词语。

(1)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

()(2)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3)用线条画出轮廓。

()(4)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课后巩固提升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课文是按照顺序叙述的,可以分成四部分,它们的小标题分别是:____ 、____、____、____。

(2) 《草原》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

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_____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之间浓浓的民族情。

(3)本文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有()。

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你还能写出关于送别的古诗句吗?请你写下来。

()2.学习后记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读一读,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2.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此情此景,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可小组表演展示)。

热情迎接—()—()—()我的疑惑通过自主学习,我发现的疑问有:合作探究“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情谊?归纳整理1.通过品读揣摩优美的语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美和美,体会到了作者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之情。

2.表达方面的特点:检测训练课堂目标达成1.按要求填空。

(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是:(2)“那些小丘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这句话是把绿色草原上的小丘,比喻成________。

“________”指的是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分明的界线。

(3)比较下面句子,哪句表达更具有特点,并说明理由。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河。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课后巩固提升1.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而并不()。

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色勒的中国画寻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使人(惊叹惊讶),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在()里填上适合的词语。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和。

(4)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5)作者主要抓住了、、来描写草原的,从中流露出作者的心情,哪些词句能看出作者的这种心情,请用“”画出来。

(6)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2.抄写优美的词句。

学习后记2*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自主学习1.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或故事。

2.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用好办法记住带点的生字。

矗.立循.着鸵.鸟匕.首高鼻凹.眼身着戎.装精神饱满商贸.芝.麻遐想守候古朴典雅美轮美奂.(2)理解文中的词语,比比谁理解得多。

3.默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我的疑惑通过自主学习,我发现的疑问有: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2―13自然段,丝绸之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提示一:作者在遐想古丝绸之路上与安息国互赠礼品的那一幕,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二: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2.认真读读课文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说一说首尾与中间部分的联系。

归纳整理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与()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

检测训练课堂目标达成1.把下列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里()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2.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

课后巩固提升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古代丝绸之路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世界的东方与西方,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这里有令后世惊叹的东西方艺术珍宝,凝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发明创造,异彩纷呈、扑朔迷离的古文字,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个难解的谜团,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发掘。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举世闻名的敦煌,神秘的楼兰古国,静静地矗立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

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

丝绸之路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了,她的魅力是永恒的。

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它是一条无尽的历史长廊,一头系着汉唐盛世,一头连着西方文明;一头系着古长安,一头连着遥远的波斯湾。

(1)丝绸之路已有年的历史,它的起点是,终点是。

(2)“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比作,从中你体会到。

(3)文中有不少成语,请摘抄下来。

()()()()2.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

用“”标出。

(2)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

学习后记3白杨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并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4.抓住重点词语与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搜集关于新疆建设者的资料。

2.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晰伞抚绍疆陷(2)读读写写,并在课文中画记下列词语,读一读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

戈壁清晰插嘴分辩介绍浑黄一体陷入大伞表白沉思新疆抚摸高大挺秀(3)理解词语。

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温馨提示: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的疑惑通过自主学习,我发现的疑问有: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画出直接描写和谈论白杨的句子,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为什么?2.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用“~~”标出。

并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考题,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归纳整理《白杨》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的事。

检测训练课堂目标达成1.读一读,抄一抄。

界限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生根发芽干旱洪水茫茫戈壁2.写反义词。

清晰()动摇()软弱()消失()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2)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3)白杨不管遇到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课后巩固提升1. 根据意思写词语。

(1)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2)为自己去争论达到消除误会的目的。

()2.认真读一读阅读链接:《帐篷》。

学习后记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作者要写白杨,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2.读一读,想一想: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并想想这几句介绍白杨树的话中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3.读一读,品一品:快速默读课文,按照先后顺序划出描写爸爸神情变化的词语,谈谈你的体会。

我的疑惑通过自主学习,我发现的疑问有:合作探究1.读一读、交流交流: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你能体会到它的含义吗?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归纳整理文章作者借,热情歌颂了。

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

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