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晶粒细化剂研发现状及展望
镁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现状

镁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现状一.概述镁合金是以镁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
其特点是:密度小、比强度高、刚性好、弹性模量大、消震性好、刚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刚性好、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
主要合金元素有铝、锌、锰、铈、钍以及少量锆或镉等。
目前使用最广的是镁铝合金,其次是镁锰合金和镁锌锆合金。
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运输、化工、火箭等工业部门。
在实用金属中是最轻的金属,镁的比重大约是铝的2/3,是铁的1/4。
但是,镁的应用和研究相对其它金属严重滞后,原因在于其韧性低、高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差,而且加工成形比较困难。
与铝、钛能生成自愈钝化膜不同,镁表面生成的氧化膜疏松多孔,不能对基体起有效保护作用,因此,在潮湿的空气、含硫气氛和海洋大气中,镁均会遭受严重的化学腐蚀,这极大地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通过合金化的方法来改善其性能,特别是期望发现“不锈镁”的努力至今还没有取得进展。
所以,镁合金零件在使用前须经过一定的表面改性或涂层处理。
目前,电化学镀层、转化膜等工艺技术已经应用于镁合金的防护,气相沉积涂层、涂覆、表面热处理等方法也受到密切关注,高能束熔覆等新技术也被尝试应用于镁合金表面性能的提高。
二.表面处理方法1.电镀和化学镀技术镁合金表面镀镍技术分为电镀和化学镀两种。
由于镁合金化学活性高,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腐蚀,因此镁合金电沉积技术与铝合金电沉积技术有着显著的差异。
目前,镁合金电镀工艺技术有两种工艺:浸锌-电镀工艺和直接化学镀镍工艺。
为了防止镁合金基体在酸性溶液中被过度腐蚀,需要在处理前溶液中添加F-(F-与电离生成的Mg2+形成MgF2沉淀,吸附在镁合金基体表面可以防止基体过度腐蚀。
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是一种很成熟的工艺。
通常化学镀方法制备的Ni-P合金层是非晶态的,这层致密的非晶态Ni-P合金层可以有效地防止镁合金基体被腐蚀。
结合使用化学镀镍技术和滚镀技术可以在镁合金基体上形成一层晶态的Ni-P合金层。
细化

镁合金晶粒细化•镁合金晶粒细化的意义•镁合金的晶粒细化技术研究现状•镁合金晶粒细化方法镁合金晶粒细化的意义•①有效提高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②提高轧制、拉伸后期变形工序的可成形性;•③减少轧制和拉伸过程中合金的表面缺陷;•④由于晶粒细化可明显减少树枝晶发展,从而缩小结晶温度间隔,最终降低热裂和缩松趋向;•⑤可以加快铸造成型速度,避免裂纹的形成;•⑥特别是厚壁处粗大晶粒的细化,有利于热处理时固溶处理,故可以有效降低壁厚效应,减少固溶处理时间;•⑦提高铸件阳极氧化膜的各项性能。
镁合金的晶粒细化技术研究现状•镁合金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决定了它塑性变形能力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镁合金应用的关键之一。
实践证明细小等轴的晶粒既能提高材料的强度,也可改善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因此,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数十年来对此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1通过添加晶粒细化剂细化晶粒;2采用半固态成形或挤压铸造细化晶粒;3利用快速凝固法细化晶粒;4机械形变处理细化晶粒;5粉末冶金法细化晶粒。
镁铝合金细化方法•1通过添加晶粒细化剂细化晶粒;•2采用半固态成形或挤压铸造细化晶粒;•3利用快速凝固法细化晶粒;•4机械形变处理细化晶粒;•5粉末冶金法细化晶粒。
添加晶粒细化剂•镁合金晶粒细化剂的选择原则• 1.晶格匹配原则• 2.微合金化溶体中添加的晶粒细化剂应满足如下要求:(1)高温下化学成分不变,在溶体中有足够的稳定性;(2)细化剂的结构与晶格尺寸与基体相适应;(3)在溶体中分布均勾,尺寸适中;(4)很小过冷条件下能够诱发结晶。
添加含Zr的晶粒细化剂•凝固时Zr首先以α一Zr质点的形式析出,α一zr和α一Mg均为六方晶型,两者的晶格常数很接近(如表所示),α一zr符合作为晶粒形核核心的“尺寸结构相匹配”原则,所以α一Zr 能成为α一Mg的结晶核心。
当加入的Zr含量大于0.6%时,镁液中形成的大量α一Zr弥散质点使晶粒显著细化。
镁合金发展现状

镁合金发展现状
镁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等领域。
然而,尽管镁合金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发展现状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镁合金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相比于铝合金或钢材,镁合金的原材料价格较高,并且加工难度较大。
这导致了镁合金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其次,镁合金在易燃性和腐蚀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镁合金在高温环境下容易燃烧,同时也容易被大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从而导致结构的腐蚀和失效。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镁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以确保其持久耐用性。
此外,镁合金的加工性能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因素。
相比于其它金属材料,如铝合金或钢材,镁合金在加工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热裂纹和变形等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加工工艺和技术,以提高镁合金的可加工性。
然而,尽管面临这些挑战,镁合金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节能环保和轻量化的需求不断提高,镁合金作为一种轻质材料,具有显著的优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镁合金的需求将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为了推动镁合金的发展,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
通过改进合金配方、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可以拓宽其应用
领域。
同时,加强制造工艺的研究,提高镁合金的加工性能,也是促进其产业化的关键。
总之,尽管镁合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其优异的性能使其在轻量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通过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有望克服当前的问题,推动镁合金的产业化和应用。
镁合金热处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镁合金热处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镁合金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用于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在过去几十年里,镁合金热处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镁合金热处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镁合金由于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
然而,镁合金的应用受到其低强度、低塑性和易腐蚀等问题的限制。
热处理是一种改善镁合金性能的有效方法,通过控制合金的组织和相变,可以提高其强度、塑性和耐腐蚀性能。
镁合金热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固溶处理是将镁合金加热到高温,使固溶体中的合金元素溶解,然后通过快速冷却来保持溶解态。
这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但会降低其塑性。
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后,将镁合金在中温下保持一段时间,使合金元素重新组合形成稳定的析出相。
这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但会降低其硬度。
然而,镁合金热处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镁合金的高反应活性使得热处理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和燃烧,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合金表面。
其次,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和相变行为对热处理的影响仍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镁合金的组织均匀性和稳定性也是研究的重点。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人员将继续改进热处理工艺,以提高镁合金的性能。
例如,通过优化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的工艺参数,可以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其次,研究人员将探索新的热处理方法,如等离子体处理、激光处理等,以进一步改善镁合金的性能。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研究镁合金热处理对微观组织和相变行为的影响机制,以揭示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机制。
镁合金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方法,可以改善镁合金的性能。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方面,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改进热处理工艺、探索新的热处理方法以及揭示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机制。
通过这些努力,镁合金热处理的研究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为镁合金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2023年镁合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镁合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镁合金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材料。
在多个领域,如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镁合金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全球镁合金市场保持增长,尤其是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将得到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现状、主流应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全球镁合金市场规模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随着镁合金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镁合金在质量、性能方面的不断提升,市场对镁合金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镁合金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310万吨以上,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6%。
其次,主流应用领域相对单一。
目前,镁合金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其中,汽车是当前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据了镁合金市场的30%以上。
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的持续推进,潜在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另外,在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镁合金也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新的应用领域出现。
最后,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未来新的应用领域有望出现。
第二,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镁合金的质量、性能将得到不断改进,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三,镁合金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将不断改进,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制造。
第四,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镁合金在轻量化、耐高温等方面的优秀性能,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总之,随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镁合金市场前景看好。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各类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相关技术的不断推进,镁合金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镁合金是一种具有很高应用潜力的轻金属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优异的导热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本文将对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镁合金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镁合金的合金化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镁合金的低强度和低塑性是其在一些领域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镁合金进行合金化改性成为研究的重点。
通过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如锌、铝、锆等,可以有效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提高其综合性能。
其次,镁合金的热处理研究逐渐深入。
热处理是改变镁合金微观组织和提高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
目前,研究者们对镁合金的时效处理、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并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提高了镁合金的强度、塑性和耐腐蚀性能。
此外,镁合金的表面处理研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镁合金的表面活性、氧化倾向性和易腐蚀性是其应用受限的主要障碍。
目前,研究者们通过电化学氧化、化学镀、溶液渗硅等方法,改善了镁合金的表面性能,并提高了其耐腐蚀性、耐磨损性以及附着力等性能。
镁合金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镁合金的含量逐渐增加。
由于镁合金的低密度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具有很高的轻量化潜力,因此将镁合金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可以有效减轻重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镁合金的合金化方法将更加多样化。
目前的镁合金大多采用铸造方法制备,但铸造合金化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特殊应用的需求。
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更加注重新型合金制备方法,如粉末冶金、堆积成形、等离子体喷涂等。
此外,镁合金的结构设计将更加系统化。
随着对镁合金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结构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更加注重镁合金的晶粒尺寸、晶界结构和取向等方面的设计和控制,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
综上所述,镁合金的研究现状正朝着合金化、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方向深入发展,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轻量化、多样化的合金化方法以及系统化的结构设计。
稀土元素对镁合金晶粒细化的研究综述

稀土元素对镁合金晶粒细化的研究综述稀土元素对镁合金晶粒细化的研究综述[摘要]根据稀土元素在镁合金中存在的形式及其作用,综述了稀土Ce、Nd、Y、Er及Sc在镁合金中的晶粒细化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一定量的Ce、Nd、Y、Er及Sc 对镁合金晶粒均有细化作用,根据稀土固溶度的不同,其细化合金晶粒所参加的量也不同;镁合金晶粒开始粗化时所添加的稀土量是随着其在镁合金中的固溶度增加而增大的。
[关键词]镁合金;稀土;晶粒细化;固溶度中图分类号:TQ46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40-0022-01目前,国内外关于RE对镁合金晶粒的影响研究较多,特别是对AZ系列的研究;但是各种RE对不同系列镁合金晶粒的作用规律和机理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因此有必要针对RE在镁合金晶粒细化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Ce对镁合金组织的影响Ce属于轻稀土元素,在镁中的固溶度只有0.75%,作为最常用的晶粒细化剂,不仅能明显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及高温稳定性能还能细化镁合金晶粒。
综合Ce对镁合金晶粒的作用可知:Ce在Mg中的固溶度很小,凝固时Ce原子几乎不溶于α-Mg基体,除形成Al4Ce化合物外,局部Ce易富集于固/液界面前沿,在结晶截面前沿造成成分过冷,促进基体晶粒的均质形核,从而细化晶粒。
此外,凝固过程中枝晶间析出的高熔点化合物Al4Ce,很难作为α-Mg在凝固过程中的异质形核核心,但它能吸附在α-Mg晶粒周围阻碍它长大,起细晶强化作用。
大量的Ce的添加引起镁合金晶粒粗化的原因可能在于:Ce在镁中的固溶度只有0.75%,当镁合金中Ce的参加量到达0.8%~0.93%时,在凝固过程中过剩的Ce与Al形成大量Al4Ce化合物,放出大量的结晶潜热,降低了液态金属的过冷度,从而使晶粒细化效果降低,合金开始粗化。
2 Nd对镁合金组织的影响Nd在镁中的固溶度为3.6%,大于Ce的固溶度0.75%,属于轻稀土元素。
当参加1.2%Nd 时,其晶粒最细,晶粒平均直径由145μm减小到42μm。
高性能镁合金发展现状与趋势

高性能镁合金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的日益关注,镁及镁合金的应用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镁是我国少有的几种优势金属资源之一,在过去的15年里,我国的镁工业从弱小到壮大,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原镁生产的绝对大国,2003年镁产量更是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
从2000年开始,在师昌绪等院士的直接推动下,我国镁合金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逐步从镁生产大国向镁研发和应用强国迈进。
过去5年里,我国在高性能镁材料的研究,镁加工装备的开发以及镁合金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应用方面都取得极大的进展。
从镁产业的角度来讲,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深加工一直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从镁研究开发的角度来讲,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一直到产品开发的完整科研开发体系。
镁合金作为21世纪的绿色环保工程材料,近年来已成为全球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越来越受到工业界的重视。
目前我国在镁合金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研制出耐热镁合金、高强高韧镁合金等新材料,在变形镁合金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本文重点介绍几种有特色和良好应用前景的高性能镁合金,以及镁合金成形加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高性能镁合金包括阻燃镁合金、低成本高强度铸造镁合金和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成形加工技术包括镁合金涂层转移精密铸造技术、镁合金熔体复合纯净化技术、不含六价铬离子的镁合金超声阳极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大型镁铸件低压成型技术以及镁板差温拉深工艺。
镁合金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推动了镁合金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镁合金发展现状趋势正文1、我国镁及镁合金现状我国目前在镁工业方面拥有三项"世界冠军"。
第一是镁资源大国,储量居世界首位。
在青海盐湖蕴藏着氯化镁32亿吨,硫酸镁16亿吨。
在辽宁、山西、宁夏、内蒙、河南等省区菱镁矿均有很大储量,仅辽宁大石桥一带的储量就占世界菱镁矿的60%以上,矿石品位高达40%。
第二是原镁生产大国,2003年我国共生产原镁35.4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4期Vol.28,No.42007年8月Aug.2007江西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收稿日期:2006-11-20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工业计划攻关项目(赣财教字[2006]188号)和江西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赣财教[2004]第18号)资助.作者简介:黎业生(1966-),男,副教授.文章编号:1007-1229(2007)04-0005-05镁合金晶粒细化剂研发现状及展望黎业生,董定乾,刘赣伟,李洪(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阐述了目前镁合金液态下几种晶粒细化剂如含碳细化剂、硼化系合金细化剂、稀土元素或混合稀土晶粒细化剂、含Zr元素合金以及其它合金元素如Ca、Sr、Ti等晶粒细化剂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液态下镁合金晶粒细化机理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镁合金细化剂研制的几种思路,对今后的研制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镁合金;晶粒细化剂;细化机理中图分类号:TF822文献标识码:AResearchStatusandDevelopmentalProspectsofGrainRefinersinMagnesiumAlloysLIYe-sheng,DONGDing-qian,LIUGan-wei,LIHong(FacultyofMaterialsandChemicalEngineering,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Ganzhou341000,China)Abstract:Thegrainrefinementtechnologiesofmagnesiumalloysincludingcarboninoculation,theadditionofAl-Ti-Bmasteralloy,rareearthelementsalloy,zirconiumalloyandotheralloyelementssuchasSi,Ca,Sr,Ti,etcarestatedindetails.Researchstatusandthelatestdevelopmentofthesegrainrefinersarereviewed.Inaddition.Refinementmechanismsofvariousrefinersinas-castmagnesiumalloysareanalyzedemphatically.Finally,severalnewresearchingwaysofgrainrefinerhavealsobeengivenandthedevelopmenttrendisprospected.Keywords:magnesiumalloys;grainrefiners;refinementmechanism镁合金是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室温下只有3个独立的滑移系,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差,其晶粒大小对机械性能影响十分显著.镁合金结晶温度范围较宽,热导率较低,体收缩较大,晶粒粗化倾向严重,凝固过程中易产生缩松、热裂等缺陷;细小的晶粒有助于减少缩松、减小第二相的大小和改善铸造缺陷;镁合金晶粒细化能缩短晶间相(Mg17Al12)固溶所需的扩散距离,提高热处理效率;此外,细小的晶粒还有助于改善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1].镁及镁合金液态熔体采用细化技术对提高镁合金综合性能有更突出的作用,目前镁合金晶粒细化剂的研发倍受人们关注.1镁铝合金的几种晶粒细化剂技术1.1含碳剂变质法碳质孕育法是细化Mg-Al系合金较成功的晶粒细化技术.尽管Zr对纯镁有强烈的细化作用,但含铝的Mg-Al系合金不能用Zr来细化晶粒,因为Zr和Al易形成稳定的化合物Al3Zr,Al3Zr为体心正方型(BCC)结构,其晶格常数与α-Mg晶格常数相差很大(见表1),形成Al3Zr将造成合金中Al和Zr的损失.通常在镁铝系合金熔体中加入含碳的化合物来细化晶粒,基本要求是合金的铝含量应>0.5%,同时对细化晶粒有遏止作用的元素(如Zr、Be、Ti和少数稀土元素)应不含或含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1-2].尽管加含碳剂变质法机理还在探讨中,大多数学者认为其细化晶粒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加入含碳剂形成大量弥散的Al4C3质点,但也有学者提出分子式可能为Al2OC[3],氧原子的引入还存在争论;目前普遍被认可的是形成化合物Al4C3.Al4C3为高熔点、高稳定性化合物,其在镁液中以固态质点形式存在,且Al4C3与α(Mg)均为六方晶型,两者晶格常数相近,见表1;根据结晶共格理论[4],晶格常数错配度小于9%即可作为细化晶核,而Al4C3与α-Mg晶格常数错配度约为4%,故Al4C3可作为α-Mg原子结晶的非均匀异质晶核,促进结晶,提高形核率,因而大量弥散的Al4C3使Mg晶粒细化.目前,普遍采用的含碳细化剂有CO2、乙炔、天燃气、CaCO3、MgCO3、固体石蜡、粒状石墨、灯黑、C2Cl6、六氯苯等[5].其碳质的引入方法及反应原理有如下几种:①利用碳酸盐系引入,其原理是利用镁液中的碳化物(如MgCO3或CaCO3等)在高温下分解并发生下列反应:MgCO3MgO+CO2和2Mg+CO22MgO+C,新生的C原子与Al化合(3C+4AlAl4C3)来形成大量弥散的Al4C3质点,呈悬浮状态并在凝固过程中充当形核基底.其加入量为合金熔体质量的(0.5%-0.6%),熔体温度为1033-1053K,变质处理时间为5-8min[6].②通入气体如乙炔、烷气、炔气、天然气等,其反应式为mAl+CmHnm/3Al4C3+n/2H2,生成Al4C3.③利用C2Cl6等去渣剂、精炼剂细化,其反应式为2/3C2Cl6+7Al3AlCl3+Al4C3,生成Al4C3.Q.L.Jin等[7]开展了C2Cl6对AZ31合金晶粒细化效果的研究,变质处理后晶粒尺寸由280μm下降到120μm,并提出可能形成了分子式为Al-C-O的质点作为晶核核心.④利用Al-Ti-C中间合金中起晶粒细化作用的Al4C3和TiC复合相,其基本原理是加入Al-Ti-C中间合金后,TiC将逐渐分散开,形成单独的TiC颗粒或者由数个颗粒组成的小团簇,由于晶体结构相似,表面覆盖着Al4C3相的TiC的颗粒可以直接作为镁合金非均质形核的核心,为α-Mg的生长提供衬底.研究也表明,改善Al-Ti-C中间合金制备工艺,提高Al4C3比例,减小TiC颗粒尺寸,细化效果将会更好[8].⑤配制Mg-Al-C中间合金作为细化剂,主要也是利用合金中生成的Al4C3,此方法目前尚在开发之中.近年来还有研究表明:石蜡-氟石-碳混合物,以氩气为载体脉冲喷纯石墨粉以及Al4C3、AlN、SiC、TiC颗粒均具有良好的晶粒细化效果[9-10],其晶格常数参量见表1.还有学者研究了含碳、硼元素复合添加剂的Mg-(6%-9%)Al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金的抗拉强度明显增加与铝的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以及碳、硼的晶粒细化作用有关;而合金的伸长率随着Al的增加而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碳、硼的晶粒细化作用[11].1.2硼化系合金变质法如Al-Ti-B、Ti-B等细化技术Al-Ti-B中间合金对镁铝系的细化[12-13]是利用Ti、Al与B形成的第二相TiB2和AlB2,TiB2(密度为4.4g/cm3,熔点为2980℃)和AlB2(熔点为980℃)均为密排六方结构的高熔点化合物,且它们的晶格常数与α-Mg相近,TiB2、AlB2错配度分别为5.6%和6.2%(见表1),基本满足了共格对应的错配度条件,可作为α-Mg良好的异质核心,从而使α-Mg晶粒细化,但细化剂加入量不能超过0.3%.而Ti-B系熔剂中同时含有Ti和B两种细化晶粒作用很强的元素,它们在镁铝系(含Al>5%)的合金液中形成有效的形核质点TiAl3、TiB2和偏析能力良好的溶质,根据Johnson的溶质晶粒细化理论,有效的形核质点和偏析能力良好的表1部分形核质点的晶格结构、晶格参数和部分相关熔点及与镁的计算晶格失配度NameStructureLatticeParameter/nmDisregistry/%Meltingpoint/℃α-MgH.P.Ca=0.32030c=0.52002Al3ZrB.C.Ca=4.1350c=16.930Al4C3H.P.Ca=0.33310c=0.499003.81308Al2OCH.P.Ca=0.317c=0.50780.9AlNH.P.Ca=0.31c=0.4973.4TiB2H.P.Ca=0.3032c=0.32315.62980AlB2H.P.Ca=0.3003c=0.32516.2980ZrH.P.Ca=0.323c=0.5140.91855SiCCubic(ZnS)a=0.4354TiCCubic(NaCl)a=0.3034.8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8月6溶质是晶粒细化过程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1],故能起到晶粒细化作用.国内有研究人员[14-15]试制了Al-Ti-B系的Al5TiB、Al3Ti4B、Al3Ti3B等几种晶粒细化剂,并进行了细化晶粒尝试,Al5TiB中间合金中Ti和B质量比为5,TiB2分子中Ti与B的质量比为2.2,熔体中Ti与B反应生成TiB2相后,熔体中过剩的Ti与熔体中Al生成TiAl3相,而TiAl3属于四方结构,对镁合金细化及性能不利;而Al3Ti4B中间合金的Ti和B质量比为0.75,熔体中生成TiB2相后,剩余的B原子与Al反应生成AlB2相及TiB2相,两种高熔点化合物以固态质点形式存在.在AZ91D合金中加0.3%的Al3Ti3B中间合金后,共晶体(α+Mg17Al12)形貌发生改变且变得不连续,共晶体尺寸减小,晶粒尺寸由原来的约260μm减小至100μm.TiB2先作为AlB2的形核核心,使得AlB2相的形核效果更好[16].2合金元素对镁合金的细化作用2.1稀土元素或混合稀土元素许多稀土元素对镁合金的沉淀行为影响目前还不清楚.α-Mg能与某些稀土元素如Ce、Nd和La等形成固溶体,其富镁区为低熔点简单共晶,并在晶界处形成网络,抑制缩孔的形成.混合稀土La使AZ91D晶粒细化,主要是通过减小镁合金的二次枝晶间距而使晶粒细化.稀土对镁铝合金定向凝固过程的影响使平面界面失稳,促进平面→胞状→树枝状凝固生长方式转变,并使合金的二次枝晶间距减小[17].如果稀土作为镁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通常形成共晶反应,稀土元素Y和Nd均能细化ZK60合金的铸态组织.根据凝固原理及Mg-Y、Mg-Nd相图[18]可知,溶质元素Y、Nd平衡分配系数K<1,因此Y、Nd原子被排挤到固溶界面附近,富集在结晶的α-Mg表面,随着凝固过程的进行它会阻止晶粒的进一步长大;在ZK60合金中加入Y、Nd会导致固/液界面前沿产生成分过冷,使得形核率提高且大于长大速率,从而细化晶粒.在AM50镁合金复合添加少量稀土Y和Ce,可获得比单一加入Y或Ce更细化的合金组织;可获得比AM50镁合金和单一加入Y或Ce的稀土镁合金更高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19].有人研究了稀土Y、Ce和Si的综合作用对AZ91镁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Y、Ce和Si的综合作用,可以显著地细化α-Mg相基体晶粒,并使Mg17Al12相数量减少,以球块状弥散分布;还可以明显地细化Mg2Si相,促进Mg2Si相以短棒状弥散分布[20].张继东研究了Y对Mg-Zn-Zr系合金有明显细化作用,以Mg24Y5相形式存在于晶界处.富Ce混合稀土加入镁合金中,在晶界生成高熔点化合物Mg12Ce,对晶粒起到钉扎作用.Mg-Al系AZ61中添加稀土元素后,β相变小、变细,铸态组织细化;大部分Ce与铝结合生成高熔点、高热稳定的稀土相Al4Ce,并能有效地阻碍晶粒或亚晶粒长大[21].稀土元素对含铝和不含铝镁的合金都有强烈的细化作用,作者认为研制含稀土的中间合金作为细化剂应该是一条镁合金晶粒细化技术的新思路,但目前稀土元素的细化机理还有待深入的研究.2.2Ca、Ti、Sb、Mn等对镁合金晶粒细化Ca元素对纯镁及镁合金有明显细化晶粒的作用.有研究表明[22],纯镁中添加少量的Ca能显著改善纯镁的晶粒尺寸及形状;在加入量低于0.4%时,随加入量的增加纯镁柱状晶的长度减小、宽度变窄,直至变成细小的等轴晶,当Ca含量约为0.4%时,晶粒尺寸达到270μm的稳定水平.而Ca除对镁合金系Mg-Zn-Zr和Mg-RE-Zr等含Zr合金有晶粒细化效果外,对AZ91、AS21、SA41镁合金基体及第二相细化效果也十分显著.如AZ91D合金中加入<2%的Ca时,晶界上β相(Mg17All2,熔点为437℃)明显减少,并有新相Al2Ca(熔点为1079℃)生成;在合金液凝固过程中,Al2Ca优先于Mg17All2开始形成,率先形成的Al2Ca相能够阻止凝固和冷却后期晶粒长大,从而使合金组织细化[23].还有人研究了向AZ91镁合金中加入具有阻燃作用的合金元素Ca和Y,研究了单独加入Ca和同时加入Ca、Y对AZ91合金铸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AZ91合金中单独加入Ca可使该合金的铸态组织明显细化,当Ca含量大于1%时,合金铸态组织中生成了Al2Ca新相,使该合金的抗拉强度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加入少量的Y(0.10%-0.50%)(质量分数,下同)可使合金的铸态组织进一步细化,该合金的抗拉强度随Y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24].近年来,Ca元素成为镁合金细化晶粒研究较热的合金元素之一.Ti可细化AZ91镁合金的晶粒,基本上消除沿晶界分布的粗大Mg17Al12相,使其由半连续的骨骼网状分布逐渐转变成断续的条状和颗粒状,尺寸逐渐减小,但加入量应不超过0.1%[25].Sb能细化Mg-Si系合金晶粒,并改善Mg2Si相的形态,由粗大的汉字形颗粒变为细小的多变形颗粒,尤其是Sb与混合稀土一起使用黎业生等:镁合金晶粒细化剂研发现状及展望第28卷第4期7时,其细化效果比加适量Ca更显著.但Sb在镁中的溶解度很小,形成熔点较高的Mg3Sb2(熔点为1228℃),合金凝固时该相分布在晶界上,并作为形核的基底而起到细化晶粒作用.Mn可以细化晶粒和去除杂质如Fe及其它重金属元素,通常与稀土元素混合使用;Mn在镁铝系合金中生成AlMnFe化合物,此化合物沉入熔体渣中具有降气作用[26].2.3含Zr元素中间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含Zr中间合金对Mg-Zn系、Mg-RE系、Mg-Y系、Mg-Ag系和Mg-Ca系合金有明显的晶粒细化作用,这也是目前熔炼不含铝元素镁合金常用的晶粒细化剂.目前Zr对Mg合金细化的机理有下面一些争论[26]:大多数人认为主要是由于Zr的晶体结构(见表1)与Mg同为密排六方晶型,且两者晶格常数相近,晶格错配度为0.9%,在645℃下Mg-Zr发生包晶反应,α-Zr质点成为α-Mg的非均匀结晶核心.根据Mg-Zr二元合金相图[27],当温度达到900℃时,Zr在Mg中的溶解度仍不到0.7%,Zr和Mg不形成化合物.Sauerwald认为,只有浇注时溶解于镁液中的那部分锆才具有晶粒细化作用.Emleg提出,在包晶温度下Zr粒子从熔体中分离出来并与镁液反应生成富锆的镁基固溶体,同时指出在包晶温度附近形成的富锆粒子具有促进熔体形核的作用.M.Qian[28]等认为Mg-Zr系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主要源于固溶于镁中的锆,而没有固溶的那部分锆只有约30%的晶粒细化作用.但是最近LeeY.C[29]等人研究发现,在晶粒显著细化的镁合金中最大含Zr量只有0.32%,低于发生包晶反应时0.56%的含Zr量,认为此种情况下Zr很难以异质核心的形式存在,原因可能是由于其抑制晶粒生长的结果.综上所述,不同的镁合金系需采用合适的晶粒细化剂,如表2所示.表2不同晶粒细化剂适用的镁合金种类3结语镁合金铸锭有异晶长大、粗大的柱状晶和扇状晶和冰糖似的断口形貌组织,使铸锭变形加工时难于变形、易开裂,成材率很低,力学性能低下,且铸造镁合金在塑性变形时速率很低,严重影响了工业化生产.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得晶粒细化技术比在其它金属与合金中显得更为突出与重要,镁合金的晶粒细化是镁合金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技术瓶颈.一方面,镁合金不存在通用可靠的晶粒细化剂,各种不同的晶粒细化方法的使用范围取决于合金系甚至于特定成分的合金;另一方面,对不同合金体系的镁合金其晶粒细化行为理论、晶粒细化剂细化机理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因而在生产实践中主要依靠经验方法来细化晶粒,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备相对应镁合金系的细化剂尤为重要.今后镁合金晶粒细化剂研制思路是:针对不同镁合金体系,依照结晶形核理论,一是配置两元乃至多元合金细化剂,充分发挥多元复合合金化效应,使细化剂兼有精炼、变质、降气、除杂效果;二是研制开发新型高效、无公害的各种镁合金中间合金及其他类型晶粒细化剂,促进镁合金熔体的非均匀形核,细化镁合金基体组织,使镁合金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为镁合金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刘子利,沈以赴,李子全,等.铸造镁合金的晶粒细化技术[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22(1):146-149.[2]AvedesianM,Michael,BakerHugh.MagnesiumandMagnesiumAlloys[J].ASMInternational,1999,53-97.细化剂合金种类含碳剂(CO2、乙炔、天燃气、CaCO3、MgCO3、固体石蜡、粒状石墨、灯黑、C2Cl6、六氯苯Mg-Al系SbMg-Si系MnMg-Mn系Ca纯Mg、Mg-Al-Zn系、Mg-Al-Si系稀土元素(Ce、Nd、La、Y、混合稀土)纯Mg、各种Mg合金系Al-Ti-B、Ti-B、Al-Ti-CMg-Al系含Zr剂(ZrCl4、ZrF4、ZrO2等)和Mg-Zr中间合金纯Mg、非Mg-Al系Sr纯Mg、低铝含量Mg-Al-X合金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8月8[3]TamuraY,KonoN,MotegiT,etal.GrainRefiningMechanismandCastingStructureofMg-Zralloy[J].JournalofJapanInstituteofLightMetals,1998,48(4):185-189.[4]马图哈.非铁金属的结构与性能[M].丁道云译.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5]李清华.几种变质剂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2.[6]陈振华,严红革,陈吉华,等.镁合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JinQL,EomJP,LimSG,etal.StudyontheGrainRefiningEffectsofCarbonInoculationbyC2Cl6AdditiononAZ31MagnesiumAlloy[J].MaterialsScienceForum,2003,(419-422):587-592.[8]柳延辉,刘相法,李廷斌,等.Al-Ti-C中间合金对Mg-Al合金的晶粒细化作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13(3):622-625.[9]LeeYC,DahleAK,StjohnDH.GrainRefinementofMagnesium[R].in,KaplanH.l.Hryn.J,ClowB,MagnesiumTechnology2000,Nashville,Ten-nessee,2000,211-218.[10]MotegiT,YanoE,TamuraY,etal.ClarificationofGrainRefiningMechanismofSuperheat-TreatedMg-Al-ZnAlloyCasting[J].MaterialsScienceForum,2000,350-351,191-198.[11]刘红梅,陈云贵,唐永柏,等.含碳、硼变质的Mg-Al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J].铸造,2006,6(155):615-618.[12]陈晶阳,关绍康,林敦文,等.Al3Ti4B中间合金对Mg-7Al-0.4Zn-0.2Mn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15(3):478-484.[13]MAHong-tao,LIJiang-guo,ZHANGBai-qing,etal.AnalysisofMicrostructureinAl-Ti-BAlloy[J].2001,11(5):801-805.[14]WANGYing-xin,YANGMing-shan,LILi-ming,etal.EffectsofAl5TiBonMicrostructureofMg-8Zn-4Al-0.3MnAlloys[J].MaterialsforMe-chanicalEngineering,2003,27(9):36-39.[15]WANGYing-xin,WANGJian-qiang,GUANShao-kang.EffectsofAl5TiBonAgingProcessofMg-8Zn-4Al-0.3MnAlloys[J].TheChineseJour-nalofNonferrousMetals,2003,13(6):1514-1518.[16]龚丽勤,李建国,周鹏,等.Al3Ti3B中间合金对AZ91D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12):2003-2008.[17]赵浩峰,刘红梅,张永忠,等.镁合金晶粒细化的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4,32(2):10-13.[18]NairKS,MittalMC.RareEarthsinMagnesiumAlloys[J].MaterSciForum,1988,30:89-104.[19]王明星,周宏,王林,等.钇和铈对AM50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7,2(25):69-73.[20]刘畅,周宏,孙广平,等.稀土Y,Ce和Si对AZ91镁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J].铸造技术,2006,5(27):485-488.[21]周海涛,曾小勤,刘文法,等.稀土铈对AZ61变形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1):99-104.[22]刘发生,范晓明,王仲范.Ca在铸造镁合金中的作用[J].铸造,2003,52(4):246-248.[23]樊昱,吴国华,高洪涛,等.Ca对镁合金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15(2):210-215.[24]程素玲,杨根仓,樊建锋,等.Ca,Y对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9(35):1400-1403.[25]杨光昱,郝启堂.微量Ti对AZ91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34(3):380-383.[26]RegevM,BotsteinO,BambergerM,etal.ContinuousVersusInterruptedCreepinAZ91DMagnesiumAlloys[J].MaterSci-EngA,2001,302A:51-55.[27]刘伯操,郎业方,杨长贺,等.铸造手册非合金卷(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8]QianM,StJohnDH,FrostMT.EffectofSolubleandInsolubleZirconiumontheGrainRefinementofMagnesiumAlloys[J].MaterialsScienceFo-rum,2003,419-422.[29]LeeYC,DahleAK,StjohnDH.TheRoleofSoluteinGrainRefinementofMagnesium[J].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2000,31A(11):2895-2906.黎业生等:镁合金晶粒细化剂研发现状及展望第28卷第4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