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新教材(2019)统编版
14.2《变形记》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问题探究
3.小说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进行心理描写 的手法有哪些?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特征?
[明确] 小说用内心独白、回 忆、联想、幻想等手法来表现 人物的心理活动。
格里高尔不断地回忆过去 和联想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 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 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 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 乱、思维跳跃等情况,具有一 定的意识流特征。
变形记(节选)
【奥地利】 弗兰兹·卡夫卡
丑话说在前面——你不一定读得懂!
什么是好小说?这是个永远可以谈论却又永远 难以求解的问题。但好小说不一定是好看的小说, 不一定适合大众读者的阅读口味,因为好小说往往 是新鲜的,独特的。它在与传统阅读习惯“对抗” 过程中提供了新的艺术因素,使习惯于传统阅读的 读者不得不陷入难解之谜的深渊,所以也往往给人 们留下了不怎么好看的印象。
在传统的小说中,有起伏跌宕 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悬念迭出, 引人入胜。但《变形记》写的都是 一些具体琐碎的现实生活的细节, 简直几乎没有故事,没有情节,甚 而觉得有些繁冗拖沓。在传统的小 说中,人物都会局限在天时地理、 人际关系等客观因素的牢笼中,还 必须遵循着逻辑原则及因果关系来 合理推论。
但《变形记》超越时空的限制, 对事件的交代极其模糊,不指明具 体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甚至泯灭 了幻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虚 幻与现实难解难分地结合成一个整 体了。
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 (1)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 结果化为一种激情。 (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 的内部世界。 (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 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 (4)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 (5)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 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 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卡夫卡,代表作品是卡 夫卡的《变形记》。
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变形记(节选)

*变形记(节选) 课前自主预习生平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
生于捷克首府布拉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
1904年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1912年9月22日晚至翌日清晨,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1915年获德国冯塔纳文学奖。
卡夫卡一生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
1924年6月3日卡夫卡逝世。
在逝世后,他的文章才得到比较强烈的反响。
作品短篇名作有《变形记》《中国长城建造时》《乡村医生》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等。
评价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
《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了杀声震天的战场。
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入孤独、颓废、绝望中。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1.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分别是上述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2.卡夫卡的小说卡夫卡的作品表现了“异化”和“悖谬”的哲学命题。
“异化”指“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
《变形记》就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人创造的“物”,如金钱、机器、生产方式等,作为异化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着人。
把虚幻的离奇荒诞现象和现实的本质真实结合起来(用非现实主义手法写现实主义的内容),这就构成了“卡夫卡式”的小说。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变形记》优质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变形记》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变形记》。
该小说选自教材的第三章“小说与戏剧”,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主人公格里高尔·桑萨的奇异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家庭和社会反响,深入剖析了人的异化现象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存在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变形记》的作者卡夫卡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理解作品的文学背景。
2. 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变化过程,探讨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小说深层含义的理解,如人的异化、家庭关系的变化等。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象征意义以及卡夫卡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虫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变形”概念的思考,进而引入课题。
展示虫子图片(2分钟)学生思考分享(3分钟)教师引入《变形记》(1分钟)2. 讲解背景:简要介绍卡夫卡及小说的背景。
卡夫卡生平介绍(3分钟)小说背景阐述(2分钟)3. 情节梳理: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
学生阅读文本(10分钟)梳理情节,教师点评(5分钟)4. 例题讲解: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变化及其象征意义。
案例展示(3分钟)学生讨论(5分钟)教师讲解(5分钟)5. 随堂练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探讨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影响。
练习题目展示(2分钟)学生练习(10分钟)教师点评(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形记》2. 主要内容:作者:卡夫卡情节概括:格里高尔的变化、家庭关系、社会反响象征意义:人的异化、个体存在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析《变形记》中的人物关系,探讨家庭和社会是如何影响个体命运的。
请以格里高尔为例,谈谈你对“人的异化”的理解。
2. 答案要点:人物关系分析:家庭成员的态度变化,社会关系的冷漠等。
作文范文3(2019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01习作:变形记(新教材)

“喂,你的舞姿真美,咱们做个朋友吧!”小蝴蝶舒展了一下自己轻柔的翅膀,说:“如果你
再漂亮一些,我也许会考虑一下。”说完,就又轻盈地飞走了。
我伤心极了,趴在丁香的旁边看哭了起来,丁香便安慰起我来:“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
我看你和它小时候没什么两样,也许你长大了就会变成他呢?我给你讲个《丑小鸭》的故事
吧……” 我又开心起来,时常在想自己变成蝴蝶那副模样时高傲的样子,想自己也能跳出那样优美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我变成了雨【作文范文】
我变成了雨 天渐渐的黑下来,雨依然在屋外淅淅沥沥地下着,早早地写完作业,妈妈说:“去洗个热 水澡,早点去休息吧!”听了妈妈的话,我高兴极了,伴着雨点声睡觉,是多么美妙的事啊! 走进卧室 ,一会儿的功夫,我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我看见了一位神通广大的老人,身上还发出耀眼的光彩。我一眼,这位老人就消 失地无影无踪了。这时,我发现自己变成了漂亮的雨姑娘,还拥有了巨大的力量。 我兴奋地左走走,右走走。当我路过一座小山,山上的村民正在向我热情地招手。不知不 觉,我来到了田里,这里的禾苗都干枯了,耷拉着脑袋,显得没精打采的。一些小白菜的小苗 也都快死了。一群农民们为了不能耕田而心不在焉地坐在一旁。我看到了这些惨象,非常同情 地流下了一滴“万能泪”——这就是能使万物复苏的眼泪水。我俯身往下看,稻田又变得像金
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风毫不吝惜地吹着大地上的万物,阳光也变得温和起来。
在一株丁香花下面,睡着一只小小的蚕,那就是我,我刚刚出生,我并没见过自己的妈妈,
也并不知道自己是一只蚕,只是一出生就在这株丁香的旁边,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安适的生活,
因为这附近有许多我喜欢的食物。一天又一天过去了。
有一天,一只美丽的蝴蝶从这里飞舞而过,我被它美妙的舞姿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叫住它,
2024年《变形记》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2024年《变形记》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变形记》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的变形过程及其深层含义;解读作者弗朗茨·卡夫卡通过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哲学思考;以及通过文本细读,探讨小说中的象征主义和存在主义元素。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阅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概括《变形记》的主要情节,分析主人公变形的内外因素,理解其象征意义。
2. 学生能够解读卡夫卡所表达的社会批判及个人存在的哲学探讨,培养批判性思维。
3. 学生通过学习,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含义的解读;卡夫卡对于现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剖析。
教学重点:主人公萨姆沙的变形过程分析;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哲学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变形”现象,如昆虫的变态发育,引发学生对“变形”概念的兴趣。
提问:如果人也会“变形”,你们认为会发生什么?2. 文本阅读(15分钟)学生快速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梗概。
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分析主人公萨姆沙变形的原因和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如萨姆沙的变形象征人的异化。
解读小说反映的资本主义社会下个人的困境。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讨论萨姆沙变形后家庭成员的态度变化,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5. 深化理解(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卡夫卡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哲学探讨。
讨论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认同。
六、板书设计1. 《变形记》故事框架2. 萨姆沙变形过程3. 象征主义与存在主义元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变形记》,分析主人公萨姆沙变形的内外因素,并谈谈你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的看法。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 《变形记》课件 (31张PPT)

2001年捷克卡夫卡协会创设 “卡夫卡奖”。 2014年阎连科成为第一个获得卡夫卡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情节梳理
第一部分(1-13):
格里高尔突然“化虫”,不知所措 的情况下仍然想努力起床上班。
格里高尔的心理发展
第二双部线分(14-23):
公司协理找上门来,询问他没上班 的理由;
家人对他的态度
第三部分(24-29): “化虫”真相完全败露,理和家人们惊慌失措的反应。
格里高尔“化虫”后的心理描写——发现之初
协理的表现:
①“啊!”的一声惊呼——那声音听起来就像大风呼啸似的; 他耸着肩,嘴巴张得大大的,扭过头来,将两眼朝向格里高尔。 ②在格里高尔讲话时,他片刻也没停留…… ③“一个大步跨了好几个梯级,指听得“呼”的一声便消失不 见了,可他那声惊呼还在整个楼梯间回响。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协理发现格里高尔化虫并逃跑的过程,表 现了以协理先生为代表的社会,对丧失了劳动能力、毫无利 用价值的格里高尔的遗弃,体现了社会的冷漠。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 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 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 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 现实主义等流派。
《变形记》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
表现主义文学特点: 1) 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 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 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 成的内部世界。 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 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 4)情节不连贯不紧凑,发展线索不明晰。 5)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人世罪孽和无穷 痛苦。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新教材)部编版

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读《祖父的园子》时,我从描写园子里的花朵、鸟儿、虫子等事物的句子中,体会到了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祖父和
习作指导
(1)认真审题,明确写作对象
题目“变形记”中的“记”,规定了习作内容是 记录你变形后的有趣的经历。
例如:如果你变成一只蚂蚁,可以在笔杆上散步,可 以在书桌上探险;可能会结交几位蚂蚁朋友,可能会 跟着哪只小昆虫去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
如果你变成一盏路灯,你将无法移动,每天都有形形 色色的人从你面前走过,你会看到很多发生在路上的 故事……
鸣叫,看见落叶从树枝上掉下来
的优雅姿态,它们飘呀飘,最终
扑进了大地母亲的怀抱。
一场大雪如期而至, 为我们编织出了一床雪 白无暇的厚棉被。伴随 着雪花飘落的簌簌声, 北风呼呼地肆虐声,雪 地靴踩雪的咯吱咯吱声, 我再一次沉沉地入睡了。
当我猛然间醒来,睁开眼睛,竟然发现那只 是一场梦。我揉了揉眼叹息:要是我真是一株小 草那该多好啊!这样,我就能感受四季的轮回变 化,享受风雨的滋润,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不知不觉中,气温越来越高,地面的温度高达 40度,热得我都喘不过气了。我大口大口地吸进二 氧化碳,大口大口地吐出新鲜的氧气,累得我的腰 都直不起来了,只能蔫蔫地耷拉着脑袋。
听,秋风吹着口哨过来了,
我便又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了。
我的兄弟姐妹们也是一样。原本
《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清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新教材)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 知识点清单*变形记(节选)一、重点剖析1. 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非人的“异类”——甲壳虫?答案:(1)从社会(公司)的角度分析。
①格里高尔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再加上旅行的种种烦恼,为每次换车操心,饮食又差又不规律,打交道的人不断变换,没有一个保持长久来往,从来建立不起真正的友情。
格里高尔承受着来自工作的沉重压力和渴望知己而不可得的孤独感。
②总是坐在桌子上居高临下地对职员发号施令、对职员非常苛刻的老板,没骨气的、毫无同情心的听差,傲慢虚伪的协里,等等。
这表明格里高尔工作圈的人际关系十分恶劣。
(2)从家庭的角度分析。
父母欠下的沉重的债务、家人对格里高尔的习惯性的依赖让他不得不长期忍受他不能忍受的来自工作和同事等方面的压力。
(3)从个体的角度分析。
格里高尔对现状极为厌恶,渴望摆脱,却又必须忍耐,并且是长期忍耐,虽然在理智上可以接受,但很可能在潜意识里他是希望有什么突来的变化来打破这种让他越来越难以承受的状态的。
变形可以说是格里高尔逃脱目前生活状态的一种途径,哪怕这不一定是好的途径。
小结:格里高尔不能忍受社会尤其是工作与人事带来的重重压力,这种压力看似平常,然而日积月累,最终变成了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2. 格里高尔为什么变成的是甲壳虫而不是其他动物?你认为甲壳虫象征着什么?答案:(1)从本质上讲,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意味着他人性的丧失,被异化为“非人”了。
甲壳虫的大身躯、小细腿表明格里高尔已经不堪重负。
甲壳虫笨重、卑贱却是自由的,是格里高尔的自卑心理和人生理想的结合。
(2)甲壳虫有“甲壳”,既是人际关系冷漠的反映,是潜意识中防范心理的反映,也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心理壁垒的映射。
甲壳虫是弱小的,是任人宰割的,反映出人对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恐惧。
3. 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可有多种解读)答案:《变形记》深刻地表现了关于人的异化的主题。
所谓异化,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马克思),也就是人成了“非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讲解
小说的情节 线索:双线结构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形:
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 家里的亲人态度:
惊慌同情---逐步憎恨---把他弄走
新知讲解
朗读小说,思考问题 1、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形为虫? 2、格里高尔变形前后的境遇及心情有哪些变化? 3、格里高尔变形是偶然还是必然?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②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 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亲
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 “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他“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 抑”,“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 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
新知讲解
代表作: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 小说《变形记》《判决》《饥饿艺术家》。
作家作品
卡夫卡对自己的文学创作一直抱有疑虑,在1912年完 成第一版的《变形记》过程中,他曾邀请朋友们来聆听这 个故事,一直到卡夫卡读完第一章节,朋友们露出机敏的 微笑表示肯定之后,卡夫卡才算略微安心。
但当时犹豫和出版商复杂的交涉,并恰逢一战期 间,被迫搁置。1915年,我们如今看到的新版《变形 记》得以出版,但是其实当这篇小说在1915年完成发表的 时候,卡夫卡对于它的完成仍感到不满意和不认可。
合作探究
2、变形的仅仅是格里高尔吗?“异化 ”的深刻性反映了怎样的 社会现实?
“异化 ”的深刻性,丧失了抗争的力量,整个世界都是异己,是社会绝 对的弱者。
格里高尔 的“变形”是外在的,的人性,仍然记挂着工作, 仍然为父母和妹妹操心,为家庭着急、分忧,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
板书设计
教学设 想
冷漠势利
变
教法指
导
人异化虫
形
教学
过程
思想变形
记
自己变 他人变
人性人情
自我意识 学法分 析
合作探究
1、有人评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 样理解“真实”与“荒诞”
“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 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
“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 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 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格里高尔变虫,偶然中的必然。
合作探究
在现代艺术的创作中,变形是一种怪诞的表现手法,是一种 创造”距离”或”陌生化”的技巧。但是,作品从主观的内心 感受出发,具有真实性。
作者用写实的手法,不仅写出了主人的身份和心理,而且写 出了甲虫的行动,符合甲虫的习性。即使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 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式的 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内容介绍
《变形记》共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 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 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被激 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
内容介绍
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 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 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 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 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他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 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 声无息中死去。
③受重伤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心态走向平和。 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妹妹一再说“我们必须设
法摆脱它”。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 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 呢”。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 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心、体贴之情。因此,由此我们深深地感到“人”的弱小与无助,“人”无法 支配自己的命运。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
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家人形未变却变了心。家人的“变形”是 内在的,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反映了“人”的自私、冷漠与残忍。从这 点上说,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是人形而“虫”心。
作家作品
卡夫卡的《变形记》在发表一个世纪后,仍被 公认为是最伟大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埃利亚斯·卡 内蒂(Elias Canetti)曾说:“卡夫卡的这个故 事是永远不可能被超越的,不会再有任何别的’变 形’或者’蜕变’的故事可以超越《变形记》。”
时代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 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 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际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 上使用极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 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 幻等言行心理。
格里高尔变形原因:
①“我挑上了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长年累月 到处奔波。在外面跑买卖比坐办公室做生意辛 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那种烦恼,担 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的、劣质的饮食, 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
工作的辛苦、 饮食的低劣、 友情淡薄、 心里烦恼。
新知讲解
②我若是跟我的老板也来这一手,准定当场 就给开除。……如果不是为了父母亲而总是 谨小慎微,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早就会跑 到老板面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 只要等我攒够了钱还清了父母欠他的债—— 也许还得五六年——可是我一定能做到。到 那时我就会时来运转了。
《变形记》
预习检测
朗读课文,识记下列汉字的读音。
穹顶(qióng)
重听(zhòng)
休憩( qì )
下颚( è )
颤抖(chàn)
汩汩(gǔ )
羞赧(nǎn )
更事(gēng)
积攒(zǎn ) 隐匿( nì ) 笨拙(zhuō) 癫狂(diān)
作家作品
卡夫卡,20世纪奥匈帝国德语小说家,犹太人,现代派文学 的奠基人之一。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 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1904年开始发表小说,早期 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9月22日晚至翌日清晨,通宵 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弗朗茨·卡夫卡 一生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1924年6月3日弗朗茨逝世。
人异化为虫
善良 忠厚 有责 任感
生活沉重 变
工作艰辛 形
拼命还债 前
养活全家
变
形
格里高尔 后
象征 人的异化 人性异化 人际关系异化
活动艰难 无人理解 满身创痛 亲人厌弃
孤独 无助 痛苦 绝望
小结
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 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 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 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 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在逝世后,文章才得到比较强烈的回响。 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见仁见智。 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作家作品
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 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开创了现代主义之 一的象征手法。相当数量的短篇本质上是智慧寓言,无需 探求寓意,仅仅是智慧的一种形式。长篇小说用迄今为止 最客观深刻的叙述事实的手段,挑战人们对传统坚守的决 心,在此过程中几乎一切事实都被叙述重新创造,读者对 此除了接受不应该有别的任何目的
还债的心理压力, 受老板的气, 生活在重压之下。
社会的原因 家庭的原因 心理的原因
新知讲解
2、格里高尔变形前后的境遇及心情:
虫身人心
①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冷静、顺从、忧郁。 “我出了什么事啦?”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
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 去。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 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 不忘顺从父亲。
《变形记》尖锐地接触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几个方面:“ 异 化 ” 现 象,人 的 灾 难 感,人 的 孤 独 感 。揭示了势利而冷漠的社会!脆弱而 虚伪的亲情!
随堂检测
1、阅读小说,格里高尔变形后,家里人对他的态度有变化? 请简要概述格里高尔变形前后妹妹、爸爸、妈妈的态度变化。 a 妹妹的态度:(不超过10个字) 亲近——厌恶 b 爸爸的态度:(不超过10个字) 恼火——同情 c 妈妈的态度:(不超过10个字) 痛心——轻松
拓展提高
下列句子中,横线处应填的一组词语是( A )
①而_____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成为知心朋友。 ②尽管遭到了种种不幸,还是从旧日的岁月里积攒下了一笔当然是相当_______的 财产,在这期间没有动用过的利息使这笔当然的财产略微有所增加。 ③听到身后这______的嘈杂声,格里高尔大吃一惊,他的细脚顿时都发软了。
A.萍水相逢 微不足道 突如其来 B.同病相怜 微不足道 不约而同 C.同病相怜 微乎其微 突如其来 D.萍水相逢 微乎其微 不约而同
课堂总结
格里高尔一夜变成了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情节的发展, 他与家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荒诞的情节,表现了人物之间的 冲突,显示了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 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的温情脉脉之网,显示了人际 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维系家庭的纽带 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和 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