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用药
感冒用药经验总结

用药经验总结
1、症状:咳嗽、说话、吃饭时咳得厉害,有喘气迹
象。
用药:特一止咳宝片+北京同仁堂气管炎丸
2、症状:受寒、打喷嚏、流清涕
用药:柠檬蜂蜜水、蜂蜜陈皮水
葱白生姜煮水(发汗药武火浇滚后文火再
煮15分钟即可,不宜煮太久)
3、症状:痰黄、鼻涕黄浊、咳嗽
用药:川贝母雪梨煮水
4、症状:恶寒、咳嗽、时有黄痰、鼻涕时有黄浊,
“寒包火”型感冒
用药:陈皮+雪梨+两片生姜煮水(寒太重可适当
多加生姜,或直接取用干姜)
白云山橘红痰咳颗粒+善举咳特灵胶囊(成份:
小叶榕干浸膏、马来酸氯苯那敏)。
医生用药经验交流材料模板

医生用药经验交流材料模板医生用药经验交流材料模板:标题:医生用药经验交流导言:尊敬的各位医生同行,在医疗实践中,用药是我们常常面临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交流我们的用药经验,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个人在用药方面的经验和观点,并希望听取各位医生对此的意见和建议。
正文:一、遵循“个体化用药”的原则:在给患者选择药物和制定用药方案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等因素。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合理制定用药计划。
二、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安全性是用药的核心要求之一。
在选择药物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那些副作用小、药物相互作用少的药物。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理学特点,以选择合适的药物给予患者。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抗生素的使用上,我们必须遵循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原则,避免滥用和误用。
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应该考虑病原体的类型和药物的谱效特点等因素,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四、注意合理搭配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合理搭配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五、关注药物的合规用药:合规用药是用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给患者讲解用药须知时,我们需要详细说明用药的时间、用量、频次等要领,以及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我们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纠正不当用药的行为。
结语:通过这次的经验交流,我相信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用药的心得和思考,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也期待各位医生能够分享自己的用药经验和观点,让我们共同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感谢大家的聆听和支持!。
感染性疾病的经验用药表

以上方案。高度怀疑真菌:两性霉素B,静脉感染、耐药肺炎球菌:
万古
免疫缺陷
卡氏肺苑虫、支原体、深部真菌、卡波斯基肉瘤、淋巴瘤
TMP/SMZ、氨苯殒
+TMP
克林+磷酸伯喳等
吸入性肺炎
伴/不伴肺脓肿
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梭杆菌属
克林,AM/CL,AM/SB
头霉素类、
TC/CL、PIP/TZ.
西林、FQ
口服头泡、吠喃妥因、多西环
素、TMP、AM/SB、
磷霉素
STD危险因素
沙眼衣原体
多西环素
阿齐霉素
复发(每年23次)
所有以上两项致病菌
复发时TMP/SMZ、磷霉素有效抗菌药长期口服
复杂性尿路感
导管、梗阻、
反流、氮质血
肠杆菌科、绿脓杆菌、肠球菌
氨羊西林+庆大、
PIP/TZ、IMP、MER
按药敏结果静脉用FQ、万古
MRSE/MRSA:PRSP
感染性
心内膜炎
瓣膜性或先天性心脏病
草绿色链球菌、其它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
(青或氨节西
林)+苯1¢+庆
大
万古+庆大
瓣膜修复术:早期(术后2月内)
表葡菌、金葡菌、大肠杆菌、类白喉杆菌、真菌
万古+庆大+利福平
晚期:术后>2月
表葡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金葡菌
同上
脑脓肿
原发或邻近器官感染
IMP、MER
蜂窝织炎、丹毒
肢端
A组链球菌、金葡菌
PRSP或头抱哇琳
头苑哇琳、
AM/CL、阿齐霉素或克拉霉素
人体各部位用药经验

人体各部位用药经验
痛痒三药,菖蒲,丹参,威灵仙。
贫血三药:黄芪,当归,鸡血藤。
痛风三药:土茯苓,炒苡仁,猫须草。
血脂三药:制首乌,金银花,枸杞子(白芍)。
颈三药:葛根,丹参,川芎。
腰三药:黄芪,枸杞子,杜仲。
胸闷三药:桔梗,枳壳,木香。
开胃三药:木香,山楂,鸡屎藤。
安神三药:茯神,五味子,酸枣仁。
鼻血三药:白茅根,桑叶,黄芪。
膝三药:川牛膝,牛大力,威灵仙。
闭经三药:益母草,当归,川牛膝。
肝热三药:土茯苓,板蓝根,茵陈。
肺火三药:黄芩,鱼腥草,金荞麦。
血热三药:生地黄,丹皮,赤芍。
口苦三药:柴胡,夏枯草,牡蛎。
无论辨证为何结果的口苦都可用。
任之堂用药经验总结186条文

任之堂用药经验总结186条文任之堂用药经验1、◎头部用药1.通脉饮:川芎15g、葛根20g、丹参20g主要是用于活血通脉,以升达阳气。
要点:1.症状,患者主诉有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清阳不升为主;2.左手脉下陷脉;2.眼四药:蒲公英30g、枸杞15g、菊花8g、刺蒺藜15g针对眼花,视物模糊等眼睛视物不清的症状,脉实者去掉枸杞3.鼻三药:苍耳子15g、辛夷花15g、通草8g针对鼻塞、鼻子不通气;不是上越脉均可用4.痤疮基础方:丹参30g、石菖蒲20g、连翘15g、乳香6g、没药6g5.低血压方: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5枚、炙甘草10g、仙鹤草50~100g针对患者素体虚弱、面色无华、萎黄,常年血压偏低;脉象缓弱,沉取无力6.脱发散:高良姜60g、山柰60g、牛蒡子60g、肉桂30g、丁香60g患者排除肝肾亏虚者,且舌苔白腻,脉濡,右关郁滞,湿气内停之象;上方磨粉,一天2天,一次5g,饭后30分钟服用7.扁桃体三药:白英30g、青皮10g、威灵仙30g左关脉弦,实证均可用;虚火上冲,脉弱,舌淡白,则不可用;8.寒痰用药:三子养亲汤:紫苏子15g、莱菔子15g、白芥子15g寒痰,舌苔白腻,痰白质黏,脉滑兼紧象,右脉上越,可用之9.热痰用药:贝母12g、枇杷叶30g、全瓜蒌30g舌红苔黄腻,痰黄绿,质黏腻,脉滑数,右脉上越10.失眠三药:首乌藤30~50g、合欢皮20~30g、炒酸枣仁20~50g11.思虑过度、元神失养二药:麦冬15~30g、川芎20~30g针对平素思虑过度,压力较大的患者;主诉:大多白天困乏,不清醒,晚上躺在床上又谁不着,手少阴脉亢盛有力,左寸不足,舌尖红赤;12.安神三药:生龙骨15~30g,生牡蛎15~30g,茯神20~30g针对阳气、心神浮越在外,患者脉浮缓,脉势上越,失眠多梦2、◎躯干部用药1.心三药:红参15~20g、红景天20g、银杏叶20~30g针对胸闷气短、头晕为主,左寸沉取细弱。
任之堂中药用药经验

任之堂经崄任之堂经崄;中药;1、通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
治心阳不振,心慌气短。
2、通脉三药;葛根、川芎、丹参。
心血虚,头晕,脑供血不足。
3、安神三味;酸枣、合欢皮、夜交4、升督三药;狗脊、葛根、土蹩虫;5、鼻三味;苍耳子、辛荑、通草。
心肝脉不足合桂枝汤,桂枝从心肺打开,玉屏风从脾胃打开。
怕冷,晚上加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苍耳治项背拘挛、风湿痹。
通草有通鼻塞,还用于耳呜。
6、扁桃体三药;威灵仙、青皮、白英。
7、肺三味;麻黄、杏仁、甘草。
8、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加豆豉、枝子为清理五味。
病人多犹豫胆决断下降。
加枣仁火麻仁,凡仁皆润,润通心脉也要润通小肠。
9、咳嗽喑哑二味;凤凰衣、木蝴。
外感内伤、老人小儿的虚炎上冲、咽喉不利咳嗽喉痒有特效。
一般用鼻三味、肺三味、胸三味加此二味。
9、脾三味;山药、芡实、炒薏米。
劳伤心脾,右关脉下凹。
10、胃胀三味;枳壳、枳实、通草。
胃气不降一味金榄果奇效。
11、胃开三味;木香、山查、鸡屎藤。
口臭心烦加射干、马勃,一个是竹茹、谷芽、麦芽,一个是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
右脉郁大木香要重用30-50克。
脂肪肝山查可用到50克。
12、消食三味;鸡屎藤、山查、木香用于小儿过度食滞胃肠。
小儿病不外太阳和太阴病,后者用消食三味消积化食加枳壳、桔梗、木香升降气机,再用焦三仙开胃气。
四君补脾。
13、口苦三味;柴胡、半夏、黄芩。
14、中空三味;竹茹、芦根、苏梗。
15、乳胀三味;桔叶、牡蛎、丝瓜络。
16、养筋五味;酸枣仁、白芍、麦冬、熟地、巴戟天。
治膝关节退化性病变,疗筋伤疼痛、手足酸麻。
养肝明目,筋骨的养后用鹿含草、透骨草、伸筋草解决疼痛问题。
如膝关节积水,加薏米、川牛膝、木瓜、白芍。
17、气郁三味;香附、郁金、玫瑰18、眼痒二药;蒲公英、白蒺藜。
结膜出血用桑叶加麻黄。
19、腰湿四味;白术、干姜、茯苓甘草。
肾着汤20、腰三味;桑寄生、杜仲、川断;抽筋二味;淫羊火、伸筋草21、腰间盘脱出;黄芪、青风藤、黑豆。
任之堂中药用药经验

任之堂中药用药经验
任之堂中药用药经验具体内容比较丰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验:
1. 注意存储:中药一般需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开封后的中药要尽快用完,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影响其药效。
2. 煎药方法:根据中药的不同特性和用途,煎药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首先要将中药洗净,然后根据需要将其研磨或切碎。
接着,将中药与适量的水放入煎药锅中,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煎,注意火候和时间掌握,避免过煎或煮沸时间太短,影响药效。
3. 药材配伍:中药在配伍上有许多禁忌和搭配,不同的中药组合可能会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注重药材的配伍和使用方法。
比如,有些中药不能与某些药物或食物同服,否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4. 按时服用:中药的药效与服用时间密切相关,要按时服用,且遵照医嘱的用药剂量和频率。
同时,要避免错过服药时间或过量服用,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5. 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中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也有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用药前,要先明确自己是否适合使用该中药,并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因使用错误的中药而产生不良反应。
总之,任之堂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和使用,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以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写一下我治面瘫吧:我用简单的方法,治好了许多面瘫患者。
一、常规的抗病毒,抗炎治疗。
我常用青霉素800万,利巴韦林0.6静脉滴注。
二、早期应用激素,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3-5天。
三、神经营养支持,维生素B1,B12口服或肌注。
四、针灸治疗。
取患侧阳白,四白,攒竹,迎香,下关,地仓,颊车,翳风,健侧合谷穴,每日一次,留针二十分钟。
五、局部热敷。
这么简单的治疗,专门少的钞票,一样可在十天到十五天痊愈。
在临床中治疗痛经都喜爱用什么药来治疗?-----------由于痛经者多有情绪.我多釆用颅通定用于痛经而止痛.(对症处理)---------- 临床中治疗痛经我喜爱用口服药(一样不肌注):元胡止痛片4#PO去痛片1#PO 较剧烈或对上述药无效者:曲马多1#PO------------------------------痛经病人用消心痛片舌下含化,也可用CO氨基比林肌注。
--------------------------我来讲一下痛经的治疗体会:大多数痛经我用下方肌注:庆大霉素8万2 ML氨基比林(上海) 2ML654-2针10毫克一日一次即可止痛,必要时候能够两次.病人不愿肌注的口服用下方:颠茄2片地巴唑2片双氯灭痛2片元胡止痛片4片一日三次,大多数轻症病人一日即好.关于难治疗的,我常用中药来辨证,差不多方如下:当归15克红花15克乌药3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香附18克益母草30克其他的随证加减。
--------------------------痛经的处理是:硝苯地平舍下含服,是甜的,成效专门好也专门快,加消炎痛一片口服。
-----------------------痛经,我爱用元胡止痛片3片,注射一只VitK3。
在临床中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慢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常用什么药缓解疼痛?------------ 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慢性腰扭伤,常用双氯芬酸钾缓解痛疼.25mg~50mgtidpo对坐骨神经痛常用骶管注射缓解痛疼.-------我喜爱用曲马多1#Tid p.o扑热息痛1#Tid p.o如此对病人的胃肠道刺激小、价钞票比较低、成效还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以桂枝12g,白芍15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5g,葛根20g为基本方。
支气管炎:用苏叶与少量生姜治疗支气管炎,按10:1比例制成25%苏叶药液,每天早晚各服一次,100ml/次,10天一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3天。
小儿遗尿:生姜30g,炮附子6g,补骨脂12g,敷肚脐,治疗小儿遗尿。
小儿外感咳嗽:荆芥、前胡、百部、蝉蜕、桔梗各4克,僵蚕5g,板蓝根12g,苦杏仁、陈皮、甘草各3克为基本方,风寒加防风、紫苏叶各3g,风热加金银花10g,薄荷5g,燥热、肺热者不宜加荆芥。
白癜风:羌活90g,当归60g,赤芍60g,旱莲草90g,熟地黄60g,制水泛丸,为1疗程,每次服9克,每日两次。
口臭、牙痛:以口香爽漱口液(丁香、厚朴各1g;薄荷0.5g;银花1.5g)50ml,分数次漱口,每日2-3次。
慢性咽炎:以玄参、麦冬、桔梗各2g,菊花1g,甘草0.5g组成,热水冲泡饮用,一次1包,每日2-3次,10天为1疗程。
急性鼻窦炎:蔓荆子12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桑叶15g,桔梗10g,趁热熏鼻,温后口服。
癌热灵:以淡豆豉、地骨皮各15g,焦山栀5g,柴胡12g,白薇30g,水煎服,2周为1疗程,治疗癌症发热。
疣:用鸦胆子20个连皮带仁研细末,加入65%酒精100ml内,浸泡10天,用治疗传染性疣,在局部消毒后,剥开疣表面,将鸦胆子酊点滴于疣表面,每日一次,4-9天疣自行脱离。
手足皲裂:用白蔹、白及各30g,大黄50g,焙黄研粉,加入冰片3g,蜂蜜调匀,涂抹。
烧伤膏:生地12g,红花12g,甘草12g,麦冬12g,陈皮12g,归尾12g,冰片6g,朱砂10g,茶油500g,蜂蜡60g。
冰片、朱砂研末,药材与茶油放锅内慢火煮至麦冬成褐色,再放蜂蜡待溶后,纱布过滤,与冰片、朱砂调成膏。
骨质增生:升降定痛汤(中老年)
黄芪30g,怀牛膝30g,丹参30g,自然铜30g,桑寄生15g,鸡血藤15g,续断15g,升麻10g,茯苓10g,白术10g,杜仲10g,桃仁10,红花10g,补骨脂10,甘草6g,大枣3枚
骨性关节炎
独活12g,骨碎补20g,续断15g,白芍12g,熟地15g,川芎12g,牛膝12g。
风邪+防风、秦艽、羌活,寒邪+桂枝、黄芪、麻黄,湿邪+苍术、黄柏、白术、薏苡仁,骨质增生+威灵仙,肿胀+木瓜、泽兰、防己,肌肉痉挛+伸筋草、鸡血藤,血瘀+桃仁、红花、赤芍、炮穿山甲,疼痛+白芍、川乌、延胡索。
中老年颈椎病
枸杞15g,菟丝子15g,五味子15g,天麻15g,地龙9g,钩藤15g,葛根30g,丹参30g,茯苓30g
良性甲状腺结节----加减海藻玉壶汤
海藻18g,昆布12g,牡蛎30g,青皮、陈皮各10g,半夏10g,玄参30g,川贝10g,连翘10g,知母10g,桔梗10g,柴胡10g,黄芩10g
星夏消瘿汤
生南星15g,半夏15g,白芥子15g,贝母15g,射干15g,夏枯草15g,橘核15g,柴胡10g,白芍30g,炒枳实10g,甘草10g,陈皮10g,茯苓15g,牡蛎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