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一)戴维宁定理的证明
设流过端口以外的电路中的电流为 i,则据替代定 ,则据替代定 理,外电路可以用一个电流为 i的电流源 iS替代,如图(a)所 替代,如图(a) (a)所 示;则又据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c): 示;则又据叠加定理 ,得其相应的分电路(b) (c):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
:在线性 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叠加定理 :在 线性 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 单独作用 时在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单独作用 单独作用时在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代数和.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代数和.
§4-1 叠加定理
也就是说,只要电路存在唯一解,线性电路中 的任一结点电压,支路电压或支路电流均可表示为 以下形式: y = H 1uS1 + H 2 uS 2 + + H m uSm + K 1 iS1 + K 2 iS 2 + + K n iSn ——表示电路中独立 其中:uSk 表示电路中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 Req + u RL
uS1
NS
uS2
RL
口 含一 源 端
1
戴维宁定理
- -
uoc
维 宁 等 效 电 路
1' i1
RL
isc
1'
1'
u R Geq L
-
+
诺顿定理
诺 顿 等 效 电 路
1'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对外电路而言,"含源一端口NS"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对外电路而言," 含源一端口N 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等效替代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线性代数第四章练习题集答案解析

线性代数第四章练习题集答案解析

第四章二 次 型练习4、11、写出下列二次型的矩阵(1)),,(321x x x f =32312221242x x x x x x -+-;(2)),,,(4321x x x x f =434131212222x x x x x x x x +++。

解:(1)因为),,(321x x x f =),,(321x x x ⎪⎪⎪⎭⎫ ⎝⎛---012110202⎪⎪⎪⎭⎫ ⎝⎛321x x x ,所以二次型),,(321x x x f 的矩阵为:⎪⎪⎪⎭⎫ ⎝⎛---012110202。

(2)因为),,,(4321x x x x f =),,,(4321x x x x ⎪⎪⎪⎪⎪⎭⎫⎝⎛010*********1110⎪⎪⎪⎪⎪⎭⎫⎝⎛4321x x x x , 所以二次型),,,(4321x x x x f 的矩阵为:⎪⎪⎪⎪⎪⎭⎫⎝⎛010*********1110。

2、写出下列对称矩阵所对应的二次型:(1)⎪⎪⎪⎪⎪⎪⎭⎫ ⎝⎛----2221202121211; (2)⎪⎪⎪⎪⎪⎪⎪⎪⎪⎭⎫⎝⎛---121210210211212112101210。

解:(1)设T321),,(x x x X =,则),,(321x x x f =X TAX =),,(321x x x ⎪⎪⎪⎪⎪⎪⎭⎫ ⎝⎛----2221202121211⎪⎪⎪⎭⎫⎝⎛321x x x =323121232142x x x x x x x x -+-+。

(2)设T4321),,,(x x x x X =,则),,,(4321x x x x f =X T AX =),,,(4321x x x x ⎪⎪⎪⎪⎪⎪⎪⎪⎪⎭⎫⎝⎛---121210210211************⎪⎪⎪⎪⎪⎭⎫ ⎝⎛4321x x x x=434232312124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练习4、21、用正交替换法将下列二次型化为标准形,并写出所作的线性替换。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第四章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第四章答案

G(s)H(s)=
Kr s(s+1)(s+3)
σ根 s=3-K+ω轨r4-3-迹+p4s132ω1-3的+~3ω32分p===s2-离+001K点.p-3r=3:KK~0θrr===012+ωω6021,o=3,=0+±1810.7o
8

1.7
s1
A(s)B'系(s)统=根A'轨(s迹)B(s)
s3 p3
s=sK2±r没=j24有.8.6位×于2K.r根6=×4轨80.迹6=上7,. 舍去。
2
第四章习题课 (4-9)
4-9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 试绘制出
根轨迹图。
G(s)H与(s虚)=轴s交(0点.01s+1K)(系0.统02根s+轨1迹)

70.7
解: GKK(rr=s=)10H5(0s)=ωω2s1,(3=s=0+±17000K.7)r(s+50)
s1
A(s)B'(系s)统=A根'(轨s)迹B(s)
s3 p3
p2
p1
-4
-2
0
((24))ζ阻=尼03.振5s2荡+1响2应s+s的81==K-r0值0.7范+围j1.2
s=s-s10=3=.-80-56.8+50K.7r×=20=s.82-=54×-.631..1155×3.15=3.1
-2.8
450
1080
360


第四章习题课 (4-2)
4-2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试用解析法绘制出系
统的根轨迹,并判断点(-2+j0),(0+j1),

第四章_会计凭证习题附答案

第四章_会计凭证习题附答案

第四章会计凭证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企业购进原材料60000元,款项未付。

该笔经济业务应编制的记账凭证是()。

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以上均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因为该业务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所以应该编制转账凭证。

2.原始凭证有错误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向单位负责人报告B.退回,不予接受C.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D.本单位代为更正【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原始凭证的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原始凭证单位的印章。

3.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508.00B.¥86.00C.人民币伍拾陆元捌角伍分整D.人民币柒拾陆元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按照规定,人民币符号“¥”与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所以,B的写法不正确;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字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所以,C的写法不正确;“人民币”字样和大写金额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所以,D的写法不正确。

4.关于会计凭证的保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B.会计主管人员和保管人员应在封面上签章C.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使用时,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复制D.经单位领导批准,会计凭证在保管期满前可以销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要求,期满前不得任意销毁。

另外在教材中没有涉及到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的内容,但是作为日常能够用到的知识点,本章涉及到这方面的练习。

5.付款凭证左上角的“贷方科目”可能登记的科目有()。

A.预付账款B.银行存款C.预收账款D.其他应付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付出现金或银行存款的业务需要编制付款凭证,所以贷方科目可能为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6.下列不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

A.领料单 B.成本计算单 C.入库单 D.火车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火车票属于外来原始凭证。

电子电路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子电路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四4-1 电路如题图4-1所示,i (t )=10mA 、R =10k Ω、L =1mH 。

开关接在a 端为时已久,在t =0时开关由a 端投向b 端,求t ≥0时,u (t )、i R (t )和i L (t ),并绘出波形图。

解:本题是求零输入响应,即在开关处于a 时,主要是电感储能,当开关投向b 后,讨论由电感的储能所引起的响应。

所以对图(a)t ≥0时的电路可列出00≥=+t Ri dtdiL L L及 i L (0)=i (t )=10(mA ) 其解为:0)(1010)(710≥==--t mA e et i t tL τS R L 73310101010--=⨯==τ 则 0)(10010101010))(0()1)(0()(77101033≥-=⨯⨯⨯-=-=-==-----t V e e e LR Li e Li dt di L t u t ttL t L L L τττ 而 0)(10)()(710≥-=-=-t mA e t i t i t L R其波形图见图(b)、图(c)所示。

4-2 电路如题图4-2所示,开关接在a 端为时已久,在t =0时开关投向b 端,求3Ω电阻中的电流。

解:因为 )(623)0(V u c =⨯= (注意:当稳态以后电容为开路,所以流过1Ω和电容串联支路的电流为零,因此电容两端的电压就是并联支路2Ω支路两端的电压)当开关投向b 时电流的初始值为)(236)0()0(A R u i c ===S RC i 3130)(=⨯===∞τ,故根据三要素法得: 0)(2)(31≥=-t A e t i t4-3 电路如题图4-3所示,开关在t <0时一直打开,在t =0时突然闭合。

求u (t )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解:因为u (t )=u c (t ),所以求出u c (t )即可。

方法一:直接用三要素法:(注意,开关闭合以后,时间常数由两个电阻并联后,再与电容构成RC 电路)L (t ) i (t L(a)10(b) (c) 题图4-1 习题4-1电路及波形图(t )题图4-2 习题4-2电路S C R 23)1//2(0=⨯==τ)(32)2//1(1)()(221)0(V u V u c c =⨯=∞=⨯= 所以)1(322)322(32))()0(()()(5.05.05.0≥-+=-+=∞-+∞=----t ee e eu u u t u tt t tc c c c 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τ方法二:分别求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可以直接解微分方程,也可以直接利用结论)零输入响应:02)(215.05.00'≥=⨯==---t e V e eU u tt tc τ零状态响应:0))(1(32)1(11212)1(5.05.0"≥-=-⨯+⨯=-=---t V e e eRI u t t ts cτ4-4 电路如题图4-4所示,已知 ⎩⎨⎧≥<=010)(t t t u s 且u c (0)=5V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他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然后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则()A.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是为了看到蜡烛A的像更清晰B.实验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将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蜡烛B位置上,光屏上没有像2.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常常拖着彩虹尾巴,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漫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镜面反射D.光沿直线传播3.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4.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A.B.C.D.5.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6.如图是小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与光现象有关的实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钱币真伪B.乙图: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现象C.丙图:雨后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丁图: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7.在湖边游玩的人看到湖水中的鱼,下列光路图能描述这一现象的是()A.B. C.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实像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40°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0cmD.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变小9.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需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右边三图中,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直径与蜡焰大小相当的圆形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θ=︒从空气10.如图所示,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水平放置,一束光以与上表面夹角30射到玻璃砖上表面的A点,在A点一部分光反射,另一部分光折射,折射光线照射到玻璃砖的下表面的B点。

初级会计实务第四章收入习题及答案解析

初级会计实务第四章收入习题及答案解析
(5)12月25日,与F公司签订协议,委托其代销商品一批。根据代销协议,正保公司按代销协议价收取所代销商品的货款,商品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该批商品的协议价2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实际成本为180万元。商品已运往F公司。12月31日,正保公司收到F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列明已售出该批商品的20%,款项尚未收到。
A.320000
B.308200
C.324000
D.320200
3.企业2009年1月售出的产品2009年3月被退回时,其冲减的销售收入应在退回当期计入( )科目的借方。
A.营业外收入
B.营业外支出 C.利润分配
D.主营业务收入
4.某企业在2008年10月8日销售商品1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元。企业为了及早收回货款而在合同中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如买方在2008年10月24日付清货款,该企业实际收款金额应为( )元。
D.当期已经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时,将发生的销售折让冲减当期的收入和税金
7.下列各项中,对收入的描述正确的有( )。
A.营业外收入也属于企业的收入
B.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C.所有使企业利润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均属于企业的收入
D.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8.收入的特征表现为( )。
(6)12月31日,与G公司签订一件特制商品的合同。该合同规定,商品总价款为8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自合同签订日起2个月内交货。合同签订日,收到C公司预付的款项40万元,并存入银行。商品制造工作尚未开始。
(7)12月31日,收到A公司退回的当月1日所购全部商品。经查核,该批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正保公司同意了A公司的退货要求。当日,收到A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支付退货款项。

《会计基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会计基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会计凭证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购进原材料60000元,款项未付。

该笔经济业务应编制的记账凭证是(C)。

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以上均可2、不符合原始凭证基本要求的是(C)。

A.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盖章B.原始凭证不得涂改、刮擦、挖补C.上级批准的经济合同,应作为原始凭证D.大写和小写金额必须相等3、下列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的是(B)。

A.发货票B.合同书C.入库单D.领料单4、下列属于通用凭证的是(C)。

A.收料单B.折旧计算表C.增值税专用发票D.差旅费报销单5、在原始凭证上书写阿拉伯数字,错误的做法是(B)。

A.金额数字前书写货币币种符号B.币种符号与金额数字之间要留有空白C.币种符号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D.数字前写有币种符号的,数字后不再写货币单位6、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是(A)。

A.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B.从银行提取现金的记账凭证C.以现金发放工资的记账凭证D.职工临时性借款的记账凭证7、原始凭证按(D)分类,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等类。

A.用途和填制程序B.形成来源C.填制方式D.填制程序及内容8、下列关于原始凭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按照来源的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B.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通用原始凭证和专用原始凭证C.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为一次原始凭证、累计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D.按照填制方法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9、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于内容不完整、填写有错误或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应该(D )。

A.拒绝办理,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B.予以抵制,对经办人员进行批评C.由会计人员重新编制或予以更正D.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以至重新编制10、填制记账凭证时,错误的做法是(C)。

A.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B.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C.将若干张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D.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11、下列属于累计凭证的是(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几何公差的形状公差有6项,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分别是()、()、()、()、()和()。

2.几何量公差的跳动公差有2项,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分别为()和()。

3.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于端面圆跳动。

4.某轴尺寸为Φ10-0.018-0.028 mm ,轴线对基准A 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1 mm ,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在()时给定的。

当轴实际尺寸为()mm 时,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mm 。

5.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定的()公差与()公差各自独立,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6.包容要求采用(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要求采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7.某孔尺寸为Φ40+0.119 +0.030○E mm ,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9mm ,则其允许的几何误差数值是(Φ0.06)mm ,当孔的尺寸是(Φ40.119)mm 时,允许达到的几何误差数值为最大。

8.某孔尺寸为Φ40+0.119+0.030mm ,轴线直线度公差为 Φ0.005 mm ,实测得其局部实际尺寸为Φ40.09mm ,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mm ,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Φ40.030)mm ,最小实体尺寸是(Φ40.119)mm ,体外作用尺寸是(Φ40.087)mm 。

9.若某轴标注为则该零件的MMS 为(φ30mm ),又称为该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其LMS 为(φ29.979mm ),又称为该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零件采用的公差要求为(最大实体要求),若加工后测得某孔的实际尺寸为φ29.98mm ,直线度误差为0.015mm ,则该零件(是)(是、否)合格。

10.若某孔的尺寸标注为,则该零件采用的公差原则为(最大实体要求),其MMS 为(Φ20mm ),此时的几何公差值为(Φ0.02)mm ;其LMS 为(Φ20.05mm )mm ,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7)mm ;其MMVS 为(Φ19.98)mm 。

11.Ф90G7( )的最大实体尺寸为(Ф90.012)mm ,最小实体尺寸为(Ф90.047)mm 。

12.圆跳动公差根据跳动的方向不同,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

13.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公差带形状相同),不同点是(前者公差带轴线位置浮动而后者轴线的位置是固定的)。

14.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15.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对称度的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6.包容要求的使用在于可以用 (尺寸)公差来控制 (形状)误差。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线轮廓度既有可能是形状误差,又有可能是位置误差。

√2.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047.0012.0++3.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4.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5.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6.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

×7.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9.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0.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1.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2.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13.位置公差的方向公差包括径向圆跳动。

14.当理想边界尺寸等于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时,该理想边界称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15.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6.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7.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8.几何公差的位置公差包括径向圆跳动。

19.端面对轴线有垂直度要求时,可以标注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也可标注对该轴线的端面全跳动公差。

三、单项选择题1.轴的体外作用尺寸(D)其实际尺寸。

A.等于; B.小于; C.不大于; D.不小于2.公差原则是指(D)。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淮的原则;C.确定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的原则;D.确定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关系的原则3.下列几何公差项目标注中,需标明理论正确尺寸的项目是(C)。

A.圆度;B.平行度C.位置度;D.同轴度。

4.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全跳公差带形状相同的几何公差项目是(B)A.圆度B.圆柱度C. 同轴度D.位置度5.同轴度公差属于(B)。

A.形状公差;B.位置公差;C.方向公差;D.跳动公差6.GB/T1184-1996规定,圆度公差等级分为(D)。

A.1,2,3…10 十级B.1,2,3…11 十一级C.0,1,2…11 十二级D.0,1,2…12 十三级7.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形状相同的形位公差项目是(A)。

A.圆度B.圆柱度C.同轴度D.直线度8.被测要素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采用最大实体原则时,则要求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越(C)。

A. MMS B. LMS C. MMVS D. D a或d a9.单一要素遵守包容原则时,是用最大实体尺寸控制(B)。

A.实际尺寸B.体外作用尺寸C.形状误差D.位置误差10.一个圆柱形的轴,其素线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是(B).A.两条平行直线B.两平行平面C.圆柱面D.两同轴圆柱面11.一个圆柱形的轴,其轴线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是(C).A.两条平行直线 D.两平行平面 C.圆柱面 D.两同轴圆柱面12.表示所采用的三基面体系中第一、二、三基准平面分别为(AA.A、C、BB.C、B、AC.B、C、AD.C、A、B13.轴的体外作用尺寸(B)。

A.等于轴的实际尺寸B.不小于轴的实际尺寸C.不大于轴的实际尺寸D.与轴的实际尺寸无关14.被测平面的平面度公差与它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公差的关系应是(C)。

A.前者一定等于后者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C.前者不得大于后者D.前者不得小于后者15.定向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B)。

A.形状误差和定位误差B.形状误差和定向误差C.定向误差和定位误差D.定向误差和距离尺寸偏差16.孔的体外作用尺寸(C)。

A.等于孔的实际尺寸B.不小于孔的实际尺寸C.不大于孔的实际尺寸D.与孔的实际尺寸无关17.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的关系应是(C)。

A.前者一定等于后者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C.前者不得大于后者D.前者不得小于后者四、概念题:1.Φ50H7○E孔的直径为Ф50mm,基本偏差代号H,标准公差等级为IT7级,遵守包容要求。

2 . 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值为φ0.2mm。

3.公差原则确定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4.最大实体状态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大(即材料最多)的状态。

5.最小实体状态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小(即材料最少)的状态。

6.包容要求是指设计时用最大实体边界来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要求该要素的实际轮廓不得超出这边界,且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7.被测要素指图样上给出了几何公差的要素。

8.基准要素指图样上规定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要素。

φ0.29.边界设计时,为了控制实际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几何误差的综合结果,需要对该综合结果规定允许的极限。

五、标注题和改错题1.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右图上。

(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值为0.01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2mm。

(2)圆锥轴线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5mm。

(3)端面Ι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3mm。

(4)Φd1和Φd2两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0.008mm和0.006mm。

解:见下左图2.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右图上。

(1)Φd1圆柱面的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5mm;(2)Φd2圆柱面对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为0.04mm;(3)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5mm;(4)Φd2圆柱面轴线对Φd1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5)键槽中心平面对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4mm。

解:见上右图3.见教材习题4-3解:见下图4.改正下列图中各项几何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几何公差项目)。

解:见下图××√√六、简答题1.在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位置公差时,如何确定基准要素?答: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单一基准、公共基准或三面基准体系。

基准要素的选择主要根据零件在机器上的安装位置、作用、结构特点以及加工和检测要求来考虑。

基准要素通常应具有较高的形状精度,它的长度较大、面积较大、刚度较大。

在功能上,基准要素应该是零件上的安装基准或工作基准。

2.如图所示,分别求出下列尺寸和允许的垂直度误差值。

(1)最大实体实效尺寸;(2)最大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垂直度误差极限值;(3)最小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垂直度误差极限值;(4)实体孔应遵守的边界。

答:(1)DMV=Dmin-t○M=Φ50-Φ0.05=Φ49.95mm(2)最大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垂直度误差极限值;Φ0.05mm(3)最小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垂直度误差极限值;Φ0.05mm+(50.12-50)= Φ0.17mm (4)实体孔应遵守的边界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Φ49.95mm3.按图示上标注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回答下列问题:(1)遵守的公差原则;(2)遵守的边界和边界尺寸;(3)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4)最大实体状态时的几何公差;(5)最小实体状态时的几何公差。

答:(1)遵守的公差原则:最大实体要求(2)遵守的边界: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边界尺寸:MMVB=Φ19.99-Φ0.01=Φ19.98mm(3)最大实体尺寸:DM=19.99mm,最小实体尺寸:DL=20.03mm ;(4)最大实体状态时的形位公差:Φ0.01mm(5)最小实体状态时的形位公差:Φ0.01+0.04=0.05mm4.写出2个跳动公差的名称与符号,并说明轴向全跳动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哪几项被测要素的几何误差?答:圆跳动公差、全跳动公差轴向全跳动公差可以综合控制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和平面度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