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经典美文少年中国之精神

合集下载

中国少年说 胡适的“少年得志”

中国少年说 胡适的“少年得志”

Hozii.Doc. 《中国少年说胡适的“少年得志”》摘要:沉得下心志,耐得住寂寞,方能做得出学问,说起来有些难以置信,胡适的“少年得志”竟然是源于他生活中的两次挫折的激励,但是胡适依然我行我素,后来系里取消了给胡适的奖学金,以此作为对他的一个警告沉得下心志,耐得住寂寞,方能做得出学问。

胡适25岁时已经是北京大学的名教授,发表了引领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改良刍议》;不到30岁,他就成为了当时中国学术界最有名望的人物之一。

说起来有些难以置信,胡适的“少年得志”竟然是源于他生活中的两次挫折的激励。

第一次挫折发生在上海,那时候他19岁,因为觉得前途茫茫,人生无趣,所以终日无所事事。

有一天晚上,胡适在外面酒后肇事,结果被抓进监狱里关了一夜。

这件事让胡适觉得是奇耻大辱。

从此,他用功读书,不久就考取了官费生赴美留学。

第二次挫折发生于胡适在康奈尔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时,当时胡适是康大最令人瞩目的明星学生,特别是自从他获得了“卜朗宁文学征文奖”之后,不时有人邀请他到各地去演讲。

这使他的导师克雷敦教授很不高兴,对他外务太多不能专心于学业十分不满。

但是胡适依然我行我素,后来系里取消了给胡适的奖学金,以此作为对他的一个警告。

这件事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也许就是伤心几天罢了,极端者可能因此对老师心怀怨恨。

胡适的反应却大大不同,他事后说这件事使他“从睡梦中惊醒”,让他意识到他的确是荒时废业太多了。

于是,胡适很果断地决定,应该马上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读书,否则熟人太多、应酬太多迟早会断送自己的学业。

因此,他最后两年的博士学业是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完成的。

在哥大的两年,胡适摒绝外务,刻苦攻读,两年时间就写下了后来开辟中国学术史新纪元的《先秦名学史》。

胡适在给密友的信中,曾不止一次说起康大哲学系取消他奖学金的事,并说他对这件事深怀感念。

克雷敦教授去世时,胡适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他对自己的密友说:“我对(康大)哲学系教授的感激是超过他们所知的。

胡适散文推荐三篇

胡适散文推荐三篇

胡适散文推荐三篇胡适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真正诠释了平等,民主,自由的共和理念,他还为新文学形式做出了初步的设想,开除了一条新的道路。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胡适散文三篇,供大家欣赏。

胡适散文推荐一:捶煮自然的灵物究竟什么算是工程师的哲学呢?什么算是工程师的人生观呢?因为时间很短,我当然不能把这个大的题目讲得满意,只是提出几点意思,给现在的工程师同将来的工程师作个参考。

法国从前有一位科学家柏格生(Beg ——)说:“人是制器的动物。

”过去有许多人说:“人是有效力的动物。

”也有许多人说:“人是理智的动物。

”而拍格生说:“人是能够制造器具的动物。

”这个初造器具的动物,是工程师的老祖宗。

什么叫做工程师呢?工程师的作用,在能够找出自然界的利益,强迫自然世界把它的利益一个一个贡献出来,就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以减除人的痛苦,增加人的幸福。

这是工程师哲学的简单说法。

大家都承认:学作工程师的,每天在课堂里面上应该上的课,在试验室里面作应该作的试验,也许忽略了最大的目标,或者忽略了真正的基本——工程师的人生观。

所以这个题目,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昨天在工学院教授座谈会中,我说:我到了六十二岁,还不知道我专门学的什么。

起初学农;以后弄弄文学,弄弄哲学,弄弄历史;现在搞《水经注》,人家说我改弄地理。

也许六十五岁以后、七十岁的时候,说不定要到工学院作学生;只怕工学院的先生们不愿意收一个老学徒,说“老狗教不会新把戏”。

今天在工学院作学生不够资格的人,要来谈谈现在的工程师同将来的工程师的人生观,实属狂妄,就是,有点大胆。

不过我觉得我这个意思,值得提出来说说。

人是能够制造器具的动物,别的动物,也有能够制造东西的,譬如:蜘蛛能够制造网,蜜蜂能够制造蜜糖,珊瑚虫能够制造珊瑚岛。

而我们人同这些动物之所以不同,就是蜘蛛制造网的丝,是从肚子里出来的,它肚子里有无穷无尽的丝,蜜蜂采取百花,经一番制造,作成的确比原料高明的蜜糖:这些动物,可算是工程师;但是它的范围,它用的,只是它自己的本能。

少年中国的精神读后感3篇精选

少年中国的精神读后感3篇精选

少年中国的精神读后感3篇精选少年中国说读后感有中国少年,所以有少年中国。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那个少年中国,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

一个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国家即为少年,少年中国需要的便是这样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在每一个“新来而与世界为缘”的少年人的心中。

少年智则国智。

我们少年要做到智,首先就应该好好学习,积极上进了。

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学会多思考,多实践。

很多时候,简单的一件事,每个人都能够完成,而有些人完成了只是松了一口气,觉得终于做到了,另一些人,则会从这件事中学到些什么。

而这些人,便是少年中国所需要的少年,所需要的智。

一切智都体现在所作所为中。

少年富则中独立。

少年如何富足?让少年富足的有智,也有强。

少年强则国强。

强需要坚持,需要毅力。

有些挫折,有些艰难,要相信挺一挺,努力去战胜,便能飞越那重重叠叠的障碍。

强,也需要有实力。

这里的实力便又体现在智了。

当然,也不要忘记,自信是强的源泉,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甚至能够吓跑困难。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独立很容易,一些能够办的到的,能独立;一些渴望办到的,更要独立地去尝试。

多“独立”,发现独立并不难。

当能够正确完成每一件事的时候,少年便独立了。

国便独立了。

独立的实力,来自于尝试­­——而独立的这一天,一定不会让人等待很久。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独立便是自由的前提条件,独立了,再要自由,完成不困难,不过,自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走来这一步的每一步的不容易,保证那些精神依然永存心中。

管理好一个国家需要它们。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源源不断的进步,需要一颗上进心和不断的动力。

进步,让少年,让国家渐渐完善。

智、富、强、独立、自由都是进步不可缺的条件。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由国雄于地球。

上面的情形一定不难实现。

在每个中国少年的努力下,进步着的中国便是少年中国!雄于地球的少年中国朝气蓬勃,自信自律,永远年轻,永远不败——中国少年们的努力,不会让人失望!我们少年,从一点一滴开始创造少年中国的辉煌奇迹吧!《少年中国说》读后感这个寒假趁着有比较多的空余时间,看了一部热播的电视剧_《恰同学少年》。

胡适《少年中国的人生观》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适《少年中国的人生观》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作品,达成18~ 20 题。

少年中国的人生观胡适此刻中国有几种人生观都是我们该反对的。

花天酒地的无心识生活,诚然不用说了。

还有一些人,如静坐会的人,如坐禅学佛的人,他们都不过一班退却胆小鬼,没有生活的胆量,不敢冒险,只求安全。

而此外一种人虽不退却,但为完整自己的私利起见,因此他们不惜利用他人,作他们自己的用具,不惜牺牲他人的人品和自己的人品,来知足自己的野心;到了生死关头,不惜作伪,不惜作恶,不管社会的公共幸福,以求达他们自己的目的。

全部习惯、民俗、制度的改进,都起于一点责备的目光。

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风俗,都最简单堕入机械的习惯,到了“机械的习惯”的时代,样样事都不知不觉的做去,全不理睬何以要这样做,只知晓人家都这样做故我也这样做,这样的个人便成了无心识的两脚机器,这样的社会便成了无生气的保守社会,我们假如发愿要造成少年的中国,一定随时随处都要问我为何要这样做?为何不那样做?我们须要认定这个世界是有好多危险的,是不太平的,是需要冒险的。

世界的弊端好多,是要我们来挽救的;世界的难过好多,是要我们来减少的;世界的危险好多,是要我们来冒险进步的。

俗语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行人。

”我们要做一个人,岂可贪恋自在;我们要想造一个“少年的中国” ,岂可不冒险。

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大舞台,我们既上了台,便应当老着面皮,拼着头皮,大着胆量,干将起来;那些缩进后台去静坐的人都是胆小鬼,那些袖着双手只会看戏的人,也都是胆小鬼。

这个世界岂是给我们静坐旁观的?那些憎恶这个世界梦想超生到其他世界的人,更是胆小鬼,不用说了。

上条所说的冒险进步,其实不是野心的,自擅自利的。

我们既认定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又须认定人类的生活全部是社会的生活,社会是有机的组织,全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全体。

社会的活动是相助的,你靠他帮忙,他靠你帮忙,我又靠你同他帮忙,你同他又靠我帮忙;你少说了一句话,我或许不是我此刻的样子,我多尽了一分力,你或许也不是你此刻这个样子,我和你多尽了一分力,或少做了一点事,社会的全体或许不是此刻这个样子,这即是社会协进的观点。

胡适抗日发言稿

胡适抗日发言稿

胡适抗日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先生、女士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发表一篇演讲,感谢大家的到来。

我是胡适,一个爱国的学者,一个热爱中国的普通人。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思考和感悟。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黑暗的时期,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进行的英勇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的人民生命被摧毁,家园被摧残。

然而,正是因为这场战争,中国人民展示了自己的勇敢和坚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和尊严。

作为一个学者,我坚信知识的力量。

改造中国、拯救中国,首先需要改造人民、拯救人民。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始终相信教育的重要性。

我认为,只有让中国人民具备强大的知识和智慧,才能摆脱危机,走向复兴。

因此,对于抗日战争,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战争本身,更要思考战争背后的教育与文化问题。

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我提出要“救亡图存”。

这并不仅仅是指抵抗日本侵略者,更是指中国人民自我拯救。

在这个意义上,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发动的一场自救运动。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视为敌人,要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勇敢地追求真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被动,在思想上、精神上实现独立。

与此同时,我认为我们应该引进西方文化,借鉴先进的经验和知识。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模仿西方,而是要学习他们的优点,补充自己的不足。

我们应该善于批判和吸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和教育体系。

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发展,走向强大。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还积极倡导了新文化运动,提倡以科学为标准,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呼吁人们拥抱现代文明。

我坚信,只有摒弃旧观念,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使中国更加强大、繁荣。

因此,我号召人们摒弃封建迷信,推崇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抗日战争的挑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我还强调了统一,认为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敌人。

我坚信,只有摒弃内部的纷争和尔虞我诈,实现统一的中国,才能真正战胜外部的敌人。

胡适最伟大的名言

胡适最伟大的名言

胡适最伟大的名言引言胡适(1891-1962),中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文化评论家和翻译家,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他以其深邃的思想、独具一格的语言和广泛的影响力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漫长学术生涯中,胡适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言,这些名言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指引。

本文将探讨胡适最伟大的名言,展示胡适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一、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发声1. “求知者不惑,为政者不惑”这是胡适先生在《青年演讲集》中提出的名言,意味着在探寻真理和治理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被短视和迷惑所困扰。

胡适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强盛需要有理想主义者来推动,而这些理想主义者应当具备坚定的信仰和清晰的思想。

2. “思想无国界”胡适强调,思想不应受到任何国界的束缚。

他主张吸收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这一观点对于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现代教育的重要性1. “实际,本在未来,不在过去”胡适先生认为,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2. “要尽量使人不再为机器所害,就得使人与机器互相创造”胡适提出了人机合作的观点,认为现代教育应当培养学生与机器协同工作的能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人机合作,才能充分发挥人类智慧的优势,推动社会的进步。

3.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胡适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人。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纯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才。

三、超越传统,开放思维1. “不求甚解”这是胡适先生对学术研究和知识追求的一种态度。

他认为,在一个领域里,我们无法做到十分精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

2. “老子神教秘,庄子神教秘”胡适引用《老子》和《庄子》这两本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来形容人们对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少年中国之精神

胡适经典美文《少年中国之精神》胡适经典美文《少年中国之精神》前番太炎先生,话里面说现在青年的四种弱点,都是很可使我们反省的。

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三)不要虚慕文明;(四)不要好高骛远。

这四条都是消极的忠告。

我现在且从积极一方面提出几个观念,和各位同志商酌。

一、少年中国的逻辑逻辑即思想、辩论、办事的方法。

一般中国人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一种正当的方法,因为方法缺乏,所以有下列的几种现象:(一)灵异鬼怪的迷信,如上海的盛德坛及各地的各种迷信;(二)谩骂无理的议论;(三)用诗云子曰作根据的议论;(四)把西洋古人当作无上真理的议论;还有一种平常人不很注意的怪状,我且称它为“目的热”,就是迷信一些空虚的大话,认为高尚的目的,全不问这种观念的意义究竟如何。

今天有人说,“我主张统一和平”,大家齐声喝彩,就请他做内阁总理;明天又有人说,“我主张和平统一”,大家又齐声叫好,就举他做大总统;此外还有什么“爱国”哪,“护法”哪,“孔教”哪,“卫道”哪……许多空虚的名词,意义不曾确定,也都有许多人随声附和,认为天经地义。

这便是我所说的“目的热”。

以上所说各种现象都是缺乏方法的表示。

我们既然自认为“少年中国”,不可不有一种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应该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方法,不是我在这短促时间里所能详细讨论的,我且略说科学方法的要点:(一)注重事实科学方法是用事实作起点的。

不要问孔子怎么说,柏拉图怎么说,康德怎么说,我们须要先从研究事实下手,凡游历、调查、统计等事都属于此项。

(二)注重假设单研究事实,算不得科学方法。

王阳明对着庭前的竹子做了七天的“格物”工夫,格不出什么道理来,反病倒了,这是笨伯的“格物”方法。

科学家最重“假设”(Hypothesis)。

观察事物之后,自说有几个假定的意思;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假设所涵的意义彻底想出,看那意义是否可以解释所观察的事实,是否可以解决所遇的疑难。

胡适的中国梦与我

胡适的“中国梦”与我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新时代背景下的我们丰衣足食,有大把的时间、足够的的物质条件去铺就理想之路,但当你踏往前方的康庄大道之时,请不要忘记偶尔回首历史的轨迹提醒自己幸福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忘先人的奋斗精神。

历史的车轮滚滚驶来,在我们还没来得及领悟历史的真谛时光便匆匆从身边流过。

现在,请试着稍作休息,游离于历史的长廊探寻我们深埋心底的“中国梦”。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这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从天朝圣国的幻梦中醒来。

在那个国运衰微,人民痛苦,社会动荡的年代,亿万国人期盼走出苦海,摆脱厄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强烈愿景,这时走在时代前头的知识分子们嫣然成了救国的希望。

在当时如雷贯耳的时代人物们,如今不知人们还记得几个呢?又了解多少呢?这就是历史,发人深省却极易被大众所遗忘。

比如胡适,今天我们对他的评价大都停留在胡适的文学造诣高深,或是最终成为国民党的一份子。

事实上,胡适这个人物的形象比我们所知道的饱满多了,他是一个永怀希望者,他满怀希望的去寻找中国的出路,他坚定地相信中国可以真正地建立民主法制并从而保障自由,他的心系着国家、情为着民族。

作为一代文化人,他曾尝试用自己接受过的先进思想文化来灌输给身处迷茫看不清方向的中国人只为民族的觉醒、国家的富强。

他怀揣着一个美丽的“中国梦”用文字用思想将它构筑。

“为什么我要你们独立,而不说自由呢。

自由是对外面的束缚而言,不受外面势力的限制与压迫。

而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不能独立,仍然是做奴隶!”这是1946年胡适在北大演讲时对我国当时最高学府的莘莘学子们说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却为那一代的爱国青年学子提供了一扇别致而独立的窗口。

在内忧外患的混乱时局之下,自由一直是千千万万同胞手中高举的旗帜,人民渴望人身的自由,不受压迫、拥有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渴望民族国家的自由,拥有一个主权领土完整的可以得到庇护的国家。

“自由”这面旗帜胡适也曾高高扬起。

在1931年11月27日“介绍自己的思想”一文中他说到“争你们自己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少年中国的精神

都有许多人随声附和 , 认 为 天 经 地 义 。 这 便 是 我 所 说 的 目 的 热 ” 。以 上 所 说
理的议论 ; 还 有 一 种 平 常
人不很注意的怪状 , 我 且

称 它 为 “目 的 热 ”, 就 是 迷
信一些空虚的大话 , 认 为 高 尚 的 目的 , 全 不 问 这 种 观 念的 意义 究竟 如何 。 今天 有人 说 , “ 我 主 张
前 的竹 子做 了七 天的 “ 格 物” 工夫, 格 不 出 什 么 道 理
来, 反病 倒 了 , 这 是 笨 伯 的

胡 适
“ 格物 ” 方 法 。科 学 家 最 重
“ 假设” ( h y p o t h e s i s ) 。 观 察
事 物 之 后 , 自 说 有 几 个 假
定 的 意 思 ;我 们 应 该 把 每
告 。我 现 在 且 从 积 极 一 方
面提 出几 个 观 念 , 和 各 位
且略 说科 学方 法 的要点 : ( 一) 注 重 事 实
科 学 方 法 是 用 事 实 作
同志 商酌 。
少 年 中 国 的 逻 辑
逻 辑 即 思 想 、辩 论 、
办 事 的 方 法 。 一 般 中 国 人 现 在 最 缺 乏 的 就 是 一 种 正当的方法 , 因 为 方 法 缺
来源 。 ( 三) 注 重 证 实
许 多 假 设 之 中 , 我 们
挑 出 一 个 ,认 为 最 合 用 的
假 设 ,但 是 这 个 假 设 是 否
真正 合 用( 7 必 须 实 地 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明 。有 时 候 , 证 实 是 很 容 易的 ; 有时候 , 必须 用 。 试 验 才 可 以 证 实 ; 证 实 了 的假 设 ,方 可 说 是 “ 真”

读胡适先生《少年中国之精神》有感

用青春筑起的阶梯——读胡适先生《少年中国之精神》有感我们不曾害怕险滩,不曾害怕陡坡,遇见坦途,遇见平川,我们甚至会抱怨生活的无趣,当我们的所为被世人指指点点,我们会昂首走过……因为青春。

我们在生命的初夏,一切从萌发开始茂盛,在这成长的起点,我们的精力和勇气若是用在一味的标新立异与叛逆上,将来回首,相信我,不会有真正的愉悦,只会牵扯出一抹苦笑。

胡适先生说的少年中国,我想,便是中国如同少年一般,焕发青春,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中国少年创造少年中国!首先便是要有梦,梦和目标不同,目标可以是近在眼前的,梦则相对遥远;目标可以很现实,梦需要的是你将它变为现实,我们青年一代的梦是中国梦的核心。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中国梦靠的就是青年这一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梦则中国梦。

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我们的这一个个梦想汇聚,融合,升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

有了梦,那就开始做吧!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都在诉说着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我们选择了吃苦,也就是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是选择了高尚。

在革命战争年代,青年们怀抱理想,在自由与解放的战场上或是抛洒热血,勇往直前,或是拿起笔杆,为自由代言;时光前进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多少青年奔向祖国的广阔天地,进军荒原,进入农村,用汗水润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建设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新时代的青年们也正用自己的行动发出让世界震动的强音。

可见我们一定要矢志不渝,艰苦奋斗,中华民族的一步步强大,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棒传一棒,现在我们面对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困难挑战,我们郑重接下这一棒,锲而不舍地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要奋斗,就要有过硬的本领,这只有唯一的途径——学习。

我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

学习才会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拼搏的能量。

胡适指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事实与科学,大胆地去试验,去推理,一步步去证实,保持一种严谨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经典美文《少年中国之精神》
胡适经典美文《少年中国之精神》
前番太炎先生,话里面说现在青年的四种弱点,都是很可使我们反省的。

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三)不要虚慕文明;(四)不要好高骛远。

这四条都是消极的忠告。

我现在且从积极一方面提出几个观念,和各位同志商酌。

一、少年中国的逻辑
逻辑即思想、辩论、办事的方法。

一般中国人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一种正当的方法,因为方法缺乏,所以有下列的几种现象:(一)灵异鬼怪的迷信,如上海的盛德坛及各地的各种迷信;(二)谩骂无理的议论;(三)用诗云子曰作根据的议论;(四)把西洋古人当作无上真理的议论;还有一种平常人不很注意的怪状,我且称它为“目的热”,就是迷信一些空虚的大话,认为高尚的目的,全不问这种观念的意义究竟如何。

今天有人说,“我主张统一和平”,大家齐声喝彩,就请他做内阁总理;明天又有人说,“我主张和平统一”,大家又齐声叫好,就举他做大总统;此外还有什么“爱国”哪,“护法”哪,“孔教”哪,“卫道”哪……许多空虚的名词,意义不曾确定,也都有许多人随声附和,认为天经地义。

这便是我所说的“目的热”。

以上所说各种现象都是缺乏方法的表示。

我们既然自认为“少年中国”,不可不有一种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应该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方法,不是我在这短促时间里所能详细讨论的,我且略说科学方法的要点:
(一)注重事实
科学方法是用事实作起点的。

不要问孔子怎么说,柏拉图怎么说,康德怎么说,我们须要先从研究事实下手,凡游历、调查、统计等事都属于此项。

(二)注重假设
单研究事实,算不得科学方法。

王阳明对着庭前的竹子做了七天的“格物”工夫,格不出什么道理来,反病倒了,这是笨伯的“格物”方法。

科学家最重“假设”(Hypothesis)。

观察事物之后,自说有几个假定的意思;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假设所涵的意义彻底想出,看那意义是否可以解释所观察的事实,是否可以解决所遇的疑难。

所以要博学,正是因为博学方才可以有许多假设,学问只是供给我们种种假设的来源。

(三)注重证实
许多假设之中,我们挑出一个,认为最合用的假设,但是这个假设是否真正合用?必须实地证明。

有时候,证实是很容易的;有时候,必须用“试验”方才可以证实;证实了的假设,方可说是“真”的,方才可用;一切古人今人的主张、东哲西哲的学说,若不曾经过这一层证实的工夫,只可作为待证的假设,不配认作真理。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科学的方法,实验的态度。

二、少年中国的人生观
现在中国有几种人生观都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固然不消说了。

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如静坐会的人,如坐禅学佛的人,都只是消极
的缩头主义;这些人没有生活的胆子,不敢冒险,只求平安,所以变成一班退缩懦夫。

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这种人虽不退缩,但为完全自己的私利起见,所以他们不惜利用他人,作他们自己的器具,不惜牺牲别人的人格和自己的人格,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到了紧要关头,不惜作伪,不惜作恶,不顾社会的公共幸福,以求达他们自己的目的。

这三种人生观都是我们该反对的。

少年中国的人生观,依我个人看来,该有下列的几种要素:
(一)须有批评的精神
一切习惯、风俗、制度的改良,都起于一点批评的眼光。

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习俗,都最容易陷入机械的习惯,到了“机械的习惯”的时代,样样事都不知不觉地做去,全不理会何以要这样做,只晓得人家都这样做故我也这样做,这样的个人便成了无意识的两脚机器,这样的社会便成了无生气的守旧社会。

我们如果发愿要造成少年的中国,第一步便须有一种批评的精神;批评的精神不是别的,就是随时随地都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二)须有冒险进取的精神
我们须要认定这个世界是有很多危险的,定不太平的,是需要冒险的;世界的缺点很多,是要我们来补救的;世界的痛苦很多,是要我们来减少的;世界的危险很多,是要我们来冒险进取的。

俗语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我们要做一个人,岂可贪图自在?我们要想造一个“少年的中国”,岂可不冒险?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大舞台,我们既上了台,便应该老着面皮,拼着头皮,大着胆子,干将起来。

那些缩进后台去静坐的人都是懦夫,那些袖着双手只会看戏的人,也都是懦夫。

这个世界岂是给我们静坐旁观的吗?那些厌恶这个世界梦想超生别的世界的人,更是懦夫,不用说了。

(三)须要有社会协进的观念
上条所说的冒险进取,并不是野心的,自私自利的。

我们既认定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又须认定人类的生活全是社会的生活,社会是有机的组织,全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全体,社会的活动是互助的,你靠他帮忙,他靠你帮忙,我又靠你同他帮忙,你同他又靠我帮忙;你少说了一句话,我或者不是我现在的样子,我多尽了一分力,你或者也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和你多尽了一分力,或少做了一点事,社会的全体也许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便是社会协进的观念。

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把人人都看作同力合作的伴侣,自然会尊重人人的人格了;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觉得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和社会有关,自然不肯为社会造恶因,自然要努力为社会种善果,自然不致变成自私自利的野心投机家了。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批评的、冒险进取的、社会的人生观。

三、少年中国的精神
少年中国的精神并不是别的,就是上文所说的逻辑和人生观。

我且说一件故事作我这番谈话的结论:诸君读过英国史的,一定知道英国前世纪有一种宗教革新的运动,历史上称为“牛津运动”(TheOxfordMovement)。

这种运动的几个领袖如客白尔(Keble)、纽曼(Newman)、福鲁德(Froude)诸人,痛恨英国国教的腐败,想大大地改革一番;这个运动未起事之先,这几位领袖作了一些宗教性的诗歌写在一个册子上。

纽曼摘了一
句荷马的诗题在册子上,那句诗是:Youshallseethedifferencenowthatwearebackagain!翻译出来:“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看便不同了!”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我们也该时时刻刻记着这句话:
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看便不同了!
这便是少年中国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