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MRI在直肠癌中的应用实例
3.0T高分辨MRI诊断直肠癌术前壁外脉管侵犯的临床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第18卷 第34期(总第474期)2020年12月 医技与临床 Yijiyulinchuang- 81 -①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 福建 厦门 3610003.0T高分辨MRI诊断直肠癌术前壁外脉管侵犯的临床分析陈渊明① 姜聪明①【摘要】 目的:探讨3.0T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直肠癌术前壁外脉管侵犯(EMVI)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行3.0T 高分辨MRI 诊断。
结果:100例直肠癌患者中,经病理诊断出EMVI 阳性14例,经3.0T 高分辨MRI 诊断出EMVI 阳性10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经3.0T 高分辨MRI 诊断EMVI 的灵敏度为57.14%,特异度为97.67%,准确度为92.0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3.33%,误诊率为2.32%,漏诊率为42.86%。
3.0T 高分辨MRI 诊断EMVI 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理想一致性(Kappa =0.623)。
结论:3.0T 高分辨MRI 诊断直肠癌术前EMVI 准确度较高,可为诊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脉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doi:10.14033/ki.cfmr.2020.34.030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34-0081-03 Clinical Analysis of 3.0T High Resolution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Preoperative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 of Rectal Cancer/CHEN Yuanming, JIANG Congmi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34): 81-8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3.0T 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preoperative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 (EMVI) of rectal cancer. Method: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and 3.0T high resolution MRI diagnosis was performed before operation. Result: Among 100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14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EMVI positive by pathology, and 10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EMVI positive by 3.0T high resolution MRI.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 was taken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sensitivity of 3.0T high-resolution MRI to diagnose EMVI was 57.14%, specificity was 97.67%, accuracy was 92.00%,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80.00%,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93.33%, 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2.32% and 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42.86%. The results of 3.0T high-resolution MRI diagnosis of EMVI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had ideal consistency (Kappa =0.623). Conclusion: 3.0T high resolution MRI is highly accurate in diagnosing rectal cancer before surgery, which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diagnosis and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Rectal cancer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agnostic efficacy First-author ’s address: Xinglin Branch,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0, China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病因复杂,发病率较高,大多患者确诊后均为中晚期,最终导致预后差、病死率高。
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手术方式选取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手术方式选取中的应用刘金玲1,林吉征1,苏晓1,曲雪廷2,张亮1*作者单位: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青岛266003;2.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青岛266003*通信作者:张亮,E-mail:中图分类号:R445.2:R735.37文献标识码:A 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1.01.008本文引用格式:刘金玲,林吉征,苏晓,等.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手术方式选取中的应用[J].磁共振成像,2021,12(1):38-42.[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手术方式选取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肠镜病理确诊的154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肿瘤TN分期,根据术前分期结果拟定手术方式,比较术前拟定手术方式与最终手术方式的差异。
结果154例直肠癌患者中,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MRI表现T分期准确性为87.7%,N分期准确性为38.9%。
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符合率为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0),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性很强(Kappa值=0.873)。
117例中高位直肠癌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的符合率为98.2%,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性很强(Kappa值=0.915)。
37例低位直肠癌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符合率为86.5%,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性较强(Kappa值=0.643)。
结论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与病理诊断相接近,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一致性高,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直肠癌;磁共振成像;高分辨率;肿瘤分期;动态增强;手术方式Applic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dynamic enhanced MR scan in TN staging and operation mode selection of rectal cancer before operationLIU Jinling1,LIN Jizheng1,SU Xiao1,QU Xueting2,ZHANG Liang1*1Department of Radi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266003,China;2Department of Radiolo‐gy,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Shandong Province,Qingdao266003,China*Correspondence to:Zhang L,E-mail:Received06Aug2020,Accepted20Nov2020;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1.01.008Cite this article as:Liu JL,Lin JZ,SU X,et al.Applic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dynamic enhanced MR scan in TN staging and operation mode selection of rectal cancer before operation[J].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2021,12(1):38-42.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high resolution MRI dynamic enhanced scan in TN staging and operation mode selection of rectal cancer before opera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154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in our hospital.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high resolution dynamic enhanced MR scan before surgery and underwent tumor TN staging.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reoperative staging,the operative method was propos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planned and the final operative method was compared.Results:Among the154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the accuracy of T staging and N staging by high resolution MRI was87.7%and38.9%,respectively,The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the proposed operation and the actual one was95.5%,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480).The proposed operation and the actual one were highly consistent(Kappa value=0.873).The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the proposed surgical method and the actual surgical method was98.2%in117patients with medium and high rectal cancer,and the proposed surgical method wa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urgical method(Kappa value=0.915).In37cases of low rectal cancer,the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the proposed operation method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method was86.5%,and the proposed operation method wa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operation method(Kappa value=0.643).Conclusions:High-resolution MRI dynamic enhancement scanning for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reoperative T staging of rectal cancer specific degree is higher,and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phase close,to formulate the operation mode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mode high consistency,high resolution MRI dynamic enhancement scanning for the preoperative T staging of rectal cancer and the selection of surgical procedure with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rectal cancer;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igh resolution;tumor stage;dynamic enhancement;surgical options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生于距肛缘15cm以内的直肠,发病率为40/10万,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1-4]。
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核磁共振扫描核磁共振扫描(MRI)是一种无创性、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对于CRC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扫描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结构影像图像,可以准确检测到肿瘤和肿瘤周围的正常结构,以及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等信息。
MRI可以显示肿瘤周围的病理改变,如肿块、瘘管、细微结构、血流动力学等,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2.功能MRI功能MRI(fMRI)是一种可以显示活动脑区与其他区域的负血氧素依赖性信号的成像技术,因此被广泛用于神经科学领域。
近年来,fMRI在癌症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证明是一种可靠的多参数MRI技术。
fMRI技术通常使用大量氧化铁分子,这些分子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并在血液中循环。
活动脑区的血流量通常比非活动区域的血流量更高,在fMRI扫描中可以很好地描绘出来。
与CRC有关的fMRI技术主要用于对肿瘤周围组织的血流动力学评估,这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的准确性。
3.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有效的多参数MRI技术,能够检测组织中水分子的分子扩散。
DWI技术主要用于评估结直肠癌及其转移的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如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脂质沉积等。
DWI可以对肿瘤的组织特征、边缘形态和淋巴结转移进行评估,因此它在CRC准确性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
4.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是一种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和化学成分的非侵入性、无损伤的检查技术。
MRS技术可以提供有关代谢物浓度、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信息,因此有助于提高CRC的诊断准确性。
MRS检测主要评估结直肠癌组织的脂质、葡萄糖代谢和蛋白质峰值,可以检测肿瘤中的代谢异常,进一步证实肿瘤的细胞特性。
总之,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的准确性诊断和治疗规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关键的结构、功能、代谢和化学成分信息,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多参数MRI的原理多参数MRI是指在传统MRI成像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多种成像技术和参数来获取更为全面和详细的图像信息。
常用的多参数MRI技术包括动态增强MRI(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反映组织的微血管结构、代谢活性、细胞膜完整性等信息,有助于提高MRI的诊断准确度和鉴别诊断能力。
二、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的应用1. 动态增强MRI动态增强MRI是通过连续观察组织对造影剂的动态吸收和代谢情况,来提供组织的血流灌注动力学信息。
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动态增强MRI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边缘轮廓和内部结构,有助于区分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边界,提高了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度。
2. 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加权成像是通过观察水分子在组织中的自由扩散情况,来反映组织的微观结构和细胞膜的完整性。
结直肠癌组织由于细胞增殖和密度增加,使得水分子的扩散受限,因此在DWI成像中呈现高信号。
DWI成像可以发现微小的肿瘤灶和淋巴结转移,进一步提高了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能力。
3.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磁共振波谱成像是通过分析组织中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浓度,来揭示组织的代谢活性和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MRSI可以发现肿瘤组织中的特异性代谢产物,有助于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提高了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2. 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评估结直肠癌的转移多参数MRI可以发现微小的肿瘤灶和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转移,进一步提高了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能力。
3. 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多参数MRI可以全面评估结直肠癌组织的形态、血管灌注、代谢活性等特征,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手术可行性的评估、放疗和化疗的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度和鉴别诊断能力,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评估结直肠癌的转移,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小FOV高分辨磁共振结合两次DWI对直肠癌诊断价值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22·小FOV高分辨磁共振结合两次DWI对直肠癌诊断价值分析宋飞龙 李 斌 何玉圣【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054(2021)01-0022-03【摘 要】 目的:探讨小视野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及DWI成像对直肠癌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医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分别使用直肠MR平扫+DWI+增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术后病理分期诊断结果,探讨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小FOV高分辨结合两次DWI扫描时准确率为82%,Kappa为0.732(P<0.001)。
结论:小FOV高分辨T2WI扫描可更好的分辨黏膜下层和肌层,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诊断分期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癌症死因第三位。
大多数(占65%)发病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以5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
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10.2%,死亡病例占总癌症死亡病例的9.2%[2],近年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结肠癌逐渐年轻化[3]。
我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直肠癌患病比例可达70%,发病特点以中低位多见(位于锯齿线10 cm以内)。
早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较佳,但多数患者一经诊断就是中晚期。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的目的是确保手术质量和保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系直肠癌的标准术式,提高了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率,使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显著改善。
目前外科治疗方案主要依靠直肠癌术前分期,通常T1期患者接受局部治疗(如保肛手术、保肛内窥镜手术);T2、T3期患者则需要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对于T4分期的患者需要术前辅助放化疗,降低分期,确保手术质量。
MRI因其极佳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角度、多参数、多方位的成像方式在直肠癌的影像学诊断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2024年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研究》范文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研究》篇一一、引言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准确的术前T分期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和评估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以其高分辨率、无创性和多参数成像的优势,在直肠癌的术前评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XX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模态MRI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2.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多模态MRI检查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对比增强(DCE)等技术。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接受上述检查。
3. T分期评估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根据多模态MRI检查结果进行T分期评估,并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
三、结果1. 诊断准确率经过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对照,我们发现多模态MRI技术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准确率为XX%。
其中,T1-T2期的诊断准确率为XX%,T3-T4期的诊断准确率为XX%。
2. 不同模态的贡献T1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对于评估肿瘤的形态和边界具有重要作用,DWI和DCE则有助于评估肿瘤的浸润程度和淋巴转移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各模态的影像信息,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 与其他诊断方法的比较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多模态MRI技术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尤其是对于T3-T4期的高级别肿瘤,多模态MRI技术的诊断优势更为明显。
四、讨论多模态MRI成像技术通过综合利用多种成像模态,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直肠癌信息,包括肿瘤的形态、边界、浸润程度和淋巴转移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肿瘤的T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多模态MRI技术还具有无创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
在分析多模态MRI技术的优势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影像质量,高质量的影像信息是准确诊断的基础;二是医生的经验和技能,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能够准确解读多模态MRI结果;三是综合分析各模态的信息,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2024年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研究》范文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研究》篇一一、引言直肠癌作为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至关重要。
T分期是直肠癌的重要预后因素,决定了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及后续的治疗计划。
传统上,病理学检查是T分期的金标准,但该法为有创检查,且需手术标本。
因此,非侵入性的术前诊断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因其无创、高分辨率及多参数的特点,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了经过初步筛选的直肠癌患者共计XX例,均接受多模态MRI检查并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评估。
2. 成像技术(1)MRI设备与参数:使用XX型号的3.0T磁共振扫描仪,选用8通道直肠相控阵线圈。
(2)多模态MRI序列:包括T1WI、T2WI、DWI(扩散加权成像)以及动态对比增强MRI等。
3. 数据分析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对MRI图像进行独立分析,并记录T分期的结果。
同时,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果1. 诊断准确率通过对比多模态MRI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达到XX%。
其中,T1期至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XX%、XX%、XX%和XX%。
2. 各模态MRI分析(1)T1WI:主要用于显示肿瘤组织的解剖结构。
(2)T2WI:对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的边界和肿瘤的浸润深度显示良好。
(3)DWI:能有效显示肿瘤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的差异,为评估肿瘤细胞密集度提供重要信息。
(4)动态对比增强MRI:可以进一步显示肿瘤血管分布情况,评估肿瘤的血供及周围浸润情况。
3. 与传统方法的比较与传统诊断方法相比,多模态MRI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诊断率,特别是在区分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四、讨论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凭借其无创、高分辨率和多参数的优势,为直肠癌的术前T分期提供了新的、有效的诊断工具。
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随着MRI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参数MRI(mpMRI)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pMRI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的影像信息,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
临床上,CT和MRI是常用的肿瘤影像学检查方法。
然而,单一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结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误诊率高。
mpMRI可以通过整合多种技术手段,例如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等,从多个角度对结直肠癌进行全面分析,提高结直肠癌的鉴别诊断准确性和分期定量信息的获取。
T2加权成像是mpMRI中最常用的序列之一。
T2加权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DWI可以测量水分子的自由扩散性,它通常用来评估病变的细胞构成、细胞密度和病变的侵袭性。
DCE-MRI可以显示动脉的供血和静脉的回流情况,根据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程度和情况,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mpMRI在结直肠癌的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具有突出的优势,在与肛门距离非常近的病变,通过传统的肛门指诊、结肠镜手段等手段难以检测到,这时借助mpMRI便可以更加高效的发现病变。
同时,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T1 N0期结直肠癌以低信号表现,而mpMRI可以通过评估病变的弥散性和动态增强成像的灌注度对病变的治疗方案进行选定。
总之,mpMRI是一种更全面、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该检查获取更全面的诊断信息,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设计及随访。
在临床实践中,来源于mpMRI的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方案已被广泛采用,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重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出了固有肌层 – T3期 准确判断侵犯固有肌层外深度
2. 盆腔淋巴结形态学评价:提高鉴别良恶性淋巴结准确性 —— 直径判断LN良恶性价值局限
关键图像解读-T2WI横断位(第9个序列)
下段直肠(黏膜下层较厚)
中段直肠
• 黏膜层:稍低信号 • 黏膜下层:稍高信号 • 肌层:中等低信号
关键图像解读-T2WI冠状位、失状位(第6、5个序列)
轴位高分辨率T2WI显示肿瘤穿透进入直肠系 膜脂肪(白箭)但未侵犯直肠系膜筋膜
肿瘤累及直肠系膜脂肪(黑箭)
腹膜反折
腹膜反折-T4a
• 腹膜反折离开膀胱上部至直肠前方,
形成直肠膀胱陷凹 • T2WI:矢状 — 线状低信号 轴位 — V字形,附于直肠前方 • • 最佳显示:矢状或冠状高分辨率T2WI 肿瘤与腹膜反折关系重要 :分期 — T4a
正常腹膜反折
T4a肿瘤:腹膜反折受累
肛周肌肉(Anal complex)
肛门括约肌
• • • • 组成:内括约肌(平滑肌),外括约肌(骨骼肌) 外括约肌复合体:肛提肌大部分下部、耻骨直肠肌吊带和外括约肌 耻骨直肠肌吊带上界 —— 肛管外科上界;最佳显示:冠状面 肿瘤与耻骨直肠肌吊带上界关系 —— 手术是否保留括约肌
只有CT和MRI可评价髂血管旁、肠系膜内等淋巴结 当肠腔狭窄时,超声内镜难以进入;对检查者的依赖性较高
方法
• 直肠癌术前MRI评价的关键序列:高分辨率T2WI
轴位图像 - 垂直于肿瘤平面
• 特点:
薄层 - 3mm 分辨率 - 0.5-0.8mm
•
作用:
局限于固有肌层 – T2期
1. 确定肿瘤与肠壁关系:
病理报告
LN(—)
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方法
最新的NCCN指南(Version 1.2015)——一篇对比超声内镜、CT和MRI直肠 癌术前分期准确性的Meta分析(基于90个临床研究)提示: MRI和超声内镜的敏感度最高(94%) 少有研究采用CT进行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但可用于远处转移评估 淋巴结评价的准确性和特异性:CT(55%,74%),超声(67%, 78%), MRI(66%,76%)
T2 期 肿 瘤
T3 期 肿 瘤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外深度-T3亚分期
• • TNM分期:不考虑侵犯固有肌层外深度;但临床实践上十分重要 AJCC直肠癌分期标准按MRI诊断报告显示侵犯固有肌层外深度进行了修订:
T3a-T3c
• •
直肠癌T3期:占80%,分布不均;5年生存率依侵犯固有肌层外深度而不同 T3进展期( T3bc):﹥ 5mm 不考虑LN转移,肿瘤特异性生存率85% → 54% T3早期(T3a) 和T2期治疗方案及预后相仿;不同于T3信号 • 黏膜下层:稍高信号 • 肌层:中等低信号
T(T staging)
T分期
• 高分辨率MRI(T2WI)清楚显示直肠壁解剖 结构;以及肿瘤与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的关系 1. T1期 局限在黏膜下层(高信号) 2. T2期 侵犯但不超出固有肌层(低信号) 3. T3期 超出固有肌层但局限在直肠系膜脂肪 4. T4期 累及腹膜反折或邻近组织
正常淋巴结:边缘光整,信号均匀,强化均匀
T2WI平扫;冠状位
增强扫描;冠状位
T2WI平扫;正交轴位
增强扫描;冠状位
直肠系膜淋巴结侵犯:直肠系膜淋巴结边缘不规则且 信号不均匀,位于直肠右侧,征象表明淋巴结转移
T2WI平扫;冠状位
增强扫描;冠状位
直肠系膜左侧一淋巴结边缘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征象表明淋 巴结转移;因淋巴结紧邻直肠系膜筋膜,提示环周切缘阳性
•
高分辨率T2WI评价侵犯固有肌层外深度准确、重复性好: —— 与组织学检查误差﹤0.5mm
欧洲多中心研究
浸润深度8mm:T3b
浸润深度19mm:T3c
T4b肿瘤:肿瘤与精囊腺间间隙消失,精囊腺包膜增厚、粘连
环周切缘C
环周切缘是否阳性
• 环周切缘内1mm内存在肿瘤、转移淋巴结或血管侵犯都提示阳性
正交轴位 冠状位
低 信 号 固 有 肌 层
矢状位
高 信 号 黏 膜 下 层
低 信 号 黏 膜 层
MRI高分辨扫描T2WI
前缘系膜 筋膜增厚
病变处肠壁低信 号肌层消失,侵 犯邻近系膜脂肪 (T3期)
正常肠壁肌层 (低信号)
正交轴位 重点观察肌层是否完整及浸润深度、系膜筋膜是否受累
无明确增大的淋巴结;有一些非常小的淋巴结,信号正常,边界清楚 DWI上小淋巴结显示较常规T2WI清楚
T2WI:系膜筋膜呈细线状低信号 肿瘤与直肠系膜筋膜的间距 (肿瘤外缘、直肠系膜内的肿瘤组织边缘、癌栓或转移性淋巴结与其的间距,采用最短者)
组织学检查:肿瘤和环周切缘距离﹥1mm,局 部复发率↓ 高分辨率T2WI:测量距离≤1mm,表明CRM 侵犯 注意:距离包括CRM — 肿瘤边缘、直肠系膜 内播散灶、癌栓、转移LN
诊断报告
描述: • 位置:中段,远端距肛门66mm,右前壁肿块突向肠腔,环周约1/3-1/2
大小:31×40×68mm
强化:明显不均匀强化
• 肿瘤T分期:突破肌层并向外浸润,深度约<3mm;直肠系膜筋膜受累, 邻近器官未见明确侵犯,腹膜反折未见异常 • 肿瘤与肛门括约肌关系:肛门内、外括约肌、肛提肌均未受累 • 淋巴结转移:右侧直肠系膜内多个淋巴结,直径3-8mm,信号及强化均匀,边缘规则 • 邻近结构:前列腺、精囊腺及膀胱未见异常;未见盆腔积液。 诊断: 1.中位直肠癌(T3a期),直肠系膜筋膜前缘受累(环周切缘前部阳性)。 2.直肠系膜脂肪多发淋巴结,未见转移征象。 3.肛周肌肉未见受累。
侵犯肛门括约肌复合体:部分括约肌切除+结肠-肛门重建
侵犯范围更大者不能保留括约肌
冠状面高分辨率T2WI显示低位直肠癌-肛管癌侵犯肛门内括约肌右侧(右白箭头),内括约肌右侧(弯箭) 通过线状高信号内括约肌平面与耻骨直肠肌(左白直箭)分离;蓝箭头为肛门外括约肌
淋巴结
Langman, Gerald; Patel, Abhilasha; Bowley, Douglas.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Lymph Nodes in Rectal Cancer Resection Specimens. 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 58(4):406-414, April 2015.
高分辨MRI在直肠癌中的应用实例
How to Evaluate Rectal Cancer with MRI: Case Review
CASE 男性,60岁,大便习惯改变伴黏液血便2个多月
CT平扫 轴位 直肠前壁不规则增厚、边缘毛糙
CT增强 轴位
CT增强 冠状位
CT增强 矢状位
MRI高分辨扫描T2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