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李吉林情景教学法案例我的植物朋友

李吉林情景教学法案例我的植物朋友

李吉林情景教学法案例我的植物朋友【最新版】目录1.李吉林情景教学法概述2."我的植物朋友"案例概述3.案例中的情景教学法应用4.情景教学法的优势与启示正文【李吉林情景教学法概述】李吉林情景教学法,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主张通过模拟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情景教学法强调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的植物朋友"案例概述】"我的植物朋友"是一节以植物为主题的教育课程,通过让学生观察、描述、照顾植物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责任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习环境。

【案例中的情景教学法应用】在"我的植物朋友"这个案例中,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植物生长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种植一棵植物,并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特性的研究,通过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展示自己植物的同时,也学习和欣赏其他同学的植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景教学法的优势与启示】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显著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我的植物朋友"这个案例,就是情景教学法优势的最好体现。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情景教学法也启示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设计.doc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目标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抓住特点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抓住特点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导入课题出示两个谜语(荷花、喇叭花)、植物图片,激发学生介绍植物的兴趣。

二、展示范例,了解基本形式展示桃花的植物记录卡,了解植物记录卡的基本组成部分。

(样子、颜色、气味和其他方面)清楚植物记录卡的定义: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我们观察到的内容用简单的词语或者一两句话记录在卡片上,就是植物记录卡。

植物记录卡,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快速地了解植物。

三、深入探究,学习观察方法联系范例桃花的植物记录卡,归纳总结观察植物的方法。

通过四种观察方法,探究出除了样子、颜色、气味、其他之外的记录要素,丰富完善植物记录卡的内容。

1.总结观察方法,记录详略得当妙招一:看一看妙招二:闻一闻妙招三:摸一摸妙招四:联系生活经验,或者查阅资料来补充记录。

2.迁移学习,探究记录要素形状、高矮、大小、数量四、举一反三,制作植物记录卡教师展示银杏记录卡,点明所用的观察方法,展示丰富的记录内容。

五、课后任务出示记录卡要求,按要求完成记录卡。

1.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观察你的植物朋友呢?想一想,依次写在记录卡上。

2.观察时,记得用上老师提供的观察小妙招,用眼、鼻、手、嘴去用心感受。

按照记录卡的顺序,依次记录。

第2课时学习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知悉写作要求借助记录卡,写一写你的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写的时候,试着把你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怎么写清楚呢?你可以写之前可以再去观察一下,用上我们上节课讲到的观察方法,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写完后,把自己的写作读给同学听。

写同一种植物的同学还可以一起交流。

二、问题导入,探究写作技巧围绕写作要求中“写清楚”这一要求,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我的植物朋友”,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并借助记录卡,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下来。

通过这次习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明确习作话题。

建议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和它交朋友,并做记录卡。

对于记录卡的“其他”一项,提示学生不一定是写亲自观察到的,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来补充记录。

第二部分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

提示学生借助记录卡写自己的植物朋友,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还提示了在写之前,最好再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这种植物,严格地讲,所谓写真人真事的文章,都是虚实结合的。

不同的人观察所得是不一样的。

观察,本质上是“官察”。

心情好的人,会观察到植物朋友在笑;心情悲伤的人,会觉得植物朋友在哭泣。

所以不必追求学生在写作中趋近一致的表述。

学情分析:通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章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一定的观察习惯,也初步了解了“五感观察法”,知道了在观察事物特点时可以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如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想一想、摸一摸。

三年级的学生可能见过许多植物,但没有细致地观察过,观察得较为笼统。

因此,此次习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多种感官有目的地观察,例如植物的名称、外形、颜色、气味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把记录卡,转换为式样的表述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了降低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提示学生借助记录卡,在交流的基础上介绍自己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1、将记录卡信息,转换为作文式样的表述。

2、加入虚构的想象,从多种感官层面丰富表达。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并且知道如何对植物进行照顾和保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爱护自然环境和植物的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2.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特点,学会给植物浇水、修剪、喷洒杀虫剂等基本的养护方法。

通过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规律,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敬畏之心。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基本养护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规律,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4. 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实际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情感渗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培养学生的爱植物意识,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5. 教学过程(1)启发学习:教师先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家里或者学校里种的植物有哪些,或者是有见到一些特别好看的植物,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对这些植物的感受。

(2)植物观察:学生带着放大镜或者显微镜,对植物进行仔细观察,观察植物的叶子、根部、茎等部分,了解植物的构造和特点。

(3)基本养护方法:教师讲解给植物浇水、修剪、喷洒杀虫剂等基本的养护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一下。

(4)生命规律的理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规律,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爱护植物的意识。

6. 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植物的态度和行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形成一个循环的评价机制。

二、点评《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结合了启发式教学和情感渗透的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们的植物朋友方案制定课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们的植物朋友方案制定课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需求。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2. 植物的生长需求: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等。

3. 植物观察与记录: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4. 植物保护与环保: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需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2.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需求及其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植物标本、实物植物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观察记录表、植物保护宣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标本和实物植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原理。

3. 讨论:分组讨论植物的生长需求,如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4. 观察与记录: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要求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制定植物保护计划,讨论如何在实际环境中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 分享与交流:各组展示植物保护计划,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教学重点。

可采用流程图、表格等形式展示植物的基本特征、生长需求和保护计划。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观察记录表,要求详细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3. 绘制一幅植物生长的海报,展示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需求。

八、课后反思一、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观察与记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需求。

我的植物朋友微课教案

我的植物朋友微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的植物朋友微课教案课时安排:40分钟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植物。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制作PPT,内容包括各种植物的图片、名称和简单描述。

2. 准备一些植物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3. 准备微课视频资料,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准备:1. 提前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2. 准备一本记录本,用于记录自己和植物的互动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微课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各种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植物的基本特征:通过PPT展示植物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3. 观察和描述植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身边的植物,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植物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能力。

4. 分享和交流: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本组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过程和成果,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观察和记录其生长过程,写一篇关于这种植物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校园植物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增加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

2. 开展一次植物手工艺品制作比赛,让学生动手制作植物相关的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教学设计《我的植物朋友》是一本面向儿童的植物启蒙读物,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可爱的插画,引导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生态功能和与人类的关系。

下面将针对这本书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计划。

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我的植物朋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和价值,培养对植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2.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的基本生长特点,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2) 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3) 分析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如供氧、净化空气、生态保护等;(4) 讲述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包括观赏、食用、药用等方面;(5) 阅读《我的植物朋友》的几个章节,讲述故事情节和角色。

3.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并启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2) 生动讲解植物的基本生长特点和重要意义,适当配以图表或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3) 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植物的互动;(4) 阅读《我的植物朋友》中的部分章节,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故事中植物的生动形象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友好互动;(5) 分组表演: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分组表演角色扮演,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欲;(6) 总结交流: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4.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以及课后的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重点包括学生对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植物意义的理解程度、对植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5. 教学拓展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植物园或其他植物生长环境,亲身感受植物的生长状态和与自然的交融。

老师还可以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或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继续在课外扩展植物知识和亲近植物世界。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标题:《我的植物朋友》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了解其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记录、思考,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写作,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美丽的植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植物?它是什么样子的?”以此引入主题。

(二) 教学新课
1. 观察与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植物或教室里的植物,引导他们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2. 讲解与示范:教师可以选取一种常见的植物,如向日葵,详细讲解它的特点,包括叶子、花朵、果实等,并示范如何用文字描述。

3. 实践与反馈: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写下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的特点。

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 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自己选择的植物,并完成一篇《我的植物朋友》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能学到关于植物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描写,也能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五、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在家中种养一种植物,定期记录其生长情况,以此来持续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鹿泉区上庄镇上庄小学李晓玲
教学目标
1、观察你喜爱的一种植物。

重点观察植物的干、叶、花及颜色。

2、观察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状、颜色、以及你为什么喜欢它。

3、要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4.描写植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或衬托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观察植物的干、叶、花及颜色
2、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告诉你们,今天我们要写什么类型的作文?
生:植物
师:植物有哪些——
生:花,草,树,庄稼
师:今天的作文题目叫做——《我的植物朋友》。

看到这个题目结构,我们就能马上想到,它是一个——
生:半命题作文。

师:那么,题眼是什么?
生:喜爱。

(板书)
师:怎么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就是眼中有物。

认真观察,抓住特点。

世界上的植物千千万万,它们的形态也千差万别,我们要写一种植物,必须写出它的独特形态。

在写作前,要选择好你喜欢的一种植物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观察时要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

还记得描写景物的角度是哪几个?
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师:视觉(看一看)、嗅觉(闻一闻)、触觉(摸一摸)、味觉(尝一尝)、听觉(听听别人怎么说)。

才能去了解一种植物的外形,生长特点等等。

同时我们还要观察植物的干、枝——大小,高矮、形状、色彩
叶——形状、色彩、变化
花——形状、姿态及颜色
例如:观察梅花——先选一棵长得好的梅花,看看花是怎样排列在茎上的,是一排还是两排?是对排的,还是隔着排的?然后,再仔细看一朵花,它可以分成几部分,花瓣是什么样的形状,像什么?花中间还有什么?有多少?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像什么?风吹来时候。

花又怎样,又像在干什么?最后,你在走到远处,看看这一大片梅花,在阳光照耀下,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给学生看不同植物的图片,学会仔细观察。

(15分钟)
1生说看到的A B
(师展示:看到的——A枝干笔直地插入泥土中吸收土壤里的养料/嫩茎从主干中抽出,伸向四周。

一片片瘦小而窄长的叶子/叶边是锯齿形的细长的枝干上)
2生练说 C
师展示:桃花花儿终于开了,颜色粉嫩粉嫩的,五个花瓣向各方绽成开/月季花很香,它的颜色是红色的,花心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黑色的。

)
……
一、写作方法指导:
(一)修辞手法运用
1、对比法
1)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我喜爱的既不是花中之王牡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芦荟
2)自然界中有高贵的玫瑰,有雅洁的郁金香,有翠绿的文竹,还有淡香的月季…然而,我最喜欢的是生命力最强的吊兰。

师:像这类的描写手法,一般放在开头来描写,开门见山的告诉读者,你对芦荟/吊兰情有独钟。

能不能找到其中的关联词?
生1:既不是……也不是……而是……
生2:有……有……有……还有……然而……
师:这类的关联词中的“而是”“然而”都是表转折的。

相当于我们运用的“——”破折号
2、比喻法
1、万寿菊有的是未开的青色的花骨朵,远远地望去像一个个小小的话筒,竖在枝头,
2花瓣一层又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像一个淡黄色的绣球。

3、拟人法
如《石榴》:春天来了,石榴树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4、衬托法
1)芦荟不像牡丹那样艳压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样温文尔雅,更没有玫瑰那样的馨香四溢。

但就是它的朴实无华和默默为人奉献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我的心,2)吊兰虽然没有牡丹高贵,没有杜鹃美丽,没有君子兰娇嫩,但她在任何有泥土的地方,无论风吹雨打,她总能存活下来,因为她的生命力极强。

5 远近结合法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

例如:
近看:1)桃花花儿终于开了,颜色粉嫩粉嫩的,五个花瓣向各方绽成开(五个花瓣绽成一个平面),虽只有瓶盖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它看上去美丽极了.
2)盛开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极大,像个大绣球,淡黄色的花瓣,一丝一丝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太阳,菊花的茎都非常挺直
远看:
1)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得火苗,漂亮极了
2 )我家养了一盆吊兰。

远看,她犹如一位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的少女,尽显自己的风采。

6、展开联想法
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

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

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
二、按一定顺序写
开头:可以总起的格式写喜欢XXX 建议运用对比方法较好例如刚刚的对比例子
中间内容:抓住植物的特点。

运用(看听,闻摸感觉到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描写
结尾
1 总结法例如: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得火苗,漂亮极了。


2 抒情法:我喜欢你——万寿菊。

/我喜爱菊花,因为菊花的生命中充满了价值
三、习作引路:
我喜爱菊花
我喜爱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包括动物、植物。

在植物中我最喜爱的是花,而我对菊花更是一种偏爱,它在万物休息的季节里独自盛开。

它那嫩绿的叶子,它那美丽的花朵,使人赏心悦目。

秋天刚到,我和妈妈就种了两颗菊花苗,我对它可好啦!几乎每天我都去看它,给它浇水、施肥、剪枝,小苗一天天长高、长大,直到深秋开出美丽的花朵。

盛开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极大,像个大绣球,淡黄色的花瓣,一丝一丝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太阳,菊花的茎都非常挺直,特别有古松的风格。

它那墨绿的枝干上枝叶茂盛,香味扑鼻而来。

菊花品种繁多,色彩艳丽,黄的、白的、紫的、红的……姿态多变,像节日的焰火,像美丽的蝴蝶,在微风中亭亭玉立,五彩缤纷。

在百花凋零的深秋开放,给秋天增添了无限色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据我了解,菊花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功能是疏风散热,清头目,降火、解毒。

另外,菊花还可以酿酒,制茶作为饮料,菊苗可以作菜食用,菊花还可以泡茶,所以菊花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欢迎。

秋天的景物实在少不了菊花,有了菊花,就把世界装点得格外美丽起来。

我喜爱菊花,觉得菊花的生命中充满了价值
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得火苗,漂亮极了。

四、写作要求
1、字数三百字左右
2、文章至少运用3个修辞手法,一个表现手法。

3、茎叶花是重点,要详细描写。

最好独立成段。

五、写作+讲评
六、作业
1、背诵好段
2、修改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