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韩培培
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浅议

园艺博览 土壤、 空气无不受到污染, 水热失衡日趋严重, 只有充分利 用绿化植物的特殊功能, 才能挽回日益脆弱的生态平衡。 要遵循生态学原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 继承 和发扬祖国园林传统, 坚持利用自然、 保护自然, 摒弃崇洋 媚外, 遵循生态学原理, 建设多层次、 多结构、 多功能的生物 群落, 在城市建立人与自然互相依存、 共同发展的新秩序, 才能使城市达到生态、 科学、 文化、 艺术美。首先要保护、 利 用乡土植物,开发当地野生资源;其次是以生态园林为指 导, 坚持立体绿化, 继承传统园林风格, 遵循生态学原理, 将 喜光、 耐荫、 喜湿、 耐旱的乔灌藤草本植物合理配植, 形成以 乔木为主体, 地被植物、 攀援植物共存, 具有不同结构、 功 能、 景观的立体、 复合、 混交植物群落, 提高绿化率和绿视 率。 尽量扩大叶面积系数, 缓和钢筋水泥建筑群带来的热岛 效应和工厂生活区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形成的温室效应。 & 参考文献
园艺博览
《现代农业科技》 !""! 年第 "# 期
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浅议
陈卫元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
摘要 生态园林已成为我国园林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分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城市生态园林; 建设;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传统的造园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园 $% 世纪, 林的分类愈来愈细, 其内涵与外延却愈来愈大, 远远超过了 传统造园学的界限,现代园林的概念与传统造园的概念已 相去甚远。在日本, 造园一词正逐渐地成为历史, 取而代之 的是: 景观环境设计、 绿地环境规划、 绿地生态设计、 地域环 境生态学等。就连研究传统造园艺术与园林史的京都大学 造园学研究室,也更名为环境设计学研究室。随着生态农 业、 生态林业、 生态城市等概念的提出, 生态园林已成为我 国园林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 对生态园林这一目前 尚模糊不清的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直接关系到现代园林技 术的发展走向,一些关键性的核心问题在生态园林建设中 不能回避, 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整体上宏观失控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 题。 现在, 人造景观的 “泛滥” 在城市建设中已经成为一个典 型的投资失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 这是本地的规划 部门应该了如指掌的,但实际上他们只是看哪里的建筑新 潮就往回搬, 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 历史状况, 不考虑自身的社会经济实力和生态环境条件。诚 然, 有些城市的 “大手笔” 、 “跳跃式发展” 是成功的, 具有个 性特征, 是一定历史、 地理、 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但并不是可 以随意到处照搬的。好大喜功, 追逐大项目、 大气派、 大声 势、 高标准、 高速度, 调动千军万马, 轰轰烈烈, 任意改变、 否 定历史经验, 结果造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粗制滥造。 此外, 内容过于贫乏简单, 生活和旅游污染也是城市生 态园林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 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发展对策 "#! 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 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 所以, 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 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 被, 建立自然保护地, 维护自然演进过程; 修建绿色廊道和 暂息地, 形成绿色生态网络; 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 连接度, 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 迁移和分布的阻力, 给物种 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 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 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 满足 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 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 “半自然” 是指人类
城市生态园林之我见

、
( 二)科 学规划协 调园林物种之间的关系。第一 ,每个地方 都有不同的气候 ,所 以特定的气候也就决定 了植物种植 的种类 , 在 种植的过程中 , 一定要选择适合本地环 境、 气候 、 土 壤的植物 , 合理选配植物的种类 。 不要为了喜欢而忘记是否适合本地种植 的 问题,否则不但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反而会弄巧成拙 ,阻碍生态 园林的建设 。比如说 ,南方和北方 的气候不 同,引进种植 的植物 就不 同。第二 ,在绿化建设 中,可 以利用不 同植物在个体 大小、 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等等方面 的差异 ,按空 间、时间和 营养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 ,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 分利用 光 和养分等环境资源 ,保证 了群落和景观 的稳 定性 。比如 :槭树树 干直立高大 ,而杜鹃是林下灌木,槭树林下 的荫 生环境 正适 合它 的生长 。第三 ,遵从 “ 互 惠共 生”原理,协 调植物之 间的关系 。 有 的物种长期共 同生活,彼此相互依存 ,双方 获利 ,适合 一起种
一
市绿化 中应尽量多造针 阔混交林 ,少造或不造纯林 。 物种 多样性 是群落多样性 的基础 ,它能提高群落 的观赏价值 , 只有 丰富的物 种 种 类 才 能 形 成 丰 富 多彩 的群 落 景 观 ,满 足 不 同 人 的 审 美 品位 。 更 好 的 发 挥 植 物 群 落 的 景 观 效 果 和 生 态 效 果 。在 城 市 园林 建 设 中,应该选择优 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 , 积极 引入 易于栽培的新 品种 ,驯化观 赏价值较 高的野生物种,形成色 彩丰富、多种 多样
城市 生态园 限公 司 山东 潍坊 2 6 1 0 0 0 ) 随着全球 经济 大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 各 个 国家 的城 市 发 展 均 出 现 了 诸 多 问题 。 其 中 ,城 市 环 境 的 逐 渐 污 染 恶化 是普 遍 存 在 的 问 题 之 一 。 而 生 态 园 林 绿 地 系 统 则 是 其 中 唯一 具 有 自净 功 能 的 组 成 成 分 , 在 改 善环 境 质 量 、维 护 城 市 生 态 平衡 、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现在的人们 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 园林道路 、 以绿地系统改 善城市环境质量 的重要性 , 许多 国家 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 和文明程度 的一个衡量标准 。 生态园林 的涵义及其在城市建设 中存在 的意义 生态 园林主 要是指 以生态学原理 为指导所 建设 的园林绿地 系统 ,在这个 系统 中,乔木、灌木 、草本和藤本植物被 因地制宜 地配置在一个群落 中,种群 间相互协调 , 有 复合 的层 次和相 宜的 季相色彩 ,具有不 同生态特性 的植物能各得其所 ,能够 充分利用 阳光 、空气 ,土地 空间、养分 、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 、稳 定 的群落 ,它是城市 园林绿化工作最 高层次 的体现 ,是人类物质 和精神 文明发展 的必然结果。是人们保护 自然 生态环境 、仿造 自 然 环 境 ,以谋 求 优 良 的生 存 环 境 的主 要 手 段 。是 人 们 因 势 利 导 地 利用对城 市生态 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 因素 ,改造不利的 因素 , 从而达 到整 治国土, 促进生态平衡 , 高度全面绿化人类 生存环境 , 使 生态 、社会和经济效益 同步发展 ,实现 良性循环 ,为人类创造 清 洁、优美、文 明的生态环境 。 二 、 城 市 生 态 园 林 在 城 市 建 设 中 的作 用 ( 一) 城 市生态 园林的建设能够 调节小气候。小气候主要是 指从地面到 1 0余 m至 1 0 0m高度空 间内的气候 ,这一层正是人 类 生活和植物生长 的区域和空 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 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 响着小气候 。第一,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 大 的蒸腾作用 ,不断 向空气 中输送水蒸气 ,故可提 高空气湿度 。 第二 , 绿 色 植 物 叶面 的 蒸腾 作用 还 能 调 节气 温 、 吸收太阳辐射热 。 第三 , 城 市 的 带 状 绿 地 ,如 道 路 绿 化 与 滨 江 滨 湖 绿 地 是 城 市 的绿 色通风走廊 ,可 以将城市郊区的 自然气流引入城市 内部 ,为炎夏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D OI ]1 0 . 1 3 9 3 9 / j . c n k i . z g s c . 2 0 1 5 . 3 9 . 1 8 1
1 引 言
生 态 园 林 城 市 是 利 用 环 境 生 态 学 原 理 ,规 划 、建 设 和 管
除此之外 ,一个 优美的城市生态园林 ,还会 在一定程度
上增强 全体 市民的环境保 护意识 ,提高生态道德水平 ,进而
让 生 态 观 念 真 正 地 深 入 人 心 ,让 人 们 认 识 到 城 市 生 态 园 林 建 筑 的重要意义。
理 城市 ,进 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 大 气 污染 、水 污染 、土壤污染 、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 ,实施
活质量 的 提 高 以及 促进 城 市 可 持 续 发 展 起 到 了很 重 要 的
作用 。
树 ,不能发挥环境作用 ;行道树树种单一 ,虫害严重 ,树 木 不断死亡 ,治理 费用连年增加 ,而且 污染环境 ,破坏城 市生
态 系统 的平 衡 ;绿 地规 划 中乔灌 木 比例 变小 ,草 坪 比例 加 大 ,造成生态失调 ;区与 区之 间、道路行道树及绿地之 间绿 化风格相 同;庭 院、居住小 区绿化滞后 ;城市大环境 防护 绿
清洁生产 、绿色交通 、绿色施工 ,促进人与 自然 的和谐 ,使
环境更 加清洁 、安全 、优 美 、舒适 。建设 生态园林 城市 ,能
4 建设生态 园林城 市存在 的问题
根 据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和笔者对国 内一些重要城市的考
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实现经济增
长集约发展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
察 ,我 国的城市在生态园林建设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 问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作者:于卫红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以城市建设生态园林的意义为出发点,分析了生态园林城市的特点和生态园林的构造,阐述了城市建设生态园林需要遵循的原则,并对城市建设生态园林的措施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提高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水平,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原则建设措施城市生态园林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而建设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系统中的阳光、空气、植物、水分和养分等相互平衡,构成稳定和谐的群落,从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
1.城市建设生态园林的意义1.1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生态园林系统中的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同时,生态系统中的树木可以阻挡与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减少空气中漂浮的颗粒物,从而使城市环境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观。
1.2 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生态园林中的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向空气中输出树正气,调节城市的空气湿度。
同时,生态园林中绿色植物的叶面也可以调节环境的气温,吸收太阳的辐射,这对于改善城市局部的气候有着直接的影响。
1.3 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城市生态园林可以和城市的建筑融为一体,增加城市建筑的艺术效果和美感,这样既可以起到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又可以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生态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提高城市的形象,促进城市的发展。
2.生态园林城市的特点和生态园林的构造生态园林城市的需要满足如下特点: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设计,构成完整的布局和均衡的生态系统;注重生态效益,提高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自然和艺术的完美融合,提高城市景观的环境质量,成为城市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以高标准充分实现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机结合,为人们营造舒适、健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强城市的竞争力,赋予城市时代特色,延续城市的文脉。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思考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思考作者:郭珍峰李瑞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9期摘要:阐述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要求和内容,分析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意义,探讨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现代城市;生态园林;探索与思考1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要求和内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要求是结合城市实际特点,不能好大喜功,将生态宜居的发展理念贯穿建设过程的始终。
城市建设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底线。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具体到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工作中,要把人民群众对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成果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工作的唯一标准,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城市生态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要把握全局观,避免片面。
坚持系统化的原则,从城市区域环境和城市原有生态环境的角度,全盘考虑城市生态园林问题,加大城市绿地覆盖率,深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高度重视城市建设项目与生态园林城市环境的高度融合,使每个城市建设项目都将成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做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协调。
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景观,对自然景观进行开发、整合,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游览、休憩;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通过苗木、花卉、绿地草皮的种植可以调节城市区域小气候,减少城市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设计绿化体系,建立错落有致、四季常绿的绿化植物群落,真正做到一路一风景,人在山水中。
2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把生态城市建设提到了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度,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生态城市建设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3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方法3.1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要结合城市特点、城市历史、人文文化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不能生搬硬套。
城市生态背景下园林建筑施工与管理

4 . 坚持规 范施工, 保证施工效果 不管做 什么事情 , 坚 持规 范性是必要条件 之一。规范施工不仅是提 高 城 市 园 林施 工 管理 质 量 的重 要 方 法 , 也 是 保 障 整个 园 林 建 筑 质 量 的必 要 举 措。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 施 工 企 业 要 在 国 家 法律 、 行 业 规 范 和 企 业 制 度 的指
关键词 : 城 市生态 园林建筑 施工管理
一
、Hale Waihona Puke 前 言 效益 作 为第 一 位 考 虑 因素 , 千 万 不 能 为 了一 味 追 求 形 式上 的 美 感 而 让 现 代
近些年来 , 城市居 民的生活水平越 来越高 , 对 生活环境 提出的要求 也 日益提高。他 们渴望生活在和谐、 美好的生态环境中, 享 受清新 的空气 。在 这种 形势背景下 , 城市生态 园林建设如火如荼发展起 来。园林建筑施工管 理也引起相关方的高度关注 。 本文先 分析城 市生态背景 下园林建筑施工 管 理存在 的问题, 接着提出解决对策, 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 二、 城 市生态背景下园林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 . 园 林 规 划 有 待 改 进 作 为城 市中的“ 呼吸机 ” , 园林工程的规划如果缺 乏足 够的科学性与合 理性 , 那么就很难 发挥 出自身的生态缓解 效应, 难 以促进 城市环境 保护与 维 持 生 态 平 衡 的 作 用 。 在 城 市 园 林 工程 建 设 过 程 中 , 有 些 施 工企 业 为 了片 面追求 视觉审美效 果, 刻意打 造大型 的人工 水体 , 盲 目引进外来物 种来装 饰 园林 , 以求实现 城市园林色彩丰富、 宏伟 壮观 的建设效果 。然而 , 这种做 法其实并不可 取。此种园林规划 不仅会 浪费大量的人力 、 物力 、 财力成本 , 还会延长施工进度 , 提 高施工难 度。 另外, 这样的城市园林工程规划还会有
浅议城市园林生态化建设原则

浅议城市园林生态化建设原则作者:赵默涵姜浩野来源:《绿色中国》2008年第07期城市园林生态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为市民提供一个集生态环境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园林。
当时间迈入21世纪,地球环境更加引起全社会关注之时,城市的形象备受瞩目。
环境质量一跃成为衡量现代化城市的第一标准,而园林绿化就是决定环境质量的第一要素,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关注和重视,城市绿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园林绿化工程是在一定范围的地域内, 运用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和不同风格的艺术手段, 通过对特定地形的改造, 加入园林小品及绿化材料等造园要素, 创作而成的一种美丽的环境境域。
城市园林生态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为市民提供一个集生态环境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园林。
笔者认为,要建设生态化城市园林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坚持以绿为主的生态原则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要充分利用和保护好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把城市周围的山岭及河流湖泊加以绿化和美化。
植树种草,整治水体,营造青山碧水的风景区,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城市自然保护区,使城市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
城市绿化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是高效益的经济活动、高质量的生态环境、高效率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高度灵活配套的社会协作和服务体系。
虽然城市绿化的目的已不是依靠种植植物来提供居民所需物质,但绿色植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和对城市景观的改善作用却是当代城市人所最需要的,城市绿化的作用应尽量满足这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这个有限的人类居住空间里,尽量地多设置绿地,多增加绿量,使绿地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生态建设的需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对生态平衡与环境状况日趋重视,而小区的绿化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
浅谈“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系统”

经 济增 长 同 步 。要 保 持人 与 自然 环境 之 间 的生态 平 衡 。在城 市 生态 系统 中 , 多年 实践 证 明唯一 能够 以 自
上 海市 人 民政 府 决定 将 “ 生态 园林 规 划 与 实施 ” 列 入 城 市总体 规划 建设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这 意 味着我 国生
பைடு நூலகம்
现 绿化 地带 的降温 效果 一 般是 2 5 ~ 3 O ℃时可 降 低 1 ℃
左右 , 3 0 ~ 3 5 ℃时 降低 2 ℃左右 , 同 时植 物 通过 蒸 腾 作 用 不断 向空 气 中散 失 大量水 分 , 对保 持空气 的相 对 湿
建设 。 搞“ 生 态 园林 ” , 使 之 在城 市 中人 工地 恢 复 优 美 的 生态 环 境 。 使 之 减少 、 缓 冲 由于 大规 模 的建 造 以及 生 产过 程造 成 的环境 恶化 。 三、 生 态 园林在 世界 各 国的 发展 本 世 纪六 、 七 十年 代 , 全球 性 环境 保 护 运 动 的 日 益 扩大 和深 人 ,生态 学 理论也 高 度渗 透到 各个 学科 , 使 人 们越 来 越 意识 到 必 须 尽快 地 改 变 正在 继 续 恶 化 的 城 市生 态 . 防止 “ 城 市 沙 漠化 ” , 期 望 更有 效 地 发 挥
现代农 业 2 0 1 5年 3期
生 态 建 设
浅谈“ 园林绿化” 与“ 城市生态系统”
孙 宇轩 郭 千 恩
北 京首发 公路 养护 工程 有 限公 司
【 摘 要】 文章 比较 系统全 面地 阐述 了 园林绿 化对 城 市 生态 系统 的 必要性 、 发展 方 向及 作 用 , 并提 出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建设韩培培
发表时间:2019-08-19T10:58:22.4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韩培培
[导读] 提出如何搞好生态园林建设,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态环境。
41032519880916xxxx
摘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资源在超速开发,环境在不断恶化,城市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目前作为城市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公认为是美化城市环境和优化生态的根本策略。
园林工作者面临着在园林规划建设中如何赋予生态的内涵,以及如何使构建的城市生态园林具有绿地生态效应的新挑战。
文章就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进行一些探讨,结合生态园林建设的背景,提出如何搞好生态园林建设,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1生态园林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生态园林。
在生态园林概念的提出和形成发展过程中,众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中程绪珂以为,生态园林是遵循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植物为主体,发挥园林的多种功能,并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融为一体地同步发展。
并为人类创造出最佳、清洁、舒适、优美、文明的现代化环境。
严玲璋认为生态园林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灌、草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于一个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
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生态园林是当今时代特征的表现,它既是生态学与园林设计交叉渗透的产物。
又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如美学学科结合的产物。
2生态园林建设的原则
2.1物种多样性原则
物种的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维系和保护城市物种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对于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起到一定的作用。
增强园林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增加环境效应对物种的多样性有很大的相关性。
不同的审美和生态功能以及不同的立地条件对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要求是不一样的,只有物种的多样性才能形成多样的景观。
因此,一定要重视丰富城市绿化的植物品种,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城市绿地景观的植物,通过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植物配置,增加对绿地适应性的植物种类选择,合理建设和改造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丰富地被植物的多样性。
2.2“生态位”原则
城市生态园林中生态位能够反映出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它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
对于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需要根据其自身的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配置与因势利导的科学经营,做好植物配置的工作。
在生态园林构建中,还要充分考虑物种间的生态位特征,避免种间出现的直接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使种间能够相互补充,形成优美的景观。
2.3协调性原则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是一个具有协调性的完整个体,各个景观之间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并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在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各种植物的相互关系,也要明确植物与景观、绿地与人以及植物与动物间的相互关系。
总而言之,生态园林建设必须遵从协调性的原则。
2.4整体性原则
现代城市生态园林要实现整体综合功能的完备性,需要具有多动能特点。
在局部上要考虑生态园林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发挥内部生态园林的作用,使其能够起到相铺相成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园林景观结构功能的一致性。
如果生态系统中整体功能比部分之和还有大的话,意味着这个生态园林建设需要在整体上在加以考虑,以追求更大整体的完善。
2.5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非常主动长远的发展,还要对眼前的利益进行规划,以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2.6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
现代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核心,建设既能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又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使人与自然环境能够相互依存。
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过程中,要通过相应的植物材料进行选择适地的自然环境,同时还要协调好植物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达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3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
3.1物种多样性建设
建立多样性生境。
园林景观要素巾的林地、水体、草地、人工景观等,对生物的多样行具有重婴的意思。
它们的存在一方面提供两人生物的生境,另一方面一些人工硬质景观的建设也破坏-厂生物的生境。
在牛态建设中要利用仿生学原理,努力模拟恢复生物生境的自然状态,并在此基础上以人工方法碍以提高。
为物种提供适宜的环境,维持物种多样性。
保持物种丰富度、创造适宜大小的面积。
维护物种的中富度有利于维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丰富度与所存在的面积成正丰H炎关系。
生念周林建设巾应满足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小生境面积,改变生境的结构、功能等满足物种多样性。
3.2生态园林的规划方法
园林林植物生态设计:地域性,对园林植物的选择要尽量满足地域性行原则,选择乡土树种,艺术性与功能性棚结合生态园林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园林建设,不仅仅要考虑艺术性效果,更多的要注重其功能性,比如同等条件下复合结构的植物配置会更大发挥生态功能。
乔灌草>乔草(灌尊)>单一草坪,同等面积的绿地,通过生态设计,选择不同的绿化形式可在增加单位面积的绿量;安全性,利用互惠共生、
相生栩克原理,进行植物群落安全配置,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植物对人和其他,圭物的安全性考虑。
比如一些有毒的的植物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还有就是对使用者的安全考虑,例如在行车道的两侧转角处要考虑种植低矮的植物,以保证良好的视角,避免交通事故的产生等。
人工基础设施的设计:在道路、铺装、建筑小品的材质方面要尽量多地利用自然的无污染材质,满足使用性能和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在大型项目的建设中要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避开生态脆弱Ⅸ域,尽量遵循利用现存资源为基础的原则。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将生态学理论与园林建设理论栩结合,将生态学评价理论引入到园林建设巾。
建立分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3.3建立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一般是由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街坊庭院绿地、风景旅游区等部分组成。
相对于独立的植物群落而言,其各项生态效益的发挥水平不仅由于绿地规模和植被数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而且也随着空间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弱而丧失。
测定表明:由一定数量的植被所构成的绿地,其生态效益存在一定的“影响范围”,表现为与其规模相对应的“局部性”。
3.4根据城市历史文化底蕴,选择具有特色的植物群落
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城市园林建设也必须考虑到该城市的特色,城市特色因素也要充分融入到栽培植物的选择上,苗木选择上要选择那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因为这些苗木能够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的气候条件,成活率高、成长迅速等优点。
此外,栽植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还有其具有对本地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城市园林建设中一般都是以乡土特色植物为主体,也可以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这样可以增加整个城市园林的稳定性,外来树种的引进也向市民展现了乡土植物以外的生物群落外貌。
总结:城市生态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环境、高品位的视觉效果、高享受的游憩空间。
本文通过研究城市生态园林的内涵和基本的特征,提出一些发展生态园林建设的原则,认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应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实现城市社会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祁玮.现代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分析探讨[J].价值工程,2017
[2]朱春琴.浅谈城市生态园林建设[J].中国科技财富,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