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上21《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

朗读指导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相关资料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 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 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
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夏日绝句
“夏日”说明这首诗是夏天写的。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 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
语文统编版 四年级上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 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 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 而临阵脱逃。作者亲眼目睹宋朝统治者仓皇南逃,而北方的大好 河山沦落敌手,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说理 怀古
借古讽今 壮怀激烈
主旨归纳
《夏日绝句》这首诗借古讽今,借对项羽的敬 慕之情,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不思 进取的谴责,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拓展延伸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课堂作业
人中豪杰。
鬼中英雄。用于称 颂壮烈死去的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文大意: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 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思考: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宁为玉 碎,不为瓦全的爱国 情操。
项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自称西楚霸王,后被 刘邦打败而逃到乌江河边。乌江亭长劝他回到江东, 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 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10余处,最后 从容自刎。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参考答案: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书守边 关,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表达了 作者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 使国家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
参考答案: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 也莫要取笑啊,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 (表现出将士们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 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3.翻译诗句。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_倘__若__龙__城__的__飞__将__李__广__如__今__还__在__,__绝__不__许__匈__奴__南__下__牧__马__度___ 过阴山 _______。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__活__着__的__时__候__,__应__当__做__人__中__豪__杰__,_就__是__死__了__,__也__要__成__为__鬼___
指飞将军李广。
的外族骑兵。 不叫,不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
指越过。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思考:这两句直接抒发了怎样的情 感?其言外之意又是什么?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 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 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 过阴山。言外之意就是说:由于朝廷用 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 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写作手法
学习想象手法
【设问】“秦时明月汉时关。”看到“明月”和“边关” 脑海中就出现这样的画面: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 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 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 的气氛。
【举例】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全解、知识点、导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全解、知识点、导学
导读
这首诗借古讽今,抒发出极其悲愤的情怀与强烈的爱国之情。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古诗今读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读背韵律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
背诵技法:怀古抒情法
前一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句直抒胸臆,说得直截了当,铿锵有力;对句大义凛然,赞颂失败的英雄虽死犹荣。
这一联写出了作者当时面对入侵者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
后一联:“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出句怀古抒情,由衷赞颂项羽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对句继续运用典故,礼赞项羽那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鞭挞了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对外妥协、苟且偷安的卑鄙行径。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第21课《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教学课件)-( 统编版)

疏通诗意
诗句大意: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 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 退回江东。
学习任务三
品读诗句,体悟情感
自学提示
再读古诗,思考:
1.古诗前两句阐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2.作者借“思项羽”要表达什么情感?
赏析感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生态度——不论是生是死, 都应该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 英雄军,后来与刘邦争 夺天下,失败自杀。
疏通诗意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与刘邦的斗 争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 再作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 父老,不肯渡江,自杀身死。
江东: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查阅资料,搜集积累更多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
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夏
古 诗
日
三 首
绝
句 李 清 照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学习任务一
解读诗题,了解诗人
解读诗题
《夏日绝句》
“夏日”说明这首诗是夏天写的。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 南北朝,兴盛于唐朝。绝句每首四 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 五绝、七绝。本诗是五言绝句。
组词:英雄 雄伟 雄心壮志
造句:我终于登上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自学提示
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试着用 自己的话和同桌交流诗句的意思。
疏通诗意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课件(共18张PPT)

知识拓展
课堂集中营
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寄予 感情):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多仕途坎坷、 怀才不遇,心中的不满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 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 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理 解这类古诗,必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 心境。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课堂集中营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 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叹身世,情调感伤。情势上善用白描手 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 梦令》《声声慢》等。
课堂小结
课堂集中营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 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 学习,把爱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源自实战练习一、填空。
历史回顾:历史上被称为“西楚霸王”的是__项__羽____, 他与__刘__邦____争夺天下。他在战争中失败,觉得无颜 见江东父老,拒绝渡江,自杀身亡。 作者的观点:希望活着时做_人__中___的__豪__杰____,死后也 要做_鬼__中__的___英__雄__。 感受:_作__者__虽__然___是__位__女__子__,___但__却__具__有___男__子__的__凛___ _然___风__骨__,__令___人__敬__佩___。
整体感知
课堂集中营
诗的前两句言理,从生与死两方面来阐述 人生哲理,志存高远,极富大丈夫之气。
句段解读
课堂集中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思: 思忆,怀念。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导,后来与刘邦争夺天
【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一、说教材《夏日绝句》是国家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首古诗。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微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
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
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这是一首起调高亢的诗歌,诗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
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本教学以情为主线,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
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
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教法、学法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学诗五步:解题目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意境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一、说教材《夏日绝句》是国家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首古诗。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微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
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
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这是一首起调高亢的诗歌,诗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
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本教学以情为主线,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
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
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教法、学法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学诗五步:解题目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意境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 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表 明本诗借古讽今的用意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引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典故,既歌颂了项 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又不着痕迹地痛 斥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 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
诗意速递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江东。 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yì 结构:独体结构 部首:亠
点
组词:反之亦然 亦步 亦趋
击
播
放
造句:失败并不可怕,失败
亦是成功。
书写指导:位于田字格 正中间,第三笔是 撇,不是竖。
xióng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隹
点
组词:英雄 雄伟
击
播
放
造句:每年的清明节,我们
都会去给革命英雄扫墓。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 注意右边是“隹”。
字词乐园
我会写
杰 亦雄项
(豪杰)(人云亦云)(英雄)(项目)
识字方法
①加一加识字法: 工+页=项 木+灬=杰 ②减一减识字法: 迹-辶=亦
③换一换识字法:
难—雄
又厷顶 —项 丁工来自jié重点字讲解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木
点
组词:人杰 英杰
击
播
放
造句:这本书中讲了很多英
雄豪杰的故事。
书写指导:上面的“木”字的撇和捺要盖 住下面的四点。
情,所以又称“靖康耻”之
2.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典型事例在表达文章时候的重要性及形象性。
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 教学建议
本课生字中带有三点水的字较多,可归类指导,使学生掌握这类字的写法。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jié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yì xióng xiàng
请打开《语文作业本》P75。
1.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
sài qín zhēng cí cuī
zuì jié yì xióng xiàng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放眼四望辽阔一 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 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 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活着应当做人中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后 也要做鬼中英雄,方才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 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 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项羽是谁呢?
项羽不肯过江东
意思是 6
(填序号)。这句诗的意思是
只要像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马匹度过阴山。
从中我体会到 对李广的怀念,对现在的痛心。
。
请打开《语文作业本》P75。
2.读一读,填一填。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沙场”一词的意思是
战场 ;我还知道与“沙场”相关的成语:。 沙场点兵 从有气节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绝不忍辱偷生。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 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 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 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 山河,朝天阙。
注释: ①〔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 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②〔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与刘邦的斗 争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再作 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不 肯渡江,自杀身死。江东,长江在安 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 向,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 岸地区为江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1 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课件说明
1.呕心原创。本人上传之课件,乃新部编之版本,所有课件皆根据本
人教学实践精心制作,并且有与之配套的教学设计可以参照下载。
2.独家授权。本人上传之课件独家授权提供付费下载。谢绝任何网站、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转载!请勿侵权,侵权必究。
3.可以修改。课件均经过本人仔细检查后上传,但某些课件可能仍有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中鲜明地提出
了人生的价值取向的诗句是 “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请打开《语文作业本》P75。
2.读一读,填一填。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联系
课文注释可以知道“但使”一词的意思是
只要 ,“教”字的意思是 令,使 ;
根据字典释义(见右图),诗句中“度”字的
诗中,我体会到 边关战士们报效祖国的豪言壮志与悲壮的心情。 。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出自 李清照 (填诗人名)
的《 夏日绝句 》,从中我体会到 诗人满腔的爱国热情。
。
请打开《语文作业本》P76。
3.背一背,默一默。
《出塞》
☆☆☆
《凉州词》 ☆ ☆ ☆
《夏日绝句》 ☆ ☆ ☆
我来背给同桌 听一听,看看能得 几颗☆。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 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 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 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 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 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 名的《夏日绝句》。
【诗人名片】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
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 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 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 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南渡前以造语 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为主。 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一 剪梅》等。
出塞
【唐】王昌龄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请打开《语文作业本》P76。
4.读一读,记一记。
我还搜集了其他 描写边塞的古诗,我 们一起读一读吧。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个别错误之处,可修改,可调整。
尊重他人的劳动是一种美德。 范范
2019年秋天
第一课时
【我来背】
出塞
凉州词
【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 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 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 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 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 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 耻”。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 构做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 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夏日绝句
借 古
[宋]李清照
讽 今
生当/作人杰,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
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人通过表
达对生与死的态度,歌颂项羽的悲壮 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 不思进取 、 苟且偷生 的无耻行径。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 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 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 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 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 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 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