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淀粉酶活性因素
影响淀粉酶酶活性的因素复习课程

影响淀粉酶酶活性的因素一、目的了解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原理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淀粉,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紫色与红色,麦芽糖、葡萄糖遇碘不变色。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最适pH为6.8。
偏离此最适环境时,酶的活性减弱。
低浓度的氯离子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是它的激活剂。
铜离子等金属离子能降低该酶的活性,是它的抑制剂。
三、试剂和仪器1.碘液:称取2g碘化钾溶于5ml蒸馏水中,再加1g碘。
待碘完全溶解后,加蒸馏水295ml,混合均匀后贮存于棕色瓶内。
2.1%淀粉溶液:称取1克可溶性淀粉放入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做成悬浮液。
然后在搅拌下注入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煮沸1分钟,冷后再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3.0.4%的盐酸溶液4.0.1%的乳酸溶液。
5.1%的碳酸钠溶液。
6.%的氯化钠溶液。
7.%的硫酸铜溶液。
8.仪器:试管试管架吸管玻璃棒白磁板烧杯漏斗恒温水浴量筒冰浴四、操作步骤1.淀粉酶液的制备:实验者先用蒸馏水嗽口,然后含一口蒸馏水于口中,轻嗽一、二分钟,吐入小烧杯中,用脱脂棉过滤,除去稀释液中可能含有的食物残渣。
最后将数人的稀释液混合在一起,再进行过滤,以避免个体差异。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0.4%盐酸(pH=1),0.1%乳酸(pH=5),蒸馏水(pH=7),与1%碳酸钠(pH=9)各2毫升,再向以上四支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及淀粉酶液。
混合摇匀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
2分钟后,从蒸馏水试管中取出一滴溶液,置于白磁板上,用碘液检查淀粉的水解程度,待蒸馏水试管内的溶液遇碘不再变色后,取出所有的试管,各加碘液2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淀粉酶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淀粉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了解淀粉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条件下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淀粉酶是一种能够水解淀粉的酶,主要分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两种。
本实验采用α-淀粉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在特定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的速率,来评价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如下:1. 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反应式如下:淀粉 + 水酶→ 葡萄糖2. 淀粉在碘存在下呈现蓝色,当淀粉被水解后,蓝色逐渐消失,通过测量蓝色消失的程度,可以判断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淀粉酶、淀粉、碘液、蒸馏水、pH缓冲液、比色皿等;2.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锅、移液器、比色计、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淀粉酶溶液:将淀粉酶用pH缓冲液稀释至一定浓度;2. 准备淀粉溶液:将淀粉用蒸馏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3. 配制碘液:将碘液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4. 设置实验组: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5. 设置对照组:将淀粉溶液和蒸馏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6. 取样:在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溶液,加入碘液;7. 比色: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溶液在比色计上测定吸光度;8. 计算淀粉酶活性: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吸光度差值,计算淀粉酶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组吸光度:A1对照组吸光度:A2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淀粉酶活性:淀粉酶活性 = (A1 - A2) / A2淀粉酶活性越高,表示淀粉酶的催化能力越强。
六、实验讨论与心得1.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pH值等因素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3.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淀粉酶活性的理解,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环境条件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一、目的植物组织中存在有淀粉酶(分α—、β—两种),能将贮藏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从而影响种子的萌发或植物的生长。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测定淀粉酶活性并观察环境条件(如温度、pH)及某些化学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原理淀粉酶的活性和其他酶一样,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对温度及pH 的变化非常敏感,表现有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现象。
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的环境中,酶的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度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和最适pH,酶活性变弱,酶促反应速度降低。
除温度及pH外,某些化学物质可抑制或促进酶的活性。
可抑制酶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可促进酶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酶的活化剂。
受环境条件影响后,淀粉酶活性的强弱可用碘试法来检查。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小麦种子;水稻种子。
2. 仪器设备:恒温水浴;恒温培养箱;试管;150ml三角瓶;研钵;烧杯;移液管;胶头滴管;试管架;温度计。
3. 试剂:系列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pH5.0醋酸缓冲液(按附录二配制)。
I-KI溶液:称取2g KI溶于蒸馏水中,然后加入1g I2 ,待全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300ml,贮存于棕色瓶备用。
0.5%淀粉溶液。
1%CuSO4溶液。
1%KI溶液。
0.1%HgCl2溶液。
1%NaCl溶液。
0.1%AgNO3溶液。
四、实验步骤1. 淀粉酶的提取取已发芽的水稻或小麦种子(幼芽长3~4cm)20粒,放在研钵中研磨,匀浆用100ml水分多次冲洗,集中于150ml三角瓶并充分搅拌、静置1小时后,过滤入另一三角瓶,滤液中即含有淀粉酶,若要短期保存时,可加甲苯数滴防腐,并放入冰箱中。
2. 温度对活性的影响淀粉酶取试管5支,分别作15、30、45、60、75℃温度标记,并注明“酶液管”,各加入酶提取液5ml;另取5支试管,也分别作15、30、45、60、75℃温度标记,并注明“淀粉液管”,各加入0.5��淀粉液5ml;然后各管分别置于相对应温度的水浴中,约5min后,待管内外温度一致,将酶液倒入相同温度的淀粉液管中,摇匀并记下时间,10min后取出(不同处理之间,时间要一致),放入冰水中冷却1min后,往每管加入I-KI溶液5滴,摇匀。
实验二、外界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

唾液 现象 解释
1 2
3
2ml 2ml
2ml
1ml 0
0
0 1m l
0
0 0
1ml
1ml 1ml
1ml
2、将3支试管放入370C水浴中,并在白色 比色盘上用碘液检查第二管,待碘液不变 色时,向各管加碘液一滴,观察水解情况。
四、分析讨论
1 2 3
2ml 2ml 2ml
1ml 1ml 1ml
0 0C 370C
沸水浴
(3) 在比色盘上加 I2 液2滴于各孔中,每
隔一分钟,从第二管中取反映液1 滴与I2 液混合,观察颜色反应。 (4)待第二管中反应液遇I2,不发生颜色 变化,(即只呈碘的颜色),各管 中加入I2 液1滴,摇匀,观察并记录 各管颜色。
麦芽糖
加 碘
葡萄糖
变蓝
蓝、紫、褐、红
不变色
三、实验步骤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唾液淀粉酶制备:
每人用自来水漱口3次,然后取20ml 蒸馏水含于口中,半分钟后吐入烧杯 中,棉花过滤,取滤液供实验用 。 (2)取3支试管编号按表中数据加液,操 作按(表一)表一试管号源自0.5%淀唾液温度
现象
解释
粉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表二
试管号
1
2 3
pH缓 0.5%淀 冲液 粉液 370 C PH5. 2ml 0 2ml 保 PH6. 82ml PH8. 0 2ml
唾液
现象
解释
2ml
2ml 2ml
2ml 2ml
温 3 分 钟
3.酶的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表三
试管号 0.5%淀 1%CuSO4 0.5 蒸馏水 %Na 粉液 Cl
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a d g r n t n d y , u a c a i i e a e p o i . n emi ai a s b ts e h r y t o f me b h v d o p st e
Ke r s: wh a e y wo d e ts d;g r n t n;a ls ciiy e e mi ai o mya e a tvt
制备好 的酶溶液, 搅匀 , 立即记时间。分别在室温 l、 0 1 、Oc的条件 下 , 52 = 【 吸上述混 合 液各 1 于 白瓷 板上 , 滴 加 1 比色稀 碘液 , 滴 观察 颜 色 , 与标 准 糊 精 比较颜 色 ,
相 同即是 反应达 到终点 , 记录糖 化时 间 t 实验 重复 。每 3次 , 其均值 。 求
研究报告
徐
皓 等 : 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测定影 响因素分析 谷
谷 物种 子 萌发 时 淀粉 酶 活 性 测定 影 响 因素分 析
徐 皓
(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汉中 730 ) 20 1
摘要 : 用碘- 采 淀粉比 色法, 究不 同室温、 同水浴温度 、 研 不 不同萌发 天数 小麦种子萌发 时淀粉酶 活性 的大小。结果表 明 : 室温 2 0℃左右, 水浴 加 ℃, 萌发天数 5d时, 淀粉酶的 活性最强。在一定 范围 内, 随着室温、 水浴温度 的升 高, 萌发天数 的增长 , 糖化时间会 缩短 , 淀粉 酶的活性也会随之上升。 关键词 : 小麦种子 ;萌发 ; 淀粉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 Q8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 — 7 5 2 1 ) 3 0 3 3 0 1 4 0 (0 0 0 - 1- 0 0
An lsso n u n e F co sAb u tr n t n Amya e Acii ay i n I f e c a tr o tDeemiai l o ls t t vy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淀粉酶可以可以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后,不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1、材料: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新鲜肝脏研磨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
2、步骤:(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高中生物,三支试管的条件,除温度外均相同。
3号试管处在60℃的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大,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滴入碘液后不会变蓝。
2号试管的温度条件是100℃,这样高温度条件下,淀粉酶已失去活性,1号试管的温度条件是o℃,低温抑制淀粉酶的活性。
所以2号和1号试管中的淀粉都没有被分解,滴上碘液后都会变蓝,此实验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过高和过低都将影响酶的活性。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2号试管内加入了盐酸,溶液的ph较低,3号试管内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的ph较高,在过低或过高ph环境中,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不能使过氧化氢分解,没有氧气产生而1号试管没有加入酸或碱,溶液近似中性,过氧化氢酶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使木条复燃。
实验2实验现象记录如下:1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2号试管无砖红色沉淀生成,3号试管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2号试管内重新加入了盐酸,溶液的ph较低,3号试管内重新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的ph较低,在这样的ph环境中,淀粉酶丧失活性,无法并使淀粉水解,所以试管中加人斐林试剂后并并无砖红色结晶分解成。
1号试管内没重新加入酸或碱,溶液对数中性,这样的ph适合淀粉酶充分发挥催化作用,所以淀粉被水解并与斐林试剂反应,分解成砖红色结晶。
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须要适合的ph,ph相对较低或偏高都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例、①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它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它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如下图①所示。
测定淀粉酶活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淀粉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掌握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3. 分析淀粉酶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淀粉酶是一种水解淀粉的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淀粉酶活性是指单位时间内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速率。
本实验采用DNS法测定淀粉酶活性,DNS 法是一种灵敏、准确、精确度高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测定小样品淀粉酶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淀粉酶、淀粉、DNS试剂、标准葡萄糖溶液、pH缓冲液、蒸馏水、试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量筒、滴定管等。
2. 实验仪器:pH计、电子天平、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淀粉酶溶液:称取适量淀粉酶,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酶溶液。
2. 配制淀粉溶液:称取适量淀粉,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
3. 测定淀粉酶活性:取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淀粉酶溶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4. 测定DNS反应液:取一定量的反应液,加入DNS试剂,置于沸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
5. 比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DNS反应液的吸光度。
6. 计算淀粉酶活性:根据标准葡萄糖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反应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进而计算淀粉酶活性。
五、结果与分析1. 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 淀粉酶活性随pH值升高而增加,在一定pH范围内达到最大值,之后随pH值升高而降低。
3. 淀粉酶活性受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其中激活剂可以增强淀粉酶活性,抑制剂可以抑制淀粉酶活性。
六、实验结论1. 淀粉酶是一种水解淀粉的酶,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
2. DNS法是一种灵敏、准确、精确度高的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3. 淀粉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浓度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需要严格控制浓度。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2. 分析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规律。
3. 掌握酶活性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
本实验主要探究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淀粉酶、淀粉、蔗糖、葡萄糖、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2. 仪器: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试管架、烧杯、滴定管、酸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将淀粉酶溶液分别置于不同温度(如0℃、20℃、40℃、60℃、80℃)的水浴锅中预热。
(2)取等量淀粉溶液,分别加入等量的酶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时间。
(3)重复实验,计算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
2.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1)将淀粉酶溶液分别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节至不同pH值(如3、4、5、6、7、8、9、10)。
(2)取等量淀粉溶液,分别加入等量的酶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时间。
(3)重复实验,计算不同pH值下酶的活性。
3. 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将淀粉酶溶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预热。
(2)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如0.1g/mL、0.2g/mL、0.4g/mL、0.6g/mL、0.8g/mL、1.0g/mL)。
(3)取等量淀粉溶液,分别加入等量的酶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时间。
(4)重复实验,计算不同底物浓度下酶的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在一定范围内(如20℃-60℃)达到最大值后,随温度继续升高而降低。
这表明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且存在最适温度。
2.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酶活性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如5-7),酶活性较高,而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酶活性降低。
这表明酶活性受pH值的影响,且存在最适pH值。
3. 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酶活性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一定范围内(如0.2g/mL-0.8g/mL)达到最大值后,随底物浓度继续增加而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PH值、金属离子等均能影响酶的活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温度:
由于酶对热是不稳定的,所以在不同的温度下,酶的活度是不同的。
低温时,酶的活度很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度逐渐增加,在某一温度下,酶的活度表现最高,此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佳温度。
所谓稳定温度是指酶在该温度范围内是稳定的,不发生或极少发生失活现象。
每种酶都有它的稳定温度和作用最佳温度。
酶退浆应选择所用酶的最佳温度,以使酶的活性及活性的稳定性都具有较大的数值。
胰酶的耐热性较差,稳定温度若低于35℃,高于55℃,则即失活,它的最佳温度为40~55℃,而BF-7658淀粉酶的耐热性高,40~85℃活性较高,20℃时也有较高的活性,当温度为100℃时,其活性尚未完全消失。
酶的最佳温度可因加入某些活化剂而提高。
同时可因与淀粉作用的时间不同而不同。
表BF-7658淀粉酶的最佳温度与作用时间的关系
与淀粉作用时间(min)作用最佳温度(℃)
60 70
30 80
15 90
2-3 100
由表可知,BF-7658淀粉酶的最佳温度随反应时间的缩短而提高。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采用短时间高温的处理工艺。
如BF-7658淀粉酶在55~60℃轧酶后,再用汽蒸或热浴处理来求得快速退浆,使生产连续化,其机理是酶的破坏瞬间也是酶发挥最大作用的时间。
②pH值:
pH值对酶的活性影响很大,不同PH值下测得酶的活度及稳定性是不同的。
酶具有最大活性与最大稳定性所需的PH值是不同的,但适当选择可兼顾活度与稳定性。
BF-7658淀粉酶在PH6.0~6.5范围内,其活度与稳定性可以兼顾。
胰酶在PH为6.8~7.3范围内,其活度与稳定性可兼顾。
③活化剂与抑制剂:
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常受到一些药品的影响而变得活泼或迟钝,这种现象叫活化(激化)或阻化(抑制),这种化学药品称为活化(激化)剂或阻化(抑制)剂。
例如一些轻金属盐类,都是活化剂,其中较常用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钙。
所以为了提高酶的活性,酶退浆时可用适当的硬水(含有一定量的Ca+、Mg1+等离子),而不必加软水剂。
而一些重金属盐类如Fe3+、Cu2+、Hg2+、Ag+、Zn2+等离子的盐类能使活化作用减弱,所以称为抑制剂。
另外,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对酶也有抑制作用,因此,酶退浆液中若要使用表面活性剂时,只能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渗透剂JFC等。
pH值是影响酶活的主要因素。
它影响酶分子构象
的稳定性,影响酶分子极性基团的解离状态,也影响
底物的解离。
pH值不是酶的特定常数,它可随底物的
浓度和种类、酶的纯度、缓冲液的种类和浓度、温度、
反应时间长短以及抑制物的作用等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