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概论》全套教案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3.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a. 学前教育学的概念b.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 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a. 儿童发展观b. 教育观c. 学习观3.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a. 我国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b. 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和问题4. 学前教育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a. 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b.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学前教育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定义和研究对象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了解。

第二章:儿童发展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3. 了解儿童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个体差异。

二、教学内容1. 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点a. 儿童发展的定义b. 儿童发展的特点2.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a.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b.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3. 儿童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个体差异a. 儿童发展的阶段特征b. 儿童个体差异的原因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发展的概念、特点和基本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儿童发展的实例,探讨个体差异的原因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发展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对儿童个体差异的认识。

第三章: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方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 了解学前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二、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和重要性a. 学前教育课程的定义b. 学前教育课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2. 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a. 课程设计的原则b. 课程设计的方法3.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a. 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b. 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设计原则和方法。

学前教育原理全部教案

学前教育原理全部教案

一、教案名称:学前教育原理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特点和目标。

2. 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让学生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2. 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3. 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4.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5. 学前教育的主要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学前教育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目标、原则和方法。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经验,讨论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 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教案名称:学前教育儿童发展理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让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2.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儿童发展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发展的关注。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影响因素。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儿童发展的理解和经验,讨论儿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儿童发展的认识。

2. 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案名称: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2. 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3.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

【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2.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3. 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学前教育课程的相关案例,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关注。

学前教育原理全部教案

学前教育原理全部教案

学前教育原理第一部分教案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教育的定义和意义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教学内容学前教育的定义和意义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的定义、意义、基本原则和目标讨论法:分组讨论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定义和意义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学前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的掌握程度第二章:儿童发展理论2.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和理论基础掌握不同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理解儿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2 教学内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不同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儿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和理论基础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理解不同儿童发展理论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发展重要性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儿童发展理论的应用能力第三章:学前教育课程设计3.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不同类型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理解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流程3.2 教学内容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不同类型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流程和步骤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实践,设计一份学前教育课程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课程设计原则和方法的理解课程设计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学前教育环境创设4.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和原则掌握不同类型学前教育环境的特点和创设方法理解学前教育环境创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4.2 教学内容学前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和原则不同类型学前教育环境的特点和创设方法学前教育环境创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和原则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实践,创设一份学前教育环境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和原则的理解环境创设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学前教育环境的特点和创设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五章:学前教育师资培养5.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性掌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理解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和挑战5.2 教学内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和挑战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和现状讨论法:分组讨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挑战和解决方法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重要性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和挑战的掌握程度学前教育原理第二部分教案第六章: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6.1 教学目标理解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掌握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内容了解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实施现状与挑战6.2 教学内容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内容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实施现状与挑战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案例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重要性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学前教育家庭与社区合作7.1 教学目标理解家庭与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家庭与社区合作的方法和策略了解家庭与社区合作的现状和挑战7.2 教学内容家庭与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家庭与社区合作的方法和策略家庭与社区合作的现状和挑战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庭与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实践,设计一份家庭与社区合作计划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庭与社区在学前教育中重要性的理解合作计划报告:评估学生对家庭与社区合作方法和策略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学前教育评价8.1 教学目标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和目的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现状和挑战8.2 教学内容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和目的学前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学前教育评价的现状和挑战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和目的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学前教育评价案例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评价重要性和目的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学前教育评价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9.1 教学目标理解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掌握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了解学前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9.2 教学内容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学前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实践,进行一次小型的学前教育研究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研究重要性和方法的理解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学前教育研究基本步骤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学前教育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国内外趋势掌握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了解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10.2 教学内容学前教育发展的国内外趋势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国内外趋势讨论法:分组讨论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发展国内外趋势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的定义、意义、目标、儿童发展理论、课程设计、环境创设和师资培养等内容。

2024年《学前教育》教案(含多款)

2024年《学前教育》教案(含多款)

《学前教育》教案(含多款)教案《学前教育》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3.培养学生具备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前教育的概念与特点2.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3.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4.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概念、目标、任务和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的概念、特点、目标、任务和内容。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学前教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学前教育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角色扮演法:模拟幼儿园教学场景,让学生体验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讲授:讲解学前教育的概念、特点、目标、任务和内容。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学前教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前教育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角色扮演:模拟幼儿园教学场景,让学生体验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操作。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针对3-4岁幼儿的学前教育方案。

2.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论文。

七、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

3.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中涉及学前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1.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一、讲授法1.讲解内容要有条理性和逻辑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语言要简练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专业术语。

《学前教育学概述》教案

《学前教育学概述》教案
三、学前教育原则有哪些?
1、一般原则
①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②发展适宜性原则
③目标性原则
④主体性原则
⑤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⑥整合性原则
⑦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原则
2、特殊原则
①保教结合的原则
②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③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④生活化和一日生活整体性原则
学习思考:学前教育的原则对幼儿教师有何意义?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是根据哪些因素制订的?
教学重点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理解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绎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资源(教学准备)
课本、投影仪、互联网
授课过程及时间
1、导入新课10分钟
2、新课内容:75分钟
①学前教育学的含义、意义、原则、特点55分钟
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20分钟
3、小结: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5分钟
四、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
生活化、游戏化、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潜在性。
学生思考: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体现了学前儿童发展的哪些特性?
五、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已有的对学前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阐释
第一种是回避阐释该问题。就能够查阅到的已有教材来看,有14本教材没有讨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导致学前教育学教材无的放矢,因为确定研究对象的根本目的是确定研究的范围, 没有对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界定的教材也就缺乏对教材体系具有统摄力的范围限制,这样的教材体系往往是泛泛而谈,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如果不对学前教育研究对象做出明确的界定,我们很难确立科学严谨的理论,有的往往只是对经验的简单总结和事实描述。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目前学前教育学书本上的所谓理论确实令人难以捉摸,它是一个拼凑起来的大杂烩,没有自己的线索和灵魂。

开放大学学前教育概论教案

开放大学学前教育概论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理念、教育目标等基本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学前教育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学前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3. 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4. 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5.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学前教育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学前教育的理解。

二、新课讲授1. 学前教育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讲解学前教育的定义,强调学前教育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回顾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到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2. 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 讲解学前教育的五大基本理念: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培养兴趣、激发潜能、注重实践。

3. 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 分析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道德等方面。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学前教育的理念贯彻到实际教学中?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理念、教育目标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讲授1. 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讲解学前教育的原则,包括尊重儿童、发展适宜性、科学性、实践性等。

- 介绍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主题活动等。

2.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分析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如学前教育专业化、国际化、个性化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前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教案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与意义1.1 学习目标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定义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2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定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解小组讨论:探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4 作业与评估完成小组报告:探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解与认识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1 学习目标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施策略2.2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施策略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角色扮演:模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小组分享:介绍不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2.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的理解与认识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与组织3.1 学习目标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组织形式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学资源与材料3.2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组织形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学资源与材料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组织形式小组分享:介绍适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学资源与材料3.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适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学资源与材料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与组织的理解与认识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设计与实施4.1 学习目标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设计原则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施步骤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方法4.2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设计原则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施步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方法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设计原则角色扮演:模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小组分享:介绍不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方法4.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方法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设计与实施的理解与认识第五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案例分析与实践5.1 学习目标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际应用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践技巧学会分析与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效果5.2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际应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践技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与反思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析具体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案例角色扮演:模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践过程小组分享:评价与反思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效果5.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效果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的理解与认识第六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创设6.1 学习目标理解环境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创设适宜科学教育环境的原则与方法学会评估与改进科学教育环境6.2 教学内容环境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创设适宜科学教育环境的原则与方法评估与改进科学教育环境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环境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应用小组分享:介绍有效评估与改进科学教育环境的方法6.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应用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理解与认识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家庭与社会合作7.1 学习目标理解家庭与社会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掌握与家庭与社会合作的原则与方法学会有效推进家庭与社会合作7.2 教学内容家庭与社会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家庭与社会合作的原则与方法推进家庭与社会合作的有效方式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家庭与社会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角色扮演:模拟与家庭与社会合作的过程小组分享:介绍有效推进家庭与社会合作的方法7.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与家庭与社会合作的方法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家庭与社会合作的理解与认识第八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与反思8.1 学习目标理解评价与反思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评价与反思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持续改进与提升科学教育质量8.2 教学内容评价与反思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评价与反思的方法与技巧持续改进与提升科学教育质量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评价与反思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评价与反思的实践过程小组分享:介绍有效持续改进与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的方法8.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评价与反思的方法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与反思的理解与认识第九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游戏的运用9.1 学习目标理解游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科学教育游戏的设计与运用方法学会评价与改进科学教育游戏9.2 教学内容游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科学教育游戏的设计与运用方法评价与改进科学教育游戏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游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角色扮演:模拟科学教育游戏的设计与运用过程小组分享:介绍有效评价与改进科学教育游戏的方法9.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科学教育游戏的设计与运用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游戏运用的理解与认识第十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习与案例研究10.1 学习目标理解实习与案例研究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实习与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技巧10.2 教学内容实习与案例研究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实习与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技巧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实习与案例研究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实践环节:进行实习与案例研究的实践操作10.4 作业与评估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习与案例研究的理解与认识第十一章: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11.1 学习目标理解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掌握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融合的方法与技巧学会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数学教学活动11.2 教学内容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数学教学活动评估与改进融合科学教育的数学教学活动1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融合科学教育的数学教学活动小组分享:介绍有效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方法11.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数学教学活动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融合的理解与认识第十二章:科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融合12.1 学习目标理解科学教育与语言教育融合的意义掌握科学教育与语言教育融合的方法与技巧学会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语言教学活动12.2 教学内容科学教育与语言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语言教学活动评估与改进融合科学教育的语言教学活动1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科学教育与语言教育融合的意义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融合科学教育的语言教学活动小组分享:介绍有效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语言教学活动的方法12.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语言教学活动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科学教育与语言教育融合的理解与认识第十三章: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13.1 学习目标理解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价值掌握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方法与技巧学会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艺术教学活动13.2 教学内容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艺术教学活动评估与改进融合科学教育的艺术教学活动1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价值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融合科学教育的艺术教学活动小组分享:介绍有效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艺术教学活动的方法13.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设计与实施融合科学教育的艺术教学活动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理解与认识第十四章: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14.1 学习目标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需求掌握适应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方法与技巧学会设计与实施适应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学活动14.2 教学内容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需求与挑战适应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方法与技巧设计与实施适应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学活动1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需求案例分析:分析具体适应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学活动小组分享:介绍有效设计与实施适应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学活动的方法14.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设计与实施适应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学活动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特殊需求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解与认识第十五章: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15.1 学习目标理解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掌握科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学会规划与实施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15.2 教学内容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科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未来展望规划与实施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1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科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小组分享:介绍有效规划与实施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的方法15.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个人报告:分析一种科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参与小组讨论,表现个人对科学教育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的理解与认识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的教学教案,涵盖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基本原则与方法、内容与组织、设计与实施、案例分析与实践、环境创设、家庭与社会合作、评价与反思、游戏的运用、实习与案例研究、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学前教育概论》全套教案

《学前教育概论》全套教案

《学前教育概论》全套教案第1单元学前教育概述学习⽬标·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原则;·能够利⽤学前教育思想和原则指导实践;·能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初步树⽴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

课时分配理论课时:6实践课时:2第⼀课学前教育的概念及价值⼀、教育与学前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1.⼴义的教育教育是有⽬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施加影响并促进⼈向社会要求的⽅向发展的⼀种社会实践活动。

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指的是,教育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维品德、发展体⼒和智⼒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预期的⼈。

(⼆)学前教育的概念1.⼴义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也有⼴义和狭义之分,从⼴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促进⼉童⾝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为等⽅⾯发展的活动,如⼉童在成⼈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教育。

2.狭义的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则是指学前教育⼯作者整合⼉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童的发展施以有⽬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学前教育可以分为学前早期教育(0-3岁)和幼⼉教育(0-6岁)两个阶段,两者既相互联系,⼜各具特点。

0-3岁早期教育主要由教育⼯作者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实施,同时还可在亲⼦园等早教机构中开展亲⼦活动予以配合。

三岁⾄六七岁幼⼉教育是在幼⼉园中实施。

幼⼉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样,在学前机构中进⾏的,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的性、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等。

国家颁布的《幼⼉园⼯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幼⼉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的价值学前教育作为⼈⽣开端的教育,对⼈的⽣理、⼼理、社会性等的发展起着全⽅⾯奠基的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学前教育概述学习目标·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原则;·能够利用学前教育思想和原则指导实践;·能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

课时分配理论课时:6实践课时:2第一课学前教育的概念及价值一、教育与学前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指的是,教育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维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预期的人。

(二)学前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如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教育。

2.狭义的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则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学前教育可以分为学前早期教育(0-3岁)和幼儿教育(0-6岁)两个阶段,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

0-3岁早期教育主要由教育工作者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实施,同时还可在亲子园等早教机构中开展亲子活动予以配合。

三岁至六七岁幼儿教育是在幼儿园中实施。

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在学前机构中进行的,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等。

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幼儿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学前教育的价值学前教育作为人生开端的教育,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的发展起着全方面奠基的作用。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是人一生中最快的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大的阶段,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此阶段还是语言、智力和学习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终身不能弥补。

科学的教育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科学的教育还可以开发其智力潜能、促进其认知、语言、健康、社会性等人格全面健康发展。

第二课学前教育的发展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一)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包括托儿所、日托中心和幼儿园。

1.托儿所的产生与发展2.日托中心的产生和发展3.幼儿园的产生与发展(二)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1.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及其诞生2.旧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发展状况3.新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发展状况(三)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特征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呈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学前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化2.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4.学前教育的手段不断现代化二、我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1.我国近代的学前教育制度2.新中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三、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学前教育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直到19世纪中叶,学前教育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孕育阶段对于学前儿童的的教育,在国外最早予以关注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见图1-1),此后,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等都曾经留下精辟见解。

图1-1 柏拉图2.发展阶段夸美纽斯(见图1-2)是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被尊为教育学的鼻祖。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母育学校》一书,在人类史上首次制定了6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这是他的伟大功绩之一。

实际上,他也是最先研究家庭教育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

图1-2 夸美纽斯3.成熟阶段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到19世纪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创办的世界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使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1782—1852年,见图1-3)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世界学前教育的先驱。

1837年,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还著有《幼儿园教育学》(1862)、《慈母游戏和儿歌》(1843年)及《幼儿园书信集》等书,并在幼儿园进行了实践。

他还热心地宣传学前教育,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

由于他对学前教育所作的贡献,不仅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世界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完整成熟的阶段。

图1-3 福禄培尔4.改革阶段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认识有了新的发现,学前教育改革拉开了序幕,其最有代表性的是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年,见图1-4)是继福禄培尔之后对学前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是世界上第一位杰出的女性学前教育家。

当时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为人们理解和认识儿童提供了科学基础,而不象过去只能从观察和经验认识儿童,研究教育。

蒙台梭利原是意大利医生,她在从事智能缺陷儿童的工作后,学习和研究教育,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并运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及系统观察法和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教育实验,提出自己的学前教育理论,推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她在1909年写成《蒙台梭利教学法》。

她还著有《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等书。

图1-4 蒙台梭利第三课我国学前教育的任务、性质与法规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也要为国家的教育目的的最终实现服务。

因此,每个国家学前教育的任务、性质都会有所差异。

明确我国学前教育的任务、性质与法规才能更好地为我国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一、学前教育的任务1.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2.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二、学前教育的性质《规程》第二条规定:“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这个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明确了我国学前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义务教育阶段相比,它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福利性等特点。

它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国家通过立法、制定方针政策来保证它的实施,通过行政管理体系来领导和贯彻落实。

三、学前教育的法规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中关于学前教育的条款。

二是教育法律中关于学前教育的条款。

三是其他法律中关于学前教育的规定。

四是幼儿教育行政法规和幼儿教育规章。

第2单元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习目标·了解学前教育的四大要素内涵;·提高对学前教育的科学认识能力;·初步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

课时分配理论课时:10实践课时:4第一课学前儿童一、学前儿童是独立的人,拥有与成人平等的人权1.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享有一个人的全部权利,儿童的基本权利为四种:(1)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包括有权接受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医疗保健服务。

(2)受保护权——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的权利,包括保护儿童免受歧视、剥削、酷刑、虐待或疏忽照料,以及对失去家庭的儿童和难民儿童的基本保证。

(3)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儿童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儿童有权享有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条件。

(4)参与权——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儿童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有权对影响他们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

2.保护儿童权利的四项基本原则(1)不歧视(无差别原则/无歧视原则/非歧视性原则)(第二条)——每一个儿童都平等地享有公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儿童不应因其本人及其父母的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财产状况和身体状况等受到任何歧视。

(2)儿童的最大利益(第三条)——涉及儿童的一切行为,必须首先考虑儿童的最大利益。

(3)确保儿童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完整(第六条)——所有儿童都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两者完整兼具),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4)尊重儿童的意见(第十二条)——任何涉及儿童的事情,均应听取儿童的意见。

所有儿童,无论他们出生在哪里,属于哪个种族或民族,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富有还是贫穷,都必须得到充分的机会,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并且必须享有发言权,他们的声音也必须获得倾听。

二、学前儿童是主动发展的个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三、学前儿童有巨大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是全面协调发展的个体四、学前儿童的发展受教育环境的影响很大,自身的主观能主动性起着决定作用1.生物学发展规律的影响2.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3.自身能动性的影响综上所述,儿童的发展决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地、系统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了生物因素为前提,环境因素具备的情况下,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自身的发展尤显得重要。

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强调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儿童主观能动性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儿童的发展与教育问题。

第二课学前教师一、学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依据《教师法》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规定,我们认为,学前教师是在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二、学前教师的专业素质学前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理念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具体内容和要求如表2-1所示。

表2-1 学前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